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生地的种植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4    阅读:

篇一 生地的种植
地黄栽培技术

  地黄,又名生地、熟地等,是一种用量较大的中药材,目前,国内外都很畅销,并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地黄原野生在我国北方地区,现已广为栽培,一般亩产鲜地黄2000~3000千克,可加工成干地黄1000~1500千克,收入可观,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经济作物。现将其地黄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

  地黄适宜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土内生长(不能种在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内,以免水渍烂根),土质过硬则易使地下茎长成畸形,影响质量和产量,减少收入。地黄易感染病害,切忌连作,对前茬作物要求也较严,忌以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做前茬,也不适合在种过棉花、芝麻的田里栽培,而以禾本科作物谷子、玉米、麦类做前茬为最好。“三北”地区栽培的地黄以春种秋收为主,可于上冻前深耕30厘米左右,待翌年春季解冻后,每亩施堆肥500千克,并加拌过磷酸钙20~25千克做基肥,然后浅耕15厘米左右,耙碎,整平,即可栽种。亦可采用畦田,一般畦宽1~1.2米,长10米,畦面要呈倾斜状,以防止积水。

  二、地黄繁殖方法

  地黄一般采用根茎繁殖法。繁殖所用根茎称种栽,留存种栽通常有以下3种方式:

  1. 窖藏种栽。可于收获地黄时,选择品种优良,无病虫害的根状茎,储藏在地窖里越冬,以备来年开春使用。

  2. 大田留种。在收获时将留做种栽的地黄留在田里,待来年春季刨起做种栽。

  3. 先栽后移。春季栽的地黄,可于7月中下旬将留做种栽的刨出,移栽到别的地块上,使其在田间越冬,待翌年开春后刨出来做种栽。

  实践证明,上述3种方法以第三种为最好,具有用种量少、粗细均匀、生活力强等优点。栽种前要对种栽进行严格挑选,以有螺纹的中间一段为好,然后将其截成6厘米长的小段,并进行日晒,待断面收缩愈合后再下种。按行距30厘米,内深15厘米,株距20~25厘米开沟,将种栽平放在沟内,然后覆土,稍压实。气温在20~24℃时,15天左右即可出苗。每亩用种栽30千克左右,种植8000~10 000株。

  三、地黄栽培田间管理

  地黄出苗后,若发现缺株,要及时补栽。从出苗到封垄前要追肥1~2次,每次每亩追施腐熟的人粪尿1000千克[

  四、病虫害防治

  危害地黄的病虫害较多,要确保丰产丰收,必须随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防治以下几种病虫害:

  1. 斑枯病和轮纹病。发病部位在叶面,病斑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可喷洒1∶1∶150倍波尔多液3~5次,效果明显。

  2. 干腐病。发病部位为叶柄,严重时叶柄腐烂,植株地上部分枯萎而死。播种时要选无病种栽,实行轮作。发病期间用50%胂·锌·福美双1000~1500倍液,连续浇灌数次,即可防治。

  3. 花叶病。发病部位为叶面,病灶呈浅黄色圆斑,在发病地块喷洒25~50毫克/千克的土霉素溶液,效果较为明显。

  4. 红蜘蛛。可用50%三硫磷乳剂1500~2000倍液,或30%三氯杀螨矾与40%乐果1500倍液混合进行灭杀。

  5. 地老虎和蝼蛄。可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穴防治。亦可按白砒、饴糖各1份,麦麸2.5份的比例,掺入适量水制成毒饵诱杀。

  五、收获加工

  春栽地黄一般于10月中下旬收获。采收时先将地面的部分割掉,然后挖出根部,抖掉泥土,即为鲜地黄。为便于储存和增加收入,通常要加工成干货,其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日晒法,即将收下的鲜地黄摊在席子等晒具上,利用阳光晒一段时间,然后堆在室内闷几天,最后再摊开日晒,直至质地柔软、干燥时为止。二是烘干法,先按大小分等,并盖上席子或麻袋,然后放进烘干室内加温。开始时要求温度保持在65℃左右,两天后降为60℃左右,最后降至50℃左右。若温度过高,易焙吹(即被焙成外焦中空的废品);如果火力过小,又易焙流(即有糖浆状物质流出)。烘烤1~2天后,要边翻边烘,待烘至根茎无硬心,质地柔软时取出堆闷使其发汗后,再烘至全干,即为干地黄。干货的规格是以个大、柔软、皮灰黑色、断面油润乌亮为最好。一等干货每千克在32支以内,二等在34~60支之间,三等在60支以上。加工好的干货要装入筐内,置于干燥通风处,并谨防潮湿和虫蛀。鲜地黄可用干砂土掩埋储存。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运动路75号农科所财务科 邮编:441021)

篇二 生地的种植
地黄种植技术

【概述】

地黄别名:怀地黄、酒壶花、生地、怀生地等。

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块根经加工干燥后人药。药材分鲜地黄(鲜用)、生地黄(干燥后习称生地)、熟地黄(生地黄加辅料反复蒸晒后用)。鲜地黄养阴、偏于清热凉血;生地黄凉血止血、滋阴清热;经加工炮制后的熟地黄具滋阴补血作用。

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于河南省焦作市辖区武陟、温县、孟县、沁阳等县。全国其他省区已多有引种栽培。

【植物形态】

地黄是多年生草本。株高25~40cm,全株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肥大,呈块状、圆柱状或纺锤状。茎直立,单一或茎部分生数枝。基生叶,丛生。叶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成长叶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叶面褶皱明显;叶片下面有浅紫色斑点,茎生叶不常见。

花成稀疏的总状花序,顶生;花冠宽阔筒状稍弯曲,长约4cm,紫红色或淡紫色,有5裂片,里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花冠略成二唇形;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的近基部处;雌蕊l枚,子房上位。蒴果卵形,外为缩存的花萼所包。种子多数,淡棕色。花期5~6月,果期6月。

【生物学特性】

地黄喜光喜肥,适宜于温和,阳光充足的气候,高产区日照多在三千小时左右。特别在叶子快速生长期,如阳光不足,则叶子生长弱,块根生长较差。如果地内遮荫太大,则地黄生长弱,甚至死亡。

地黄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里生长良好,在过黏或过砂的土壤里均生长不良。宜稍干燥,怕低洼积水和盐碱土。地黄喜肥性很强,如施肥充足,可使大块根增加,使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增施磷钾肥对地下块根生长有良好作用。地黄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pH6~8间均可适应。

幼苗生长期:

块根栽种后,在气温18~21℃,土壤水分充足时,约10~15天可以出苗。气温11~13℃时则需30~45天才能出苗。若温度在8。C以下,则种子和块根均不能萌发且易腐烂。因此,在日平均温度13℃以上时栽种较为适宜。幼苗期生长非常缓慢。当第八叶片生出时,叶展直径只有10cm左右,地下生出细嫩黄色细根2~6条,其根深也仅有3cm左右。

抽苔开花期:

地黄出苗后,20多天就能抽苔开花。开花时期的早晚、株数的多少,与品种、所用种根的部位、气候因素等有关。金状元品种开花株数少,块根上部种栽比中、下部开花株多。高温干旱开花期提早,甚至出土就带有花蕾。开花要消耗养分,应及早摘除花蕾。为减少地黄抽苔开花,在栽培时要选择优良品种,用适当部位种栽,并适期播种。

丛叶繁茂(块根生长膨大)期:

7~8月当气温在25~28℃时,地上部生长最旺盛,叶片数可达25~30片,叶丛直径可达40~60cm。叶子生长定型后,块根生长和膨大加快,因此,加强这个时期的管理和追施化肥,使叶子迅速长到最大限度,是增产的关键。8月中旬至9月中旬,块根膨大迅速,此时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5%左右。如降雨过多,应注意排水,否则不利于块根膨大,且易引起腐烂。

枯萎期:

地黄在生长后期生长缓慢,到晚秋后叶子老化,营养全部转移到块根中,为适宜采收期。块根有一定的抗寒性,只要土壤湿润,土表20cm以下的块根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可以越冬。

篇三 生地的种植
地黄种植管理技术

地黄种植管理技术

地黄又名生地、熟地,属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其以根茎供药用,具有强心、利尿、镇痛、降血糖及保护肝脏等功效,其在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高产栽培地黄其主要技术及关键生产措施:

一、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于头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亩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细作畦,一般畦宽1.3米。特别注意的是地黄不宜重茬,这也是选地上应注意的关键措施。

二、选种栽种。

一般栽培地黄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生产上称'栽子'。地黄的'栽子'一般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这是因为'倒栽''栽子'作种用时,地黄产量高、质量好、且能防止品种退化。在栽前,将'栽子'去头斩尾,取其中间段。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干后下种,一般种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小穴,每穴横放'栽子'1-2段,覆盖拌有粪水的火土灰1把,再用细土盖与畦齐。每亩需'栽子'40-60千克。注意选种时要尽量使用'倒栽''栽子',避免使用小商品,同时'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即上旬栽的种栽。

三、 栽培技术:

①温炕育苗:3月上旬,选背风向阳地块作苗床,北高南低,北面作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墙,南面与地面平,北墙和南墙相距2米,长度根据栽培面积和种栽数量而定。把床内表面30厘米的土取出,更换经消毒后掺有土杂肥的细砂壤土,造好苗床。将种茎截成3~4厘米长的小段,用生根粉浸泡半小时,捞出晾干,按株间距2厘米平摆于苗床上,洒水使土壤湿润,覆土1.5厘米,苗床上盖塑料膜,膜上盖草苫,早揭晚盖,保持床内温度20度以上,一星期左右出苗,苗高7~8厘米,有10片叶时,可掰下作种栽培大田。继续盖膜保护管理苗床,可连续收获二茬、三茬种栽。其实地黄温炕育苗方法和传统的地瓜阳畦育苗基本相同。

②苗茎栽培:在选择的土地上,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深耕耙匀,作成宽1.2米的高畦或高垄,畦沟宽30厘米,四周开排水沟。在畦上按行距35厘米,株距18~25厘米,把苗茎栽入地下3~4厘米,封土成堆,外露1~2厘米茎尖。栽后保持土壤湿润,3~5天苗既成活。③种茎直栽:春栽地黄在日均温度稳定13度时栽种;夏栽地黄在小麦收割后及时栽种。其栽培方法和苗茎栽培相同,栽种时在畦上按株距15~18厘米挖3厘米深的穴,每穴放种茎1~2段,覆盖拌有粪水的草木灰1把,再盖土与地面平,每亩约需种茎40公斤。

四、田间管理

1.幼苗期管理

(1)中耕除草

【生地的种植】

4月底到5月初,苗期管理上主要以中耕除草为主,在地黄出苗的这段时期内,杂草也在生长,为了保证苗齐苗全,必须及时将田间的杂草除去,用小铁锄把草锄去,以防杂草争光争肥,影响地黄的正常生长,同时垄两侧要进行松土,松土深度要合理。幼苗期,苗小根浅,注意不要松动根茎处,防止损伤根茎。

(2) 间苗定苗

在苗高3~4厘米时,幼苗长出2~3片叶子,这时,要及时间苗。由于根茎有2个以上的芽眼,可以长出多个幼苗,如不及时间苗,会因营养不集中而影响根茎后期的发育。间苗是要留优去劣,每穴留1~2株幼苗。如发现缺苗时可进行补苗,补苗最好选择阴雨天气进行。移苗时要尽量多带些原土,补苗后要及时浇水,这样有利于幼苗成活。

(3)施肥浇灌

地黄是密植作物,所以,施肥一定要跟上,才能满足植株的营养需要。不但要施足基肥,还要适当追肥,幼苗出齐后,将复合肥开沟施在植株旁(或在间苗后每亩施入过磷酸钙100千克、腐熟饼肥30千克,以促进根茎发育膨大,封行时,于行间撒施1次火土灰),保证地黄在生长时所需的养分,加强根部的药性。追肥后,要及时浇水,满足地黄生长对水分的需要,使植株能够充分吸收养分。

2.生长期管理

(1)中耕除草

6月上旬地黄进入了生长期,在生长期中,根系发育迅速,加强中耕,是促进根系深扎,控制植株徒长,获取较高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中耕要做到:雨后或浇水后必锄,保持土壤疏松,防止土地板结。有草必锄,防止杂草丛生。一般生长期要求中耕4—5次,中耕的深度,要逐渐加深。但一定注意不能一次耕得过深,特别是天旱墒情差时,一次中耕过深,会掀起大块、损伤地黄根部过多,透风跑墒,对地黄生长不利。地黄茎叶封垄后,只拔田间杂草,不再进行中耕。

(2) 摘蕾

为了减少开花结果消耗养分,促进根茎生长,当地黄抽蕾时,应结合除草将花蕾摘除,并去除分枝。提倡一株一个苗,将多余的芽尖摘掉,以免消耗养分,也不致于使植株过分拥挤,保留一定的生长空间,才有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8月份当底叶变黄时,要及时摘除黄叶,保持田间清洁。

(3)施肥浇灌

地黄在生长期,追肥应该尽早进行,生长前期为促使植株健壮,应以追施氮肥为主,生长后期为促进根茎生长,提高药性,应以增施磷、钾肥为主。

这样可以促使叶片迅速生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尽早使有机物输送到跟部。植株长出10片叶子、高达6~10厘米时,每亩追施豆饼75~100千克或硫酸铵10~15千克。在植株旁沿撒施。注意:肥料不可黏附在叶片上,以免烧苗,伤害植株。

每次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利于养分的充分吸收。【生地的种植】

七月中下旬至九月上旬,块根膨大发粗,有姜疙瘩出现,含水量最高,这个时期是争取产量的最关键时期,也是管理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正是高温多雨季节,也是病害最容易发生的时期,一旦造成涝害,块根容易腐烂发生根腐病,产量会严重下降,甚至绝收,所以应及排涝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5千克。 喷施多效唑,可以增加地黄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的强度,降低根茎中的酸性酶,提高地黄根茎中可溶性糖和庶糖的含量。【生地的种植】

(4)除串皮根。地黄除主根外,还能沿地表长出细长地下茎,称串皮根,这些串皮根损失较多的营养,应及时铲除。

五、注意预防病虫害 。

地黄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轮纹病、枯萎病,这些病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6-7月发生严重,应注意及时防治;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这些按常规方法除治,注意选择药剂时应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1)白粉病

白粉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夏季侵染叶片。被害叶片初期发生黄绿色斑点,以后在斑点上产生近圆形的白色粉斑,最后扩大,叶片上覆盖上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早期脱落。

防治的方法是:用75%甲基硫菌灵杀菌剂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植株上喷洒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施2~3次就可以痊愈了。

(2) 斑枯病

地黄斑枯病主要危害地黄植株的叶部。大田发病盛期为7~8月份多雨季节。通常植株下部的老叶最先发病,陆续向上部叶片蔓延。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圆形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发生严重时,许多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很快枯黄脱落,植株早衰,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在温暖高湿,阳光不足和土壤缺肥时最容易发病。

防治的方法是:采用无病区的种根留种,可减轻下一代地黄的病害。【生地的种植】

发病初期,连续喷施75%甲基硫菌灵杀菌剂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施2~3次就可以痊愈了(或斑枯病用65%可湿性代森锌600倍液喷治)。

(3)枯萎病

地黄枯萎病又叫根腐病,主要为害植株的根和根茎部,初期在近地面根茎和叶柄处呈水渍状腐烂斑,病株逐渐向上蔓延,最后全株叶片枯死。

防治的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雨季要注意排水以及种根的药剂处理,可控制本病发生。

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施,加大喷施量,保证药液渗透到茎的基部,间隔10~15天1次,连续喷施2~3次,就可以抑制和减轻本病的发生(或用50%退菌持1000倍液浇注)。

(4)虫害可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或用低毒无公害的农药防治。

(5)菜青虫,菜青虫危害地黄叶片,吸取养分,严重时整株死亡。可用阿维辛800倍液喷杀,对地上害虫防治效果较好。

六、采收加工。

春栽地黄于当年11月前后地上茎叶枯黄时应及时采挖。采挖时应在畦的一端开35厘米的深沟,顺次小心摘取根茎;加工地黄利用专门的烤炉将其加工为熟地,即成商品。

1.地黄的采收

地黄叶子、花、根茎都可以入药。地黄叶在地黄生长后期,选择健壮、无病害的植株,适当摘取部分叶片,阴凉处晾干就可以了。地黄叶主治恶疮及手、足癣,花有消渴和治疗肾虚、腰痛的功效。所以采收时应在适当的时期进行。 地黄花的采收,应在花期,选择晴天,结合摘蕾作业将花及花蕾采回,阴凉处晾干就可以了。

地黄根茎的采收最佳收获期是10月底至11月初,地黄地上部逐渐枯黄停止生长后,就可以采收,方法是:用铁锹或镰刀割去地上部的茎叶,注意不要割得过深,以免损伤根部,等地上部分割去后,用耙子把割去的茎叶搂到一边,露出地表,便于根茎的采收,用锹或镐在畦的一端开挖,沟深为35厘米左右,挖的深度以不损伤根茎为好,地黄易断,所以挖掘时一定要小心,拣拾的过程也要尽量减少根茎损伤。每亩可收鲜地黄1000—1500千克,高产的每亩可达2000——2500千克。

2.地黄的加工

地黄根茎放置在阳光下晾晒。晒上一段时间,等地黄晒至七八成干后,在堆成堆闷几天,进行回潮。使其干燥程度均匀。然后在晒,一直晒到质地柔软、干燥为止。由于秋冬季阳光弱,干燥慢,不仅费时、费工,而且产品油性小。

将生地黄去净泥土,用水洗净,将洗好的地黄放入盆中,用黄酒浸拌,用量的多少以地黄能浸到黄酒为宜,浸泡半小时,将浸好的地黄放入蒸锅内,盖上锅盖密封蒸制,注意火候要均匀,中途灭火或温度过低,生地黄内部汁液会流出,影响质量和药性。一直蒸到生地黄内外黑润,无生心,有特殊的焦香气时停止加热,取出,置于竹席或帘子上晒干,即为熟地黄。

篇四 生地的种植
地黄的高产栽培技术

地黄的高产栽培技术

【生地的种植】

地黄又名生地、熟地,属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其以根茎供药用,具有强心、利尿、镇痛、降血糖及保护肝脏等功效,其在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高产栽培地黄其主要技术及关键生产措施:

一、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于头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亩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细作畦,一般畦宽1.3米。特别注意的是地黄不宜重茬,这也是选地上应注意的关键措施。

二、选种栽种。

一般栽培地黄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生产上称"栽子"。地黄的"栽子"一般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这是因为"倒栽""栽子"作种用时,地黄产量高、质量好、且能防止品种退化。在栽前,将"栽子"去头斩尾,取其中间段。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干后下种,一般种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小穴,每穴横放"栽子"1~2段,覆盖拌有粪水的火土灰1把,再用细土盖与畦齐。每亩需"栽子"40~60千克。注意选种时要尽量使用"倒栽""栽子",避免使用小商品,同时"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即上旬栽的种栽。

三、田间管理。

⑴及时间苗补苗。当苗高10~12厘米时,开始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遇有缺株,应于阴天及时补栽,补栽时应带土起苗,这样成活率较高;

⑵中耕除草。地黄根茎入土较浅,中耕宜浅,避免伤根,幼苗周围的杂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⑶追肥。地黄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在间苗后每亩施入过磷酸钙100千克、腐熟饼肥30千克,以促进根茎发育膨大,封行时,于行间撒施1次火土灰,促植株健壮生长;

⑷灌溉。地黄前期需水量大,应勤浇水,后期为地下根茎膨大期,应节约用水。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⑸ 除串皮根。地黄除主根外,还能沿地表长出细长地下茎,称串皮根,这些串皮根损失较多的营养,应及时铲除。

四、注意预防病虫害。地黄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轮纹病、枯萎病,这些病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6~7月发生严重,应注意及时防治;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这些按常规方法除治,注意选择药剂时应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五、采收加工。春栽地黄于当年11月前后地上茎叶枯黄时应及时采挖。采挖时应在畦的一端开35厘米的深沟,顺次小心摘取根茎;加工地黄利用专门的烤炉将其加工为熟地,即成商品。

篇五 生地的种植
地黄种植技术

【生地的种植】

篇六 生地的种植
地黄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cn

地黄栽培技术

作者:赵芳

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7期

地黄,又名生地、熟地等,是一种用量较大的中药材,目前,国内外都很畅销,并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地黄原野生在我国北方地区,现已广为栽培,一般亩产鲜地黄2000~3000千克,可加工成干地黄1000~1500千克,收入可观,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经济作物。现将其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

地黄适宜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土内生长(不能种在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内,以免水渍烂根),土质过硬则易使地下茎长成畸形,影响质量和产量,减少收入。地黄易感染病害,切忌连作,对前茬作物要求也较严,忌以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做前茬,也不适合在种过棉花、芝麻的田里栽培,而以禾本科作物谷子、玉米、麦类做前茬为最好。“三北”地区栽培的地黄以春种秋收为主,可于上冻前深耕30厘米左右,待翌年春季解冻后,每亩施堆肥500千克,并加拌过磷酸钙20~25千克做基肥,然后浅耕15厘米左右,耙碎,整平,即可栽种。亦可采用畦田,一般畦宽1~1.2米,长10米,畦面要呈倾斜状,以防止积水。

二、繁殖方法

地黄一般采用根茎繁殖法。繁殖所用根茎称种栽,留存种栽通常有以下3种方式:

1. 窖藏种栽。可于收获地黄时,选择品种优良,无病虫害的根状茎,储藏在地窖里越冬,以备来年开春使用。

2. 大田留种。在收获时将留做种栽的地黄留在田里,待来年春季刨起做种栽。

3. 先栽后移。春季栽的地黄,可于7月中下旬将留做种栽的刨出,移栽到别的地块上,使其在田间越冬,待翌年开春后刨出来做种栽。

实践证明,上述3种方法以第三种为最好,具有用种量少、粗细均匀、生活力强等优点。栽种前要对种栽进行严格挑选,以有螺纹的中间一段为好,然后将其截成6厘米长的小段,并进行日晒,待断面收缩愈合后再下种。按行距30厘米,内深15厘米,株距20~25厘米开沟,将种栽平放在沟内,然后覆土,稍压实。气温在20~24℃时,15天左右即可出苗。每亩用种栽30千克左右,种植8000~10 000株。

三、田间管理

篇七 生地的种植
地黄种植技术讲座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无本赚钱最快的方法_现今无本赚钱点子
  • 在家赚钱的十种方法_在家赚钱的项目
  • 微信公众平台怎么赚钱
  • 有什么挣钱的门路
  • 有什么好的商机
  • 什么生意挣钱 什么生意赚钱
  • 怎么样赚大钱 怎么样能赚大钱
  • 挣钱小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