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中药种植新技术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6    阅读:

篇一 中药种植新技术
中药材菊花种植技术

  【概述】别名:药菊花、怀菊、杭菊、千头菊、毫菊、济菊、白菊花等。

  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花序经加工干燥后供药用。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高血压等病症。另外菊花叶也可清热解毒,治眩晕、皮肤疖疮。

  菊花主要生长栽培区域:全国各地均有栽种。河南武陟、博爱产称怀菊;安徽歙县、毫州产称毫菊、滁菊、贡菊;浙江桐乡、崇德产称杭菊;山东济宁嘉祥县在200年前从毫县引种而来称济菊(又称白菊)。还有四川等省亦产。菊花不但药用,还是人们代茶的饮料。由于各产地的加工方法不同,其商品规格分为贡菊、滁菊、杭菊、毫菊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株高50~140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茎直立,基部稍带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阔卵形,叶缘羽状深裂,裂片具粗锯齿或重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大小不等,直径2.5~5cm,总花梗和小花梗均密生白色绒毛。总苞半球形,由3~4层苞片组成,苞片绿色,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边缘膜质透白,外层苞片较小;花托小,呈凸半球形。舌状花着生于花序边缘,雌性,花冠白色,下部连成筒状,无雄蕊,雌蕊1枚;管状花位于花序中央,两性,每花外具苞片1枚,花冠管状,先端5裂,雄蕊5枚,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期9~11月。

  【生物学特性】

  菊花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冷,花能耐受微霜。其根和根茎在华北地区可越冬。喜阳光充足,忌荫蔽,怕风害。菊花在冬天枝杆枯萎,以宿根越冬,根状茎仍在地中不断发育。开春后,新苗生长加快,并且不断萌发出更多的新苗。4月中旬,新枝成丛,根状茎萌发的新苗可以进行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杆插繁殖的根系发达,生命力强,生长期长,进入花期后,叶片枯萎较少,开花大而且多。分株繁殖根系不太发达,易早衰,进入花期时,叶片大半已枯萎,对开花有一定影响,花少而小,还易引起品种退化。植株发育到9月中旬,不再增高和分枝,标志着营养生长已达顶峰,开始进入生殖生长阶段。9月下旬出现花蕾,10月开花。

  菊花耐寒,花能经受微霜,而不致受害。但在幼苗发育期,分株至孕蕾前均宜较高的气温条件;若气温过低,植株发育不良,影响开花。菊花耐旱怕涝,随着生长发育期的不同,对水分的要求量也各异。在苗期至孕蕾前,是植株发育最旺盛的时期,适宜较湿润的条件;花期则以较干燥的条件为好,如雨水过多,花序就会因灌注水分而腐烂,造成减产。菊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宜种于阳光充足、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过黏的土壤或碱性土壤以及低洼积水地不宜栽培。房前屋后、院内院外、水沟旁均能种植。

  【菊花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适宜土地,按每亩施圈肥或土杂肥4000~5000kg,捣细撒于地内,深耕20~25cm,使土肥均匀,耙细整平,做平畦,以待栽植。

  2.繁殖方法有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其中以分株繁殖简便易行,故多采用。收获菊花后,冬季在花墩上培土10~15cm厚,以保持水分防寒越冬。第二年“清明”前后扒去覆土,以利幼苗生长。“谷雨”至“夏至”前后,苗高6~1Ocm时,将幼苗及老根刨出来,轻轻去掉覆土,选健壮幼苗,顺其根茎,带着下端一段白色根茎劈下做种苗。然后在整好的畦田内,按行距45cm、株距30cm,挖6~1Ocm深的穴,每穴放苗2~3株。将幼苗的白色根茎部埋于土内

  3.田间管理

  (1)松土打顶:成活后不宜常浇水,防止徒长,应经常以锄地松土为主,头一二次要锄深,使土地疏松,以后浅锄,保持表土干松,地下稍湿润。使根向下扎,地上部分长的稍缓慢。“芒种”前后,苗高20cm左右时,第一次打顶,选晴天,将顶梢掐去,使其分枝,留15cm左右高的茎。打顶后,按每亩追施尿素10kg,撒于植株附近,旱时浇水。“小暑”前后,进行第二次打顶,即在第一次打顶后长出的分枝高20cm时,将顶梢掐去,再留15cm高的茎。“立秋”前后,再将分枝顶梢掐去,促使多结花蕾。

  (2)追肥:第二次打顶后,按每亩施干大粪250~400kg或豆饼50~80kg,捣细撒于根旁,然后锄地,同时将行间的土培到根茎上,形成1O~15cm高的垅,培土后向沟内浇水。“秋分”前后孕蕾时,每亩再追施尿素10~15kg。旱时浇水,促使开花整齐,提高产量。雨季注意排涝,地内不可积水,否则易烂根。“人伏”以后,锄地要离植株根部稍远,以免伤根。秋季植株封垅后,不便锄地,有草就拔,保持地内清洁。

  (3)防治病虫害

  1)叶枯病:又名斑枯病,在菊花整个生长期内均可发生,多雨时尤为严重。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病斑中心灰白色,周围有一淡褐色圈。后期病斑表面散生小黑点,病斑扩大后,叶片逐渐干枯。

  防治方法:收获菊花后,将地内残枝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菌源;栽种时选健壮无病种株;前期控制水分,雨季注意排涝;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再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2)菊花霜霉病:危害叶片和嫩茎,春秋两季均能发病。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地块种植;将移栽小苗用40%乙膦铝250~300倍液浸泡5~10分钟进行消毒;春季发病时,喷洒40%乙膦铝2503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2次;秋季发病时,喷洒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瑞毒霉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续3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不少于21天。

  3)菊花褐斑病:危害叶片。初期病斑呈圆形,黄色至褐色,边缘明显。后期病斑中心变为灰褐色至灰黑色,并生有许多小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但并不脱落。

  防冶方法: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后,及时喷洒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3~4次;在采收菊花后,割除地上部分,集中残株病叶烧毁,以减少越冬病源。

  4)黄萎病:在土壤水分较多,气温在20℃时最易发生本病。植株受害初期,叶脉组织逐渐褪色,随后变成褐色大斑。有时,一株上只有一侧表现病态,受害植株轻者矮小,不开花,重者萎黄枯死。

  防治方法:要注意排水,若发现病株,可连根拔除烧毁;发病前或初期,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5)菊天牛:又名蛀心虫。体长约12mm,黑色,幼虫黄色。成虫在5月间出现,咬食茎顶嫩梢,并产卵于茎中,致使嫩梢萎蔫下垂枯死,卵孵化后,幼虫蛀入茎的髓部,向下蛀食直到根部。被蛀食茎干,常易折裂,从而造成减产。防治方法:在发现植株断尖后,应自断尖处向下去掉一节烧毁,以防蔓延。也可在早晨露水未干、成虫尚未飞跃活动时,进行人工捕捉;还可用辛硫磷50%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药1次,每季作物最多只能使用二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不少于5天。

  6)红蜘蛛、蚜虫:以蚜虫为害最为严重。防治方法:可喷洒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

  7)蛴螬、地老虎:发生地老虎时,撒施敌百虫毒饵药杀。发生蛴螬时也可以追肥时拌入少量毒谷(毒饵)进行诱杀。

  8)钻心虫:6~8月常有钻心虫为害,也可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

  4.选育良种

  选留种秧。注意淘汰黄花种。因黄色菊花产量低,质量次。霜前在白花种内,选择株壮、花多、花大、花瓣层数多的植株,作好标记,第二年作为选育良种进行扦插繁殖或收割时留茬高一点,随后移栽到育苗地,留作翌年种苗。封冻前浇水盖粪,作好越冬管理,翌年作种秧。

篇二 中药种植新技术
中药材种植技术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其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主治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头晕不眠等症。

一、植物学特征

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0厘米。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呈心形,两年后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呈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叶子两面光滑无毛。花期在5~7月,果期在8~9月,浆果成熟时呈红色,果内有1粒种子。

二、生物学特征

半夏每年出苗和倒苗两次,3月上旬地温渐高,从母块茎顶部生出叶子,即为第一次出苗,6~8月倒苗。第二次在9月出苗,10~11月倒苗。半夏的种子、珠芽和块茎只要条件适宜均可萌发。

半夏喜温和湿润的环境,怕高温、干旱和强光照射,一般野生于河边、沟边、灌木丛中和山坡下。半夏块茎的耐寒能力很强,0℃以下能在地里正常越冬。半夏是耐阴而不是喜阴植物,在适度遮光条件下,能生长繁茂,在半阴条件下生长最为适宜。

三、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半夏根较短,喜水、肥,以选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宜。整地前,每亩施腐熟的圈肥或土杂肥2500~40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混合堆沤后做基肥,深翻20厘米深,耙细整平,做1.2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前茬可选豆科作物,也可和玉米、油菜、果、林等进行套种,在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也可种植。

(二)养殖及种植方法

1、块茎养殖。两年或3年生的半夏萌出的小块茎,可

做养殖材料。在半夏收获时选取直径0.7~1厘米的小块茎做种,并稍带些湿润的沙土,储藏于阴凉处,以待播种。春季日平均气温在10℃左右即可下种。此方法能使块茎增重快,当年就可收获。在整好的畦内进行双行条播。其行距20厘米,株距3厘米,沟深4~5厘米,每畦开四沟将种茎交叉放入沟内,每沟放两行,顶芽向上,覆土搂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110~125公斤。也可在9月下旬进行秋播,方法与春播相同。

2、珠芽养殖。母块茎抽出叶后,每一叶柄下部或叶片基部可长出1个珠芽,直径0.3~1厘米,两端尖、中间大。

5~6月选叶柄下成熟的珠芽,

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15厘米、株距3厘米,栽到3厘米深的沟内,栽后覆土。当年可长出1~2片叶子,块茎直径1厘米左右,翌年秋天可加工入药,小的可继续做种用。

3、种子养殖。夏秋季节半夏种子成熟时,随收随种。也可将种子储存于湿润的细沙土中,到翌年春季,按行距15厘米,开2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撒入沟内,搂平保湿,当温度上升到14℃时即可出苗。利用种子养殖的方法,在种子播种后3年才能收获,生产中较少采用,但在养殖材料缺乏及引种时可采用此法。6月中旬播种新鲜的半夏种

篇三 中药种植新技术
中药材种植技术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一、 选地、整地

1、选地: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2、整地: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耕深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适墒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 机肥。

二、播种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柴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但繁殖系数低。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介绍有性繁殖方法如下:

1、种子处理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生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种子吸水快,早发芽。

(3)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1%,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2、播种量 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握。

3、播种期:多数中药材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的,如薏苡、紫苏、决明子、红花、荆芥宜春播。在北方,多年生草本如甘草、黄芪、桔梗、黄芩等适宜春播,也可夏播。

4、播种方式

有条播、撒播、穴播等,生产上多为条播,其优点是覆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齐,通透性好,也便于田间作业。硬粒种子可以机播,节省人工,播种质量好。

5、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决定播种的成败,多数中药材种子细小,芽拱土能力弱,宜浅播。一般原则: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5倍,约为1~2厘米,播后一定要压实,并浇出苗水。

三、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中药材的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后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及时定苗,留苗密度视品种和苗情长势灵活掌握,适当密植是增产的关键。

2、中耕培土和除草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元参、地黄等全生育需多次中耕。培土可以保护芽头,增加地温,利于块根、块茎膨大,如元参、半夏等。药材田间杂草防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幼苗长势弱,生长时间长,要进行多次除草。

为了保证中草药土贝母和黄芪的品质质量,最好不要用除草剂。可以采用一些物理的方法进行除草,如:人工锄草或拔草、覆盖薄膜等。可以使用中药材系列专用除草剂。中药材系列专用除草剂是根据药材生理特性,经多年反复试验研制的药田专用系列化学除草剂。分为苗前和苗后两大类。

3、施肥

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的规律也不同,施肥的总原则是:1~2年生及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叶生长,中、后期追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发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

4、灌溉与排水

一般中药材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较少,生育中期生长旺盛,需水多,需水临界期多在开花前后,但不同种类也有区别。瓜类在开花成熟期,禾本科如薏苡在拔节期,黄芪在幼苗期。耐旱力强的中药材有知母、甘草、红花、黄芪等,

如果适时灌溉能促进产量大幅度提高。药材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最易遭受旱害,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根及根茎类的药材,最怕田间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土壤中水多气少,根呼吸减弱,影响生育,易死亡,所以,在雨季一定要注意田间排涝。

5、株形调整

可人为调整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田间通透性,使植株发育健壮,通过抑制无效器官生长,促进商品部位发育壮大并提高品质。草本类的株形调整主要有摘心、打杈、摘蕾、摘叶、修根等。木本类的有整形、修剪。生长调节剂也可在药材上试验应用,通过化控手段,可以延长地上茎叶寿命,促地下根及茎生长,打破种子休眠,调控花芽生长等。

6、其他管理措施

阴生的中药材忌强光直射,要搭棚遮阴,如人参、西洋参等,或是种植高秆作物遮阴,如天南星可套种玉米遮阴。攀援、藤本和蔓生的如山药、党参、栝楼等需要搭立支架。防冻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尤其在北方地区,易出现霜冻,应注意防治。调整播种期、科学肥水管理,可以培育健壮个体,提高植株抗性。

7、病虫害防治

为害叶部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和病毒病;为害根部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绢病、线虫病;为害茎部的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为害果实和种子的病害有枸杞黑果病和薏苡黑穗。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叶蝉、鳞翅目幼虫等。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禁止使用剧毒、残效长的农药。

四、采收加工

多年生药材应在适宜的年限采收,年限不够,有效成分含量低,年限过长,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果实和种子类药材适期采收,能提高收获效率。生产种子和种栽,适期采收更为重要,否则难保种子和种栽质量。

多数药材都需要在产地进行粗加工,以防止霉烂变质,保持药效,也利于运输和贮藏。不同种类的药材,加工方法也不同,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

篇四 中药种植新技术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新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新技术考试试题

---2013年度专业技术继续教育自学课目考试

【中药种植新技术】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共20题,每题1分)

1.不属于中草药贮藏过程中常见变质现象的是( )。

A.虫蛀 B.生霉 C.变色 D.粉碎

2.果实、种子类药材,适宜选择( )种植。

A.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湿润土地

B.土质深厚、地势较高的沙性壤土

C.庭院、山坡地

D.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平原与山区过渡地带

3.常见中草药病虫害中危害根部的病害有:( )、根腐病、白绢病。

A.白粉病 B.线虫病 C.枯萎病 D.菌核病

4.广藿香为( )科植物,原产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性( ),味辛,芳香化浊,用于( )。

A.唇形,微温,湿浊中阻、鼻渊头痛、胸闷不淑、腹痛吐泻。

B.菊,凉,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C.菊,寒,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

D.豆,凉,热淋、砂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尿路结石。

5.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主产湖北、江苏、广西、贵州。功能主治( )。

A.症瘕积聚、井壁痛经、疟疾、热淋、水肿。

B.疮痈肿痛、皮肤湿疹、小便不利、白带过多、前列腺炎。

C.高血压、火烫伤、恶性淋巴瘤、绒毛上皮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阑尾炎、毒蛇咬伤、肿瘤。

6.唇形科植物( )全草含挥发油等,主治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跌扑损伤。

A.竹叶菜 B.长春花 C.泽兰 D.龙葵

7.九信草处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腮腺炎、淋巴结炎外还可用于( )。【中药种植新技术】

A.风湿痛 B.脾虚食少 C.跌扑损伤 D.尿路感染

8.五加科植物( )处治疗胸腹刺痛外,还可以用于跌扑肿痛。

A.土木香 B.川乌 C.广防己 D.三七

9.木防己、白花蛇草两药功效相同点( )。

A.肠燥便秘 B.小便不利 C.尿路感染 D.湿热身痛

10.治疗食积不消、不思饮食、胸脘胀痛首选( )。

A.木香 B.天冬 C.太子参 D.牛膝

11.乌药性温味辛,主治气逆喘急、遗尿尿频、痛经,用量( )。

A.4.5—9g B.1.5—6g C.3—9g D.9—15g

12.既可以用于月经不调,又可以用于肝脾肿大的药物是( )。

A.牛膝 B.泽兰 C.丹参 D.马鞭草

13.治疗痰多喘咳、新久咳嗽、痨嗽咳血首选( )。

A.紫菀 B.乌药 C.天冬 D.太子参

14.( )既可以用于月经不调,又可以用于阳痿遗精。

A.龙葵 B.巴戟天 C.川乌 D.丹参

15.甘草不具有治疗( )的功效。

A.脾胃虚弱 B.心悸气短 C.自汗口渴 D.怠倦乏力

16.( )是区别蕨类植物根茎、双或单子叶植物根茎的主要依据。

A.外表有无木栓层 B.内皮环层是否明显

C.维管束类型和排列形式 D.中央是否有明显髓部

17.( )不属于花类中药材显微鉴别要点。

A.花粉粒—形态、表面纹饰等

B.毛茸—形态、组成细胞数、表面纹理

C.分泌组织—腺毛、腺鳞等形态、细胞数

D.厚壁组织—韧皮纤维、木纤维、石细胞

18.皮类中药材性状鉴别需要注意( )。

A.刺、钉状物、附属物 B.内皮环层 C.分泌组织 D.维管束类型

19.下列中药材中( )并非以假果入药。

A.金樱子 B.路路通 C.无花果 D.莲房

20.真菌类中药材不依靠( )贮藏养分。

A.肝糖 B.油滴 C.脂肪 D.氨基酸

二、多项选择(共5题,每题2分,少选、错选不得分)

1.根及根茎类中药材的采收特例( )。

【中药种植新技术】

A.人参 B.半夏 C.当归 D.沉香

2.矿物类中药材采收要注意( )。

A.用地上部分者要留根,用地下部分者要合理轮采

B.兼顾繁殖器官的成熟期,保证种群繁殖

C.同一植物多个部位入药,兼顾适宜采收期

D.野生药用动物严禁滥捕

3.千里光主治( )。

A.风热感冒 B.泄泻痢疾 C.崩漏下血 D.皮肤湿疹

4.15—30g的千里光可用于治疗( )。

A.水肿尿少 B. 目赤肿痛 C.皮肤湿疹 D.胸闷不舒

5.( )需要夏秋季采收(割),可晒干亦可鲜用。

A.广金钱草 B.将军草 C.藿香 D.野红花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5分)

1.中药材种植原则: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4—6倍,约3—5厘米,播后要压实,并浇出苗水。( )

2.土木香和云木香性温味辛,且具有相通的功效,除了可以用于健脾和胃、调气解郁,还可以用于胎动不安。( )

3.主治脾虚体倦、气阴不足、自汗口渴、病后虚弱首选太子参。( )

4.牛膝多栽培于2500m以上的高山,主产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

5.需要在花期-茎叶茂盛时采收地上活全草的中药材有益母草、荆芥、半边莲、藿香、佩兰等。( )

6.山药、白芷、天麻等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通常用硫熏的方法增白、防霉烂,这会造成硫化物残留和环境污染。( )

7.种草药的鉴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它规定了药品的来源、制作要求和检验方法。( )

8.根据现代炮制理论的要求,净制、切制、炮炙统称为炮制。( )

9.真菌无光合色素,营寄生和腐生生活,是典型的异养植物。( )

10.甘草性微温味甘,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 )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

1.中草药贮藏的仓库管理原则有哪些?

答:

2.药材性状鉴定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中药种植新技术】

答:

五、论述题(共2题,1题20分,2题25分)

1.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请对有性繁殖方法进行说明。

篇五 中药种植新技术
常用中药材种植技术

常用中药材种植技术

2011-6-13 0:39:02

1、高产高效益品种之一:药食两用、出囗创汇、紧缺价涨的玉竹【中药种植新技术】

2、易种易管致富品种之一:货紧价扬的射干

3、高效益品种之一:药食两用、出囗创汇、紧缺价涨的桔梗

4、高效益品种之一:大宗品种亩产值上万元的白术

5、高效益品种之一:亩效益超万元的大宗品种---旱半夏

6、致富品种之一:紧缺畅销的---天南星

7、高效益品种之一:药食两用、当年种当年收品种——罗汉果

8、高效益品种之一:药食两用、历年畅销品种——黄精

9、高产高效益品种之一:药食两用的名贵植物——龙牙百合

10、高效见效快品种之一:点地成金、药食两用的名贵药材—太子参

11、高产高效益品种之一: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山药

12、致富品种之一全身是宝,根果都是药——瓜蒌

13、高效益品种之一:投资少、见效快品种——元胡

14、致富品种之一:集观赏药用于一体的大宗品种—白芍

【中药种植新技术】

15、高效益品种之一:药食两用的高效益品种----何首乌

16、投资少、见效快的品种之一:“玄”机无限——玄参

17、致富品种之一:多年高效益的品种—金银花

18、致富品种之一:是地就长的高效益品种—知母

19、高效益品种之一:常用大宗药材品种—地黄

20、高效益品种之一:药食两用多年高效益的红色发财果—枸杞

21、致富品种之一:适应较广的高效益品种—川芎

22、致富品种之一:当年种当年受益的大宗药材品种—丹参

23、致富品种之一:长期高效的摇钱树—辛夷花

24、致富品种之一:一朝种植长期受益的高效品种——酸枣

25、致富品种之一:一朝种植多年受益的高效品种——连翘

26、高效益品种之一:市场紧缺多年畅销的——防风

27、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品种之一:用途广泛的药材——薄荷

28、高效益品种之一:货紧价涨的抗癌药物——猫爪草

29、致富品种之一:货少价扬畅销的——苦参

30、高效益品种之一:货紧价高的名贵药材——白及

31、高效益品种之一:货紧价高的名贵药材—重楼

32、高效益品种之一:货紧畅销的药材——天冬

33、高效益品种之一:货紧价升的药材——麦冬

34、高产高效益品种之一:高产高效益的名贵药材——佛手

35、高产高效益品种之一:高效益药食两用品种—牛大力

36、致富品种之一:价格稳定的常用药材——百部

37、高效益品种之一:高效益黄色摇钱树—栀子

38、高效益品种之一:长期高效摇钱树—吴茱萸

39、致富品种之一:长期摇钱树—枳壳

40、致富品种之一:投资少、见效快的药材—土贝母

41、致富品种之一:全身是宝的高效药材—青木香

42、致富品种之一:高投入高产出名贵药材—天麻

43、高效益品种之一:投资少、见效快的药材—川乌(附子)

44、高效益品种之一:投资少、见效快的药材—紫菀

45、高效益品种之一:红色金子—西红花

46、致富品种之一:集观赏、药、食三位一体的药材—菊花

47、致富品种之一:百年受益的高效品种——山茱萸

48、致富品种之一:药食两用的高效品种——花椒

49、致富品种之一:药食两用的品种——杜仲

50、致富品种之一:观赏与药用为一体效益高品种——牡丹

51、致富品种之一:全身是宝的药材品种—厚朴

52、致富品种之一:药食两用的长寿品种——银杏

53、致富品种之一:大宗中药材品种——黄柏

54、致富品种之一:药食两用的品种——鱼腥草

55、高效益品种之一:调和诸药的大宗品种——甘草

56、高效益品种之一:高效益大宗品种——当归

57、高效益品种之一:高效益大宗补药——党参

58、高效益品种之一:高效益补气固表之圣药——黄芪

59、高效益品种之一:土元效益好,养殖正当时

60、高效益品种之一:生长快、繁殖强、回报高---全蝎养殖

61、高效益品种之一:繁殖快、回报高---水蛭养殖

62、高效益品种之一:繁殖快、效益好---蜈蚣养殖

63、高效益品种之一:繁殖快、效益高、药食两用---乌骨鸡养殖

64、高效益品种之一:紧缺畅销的---前胡

65、高效益品种之一:当年收货紧价涨 大宗药材--- 白芷

66、高效益品种之一:当年见效种植简单的大宗药材---板兰根

67、高效益品种之一:多年货紧价昂的大宗药材---远志

68、致富品种之一:多年货紧价昂的药材---川岛柴胡

69、致富品种之一:叶作饲料+根为药的药材---大黄

70、致富品种之一:多年价格稳定的大宗药材---柴胡

71、高效益品种之一:抗癌良药---白花蛇舌草

72、致富品种之一:解暑清凉药材---藿香

73、高效益品种之一:抗癌良药---半枝莲

74、致富品种之一:易种高产品种---穿山龙

75、高效益品种之一:永久的绿色银行---五味子

76、致富品种之一:投资少见效快是地都能种的品种---决明子

77、致富品种之一:是地都能生的品种---荆芥

78、致富品种之一:种植简单、效益较高品种---牛膝

篇六 中药种植新技术
主要中药材种植及繁殖技术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