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鲁原502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3    阅读:

篇一 鲁原502
国审小麦鲁原502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国审小麦鲁原502栽培技术(20141013)  

  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小麦产量虽然不断地提高,但仍旧供不应求。因此,提高小麦品种的单产和广适性就成为了小麦品种研发的一个主要方向。在现代育种工作中,可供育种工作者直接利用的种质资源越来越少,有一些种质资源必须要通过高新技术去创造,才能满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一种综合运用航天育种技术与核诱变技术、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育种学等新技术、新方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广适的国审小麦新品种——“鲁原502”。本片的主要内容有:“鲁原502”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等。 

  相关资料:   

  鲁原502维权公告 

  “鲁原502”小麦新品种由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选育而成,2011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1016号。该品种已经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公告保护,公告号:CNA008155E。 

  1、品种权人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已授权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独占实施“鲁原502”的新品种权益。 

  2、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品种权人许可生产、销售“鲁原502”种子均系违法侵权行为。 

  3、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将对任何侵犯“鲁原502”品种权的侵权行为人采取包括提起侵权诉讼等一切法律手段保护该品种权。 

  4、希望广大农户认准“鲁研”商标,注意查询防伪标示,谨防假冒。 

  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2日 

  鲁原502小麦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航天突变系“9940168”为母本、济麦19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广适型小麦新品种。该品系在2007-2011年在山东省和国家的各级各类试验中产量表现突出,增产幅度较大,特别是在2009年国家黄淮北片冬小麦水地组区域试验中,因产量表现突出,而提前一年被提升参加国家黄淮北片冬小麦水地组生产试验。2007~2011年参加并完成了黄淮北片冬小麦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 

  国审小麦鲁原502栽培技术

  一、选育背景与育种目标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国粮食总量的25%,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小麦供需缺口常年在1000万吨左右,因此我国小麦生产必须重视提高单产和品种的广适性。 

  根据国情和小麦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选育高产稳产广适的小麦新品种的育种目标,并在此育种目标的指导下加强育种工作。 

  二、选育思路与策略 

  综合运用核诱变育种、航天育种技术、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育种学的新技术、新方法选育高产稳产抗病广适的小麦新品种。 

  以扩源增库畅流为主导思想,结合产量因素选择来增加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在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选育过程中把个体和群体的繁茂性和收获指数作为重点性状,强化选择。 

  三、亲本材料的选用和杂交组合组配 

  在对亲本选择上,小麦生长发育的前期重视繁茂性的选择,后期重视叶功能和抗病性的选择。根据亲本材料的生长发育特点,利用双亲各生长发育阶段的优势互补,通过杂交育种把不同时期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提高杂种后代各发育阶段的光合作用效率,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达到提高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的目的。 

  四、杂种后代选育及审定 

  “鲁原502”小麦以航天突变系“9940168”为母本,高产稳产广适性小麦品种“济麦1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田间系谱法选择,经过6年连续选择,育成小麦新品种“鲁原502”。该品种2007~2011年参加并完成了黄淮北片水地组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16。 

  鲁原502小麦出圃后边进行试验示范,边进行系统选育,既加速了育种进程,又保证性状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 

  五、鲁原502小麦特征特性 

  (一)生物学特征特性 

  半冬性中晚熟品种,较济麦22小麦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长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亩成穗数中等,高肥水地块亩穗数可达50余万穗,2010年受冬季低温影响,亩成穗明显降低,由于其穗相对较大,千粒重相对较高,产量仍表现较优。植株76-80厘米,株型偏散,茎杆粗壮,抗倒性好,茎杆蜡质较多,旗叶宽大,上冲。穗较长,小穗排列稀,穗层深厚。后期较耐热,落黄中等。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率高,籽粒长,较饱满。2008-2009年度区试平均亩成穗数41.5万,穗粒数35.5粒,千粒重43.8克。2009-2010年度区试平均亩成穗数37.6万,穗粒数38粒,千粒重43.5克。 

  (二)品质特性 

  2009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硬度指数67.2,容重794g/L,蛋白质含量(干基)13.14%,湿面筋29.9%,沉淀指数28.5mL,吸水率62.9%,稳定时间5min,拉伸面积35cm2,延伸性106mm,最大抗延阻力236E.U。 

  2010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容重774g/L,蛋白质含量(干基)13.01%,湿面筋28.1%,沉淀指数27mL,吸水率59.6%,稳定时间4.2min,拉伸面积50cm2,延伸性119mm,最大抗延阻力296E.U。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试,馒头总评分为80分,面条总评分为82分,适合加工馒头和面条。 

  (三)抗病性 

  据田间和实验室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鲁原502小麦田间自然发病,中抗条锈病和纹枯病,中感白粉和叶锈病,2012年在赤霉病发生较重年份,表现较强的耐病性,田间发病率低。 

  (四)鲁原502小麦产量表现 

  1、国家和山东省区试产量结果 

  2008-2009年参加国家黄淮北片区试,平均亩产量558.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9.71%,增产极显著,比对照品种邯6172增产7.09%,增产极显著。 

  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7.1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0.61%,增产极显著,比对照邯6172增产8.71%,增产极显著。两年汇总,平均亩产547.9公斤,平均比对照石4185增产10.16%,增产点率100%。 

  2009-2010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0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9.23%,居5个参试品种第2位。增产点率100%。 

  山东省区域试验产量表现:2009-2011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5.34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5.0%。 

  2、高产示范 

  鲁原502小麦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和抗逆性强的小麦新品种,近几年在高产示范推广中表现比较突出。2011年6月,鲁原502小麦在兖州市经专家实打亩产量为783.52公斤,另全省4处亩产量超过700公斤。鲁原502小麦不仅高产稳产,

  六、适宜地区及栽培要点 

  鲁原502小麦适宜山东全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中南部等地区种植。主要栽培要点如下: 

  (一)培肥地力 

  鲁原502小麦适宜在中高肥力和水浇条件良好的地块种植,首先要有良好的土壤肥力基础。而培肥地力是提高土壤地力的最有效措施,耕地前施用优质有机肥75000kg/hm2,或优质腐熟鸡粪15000kg/hm2,也可将上茬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等粉碎后深翻直接还田来培肥地力。 

  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仍要补施化肥作基肥。一般施标准氮肥300~450kg/hm2,过磷酸钙750~900kg/hm2或磷酸二铵375~450kg/hm2,硫酸钾或氯化钾225~300kg/hm2,硫酸锌15~25kg/hm2。也可用三元或多元复合肥900~1050kg/hm2。 

  (二)足墒播种,深耕细作 

  耕地前7~15天造墒,如遇降雨或土壤商情好时可及时借墒耕地,在耕翻、耙耢过程中,注意保墒。耕地时间应在宜耕期内进行,防止过湿或过干耕翻土地,确保在播种时土壤耕层相对持水量保持在70~80%。在干旱年份或土壤墒情较差时,必须造墒播种,做到宁晚勿旱。 

  深耕土地有利于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促进根系下扎和养分吸收。改变连年浅(旋)耕的习惯,实行隔年深耕,深耕20~25cm以上,有利于有机肥和化肥均匀深翻入土,提高养分利用率。 

  (三)适时适量播种,实行精播、半精播 

  根据气候特点和小麦目前的生产水平,在播期方面要避免播种过早造成基础群体过大。适宜播种范围在冬前0°C以上积温500~600°C,即日平均气温18~16°C时播种为宜。最佳播期范围为10月1日~15日。 

  鲁原502小麦属多穗型品种,高产栽培条件下要求基本苗225~300万/hm2,适期播种时播种量一般应掌握75~112.5kg/hm2。 

  (四)促控结合,加强麦田管理 

  合理运筹肥水,促控结合,创建高效群体。根据鲁原502小麦的生育特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冬灌:小雪时节,针对苗势弱、缺苗地段,结合追施5~10公斤/亩尿素,进行冬灌。冬灌后及时划锄保墒,培育壮苗,保证冬前分蘖900~1200万/hm2。 

  2、划锄保墒:冬前和早春管理以镇压划锄为主,保墒,提高地温,增加大蘖。对旺长麦田还要注意进行深耘断根,逼根下扎,创建合理群体的目的。 

  3、春灌和追肥:除苗势较弱的地块外,一般不灌返青、起身水。春灌可推迟至小麦拔节期,并结合灌溉每亩追施20公斤尿素。 

  4、灌浆水:小麦扬花后15天左右要浇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 

  5、防虫防病: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防治流行性病害的危害和蚜虫等虫害,确保高产。 

  相关资料: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16

  品种名称:鲁原502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9940168/济麦19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石4185晚熟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分蘖力强。区试田间试验记载冬季抗寒性好。亩成穗数中等,对肥力敏感,高肥水地亩成穗数多,肥力降低,亩成穗数下降明显。株高76厘米,株型偏散,旗叶宽大,上冲。茎秆粗壮、蜡质较多,抗倒性较好。穗较长,小穗排列稀,穗层不齐。成熟落黄中等。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欠饱满。亩穗数39.6万穗、穗粒数36.8粒、千粒重43.7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差。抗病性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2009年、2010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794克/升、774克/升,硬度指数67.2(2009年),蛋白质含量13.14%、13.01%;面粉湿面筋含量29.9%、28.1%,沉降值28.5毫升、27毫升,吸水率62.9%、59.6%,稳定时间5分钟、4.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36E.U、296E.U,延伸性106毫米、119毫米,拉伸面积35平方厘米、5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8.7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9.7%;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7.1 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10.6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0 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9.2%。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10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3万~18万苗。2.加强田间管理,浇好灌浆水。3.及时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中南部高水肥地块种植。

篇二 鲁原502
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鲁原5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鲁原5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小麦新品种鲁原502的农艺与经济特性、品质特性、抗病性、产量等生物学特性,从整地、施肥、播种、田管、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总结鲁原502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该品种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鲁原502;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鲁原502小麦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航天突变系“9940168”为母本、济麦19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广适型小麦新品种[1-3]。该品系在2007—2011年在山东省和国家的各级各类试验中产量表现突出,增产幅度较大,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2012年引进利辛县种植。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与经济特性

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较济麦22小麦早熟1 d。幼苗半匍匐,长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单位面积成穗数中等,高肥水地块单位面积穗数可逾750万穗/hm2,2010年受冬季低温影响,成穗明显降低,由于其穗相对较大,千粒重相对较高,产量仍表现较优。植株76~80 cm,株型偏散,茎秆粗壮,抗倒性好,茎秆蜡质较多,旗叶宽大,上冲。穗较长,小穗排列稀,穗层深厚。后期较耐热,落黄中等。长方形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率高,籽粒长,较饱满。2008—2009年区试平均成穗数622.5万穗/hm2,穗粒数35.5粒,千粒重43.8 g。2009—2010年区试平均成穗数564.0万穗/hm2,穗粒数38粒,千粒重43.5 g。

1.2 品质特性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馒头总评分为80分,面条总评分为82分,适合加工馒头和面条。

1.3 抗病性

据田间和实验室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鲁原502小麦田间自然发病,中抗条锈病和纹枯病,中感白粉和叶锈病,2012年在赤霉病发生较重年份,表现较强的耐病性,田间发病率较低[4]。

1.4 产量表现

1.4.1 国家和山东省区试产量结果。2008—2009年参加国家黄淮北片区试,平均产量8 380.5 kg/hm2,比对照石4185增产9.71%,增产极显著,比对照品种

篇三 鲁原502
小麦新品种鲁原502高产稳产性分析及其育种启示

篇四 鲁原502
小麦新品种—鲁原502特征特性示范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篇五 鲁原502
不同播期对鲁原502小麦产量的影响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期

不同播期对鲁原502小麦产量的影响

孙庆海

李玉松

唐永祝

【鲁原502】

(山东省莒县农业局,山东莒县276500)【鲁原502】

摘要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应用、大面积高产,以目前莒县优选的鲁原502小麦作供试材料,对该品种的播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鲁原502产量的影响显著,其在莒县的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

关键词小麦;鲁原502;播期;产量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5)01-0016-01中图分类号S512.1

EffectofDifferentSowingTimeontheYieldofWheatLuyuan502

SUNQing-haiLIYu-songTANGYong-zhu

(JuxianAgriculturalBureauinShandongProvince,JuxianShandong276500)

AbstractInordertorealizethematching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ofimprovedvarietyofseedandgoodmethodsandtoacquirehighyieldinlargearea,takingthewheatLuyuan502asthematerial,itwasstudiedonthesowingtimeofLuyuan502,theresultsshowedthat,sowingtimehadsignificantinfluenceontheyieldofwheatLuyuan502,anditsbestsowingtimewasOctober5thto15thinJuxianCounty.

Keywordswheat;Luyuan502;sowingtime;yield

小麦品种的基因型、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是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小麦高产高效的最关键因素为确定适宜播期。小麦在适期内进行播种,可以从源头上对旺苗或弱苗进行预防,以对冬前的光热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达到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培育健壮麦苗的目的[1-2]。

莒县隶属山东省日照市,常年种植小麦3.67万hm2左右,近几年曾多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由于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较大,当地政府比较重视小麦生产[3-4]。鲁原502小麦是莒县当前生产上发现的一个突出的潜力品种,是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通风透光好,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在区试田间试验中综合表现良好。为了充分挖掘其高产潜力,探索本地不同播期对鲁原502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当前莒县及相似生态气候条件地区的适宜播期,发挥该品种的最大经济效益和高产潜力,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栽培技术指导,笔者特设置了此试验。

2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播期对产量构成因素具有较大的影响。随

着播期的推迟,鲁原502的有效穗数总体呈递减趋势,其中

10月6日和10月12日2个播期处理的有效穗数差异不明

显,但它们与10月18日和10月23日2个播期处理有效穗数相比,差异明显。播期对穗粒数的影响较小,各处理间在34.29~34.48粒,无明显的差异,表明鲁原502的育性稳定,结实性好。不同播期处理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大,各处理千粒重为39.23~42.12g,具有明显的差异。原因可能与群体有效穗数的多少及个体占有的空间大小有关。将鲁原502在不同播期下的产量进行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处理下鲁原502的产量具有显著的差异,在试验所设播期处理下,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减低趋势,鲁原502在10月6—12日可获得较高的产量,10月18日后播种则减产较为明显。由此可知,鲁原502在莒县最适宜的播期为

10月5—15日。

表1

不同播期对鲁原502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有效穗数万穗/hm2

穗粒数粒

千粒重

产量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1—2012年度在莒县齐家庄村进行,试验地肥力均匀,耕层有机质含量11.2g/kg,碱解氮82.1mg/kg,有效磷31.9mg/kg,速效钾108.5mg/kg,前茬作物为夏玉米。试验小麦品种为鲁原502,播种量为112.5kg/hm。

2

播期

10-0610-1210-1810-24715.5697.5651.0621.034.3334.2934.3634.48

g39.2339.6340.6742.12kg/hm28212.57936.57435.57251.0

3结论与讨论

小麦适期播种可以充分利用冬前光热资源,培育壮苗。

1.2试验设计

试验以当地小麦常规播种期为参考,共设4个播种期【鲁原502】

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鲁原502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随着播期推迟,鲁原502小麦的有效穗数逐渐下降,产量下降。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做到因地制宜,若在当地适宜播期前进行播种,应适当减少播量,避免冬前旺长,后期易倒伏且抗性差;若在当地适宜播期后播种,则应适当加大播量。考虑到适期晚收对秋作物水稻、玉米产量增加更多,影响更大,且早播易致麦苗旺长,播期不宜再提前,但播期延后减产也明显。根据莒县小麦壮苗冬前积温要求,结合生产实际,确定鲁原502在莒县的适宜播期为

18页)

处理,分别为10月6日、12日、18日、24日。随机设计,重复

3次。小区面积为22.08m。

2

1.3试验方法

各小区施肥及管理措施一致;成熟前每小区测定1m

的2行样段折算出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收获时选取代表性植株20株进行考种,每个小区实收计产,换算出单位面积产量,并测定千粒重

[5-7]

农艺学

表2

实地氮肥管理对苏10-100稻米产量及其构成

因素的影响

有效穗数万穗/hm2

穗粒数粒

结实率

千粒重

理论产量

【鲁原502】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期

2.2实地氮肥管理对苏10-100稻米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LFP相比,SSNM处理降低了苏10-100

处理

SSNM298.76A135.67A

%92.18ag29.62akg/hm11067.69A

2

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降幅分别为0.15%、1.25%、

0.79%,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SSNM处理显著改善了苏10-100的外观品质,与LFP相比,SSNM处理分别使垩白粒率、

垩白度下降了10.97%和43.15%,且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SSNM处理对粗蛋白含量和胶稠度的影响不显著,SSNM处理粗蛋白含量略高于LFP处理,胶稠度则相反。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SSNM处理比LFP处理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5.79%。

淀粉黏滞特性是反映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主要指标,

注:同列不同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在0.05、0.01水平上的差异显著

性。下同。

但SSNM方式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了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且三者增加之得超过了单位面积穗数减少之失,分别比LFP处理增加了6.22%、1.65%、9.06%,其中对千粒重的影响程度最大,因而使苏10-100的产量显著增加。

表3

处理

糙米率∥%

精米率∥%

实地氮肥管理对苏10-100稻米品质的影响

垩白度∥%

粗蛋白含量∥g/kg

直链淀粉含量∥%

胶稠度∥mm

整精米率∥%垩白粒率∥%

LFPSSNM84.93a84.80a77.10a76.14a76.14a75.54a13.67a12.17b3.94a2.24b80.33a80.43a9.33b9.87a84.67a83.67a

一般认为崩解值越高、消碱值越低,稻米食味品质越好。表4显示了SSNM处理对苏10-100淀粉黏滞特性的影响。由表

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降低了消碱值和糊化温度,且2个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由此可见,SSNM处理对苏10-100的蒸煮食味品质具有明显的

4可知,与LFP相比,SSNM处理增加了苏10-100的最高黏

表4

处理

最高黏度∥cp

实地氮肥管理对苏10-100水稻淀粉黏滞特性的影响

崩解值∥cp

最终黏度∥cp

消碱值∥cp

糊化温度∥℃

热浆黏度∥cp

LFPSSNM2103B2368A594B704A1509B1664A976B1134A-1127A-1234B69.47a67.98b

改善作用。和保花肥的用量密切相关。同时,SSNM处理增加了苏10-

3结论与讨论

【鲁原502】

研究结果表明,实地氮肥管理技术在氮肥减量的同时,

100的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降低了消碱

值和糊化温度,改善了蒸煮食味品质。

显著增加了苏10-100的产量。从近几年来的水稻超高产栽培结果看,实现水稻超高产,主要靠增加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或总粒数,其途径一是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二是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6-9]。本试验设定的2种栽培方式的基本苗均为25.5万根/hm2,但由于SSNM技术减少了前期基肥和分蘖肥的用量,使苏10-100的有效穗数比常规高产栽培水稻显著降低,降幅达到3.24%,但增加了后期促花肥和保花肥的用量,使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显著提高,最终产量前者却比后者增加了13.97%,说明增加总颖花量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生产上,应该在稳定一定穗数的基础上,通过主攻大穗,来实现水稻超高产的目标。

氮肥的用量和运筹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较大,一般认为,增加施氮量和氮肥后移能改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但使蒸煮食味品质变差[10-12]。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与前人基本一致,SSNM处理使苏10-100的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略有降低,但显著降低了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改善了外观品质,这可能与SSNM处理增加了后期促花肥(上接第16页)

4参考文献

[1]朱兆良.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J].土壤与环境,2000,9(1):1-6.[2]贺帆,黄见良,崔克辉,等.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不同杂交水稻氮肥利

用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2):470-479.

[3]刘立军,徐伟,吴长付,等.实地氮肥管理下的水稻生长发育和养分吸

收特性[J].中国水稻科学,2007,21(2):167-173.【鲁原502】

[4]李鸿伟,杨凯鹏,曹转勤,等.稻麦连作中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的养

分吸收与积累特征[J].作物学报,2013,39(3):464-477.

[5]许德海,王晓燕,马荣荣,等.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超高产生理

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3):4796-4804.

[6]潘圣刚,黄胜奇,张帆,等.超高产栽培杂交中籼稻的生长发育特

性[J].作物学报,2011,37(3):537-544.

[7]潘俊峰,李国辉,崔克辉.水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再分配及其

在稳产和抗逆中的作用[J].中国水稻科学,2014,28(4):335-342.[8]陈惠哲,朱德峰,绕龙兵.强化栽培对水稻后期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

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5):483-487.

[9]杨建昌,杜永,刘辉.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J].中

国农业科学,2008,41(6):1611-1621.

[10]王云光.稻米淀粉RVA特性及食味评价技术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

料工业,2007(9):7-8

[11]吴关庭,夏英武.环境与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1994

(4):37-39.

[12]吕川根.栽培密度和施肥方法对稻米品质影响研究[J].中国水稻科

学,1988,2(3):338-344.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4(5):50-51.

潘洁,姜东,戴廷波,等.不同生态环境与播种期下小麦籽粒品质变异规律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5(3):467-473.

胡焕焕,刘丽平,李瑞奇,等.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产量形成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3):490-495.

王晨阳,欧阳光,马冬云,等.播期对小麦面粉粉质参数及糊化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45-49.

.∥∥∥∥∥∥∥∥∥∥∥∥∥∥∥∥∥∥∥∥∥∥∥∥∥∥∥∥∥∥∥∥∥∥∥∥∥∥∥∥∥∥∥∥∥∥∥

10月5—15日。4

参考文献

[1]董秀春,李福元,徐成忠,等.播期和播量对主推小麦品种济麦22产

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8):33-36.

[2]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作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唐,,宁”密[4][5][6]

篇六 鲁原502
不同播期对鲁原502小麦产量的影响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