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黄鹿养殖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3    阅读:

篇一 黄鹿养殖
梅花鹿和马鹿的养殖技术



  一、鹿的生物学特性

  鹿作为一种驯养时间较短的经济动物,了解其生物学特征及生活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依据这些特点来驯化它,以便于规模化饲养。

  (一)鹿的种类特征

  1.梅花鹿 

  梅花鹿原有6个亚种,现只存东北和四川两个亚种,其中家养全部为东北亚种,染色体为66条,现存栏20多万头,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其中以吉林省为最多,占总数一半以上。 

  (1)外貌形态特征 梅花鹿(彩图1-)属中型鹿,其体态俊美,角姿英俊,依饲养地区、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又分为双阳型、西丰型、抚松型、龙潭山型及伊通型等5个类型。其中4个已通过品种鉴定,分别是双阳、西丰、长白山和四平4个品系。成年公鹿体长95~105cm,肩高90~105cm,体重125~145kg;母鹿体长75~90cm,肩高80~95cm,体重75~85kg;被毛夏季为棕黄色或红棕色,冬季为褐色或栗棕色,冬夏均有白斑,夏季明显状若梅花,故称梅花鹿。有棕色或黑褐色背中线,体两侧有白斑纵列,腹下、四脚及尾内侧为白色,公鹿颈部冬季生有鬣毛;臀斑白色并围绕黑色毛带;公鹿角发育完全为四杈型,无冰枝,眼下有发达眶下腺,可分泌识别本群、占领地的外激素。 

  (2)主要品种特征 

  ①双阳梅花鹿 该品种是1986年由长春市双阳区第三鹿场韩坤等人人工培育而成,现有2万多头,遍布全国。该品种体形较大,成年公鹿平均体长103~113cm,肩高101~111cm,7岁以上公鹿平均体重135~140kg;其头呈楔型,额宽平,角基距窄;主茸粗长上冲,嘴角肥大,胸宽深,胸围较大;母鹿肩高88~94cm,体长94~100cm,成熟体重为68~81kg,其腹围大,后躯发达,乳房较大,夏季毛色为棕红色或棕黄色,腹下、四肢、尾内侧为白色,被毛较长;冬季毛色为灰褐色,密长。该品种1~10锯公鹿平均产鲜茸2.9kg,其中鲜茸重3.0kg以上的公鹿占58.2%,其最佳产茸年龄为七锯;其最高记录为头产生产标准三杈鲜茸4.2kg,后生产二杈再生茸1.05kg;三锯生产标准鲜茸7.3kg,五锯生产一等锯三杈鲜茸8.3kg,八锯收三杈鲜茸15kg;1990年以后鹿茸优质率70%。该品种育成母鹿受胎率84%,成活率71%,成年母鹿受胎率91%,成活率82%,双胎率2.72%,初产母鹿所产的鹿初生重公鹿5.37kg,母鹿5.18kg,经产母鹿所产仔鹿初生公鹿重5.76kg,母鹿重5.62kg。双阳梅花鹿高产、早熟、耐粗饲、适应力强、遗传稳定,在杂交应用中可与西丰梅花鹿或东北马鹿杂交获得茸用或茸肉兼用品种。 

  ②西丰梅花鹿 该品种于1995年由辽宁西丰县李景隆等人工选育而成,主要分布于辽宁铁岭市西丰县,现存栏1.8万只,已被引种于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该品种属中等体形,体躯较短,成年公鹿体长100~115cm,肩高98~108cm,体重110~130kg;有肩峰,胸围、腹围大,四肢短粗,额宽头方,眼大;角基距宽,茸主干和嘴头粗大、眉枝细短;成年母鹿体长85~95cm,肩高81~91cm,体重65~81kg,黑鼻梁,黑嘴巴。该品种1~10锯及以上公鹿平均产鲜茸3.06kg,最佳年龄为8锯;优质率为71%,畸形率为7.0%;头锯鹿茸三杈率达85.2%。该品种经产母鹿繁殖成活率70%~78%,其初生仔鹿重为公鹿(6.3±0.8)kg、母鹿(5.8±0.7)kg。该品种由于高产优质、早熟、遗传育种表型参数较高,所以可作为父本与双阳、长白山品种杂交,以培育更高品质的梅花鹿。 

  ③长白山梅花鹿 该品种于1993年由中国农科院特产所通化第一鹿场的王思凯、胡永昌等人选育而成,现主要分布在吉林通化县,存栏3000多只,已被引到辽宁、黑龙江等省。该品种为中等体型,体躯粗矮,成年公鹿体长95~115cm,肩高95~117cm,体重134kg,行为安静,体质结实,颈短肢粗,胸深腹大,方头,角基距宽,茸主干圆形上冲;成年母鹿体长81~101cm,肩高79~85cm,体重为85kg,温顺、安静,体躯较长,腹围、后躯、乳房较大;被毛夏季橘红色,冬季灰褐色。该品种1~15锯公鹿平均产鲜茸3.166kg,最佳产茸年龄为8锯,优质率为58%,公鹿头茬鲜茸重3.0kg以上,占57.3%,畸形茸率为15%。该品种母鹿受胎率90%,成活率86%,双胎率2.04%,经产母鹿所产仔鹿初生重:公鹿(6.2±0.9)kg,母鹿(5.2±0.6)kg。长白山梅花鹿性格温和,公鹿产茸量大、质优,母鹿繁殖力强,遗传稳定,利用年限长,在育种中可用来杂交改良低产梅花鹿群,延长利用年限,提高繁殖率。 

  2.马鹿 

  我国马鹿资源丰富,现在驯养6万余头,野生的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甘肃,有天山马鹿、东北马鹿、塔里木马鹿、阿勒泰马鹿、甘肃马鹿和青海马鹿等多个品系。其中以天山清原品系和塔里木品系最为有名,已通过品种、品系鉴定。 

  (1)外貌特征 马鹿比梅花鹿体型大,一般肩高130~140cm,体重200~300kg,角通常分6杈,最高能分8杈,体毛红褐色,只有幼鹿身上有斑点。马鹿鹿茸粗大、茁壮、产量高,价值仅次于梅花鹿。 

  (2)主要品种 

  ①天山马鹿 该品种主产于新疆的昭苏、察布查尔等地,当地称为“青皮马鹿”,又叫“黄眼鹿”。现存栏万余头,以北疆为最多,此外,还分布在辽宁等5个省、自治区。该品种体型较大,成年公鹿体长130~150cm,肩高130~140cm,体重240~330kg;母鹿体长120~140cm,肩高115~130cm,体重160~200kg。天山马鹿躯体粗壮,头大额宽,四肢强健,被毛夏季为深灰色,臀部有棱形、白色或浅黄色臀斑,冬季被毛浅灰,眼圈为浅黄色,茸毛是灰黑或灰白色;角为7~8杈,常见掌形或铲形四杈茸。该品种1~10锯三杈平均产鲜茸5.3kg,最佳产茸期为6~12锯,壮年鹿能生产12.5~16.5kg,四杈茸和3.0~5.5kg的三杈再生茸。天山马鹿28月龄时性成熟,繁殖成功率在新疆为40%左右,引至东北后达50%~60%,偶有双胎,利用年限较长。该品种性情温顺,耐粗饲,抗病力及适应性强,产茸量高,繁殖力强,因此在育种中一般进行优种纯繁,还可与其他品种、品系如东北马鹿、东北梅花鹿杂交,改良品种或培育新品种。天山马鹿引种至东北后,1994年12月由中国农科院特产所与辽宁清原合作人工培育出天山马鹿清原品系。该品系较原天山马鹿个体变大,产茸能力提高,2~21岁公鹿平均产鲜茸8.05kg,优质率达93%,利用年限达15年以上,繁殖年限为14~18年,繁殖成活率达59.67%。作为种用,可作优良父本改良其他品系,如天山马鹿或东北马鹿,效果明显。该产品现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清原县,存栏1900只。 

   图2-1 东北马鹿 

  ②东北马鹿 该品种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称“黄臀赤鹿”,染色体68条,现存栏4万余头。野生东北马鹿分6个类群,分别栖居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完达山脉、大小兴安岭、阿尔山南麓和内蒙古草原。该品种个体大,成年公鹿体长125~135cm,肩高130~140cm,体重230~320kg;母鹿体长118~132cm,肩高115~130cm,体重160~200kg。公鹿茸角呈双门桩,眉枝、冰枝间距近,成角呈5~6杈;后肢和蹄发达。被毛夏季红棕色或栗色,冬季灰褐色、厚密;臀部有大面积黄斑,颈部有长鬣毛;茸毛多呈灰黑色,也有赤白或棕黄色,有些有背中线。该品种1~10锯公鹿三杈茸鲜重平均为4.2kg,3~14锯鹿曲杈茸可增产1/3;茸质结实,少有单门桩,茸嘴较小,呈掌状或铲形;肉用时4~6岁公鹿和7月下旬屠宰成年母鹿,其屠宰率分别为53.2%和50.8%。东北马鹿28月龄发情受配,繁殖成活率为47.3%,偶有双胎,妊娠期为240~250d,初生仔鹿体重;公鹿(11.4±2.4)kg,母鹿(10.4±1.9)kg。该品种适应能力强,耐粗饲,茸质结实,有单门桩和黄色茸,育种时作为与东北梅花鹿杂交的父母本或与天山马鹿杂交的母本,杂种优势明显。 

  ③塔里木马鹿 该品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库尔勒农二师19个养鹿场,人称“白臀灰鹿”,当地又叫“塔河马鹿”,染色体68条。现存栏万余头,是1996年10月由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孔民才、陈文明等人选育成功第一个马鹿品种,已被引种至东北三省、湖北、上海、陕西等地。该品种体形中等,体躯较短,成年公鹿体长118~138cm,肩高116~138cm,初生体重10.25±1.3kg,成年230~280kg;成年母鹿体长112~132cm,肩高108~125cm,初生体重9.9±0.9kg,成年195~220kg;塔里木马鹿体型紧凑结实,喜昂头,肩峰明显,头型清秀,鼻梁微隆,眼大机警,黑色虹膜,尖耳。公鹿多为5~6杈,角基距窄,茸主干粗圆,嘴头肥大饱满,眉枝、冰枝间距较近,茸型规整,极少单门桩;茸毛灰白色、密长。被毛颜色周身一致,夏季为沙褐色;冬季为沙灰或灰白色,有灰白色臀斑,外绕黑带,背中线为黑褐色。该品种1~13锯公鹿平均产鲜茸6.56kg,产茸最佳年龄为6~10岁,公鹿成品茸平均单产2.57kg,最高记录为10锯产头茬鲜茸16.25kg,产再生茸11.47kg,共计27.72kg。塔里木马鹿15个月龄进入初情期,生产利用年龄为3~14岁,个别可达17岁,妊娠期为240~250d;可繁殖母鹿产仔率88.4%,仔鹿成活率为83.9%,繁殖成活率为74.2%。该品种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抗病力弱,对不良环境条件应激反应敏感,因此,只宜在本地纯繁,育种时与东北梅花鹿或与天山公马鹿杂交,杂种优势明显,若用其特级种公鹿与东天一代杂种母鹿进行三元杂交,其后代产茸量增加,繁殖成活率提高,适应性、抗病力明显加强,利用年限明显延长。 

  ④阿勒泰马鹿 该品种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哈巴河、布尔津、阿勒泰等县,存栏量大约500多只,现已被东北引种利用。该品种属大型品种,体质结实,四肢强健,目光温和,头部较大,宽额大眼,大耳且耳缘有黑色毛圈。被毛呈棕红色,冬季公鹿生黑灰色髯毛;有深褐色背线,臀斑呈圆形,淡米黄色,面积较大,蹄冠大,副蹄发达,角基距宽,茸主干和眉枝、冰枝粗长,茸毛灰褐色,茸皮附较多油垢。该品种公鹿1~7锯平均产鲜茸4.937kg,记录为4岁公鹿三杈茸干重4.6kg(鲜、干比例一般为3.0∶1~3.1∶1)。引种至东北的阿勒泰马鹿4锯茸平均鲜重为9~12kg。阿勒泰马鹿原产地繁殖成活率较低(不足20%),引入东北后,1996年繁殖成活率达60%,其妊娠期平均为235~262d,一般7月中旬产仔。该品种性情温顺,耐粗饲,适应性强,所以在育种中是最佳父本,与天山马鹿或东北马鹿杂交,培育茸肉兼用品种。但驯养代数少,所以当务之急是扩繁母鹿群,显著提高繁殖性能。 

  3.鹿的其他种类 

  (1)坡鹿 存在于我国的坡鹿是分布于海南省的坡鹿海南亚种,共有300头左右,该种外貌上与梅花鹿相近。 

  (2)驼鹿 又称堪达罕,分布较广,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该品种长相特殊,肩部高耸,四肢细长,脸长而鼻特别大,体型巨大,是鹿中最大的一种。 

  (3)麋鹿 又称“四不像”,为我国著名特产动物,历史上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但野外绝迹已达1500年之久,现存1000只左右,主要在公园人工饲养为主。雄鹿有角,角型独特,没有眉杈,主杈代替眉杈,上端分杈,此外尾巴很长。整个外貌尾似马,蹄如牛,角像鹿,颈近驼,故称“四不像”。 

  (4)驯鹿 又称“林海之舟”、“假四不像”,产于北极或近北极地区,国外如瑞典、挪威、加拿大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我国产于大兴安岭地区,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根河市,存栏1100只左右。除产茸外,还可肉用、乳用、役用、观赏。 

  (5)白唇鹿 俗称“黄鹿”,属我国特产,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和四川少数地区,存有约1500只。 

  (6)水鹿 人称黑鹿,分布在我国的有台湾亚种、四川亚种、西南亚种和海南亚种,其中以台湾亚种个体最大,现存栏5万余头,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其中台湾南、高雄等县市约有4万余头左右。 

  (二)主要特性

  1.野性

  野性是习性的一种,其本质是防卫反应。上述多种茸鹿经几百年或几十年的驯养,驯化程度已经很深或较深。这里所说的野性,主要是指圈养至今,它们尚存在野生时的行为表现。诸如,见到生人、不熟悉的动物或景物,或听到突如其来的声音,会立即警觉起来,休息、反刍、采食、饮水、交配及产仔哺乳等各种活动立即停止,抬头竖耳,引颈注目,甚至一哄而起。发觉者或头鹿长吼报警,唤起整个鹿群骚动,纷纷起立,拭目以待。当确认无危险时才慢慢安静下来。当认定是生疏情况时,报警鹿或头鹿连声呼叫,并边叫边用一前肢蹄跺地不止,此时往往臀斑和颈背被毛逆立,或泪窝开张,常长吼一声,急速回头返身逃窜,或用前蹄扒打(母)或用头(公)顶撞,迎击来人和动物。产仔期的母鹿和配种期的种公鹿或王子鹿这些表现尤其突出,即使是熟人,甚至是经常抚摸、每天饲养它的主人也不例外。尤其是刚交配完的个别种公鹿,更凶狠地顶人,其野性暴露得更充分。有些母鹿产完仔之后扒打其他仔鹿,甚至攻击查圈、打耳号、称重测尺、治疗病鹿的人,就连初生仔鹿被打完耳号放回去之后,有的也会立即返身扒人,或猛扑圈门。产仔母鹿因惊动或异味而弃仔不管,尤以初产鹿为甚。对有异味的精饲料拒不采食,尤以梅花鹿为甚。精心的老饲养员或放牧员都知道,各种鹿在圈舍或运动场中都有较固定的休息位置,某些圈养放牧母鹿临产前总是在一定时间离群跑到一定地点产仔,这些也都是野性的典型表现。

  2.草食性

  鹿是草食性和反刍性的经济动物,常年以各种植物为食。鹿的消化系统构造特点决定了吃植物性饲料这一特性。其饲料组成随季节、生存环境等条件而逐渐变化。不过野生鹿在植物最丰盛的夏季则能采食到数百种野生植物性饲料,我国梅花鹿采食209种,马鹿采食329种,驯鹿采食200多种。一般说来,鹿不吃动物性饲料的,除了鱼粉和血粉作为特别添加剂饲料投拌到精饲料中之外,仅有些驯鹿偶尔捕吃一些小型的啮齿类动物。有的母鹿产仔时吃掉胎衣。

  3.生态可塑性

  鹿的生态可塑性系指鹿在各种自然或人工条件下对生存条件所具有的一定的适应能力。不论在森林和草原,亚热带至寒带,或是在气候少雨干燥、多雨潮湿、严寒多雪地区,都有某种鹿的分布,其中以梅花鹿的分布范围最广,以驯鹿、白唇鹿、塔里木马鹿及水鹿的分布局限性较大。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地区,大部分鹿可以引种和风土驯化。如东北梅花鹿引种到海南、广西或青海等地;新疆天山马鹿和阿勒泰马鹿引种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在较短时间内都能适应当地的饲料和气候条件,甚至某些优良种类,如天山马鹿比在原产地时的生产力还高得多。

  4.集群性

  鹿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是成群活动的。在散放或圈养条件下,也是成群(按圈)饲养的。它们的集群性很强,其中有头鹿和骨干鹿,发情配种期有王子鹿。由头鹿和骨干鹿带动群体的活动,由王子鹿控制群体的行动。野生鹿在寒冷多雪的冬季比其他季节的群体大。鹿群的大小因地区、种类、季节、饲养方式、性别、鹿别以及鹿的数量和饲料量多少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一般种类的野生鹿通常为10~25只,野生驯鹿群有几十万只的,家养的有1万~2万只,白唇鹿野生群有几百只的。了解鹿的集群性,就会较好地利用这一有益的特性,顺利地对它们进行放牧、驯养和调控。

  5.繁殖和体重变化的明显季节性

  鹿类的繁殖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除了四季变化不明显地区的水鹿是在5—6月份发情交配、12月至次年1月份产仔外,其余各种茸鹿的繁殖都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即在秋季9—10月份或延至11月份发情交配,第二年5—6月份产仔或延到7月份产仔。近年来的观察发现,公鹿的繁殖不仅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且年龄不同发情时间亦有早晚,已发现多种茸鹿,尤其幼龄的初配鹿出现了春季发情交配,甚至一年四季均有产仔的现象。鹿类的体重同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鹿的繁殖和体重变化的明显季节性,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生存条件的一种最佳适应。

  6.鹿群内的等级制度

  等级制度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是某些个体通过争斗在群体中获得高位,在采食、休息、蔽阳和交配等方面优先,某一个体一旦在一场争斗或威吓中取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需再重新较量,败者会随时予以避让或表示屈服,人们一般称胜者叫“王子鹿”。王子鹿在生产中应予以保护,一旦“下台”要单圈饲养,否则会被群鹿攻击致死。

  鹿的这些特性是它们在长期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虽经几百年驯养,仍保留至今,人们可按所需要的特性加以巩固、发展和利用,以便对其进行顺利的驯化、饲养和管理。

  (三)鹿的生活习性

  鹿虽也属草食类反刍动物,但由于驯化时间较短,所以其生活上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反刍动物如牛、羊的特点。

  1.生活环境

  鹿的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的鹿的生活环境要求条件差别较大,野生梅花鹿多生活在山区和半山区有水源的地方。日间多躺卧,反刍休息,清晨和黄昏采食饮水,天气炎热或秋季配种季节,喜欢到水库游泳或泥塘处戏水泥浴。善于利用环境来隐蔽自己,以此逃避天敌或猎人。马鹿则多栖息于混交林或森林、高山、草原上,按季节、昼夜变化特点进行采食,春秋到泥塘草甸处食草,生草期躲入森林深处,亦喜欢水浴、泥浴。水鹿则喜欢栖于靠近水边的阔叶林、混交林。白唇鹿生活在海拔3500~5000m的雪山或高山林带及灌木丛中。

  2.采食习性

  鹿的摄食行为包括采食和进食两种行为,但两者又往往结合进行,即边采食边进食。鹿对食物有一定选择性,主要选择鲜嫩的食物,这类食物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且容易消化。家养鹿对食物的选择性很小或甚至没有选择性。但鹿仍先吃细嫩部分,后吃粗糙部分。鹿是边游走、边采食、边吞咽。鹿无上门齿而有齿垫,下腭有切齿。仔鹿生后几天就仿效采食,2周龄后能采食细嫩的叶片。鹿在采食活动中,反刍是具有适应意义的消化类型,又是机体的食欲反映。反刍是将吃到瘤胃内的食物反逆到口腔,经过咀嚼再行吞咽的连续动作。鹿一般在采食后1.5~2h开始反刍,一昼夜反刍5~6次,每次咀嚼6~8次,当然这与鹿种、饲料质量、环境条件有关。与反刍相伴的还有嗳气,鹿每小时嗳气10~20次。嗳气也是健康的标志。鹿一天饮水4~6次,饮水5~20L,这也与鹿种、食物、气候的关系很大。

  3.嬉戏

  鹿的嬉戏行为是相互间情感、行动的沟通。幼鹿的嬉戏行为比成鹿频繁,老龄鹿基本上无嬉戏行为。鹿嬉戏行为的主要表现是蹦跳或奔跑。家养鹿先是一只鹿在舍内蹦跳、撒欢,继而引发部分鹿蹦跳、撒欢。放牧鹿的嬉戏行为比圈养鹿频发、突然,有时令人担心。因为在放牧过程中,鹿群会突然奔跑,跑出400~500m,然后返回。一般经3~5个回合,在领牧员的吆喝下停止奔跑。

  4.活动与行为

  野生鹿群有自己的领地。鹿时常用角、头、颈摩擦树干,将分泌物留在树干上,作为领地的标记。鹿的起卧行为较其他动物明显不同。鹿是卧在先起在后,卧下时先低头,两后肢前移,弓背,四肢集于腹下,前肢跪地,胸、腹、臀依次先后着地,完成趴卧。鹿的趴卧形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四肢蜷缩在腹下,呈半侧卧势;另一种是四肢伸直呈侧卧势,鹿头是抬起的。睡眠时呈半侧卧,颈弯,头贴在胸侧。鹿起立时是臀部先抬起,两后肢几乎同时伸直,后躯抬高,前肢跪地,由卧侧前肢先伸直,再伸直另一前肢,起立。在安静环境中,起卧需几秒钟,惊慌时起立在瞬间完成。

篇二 黄鹿养殖
七彩山鸡养殖前景好卖的俏

  [每日农经]七彩山鸡养殖前景好卖的俏

     要想吃到云南当地的鸡蛋得先预定,为保证拿到货,经销商们要先打款,这蛋的重量虽只有20-30克(鸽子蛋大小),价格最高却卖到1.5元一枚,有褐、青、白、绿等多种颜色,而且它的蛋壳更硬,蛋白更浓,蛋黄更红,与60克的家鸡蛋黄大小相当。那么,这抢手的鸡蛋到底是什么蛋呢?原来是当地人饲养出的七彩山鸡蛋。

     山鸡野性足,一年产蛋量不过七八十枚,经常会因它们的生活习性造成蛋品的损伤或遗失。为了增加产蛋量,人们先用5到6个月的时间做驯化式的放养,然后上笼产蛋,其间会以放音乐等多重方式继续驯化,这样一年下来就有120-150枚蛋,而下架的山鸡在当地能卖12元钱一斤,饲料成本也仅为家鸡的三分之一,所以农户养一只山鸡的纯利润能达到50元左右。因为蛋品口感和营养胜于鸡蛋,投放市场后成为宾馆、饭店、野味餐馆的抢手货。而当地也以合作社为平台,养殖量增加到几万只,礼品盒包装的蛋品销往全国各地。

  七彩山鸡的养殖技术:

  山鸡养殖场应设在地势燥,平缓,向阳背风。比较安静的地方,饲养山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鸡舍可用旧房间。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边应留一定的运动场,一般应比室内面积大一倍左右。山鸡运动场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运动场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或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安装拦网时,可有四周地南砌起30-100厘米高的矮墙基,再将拦网安装上去,这样既可延长拦网的使用年限,又使用权运动场整齐美观。运动场和鸡舍的总面积以30只以内为宜,每拦内以放成鸡,150只或青年鸡300只以100平方米以内为宜。若场地大,可多隔成几个圈舍。因种鸡在交配鸡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改两个鸡舍。同时,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食槽可用木片订制,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片木片订好,防止鸡进入食槽,水槽可用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代替。有条件的,可购买专用塔式钦水器。因为鸡很喜欢沙浴可在运动场内设沙地(河沙,石沙均可),也可用大塑料盆装沙置于运动场,应注意让沙保持清洁、干燥。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舍及设备:育雏舍在进鸡前要进行:(1)清洗。(2)刷洗墙壁、顶棚、地面。(3)用2%火碱喷洒。(4)甲醛、高锰酸钾熏,另外,设备和用具也要经过消毒。

     2、制定育雏计划:根据本场具体条件制定育雏计划,确定批次及每批规模。

     3、预热:在进雏前24小时,生火预温至需要温度,并检查育雏舍保温情况。

     二、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1、开食: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入5%左右的葡萄糖或白糖。开食料要质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消化,最好先喂潮拌料3-5天。

     2、开食的方法:用报纸或木板料槽将拌料撒在其上即可诱食。

     3、饲料饲喂量及饲喂次数:根据我场饲养总结来看,每100只雉鸡0-42天,大约每天要1斤料,1-2周每天喂8次,3-5周每天喂5-6次,如用立体笼可喂干粉料,心须保证全天有料,全天有水,另外刚出壳的雏鸡,个体小,采食量少,加喂0.5-1个熟鸡蛋/100只连续2天即可。

     5、适宜的温度:我们建议:1-3天35-34摄氏度,4-7天33-32摄氏度,2周龄30-28摄氏度,3周龄27-24摄氏度,4周龄23-22摄氏度,5周龄以后保持常温。

     6、湿度:1-10日龄相对湿度65-70%,10日龄以后55-60%。

     7、密度:网床育雏60只/平方米。在网箱中可养到15-20日龄以后转人立体笼中,30-40只/平方米在立体笼中可养到6周龄,水槽和料槽,一个床上可放2个水塔,2-3个料槽(槽位一米左右)立体笼周围分别安装一个料槽,让雉鸡有充分的采食面积。

     8、光照:雏鸡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进雏1-3天,24小时光照,4-7天22-20小时光照,以后根据雏鸡采食情况尽快转入自然光照,15-20天转入立体笼,在上笼的第一个晚上要24小时光照,以使鸡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光的强度以3瓦/平方米为宜,鸡适应环境以后,即可采用自然光照,对于商品鸡,光照强度不重要,只要能看到进食即可。

     9、通风:雏鸡抗病能力较弱,如舍内容空气不流通,氨气浓度过大,可影响其生长发育诱发疾病。如:眼病的发生就与通风不好,舍内空气污浊有很大关系。

     10、免疫接种:山鸡对新城疫虽不太敏感,但也能感染,仍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加强防疫消毒。每日清扫一次粪便,水、料槽等使用工具要经常刷洗、消毒,雏鸡舍每周带鸡消毒二次。

     三、育成期管理要点

     育成阶段指从立体笼转入舍内地面的阶段,该阶段要加强饲养管理,以防飞越。

     1、育成期的饲养:

     (1)转入地面前的准备工作:先将鸡舍按育雏舍要求,消毒,准备好水料槽及其他用具,铺好褥草或沙子,最后熏蒸。

     (2)密度:6-10周龄8-10只/平方米。11-20周龄4-6只/平方米。

     (3)光照:从立体笼转入地面的第一个晚上光照要24小时,让鸡熟悉环境,等熟悉后可采用自然光照。

     (5)饲养次数:如吃湿拌料,5-10周龄4次/日,11-21周龄2-3次/日,如喂干粉料2次/日,上下午各一次。

     2、育成期的管理:

     (1)大小、强弱及公母鸡要分群管理,这样大致均匀,便于各自发挥其生产潜能。

     (2)做好选种留种工作:一般在10-11月做好第一次选种,单独饲养。

     (3)搞好卫生、清毒:每日清扫圈舍、料槽、水槽,经常刷洗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4)经常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情况,粪便状况有无异常。

     (5)留种种鸡在大雏期间要限制饲料质量,防止过肥。

     1、曲霉茵病:山鸡尤其是雏山鸡1-15日龄最易感染、发病率较高,可造成大批死亡,一般发病鸡死亡率占10-30%,30-70日龄的鸡也常发病,但死亡较少,成年鸡不易感染,因山鸡在4-7月产蛋育雏,正是夏季梅雨季节,因饲料褥草被曲霉茵污染或因密度过大拥挤,通风不良,圈舍潮湿,滋生曲霉茵致病,防治办法:禁喂发霉饲料,禁用发霉褥草,注意通风换气,在夏季连绵阴雨天,最好使用火焰喷消毒。治疗:用制霉茵素或克霉唑100只鸡50万单位,混入饲料连喂5次,也可用0.1%硫酸铜液饮水。

     2、葡萄球茵病,也是山鸡常风病:主要因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引起葡萄球茵感染,主要侵袭雏鸡和育成鸡,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型:最初症状,流泪,眼结膜红肿,有粘液性分泌物,眼脸肿胀,稍后发生头部肿大,精神不振,食欲明显减退,条件改善后,病鸡很快恢复正常,一般不引起死亡,但是有时也会全身感染而致死亡,雏鸡患曲霉茵眼炎,也可引起异发葡萄球茵病;种鸡舍由于有铁丝网,山鸡又善于飞行,撞伤头部,也可因伤感染而引起葡萄球茵感染。

     防治办法:鸡群的密度要适当,注意舍内通风换气,经常检查网舍的钉钩,哺扫舍内的铁丝异物,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及时断喙,可以预防其感染,一旦感染,可用氯霉素、卡那、庆大霉素,磺胺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应先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山鸡的其它疾病防治请参照家鸡进行。

  相关资料:

  物种特征 

  山鸡的外形分头、颈、躯干和四肢4个部分,体表有一层羽毛覆盖。公山鸡头和颈的羽毛为淡蓝色至绿色,颈上有明显的白环,胸部中央的羽毛呈紫红色,两侧为淡蓝色,背腰部均为浅银灰而带绿色,腹侧为淡黄色并带有黑色的斑纹,尾羽较长,呈橄榄黄色,并具有黑色横斑,中央4对尾羽呈红紫色,两侧尾羽浅橄榄色,具褐色斑点,翼上覆羽浅灰色,边缘白色。母山鸡羽色不如雄鸡艳丽,体形较公山鸡小,头顶上有黑色和棕色的斑纹,后颈羽基栗色,近边缘为黑色,喉部略带白色,胸部和背部羽颜色较杂,羽片中央有黑棕色斑点。腹羽淡棕色。尾羽是黑色和浅黄色的呈虫迹状的条纹。公山鸡平均体重可达1500克,母山鸡平均体重可达1250克。

  3 生活习性 

  3.1 适应性强

  山鸡适应性和抗病力强,从平原到山区、河流到峡谷,海拔300米到3000米均有山鸡栖息生存,并随季节变化而作不规范的垂直迁徙,能耐受40℃的酷暑和-15℃的严寒,夏季栖于气候凉爽、通风、食物较丰富的地区,秋后迁徙至向阳背风处。一般临晨出来活动、觅食,野生状态下的山鸡主要栖息于苇塘内、有庄稼生长附近有小丛林的丘陵地及平坦的庄稼地,下雪或大雨天气多在树根下过夜,家养山鸡习惯在地上过夜。

  3.2 集群性

  山鸡有集群活动习性,群体的规模不稳定,一般以雄山鸡为中心和其它配偶共同组成相对稳定的群体,一般一公配多母,极个别一公配一母,如遇其它公山鸡介入,公山鸡会发生强烈争斗。七彩山鸡

  3.3 杂食性

  山鸡喜豆类、农作物的种子和茎叶等植物性食物,随着季节的变化,摄取的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春季可以采食植物的芽苞、野草、野菜的嫩芽和植物的根茎,还喜欢刨食豆类种子;夏季是山鸡饲料较为丰富的季节,能采食到植物的根茎、花叶和浆果及籽实,也能吃到蚂蚁等昆虫虫卵动物性饲料,野生山鸡出壳后主要以昆虫、幼虫、虫卵为食物,以后逐步过渡到植物性饲料,人工育雏前期,必须注意日粮中动物性饲料的添加;秋季主要采食籽实、野草及农田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类籽实;冬季主要以籽实和野草为生。人工圈养山鸡采食人工配制的配合饲料,山鸡的食量小,每天约采食70克左右。

篇三 黄鹿养殖
鹿的养殖

篇四 黄鹿养殖
鹿的养殖

篇五 黄鹿养殖
《特种动物养殖》期中试卷 -答案

一、名词解释:(1.、反刍性:

2、特种动物:

3.、四不像:

4、拨鹿:

5、药用动物:

6、王子鹿

二、填空题:(123、4567 C )

、玉米蛋白粉

、游离氨基酸

、总能

D、中性脂肪

D ) 、结、盲肠

、羽毛粉

、尿素

C )

D、粗纤

A ) D、花生粕

11、饲粮中蛋白品质的好坏取决于( D )

A、蛋白质含量 B、氨基酸种类

C、氨基酸数量 D、必需氨基酸的平衡状态

12、新生哺乳动物对养分的吸收机制为( B )

A、主动吸收 B、胞饮吸收 C、被动吸收 D、以上均不正确

13、麸皮属于( C )

A、粗饲料 B、蛋白质饲料 C、能量饲料 D、矿物质饲料

14、检测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含量采用( A )

A、定量化学分析法 B、定性化学分析法 C、化学快速检测法 D、化学仪器分析法

15、一肉仔鸡群发生瘫腿(骨软)现象,可能与( A )有关。

A、缺钙与磷 B、缺维生素C C、空气不流通 D、光照过强

16、下列蛋白质饲料中品质最好的是( A )。

【黄鹿养殖】

A、鱼粉 B、豌豆 C、胡豆 D、尿素

17、按单位体重计算,维持需要最高的畜禽为( D )。

A、牛和羊 B、马 C、猪 D、鸡

18、饲养中不需要限制饲喂的畜禽是( D )。

A、种鸡 B、种猪

C、产蛋鸡在育成期 D、生长育肥猪

19、维生素K的营养生理作用有( D )。

A、解毒作用 B、抗坏血酸

C、参与碳水化合物 D、参与凝血因子形成

四、 简答题:(4 x 6%) 1.鹿的管理原则有哪些? 1)鹿场清扫要经常 2)鹿场消毒药定期 3)鹿生理测定要准确 4)观察检查要仔细 5)修蹄应认真 6)拨鹿方法要恰当

2.鹿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1) 野性 2) 草食性 3) 生态可塑性 4) 集群性

5) 繁殖和体重变化的明显季节性 6) 鹿群内的等级制度

3.鹿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1)生活环境:喜欢在水库游泳或泥潭戏水,善于利用环境来隐藏自己 2)采食习性:采食主要选择鲜嫩的食物,边游走,边采食,边吞咽。 3)嬉戏:幼鹿嬉戏行为比较频繁,老鹿基本上无嬉戏行为

4)活动与行为:鹿时常用角,头,颈摩擦树干,将分泌物留在树上,作为领地的标记。

4.麝的饲料可以分为哪几类?

1) 植物性饲料 包括树叶类,蔬菜类,块根块茎类,瓜类,野菜野草类 2)动物性饲料 包括鱼粉,牛奶渣,蚕蛹,血粉,肉骨粉,牛乳粉及酵母粉

3)矿物性饲料 包括磷酸氢钙,骨粉,贝壳粉及食盐。

4)添加剂 包括微量元素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抗生素添加剂等。

篇六 黄鹿养殖
我国梅花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_姜亦飞.pdf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12,44( 9) : 109 ~ 111,114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我国梅花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姜亦飞 ,李 峰 ,张世栋 ,成文娟 ,李晓鹏 ,于 明 ,刘

2 浩民

(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物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23; 2. 海阳市畜牧兽医局,山东 海阳 265100)

111112

摘 要: 对我国梅花鹿的养殖历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我国梅花鹿养殖业产业化 的发展方向: 除继续发展壮大茸鹿外,还应向茸肉兼用型方向发展,同时兼顾发展游乐型鹿业,发展鹿产品精

深加工和系列化保健产品开发。

关键词: 梅花鹿; 养殖业; 产业化开发 中图分类号: S825 - 1 文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 1001 - 4942( 2012) 09 - 0109 - 04

中国养鹿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

是世界上养鹿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将鹿产品用 于医疗保健事业最早的国家。近代,随着鹿类动 物利用价值不断被发现和认识,一些国家也相继 发展起养鹿业,目前已成为新兴畜牧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相关产业的 不断发展,养鹿业正在向优质、高效、产业化方向 发展 。

1 养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人工驯养鹿的存栏 量已达到 60 万头左右,产茸量达 100 t 以上。驯 养的主要种类,除了梅花鹿、马鹿以外,还有水鹿、 白唇鹿、驯鹿、坡鹿和麋鹿等,其中梅花鹿 35 万头 左右、马鹿 15 万头左右、其他鹿 5 万头左右。我 国是世界上驯养梅花鹿最多的国家,其梅花鹿茸 产量及质量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养鹿的地理范围,几乎遍及全国所

有的省和自治区。其中,梅花鹿饲养量较大的有 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四川、北京等地;

鹿是珍贵的药用动物,全身都是宝,其主要产 马鹿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吉林、辽宁、

品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享誉国内外。此外,鹿 黑龙江等地; 水鹿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台湾,云南、 胎、鹿筋、鹿骨、鹿尾、鹿鞭、鹿肉、鹿角盘、鹿皮、鹿 广西等地也有少量饲养; 白唇鹿主要在青海,甘肃 心以及鹿肉等副产品都是价值很高的药材、食品 有少量饲养; 驯鹿主要在内蒙古有少量饲养。我

国南方养鹿虽不如北方发达,但经过多年北鹿南 以及工业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鹿产品附

加值日益提高,发展养鹿业不仅可以为满足人民 养驯化,近年来南方养鹿业发展很快,已显现出快

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提供鹿茸、鹿肉及其他鹿副 产品等原材料来源,而且有利于畜牧业产业结构 的调整,有利于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有 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并且能有效缓解对 野外鹿资源的需求压力,有利于野生鹿资源的保 护,确保鹿资源的永续利用。

2 我国养鹿业的现状

速发展的势头。鹿场的饲养规模大小不一,小型

鹿场存栏几十到几百头; 大型鹿场存栏 3 000 头 左右。饲养方式以舍饲圈养为主,亦有圈养与放 牧相结合的方式。

我国茸鹿的生产力水平较高,尤其梅花鹿在

世界上名列前茅。梅花鹿成年公鹿的三杈成品茸 平均单产可达 0. 8 ~ 1. 2 kg,母鹿的繁殖成活率达 85% 以上,每年生产鹿茸总计达 50 t 以上,生产利

我国养鹿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不论是在鹿 用年限平均达 10 年; 马鹿成年公鹿的三杈成品茸 的科学研究方面,还是在鹿的生态、生理、遗传、繁 平均单产可达 1. 5 kg( 东北马鹿) 至 2. 5 kg 左右 育、饲料、饲养、产品加工利用、鹿病防治等方面都 ( 天山马鹿) ,母鹿的繁殖成活率可达 65% ( 东北 取得了显著成绩,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马鹿) 至 75% 左右( 天山马鹿) ,每年生产马鹿茸

收稿日期: 2012 -05 -28

【黄鹿养殖】

作者简介: 姜亦飞( 1981 - ) ,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特种经济动物研究。

110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第 44 卷

总计达 40 t 以上,生产利用年限平均达 15 年。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鹿的

科研项目达上千项,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茸

质量低等影响,从而削弱了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 上的竞争能力,难以取得预想的经济效益。

3. 3 饲养成本高

舍饲圈养是目前我国养鹿的主要方式,饲养 成本显著高于以围栏放牧方式为主的新西兰、澳

鹿驯化放养、鹿的人工授精、梅花鹿营养需要、茸

鹿品种品系选育和茸鹿杂交优势的利用、茸鹿加

工新技术、生茸机制的研究、茸鹿成分分析、鹿保

定药物研制、鹿的环境控制、鹿的疾病防治等多项

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居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传统的舍饲圈养方式养鹿,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非

生产性开支过大,由于饲料、能源、材料、工时等价

格上调,导致养鹿成本居高不下,饲养成本逐年增

1 000元左右,马鹿的饲养成本比梅花鹿高 1 倍左

右,其中饲料成本占饲养总成本的 60% ~ 70% ,

大利亚等国家。目前,我国大部分养鹿场仍然用

加。目前,我国每头梅花鹿平均饲养成本高达

3 我国养鹿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 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规范的市场和有限的 管理

目前,我国养鹿业基本上处于自发和无序状 态,缺少总体规划和制约机制,宏观调控不力,发 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鹿类动物产品销售由于缺 乏有效管理,不正当竞争泛滥,对守法经营、依法 纳税的鹿类动物产业的冲击较大,这势必对养鹿 业的发展造成隐患。养鹿业这种高投入、高产出 又高风险的特种产业,不应完全由市场调节,应有 一定的计划性和宏观调控措施。

可见饲养成本高已成为限制我国养鹿业可持续发 展的瓶颈。

梅花鹿、马鹿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食药两用 的特种经济动物,全身都是宝。鹿茸在我国用于

3. 4 产品加工滞后【黄鹿养殖】

营养保健、防病强身已达数千年,其功效显著,盛

誉国内外。迄今,已有 30 多种组织部位以原料形

式配伍于中药方剂中。目前,鹿类动物产品的加 工状况总体来说仍处于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阶 的大型企业为数不多,鹿类动物产品加工业的技 术水平和总体状况仍处于较低下的状态,加工业 术落后等,还没有研制出服用简单、携带方便、科 技含量高的鹿系列营养保健新产品。这是鹿科学 研究领域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制约养鹿业经济效 状况亟需改变。

另外,根据我国野生动物现行的法律、法规, 鹿类动物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其产品的开 发、销售及鹿种的异地迁移、买卖等都受到严格的 限制。目前,我国梅花鹿、马鹿资源 99% 以上为 人工驯养,野生鹿仅在四川、青藏高原、新疆、长白 山等部分地区有少量存在。在国外,驯养的鹿多 归于家畜范畴,有些国家把野生鹿与驯养鹿分开 管理,规范了鹿业的有序管理,促进了养鹿业的发 展。现在对鹿管理“一刀切”的办法不利于养鹿 业的发展。

难以形成规模经营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 离现在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目前,我国 仅有少数大型鹿养殖企业,大部分鹿的饲养属于 散户分散经营。分散经营户一般缺乏专业技术人 员,过于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目标,导致 后劲不足。而且对鹿高效养殖的科学技术掌握有 限,使得在实际生产中不能使鹿的生产性能正常 发挥,同时受市场信息反馈慢、产品质量不够规 范、不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以及疾病、产品加工

段,大部分是养殖场初级加工,真正从事精深加工

零散、布局无序、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技

益的关键,也是制约养鹿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这种

3. 5 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养鹿生产中未形成完整配套的改良繁殖 体系、科学饲养管理体系、营养调控体系、疾病防

3. 2 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

控体系、产品质量监控体系、产品流通体系和技术 推广体系等,严重阻碍了养鹿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不大,经营分散,因而社会化服务更是不可缺少。

随着养鹿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鹿品种改良、饲料

养鹿专业服务体系也十分薄弱,我国养鹿因规模

供应、疾病防治、产品销售、技术培训、技术咨询、 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配套服务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要建立和完善养鹿专业服务体系,可通过成立养 鹿专业协会、联合会、鹿业集团等组织,并赋予相

第 9 期

姜亦飞等: 我国梅花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111

应的权利,制定养鹿业主副产品统一的质量标准,

强化行业管理,实行对企业及其产品的监督检查, 向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特别是推广饲 养和加工新技术,以提高鹿茸、鹿肉产量和质量, 降低成本。 4 我国养鹿业的发展前景

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我国以往饲养者养鹿主要

为了取茸药用,加上养殖场( 户) 的规模不大,故 鹿肉生产几乎是空白,国内只有少数宾馆、饭店供 应鹿膳,我国养鹿业现状已经满足不了国内外市 场的需求。因此,我国养鹿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 中,除了继续发展壮大茸用鹿外,还应向茸肉兼用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养鹿业有了很大发展。 鹿不仅作为草食动物成为提供动物蛋白的新来

型方向发展。 茸肉兼用型鹿既产茸又产肉,对于充分利用 、 、 自然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力 增加收入 解决肉食来

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我国鹿种 资源丰富,发展茸肉兼用型鹿有独特的优势,发展 茸肉兼用型鹿除马鹿、梅花鹿等外,其二者的杂交 鹿也是很有前途的茸肉兼用型鹿,随着规模化养 鹿业发展及鹿产品市场的形成,茸肉兼用型鹿将 在不远的将来会迅速发展,鹿肉可望成为我国人 民肉食的来源之一。 4. 3 发展游乐鹿业潜力很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乐型鹿业的市 场潜力很大。狩猎活动是一项受人喜爱的运动, 许多国家开办的狩猎场供旅游者有偿狩猎,取得

源,而且养鹿的经济效益超过饲养一般农畜,相应 刺激一些国家继续发展壮大养鹿业。养鹿业作为 我国的传统产业,其发展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优势。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经济的好转、鹿产品 应用领域的扩大,我国养鹿业的发展将有一个大 的飞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4. 1 丰富的资源为发展养鹿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首先,我国

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饲料是养鹿的基础,我国

有几万公顷草山和草坡,山野牧草资源丰富; 每年

产出大量的作物秸秆、秧蔓等农副产品也可用来

喂鹿,这是我国发展养鹿业的一大优势。

此外,我国鹿种资源丰富,为发展海南坡鹿、【黄鹿养殖】

麋鹿、白唇鹿等特种鹿的生产提供了可能。海南

坡鹿其茸型独特,被当地群众和海外侨胞誉为鹿

茸中最好的滋补品。虽然目前数量不多,尚需加

强保护,仍可以从少量试样开始,逐步发展饲养种

群,为今后海南坡鹿鹿茸生产打下基础,可望成为【黄鹿养殖】

我国珍贵鹿茸中的精品; 麋鹿茸曾作为王室贵族

的珍贵贡品,其价值高于其他茸鹿。据古书记载, 麋鹿补阳,花茸补阴。作为药用,麋鹿茸在中国已

绝迹一百多年。在发展麋鹿群体的基础上,考虑

适当开展试养、研究和开发麋鹿茸,让祖国古老的 珍贵遗产重新恢复,应当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白

唇鹿已在产地开展驯养,这也是我国的特有鹿种, 应大力研究白唇鹿茸的特点和加工技术,使它成 为有别于其它鹿茸的特种药用茸。

随着对不同鹿种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

研究的进展,开发我国特有的鹿种,定会有良好的 发展前景,也有利于将来国际市场的竞争。 4. 2 发展茸肉兼用型鹿的生产前景巨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鹿肉营养价值

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我国应利用丰富的鹿资源,

开辟不同类型的狩猎场。在南方山地草坡或沿海 及湖区均可开辟小型鹿的狩猎场,如獐、黄麂 、赤 麂狩猎场。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开辟大型鹿的狩猎 场,如马鹿狩猎场。利用当地自然条件,还可以饲 养梅花鹿,开辟梅花鹿狩猎场。只要设计得当,控 制每年的狩猎量,不仅可以在狩猎场中维持稳定 的动物种群数量,而且通过狩猎,可以复壮种群, 使种群健康发展。

我国南方有丰富的獐,麂等小型鹿科动物资 源,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小型鹿的饲养。獐、麂等小 型鹿科动物繁殖力强,适应能力广,生长速度快。 如当年产的獐长到 5 月龄即可达到成年体重的 80% ,体重 12 ~ 15 kg,明显比山羊的生长速度快。 獐一般每胎产 2 ~ 4 仔,最多为 7 仔。其饲料来源

广,是极有前途的狩猎用鹿。

可以预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养鹿业的发展,以娱乐和体 育活动为目的,有计划的游乐型鹿业,有望在我国

兴起。

4. 4 发展鹿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系列化市场空间

( 下转第 114 页)

的认识,鹿肉的消费需求日趋增加,国际市场上已 广阔

114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第 44 卷

ml,密封超声溶解,摇匀,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测

定。同法测定“2. 4”项下标准溶液Ⅱ,按外标法

3 讨论

顶空进样药品不直接进入气相色谱,只有易 挥发的残留溶剂等杂质进入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是药品残留溶剂测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本方法操作简便,响应灵敏,精密度、回收率

均能满足中国药典和 ICH 对溶剂残留的要求,故

参 考 文 献:

[2]

以峰面积计算各样品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结果见

表 3。3 批样品中甲醇、乙酸乙酯的残留量均低于

设定认可的限度规定。

表 2

回收率试验结果( n = 9)

组分

浓度

( % )

回收率 ( % )

平均回 RSD 收率( % ) ( % )

适用于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原料药中甲醇和乙酸乙 酯残留量的检测。

甲醇 100 106. 59,104. 62,105. 44 105. 7 0. 73

200 105. 98,106. 52,106. 70

50 111. 62,109. 13,109. 39

[1] 杨海峰,王 权,于生兰 . 畜禽专用抗生素泰妙菌素的研究 进展

[J]. 饲料工业,2007,28( 10) : 56 - 57.

[2] 胡昌勤,刘 颖 . 药物残留溶剂的监控及其分析方法[J].

乙酸乙酯 100 109. 07,110. 22,107. 91 109. 95 1. 05

200 110. 79,110. 72,110. 67

表 3

样品测定结果( n = 9)

( % )

药学学报,2007,42( 12) : 1237 - 1242.

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

多的高新科技药品、保健品和特色食品问世,将引 ( 上接第 111 页)

、规范化、集约化健康有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 导我国养鹿业朝着科学化

序的发展。 不断提高,滋补强身、延年益寿,成为人们永恒的

生活追求。特别是近年来,医疗保健事业迅速发 参 考 文 献: 展,医疗保健品开发利用不断增长,人们不但在食

品结构上有改善要求,而且要进行营养保健,千方 [1] 赵永涛,兰新军 . 梅花鹿前景及市场分析[J]. 饲料 与畜 牧,2004,5: 30. 百计探索营养价值高、疗效好而无毒副作用、无污

[2] 刘金箱,我国养鹿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 科技致富

染的天然补品。鹿产品为理想的珍贵天然医疗保

向 导,2006,3: 6 - 7.

健品之一,其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市场潜力巨 [3] 孙 峰,刑有建 . 我国养鹿业现状及梅花鹿的养殖技术

批号

TMF0704064 TMF0704065 甲醇 0. 042 0. 016 乙酸乙酯 0. 062 0. 057

[3] 宋瑞芝,常恩慧,胡红梅,等 .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中乙

酸乙 酯残留量的测定[J]. 中国兽药杂志,2006,40 ( 12 ) : 34 - 35.

大。

[J]. 农村百事通,2006,( 增刊) : 18 - 21. [4] 徐宏发,顾长明 . 华南梅花鹿的分布和现状[J]. 生

物多样 性,1998,8( 2) : 87 - 101.

[5] 孙国光,周娟梅 . 苏北农区引种双阳梅花鹿的饲养技术与 发展

前景[J]. 江苏林业科技,1999,3: 48 - 49.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以鹿茸、鹿血、鹿胎、 鹿鞭等鹿产品为主题的滋补保健品、化妆品,能够 显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有可能成为新的市场消

费热点。伴随鹿产品研究开发的深入,使越来越

篇七 黄鹿养殖
新西兰农业

【黄鹿养殖】

新西兰农业

一、农业地理环境

新西兰地处西南太平洋,位于南纬34-47度,国土由南北两个主岛和部分岛屿组成,南北距离1600多公里,面积2710万公顷。新境内多山,全国仅有1/4的土地在海拔200米以下,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湿润。由于地形多山,各地区气候相差较大,年均降水量从380毫米到8000毫米不等。

二、农业基本情况

新西兰是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是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新西兰全国农业用地共1558万公顷,共有农场8万多个,分布在12个主要农产区。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产区均有自己的特色。

根据1995/96年度可比价格计算,2002年3月年度新农业产值60.72亿新元,占同年度新GDP的5.6%。此外,农产品加工占新西兰加工业的相当份额,包括农产品加工的整个农业产值超过新GDP的15%。农业也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根据1999年农业调查,农业雇佣的劳动力达到21.53万人,占当时劳动力总量的11.4%。

三、农业产业

(一) 畜牧业

总体来讲,由于地形多山,雨量充足,非常适合草场生长,新西兰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全国各农产区均以牛羊养殖为主,并兼有其它特色。新全国共有畜牧农场5万8千多个,畜牧业用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7%,从事畜牧业的人口占农业人口总数的80%左右,其产值也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畜牧业产品一直是新西兰的主要出口产品,其出口额约占新西兰出口总额的50%以上。

新西兰的畜牧业以牛羊养殖为主,全国共有牛羊养殖农场5万多个。其中肉牛羊养殖农场约35000个,奶牛场约16000个。此外还有养鸡场、养猪场、养鹿场和养马场等。

【奶牛养殖】根据最近一次农业调查结果,新西兰全国的奶牛场有大约16000个,主要分布在北岛地区。全国奶牛数量约为432万头,奶牛品种主要是弗里斯牛和泽西牛,年产牛奶1315万吨,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制造乳制品。年生产干酪28万吨,黄油35万吨,全脂奶粉44万吨和的特种奶粉31万吨,干酪素近10万吨左右。

乳制品是新西兰的重要出口产品。2001年,新西兰乳制品出口78.2亿新元,同比增长3成以上,占新西兰农产品出口的45.2%,新出口总量的24%。在国际市场上,新西兰是仅次于欧盟的世界第2大乳制品出口国,出口总量占到世界市场的31%左右。黄油和干酪素的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奶粉和干酪的出口均居世界第二位。

【肉牛养殖】全国共有肉牛养殖农场12000多个,还有牛羊共养农场近11000个,主要分布于马纳瓦图(MANAWATU)、怀卡多(WAIKATO)、霍克湾(HAWKES BAY)和南岛的坎特布雷(CANTERBURY)等地。肉牛存栏467万头,主要是阿伯丁?安格斯牛,通常与绵羊一同放牧,以便充分利用草场。2001年,共生产各种牛肉59.6万吨,其中出口33万吨,金额17.5亿新元,占出口总值的5.4%,居世界第三位。

【养羊业】近年来,较高的生产成本和较低的市场价格使新西兰的绵羊头数有所下降。截止

到1999年6月的统计数字显示为4,570万只,其中2,500万头在南岛,主要放牧地区为南岛的坎特布雷(CANTERBURY)、南部区(SOUTHLAND)、奥塔哥(OTAGO)和北岛的马纳瓦图(MANAWATU)。绵羊的主要品种为罗姆尼(ROMNEY)羊,约占新西兰全国羊只存栏数的55% - 65%。新西兰罗姆尼羊的祖先是来自于英格兰的罗姆尼湿地羊,经新西兰畜牧业的羊种改良,成为一个毛肉兼用的全新品种。它所产的羊毛坚硬粗糙,适宜制作地毯和编织用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毯工业用羊毛。罗姆尼羊体形肥硕,肉质富有弹性、韧劲足。此外还有派伦代尔(Perendale)羊、库普沃斯(Coopworth)羊、特拉斯代尔(Drysdale)羊、边区莱斯特 (Border Leicester)羊和林肯( Lincoln)羊。

新西兰的牧场每年剪羊毛约38万吨,羊毛工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中居第五位。新西兰的羊毛出口仅次于澳大利亚,位居世界第二。2001年新西兰出口羊毛18万吨,价值9.4亿新元。其中主要为粗毛,也有部分适合于生产高级编织用纱、轻软织物和羊毛精纺品的细毛。羊毛产品的形态包括未脱脂毛、灰退毛、洗净毛、毛条和纱线。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大的羔羊肉和羊肉出口国,2001年出口羊肉35万吨,金额21.5亿新元,占肉类出口额的47%,占当年出口总额的6.6%。著名的"坎特布雷羔羊"主要是为了开发英国肉类市场、用杂种母羊与累斯特公羊杂交培育而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国际市场对山羊毛纤维的需求以及对控制杂草生长的需要,曾导致新西兰饲养的山羊数量迅速增长,到1990年达到100万头。然而进入九十年代后,这一数字开始逐渐下降,到1999年6月,新西兰全国拥有山羊18.3万头。

【养鹿业】自从1970年新西兰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以天然牧草为主要饲料的养鹿场以来,其养鹿业迅速发展,到2001年6月,鹿的数量已达到256万头,1,900多个养鹿场遍布南北二岛。新西兰养鹿业的主要特点是不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及催生食物,普遍以天然牧草为主,饲养方法粗放,养殖成本低。目前饲养的主要鹿种有红鹿、杂交马鹿、麋鹿和黄鹿等。 新西兰饲养的鹿主要用于肉类出口,鹿肉产量2001年6月年度鹿肉产量2.64万吨。目前新西兰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鹿肉出口国之一,2001年6月年度冷冻鹿肉的出口量为1.77万吨,出口额2.3亿新元;目标市场主要是欧盟,占出口市场的90%;同时鹿茸也已成为主要出口鹿产品之一,2001年6月年度,鹿茸的出口额为3,470万新元,主要市场是香港、韩国和东南亚国家。

【养猪业】新西兰猪类的饲养主要供国内市场消费,自1995年以来数量有所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的冷冻猪肉的价格优势、以及国内鸡肉和牛肉需求量增加的影响。根据统计局数字,到1999年6月新西兰拥有猪近37万头,最大的饲养地区为坎特布雷。2001年9月年度,生产猪肉4.65万吨,其中出口475吨,主要出口到南太岛国地区。

【家禽饲养业】家禽饲养业在新西兰属于一种新兴产业,是该国主要的精加工饲养业,目前发展迅速。为了保护本国家禽免受疾病侵害,新西兰政府对进口家禽施以十分严格的检疫法规,因此基本没有鲜活或冷冻家禽及蛋类的进口。然而,随着当地居民烹饪、饮食习惯和消费意识的变化以及快餐业的发展,新西兰国内市场对禽蛋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家禽在肉类消费中的比例在过去十年中从15%上升到25%,零售价格也在不断攀升。目前新西兰禽肉(主要是鸡肉,其他还包括火鸡、鸭等品种)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同时由于对禽类饲养流程的改

进,鸡肉价格随生产成本逐步下降,推动了新西兰家禽饲养业,特别是养鸡业的迅速发展。2001年9月年度,新西兰全国的家禽肉产量为16.2万吨。

新西兰的家禽饲养业主要供国内消费。在供销方面,TEGEL FOODS、INGHAMS ENTERPRISE 和P.H. VAN DEN BRINK等三家大型禽肉生产企业控制着国内约92%的市场,另外8%的市场份额由约15家小型生产商所分享;同时亦有少量禽蛋产品及鲜活家禽对东南亚国家和南太岛国出口,但出口量不到禽蛋产品总产量的1%。由于需要进口大豆和谷物饲料,相对较高的饲养成本是阻碍新西兰禽蛋产品扩大生产、增加出口的主要障碍。

【其他畜牧业养殖】随着新西兰畜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物养殖品种出现在专业化饲养场上。鸵鸟和鸸鹋等新品种的饲养主要是为了满足肉类生产的需要,2000年10月第一批鸵鸟肉开始对欧洲出口;野山羊曾一度被当作新西兰原始丛林中有害的动物,但是近年来人们已开始对这种动物进行驯化饲养。除此之外,新西兰正在引进羊驼、无峰驼和水牛等新的动物养殖品种。

【养蜂业】辽阔的牧场、林地和灌木使新西兰具备了良好的养蜂条件。苜蓿花蜜是养蜂业的主要产品,品质较高,且供应国内和国际市场。1999年新西兰蜂蜜的总产量为9,069吨,其中2,500吨供出口。养蜂业的其他产品还包括蜂蜡、花粉、蜂胶、蜂王浆和活蜜蜂。

新西兰畜牧业的特点,一是重视草场的改良和建设,实行分区围栏放牧,无棚圈、不补饲谷物饲料,成本相对较低。二是注意畜种改良和区域化专业生产。新西兰饲养的牲畜已全部良种化.并按各地的雨量、温度与自然条件饲养不同畜种,实行区域性专业生产。三是以机械化代替了笨重的体力劳动。如牧草的种植和管理、饲料加工、挤奶、剪羊毛、屠宰和加工、运输、冷冻等,主要依靠机械设备完成,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四是服务体系健全。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服务机构不是按行政区划,而是按经济区划合理设置,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同牧场保持着密切联系。畜产品的加工、储运、销售系统比较完备。五是面向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商品生产和竞争意识强,出栏多、周转快、商品率高。

(二) 种植业

除畜牧业以外,新西兰种植业也是农业的重要行业。种植品种主要包括农作物、水果、花卉等,年出口20亿新元左右。

【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种植在新西兰农业中占地比重很小,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玉米和燕麦,近年来产量稳定增长。新西兰的粮食不能自给,需要从澳大利亚等国进口,本国生产的农作物主要供国内消费。

新西兰小麦种植面积约为53000公顷,年生产小麦30多万吨。生产的小麦主要用于生产面粉供国内消费,其他一些谷物种类和糠、麸等生产面粉的副产品用于喂养牲畜。小麦的主要产地位于南岛的坎特布雷地区。

大麦生产面积为49000公顷,主要用于生产饲料和制作酿造啤酒所需要的麦芽。部分大麦饲料和麦芽供出口。

玉米的主要产地在北岛东部,面积15000公顷。玉米主要用于饲养家禽和养猪猪。 燕麦脱粒后用于生产麦片和燕麦食品,亦作为牲畜饲料。

干草和青贮饲料作为牲畜的辅助饲料,基本上在它们生长的牧场上就被牛羊吃掉了。新西兰不断发展的畜牧业每年需要大量的草种供应,其培育优良草种的技术和生产规模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些草种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出口。

【水果、蔬菜种植】水果主要包括猕猴桃、苹果、梨、柑橘、柠檬、杏、油桃、桃、李子、樱桃、黑莓、越橘、草莓、红莓、柿子、牛油果、费约果、新西兰番茄、西番莲和葡萄等,其中大部分品种都有相当产量供应出口市场。2001年水果与蔬菜出口超过16亿新元。

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猕猴桃,经过品种改良,这种源自于中国的水果目前在新西兰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新西兰全国共有2000多个种植农场,种植面积超过30000公顷,年产量超过25万吨。作为新西兰最重要的出口园艺产品,每年大量销往世界上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近20万吨,价值4亿多新元。新西兰猕猴桃的出口由新西兰ZESPRI公司垄断经营,系新国营贸易体制的重要一环。

苹果是新西兰水果种植的另一重要品种。种植面积约25000公顷,年产苹果超过60万吨,其中有超过1/2的苹果出口,占新西兰水果出口的近三成,价值超过4亿新元。新西兰苹果的品种多样,并拥有ROYAL GALA、PACIFIC ROSE等自己独特的品种,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

葡萄也是新西兰水果的重要品种。优越多地理自然环境使新西兰的部分地区十分适合葡萄生长,种植面积超过11000公顷,年产葡萄7-8万吨。葡萄酒是新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年出口约2000万升,价值约2亿新元。

【鲜花】新西兰园艺业生产的鲜花50%以上供出口,出口额5,000万新元,占世界鲜花市场的0.5%。最主要的出口品种为供应日本市场、分销美国、欧洲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紫兰花。

四、 农业科技体系

新西兰在畜牧业、林业、园艺培育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具有较高水平;畜牧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新西兰每年对牧草培育和种畜繁殖及防疫的研究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员,对先进的管理技术也非常重视。采用合适的草种,对人工草场的高度集约化管理,对天然草场的合理利用,以及围栏轮牧、补饲补播、合理施肥等科学管理措施,对保持生态平衡、维护草场资源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加强科研工作的同时,注重专业技术培训和推广示范也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西兰农作物育种规模不大,但水平不低,已成功进行了远缘杂交,选育出一批高产、抗病的大麦、小麦和玉米等优良品种。建立了世界一流的人工气候实验室,大大缩短了育种时间。

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新西兰具有一批优良的动植物物种资源。国家投入大量力量加强对园艺学的研究,一些花卉和水果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猕猴桃、苹果、油果等,不仅在育种、病虫害防治、高产优质的研究方面,而且在收获、保鲜、储存、运输等方面也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在政府毛利事务部的积极支持下,新西兰在蘑菇和其他食用菌的开发研究方面也具有较高水平。

具体承担科学研究与实验工作的机构主要是9个皇家研究所,目前共有约41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0人。与农业有关的研究所超过一半,主要包括农牧研究所、园艺研究所、农作物与食品研究所、土地保护研究、环境科学研究等。各个皇家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组成皇家研究所协会,协调国家宏观的重大科学活动以及各研究所之间的共性问题。

农牧研究所有1000人的研究队伍,分布在全国5个研究基地,主要从事畜牧农业系统、动物保健、动物基因、生物控制与生物安全、生态系统生物学、食品科学、土地与环境管理、营养与行为科学、植物育种和再生技术的研究。

园艺研究所有650人,分布在全国11个研究基地和实验园,从事园艺学、花卉学、植物和树种繁育、水果储存与运输、农作物和食品加工等的研究。

农作物与食品研究所有320人,从事与大田、温室等农作物生产有关的植物育种、生物技术、食品技术、营养学、生物化学、草地学、昆虫与病害控制、植物提取技术等的研究。

土地保护研究所有400人,从事土地资源的持续使用、环境检测、生态调查、植物学研究、昆虫管理、水资源管理、土壤改性、地质信息技术等的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所有300人、4个分所,从事大气质量、环境分析、特殊物质和灾害性废物排放、职业病、噪声、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病害微生物分析、药品质量、药品滥用检验等方面的研究。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和私营的研究所,如乳制品研究所、羊毛研究所、肉制品研究所、肥料加工协会等。

大学也是从事研究的重要力量。新西兰共有8所大学:奥克兰大学、梅西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奥塔哥大学、怀卡托大学、坎特伯雷大学、林肯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研究重点和优势,担均有农业科研项目。通常大学的研究都与皇家研究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位于北帕市的梅西大学在部分农业研究领域享誉世界。

五、 农业改革经验

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经济处于战后恢复阶段,世界各国对食品的需求很大。由于未受到战争创伤,新西兰农业在战后保持了快速发展。凭借与英国的特殊关系,新西兰农产品在50-60年代主要销往英国这一稳定而且高回报的市场。在此期间,新西兰的人均收入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4,人民享受高标准的生活水平,基本不存在失业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政府为解决就业而不断投资制造业,并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薄弱的制造业。此外,政府大规模投资电讯、交通、能源、医院、学校等公用事业,包揽了很多可以由私人企业的投资,政府部门也因为要管理庞大的经济运作而臃肿起来,而制造业则在政府的保护下远离国际市场竞争,生产效率低下。很多工业产品本身就是农业生产的投入,国内工业产品价格高昂,进口产品又受到关税和数量限制,农业的成本投入不断增加,新西兰农业的竞争力在削弱。只不过这种趋势被当时稳定的英国市场份额和高回报所掩盖。

1974年英国加入欧共体是新西兰农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根据欧共体内部义务,英国增加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能源草价格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