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杭白菊加工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5    阅读:

篇一 杭白菊加工
杭白菊加工方法

        [农广天地]杭白菊加工技术(20130801)

  杭白菊又称药菊,茶菊,以头状花序入药,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除入药外,近年来,杭白菊也从过去单纯的药用为主向药饮兼用发展。它主产于浙江省桐乡市。杭白菊加工后的菊茶按照形状可以分为菊饼茶和散菊茶。目前,杭白菊产品以散菊茶为主。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散菊茶的加工技术。散菊茶加工主要包括:鲜菊采摘、机械杀青、气流烘干等步骤。杭白菊菊茶按照原料花的采摘时间和花苞开放大小的不同称为胎菊、幼菊和朵菊。杭白菊菊茶的机械杀青包括蒸汽杀青和微波杀青两种方式。目前,杭白菊菊茶加工采用二次气流烘干法,避免了产品中低沸点芳香精油物质的流失。

  相关介绍:

  杭白菊加工采用烧柴的小灶蒸花的办法。铁锅外缘直径50多厘米,把菊花铺放在蒸花盘内(蒸花盘用竹篾编成,周边斜上,添约5厘米,上缘直径约37至39厘米),厚约3厘米,过厚不易蒸好。锅水烧开后,放入2至3只蒸花盘,上盖木锅盖。蒸花火力要猛而均匀,每蒸一次加一次热水。锅水不宜过多,以免水沸到蒸花盘,影响菊花质量。蒸的时间约4至4.5分钟,过生过熟过头成“湿腐状”,不易晒干;蒸的时间过短,则出现生花,刚出笼时花瓣不贴伏,颜色灰白,经风一吹则成红褐色。过久花熟都影响质量。蒸好的菊花放在竹帘上晒,菊花未干不要翻动,晚上收进室内不能压,晒3天后翻身一次,约晒6-7天后,收起贮藏数天以后再晒1-2天,花心完全变硬即可贮藏。

  亳菊的加工方法:

  在花大部分盛开齐放、花瓣普遍洁白时,连茎秆割(折)下,分二、三次收完。扎成小捆,倒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3至4周,不能曝晒,否则香气差。干燥快的色白,干燥慢的为淡黄色,至花有八成干时,即可将花摘下,置熏房内用硫磺熏白。熏后再摊晒1天即可干燥。然后装入木板箱或竹篓,内衬牛皮纸,1层菊花一层纸相间压实贮藏。一般亩产50千克,高产达150千克。

  滁菊的加工方法:

  菊花采后阴干、熏白,晒至六成干时,用竹筛将花头筛成圆球形,再晒至全干即成。晒时切忌用手翻动,可用竹筷轻轻翻动晾晒。

  贡菊的加工方法:

  菊花采后置烘房内烘焙干燥,以无烟的木炭作燃料。烘房温度控制在40至50℃之间。烘时将贡菊摊在竹帘上,当第1轮菊花烘至九成干时,再转为第2轮。第2轮的温度较第1轮低,约30至40℃。当花色烘至象牙白时,即可从烘房内取出,再置通风干燥处阴至全干。此法加工菊花,清香而有甘味,花色鲜艳而又洁白,且挥发油损失甚少,较晒熏、蒸法加工质量为好。尤其是采用硫磺熏蒸,菊花被硫和硫化物污染,严重影响药菊的质量和卫生。

  一问:杭白菊需要用杀菌剂保鲜吗?

  解答者: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沈学根

  传统的杭白菊加工方法是把杭白菊做成菊花饼,蒸后晒干,但整个加工过程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桐乡杭白菊加工企业采用了蒸汽杀青、热气流干燥等新技术,不仅不用受天气条件的影响,还减少了二次污染,避免产品有效成分的流失。目前,桐乡80%以上的杭白菊都用烘干机加工。菊花采下来两三小时后送到工厂就杀青了,再用4个小时烘干。隔天再烘干4小时,就是完全干燥的成品。

  菊花一般低温保存即可,加工后的产品一般会直接放进冷库保鲜,完全没有必要使用任何添加剂。现在杭白菊企业基本上都建有冷库,规模大的可以存储几千吨,所谓菊花茶都用杀菌剂保鲜这一说法根本不成立。

  二问:桐乡杭白菊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吗?到采摘期会不会有残留?

        解答者: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沈学根

  杭白菊从生长到采摘周期内,主要会遭受叶枯病等病害以及蚜虫、夜蛾等虫害影响,所以使用农药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如何防止病害虫害、用什么药、怎样用药等方面,有一套严格的安全用药办法。

  我们严禁使用氧乐果、甲胺磷、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针对叶枯病的防止办法是指导农民做好轮作、合理密度和排水降湿,同时,在药剂防治方面,主要用50%多菌灵500倍或5%井岗霉素100倍防治;虫害则主要采用抑太保、康宽等高效低残留的农药。

  我们建立的病虫测报点会及时掌握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适期。一到防治时期,会派出农艺师指导农民用药,保障虫害的末次用药在采收期前20天结束。这样一来,菊花上残留的农药基本上消散了,也就不会发生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三问:如何对杭白菊的生产加工进行监管?

  解答者:桐乡市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督管理科科长孙国东

  桐乡全市有生产许可证的杭白菊加工企业近60家。近年来,质监部门以食品安全整顿、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食品安全大整治等活动为契机,多方面入手对杭白菊企业进行有效监管。

  一方面,我们围绕原料种植收购、加工运输、实验室检测、检验员培训等重点环节,进一步完善自检自控体系。另一方面,从规范农业化学投入品的采购、贮存和施用着手,加强对杭白菊统防统治、田间档案、农药台账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实施过程规范有效。

  从近年来的抽检情况看,桐乡杭白菊的合格率为100%。

篇二 杭白菊加工
黄金龙投资黄山贡菊的种植与加工赚千万

  [生财有道]种出来的健康产业(20130117)

  安徽省的休宁县有一种久负盛名的农产品——黄山贡菊。黄山贡菊与杭菊、滁菊和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黄金龙投资数百万进行黄山贡菊的种植与加工,贡菊如何富硒?黄金龙如何打造出一个健康产业?

  徽菊与杭白菊、滁菊、毫菊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菊,并在古代作为贡品被献给皇帝,故名贡菊。贡菊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据介绍,贡菊直接泡茶饮用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效,因盛产在黄山脚下,所以被称为黄山徽菊。

  每年的十一月,就到了安徽休宁徽菊收获的季节。这竹篓里装的就是新鲜的菊花。这些采摘的菊花早就被安徽芜湖一家农产品生产企业给收购了,而这位老板就是黄金龙,黄金龙是安徽芜湖人,在安徽省休宁县蓝田镇进行黄山贡菊的种植与加工。

  不过黄金龙只收购经过基地技术指导的贡菊,这是为什么呢?

  黄金龙来到长寿村去取经,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七八十岁的人还经常下地干活,专家研究是吃了太多的富硒食物,对健康是大有作用;生病时候的氢氧化物可以供给细胞,而硒对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天然存在的无机硒不能吸收,通过动植物转化的有机硒,才会对人体有好处,于是黄金龙下定决心,无论投入多少都要种出富硒贡菊。托老黄的富,第一次见到四个9的硒,黄金龙打算作为肥料撒到田里,而专家说这根本就是白扔钱。

    周守标看了之后大吃一惊,人体所需要的并不是单质硒,而是二价态的有机硒才对人体健康有好处,更让黄金龙意识到,跨入到黄山贡菊行业需要周教授的指导。具有地方特色的黄山贡菊,赋予它富硒的科技含量,黄金龙得想办法让他的黄山贡菊多“吃”些硒,一小管富硒的营养剂就是液体肥料,在苗期或者整地时候作为基肥,在开花期也可以搭配着叶面肥喷施一次。

    到了开花收获需要两个月,可以促进黄山贡菊充分吸收进去,还可以减少喷药之后的残留,虽然黄金龙种植的黄山贡菊十分红火,当初的老百姓可是不能接受。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18:43

篇三 杭白菊加工
杭菊不同加工工艺及其对品质影响_沈学根

DOI:10.13313/j.issn.1673-4890.2010.03.0022010年3月 第12卷 第3期

中国现代中药ModernChineseMedicineMar.2010 Vol.12 No.3

工艺研究

杭菊不同加工工艺及其对品质影响

沈学根,汪涛,郭巧生

1

2

2*

(1.浙江桐乡农业推广中心,浙江 桐乡 314500;

2.南京农业大学中药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5)

杭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药典》所收载

[1]

采用的加工形式。2 杭菊加工新工艺

随着饮料菊的开发,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杭菊加工企业也增强了精品意识,在加工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自1999年起,企业纷纷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多采用蒸气杀青、热气流干燥新技术,取得了很大成功。2008年加工成品达到1500t,占杭白菊总产量的30%以上,农民效益比传统饼花增加1倍,企业效益是传统饼花的3~5倍甚至更高。加工工艺的改革,改变了单一传统饼花生产,加工不受天气条件影响,并减少了二次污染,特别是产品有效成分提高,有力地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档次,杭菊商品的品质和经济价值得到了大大提高。

新的加工工艺不仅仅在于单纯意义上的技术变革,而是突出从原料到产品的过程控制。优点在于流程的精细升级,重点强调在新技术下的过程可控性。整个流程对不同栽培类型、不同采收期杭菊进行系统化采收、分级、蒸气杀青-热气流干燥、分别贮藏,使其产品质量达到相应标准:作饮料花一般选择中前期花为主,其花型较大,花形完整,花层多,花瓣厚实,无霜打花、霉花、生花,花瓣玉白色,花蕊深黄;冲泡后汤色澄清,气清香、味甘醇微苦,无烟蒸味及其他杂味。3 杭菊不同加工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3.1材料与仪器

3.1.1材料 样品为浙江桐乡产杭菊,共9个栽培类型,其中早小洋菊、迟小洋菊、异种大白菊及大洋菊为传统的杭菊栽培类型,香溢、金菊1号、金菊2号、金菊3号及金菊4号为近年新培育的栽培

,也是著

名的“浙八味”之一,自古以来就作为治病保健的良药,历代医书和现代医药学对其都有极高评价。杭菊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功能,长久泡饮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杭菊作为重要保健品供不应求。据南京农业大学郭巧生等

[2]

研究发现,杭

菊中含有丰富的木犀草素、芹菜素等黄酮类成分,而这些黄酮类成分长期饮用,有助于降低癌症发病率。由于杭菊的独特功效和口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杭菊是浙江桐乡传统特色优势农产品,迄今已有约370余年栽培历史,并形成了与本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栽培技术和栽培类型【杭白菊加工】

2

[3,4]

目前桐乡市杭菊栽培面积为4200hm。1999年桐乡市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2002年被农业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同年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保护品种”认定,2006年转换成地理“证明商标”,并通过了杭菊国家强制性生产技术标准。众所周知,杭菊作为加工炮制后的商品,加工工艺的过程对其质量品质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对杭菊的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是杭菊品质的基础和保障。

1 杭菊传统加工工艺

传统以农户加工饼花为主,主要分蒸花和晒干2个步骤。传统加工的饼花,主要是作为中药原料,对形态要求不高,但贮藏较为方便,是桐乡市传统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721A2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06A12-11)[通讯作者] *郭巧生,Tel:(025)84396591;E-mail:gqs@njau.edu.cn

2010年3月 第12卷 第3期中国现代中药ModernChineseMedicineMar.2010 Vol.12 No.3

类型。所有材料均种植在桐乡市农技推广中心杭菊花种质圃内,统一田间管理,选择在70%左右开放度采收,采收后用微波在95℃下杀青,然后在65℃下气流干燥下备用。

3.1.2仪器与试剂 756CRT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设备公司);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515泵,2487紫外-可见检测器,SrAdv色谱数据工作站)。95%乙醇(分析纯);甲纯(分析纯);蒸馏水;芦丁、绿原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3.2方法

3.2.1绿原酸测定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菊花项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Nova-pakC3.9mm×150mm,4μm);18(流动相0.1mo·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l甲醇(70∶3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8nm。3.2.2总黄酮测定 参照汪涛等

[6]

-1

-1

4 讨论

根据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农户传统加工产品主要用作中药材。桐乡杭菊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同时影响品质的还有总黄酮及挥发油等。

但随着杭菊饮品的开发,不仅对产品卫生要求提高,同时对产品内在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新的加工工艺,兼顾了外观性状及内在质量,并且加工流程更经济、科学且可控,有效成分降解少,从根本上提高了杭菊品质。

通过连续2年对不同栽培类型杭菊有效成分的检测,绿原酸、总黄酮和挥发油含量3个主要指标

[5-7]

总体呈增加趋势,见表1,特别是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绿原酸含量增加更为明显,平均增幅达71.19%,总黄酮增长58.22%。但从测定结果看,挥发油则表现出不稳定性,与对照相比,多数呈正增长,少部分呈负增长,平均增长20.00%,2005年所测的9对材料平均增长11.39%,这可能与挥发油易受温度和湿度影响有关。

总之,采用新加工工艺流程后,兼顾了科学性及经济性,不仅杭菊有效成分较传统方法大幅提高,而且卫生及外观商品性状也大大提高,饮用菊泡饮味微甜甘醇,香味浓,列中高档饮品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5:218.

[2]郭巧生,汪涛,程俐陶,等.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黄酮

类成分比较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7):756-759,779.

[3]何先元,郭巧生,徐文斌,等.不同药用白菊花栽培品种

田间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3):54-55.

[4]郭巧生,何先元,刘丽,等.药用白菊花新品种选育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8-31.

[5]郭巧生,何先元,刘丽,等.药用白菊花4个栽培类型内【杭白菊加工】

在质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2):896-898.

[6]徐文斌,郭巧生,李彦农,等.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内

在质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645-1648.

[7]汪涛,郭巧生,沈学根.杭菊不同栽培类型内在质量比较

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9):783-785,849.

(收稿日期 2009-09-28)

的方法进行测定,

以超声法提取菊花总黄酮,在可见光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含水量计算总黄酮含量。3.2.3挥发油测定 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57页挥发油测定法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测定,最后根据含水量计算挥发油总黄酮含量。3.3结果

绿原酸、总黄酮和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加工工艺的杭菊中绿原酸、总黄酮和

挥发油含量比较

绿原酸/‰

品种名称

采收

年份20052006

金菊3号

20052006

金菊4号

20052006

香溢

20052006

金菊2号早小洋菊异种大白菊大洋菊迟小洋菊平 均

20052005200520052005

新工艺4.992.993.833.555.782.685.122.906.666.173.014.985.054.44

传统

工艺2.053.142.163.022.341.412.911.482.272.812.612.044.512.52

总黄酮/%新传统

工艺工艺7.285.557.195.298.325.839.075.147.485.789.498.467.707.12

5.174.024.094.955.423.304.394.562.994.636.144.933.924.50

2.972.853.301.512.022.642.902.622.98

-1

挥发油/mL·kg

“色、香、味、形”齐全,

新工艺2.63

传统

工艺2.421.682.951.902.931.853.051.832.531.182.081.702.512.20

金菊1号

·

篇四 杭白菊加工
杭白菊的经营模式

桐乡市杭白菊产业的经营模式发展之路和现状

桐乡栽培杭白菊迄今至少已有360余年之久,因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相适宜,杭白菊生产久盛不衰。

最初在种植杭白菊后,由供销社统一收购,流入市场,当时的杭白菊种植并没有现在这样普及,种植面积只是现在的几十分之一,大部分土地种植粮食。所产的杭白菊主要供药用和作为茶叶饮品被使用。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种植杭白菊的家户开始自产自销,在自己家门口摆放杭白菊或者将自己家作为店面来出售杭白菊。随着道路的修建以及车辆行人的增加,这些农户开始在公路两边售卖杭白菊,过往的游客都会购买一些这种味道比其他菊花茶稍重,且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的菊花。

随着这种菊花茶饮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杭白菊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种植杭白菊。到了9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桐乡市的农民们运用了一种被称为“后场前店”的生产销售模式-----靠公路的房子作为销售杭白菊的店面,店面后面的房子以及庭院被作为晾晒、加工杭白菊的场地和作坊。

到了90年代后期,桐乡人不再满足于只在桐乡销售杭白菊,一些农民带着自产的杭白菊,沿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一路“吆喝”,沿高速公路开始售卖杭白菊。一些比较有资本的销售商开始在高速公路两旁的服务区承包下杭白菊直销柜。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杭白菊直销柜的生意一直很好,每天都有好几千元进账。随着资本的积累,一些比较有眼光的销售商开始动起生意更好的商场的主意,承包了一些商场。很快,他们又发现,如果能买断服务区所有经营业务,管理成本能降下更多。于是开始承包高速公路沿线的服务区。

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高利润,越来越多的桐乡农民走出桐乡,奔向了承包高速公路服务区这条致富高速路。到2006年,全国高速公路近800对服务区,1/6是桐乡人承包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销售这一经典的经营模式,使杭白菊销售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很多桐乡人走向了富裕之路。这是杭白菊销售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桐乡人在销售道路上的一次创举。

现在,经过长期发展,桐乡市已基本形成了杭白菊基地生产、规模加工、专业营销的基础条件,成为最具乡土特色的产业。政府实施发展龙头企业带动杭白菊发展的道路: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龙头企业扶持帮助小企业发展,企业签合同收购杭白菊,以亩为单位,并且政府和龙头企业还负责给农民发放补助,赠送化肥和农药,推广种植杭白菊知识。

杭白菊花期在十一月份,花长成熟要十几天。七八十年代时还没有杭白菊胎菊技术,摘花时期经常在11月20号之后。但当地经常会下早霜,杭白菊一旦被早霜打了,就没有价值了。因此当年由于早霜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后来有了胎菊技术,摘花期提前到了10月22号至11月20号之间,极大地降低了产业损失。

胎菊为92年由我们本次调研的单位------同新食品有限公司发明,当时这一发明使杭白菊的采摘时间提前,采摘成功率大大提高,杭白菊销售的利润也有了增加。有人建议同新公司的负责人申请专利以垄断这一市场,但是公司总经理并没有申请专利,而是推广该项技术,让大家一起做起,于是产业很快做大,一斤的生产成本不到20元,但能卖出100多元的好价钱,利润和以前相比甚至翻了一翻。

目前,桐乡市杭白菊常年种植面积4万余亩,干花总产量5000余吨,占全国白菊花类总面积的60%,杭白菊总产量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同福、石门、龙翔、凤鸣、梧桐等镇乡(街道)。全市有杭白菊加工企业40多家,其中农业龙头企业5家,产品以饼花为主,近年来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改进加工工艺,应用微波、蒸汽杀青气流干燥加工,大大提升了杭

白菊产品档次和附加值。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5.1万亩,产量7706吨。2006年面积4.9万亩,产量6860吨,平均亩产值达5200元。

桐乡市同时还以杭白菊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除了服务区经营模式外,还使当地新兴起一些饮料加工工厂和企业,生产加工一些以杭白菊为主要原料的饮品,同样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

【杭白菊加工】

桐乡市的杭白菊能经营得如此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促进了杭白菊种子种苗工程建设。 通过实施省级项目及市种子种苗工程的机遇,开展了杭白菊种质资源调查,建立了市杭白菊种质资源圃,对各品种(系)进行了成分分析及经济性状综合评价,确定了该市以迟小洋菊为主栽品种,适当搭配部分早小洋菊,压缩大洋菊,坚决淘汰异种大白菊的品种格局,目前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开展了杭白菊品种提纯复壮,从栽培小洋菊品种中筛选出有效成分含量高、汤色浓、香味足的香溢、金菊系列新品种,建立优良种苗基地50亩,2006年示范推广1200亩。通过优良品种选育和新品系推广,确保桐乡杭白菊在种质资源上的优势地位。

(2)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逐渐完善,促进品质提高和产业发展。近年来,桐乡市对杭白菊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规范化技术体系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示范推广了防虫网防治蚜虫、诱虫灯物理防虫等新技术,形成了一套从菊苗繁育到采收较为完整的杭白菊规范化种植技术,制订颁布了无公害杭白菊生产标准、杭白菊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有机食品生产标准,我市的杭白菊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促进杭白菊品质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

(3)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龙头企业实施了品牌战略。桐乡市现有杭白菊加工经营企业40多家,其中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1家、嘉兴市级3家、桐乡市级1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这些企业经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加工经营规模,年加工能力达8000吨左右。近年来杭白菊加工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展订单农业,实行优质优价收购,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提高了杭白菊产业化经营水平。2006年5家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面积2.45万亩,收购杭白菊鲜花3378.8吨、干花1038.4吨,收购额5731万元。同时,5家龙头企业和1家示范性合作社建立自己的核心示范基地1440亩,联结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5.5万亩,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在压条、摘心、防虫等各个环节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确保原料质量要求。通过实施品牌战略,目前,圣富德、阿牛、凤鸣、春发、同新、梧叶、缘缘七个品牌杭白菊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4)加工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饮料菊快速增长。微波、蒸汽杀青气流干燥技术应用面扩大,改变了杭白菊几百年来靠蒸晒的传统加工方法,使杭白菊品质发生了质的提高,同时开发了胎菊、幼菊等新产品,促进饮用菊需求量大幅提高,目前有70%杭白菊用作饮料产品。1999年春发菊业有限公司引进第一台微波烘干机后,加工工艺开始得到改变,其他企业也增强了精品意识,纷纷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设备,据统计,现在5家杭白菊龙头企业已引进和使用了8条微波(蒸汽)生产流水线,有力地带动了这个产业提升档次,同时通过改进包装,打响品牌,杭白菊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大大提高。近年来,各加工企业及营销大户纷纷建立以微波及蒸汽杀青、气流干燥等加工设施,微波、蒸汽加工设备快速增加,鲜花加工比重快速提高,同时鲜花收购加工不但省去了蒸烘工艺,而且价格也高于饼花,有利于农民扩大种植规模,菊花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目前鲜花加工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农户欢迎,鲜花收购加工这一形式将进一步扩大。

(5)市场覆盖面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广阔。杭白菊产品销售市场经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并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除稳固的传统中药材市场外,逐渐发展到涉及饮品、保健品等各个行业,消费用途已从过去的药用为主,发展为药用与饮品、保健品并举,消费市场扩大。国内市场销售遍布全国各地,饮用菊市场已扩展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尤以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发展较快,杭白菊产品已成为居民的日常消费品。外贸出口已形成稳固的国际市场,并稳定增长,目前主要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约1000万美元,消费对象主要是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近年来随着产品质量的改善和新品种的开发,已逐步打入欧美市场。

三、当前杭白菊产业建设重点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杭白菊市场销量越来越大,价格逐年稳步提高,平均亩产值比传统蚕桑生产增加约1倍,杭白菊已成为当前桐乡市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之一,需要大力发展,抓好重点:

【杭白菊加工】

1、建立紧密型产业链。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紧密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扩大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加强技术和技物结合服务,增加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促进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相协调。通过农企互动、产销对接,使杭白菊产业由传统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化、传统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化、传统产品向绿色农产品转化。

2、扩大企业鲜花加工能力。杭白菊传统蒸晒加工劳动强度大,占用劳力多,产品档次低,遇阴雨天气还易发生霉变,年青一代农民多不愿从事。要稳定和发展我市杭白菊特色产业,必须全面推行机械化加工。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应用微波、蒸汽杀青气流干燥加工工艺,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提升杭白菊整体质量档次和效益水平。

3、发展新区种植。杭白菊是当前桐乡高效生态农业中产业链完整、竞争力较强的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市场需求量在逐年扩大,鲜花加工能力在快速提高,但传统生产区域却由于开发区、道路等建设,面积有所减少。针对现有基础和存在问题可以,在新区发展杭白菊生产。通过政策扶持(由于杭白菊鲜花不耐运输,而加工设施设备利用期短,仅约25天,投资回收期长,核心是解决企业就地加工用地和扶持加工设施设备投入,解决鲜花卖难问题)、开展杭白菊种植基地建设,实行订单保护价收购,扩张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推行标准化生产。以“绿色、优质、安全”作为提升杭白菊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标准化制度。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为抓手,通过完善企业与农户紧密型产业链,建立一大批杭白菊标准化生产基地,严格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推行生产档案记录等,规范杭白菊从生产到加工、包装的全过程,生产出质量符合要求的优质杭白菊,形成稳定的产品质量生产基础,切实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5、加强深加工开发和产品综合利用。引导杭白菊加工企业加大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强与上级科研院所科技协作攻关,创新品、树品牌,不断提升杭白菊附加值,提高加

工能力、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提高根茎叶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水平,实现杭白菊产业的深层次发展。

6、实施品牌战略。以杭白菊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创建为手段,创立一批杭白菊知名品牌,强化品牌创意和营销策划,大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扩大杭白菊名牌影响,拓展市场营销,增加企业效益,从而进一步提升杭白菊收购价格。

参考资料和文献:

1. 沈学根.杭白菊无公害栽培技术.安徽农业科技.2004

2. 朱有根 陈学忠 杭菊风韵.浙江.桐乡市地方志办公室.2001

3. 陆仁强.菊乡风韵.中国文艺出版社.2005

4. 凤鸣街道农经委.桐乡市杭白菊种植情况统计(内部资料)

5. 江成伟.中药材出品现状及思考.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

篇五 杭白菊加工
杭菊不同加工工艺及其对品质影响

【杭白菊加工】

篇六 杭白菊加工
菊花茶加工

1.桐乡的胎菊基地

未见其影,先闻其香。一股淡淡甜甜地胎菊清香扑面而来,深吸一口气,沁人心脾,放眼望去,浅金色的胎菊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愈发娇嫩,一派清新之景。【杭白菊加工】

2.采摘胎菊王

每年的这个时候,是胎菊王的采摘时节,艺福堂人穿梭于美丽的菊花田间,为您采摘最新鲜的胎菊,给您带来最优质的胎菊王。

3.大面积晾晒

胎菊王的第一步骤便是晾晒,把新鲜的胎菊王均匀摊开,暴露在阳光下,为了使其晾晒均匀,要不时得用推子去拨弄,晾晒除去一部分水分。

4.杀青

杀青是最重要的一个工序,用高温水蒸气瞬间杀青,保证菊花干茶以及茶汤的色泽。同时,保证滋味

5.烘干

杀青过后的胎菊王需要烘干,均匀摊开放进烘盘,最后整齐放进烘道,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90-100℃密封,达到最干燥的目的,这样出来的胎菊王才是最好最优最干燥的。

6.加工

经过艺福堂人的精心挑选,把胎菊王按照我们产品的规格要求,包装、封袋。把最自然纯正的特级桐乡胎菊王献给大家。

篇七 杭白菊加工
杭白菊种植技术

杭白菊的种植方法与田间管理

2013-09-16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网络转载 415人阅读

杭白菊种植方法与田间管理介绍:杭白菊,又名甘菊、白菊花、茶菊、药菊、小汤黄、纽扣菊。杭白菊适应性强,但种植以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平时培养土保持湿润,切忌长期过湿,造成烂根,影响生长发育。杭白菊比较耐寒,不耐高温,生长适温为15℃至25℃,花坛露地栽培-5℃以上能安全越冬,-5℃以下长时间低温,叶片受冻,干枯变黄,当温度升高后仍能萌叶,孕蕾开花。

杭白菊的种植方法

一、品种选择

选用、推广生长较好、品味较佳的迟小洋菊、早小洋菊两个品种,压缩大洋菊,淘汰品质较差的异种大白菊,以保持杭白菊地道品质、提高杭白菊整体质量,作种苗床的田块在上年生长期及花期要进行选种和提纯复壮,清除杂株。

二、培育壮苗

1、苗地选择: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地势高燥、杭白菊生长好、病虫害少的田块留种,并做好清除杂草和安全越冬。

2、培育壮苗:苗床开春后施人粪尿2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周边开好排水沟,择期移栽,春天一般生长速度快,植株木质化程度低,不易成活,因此要选择阴雨天后或雨前定植,以提高成活率。

3、壮苗选择:移栽时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单株高12~25厘米、茎粗壮、根系发达的菊苗。

三、大田管理

1、实行轮作:由于老区土壤较实,一般每两年进行轮作,原地连作,须改畦深翻,忌原畦重茬;最好选择水旱轮作,有利于减轻病害。

2、底肥及大田整理:栽植前应先对大田翻耕一次,并结合整地施入底肥。视田块肥力,每亩施有机肥1000-1500公斤,作畦宽1.2米,沟宽0.3米,畦面呈龟背形。

3、定植时间与密度:

杭白菊定植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最迟不超过5月上旬。定植密度根据耕作制度和栽种时期而定,一般每亩苗数在3500-5000株之间。种植偏迟的田块适当提高密度,如有间作物,间作物须保证在7月中旬前收获。

栽植方式:可采用穴栽或开定植沟栽种,密度为1.2米×20—30厘米,每穴2株,种植深度10—15cm,栽在每畦中间,穴施磷肥50公斤/亩;定植推迟,植株偏大,定植时可适当斜栽,植后须浇足定根水,遇干旱则须浇水抗旱,以确保成活率。

4、种植模式:主要以水旱轮作和旱地套作二种方式,水旱轮作可减轻病害,获得优质高产;杭白菊生育期限长达8个月,前期生长慢,农民多以间套作为主,桑(果)园套作、烟菊套作、菊豆套作(豇豆、大豆)、菊菜套作等,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间套作作物一般7月中旬前清理完毕,并及时压条和肥水管理,确保菊苗后期正常生长,管理得当对杭白菊产量、质量影响不大。

5、压条:杭白菊压条分1—2次进行,第一次在移栽后一个月左右,当苗高30-50厘米时可进行,此时菊苗木质化程度低,茎杆软易分播均匀。压条前,须除草松土,松土深度,在菊苗行两边施一次生物有机肥或羊栏肥1000公斤,压条时把枝条向两边分揿倒在地,每隔10厘米左右压上泥块,保证枝条充分与松土接触,有利菊苗节节生根和节部侧枝生长。待新侧枝长到20厘米左右,进行第二次压条,这时压条的方向由密处压向稀处,使菊苗生长趋于平衡,最迟在7月底前结束。

6、摘心(打顶):菊苗摘心可促进菊苗分枝和菊枝间生长的平衡,防止倒伏。摘心时间在压条后,当新稍长到10—15cm时摘心,兼顾新枝高度与全园平衡,使其下部枝芽均衡生长,花期整齐。生产上视长势,一般分1—2次进行,目前多数农户采用一次摘心,摘心在6—8月份进行,使菊苗分枝数达每亩12万株左右。摘心须在8月底结束,过迟影响杭白菊后期生长,菊苗再次分枝力弱,花蕾小,开花推迟,且易受早霜危害。

四、肥水管理

1、防涝抗旱:

杭白菊是旱地作物,对水反应敏感,怕涝怕旱,特别是春雨及梅雨天气影响,如沟渠不畅造成田块积水,容易出现沤根现象,基部叶早衰甚至全株死亡。因此,需做好开沟作畦(特别是低洼田块),做到排灌畅通,以改善通气条件,减少病源菌感染;夏、秋季如遇长期干旱,出现菊苗失水萎缩,要及时沟灌抗旱,促使正常生长。

2、合理施肥:

大田施肥原则:重施基肥,轻施苗肥,追施分枝肥,重施蕾肥。前期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后期则以速效肥料为主。主要有以下几次肥:

(1)基肥:杭白菊栽种前结合整地翻耕时施入或开沟条施每亩用有机肥1000—1500公斤,有机肥种类主要有:人粪尿、羊栏肥、鸭粪等,并配施磷肥50公斤。

(2)活苗肥:栽种活棵后用人粪尿50—100公斤,兑水浇施,促使发棵。

(3)压条肥:压条前在菊苗行两边铺施羊肥每亩1000公斤、尿素10—15公斤,并用松土覆盖后压条。

(4)分枝肥:8月份在每次摘心后施入,每次用人粪尿100—150公斤兑水浇施或施复合肥10公斤。

(5)蕾肥:9月上、中旬是杭白菊现蕾期,这时进入生长盛期及生殖生长期,需肥量大,施用尿素或进口复合肥15—20公斤,促使花蕾增多、增大,开花整齐,可视生长状况施1—2次。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杭白菊病害主要为叶枯病为主,发病时期为6—9月。防治方法:注意做好轮作、合理密度和排水降湿,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或5%井岗霉素100倍防治。

2、虫害防治:

杭白菊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类及蝗虫,可用高效低毒类农药进行防治,并在收获前15

天停用农药。严禁使用氧乐果、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根据预测预报掌握防治适期。 蚜虫:多在9月上旬至10月发生,2%以上叶、花蕾有蚜虫为防治适期,视蚜虫发生情况,每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一般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

夜蛾类: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8月底开始为害,一般每7天防治1次,连续2—3次,可用5%抑太保1500倍或10%安打3000倍防治。(该类药物对蚕桑特别敏感,须进行隔离防治,并要求专用药水桶,过后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在桑菊混栽区建议使用50%辛硫磷800—1000倍或20%灭多威1500倍防治。

六、采收

按加工、用途不同,采用不同的采摘标准:用作杭白菊的在花蕾充分膨大,花瓣刚冲破包衣但未伸展为标准;一般饮用菊在花芯散开20—50%为标准;药用以花芯散开50—70%为标准,做到分批、分级采收,一般3次。如遇低温早霜,要及时用稻草或遮阴网覆盖,采后须及时出售鲜花或自行加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无本赚钱最快的方法_现今无本赚钱点子
  • 在家赚钱的十种方法_在家赚钱的项目
  • 微信公众平台怎么赚钱
  • 有什么挣钱的门路
  • 有什么好的商机
  • 什么生意挣钱 什么生意赚钱
  • 怎么样赚大钱 怎么样能赚大钱
  • 挣钱小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