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3    阅读:

篇一 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稻田养田螺方法与投资效益分析

  田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减肥、美容、降脂的上等保健新潮食品,市场需求量巨大,产品供不应求。在稻田中养螺,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生产大量的田螺供应市场。发展稻田养螺投人少、效益高,是一条适合农村的简单快速增收致富的好门路。采用完全生态养殖,667平方米(1亩)稻田投资900多元,年产商品田螺540千克,年纯收入2400多元。以下是稻田养螺方法与投资效益分析。

  (一)稻田养田螺的方法

  1.养螺田块选择:选择田埂结实并高出水面30厘米、不渗漏、水源好、排灌方便、土质较肥、保水力强、无涝灾、易管理的稻田作为养殖田,面积以667平方米为宜。

  2.稻田改造:在田内开挖“田”字形深沟,田周边沟宽40厘米、深50厘米,挖出的田边沟土用来加高、加固田埂达到高、宽均在50厘米以上。田中间的十字沟宽、深均为40厘米,在田的进、出水口处各挖一个长1.5米、宽1.2米、深0.8米的集螺坑,在十字沟交叉的田中央开挖一个直径3米、深0.8米的大集螺坑。用挖集螺坑的土,在坑边垒起一个宽50厘米、高25厘米的大圆圈,圈上面垫秸秆和农家肥养殖蚯蚓喂螺。坑、沟总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10。平时坑、沟、田的水互通。首次进行养螺的稻田在整理田块前按667平方米用50千克生石灰化浆全田均匀泼洒消毒,再施腐熟猪粪、牛粪300~500千克,翻耕后才开挖沟和坑。

  3.放养田螺:

  ①放螺前的准备工作。一是施足基肥,培肥水质。二是稻田用生石灰消毒。三是进、出水口处设置铁丝网防逃。四是早稻秧苗返青后即可放螺。放螺前应先放少量螺,测试田水药性是否已消失。

  ②螺种的选择。螺种最好从当地稻田、水渠、池塘等处采集,也可从市场采购。螺的品种较多,宜选养中华圆田螺。要选择个体较大,螺壳完整无破损,受惊时螺体能快速收回壳中,使厣有力地紧盖螺壳口,螺体无蚂蟥等寄生的田螺。

  ③放养时间和密度。田螺在3~10月均可放养,但以春季放养为好。考虑到成活率,要避开炎热酷暑时投放。春季秧苗返青后可直接放螺。放养小螺(规格为400~800只/千克)密度为平方米50~100只,到秋末即可长成规格为40~100只/千克的商品田螺;放养大螺(按3公8母的比例,每只18~20克)密度为667平方米1100只,在田中自繁自养,到翌年秋末可产商品螺800千克。

  4.饲养管理:

  ①投喂饲料。人工投喂的饲料主要有米糠、豆渣、瓜果、菜叶、浮萍以及动物内脏或死鱼蛙。田内养有水浮莲和浮萍的可不投喂青饲料。田螺要靠舌舔食,因此瓜果类饲料要切成小块,动物要剁碎,糠麸要浸泡软化后再投喂,以便于田螺取食。每2~3天上午投喂1次,投喂量占田螺总体重的1%~3%。水温20~28为田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需大量投喂饲料。投料点必须固定。投料点可多设立,且在田中分布均匀,使之形成食场,减少饲料浪费。水温15℃以下或30。C以上时,不用投料。

  观察到母螺繁殖后,投喂的饲料颗粒必须细小,同时最好在饲料中拌熟鸡蛋,使小仔螺能够吃到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饲料。

  ②追肥和调节水质。田螺要求水质较肥、浮游生物多,水含氧量在3.5毫克/升以上。养殖期水深保持在10厘米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可通过适当增减水深来调控。追肥可用沼液或腐熟的猪粪、鸡粪、鸭粪等有机肥,也可用尿素、碳酸钙、氯化钾等,但不管是哪类肥料,都应少量多次施用,有机肥每次用量50~100千克,化肥每次用量0.5~1千克。若水质不良、缺氧或水温过高,应及时注入新水并停止施肥。换水量每次为1/4~1/2,一般是夏天高温勤换,早春和晚秋少换。

  ③防逃。田螺常从进、出水口和满水的田埂逃跑,要经常检查拦网是否破损,暴雨天要注意疏通排水口,防止田水过满甚至田埂倒塌。④预防病害。田螺除缺钙软厣、螺壳生长不良和蚂蟥病为害外,一般无其他疾病。经常向田中泼洒生石灰水能消除田螺缺钙症。发现蚂蟥,用浸过猪血的草把诱捕有良好效果。另外,养螺稻田不宜放养青鱼、鲤鱼、罗非鱼和鲫鱼等,也不能放鸭进田,因为它们会吃田螺。⑤过冬。当水温下降到8~90C时,田螺开始冬眠。入冬前要多喂饲料,加强营养,培育田螺体质健壮,入冬后将水加深到30厘米以上保温,还可在田中投放些稻草,让田螺在草下越冬。

  (二)667平方米稻田的养螺投资概算

  1.引种费:667平方米稻田放养6万只幼螺重约100千克,每千克4元,共400元;放养大螺(按3公8母的比例,每只18~20克)1100只,重约21千克,每千克6元,共126元。合计种苗费526元。

  2.培养水生饲料费用:667平方米放粪肥1400千克(基肥1000千克,追肥4次,每次100千克),支出140元。

  3.蚯蚓等活体饲料生产开支100元。

  4.消毒药品50元。

  5.水电30元,其中水费22元、电费8元。

  6.不可预测的开支(以上1~5项的总和×15%)共126.9元。

  以上1~6项合计973元。

  (三)经济效益分析(2008年数据仅供参考)

  1.当年收入:

  ①饲养幼螺当年有效益。早稻插秧后7~15天放养6万只田螺苗,到晚稻收割时已达到出售的规格,以成活率90%计算,共有5.4万只,平均每只重10克,共540千克。完全生态养殖每千克售价6元,共收入3240元。

  ②稻谷667平方米增产10%,全年(两造)增产160千克,农药、化肥节省70%,667平方米增收节支150元。合计收人3390元。2.当年支出:973元。收支相抵,盈利2417元。第一年放养大螺1100只,留在鱼沟、鱼坑内继续饲养作为第二年的种螺。进行自繁自养,可省去种苗钱,收益更高。

  (四)经营管理提示要获得上述经济效益,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注意苗种质量,放种时认真消毒。

  2.随时做好水质管理,营造稻、螺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

  3.定期抽测田螺的体重和预测田螺的成活率,并据此安排生产活体饲料供应量。

  4.减少销售中间环节,最好直接向饭店或深加工厂销售。

篇二 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稻田养禾花鱼方法与投资效益分析

  饲养禾花鱼是目前稻田养鱼中技术最简单、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禾花鱼是在稻田里放养2个多月至3个月,长成10~14厘米长的大规格鱼花,收割水稻时捕捞上市。由于禾花鱼与水稻共生,不喂配合饲料,是完全生态养殖的绿色安全食品,在餐馆、饭店里已是名菜。目前禾花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值得大力推广。

  在免耕稻田养禾花鱼,667平方米(1亩)投人300多元,1年收获2次,可产禾花鱼60多千克,增收660多元。以下是稻田养禾花鱼方法与投资效益分析。

  (一)稻田养禾花鱼的方法

  1.稻田的选择:宜选择排灌方便、能常年保持一定水位的保水田。

  2.稻田改造:在田内开挖“田”字形或“井”字形深沟,沟宽40厘米、深25~30厘米,并在进、出水口和纵横沟交叉处挖鱼坑,鱼坑长2米、宽1米、深0.8米。沟、坑总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

  3.多品种大规格鱼苗混养:667平方米稻田混养体长5厘米左右的杂交鲤鱼苗400尾、鲫鱼300尾、草鱼80尾、野鲮70尾,共850尾。

  4.提早进田:插秧时将鱼苗放人鱼沟封闭饲养,插秧后7~10天开沟放鱼苗进田。

  5.饲料充足,肥水、活水养鱼:养鱼的稻田冬季要种绿肥,除了施足底肥外,平时还要追施农家肥或化肥来培肥水质,并在田里养浮萍,在田上安装黑光灯集虫,以供给鱼更多的天然饲料。6~8月稻田水温30℃以上时,要加深田水并保持水流进出,增加水中溶氧量,实现活水养鱼。

  6.防病害:备耕时先用石灰清田,杀灭稻田中的水蜈蚣等敌害生物和侵害鱼的病菌;放养前鱼体应先用2%食盐水浸泡消毒;养鱼后每隔15天泼洒1次EM原露稀释液,667平方米水面用EM原露1.5千克,以后每个月用EM原露1次。

  (二)667平方米稻田的养殖投资概算(2008年数据仅供参考)

  1.引种费:667平方米稻田放养大规格鱼苗850尾,每尾0.05元,共42.5元。

  2.饲料生产费60元。3.消毒药品、水电费共50元。667平方米稻田半年投资合计152.5元,全年为305元。

  (三)经济效益分析(2008年数据仅供参考)

  1.卖鱼收入:

  ①早稻插秧后10天放养大规格鱼苗850尾,早稻收割时捕捞,以成活率80%计,共产商品禾花鱼680尾,每尾平均体重50克,合计鱼重34千克,完全生态养殖每千克售价12元,半年收入408元;晚稻饲养第二批,同样收入408元。全年卖鱼共收入816元。

  ②稻谷667平方米增产10%,全年(两造)增产160千克,农药、化肥节省70%,667平方米增收节支150元。合计收入966元。

  2.当年支出:305元。

  收支相抵,盈利661元。

  (四)经营管理提示

  要获得上述经济效益,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注意苗种质量,放种时认真消毒。

  2.随时做好水质管理,营造稻、鱼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

  3.定期抽测鱼体重和预测鱼的成活率,并据此安排生产活体饲料的供应量。

  4.减少销售中间环节,直接向饭店或深加工厂销售,争取卖得好价钱。

篇三 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田螺池塘养殖技术

田螺池塘养殖技术

田螺是盛产于我国的大型淡水螺,多年来,田螺的人工养殖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市场供应基本上依赖于野生资源。随着人们对田螺营养和保健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田螺的养殖也开始受到广泛注意。由于田螺对水域的适应能力强,且养殖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效益好,因此,许多地方把发展田螺养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现将有关田螺池塘养殖技术要点向同仁作一介绍。

一、池塘要求

田螺在水深20cm以上的水田、水沟、水塘等水体中均能正常生活,且能适应肥水环境,只要选择池深1m以上的土池即可,池底以松软的腐殖质土壤为好,面积大小不限。为了增加田螺的爬附面积,同时也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遮阳条件,可以在池边种植空心菜;如果池塘面积较大,还可以在池塘中央种植一部分莲子等挺水或浮水植物。

二、水源条件

田螺耐寒、怕热,其生活适宜温度范围为20℃~28℃,低于10℃或高于30℃时即停止摄食而钻入泥土、草丛以避寒暑,当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被烫死。因此,为了确保高温季节能经常向池塘冲水,养殖场地的水源一定要充足,且不受工业和农业污水的污染。

【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三、池塘消毒

在种螺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具体做法是:生石灰干池消毒用量为60kg/亩~70kg/亩,带水清塘(水深1m)用量为135kg/亩~165kg/亩,化浆后全池泼洒;漂白粉干池消毒用量为10kg/亩~12kg/亩,带水清塘(水深1m)用量为13kg/亩~14kg/亩,溶解后全池泼洒。【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四、种螺的选择与放养

种螺的规格以60只/kg~80只/kg左右为好,可选用人工养殖的成螺,也可直接从产地收购野生螺。在收购野生螺时,要剔除表壳粗糙、上有大量藻类附着、颜色暗黑的成螺,因为这类成螺往往在产仔后大批死亡,有些甚至产仔未完就死亡了,直接对养殖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种螺的放养时间应掌握在当年第一批产仔以前,因为养殖产量的高低与第一批仔螺的数量密切相关。江南地区以3月中下旬为好。种螺放养密度以130kg/亩~150kg/亩为宜;如果选用上一年养殖的1龄成螺,放养密度可提高到160kg/亩~200kg/亩。

为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可以在田螺养殖池中混养少量的花、白鲢和泥鳅。

五、饲料的选择与投喂【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根据田螺的食性特点,选择畜禽粪作为田螺的主要饲料,另外增加投喂部分由60%的米糠、20%的麦麸、10%的豆饼和10%的玉米粉配制的人工饲料。具体投喂方法是:在种螺入池前2天~3天,沿池塘四周成堆状放入畜禽粪,用量为200kg/亩~300kg/亩。种螺入池后,每隔10天~15天增加施入1次畜禽粪,

而此时的投放地点不能仅局限于池塘四周,还应包括池塘中部位置,每次的增加施粪量约为50kg/亩~100kg/亩。为了确保饲料的质量,在仔螺产出以后,每隔2天~3天投喂1次人工饲料,每次的投放量为田螺总重量的2%~3%左右。

六、水质管理

一是在高温季节要加深水位,且经常冲水,防止水温偏高;二是要保持水体透明度30cm左右,如水质偏瘦则要增加肥料,如水质过肥则要进行换水;三是每隔1周要泼洒1次生石灰(水深1m时用量为10kg/亩~20kg/亩),用于水体消毒、调节水体pH值和增加水体的含钙量。

七、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1次巡塘,检查田螺的生长情况、饵料生物丰欠情况及水质肥瘦情况等。在养殖过程中,如发现螺厣吸入螺壳内较深,说明饵料生物不足,应增加投喂量,如发现螺厣四周有螺肉挤出,说明螺体已经缺钙,应增加水体和饲料中钙的含量。在田螺产仔阶段,要经常翻动成堆状的鸭粪,防止仔螺钻入其中致死。田螺养殖池中,鸭鹅不能进入。

八、病害防治

田螺的抗病力较强,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仅发现螺壳表面附有藻类和固着类纤毛虫,此类疾病可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治疗,具体方法是:以5ml/立方米~10ml/立方米的浓度全池泼洒福尔马林,24小时后进行大量换水;或在换水后以0.5g/立方米的浓度全池泼洒高锰酸钾,第三天再泼洒0.2g/立方米~0.5g/立方米的三氯异氰脲酸。

九、收捕

当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出的仔螺,经过8个月的饲养,个体体重可达8g~10g左右,达到上市规格,一般亩产可达1000kg~1500kg。田螺的收捕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让没有达到上市规格的小螺继续留在池中饲养,同时留足用于次年繁殖的种螺,其它成螺陆续收捕上市。在水温较高的夏秋季节,可于傍晚在池塘四周放一些草把,第二天清晨到草把上捡拾,也可采取带水抄网捕捞的方法;在水温较低的冬秋季节,一般进行干池捡捕。在捕捞操作时,要尽量避免损害小螺及种螺。

田螺的养殖技术

田螺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磷、钙、铁元素以及维生素,是一种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营养食品。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螺繁殖与习性

繁殖季节。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水底摄食生长。到4月份开始繁殖,七八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1龄~2龄雌螺可产仔20个~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个~50个。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到性成熟,每年4月~9月是产仔季节。

生活习性。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处。田螺属杂食性,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等,喜夜间活动,夜间摄食旺盛。

(二)田螺养殖场地选择与建造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田螺池规格一般

宽1·5米~1·6米,长度10米~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子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

(三)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1、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个~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2、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菜、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天~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为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开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在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公斤~0·18公斤,每隔10天~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厘米~15厘米。一般每3天~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5、捕捞上市。田螺经过一年精心饲养,一般个体可达到10克以上。捕捞方法可干池捕捞。捕捞时,要选择个体大的田螺作为亲螺培育,为翌年繁殖仔螺作准备。

田螺的养殖技术【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田螺肉质厚实,营养丰富、打碎后是黄鳝很好的饵料。

田螺在日本已大量人工养殖。由于饲养田螺方法简单,疾病少,苗种来源容易,因此,可以在家庭饲养。

我国田螺科分田螺和圆田螺两个属:田螺属,其螺层不膨胀,而具有螺旋色带,如长旋田螺;圆田螺属,贝壳表面光滑,螺层膨胀,有中华圆田螺和中国圆田螺两种。目前在我国华北、黄河平原、长江流域一带常见的是中华圆田螺

田螺可单养,也可与鲫鱼、泥鳅等混养;可在水稻田或休闲田中饲养,也可在池塘或河沟中饲养。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在15℃以下或30℃以上时,停止摄食活动,10℃以下开始入土冬眠,15℃以上时开始繁殖,每只每次产小田螺约20~30个,4龄以上的亲田螺可产40~50个。经过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田螺的雌雄在外壳上很难识别,主要根据触角识别,雄田螺的右触角呈一定程度的螺旋状弯曲(此触角兼作交接作用),而雌田螺左右两触角形状完全相同。田螺在饲养过程中,疾病较少,成活率高,但在稻田饲养时要防止鸟害和逃逸,在进出水口要设置较密的栏栅。田螺对氧较敏感,含氧量低于3.5毫克/升时摄食不良,1.5毫克/升时开始死亡。

田螺食性很广,人工饲养时,可投喂米糠、菜屑、鱼粉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田螺活动的时间,一般在晚7时后到次日上午9时。捕捉方法简单,只需将脱脂的米糠与土相拌和,投入水田中若干地方,这时田螺会聚集采食,用手拾起即可。若在稻田中放养,每10平方米可放养1500~1800个。

田螺人工养殖技术

作者:佚名 转贴自:爱农网 点击数:84

田螺是我国生长的一种淡水螺,属上等保健食品。近几年,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田螺应该如何进行人工养殖?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系教授张玉贵作了以下详细介绍。

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已开始人工养殖,特别在自贡等地已进入规模化养殖。不少农户把养殖田螺作为一项创业门路,甚至作为增收而大力发展的一个产业。总体来看,我省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宜养殖田螺。

生活习性 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常见的有中国圆田螺、方形环棱螺等。

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欢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细菌和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在水温15摄氏度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摄氏度,30摄氏度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停止摄食,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摄氏度时田螺会死亡,水温低于8摄氏度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摄氏度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

繁殖习性 田螺雌雄异体。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 种螺放养 一般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

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鱼。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 养殖水体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

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

水质调节 养殖池中的水质好坏是养殖田螺成败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保证水质优良,凡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绝对不能使用。因为含铁量过高的水,放养种苗后死亡率很高,能成活的螺壳上也附着红锈,甚至螺肉也呈现红棕色。硫磺水质同样使用螺具有硫磺臭味,不堪食用。养殖用水以稍混浊的河川或池塘天然水体最佳,不要过于清澄透明,水体应含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和充足的氧气。由于田螺对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当溶氧量在3.5毫克/升时,就不太摄食,降至1.5毫克/升时,就会死亡,所以养殖用水必须清新,能用半流水式养殖较为理想。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保持30厘米左右。

饲养管理 最初的三至四个月成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以至二年后则不再成长。因此,田螺在人工养殖期间要抓住时机,充分投饵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这样螺肉大且柔软味美,为天然者所不及,产量也较高。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它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二、三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投饲不必定位,并要多设投饲点。水温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时不需投饲。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摄氏度),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

3%。当水温在15-20摄氏度、28-30摄氏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则少投或不投。田螺在天然状态下,当年能长至6-8克的个体,而人工养殖的个体重可达12-15克。

日常管理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摄氏度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田螺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 4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收获与运输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投放的幼螺可达10- 20克,当年孵出的仔螺也可达到5克以上规格。 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

篇四 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田螺——稻田人工养殖技术

篇五 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稻田生态养殖田螺研究

篇六 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稻田生态套养田螺增效技术

篇七 田螺稻田养殖方法
田螺的高产养殖技术

田螺的高产养殖技术 田螺属软体动物,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河边、沟边和水田生长。田螺具有清热降火 的功效,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左右, 产值达4000元。 现就将高产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场地。田螺生命力和抗病力强,有活水源的沟、水田、浅水池塘均可放养,一 般采取建池养殖,螺池规格一般宽2-3米,长10-15米,池的四周作埂,埂高0.7 米,并在四周安栏网,防止田螺外逃。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肥泥,注入新水,水面放养水 浮莲、小葫芦、红绿萍等。供田螺摄食,并在池中插上小竹竿或木条,供螺栖息和产卵。 二、投放种苗。挑选种螺或仔螺、投放入池。池建好后,一般选择在4~11月份投苗养殖。每年6~9月份是田螺大量产卵季节,可到稻田和河沟去拾,或到市场上购买,雌螺 的特征是:色泽淡褐,壳较薄,体较圆,尾钝。从中挑选出15~20克的雌螺投入池中,一般每平方米投放10只雌螺即可。 选择仔螺作种苗的。 则按雌雄2: 1的比例投放。 雌螺 个体较大,螺身偏圆,厣壳凹平;雄螺个体稍小,螺身较长,厣壳凸起。仔螺约经一年的养 殖便可捕捞上市。 三、饲养管理。田螺的饵料丰富,水中的微生物、有机质、水生植物幼嫩茎叶等都是它 的主要食料。幼螺生长旺季,每年的4~11月份之间要添喂米糠、麦皮、豆腐渣、熟番薯、小昆虫、小鱼虾以及动物的内脏等。 也可以喂配合饲料。投料时间为每天的8~9时喂一次,体积大的饵料应当切碎以后投喂。日投喂量为螺体的1.5%左右。要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约为10天换水一次。水温在30℃以上时,要经常注入新水,加深水位,平时水深保持在30厘米为好。冬季则白天降低水位,增加光照。夜晚加深水位。 结合施一些猪粪、厩肥,以提高温度,培肥水质。田螺对农药和工业污水较敏感。应注意避免,还应注意鸭的为害。 四、捕捞上市。 经过一年饲养,体重达到15克以上的即可捕捞上市。捕捞的方法可选干池捕捞,也可浅水捕捞。同时应注意留一些雌螺,为下年培育仔螺作准备。 五、越冬管理。当水温降低至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钻入洞内,在土面上留有一个小孔,不时冒气泡。此时不吃也不动。应当保持水深10~15厘米,并且4~5天换水一次,增加含氧量,使田螺安全越冬。 怎么养殖田螺?? 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螺养殖场地选择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

土壤及 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   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1、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有机无土

最新成考报名

  • 无本赚钱最快的方法_现今无本赚钱点子
  • 在家赚钱的十种方法_在家赚钱的项目
  • 微信公众平台怎么赚钱
  • 有什么挣钱的门路
  • 有什么好的商机
  • 什么生意挣钱 什么生意赚钱
  • 怎么样赚大钱 怎么样能赚大钱
  • 挣钱小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