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4    阅读:

篇一 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西瓜种植,懒蔓一号西瓜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懒蔓一号西瓜种植技术(20150316)    

  “懒蔓一号西瓜”是一个免整枝、免打杈、免压蔓的品种,“懒蔓一号西瓜”品质优良、果瓤脆嫩,味甜多汁,瓤色大红,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省工省力,不但耐低温、耐弱光、耐湿性强、抗病性好,而且果实前期膨瓜速度也比较快。从坐果到西瓜成熟一般年份只要26—28天,每亩产量就可以达到5000千克,单瓜的重量在10千克左右。本期节目详细介绍西瓜种植,懒蔓一号西瓜种植技术。   

  相关资料:  

  懒蔓一号是金牌懒星的审定名称,是沈山林老师历时多年培育的免整枝早熟西瓜品种。懒蔓一号西瓜早熟长蔓免整枝品种!它的生殖生长明显强于营养生长, 在栽培管理上不用整枝,整个植株无伤口避免了病毒从伤口侵入。管理上极其省工、省力,可以广种多收。开花后26-28天即可采摘。果实椭圆形,果皮深绿色,覆墨绿色条带,皮厚1厘米、韧性好,耐运输。品质极佳,果肉大红,细甜爽口,中心糖12-13度。一般单瓜重15斤左右。株型紧凑耐低温、耐弱光、耐潮湿性强,抗病性强,不易徒长。该品种在田间管理上摆脱了常见杂交品种“促控结合”的植株管理原则!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徒长,在栽培管理上根据该品种的生育特点适时适量的追肥浇水。原则是:“以促为主,一促到底”。只有将秧蔓促壮,蔓多叶多,才能结大瓜。   

  西瓜种植,懒蔓一号西瓜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西瓜耐旱、怕涝,不能连作,选地应选通气良好的肥沃砂质壤土为宜,一般不选连续种植西瓜的园地,整地要深耕细作,畦沟、腰沟、围沟相通,以利排灌。

  二、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是西瓜高产、优质的前提,基肥约占总用量的60%—70%,施用方法以行间沟施或穴施为佳,以有机肥为主,每亩饼肥100kg,骨粉50kg,没有饼肥和骨粉的农户可用三元复合肥50—80kg,厩肥2000kg,优质堆肥2000—3000kg。追肥根据西瓜育期而定,西瓜定植成活后要施足苗肥,即沟或穴施三元复合肥每亩20kg,5—6片真叶时施催蔓肥(三元复合肥)10—20kg,幼果坐稳(鸡蛋大小)时重膨瓜肥,壮果肥,即每亩沟施或穴施腐熟人粪尿1000kg或三元复合肥50kg左右,西瓜生育衙期结合病虫防治可根外追肥(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溶液)保叶增产。 

  三、懒蔓一号西瓜种植重点

  1.瓜苗6片叶时,施提苗肥水!   

  2.在留瓜节位雌花刚现蕾时(开花座果之前),施促蔓膨瓜肥水!因其前期膨瓜速度快,全座住瓜以后再施膨瓜肥水,促长就来不及了。   

  3.在主蔓或侧蔓1—1.3m(第2或第3朵雌花)留瓜,不要在1m以内留瓜!将主蔓和侧蔓1m以内的雌花及时摘除,确保单株单瓜。为了便于梳瓜留果,植株在伸蔓期将所有侧蔓紧靠主蔓并拢,顺向正前方!使每株形成一个单株个体,两株间枝蔓不交叉,瓜座稳后(鸡蛋大小)停止拢蔓疏瓜任其自由生长。   

  4.在用肥上氮、磷、钾配比要合理,不可偏用氮肥!   

  相关资料:   

  西瓜种植技术     

  1、选地。西瓜耐旱怕湿,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田土,避免选择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的田地种西瓜。由于西瓜需水量较大,瓜地还应考虑在干旱时灌溉便利。同时西瓜忌连作,种过西瓜的田土一般旱地需轮作6—7年、水田轮作5年左右方可再种西瓜。西瓜地前作以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为好,前作是豆类、瓜类等作物时,西瓜的病害发生相对较重。 

  2、种子处理及播种  

  2.1晒种:播种前选择晴朗天气晒种一天,提高发芽势。 

  2.2浸种:先在55℃温水中侵15—30分钟,边浸边搅拌,再用室温水浸种2—4小时。催芽:捞出种子将种子表面粘液用手搓洗干净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后捞出,将种子包在干净纱布或毛巾上卷起置于电热毯内,温度保持在28—32℃温度下催芽,一般24—30小时后露白,在15—20℃环境中炼芽12小时,待多数种子出芽后统一播种。 

  2.3播种:播种前一星期育苗棚覆膜保温,摆放好育苗营养袋,播种前两天一次性浇足营养土底水,控制土温在25℃以上即可播种。播种时间以晴天午后为宜,用木板把营养袋压平,打1个1厘米深的小洞,一钵一粒,播种时芽朝下,芽朝下出苗率高,并盖过筛的细土1-2厘米,以不见种子为宜,用喷壶浇透水覆上地膜,加盖小拱棚。 

  3、苗期管理 

  3.1肥水管理。出苗前苗床要求湿润,出苗后至第一真叶展开前尽量少浇水,之后视营养土墒情适当浇水,土不发白不浇,要浇就浇透,浇水宜在中午浇同温水,移栽前5—7天停止浇水。育苗一般无需追肥,如移栽前瓜苗瘦弱,

  3.2苗期病虫害防治。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立枯病和沤根等。每平方米用70%敌克松粉剂10克加细土10公斤混匀撒于床面,或用72.2%普力克400倍液喷雾防治猝倒病;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或10%立枯灵水剂3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等防治立枯病和沤根。定植前喷一次50%多菌灵600倍液带药下田。 

  4、田间管理 

  4.1幼苗期的管理方法。 

  4.1.1补苗:栽苗后注意防止地老虎(俗称地蚕)危害,如被害后,立即补苗,保证苗全苗齐。 

  4.1.2追肥:看苗追肥,促苗匀壮。幼苗期一般可用腐熟人畜尿加水淋苗或用0.3—0.5%尿素进行根外追肥。 

  4.2出藤期的管理:从出藤(倒蔓)到开花座瓜这段时期,由于气温升高,雨水充沛,西瓜生长旺盛,应注意防止徒长,为丰产打下基础。 

  追肥:要看苗施肥,如果基肥足、长势好,应控制肥水;长势较差,可用0.3—0.5%尿素根外追肥1—2次。但要严防追肥过多,倒蔓徒长,影响座瓜。座瓜后在膨大期大肥大水。如果基肥不足,在倒蔓时,亩用菜饼100斤加复合肥40斤加尿素15斤进行追肥。先将菜饼与复合肥发酵一周,再加尿素和水混合后,施在蔓往前牵的方向,离篼2—2.5尺挖窝施肥,施后盖土。 

  4.3人工授粉。在清晨摘当天开放的雄花蕾置于小盆里让其自然开花,当雌花开放后,剥除雄花的花辨,将扭曲状的花药在雌花蜂窝状的柱头上涂抹即可,每朵雄花可以涂抹1-2朵雄花。但应注意不能触动子房,以免损伤。授粉一般在上午9时前进行。在田间植株生长一致的情况下,雌花开放的节位比较整齐,一般一潮花相隔5-6天,因此,人工授粉不必天天进行,只要选取择理想的结瓜部位,在盛花时进行2-3天。 

  4.4及时排灌。在雨季里,应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在高温干旱季节,当瓜叶出现萎蔫时应选择后半夜灌水,灌到预定深度,急灌急排。 

  5、病虫害防治。 

  西瓜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炭疽病、桔萎病、疫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瓜野螟。西瓜定植后可用百菌清600倍液、代森锰锌或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用吡虫啉防治蚜虫,用锐劲特乳油2500倍液防治瓜野螟,用灭杀毙乳油、蚜螨狂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红蜘蛛有显著效果。其它病虫害应对症下药。 

  6、采收 

  雌花开放后37~40天采收第一批瓜,以后每隔30天左右采收1次。头茬瓜采摘时部分二茬瓜已坐瓜,注意不要过多扯动藤蔓。    

篇二 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西瓜种植,庞各庄的夏西瓜

  种植要点先降温

  华北地区,特别是咱这北京,夏季天热尽人皆知,瓜秧怕热活不了,开了花又受不了粉,种植夏茬西瓜也就无从谈起了,可人家老郝反而觉得只要找到原因,就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郝胜良:我想自然因素是一个,人为因素的话也应该是占有一席之地。

  老郝觉得,只要想办法控制好西瓜生长的小环境,就能种出夏西瓜来。于是老郝依靠自己多年的种瓜经验,开始摸索着种起了他的夏西瓜,为了让西瓜在8到10月份成熟,老郝准备了一茬5月末6月初育的苗。西瓜苗长势不错,专家对这一点也给了充分的肯定。

  陈春秀:这时候温度湿度都还非常适合于西瓜苗期生长的,这个阶段没什么问题。

  小苗长得好,但老郝知道这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一个比一个严峻,他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郝胜良:因为有好瓜秧子,不见得能长好瓜。所以说这个长瓜,跟这个瓜秧子,并不是成一个正比例关系。

  老郝明白,温度是种夏西瓜最大的难题,要保证小苗正常生长,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地温高的问题。通常春秋季节种植瓜果蔬菜时都要铺地膜,通过地膜来吸收阳光、阻隔空气流通,从而达到增温的效果。夏季温度高,是不是可以利用不同地膜的不同特性来降温呢,老郝首先想到的就是常用的白地膜。

  陈春秀:白地膜透光性比较好,但是它透光之后会长草,把草都顶起来了,顶起来以后它保湿性也不好了,营养被草也都给吸收走了,这样对保肥保水都不好。

  更重要的是,白色地膜的透光率可以达到90%左右,如果用白色地膜,经过阳光直射,地温会迅速升高,,所以白色地膜一般会用在耐热性好,竞争力强的植物上,种夏西瓜肯定是不适合的。白地膜不行,那么黑色地膜行不行呢?

  陈春秀:黑膜吸热,吸收太阳光的那个热量,这样才能提高那个地温,就是春天和冬天为了提高地温的,那夏天咱们是为了要降温。

  黑地膜透光率不足白色地膜的20%,但是它吸热的能力却远远超过了白色地膜,这样一来本来就热的地面,会因为黑膜过多的吸热导致高温伤根烧苗。

  陈春秀:银灰膜反光反太阳光的照射能力是最强的,降温的效果是最好的。

  银灰膜的颜色刚好介于黑白膜之间,它能够反射掉大多数的太阳光,所以可以有效地阻止太阳光的照射,达到了降温效果,而他的透光性又远不如白地膜,所以杂草也就无法生存了。

  用上了银灰地膜定植后的小苗长得还真不错,可是没定植多久小苗就出现干边儿现象,难道哪个管理环节出了差错了吗?

  陈春秀: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管理方面,就是什么?浇水,这浇水是非常重要。和春天是完全是不一样的。

  春秋季给瓜地浇水,都是选择晴天的上午,在阳光充沛时候进行。

  陈春秀:浇水之后,因为有一天的阳光可以照射,这样它就能够提高地温,使这个西瓜能够正常生长了,这个是春季的要求。

  如果夏季也像春季那样,上午浇水的话,西瓜根在湿热的环境下,一泡就是大半天。湿度跑不出去,太阳还在不断加温。

  陈春秀:温度经过阳光一晒,这个水温都是很高的,把西瓜所有的根就都给蒸熟了,就像我们蒸锅一样,太热了,所以根系很快容易死亡了

  老郝的瓜苗出现问题就是因为上午给西瓜浇了水。所以要给夏西瓜灌溉的时候一定要在傍晚进行,这时水温不会被晒热,而地温也在慢慢地降低,西瓜苗就不会受到伤害了。

  提示:降低地温方法:用银灰色地膜、浇水要选择晚上。

  种植要点重视通风

  为了降温防草,定植西瓜苗时用上了银灰地膜,为了避免高温下被水浸泡,浇水也选择在傍晚进行。有了这些措施地温算是控制住了。可这环境温度又如何控制呢?

  老郝想春秋季地膜是升温的,夏季可以通过更换颜色让它起到降温的效果,能不能想办法,让春季起到保温作用的大棚,也起到降温的作用呢。

  通常春秋季节,为了调节气温,都会在大棚顶部留个通风口,温度高时通过调节风口的大小来降低棚内的温度。

  陈春秀:因为阳光白天阳光比较充足,春天的时候,温度升高的比较快,一般的早春的时候,有的时候中午都能达到35度以上,为了把里边的热空气放出去,降低里边的温度,就有上风口,把上风口打开,这样就是把那个热气放进去了,这样就有降温的作用了。

  春秋季节,大棚侧面的下风口基本上是不打开的。

  陈春秀:因为春天就是一般的早春的时候,外界咱们那个温度还是很低的,一般都是像我们那个西瓜,大家都知道一般都是3月15号定植,那时候春天外界的温度还在10度以下,就是即便白天的话,都在10度以下,这样如果开个下风口,大家都明白,下风口是冷空气是从下边走的,这样就是把那个冷空气放进去了,虽然温度降低了,但是说的苗就受害了。

  而种夏西瓜恰恰相反,种夏西瓜要躲避的是热空气,既然大棚上方的温度高,下方的温度低,老郝就把自己的大棚建成了没有上风口,而下风口完全打开的结构。

  陈春秀:大棚可以阻挡一部分紫外线照射,达到将温效果。

  下风口从地面一直开到一米左右的高度,夏季夜间外界的温度只有21、22度,这样当棚内外形成温度差时,冷热气体就可以进行交换了。

  陈春秀:夜间的温度降低之后,它就可以把那个冷空气送进去了,送进去使这个棚就降低温度了,这样就是保证能夏季西瓜能正常生长。

  如果白天的温度还不能满足西瓜生长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降温,还可以在大棚顶上加盖一层外遮阴。

  陈春秀:这样我们从十点钟开始就开始遮阳,到下午三点,或者到三点半就可以把遮阳网给它移到一边了,就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了。

  外遮阴遮阳率一般都在50%左右,所以最少可以能降低五摄氏度,也可以让遮阳网离大棚有20厘米左右的距离,使棚膜和遮阳网之间有一定空隙,形成空气的对流层,这样隔热的效果会更好。

  郝胜良:那么这样采用这样的措施以后,我棚里的温度,可以再降下2度来。

  通过通风利用大棚下通风口以及遮阳等措施。夏西瓜棚里的环境温度适合瓜生长了,老郝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郝胜良:整体这个瓜秧子,长得是非常好的,完全可以和春季瓜媲美。

  提示:大棚环境降温方法:下通风全天开放、遮阳网早10点到下午3点遮荫。

  种植要点坐果期管理要跟上

  地温棚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老郝的瓜棚很快迎来了开花坐果的时节,可没想到花开了不少,却没怎么做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到了西瓜该授粉的日子,老郝每天上午都来给西瓜授粉,因为天热,老郝特意交代工人们每个瓜都多授几次,满以为这样做瓜应该没问题了,可是还是不做瓜。眼看着瓜秧子越长越茂盛,小瓜却一点点儿地抽巴了,老郝开始怀疑自己的西瓜秧徒长了。

  郝胜良:夏天它有时候,用它们的行话叫徒长。徒长出来以后,就光长秧子不长瓜。

  问了专家,老郝才明白,和徒长无关,还是授粉的事儿。专家说问题不在于授几次粉,而是授粉时间不对。春秋授粉时间比较宽裕,整个上午基本都没问题,而夏天就不同了。

  陈春秀:夏季西瓜我们选择最佳的授粉时间和春季不一样,夏季我们选择5点半开始授粉,因为五点半时候阳光已经出来了,这时候花粉能够正常散出来,温度也合适,五点半时候都在25度左右。

  在专家的指导下老郝又重新给自己的西瓜授了粉,很快小瓜纽开始慢慢膨大。

  因为没有过先例,老郝高兴之余也在泛着嘀咕。

  郝胜良:我毕竟没吃到,我也不知道它什么味道,我也曾经给别人说过,我的西瓜种出黄瓜味来怎么办?所以说一开始我就保持的特别低调。

  西瓜一天天长大,照生长周期一般的西瓜要35天左右成熟,而专家告诉老郝夏西瓜要比春秋瓜提前5天左右成熟。八月初老郝的瓜进入了成熟期,当看到西瓜和春秋季西瓜没什么区别,味道也完全可以和春秋茬西瓜媲美时,老郝乐坏了。慕名而来的客人们见到西瓜更是赞不绝口。

  郝胜良:最兴奋的时候是当别人吃到我的瓜,说这瓜不错。

  经过测糖,老郝的西瓜糖度已经达到了12.8%,这样的糖度已经和春秋季节的差不多了,其实还有个人也很高兴,那就是庞各庄西瓜协会的会长。

  大兴庞各庄西瓜协会会长赵永和:主要目的我们庞各庄西瓜之乡,从我的考虑主要是为了弥补西瓜断档期,实现我们当时一开始老讲是一年终年生产终年供应。再就是能够让咱们这个朋友们,能够品尝到这个季节正宗的庞各庄西瓜。

  现在老郝的地里每天都有大批的瓜上市,夏西瓜的成功种植也给庞各庄的瓜农们种西瓜拓展了更宽的思路。

上一页  [1] [2] 

篇三 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西瓜嫁接栽培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贵州农业科学 2010,38(7):237~239 GuizhouAgriculturalSciences

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工程

[文章编号]1001 3601(2010)07 0476 0237 03

∀西瓜嫁接栽培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文竹,彭志良,赵泽英,王俊

(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摘 要]为加快西瓜嫁接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西瓜连作种植水平,减少病虫害,从课件制作的平台及

工具、技术路线、课件结构和功能模块等方面介绍了∀西瓜嫁接栽培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遵循课件制作的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原则,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和嫁接技术操作难点,以Authorwa为制作平台,综合运用3dsMax、AutoCAD、Flash、AdobePhotoshop、EDIUSpro3.60、AudioEditorGold等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制作了丰富生动、科学合理的西瓜嫁接栽培技术多媒体课件,对贵州省西瓜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瓜;嫁接栽培;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图分类号]S651[文献标识码]A

MultimediaCoursewareProductionof

∀GraftingCultivationTechniqueofWatermelon#

WENZhu,PENGZhi liang,ZHAOZe ying,WANGJun

(Guizhou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Guiyang,Guizhou550006,China)

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stheproductionprocessofmultimediacoursewareof∀GraftingCultivationTechniqueofWatermelon#fromaspectsofplatformandtoolbar,technicalroute,coursewareconstructionandfunctionalmoduletospeeduppopularizationofitsgraftingcultivationtechniqueforraisingcultivationlevelofwatermeloncontinuouscroppingandreducingitspestsanddiseases.Themultimediacoursewareofwatermelongraftingcultivationtechniquewithabundance,vividness,scienceandreasonablenessisproducedbycomprehensivelyusingthematerialsof3dsMax,AutoCAD,Flash,AdobePhotoshop,EDIUSpro3.60andAudioEditorGoldbasedontheAuthorwaplatform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scienticity,practicabilityandnormalization,actualproductionexperienceandoperationdifficultyofgraftingtechnique,whichisofacertainpracticalsignificanceforwatermelonproductioninGuizhou.

Keywords:watermelon;graftingcultivation;multimedia;courseware;production 近年来,贵州省西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迅速,种植面积达1.7万hm2,总产量在36万t以上,总产值3.6亿元左右,西瓜产品的收入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贵州省东部地区西瓜种植历史较长,规模也较大,常年栽培面积1万hm2左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0%。但由于常年栽培,导致病虫害加剧,质量不高。为了克服西瓜连作障碍,发挥嫁接栽培高抗枯萎病的优点,提高西瓜产量,保证西瓜品质,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制作西瓜嫁接栽培技术课件,以实现其操作过程的实景化,使西瓜种植户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该项技术,对贵州省西瓜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制作平台。1.2制作工具

综合运用Word2003、3dsMax、AutoCAD、Flash、AdobePhotoshop、EDIUSpro3.60、AudioEditorGold等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制作西瓜嫁接栽培多媒体课件。

1.2.1文本编辑课件制作中文本编辑软件主要采用MicrosoftOfficeWord2003,其强大的版面设置、图文综合及公式编辑功能为制作多媒体课件中的文本素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2.2视频及动画制作动画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模糊的概念直观化,操作过程形象化,从而突破思维障碍,增强感性认识,帮助理性认识。根据实际需要,本课件包含三维动画和二维动画。三维动画选择3dsMax9.0进行制作,二维动画通过Flash软件制作完成。3dsMax软件应用于Win dows系统平台,支持多处理器的并行运算,具有优良的多线程运算能力,丰富的建模和动画能力以及

1

1.1

制作平台及工具

制作平台

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普及性高,且具有兼容性与可移植性强等优点,所以选择在WindowsXPProfessional下以MacromediaAuthorware7.01为

[收稿日期] 2010 05 28;2010 06 24修回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构建与应用示范 (2008BADB6B02);贵州省科技计划课题 贵州省农业信息化应

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黔科合农G字(2005)400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课题 农业类流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与开发 [黔农科合(重点)08026]

[作者简介] 文 竹(1978-),男,研究实习员,从事农业类多媒体课件开发与期刊技术编辑工作。E mail:gzwenzhu@126.com

出色的材质编辑系统。3dsMax采用Heidi图形加速程序,使其能在无昂贵图形加速卡的条件下,作即时的贴图着色模式渲染及预览。而Flash制作的二维动画,文件容量小,使用方便,图文并茂,形式丰富多彩。声音处理方式灵活,交互性强,可以实现无缝嵌入。另外,还利用摄像机录制了操作过程实景录像,后期用非编系统EDIUSpro3.60进行编辑加工。1.2.3图片制作采用Windows附件中的画图软件、3dsMax和Photoshop来制作图片。利用Windows附件中的画图软件制作比较简单的二维图形;利用3dsMax制作三维模型以展示各种立体结构;一些复杂的图形则使用AutoCAD绘制。然而3dsMax和AutoCAD的图形输出能力较弱,3dsMax可以生成清晰的位图文件(.bmp),但位图文件占用磁盘空间较大;而输出为占用磁盘空间小的JPEG文件时,图片质量则大为下降。同时,图片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编辑与加工。因此,在3dsMax和AutoCAD中直接输出位图文件,再利用图形图像编辑软件Photoshop来完成最后的编辑修改,并将其转换为JPEG文件。

1.2.4录音及声音编辑采用NextLevelSys tems软件公司的数码音频编辑软件AudioEditorGold录音,基本没有杂音,持续录音时间长,而且具

有十分专业的声音编辑功能。

2技术路线

本课件制作以西瓜连作高产栽培为主线,围绕西瓜嫁接栽培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相关内容,通过文本、录像、动画、图片、声音等媒体形式,逐项进行演示,为西瓜生产提供全过程实景化技术指导,加快西瓜嫁接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具体的制作技术路线见图1。

图1∀西瓜嫁接栽培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路线Fig.1 Thetechnicalrouteofcoursewareproduction

3

3.1

课件结构及功能模块

课件结构

课件采用树形结构,由选择适宜的砧木与西瓜品种、播种与嫁接、嫁接后管理等5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由若干具体技术措施构成(图2)

图2∀西瓜嫁接栽培技术#多媒体课件结构Fig.2 Theconstructionofmultimediacourseware

3.2

功能模块

各功能模块采用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对西瓜嫁接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和系统演示。课件主界面见图3。

3.2.1选择适宜的砧木与西瓜品种依据贵州的气候特点及市场需求,对目前贵州主栽西瓜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详细描述,以使用户对目前的主栽品种有详细的了解,种植时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品种。并从砧木与西瓜的亲和性,砧木的抗病性和适应性,砧木对西瓜品质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介绍了不同西瓜品种和不同砧木的组合模式。3.2.2播种与嫁接从种子消毒、浸种、催芽等处理技术,育苗土与育苗床的配制、准备技术,各种育苗方式的构造、性能、优缺点、育苗的技术特点,砧木苗和接穗苗的培育、嫁接方法、嫁接苗的管理等嫁接育苗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系统演示。可以使用户掌握和了解育苗的各项操作技术,比较分析不同的技术,

以便掌握在不同气候环境下选择何种育苗方

图3

∀西瓜嫁接栽培技术#多媒体课件主界面Fig.3 Theinterfaceofcourseware

式、怎样育苗和选用何种嫁接方法,指导用户对西瓜嫁接和栽培进行科学管理。

3.2.3嫁接后管理包括幼苗嫁接后不同时期的温度、水分、光照等管理技术的详细介绍和系统演示,对嫁接苗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3.2.4田间管理首先,按照西瓜高产无公害生产的思路,系统地介绍了如何整地、如何确定定植时

间、定植密度和定植方法;其次,对西瓜整个生育期间的肥水管理、整枝压蔓、激素保瓜等管理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生产中常见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

3.2.5适时采收根据品种特性、运输距离、食用时间对西瓜的采收、运输、贮藏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利于用户掌握科学的采收、贮藏技术,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件还需在运行使用和生产实践中加以修正和完善,不断将最新的技术资源和相关资料添加到课件中,以达到技术资源开放共享和向用户提供最新实用技术的目的。

[参[1][2]

献]

4小结与讨论

4.1∀西瓜嫁接栽培技术#多媒体课件是以Mac romediaAuthorware7.01为制作平台研制的,通过多媒体丰富生动的音频、视频、动画和图像等表现方式,将难以理解和描述的问题以实景化的形式直观表现出来,从而增强用户对西瓜嫁接栽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本课件的制作及运用对西瓜的生产、销售及种植技术的推广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4.2在贵州复杂的立体环境下,相关专家与技术人员总结创作的课件脚本,在同一地域内的局部地区对生产的指导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该课

(上接第195页)

[3][4][5][6]

谭浩强,段青.多媒体课件创作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吕秀荣,张莎莎.浅谈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30 31.

胡伏湘,龚中良.多媒体技术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杨欢耸.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开发[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赵中锋.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甘肃科技,2009(11):155 157.

段敬杰,徐小利,史宣杰,等.西瓜嫁接栽培技术[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刘 海)

缓区域可形成大面积的草地,利于发展草地畜牧业。受地形和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应选择适度规模,与耕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通过推广人工种草、草地改良、饲料青贮和秸秆氨化等技术,采用 林-草-畜 结合、 粮-草-畜 结合、 畜-沼-粮 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不同生态类型区采取适宜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模式,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但是,目前西南地区草地建设速度快、规模大,缺乏必要的适应性科学论证,出现不合理的草地利用现象,尤其是陡坡种草,破坏了原来的群落生态系统,造成 草地耕作 型生态破坏。因此,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应大力倡导适度规模的混合型农业发展模式。

[2]

[3]

[4]

[5][6][7][8][9][10]

4小结

喀斯特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脆弱性,整体表现为:地表土壤少、土壤自然侵蚀量大,对植被有强烈的依赖性;受地形影响,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大规模的农业经济活动受到限制。

喀斯特地区农业规模化发展面临耕地资源缺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市场交易成本高等问题,盲目地追求规模化发展将对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应根据不同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和气候条件,发展规模化的市场型农业、多样化的自给型农业和适度规模的混合型农业,探索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途径。

[参[1]

献]

[11][12]

[13]

查规划,2002,27(4):49 51.

彭晚霞,王克林,宋同清,等.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复合退化控制与重建模式[J].生态学报,2008,28(2):811 820.

蒋忠诚,袁道先.表层岩溶带的岩溶动力学特征及其环境和资源意义[J].地球学报,1999,20(2):302 308.

孙承兴,王世杰,周德全,等.碳酸盐岩酸不溶物作为贵州岩溶区红色风化壳主要物质来源的证据[J].矿物学报,2002(3):243 248

陈述彭.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J].地理知识,1954(3):74 76.

曾昭璇.中国南部石灰岩地貌类型若干问题[J].地质学报,1964,44(1):119 128.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中国岩溶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地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吴俊铭,古小平,徐永灵.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99,27(2):3 8

作者不详.2010年春季西南干旱灾情纵览[OL].金州在线,2010 4 17[2010 04 25]./article 23837.html

鞠建华,戴传固.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与防护规划[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张浩.我省近年来烤烟成本收益变化情况调查报告[OL].贵州农业信息网,2008 08 11[2010 03 15].ht tp:///Html/2008 8 11/2_2166_2008 8 11_32277.html

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 林)

赖兴会.云南的石漠化土地及其治理策略[J].林业调

篇四 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西瓜甜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农大)

西瓜.甜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西瓜

一、西瓜的特征、特性及部分优良品种介绍

(一) 植物学特征

(二) 生物学特性

(三) 优良品种

二、西瓜育苗技术

(一) 苗床设置

(二) 苗土准备

(三) 种子处理、催芽播种

三、西瓜嫁接技术

(一) 砧木种类

(二) 嫁接方法

(三) 嫁接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 嫁接苗的管理

(五) 嫁接苗定植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西瓜优质、高效栽培模式

(一) 小棚双膜设施栽培

(二) 塑料大棚设施栽培

(三) 夏秋栽培

五、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一) 生长发育特点

(二) 栽培技术要点

六、小西瓜栽培技术

(一) 生育特性

(二) 栽培方式

(三) 栽培技术要点

七、西瓜的间作与套种

(一) 间作套种基本方式

(二) 间作套种模式

八、西瓜常见生理病害

(一) 僵苗

(二) 徒长

(三) 粗蔓

(四) 急性凋萎

【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五) 畸形果

(六) 空洞果

(七) 肉质恶变果

(八) 裂果

甜瓜

一、甜瓜的特征、特性及部分优良品种介绍

【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一) 植物学特征

(二) 生物学特性

(三) 类型和品种

二、甜瓜的栽培技术

(一) 薄皮甜瓜的栽培技术

(二) 厚皮甜瓜的栽培技术

三、甜瓜常见生理病害

(一) 叶枯

(二) 凋萎

(三) 肩果

(四) 南瓜型果

(五) 光头果

(六) 发酵果

西瓜甜瓜缺素诊断方法

(一) 氮

(二) 磷

(三) 钾

(四) 钙

(五) 镁

(六) 硼

(七) 锌

(八) 锰

(九) 钼

西瓜甜瓜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一、病害及防治

(一) 枯萎病

(二) 病毒病

(三) 猝倒病

(四) 疫病

(五) 叶枯病

(六) 霜霉病

(七) 白粉病

(八) 细菌性叶斑病

(九) 蔓枯病

(十) 炭疽病

(十一) 果实腐斑病

二、虫害及防治

(十) 根结线虫

(十一) 种蝇

(十二) 蝼蛄

(十三) 蛴螬

(十四) 蚜虫

(十五) 黄守瓜

(十六) 地老虎

(十七) 红蜘蛛

(十八) 茶黄螨

(十九) 斑潜蝇

(二十) 温室白粉虱

(二十一) 瓜蓟马

三、杂草化学防除

(一) 48%氟乐灵

(二) 50%大惠利

(三) 10.8%高效盖草能

西瓜

一、 西瓜的特征、特性及部分优良品种介绍

(一)植物学特征

西瓜属葫芦科、西瓜属、西瓜种的一年生蔓性草本植株。西瓜由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构成。

1.营养器官

(1)根: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可直接参与有机物质的合成。

西瓜的根系由主根、多级侧根、不定根及无数根毛组成。主、侧根的作用是迅速扩大根系的入土范围,占据较大的营养面积;而根毛则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

西瓜的根系发达。在土层深厚、透气性好的土壤里,主根深达1米以上,侧根可达20余条,其上又分生多级次生根向四周水平方向伸展,半径1.5米左右;但其主要根系分布在耕作层30~50厘米范围之内。西瓜根系伸展的深而广,是它耐旱的特征之一。

西瓜的茎蔓与湿润土壤接触一周后,就能从茎节处长出不定根,并分生侧根和根毛,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并使瓜蔓固定。

西瓜的根系虽较其它作物发生早,但数量少,木质化程度较底而木栓化程度较高,新生根纤细、脆弱,易损伤,再生能力较弱,不耐移栽。育苗移栽时,最好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土育苗,以减少根系损伤,保证成活。

西瓜的根系具有好气性。根系生长需要较高的通气条件,因此,西瓜最适宜砂质土壤栽培;在粘土地上种植,常因通气不良而造成生长瘦弱,产量较低。

西瓜根系不耐涝。在地下水位高和长期水淹的情况下,根系呼吸受阻,引起生理机能失调,造成植株死亡。因此,在阴雨连绵时要注意排涝;水位高的地方要采用高畦栽培。

西瓜根系生长的土壤最适温度为28~32℃,最高为38℃,最低为10℃,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3~14℃,根伸长的最低温度为6~10℃。根的生长受温度影响很大,在12~13℃时的生长量约为最适宜温度的1/50。由此,在早春直播或育苗时要特别注意提高地温的措施。

西瓜根系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是PH5~7,过低时会限制对某些矿质元素的吸收,发病率增加。PH超过7时对根系生长也不利。

(2)茎:西瓜的茎为草本蔓性。幼苗期节间短缩,叶片紧凑,呈直立状。4 ~5片真叶后节间伸长,匍匐生长。茎的分枝性强,每个叶腋均形成分枝,可形成3~4级侧枝。在主蔓上2~5节叶腋形成子蔓,长势接近主蔓,植株挂果后,分枝减弱。丛生西瓜节间短缩,分枝较

少,由于节间短而丛生状。无杈西瓜基部很少形成侧蔓,栽培时无需整枝。

茎蔓的作用是支撑叶子,着生果实;将根、叶、果实等器官连成一体;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元素输送到叶、花、果实等器官,同时通过韧皮部将叶片制造的光合作用产物送到根部、果实等器官,以供应根系和果实等器官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活动。另外,茎蔓本身也能制造和贮存一部分养分。

(3)叶:西瓜的叶有子叶和真叶两种。子叶有两片,呈椭圆形。子叶的大小与种子的大小有关,它贮存有机物质,为幼苗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在西瓜真叶长出之前,是唯一的光合作用器官。因此,幼苗期保护子叶,延长子叶的功能期,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

真叶即通常所指的叶片。由叶柄、叶脉和叶片组成,单叶,互生。一般西瓜品种的叶片为掌状深裂,个别品种为全缘叶(板叶)。叶面蜡质,茸毛密生,具有减少水分蒸发和蒸腾的作用,是适应干旱条件的生态特征。叶片正反面均有气孔,但正面腊质层较厚,茸毛和气孔较少。因此,病菌易从叶背侵入,在喷药和根外追肥时,要喷在叶背面,以利于植株吸收。

叶片是西瓜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合成场所,具有同化、吸收、蒸腾等方面的功能。保护好叶片,防止叶片早衰,延长叶片寿命是获得西瓜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

2、生育器官

(1)花:西瓜一般都是雌雄同株异花(单性花),少数为雌雄两性花,这种两性花内的雌蕊、雄蕊均有正常的生殖能力,因此,在杂交制种时应注意除去雄蕊,以防自交。

西瓜的花器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一般萼片五枚为绿色;花瓣五枚呈黄色;雄花花冠大而色深,雌花花冠小而色淡;雄蕊的花药三枚扭曲;雌花为子房下位,柱头先端三裂,这与子房内心皮数相同。

西瓜属虫媒花。雌花的柱头和雄花的花药都有蜜腺,能引诱昆虫、蜜蜂传粉,因此田间放蜂可提高西瓜坐果率。

西瓜的花芽分化较早,在两片子叶充分发育时,第一朵雄花花芽就开始分化。当第二片真叶展开时,第一朵雌花分化,为花朵性别的决定期。4片真叶期为理想坐果节位的雌花分化期。育苗期间的环境条件,对雌花着生节位及雌雄花的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较低的温度,特别是较低的夜温有利于雌花的形成;在2叶期以前,日照时数较短,可促进雌花的发生;充足的营养、适宜的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可以有效增加雌花的数目。另外,化学物质(如:乙烯利)可有效地影响雌花的分化。

西瓜花的寿命短,一般就数小时。在通常情况下,无论雌花还是雄花,都是当天开放的生命力最强,授粉受精结实率高。一般上午9时以后授粉,结实率明显降低。

西瓜的花粉发芽的适温为20~25℃,当气温过高(35℃以上)、过低(15℃以下),或多雨、干燥时,就会影响花粉粒的发芽和花粉管的伸长。在正常情况下,花粉授到柱头上经10~20分钟,便可发芽;2小时后花粉管可伸入柱头;5小时后伸入柱头中部和分歧处;10小时后至柱头基部;24小时后便可伸入胚珠,完成受精过程。

西瓜开花、授粉与坐果是否顺利,决定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植株的营养状况,如果植株健壮,功能叶片大而多,雌花、雄花花冠大,发育正常,开花、授粉与坐果就顺利。二是外界条件,如果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昆虫活动频繁,则利于开花、授粉与坐果。

(2)果实:西瓜果实为瓠果,是由子房发育而成。整个果实由果皮、果肉和种子组成。果实大小品种间差异悬殊,形态多样。果实形状可分为圆形、高圆形、短椭圆形、长椭圆形。果实大小差异很大,大的可达15-20千克,如江西的抚州西瓜;而小的只有0.5-1.0千克,如红小玉、黄小玉。

果皮色泽可分为浅色、白色或浅绿色,其中有的无细网纹,如澄选1号;有的具细网纹,如富研;条纹花皮,如京欣1号、郑杂5号;底色一般为绿色,深浅以品种而异,具深绿或【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墨绿色条带,条带又分窄带和宽带。如蜜宝,深绿色、皮墨绿或近黑色,有的具有隐条纹。另外,还有少量的黄皮品种。其果肉色泽有乳白、黄、深黄、淡红、玫瑰红与大红等色肉质,有疏松、致密之分,前者易沙、空心,不耐贮运;后者不易空心、倒瓤。果皮厚度及硬度因品种而异。

西瓜果实由下位子房发育而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最外一层为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表皮上有气孔,外面有一层角质层,表皮下配置8~10层细胞的叶绿素带或无色细胞,即为外果皮。紧接外果皮的是由已经木质化的石细胞所组成机械组织,其厚度与木质化程度决定品种间果皮的硬度。其内是无色,组织紧密,多水不甜的肉质薄壁细胞组织的中果皮,通称瓜皮。果肉由胎座组织发育而成,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间隙大,形成大量巨型含汁薄壁细胞。

(3)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由种皮、幼胚和两片肥大子叶构成。种皮厚而硬,用于保护幼胚和子叶。也是发芽所需浸种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西瓜种子的形状为扁平宽卵圆形,表皮光滑或有裂纹、斑块;色泽可分白、黄、黑、红、褐等多种。种子的大小因品种而不同,特大籽千粒重约250克,中等籽千粒重50~60克,小粒种子千粒重10~40克。一般单瓜内种子数为200~500粒,多者达700粒,少者有150粒左右。

西瓜种子的寿命,在冷凉、干燥、密封的条件下可贮存7~8年,但在一般条件下,寿命仅保持2~3年。

(二)生物学特性

1、生长发育时期

西瓜从种子萌发到形成新的种子经历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全过程。一般需要80~130天,在其一生中可明显划分成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和结果期四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生育中心,并有明显的临界特征。

(1)发芽期: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显露的过程为发芽期。在气温为15~20℃的条件下,一般需8~10天。此期生长所需养分主要依靠种子贮藏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地上部干重的增产量很少,胚轴是生长中心,根系生长较快,生理活动旺盛。子叶是此期的主要光合器官,其光合及呼吸强度都高于植株旺盛生长时期真叶的强度,且它的蒸腾强度却小于真叶的强度。

主要栽培措施是:保持种子发芽所需的温湿条件,调制好空气,培育壮芽和壮苗。

(2)幼苗期:自第一片真叶显露到团棵为幼苗期。团棵时幼苗有5~6片真叶,此时是幼苗期和伸蔓期的临界特征,在气温20~25℃时,约需25~35天。在此期间,真叶露心至第三片真叶出现后,第一、二真叶提供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待出第五片真叶后,第三、四真叶为幼苗生长提供养分。根系生长较快,并有花原基的分化。

主要栽培措施是:多中耕,增加土壤温度,保持土壤一定的湿度。在第二片真叶展平时,追施速效氮肥。及时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

(3)伸蔓期:从团棵到主蔓上理想坐果节位(主蔓上第二或第三雌花)雌花开放为止称伸蔓期。在气温20~25℃的适温下,需18~20天。

此期的生长特点:植株由直立生长转为节间迅速伸长,叶面积增长快,根系形成基本达到高峰,吸收水肥能力增强。到此期结束时,茎蔓伸长日可达到10~20厘米。雌、雄花相继孕蕾并有开放。

主要栽培措施是:在继续促进和保护根系发育的基础上,促使茎蔓生长健壮,形成面积大、光合强度高的营养体系。同时控制徒长,以促进生殖生长。防治病虫害。

(4)结果期:从理想坐果节位雌花开放到果实的生理成熟为结果期。在气温25~30℃的适温下,需28~45天。此期内果实形态发生“退毛”、“定个”等形态变化。据此临界特征,

篇五 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大棚西瓜标准化栽培技术

大棚西瓜标准化栽培技术

孙兴祥 董立国 王 军 倪宏正 陈宝宽 周 峰

前 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小型化和旅游餐饮业的兴起,人们对西瓜的需求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不仅要吃到西瓜,而且要吃得安全放心。西瓜生产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果型从大果型到中小果型,上市时间从夏季单季上市到春、夏、秋多季上市;种植方式由露地生产向露地、大、中、小棚多种方式;产品销售由依靠产量到依靠品质品牌。为此,我们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引进品种,开展大棚西瓜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积累了不少新经验,获得了丰富的新成果。

大棚西瓜是吸收现代设施园艺生产技术,采用塑料大棚栽培促进西瓜提早上市或延缓上市,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该西瓜果型一般较小,发育正常的果实单瓜重在1.5-3千克之间。大棚西瓜效益较高,一般比露地西瓜高出几倍甚至数十倍。大棚西瓜果型小巧美观,早熟上市、皮薄瓤脆、肉质细嫩、汁多味甜、品质极佳、易于包装销售,有一定的营养和医疗价值,是炎夏解渴消暑和馈赠之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大棚西瓜生长发育与普通西瓜有所不同,在栽培技术也有其特点。为此,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并吸收借鉴国内外西瓜方面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全面系统介绍大棚西瓜的特性和特征、栽培季节、优良品种、育苗技术、田间栽培、生理病害及异常、病虫防治、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产业化开发等。

本书在编写时力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技术的实用性与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文字通俗简炼 。该书是一本以广大瓜农、基层农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为对象的技术性科普读物。在成书过程中,引用了有关国内外报刊书籍上的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对原作者及为本书提供帮助的朋友们一并致谢。鉴于笔者水平有限,疏漏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献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0年11月

目 录

前言 一、概述

二、大棚西瓜的植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二)生育周期 (三)对环境条件要求 (四)生育特点 三、栽培季节和优良品种

(一)栽培季节 (二)西瓜品种 (三)良种选择的依据 (四)国内国外名优良种介绍 四、育苗技术

(一)育苗方式 (二)播前准备与播种 (三)育苗期间管理 (四)苗情诊断 (五)嫁接育苗技术 五、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一)大棚建造

(二)早春大棚西瓜栽培管理

(三)早春大中棚小型西瓜二次采收技术 (四)大棚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五)大棚西瓜延后栽培 六、双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七、大棚西瓜生理病害及防治 八、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 (二)主要虫害

(三)新农药及其使用方法 九、春大棚西瓜后茬种植模式 十、有关问题

一、概 述

大棚西瓜是吸收现代设施园艺生产技术,采用塑料大棚栽培促进西瓜提早或延缓上市,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大棚西瓜是西瓜中属生育期较短、果型偏小的一类, 发育正常的果实单瓜重1.5-3千克。大棚西瓜具有外形美观,早熟上市、肉质细嫩,皮薄瓤脆、汁多味甜、便于包装、易于携带,有一定的营养和医疗价值,适合现代家庭、休闲和作为馈赠礼品消费,是炎夏解渴消暑之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大棚西瓜是露地西瓜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它吸收了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经验,在80年代逐渐得到发展,90年代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在江苏东台市、上海南汇区、山东昌乐县、河南中牟县等地区发展迅速,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江苏东台市每年栽培面积达1.3万公顷。

在大棚西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大棚西瓜品种也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目前大多数品种来自台湾地区,品种有早春红玉、小兰、特小风、黑美人等,国内品种有京欣、抗病苏蜜、红小玉等。大棚西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调查,江苏东台沿海一带大棚西瓜每667米产量可达3000-5000千克,由于上市早、品质佳,价格是普通西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2003-2010年每667米产值达5000-8000元。

总之,大棚西瓜由于上市早、产量稳、质量好、效益高,种植西瓜已成为不少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热点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重要支柱项目。

二、大棚西瓜的特性特征 (一) 植物学特征

1、根

西瓜根系是西瓜整个生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西瓜的根属直根系,在土壤中入土较深,西瓜的主要根群分布在10-15厘米的土壤中,由于西瓜根系发达,西瓜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根系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茎叶的生长,进而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西瓜的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组成。一方面支持和固定上部茎叶,另一方面又起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作用。种子萌发时发出的根称为胚根,胚根垂直扎入土壤中,发育成为主根。大棚西瓜早熟栽培中,采用育苗移栽时,主根易受伤。西瓜的主根上可分生出许多侧根,称为一次侧根,在一次侧根上又可分生出侧根,称为二次侧根。一般可分出4-5次侧根。在主根、侧根上又分生出许多根毛。主根、侧根和根毛形成一个庞大的根系群。主根、侧根主要固定植株,运送水分、矿物质和养分,以及着生的根毛,使根系的吸收面扩展到尽可能大的范围。西瓜的根还具有合成氨基酸及其它有机质的功能。大棚西瓜栽培压蔓时,在压蔓的地方,茎蔓与潮湿的土壤紧密接触,便会形成一定的不定根。一般不定根长30-50厘米,也可以产生侧根。它除了固定茎蔓避免风吹滚秧外,还可起到补充根系吸收功能、扩大吸收面积的作用。

西瓜根系生长的特点是:根系分布广而深,西瓜主根的分布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如土壤质地、结构、土壤水分、透气状况等。不同栽培类型的品种其根系入土深度和分布范围也不同。在土层厚、通气好、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初期多数根横向伸展,随后就深深地扎入土中,其分布范围以植株为中心,可达3m,深度为2米。在土层浅的地方尤其是像水田那样有磐层,容易积水

2

2

2

的地方,多数根不能扎入磐层以下。旱瓜的根系入土较深,分布范围也广,一般水平方向分布半径为1.5米,根群主要分布在10-60厘米的土层内;而水浇瓜水平分布半径约为1米,主要根群分布在10-40厘米的土层内。

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一方面起支撑和固定地上部的作用,另一方面起扩大入土范围增加吸收面积的作用。侧根在吸收功能上起到主导作用,它主要分布在耕作层内及其附近。着生在各次侧根上的根毛,则承担着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的任务。西瓜根系生长与土壤温度、水分密切相关,幼苗期根能够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是10℃,根系发生的最低温度是13-14℃,最高温度38℃,根伸长的最低温度是6-10℃,最高温度是38℃,最适温度是32℃,整个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8-32℃。据研究,每株西瓜可以形成10万根左右根毛,且绝大多数分布在第二、三次侧根上,尤其是二次侧根上的根毛,占总数的60-80%。因此,根毛大部分在耕作层内。根毛寿命较短,一般一周左右,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只有1-3天,而且根毛发生困难。因此,根毛在不断产生和死亡,维持着根系的吸收功能。

西瓜侧根的发生较其它蔬菜作物早,但数量较少,根的木质化程度小,因而新发侧根洁白、纤细、脆嫩,容易损伤。但主根的木质化程度高,所以新根发生困难,再生能力较弱,不耐移栽。在西瓜大棚栽培中,采用营养钵育苗,应尽量减少移栽过程中的根系损伤,以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西瓜的根系极不耐涝,即使短时间淹水也会使植株受到危害。如降水过多,土壤孔隙度减少,根系呼吸困难,便会导致根系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地上部生长停滞或萎蔫。在高温多雨季节,1天以上的淹水会使植株严重受害,甚至死亡,因此做高畦、增加排水、通气性能,会促进根系生长。西瓜耐旱,要使西瓜发挥其耐性,定植活棵后使植株周围干旱一些,形成发达的根系,提高其耐旱能力。相反,定植时浇水过多,形成狭小的根系,不利于植株生长。大棚西瓜定植时采用双膜覆盖,防止土壤表面蒸发,这对调节植株生长环境,促进生长均有益处。

2、茎

西瓜的茎为草质蔓性,通常称瓜蔓、瓜秧或瓜藤。前期是直立状,后期匍匐于地面生长。茎蔓的作用一是支撑叶子,着生果实;二是将根、叶、果实等器官连成一体;三是起输导作用,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元素输送到叶、花、果实等器官,以供应根系和果实等器官,管理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活动。

西瓜茎的横切面略呈五棱形,维管束数是10束。维管束群构成西瓜茎的输导组织,通过其中的导管,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矿质元素输送到叶片和果实,供叶片蒸腾、光合作用及果实膨大所用。同时,也通过其中的筛管,将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输送到根部,以满足根系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

西瓜幼苗长有5-6叶就开始伸蔓,伸蔓以后,在茎蔓上每一个叶腋内,均着生有侧芽、花、苞片和由茎变态而来的卷须。卷须一般有2-4个分杈,分杈是由变态的叶而来。卷须主要起缠绕固定的作用,使西瓜茎蔓能够攀缘,防止风吹滚秧。不论地面栽培,还是搭架栽培,一般都宜掐去卷须,以免消耗养分。

篇六 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西瓜的整枝压蔓留瓜技术

西瓜的整枝压蔓留瓜技术

在西瓜生产过程中,整枝、压蔓、留瓜技术的运用是夺取西瓜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整枝每667平方米栽植密度在600~800株时,多采用双蔓整枝。在保主蔓的基础上,从主蔓茎基部算起第5~7节之间选留一条健壮的侧蔓,其余的侧蔓和副蔓则全部除掉。双蔓整枝时,如果全株达60片左右时,可摘除主、侧蔓上的顶心。

2压蔓(1)在西瓜长出5~6片真叶时进行倒秧,即把基部的杈打净,然后将秧苗基部用细土压倒,迫使瓜秧向爬蔓方向伸展,压土量以基部叶柄露出1/3,叶片全部露在外面为宜。(2)蔓长至30厘米左右时开始压蔓,以后每长30~35厘米压蔓一次,在果实膨大期,蔓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叶片盖满地面,这时可停止压蔓,一般压蔓5~6次即可。(3)压蔓方法分明、暗两种。明压,是用土块、土团或柳条等将蔓压住。暗压,是将蔓分段埋入土层,沙土地可将蔓全部埋入土中。秧蔓长势旺盛时,要埋得深些,紧些;长势弱的,明压或压土浅些、松些。

3留瓜由第2~3雌花结出的瓜,果形正,个大,品质好。对于小籽中熟品种来讲,第2个雌花一般在12片叶以外出现,要想在第2~3个雌花上座住瓜,双蔓整枝时除在主蔓上选留一个雌花生瓜外,在侧蔓上也要选留一个生长期相近

的雌花备用,人工授粉应早晨6~9点钟进行,主蔓的瓜座住后,应及时摘去侧蔓上的瓜,最终每株秧上只留一个瓜。

篇七 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西瓜种植科学合理施肥剧本-西继光 2010 08 12

地笙三农视频【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西瓜种植科学合理施肥

西继光2010年8月10日

场景一:科学施肥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西瓜是当前人们普遍喜爱的瓜类之一。西瓜还是深受人民欢迎的经济作物,它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特别是随着保护地栽培训技术的推广,西瓜的上市时间越来越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成为农民朋友增加收入的方式之一。在全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近年来西瓜质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合理施肥对西瓜质量和产量影响极大。以科学合理的先进施肥技术逐步取代常规不合理施肥。根据西瓜不同的生育时期合理选择化肥品种和使用技术,如缓效型化肥尿素等应作基肥施入,同时应根据施肥总量作好氮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的配合施用。在调整有机、无机肥料比例时,其总用量应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科学合理施用既可提高利用率,避免浪费,又可减少施用量。

我们在这里从整个生育期要求讲科学优施肥;施肥上做到“五增”; 西瓜施肥的七个禁忌;西瓜施肥做到八不准;测土配方施肥等几个方面谈一谈西瓜的施肥,以帮助更多朋友解决在种植中应几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场景二:生育期要求优施肥

西瓜果实大、产量高、生长迅速,需肥也大。在整个生育期要求有充足的营养。在亩施3000—4000斤优质有机肥的基础上,配施80—100斤45%复合肥、10—20斤尿素可为高产奠定基础。

1、基肥:基肥施用方法可采用撒施或沟施。撒施是将肥料撒于土表,结合征整地翻入土中,一般每亩施3000—5000斤厩肥,配肥40—60斤45%复合肥;沟施是按定植或播种的行距开沟,在播种或定植前15—20天施入肥料,一般每亩施厩肥2000—3000斤,配施40—50斤45%复合肥。

2、追肥:苗肥在幼苗长出2—5片真叶时施,距幼苗15公分处开一小沟,每亩施尿素10—20斤,施后盖土浇水。

3、催蔓肥:在主蔓长到10—20公分时,距植株5—10公分处开沟,每亩施45%复合肥30斤,结合浇水施入适量人粪尿后,覆土。

4、膨瓜肥:当幼瓜直径长至5—10公分时,距根30公分与瓜沟平行开一条沟,每亩施45%复合肥20斤,浇水后覆土。

生产实践中,合理应用微量元素肥料,也是提高西瓜产量、品质的重要措施。 锌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幼苗抗寒性;硼可以提高坐果率,加速糖的合成与运转,提高西瓜的含糖量,增加甜度;锰可以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碳水化合物积累。 锌肥可用0.2%的硫酸锌溶液浸种。锰肥可在坐果后连续喷施0.2%硫酸锰2—3次。【西瓜种植视频大全】

硼肥的施用有两种方法:一是做基肥,亩施硼酸1公斤,与有机肥混和施入;二是叶面喷施,开花

期喷施0.1—0.2%的硼酸。 种植西瓜时另一种施肥方法是:亩施3000—4000斤优质有机肥,配施30—50斤二铵作基肥。蔓期追施20斤尿素;西瓜膨大期追肥20斤二铵,20斤钾肥。用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酌情增减。

场景三:施肥七个禁忌

一忌单一施用大量氮肥西瓜施肥最讲究氮、磷、钾配合,如果单一施用大量氮肥,植株极易徒长,不利于开花坐瓜及果实发育。西瓜坐瓜前以氮素营养为主,坐瓜后对钾的吸收量剧增;瓜的退毛阶段,氮、钾量基本相等,瓜的膨大阶段吸收量达到高峰,瓜的成熟阶段氮、钾吸收量明显减少,磷的吸收量相对增加;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幼苗期应为3.8∶1∶2.8,伸蔓期为3.6∶1∶1.7,瓜生长盛期为3.5∶1∶4.6。

二忌施用含氯肥料西瓜属于忌氯作物,施用含氯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会影响糖分积累,使瓜味变淡。

三忌过多施用人粪尿施用人粪尿过多,容易引起植株徒长,使坐瓜困难,瓜皮厚而味儿酸。

四忌在表土层施肥西瓜追肥要注意深施,施后及时覆土,特别是氮肥,如果表施,氮素容易挥发产生氨气,危害叶片,同时也使肥效降低。

五忌阴雨天气施肥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土壤含水量高,此时施肥,不但肥料易流失,而且容易引起西瓜徒长。

六忌施肥部位离根太近西瓜的施肥部位,一般要求距主根10厘米左右;离得太近容易烧根,影响植株生长。

七忌干旱时追肥天气干旱,土壤含水量低,此时施用化肥,会使根系细胞的细胞质溶液向外渗透,导致植株生理缺水而枯死。

场景四:施肥做到“五增”。

怎样把西瓜种得甘甜爽口,是每一位瓜农所孜孜以求的,只有不断提高西瓜品质,才能赢得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实现瓜农的增产增收。为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在施肥上必须做到“五增”。

一、增施有机肥,切忌单一施化肥西瓜播种或移栽前,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00—4000千克和腐熟的饼肥80— 100千克。在西瓜伸蔓期、坐瓜期根据长势每亩追施腐熟的人粪尿或沼肥100—150千克。以提高西瓜的长势,增强抗逆能力,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二、增施钾肥、切忌过量施用氮肥增施钾肥对西瓜的新陈代谢、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运送和转化关系密切。可以提高西瓜植株的同化效能,增强抗旱和抗病能力,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品含糖量。一般每667平方米用7—8千克钾肥(不含氮)作基肥,结瓜期每667平方米追施钾肥4-5千克,可以显著提高西瓜产量和甜度。

三、增施硼肥,切忌施含氯肥料西瓜适量的增施硼肥,既可有效的防止瓜皮过厚和空心,又有明显的增产、皮薄、肉甜的作用。

四、增施饼肥,切忌过多使用人粪尿当西瓜有鸡蛋大小时,在离主根10厘米处挖穴,每株施用充分发酵腐熟的饼肥50克加硼肥2克,封土后浇水。

五、增喷叶肥,切忌施肥过浅过近在西瓜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667平方米喷50千克,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 次可使甜度提高。在西瓜开花前和西瓜开始膨大时连喷2次0.1%—0.2%硼砂溶液,可使西瓜高产增甜。

场景五:施肥做到八不准

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与施肥关系极大,特别是西瓜的甜度,施肥是否得当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生产实践证明,西瓜施肥做到八不准。

一、不能单纯施氮肥。西瓜施含氯化肥如氯化铵、氯化钾等,氯离子进入植株体内,会降低西瓜含糖量,使西瓜味变酸,品质变劣。应施硫酸铵、硫酸钾、磷酸二氢钾之类的肥料,最好以鸡粪肥、饼肥、人粪尿、垃圾肥、草木灰等农家肥为主。

二、不施含氯的化肥。偏施氮肥,植株体内氮化物过多,果肉中所含糖就会减少,质量降低,肉嫩味淡,色浅皮厚,味酸。同时,偏施氮肥还易造成藤叶疯长,影响结果率。所以要氮、磷、钾配合使用,促进瓜秧健壮生长,提高果实品质。一般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60-80公斤或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20公斤。西瓜施用化肥应选用尿素,硫酸铵,硫酸钾等,如果施用西瓜专用复合肥效果更好,切忌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化肥。

三、不在干旱时施浓肥。天气干旱,土壤含水量低,不能施用浓度高的液肥,须先浇水或灌水,使土壤湿润后再施肥。土壤干旱时施浓肥,会使西瓜根系细胞质水溶液向外渗透,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易引起西瓜藤叶生理失水而枯萎甚至枯死。此时应施低浓度肥,并做到先浇水后施肥,或施肥与浇水同时进行。

四、不应在阴雨天施肥。阴雨天空气温度大,土壤含水量高,吸肥保肥能力差。此时施肥,肥料不但容易流失,而且造成蔓叶徒长,不利于坐瓜稳瓜叶嫩蔓脆易诱发并易诱发西瓜发生病害。

五、不宜施肥于近根蔸处。随着西瓜藤蔓的不断伸长,其根系也相应的逐步扩展,在根蔸下施肥,肥分反而得不到充分吸收和利用。

六、不能在表土层施肥。高温干燥天气,如把肥料施于表土层,不但肥分容易挥发损失,而且会烧根,因此施肥应在距根蔸20~40厘米处,开穴深施,随后覆土,以防肥分损失。

七、不能在表土壤干旱时施碳酸氢铵。施用碳酸氢铵时无论作基肥或追肥,都应在土壤湿润情况下深施后立即覆土。如遇干旱天气,要兑水浇施或施后浇水。

八、不宜施尿素后马上灌水。尿素中所含氮素以酰胺状态存在,酰胺在氮素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为西瓜根系吸收利用,一般要3~5天才能转化,尿素无论作基肥或追肥,都应在其转化完毕后才能灌水。

场景六:测土配方施肥

是西瓜科学施肥的主要内容,它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低消耗高效益,达到良种良法,体现优良品种优质高效特性,培肥土壤,做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西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1、西瓜生长发育的营养三要素

氮素:氮素营养水平直接影响西瓜营养体的大小和产量的高低。西瓜需氮量与西瓜的产量和土壤供肥能力密切相关。

磷素:磷素促进根系的生长,并与花芽分化和花蕾的发育有关。磷有增产作用及增进品质的作用。无籽西瓜磷过量可导致已败育的种子种壳变硬、色深,无籽西瓜施磷量应少。

钾素:钾肥可显著提高西瓜果实含糖量,改善品质,提高植株抗病性。

2、西瓜生长发育所需的其它营养元素

中量元素钙(Ca)、镁(Mg)、硫(S),微量元素锌、锰等,在作物体内虽然含量少,但在生理上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缺乏或过量时,也会引起作物代谢混乱,生长发育受影响。

二、测土施肥原理与意义

合理施肥,需要科学确定肥料用量、肥料种类和营养元素的合理配比,了解掌握测土施肥方法,可以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的依据。

1、西瓜需肥规律

西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基本与植株干物量的增长相平衡,即生长发育前期吸收氮、磷、钾的量较小,坐果后急剧增加。据有关资料表明:西瓜在发芽期吸收量极小;幼苗期占总吸收量的0.5%;伸蔓期植株干重迅速增长,矿物质吸收量增加,占总吸收量的15%;坐果期、果实生长盛期吸收量最大,占全期的84%。西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一般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3:1:4。

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的吸收是:氮的吸收极早,至伸蔓期增加迅速,果实膨大期达吸收高峰;钾的吸收前期较少,在果实膨大期吸收量急剧上升;磷的吸收初期较高,高峰出现较早,在伸蔓期趋于平稳,果实膨大期明显降低。西瓜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即营养的临界期和营养的最大效率期,这两个时期如能充分供给养分,西瓜产量常有明显的提高。

(1)营养临界期营养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西瓜生长发育起着显著不良作用的那段时间。一般来说,西瓜生长发育初期,对外界条件较敏感,此时如果养分供应不足,对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由此造成的损失,以后施用大量肥料也难以补救。

(2)营养最大效率期 指西瓜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养分绝对数量最多、肥料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高的时期。西瓜果实膨大期,需肥量最大,如果缺肥,对西瓜产量影响极大,是西瓜的营养最大效率期。

西瓜植株对养分的吸收是连续性,除了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外,其它各生育阶段也应保证养分的供应。

2、测土施肥的意义

西瓜生产要想获得高产和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满足其对养分的需要,而土壤中的养分是否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只有通过测土才能知道。如果不进行测土盲目施肥,可能造成浪费和减产。测土施肥的目的,不仅要告诉你那块地应不应该施用肥料,应该使用什么肥料,而且还会告诉你施用多少及什么时间施用最为恰当。

三、测土施肥方法

1、简易测土施肥法的基本理论和公式

简易测土施肥法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西瓜在生长发育期间需要吸收的养分总量是由产量决定的,而这些养分由土壤和肥料二者来提供。用数字表达式就是:需要吸收的养分=产量×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简易测土施肥法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以土壤养分测定值为依据,计算土壤供肥量。肥料的供应量则等于西瓜的需肥总量和土壤供肥量的差值。

基本公式:应施的肥量养分=西瓜需要吸收的养分-土壤提供的养分

2、西瓜需要吸收的养分量

西瓜需要吸收的养分数量是由其产量决定的,由于我们在种植前制定计划,则西瓜的产量是计划产量,常称作目标产量,由此可得:西瓜需要吸收的养分=目标产量×西瓜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目标产量是测土施肥的核心,我们所进行的测试、计算、制定的施肥计划,都是为了达到产量目标。产量目标应尽可能达到最高,而且能够实现。拟定目标产量时应考虑。

①当地西瓜的平均产量和最高产量:一般以前三年的平均产量,或前三年中产量最高而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正常的那一年的产量,作为计算目标的基数,然后提高10%,定为目标产量。如亩产3000千克,目标产量为:3000×(1+15%)=3450千克。

②西瓜的品种 如果过去是普通有籽品种,而今年打算改用无籽品种,在同样的水肥条件下,无籽西瓜能增产10%,那么今年拟定的目标产量为: 3000×(1+15%+10%)=3750千克

③土壤的水分条件 西瓜产量受水分条件影响大。主要应根据有无灌溉条件来决定。若该地块原来没有灌溉条件,而增加灌溉增产10%,增产应在原来基础再增加10%。

④多种增产措施同时使用后增产的百分率不可能是简单之和,而是比这低的数值。产量水平可以上台阶,但不能跨台阶。也就是原来的低产田,其目标产量最多定到当地的中产田水平。

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是指每生产一个单位(如每百千克)经济产量吸收的养分数量、不同品种(如有籽西瓜和无籽西瓜)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不同。另外环境的差异也影响到作物产量养分吸收率。虽然单位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受以上影响有变化,目前的应用中,是将它作为常量来用的。有关资料介绍,在华北中等肥力条件下,每亩3000千克产量,则需氮7.56千克,磷2.43千克,钾8.58千克。

3、土壤供肥量的计算

土壤速效养分校正系数 土壤供肥量指土壤在不施肥情况下,能向西瓜等作物提供的速效养分数量。通过测土分析得来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不能直接用来当做土壤的供肥量,只能作为计算土壤供肥量的一个基数。虽然各种测土方法测得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在数值上都不等于土壤的供肥量,但都与土壤供肥量,即土壤速效养分绝对含量有某种内存的联系。因此将土壤养分测定值乘一个系数,以表达土壤的供肥量,使土壤养分测定值由相对值转化为绝对值,用数学表达式即为:土壤可供的养分=土壤养分测定值×校正系数

土壤速效养分校正系数的测定

土壤速效养分校正系数的测定包括三个步骤:①设置田间试验;②测试土壤速效养分含量;③用以下公式求出校正系数:空白田产量×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空白田土壤速效养分测定值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免充气轮胎

下一篇: 牛膝的种植技术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