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鳗鲡混养技术: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20    阅读:

篇一 鳗鲡混养技术:
鳗鲡养殖有商机,花鳗和双色鳗搭配养殖风险小效益高



  双色鳗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投入少,风险相对少。而花鳗养殖周期长,投入大,效益高。这两种鳗鱼各有利弊,所以养殖户选择将这两种鳗鱼搭配养殖,取长补短,从而规避养殖风险。

  王玥:在这个鱼缸里我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您看这里面的两条都是花鳗,其中一条这个花纹特别均匀,身上没有任何杂质。可是您看另外一条它身上有一些白色的斑点,大哥是这条花鳗是生病了吗?

  养殖户:生病了,水温不够长水霉了,水温够一天就好了。

  不论是花鳗还是双色鳗它们都很娇气,对水温非常敏感,适合温度在20-32摄氏度之间,水温过凉它们不仅容易生病还不爱吃饭。

  养殖户 林飞:对水质要求也很高,我们都是从木兰溪引流下的。

  流动的溪水,适宜的温度,合理的放养密度,这些硬性条件缺一不可。

  养殖户:不好养,注意水温饮食,七七八八很多,比较费心。

  当然它们吃的也很讲究。

  王玥:现在我要跟大哥一起为鳗鱼准备它的晚餐了,您看这里面装的是鱼粉。哇,闻起来好腥啊。

  鳗鱼口味儿重,高蛋白腥味儿浓的鱼粉加水和成大大的团子是鳗鱼一日两餐不可缺的美食。

  王玥:一般我们喂鳗鱼的时候要拿个东西敲一下鱼就过来了,这个鳗鱼警觉非常高,如果动静大它们会非常害怕,由于应激反应会造成经济损失。

  但熟人来了,就不一样了。

  养殖户:它们认为我要给它们喂食物,就过来了。

  喂鳗鱼动作一定要轻柔,这样它们才吃得踏实。通常情况下,鳗鱼吃2斤饲料能长1斤肉呢,不过这饲料可不便宜呢。

  中国农科院水产动物饲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周志刚:它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成本非常高,比如我们一般的淡水鱼饲料一吨也就是五六千元,但是鳗鱼的饲料它贵的时候能达到1.5万-1.6万元。

  按现在的收购价,一条花鳗卖240元,需要消耗8斤饲料,按7元1斤计算光是饲料成本就是56元。再加上鱼苗、设施,人工等费用,一条达到出栏规格的花鳗需要花费的成本至少100元。而一条双色鳗卖80元,消耗饲料4斤,共28元,加上其它费用,成本近50元。鳗鱼养殖技术要求高,病死率高,养殖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失。

  中国农科院水产动物饲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周志刚:它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的养殖行业,它的苗种价格非常贵,饲料成本非常高,对养殖环境等一些要求相对比较苛刻,养殖100万元的鱼苗,养成需要投入700万元(创业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养殖户要将花鳗和双色鳗搭配养殖了,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有20多户村民从事花鳗养殖,养殖面积达200亩,一个养殖周期可产鳗鱼200万斤。不仅如此,为了加快生长速度,降低养殖风险,养殖户苏志高还尝试将这两种鳗鱼搬家到海南试养。

  王玥:在这个海南养殖场里马上要起捕这个鳗鱼,您看师傅们早已经开始进行起捕前的工作。刚才我问它们一会儿能起捕多少鳗鱼,大哥还跟我卖关子说不告诉我,说一会儿的场面会非常壮观,那么待会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把水下的渔网慢慢向中间集中靠拢,鳗鱼渐渐浮出水面。

  王玥:好多鱼啊,我真的是第一次看到起网这么多鳗鱼, 一、二、三,走,好重呀。我估计这里面得有好几千条鱼吧!您看每一条鱼特别灵巧,直接往上蹿的样子。感觉它们的身形特别灵活,感觉跟跳舞一样,看这些鱼在阳光洒下来的时候都是荧光闪闪的,特别漂亮。

  海南四季温暖,非常适合鳗鱼生长。鳗鱼搬家到海南不仅省去了越冬的取暖费用,生长速度也增加了不少呢。

  养殖户 朱冠:像双色鳗一年能养到两斤。

  拿双色鳗讲,原本在福建生长1年半出栏,搬家到海南大概1年就能出栏。这意味着省去了一部分人工和饲料成本。搬家到海南的鳗鱼住得宽敞了,空间大了,鳗鱼在水里耍得开,活力更足了。

  朱冠:控制密度,每亩控制1000条,长得又快还不容易生病,水质又不容易变坏。

  虽然鳗鱼的成活率高了,生长速度加快了,养殖风险依然存在。

  中国农科院水产动物饲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周志刚:我们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对进关的农产品质量要求非常苛刻。如果我们在养殖中为了方便或者因为疏忽不小心带入了违禁成分导致超量超标,那也意味着它的回报贬值。

  由于目前我国养殖的鳗鱼以外销为主,所以在养殖前除了掌握过硬的技术还要考察好市场,切勿盲目养殖。

  联系电话:13656988888

上一页  [1] [2] 

篇二 鳗鲡混养技术:
鳗和鱼虾贝混养的生态模式

  [科技苑]恰似羊群放进狼(20130521)  

  【主持人】:你好,欢迎收看科技苑。每年从春节到四月份,是福建省漳浦县旧镇白沙村捞鱼收获的季节。捞鱼对于很多地方的养殖户来说是件稀疏平常的容易事,但在白沙村却是件费劲儿的难事。

  【解说】:一大早,福建省漳浦县白沙村村民陈建坤就开始抓鱼了。他养了60亩池塘的鱼,在当地是最大的养殖户。

  【采访】:

  记者:你怎么不下去抓?

  陈建坤:一般我都很少下去抓的,它那个牙齿是很利的。它一咬下去,都是好几个洞的,马上会流血。

  记者:你被咬过吗?

  陈建坤:咬过,咬过太多次了。

  记者:所以你现在不敢抓了是吗?

  陈建坤:对、就是这个意思。

  【解说】:让陈建坤不敢轻易动手的是一种很少见的鱼。

  【采访】:

  记者:你们抓的是什么鱼?

  养殖户:海鳗、海鳗鱼。

  【解说】:海鳗分布在非洲东部、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海域。海鳗是鳗鱼的一种,不同于河鳗的是它长有尖利的牙齿。

  【采访】:

  陈建坤:虾是肯定要吃的。

  养殖户:这种鳗鱼都能吃螃蟹。

  陈建坤:小带鱼也可以吃掉。

  【解说】:尖利的牙齿使得海鳗具有凶残的撕咬能力,鱼、虾、蟹都是它们猎食的对象。不过凶猛的海鳗也有温和安静的一面。

  【采访】:

  陈建坤:这里面全部都是鳗鱼洞。

  记者:这一个一个洞,鳗鱼都钻到这里面,是吗?

  陈建坤:对。

  【解说】:除了捕食,海鳗更多的时候会去打洞、呆在泥里。喜欢泥巴的海鳗,加上它凶猛的本性,陈建坤每次收获起鱼都会请这些专业的抓鳗人。

  【采访】:

  记者:好抓吗?

  养殖户:不好抓,很辛苦。

  养殖户:走掉了,真的不好抓。

  记者:你们抓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吗?

  养殖户:就是按下去。

  记者:把头按下去?

  养殖户:对、把头按下去。

  【解说】:海鳗凶猛的习性,即便专业的抓鳗人要想捉住它们也不是件易事,就是这种吃鱼又吃虾凶猛鳗鱼,陈建坤却让鱼虾和它住在了一起。

  【采访】福建省漳浦县海鳗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建坤:还有养黄鳍鲷、对虾。

  【解说】:明明是会被凶猛的海鳗猎食的鱼虾,又怎么能和自己的天敌共处一室呢?陈建坤又为什么要把它们养在一起呢?

  2007年一直做水产销售的陈建坤开始养殖海鳗,虽然是门外汉,但他对于海鳗有着深刻的记忆。

  【采访】福建省漳浦县海鳗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建坤:很熟悉的,很小我们就懂,这一条就是海鳗啊。 我本身就是渔民,抓鱼的渔民。

  【解说】:旧镇湾地处福建省漳浦县古雷半岛和六鳌半岛之间,陈建坤生活的白沙村就在旧镇湾边,作为一个沿海的小渔村,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是渔民。在海边钓海鳗是陈建坤和当地很多渔民儿时最大的乐趣,而海鳗也成了当地渔民生活里离不开的一道美食。

  海鳗的肉质洁白鲜甜,跟河鳗相比,蛋白高而脂肪少,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在福建,在很多南方城市,海鳗也是很有人气的美味鱼鲜。而日本人对于吃鳗的疯狂迷恋,使得鳗鱼身价倍增。因为有营养有市场,陈建坤所在的白沙村从1993年开始尝试着养起了海鳗,不起眼的滩泥成了渔民的宝贝。

  【采访】福建省漳浦县海鳗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建坤:有这个泥土我们才去做,搞养海鳗。这个泥黏黏的,就是这样烂烂的才好。没有沙所以海鳗生活的很习惯,如果带沙的就不好。

  【解说】:海鳗很喜欢钻泥打洞,因为身上没有鳞片,失去了保护,带沙的泥土就会对海鳗的皮肤造成伤害。而靠近海湾的白沙村有大面积的滩泥,渔民们就把这又软又烂、质地细腻的泥巴圈成了一个个池塘,引入海水养殖海鳗。

  海鳗和河鳗一样,它们神秘的繁殖习惯依然是个难解之谜,所以渔民们都是用野生海鳗苗进行养殖。

  底泥、海水、投喂新鲜的杂鱼,池塘里的鳗鱼就像生活在自然海域一样。由于海鳗长势好、生长速度快,当地越来越多的渔民养上了鳗鱼。然而就在2002年,海鳗得上了一种怪病。

  【采访】养殖户:耳朵红鳗鱼得了这重病,它会死掉。咱们这个池塘如果放上一万五千条的鳗鱼苗,到抓的时候只剩不到九千条,其它的都死掉了。

  【解说】:被养殖户称作“红耳朵”病的鳗鱼,其实鱼鳍充血发红,每天都在死亡。当时还是海鳗经销商的陈建坤,和大家一样无奈,更让大家无奈的是,没有人知道海鳗为什么染病。

  【采访】:

  陈建坤:那我们没办法,大家都没研究出来。

  养殖户:也有上去给水产师傅、教授来看,也没有办法。

  【解说】:由于海鳗在当地养殖时间不长,经验积累不够,当时没有人说的清楚海鳗死亡的真正原因。虽然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养殖户们却早已估算到了自己在经济上即将遭受的巨大损失。

  【采访】养殖户:鳗鱼死掉了,到两三年抓就亏本了、是不是?这两年的饲料、投料就全部完蛋了。

  【解说】:海鳗要两年左右才能收获,偌大的池塘由于海鳗的陆续死亡效益急速下降。要想挽回经济效益,就得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当地养殖户开始琢磨着往鳗鱼池里再养点什么。白沙村盛产黄鳍鲷和对虾,如果在鳗鱼池里能够养上鱼虾,池塘就能提高效益,可这个想法让大家心里都打起了鼓。

  【采访】:

  陈建坤:产生这个怀疑,海鳗会不会把这个黄鳍鲷,小的给它吃掉。

  养殖户:这鳗鱼是肉食性的,担心会把鱼虾吃掉。

  【解说】:别说养殖户担心鱼虾会被海鳗吃掉,就连当地水产的技术人员也有着同样的困惑。

  【采访】福建省漳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 郑志坚:因为海鳗是凶猛性的、肉食性的鱼类,你放虾下去不是自投罗网吗?

  【解说】:吃鱼又吃虾,海鳗凶猛的习性大家早已了解,可如果不在鳗鱼池里放鱼虾,难道就要这样守着剩下的海鳗吗?就在当地养殖户们进退两难的时候,一个发现,让他们大胆的迈出了这一步。

  【采访】福建省漳浦县海鳗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建坤:无意当中就发现,我们进水的时候,进那些黄鳍鲷的苗,虾苗进来我们都不知道,然后等到清理这个池塘的时候,才发现那个里边有鱼有虾,长膘也是挺好的。

  【解说】:原来在进水时,海湾里的一些鱼虾也会被带进池塘,这些鱼虾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长得很好。于是,一些养殖户才试着把鱼苗和虾苗投进了鳗鱼池。

  【采访】福建省漳浦县海鳗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建坤:混养下去以后鳗鱼就不怎么得病了。

  【解说】:混养成功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陈建坤和不少养殖户都加入到了混养海鳗的队伍中。那么静静的池水下面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凶猛的海鳗在池塘里真的不吃鱼虾了吗?和鱼虾一起生活后海鳗为什么没再发病呢?

  【采访】福建省漳浦县海鳗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建坤:我们这个虾每天都要赛跑的。要不然就会被人家吃掉 。混养的虾就是这样,如果不是一个运动员的话,会被人家吃掉,没办法。

  【解说】:原来,陈建坤这些养殖户投放进去的对虾并不会百分之百的成活。已经被人们喂了杂鱼的海鳗对虾群放松了猎捕,但总有一些对虾会落入海鳗之口。

  【采访】福建省漳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 郑志坚:没错如果虾发病的话,它活动就比较弱了,游动就不行了,刚好被海鳗吃掉。

  【解说】:有病的对虾,除了会被海鳗吃掉,也会被肉食性的黄鳍鲷所捕食,而黄鳍鲷一旦有病、体质变弱,也会成为海鳗的美味。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尽管是人工养殖的池塘,却也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

  不再出现病虾病鱼,病菌在池水中就难以传播,而这种混养的方法,还减少了残饵对于水质的污染。

  【采访】福建省漳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 郑志坚:对虾也可以吃,吃一些残饵,把黄鳍鲷、海鳗吃剩下比较小的颗粒,对虾来吃掉。残饵利用率非常高,所以它使水的环境比较好。

  【解说】:池塘里有了对虾反而减少剩余饵料对于水质的污染。水环境越来越好,海鳗自然不再发病,黄鳍鲷和对虾也很健康。陈建坤和当地养殖户体会到了混养的好处,又在鳗鱼池里养上了泥蚶。

  【采访】福建省漳浦县海鳗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建坤:带血的血蚶,血越浓,它的质量就越好。

  【解说】:这带血的泥蚶和海鳗同样喜欢生活在泥里,陈建坤让它们住在一起,岂不成了争地盘的冤家吗?就在陈建坤这次放水收获时,我们找到了泥蚶和海鳗和谐共处的奥秘。

  【采访】:

  陈建坤:中间比较高的地方是放泥蚶,贝壳类的。

  记者:中间就像一个小岛一样。

  陈建坤:对、就是这个意思,中间要比较高一点,放贝壳类的比较好。低的地方,底下就是海鳗。

篇三 鳗鲡混养技术:
无公害食品 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无公害食品 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饲养鳗丽的产量指标与饲养周期、环境条件、放养模式、饲养管理及机械配备。 本标准适用于鳗鲡池塘饲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956 青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T 11777 鲢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T 1178 鳙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SC 1004 鳗鲡配合饲料

SC/T 1008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产量指标与饲养周期

产量指标、商品规格与饲养周期见表1。

表1 产量指标、商品规格与饲养周期

4 环境条件 4.1 池塘

鳗种池每口池塘面积0.35ha~0.50ha,水深1.2m~1.5m。成鳗池每口池塘面积0.5ha~1.0ha,水深1.5m~2.0m。池底淤泥厚度10cm左右,坡比1∶1.5~2。 4.2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清晰,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 4.3 池塘水质

4.3.1 主要物理因子指标

主要物理因子指标见表2。

表2 主要物理因子指标

4.3.2 主要化学因子指标 主要化学因子指标见表3。

表3 主要化学因子指标

4.3.3 主要生物因子指标 主要生物因子见表4。

表4 主要生物因子

4.3.4 其他理化因子

其他理化因子指标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5 放养模式 5.1 池塘清整

清塘方法及清塘药用量应符合SC/T 1008的规定。 5.2 鳗种质量

放养的鳗种由白仔鳗驯食人工配合饲料育成,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游动活泼。 5.3 放养时间

大规格鳗种可常年放养。规格为500尾/kg~800尾/kg的黑仔鳗,每年3月下旬至6月份放养。 5.4 分级饲养及放养密度

规模经营的养鳗场,从500尾/kg~800尾/kg的黑仔鳗养成400g/尾以上的食用鳗采用分级饲养。分级方法及各级鳗池的放养密度见表5。

表5 池塘饲养鳗鲡的分级及放养密度

放养鳗种当年,黑仔鳗(500尾/kg~800尾/kg)、幼鳗种(100尾/kg)、中鳗种(25尾/kg~35尾/kg)和成鳗四个级别池塘面积比例为1∶1∶3∶5。次年随鳗鱼不断长大,不断上市,各类池塘均转变为成鳗池。 6 饲养管理 6.1 饲料

6.1.1 使用的饲料应符合NY 5072和SC 1004 的规定。

6.1.2 不得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用于饲料添加齐的兽药。鳗鱼饲料中禁止作为添加剂使用的兽药名录见附录A。 6.2 投饲

当水温达到12℃以上时,需要每天投饲,水温在12℃~22℃时,每天投饲一次,投饲时间为下午二三点钟。水温在23℃以上时,每天投饲二次,投饲时间为上午6~8时,下午4~6时。投饲量视鳗鱼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季节灵活掌握。在幼鳗种和中鳗种阶段,投饵量占体重的6%~8%,成鳗阶段,投饵量占体重的2%~4%。 6.3 水质调节 6.3.1 物理调节

常用的物理调节有:

——冲、加水调节。在秋季末至早春季节,养鳗池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0%~20%;

夏季每月加水两次,每次加水量为池水的5%~20%;台风前夕,雷暴雨天气,养鳗池缺氧时可加大换水量。

——机械调节。晚上及中午均开动增氧机,中午开机时间为2h~3h;台风前夕,雷暴雨天气,可适当

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

6.3.2 化学调节

常用的化学调节有:

——当池水pH值在7以下时,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每次用量为225kg/ha~375kg/ha,直至池水pH值

在7.5~8.5为止。

——夏天池水透明度大于35cm,冬季大于30cm时,应适当减少换水量或每公顷水面用复合肥5kg或

尿素2kg加复合肥3kg对水全池泼洒,以增加池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改善池塘水体溶氧及水质状况。

6.3.3 生物调节

常用的生物调节方法有:

——每公顷放养规格为0.25kg~0.5kg的鲢、鳙鱼各750尾~1200尾,控制“湖靛”的繁殖。鲢、鳙

鱼种的质量应符合BG/T 11777、GB/T 11778的规定。

——池塘内底栖动物数量较多时,应适当放养青鱼,每公顷放养量为150尾~225尾。青鱼种的质量

应符合GGB/T 9956的规定。

——适当混养底栖杂食性鱼类,以清除池底残饵,防止水质变坏。

——当鳗种长至表5出池规格时,即捕捞上市或分池饲养,保持较适宜的密度,以利水质稳定。 6.4 日常管理 6.4.1 巡塘

上下午各一次,清晨观察池塘水色变化,有无浮头、鳗鱼病害等情况,并检查塘基有无渗漏;下午着重观察池塘水色变化,池水池度,鳗鱼摄食情况,并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冲、加水或增加开增氧机的时间。

6.4.2 防止鳗鱼浮头、泛池

鳗鱼密度较大、池底淤泥较多,或台风前夕,暴风雨引起上下水层急剧对流时,均会造成池水缺氧,引起鳗鱼浮头;池塘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浮游植物锐减时,也会引起鳗鱼浮头或泛池。防止方法有:

——按6.3的措施处理;

——池塘中轮虫、蚤类大量繁殖,应及时用0.2×106 95%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灭轮虫、水蚤,并换水施肥,使池水中浮游植物重新繁殖。 6.4.3 池塘清洁卫生

饲养期间,每月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每次用量为225kg/ha~375kg/ha,以改善水质,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6.4.4 防逃

每当收获鳗鱼、清塘时,应彻底检查塘基,堵塞蛇、鼠穴,加以修整。特别要对进排水口进行彻底检修,以防止鳗鱼逃逸。 6.5 鳗病防治

6.5.1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

6.5.2 彻底清塘消毒。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不放养带病鳗种下塘。 6.5.3 防治鳗鲡病害的药物使用方法按NY 5071的规定执行。 7 机械配备

每0.2ha~0.3ha池塘配置一台水车式增氧机,如水深2m或以上的池塘除配置一台水车式增氧机外,在池中央应加配一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每1.3ha~2.7ha池塘配置一台3kW轴流泵,用以加、注水。如扬程太高,需用离心泵。依据池塘总动力负荷的70%配置备用发电设备,以备停电急救之用。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饲养鳗鲡禁用的兽药名录

表A.1 鳗鲡饲料中禁用的兽药名录

篇四 鳗鲡混养技术:
鳗鲡的营养成分?养殖现状与对策?

鳗鲡的营养成分•养殖现状与对策

作者:于海振 李秋云 张坤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0期

摘要 从鳗鲡的分布、鳗鲡产业发展现状、养殖种类的变化及其原因以及营养成分(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等)方面对鳗鲡养殖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鳗鱼养殖业;营养成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65.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0-06632-02 Nutrition of Eels, Breeding Statu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YU Haizhen et al

(Fisheries College of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1)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el aquaculture industry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eel, development status of eel industry, change of aquaculture species and reasons,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utritional ingredients, including basic nutritional compositions and amino acids, fatty acids.

Key words Eel aquaculture industry;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1 鳗鲡养殖现状

鳗鲡(Anguilla sp.),俗称河鳗,又称白鳝、青鳝、白秋、蛇鱼等,属于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鳗鱼目(Anguilliformes)、鳗鲡科(Anguillidae)、鳗鲡属(Anguillia),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1-2],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沿海国家,北至北纬45°,从北海道起,日本沿岸、朝鲜西海岸和我国沿海各河流水域,南至南纬20°至越南、菲律宾、泰国等。日本鳗鲡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东起台湾省,西到长江上游的岷江、沱江、嘉陵江以及金沙江,除了辽河以北、渭水的宝鸡以西、黄河的龙门以上、云贵以西地区外,几乎遍布所有江河湖泊[3]。长期以来,关于鳗鲡种类数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Maxweber和Schmidt通过系统发生学和地理分布学的研究认为,世界上鳗鲡属总共有19种(包含亚种),其中太平洋分布13种,印度洋分布6种,大西洋分布2种,该研究结果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4]。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定名并记载了8种鳗鲡,即日本鳗(Anguilla japonica)、花鳗鲡(A. marmorata)、中花鳗鲡(A.sinensis)、短头鳗鲡

(A.breviceps)、疏斑鳗鲡(A.elphinstonei)、云纹鳗鲡(A.nebulosa)、乌耳鳗鲡

(A.nigricans)和福州鳗鲡(A.foochowensis)[2]。

鳗鲡是一种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和滋补身体的上等食用鱼类,有“水中人参”的美称。由于鳗鲡对淡水环境和食物条件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加上许多国家有食鳗的习惯,鳗鲡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种类,是重要的世界性经济鱼类之一[5-6]。1991年,我国开始引进欧洲鳗鲡进行试养,经过3年的摸索,基本了解了欧洲鳗鲡的生物学习性,解决了养殖中导致严重死亡的重大病害,使我国养鳗规模和产量迅速增加[7]。近年来,世界养鳗业快速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鳗鲡养殖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年鳗鲡产量约1.6×105 t,约占世界产量的2/3以上[4],是沿海地区致富、内陆地区脱贫的重要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总产值超过百亿元,加工出口量达10万t,目前就产值而言在淡水名优鱼类养殖业中鳗鲡养殖比重最大,鳗鱼产品年出口创汇额最高可达9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额的80%左右,2000年我国出口的水产品中烤鳗仍居水产品出口创汇第一位,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养殖、加工、出口、饲料和添加剂共同发展的产业,也是渔业经济中最典型、最成功的外向型产业代表之一[4]。养鳗业的崛起带动了饲料、加工等产业及外贸出口的发展,就其经济效益、创汇和提供的就业机会而言,已成为我国渔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支柱产业。鳗鱼的养殖方式有土池养殖、网箱养殖、半咸水土池单养或混养、塑料大棚温室养殖和封闭式循环水控温养鳗等[8],全世界现已产业化养殖的仅有日本鳗鲡、欧洲鳗鲡、美洲鳗鲡、澳洲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鲡5种,我国现有养殖种类主要为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9]。鳗鲡为降河洄游性鱼类,具有特殊的生活史[10],在淡水中性腺不能成熟,成年鳗鲡要从淡水回到海洋中产卵。1876年Syrski[11]发现雄鳗鲡的叶状精巢,1897年Crassi和Calandruccio首次发现了欧洲鳗鲡的卵巢,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鳗鲡无雌雄之分

[3],因为鳗鲡的人工育苗技术还没有被人们掌握,所以到目前为止养鳗业所需苗种全靠天然捕捞。由于世界各地养鳗业的迅速崛起,对鳗苗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野生鳗苗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养鳗业发展的需要。由于人们掠夺性捕捞,捕捞渔具大型化,作业范围逐年扩大,再加上常年的大量捕捞,导致鳗苗难以上溯到江河生长,使成年鳗鲡资源得不到有效补充,已造成鳗鲡苗种资源的匮乏,并引发恶性循环。2007年6月,在荷兰召开的《华盛顿公约》缔约国会议通过了将欧洲鳗鲡列入《公约濒危动植物附录II》的提案,自2009年1月起实施。这些措施的实施给鳗鱼产业中的种苗供应带来巨大影响,进而影响了鳗鱼产业的正常发展。为了保护鳗鲡自然资源并实现鳗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人工育苗的研究和新养殖种类的开发势在必行。关于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已超过50年,但至今尚未能实现鳗鲡人工繁殖苗种的商业养殖,而新的养殖种类——花鳗鲡的引进已经获得成功。

近年来,福建、海南和广东等地区积极发展花鳗鲡养殖。目前,花鳗鲡已被列为我国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养殖需要具有养殖证。我国现有养殖的花鳗鲡养殖种类主要是来自菲律宾的花鳗鲡,约占95%。我国2005年开始引进并试养菲律宾产花鳗鲡,2005年引进约10 t菲律宾花鳗鲡苗种,约6 200万尾,到2008年菲律宾花鳗鲡投苗量达到1亿多尾,2012年菲律宾花鳗鲡的投苗量达到20 t,2011~2012年广东省、福建闽北地区、福清地区和长乐地区相继投入大量菲律宾花鳗鲡苗种,已成为一个新的鳗鱼养殖种类[12]。

2 鳗鲡的营养成分

鳗鲡是一种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和滋补身体的上等食用鱼类,有“水中人参”的美称,深受世界多国人民的喜欢,如烧鳗和烤鳗在日本非常受欢迎;荷兰、丹麦和瑞典等欧洲国家则喜欢

将鳗鲡制作成熏鳗食用;鳗鱼冻是伦敦地区的传统美食。研究表明,鳗鲡富含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AA)、不饱和脂肪酸(UFA)和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

2.1 粗蛋白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生物体内许多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物质的成分,如各种蛋白酶、激素、血红蛋白和胶原蛋白等;另外,蛋白质还是体内抗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免疫系统的作用[13]。谢刚[14]等通过测定18尾野生日本鳗鲡成鳗的营养成分,发现蛋白质含量为(鲜重)。与鳙(Aristichthys nobilis)(16.95%)、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16.77%)相似,而高于罗非鱼(12.55%)[15]。

2.2 粗脂肪

脂肪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能量物质来源,因为脂肪含有较多的氢元素,在生物体内进行三羧酸循环,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为其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繁殖活动提供支持。花鳗鲡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5.08%)显著低于日本鳗鲡(18.30%)[16],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肌肉的脂肪含量都较高,质量分数达16%~24%;与日本鳗鲡相比,欧洲鳗鲡的脂肪含量更高[17];与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相比,花鳗鲡蛋白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更低[18]。

2.3 氨基酸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就是各种氨基酸,氨基酸在人体营养和生理上的作用非常重要,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实际上就是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19]。人体可以自行合成一部分氨基酸,有一部分氨基酸必须从饮食中获得,这部分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在营养学上通常称为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通常有8种: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必需氨基酸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日本鳗鲡肌肉氨基酸的组成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其中赖氨酸占总含量的9%[20]。根据FAO/WHO的理想模式,质量较好的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0%左右[21]。因为赖氨酸是谷类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长期单独食用谷类食物,容易造成赖氨酸缺乏,从而导致食欲减退、新陈代谢紊乱、体内多种酶活性降低等现象[19]。因此,鳗鲡肌肉蛋白属于优质蛋白质,并能为人体补充赖氨酸。另外,鳗鲡肌肉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牛磺酸,能促进代谢,改善心和肝功能[20]。

2.4 脂肪酸

鱼类食品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鱼类食品具有降血脂、健脑益智、抗血小板凝集和延缓血栓形成的作用,这都是因为鱼类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22]。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非常特殊的生物活性, 在预防动脉硬化、老年痴呆和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23]。

鳗鲡的胆固醇含量与其他鱼类相接近,鳗鲡的脂肪质量分数为16%~24%,欧洲鳗鲡和日本鳗鲡及其烤鳗制品的胆固醇含量分别为8.32%、8.52%和11.2%、11.5%,欧洲鳗鲡和日本鳗鲡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分别为19.0%和18.9%[24],高于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斜带髭鲷

(Hapalogenys nitens)、真鲷(Pagrosomus major)等多种经济鱼类[25]。花鳗鲡、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肌肉中HUFA(包括EPA和DH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花鳗鲡高于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26]。鳗鲡肌肉的脂肪酸含量受到性腺发育情况的影响,而DHA是日本鳗鲡性腺发育所必需的最主要的一种脂肪酸[27]。

2.5 无机元素与其他成分

现已发现与人类的生长和健康关系密切的元素约30种。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金属元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体内多种酶和蛋白质分子的功能起调节作用,在信号传导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等。例如,钙和磷是直接构成骨骼的成分,也参与体内多种生理过程。铁最主要的作用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进行氧气运输,也是细胞色素酶及肌红蛋白等的必需组成成分。锌是人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因子,主要通过形成多种酶来参与多种生化代谢过程,从而影响人体的多种生理过程。鳗鲡肌肉中含有多种无机元素,如磷、镁、钙、钾、钠和锌等,其中花鳗鲡肌肉中多种无机元素含量都高于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且营养价值更高[28]。另外,鳗鲡肌肉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而胆固醇含量较对虾和鸡蛋等多种食物要低得多[24,29]。由此可见,鳗鲡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食用鱼类。

3 鳗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鳗鲡混养技术:】

(1)传统的鳗鲡养殖种类为欧洲鳗鲡和日本鳗鲡,但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地鳗鱼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鳗鲡苗种的需求大量增加,而野生鳗鲡苗的资源无法满足养鳗业的发展需求。由于人们掠夺性捕捞以及对环境的破坏,使成年鳗鲡资源得不到有效补充,已造成鳗鲡苗种资源匮乏,并引发恶性循环,且欧洲鳗鲡在2007年已被列为濒危动物。国内外学者对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已超过50年,但至今尚未能实现鳗鲡苗种人工繁殖的商业养殖。作为解决该困境的途径,首先是继续对人工鳗苗的繁殖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鳗鲡养殖新种类的引进,近年来花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鲡的引进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2)近年来,鳗鲡养殖业发展迅速,鳗鲡产量不断增加,而鳗鲡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外,国内市场对鳗鲡的需求很少,这就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鳗鲡价格的下降使养鳗业从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逐步转变为高产出、低效益的产业。另外,由于鳗鲡产量的增加,国外市场对我国鳗鲡产品的选择增加,加上渔药的滥用,造成产品安全壁垒的形成,从而影响了鳗鲡养殖业的发展。作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规范养殖,控制养殖规模,规范化养殖技术和渔药的使用,提高鳗鱼质量。

(3)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养殖过程有关的各项技术包括养殖技术、饲料的研制、产品的加工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还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鳗鲡养殖产业的需求,包括疾病的防

治、养殖技术以及各项标准的制定,这导致了养殖中无法保证规范的渔药使用。针对以上问题,应该注重无公害鳗鱼产品的养殖和加工等技术的开发以及无公害渔药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松井魁.鳗学:生物学的研究篇[M].东京:恒星社厚生阁艋,1972:273.

[2] 董金海,祝茜.鳗鲡属鱼类研究状况及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J].海洋科学,1993(6):21-22.

[3] 黄大明,陈世群.鳗鲡的生活史和人工育苗的探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8(6):63-67.

[4] 吴成业,刘兆钧.中国鳗业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福建水产,2004,12(4):16-19.

[5] 林国荣,闵志勇,吴志强.三种鳗鲡肌肉无机元素组成分析[J].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7(2):28-30.

[6] 赵明森,郭宋平.鳗鲡规模养殖关键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2.

[7] 樊海平.我国鳗鲡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上)[J].科学养鱼,2006(2):1-2.

[8] 娄甜甜,齐兴柱,尹绍武,等.鳗鲡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07,26

【鳗鲡混养技术:】

(6):366-369.

[9] 樊海平.我国鳗鲡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下)[J].科学养鱼,2006(3):1-2.

[10] TESCH F W.The eel:b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nguillid eels[M].London:Chapman and Hall,1973:1-23.

[11] SYRSKI S.Lecture on the organs of reproduction and the fecundation of fishes and especially of eels[J].Rep.US Commnr Fish,1876,37:179-184.

[12] 聂晓.国内花鳗鲡养殖业异军突起[J].中国渔业报,2012(9):6.

[13] 冯颖,陈晓鸣.食用昆虫营养价值评述[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6):662-668.

[14] 谢刚,杨红波,邢惠铃,等.鳗鲡肌肉生化成分的分析[J].淡水渔业,1989(4):9.

篇五 鳗鲡混养技术:
养鳗土池混养赤眼鳟试验

篇六 鳗鲡混养技术:
鳗鱼土池养殖技术

【鳗鲡混养技术:】

篇七 鳗鲡混养技术:
大花鳗养殖技术要点

大花鳗养殖技术要点

1.花鳗鱼养殖的水质调节及投喂管理 花鳗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在花鳗鱼养殖过程中要重视水质的调节。放养前,绝大部分的泥塘都使用生石灰150~250公斤/亩作清塘消毒,池水30~40厘米深时消毒,可将池水ph值得高到11以上,既可清除野杂鱼类、水中昆虫,又可改良池底土质的酸性。加注水至适当水深,一般15~20天后ph值可回落至8~9之间,经过试水(用鱼作试养),石灰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养花鳗鱼,若ph值过高(石灰毒性未完全消失)便放养,会造成花鳗鱼脱粘死亡。

养殖过程中要求水质控制到“嫩绿”、“清爽”。养殖水体中要有适量的蓝绿藻繁殖,藻类可起到遮荫、增氧和稳定水质的作用。有时水质清瘦、混浊或有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会破坏水质,使藻类不能正常生长;有时水体中藻类很少,使得水体变得清瘦,这都会影响花鳗鱼的摄食和生长,这时,可采用“引种”、施肥办法,同时用保水王(光合细菌)2~3×10~6,先在阳光下活化1~2小时,然后全池泼洒,可促进藻类的迅速繁殖。有时水体中悬浮物很多,显得很混浊,可先用高锰酸钾1×10~6处理,再用以上方法可培养藻类繁殖。 另外要经常巡塘,发现池边有“水蛛”浮游动物出现时,及时使用克虫b1型,每瓶2~3亩或蛛虫煞星每瓶3~4亩,沿池边2米左右范围泼洒,并停开增氧机1~2小时,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使用,这是因浮游动物繁殖迅猛时,它们2~3天可吃光水体中藻类,使水体发生“水变”。而藻类过量繁殖会使水体变得绿而浊,不清爽,甚至出现“水华”,特别夏季藻类的过量繁殖对花鳗鱼的摄食生长不利,这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达到减少藻类的目的。在没有水换的情况下,可借用药物杀死部分藻类。通常采用硫酸铜0.3×10~6在下风处藻类集中的地方多点泼洒或用“蓝博士”1×10~6,新的办法可用优马林(环保产品)0.5~0.6×10~6加病毒净0.3~0.4×10~6其效果优良,使用更安全。杀藻剂使用后,藻类死亡容易使水质变化,需注意增氧及调节水质。

经常检测池水各项指标如: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可使用水质分析盒作简易测定。溶氧不足,要增加开增氧机台数和时间,换新鲜水或施用增氧剂使水体中经常保持充足的溶氧。氨氮偏高可用保水王2~3×10~6或益池保0.2~0.35×10~6全池泼洒,这些微生物制剂既使用安全又能迅速分解水体中有机物从而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偏高,使用反硝化细菌制剂可迅速降低亚硝酸盐含量。ph值偏高可使用降碱灵调节;ph值偏低,可定期用生石灰20×10~6全池泼洒,最好每隔10~15天使用一次,大雨过后用生石灰调节。水体中大型水生植物和螺类的大量繁殖,也会影响水质,水生植物空塘时可用硫酸铜杀灭,或用人工捞取办法处理。螺类除使水体变得清瘦外,还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可用克虫c型(0.25~0.35×10~6)全池泼洒杀灭他们,对花鳗鱼没有影响。

经常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花鳗鱼摄食正常,减少病害的发生,能快速生长,反之则造成花鳗鱼摄食差,病害多、生长慢、饵料系数高。坚持使用微生物制剂是保持良好水质最有效的办法,既安全、实用又符合环保、健康、无公害水产养殖的发展潮流。

投喂管理1.水温对投喂的影响(1)早晚温差会影响到当天花鳗鱼的饵料摄食,在无温池内3℃以内的日水温差是属于正常的,不会影响到花鳗鱼吃料。主要在季节交替时,日水温超过4℃时,会影响到花鳗鱼的摄食。当这种情况产生时,最好降低投饵率,可减少30%~

50%的饲料投喂量,以免花鳗鱼产生不适。

因此建议养殖户,在春夏交替时推迟拉掉保温棚,而秋冬交替时要提前盖好保温棚,这样可避免季节交替时产生的日水温差太大。

(2)季节性温差主要的影响是自然水温的季节性变化,要根据自然水温的变化调整到适宜的投饵率,保证花鳗鱼一直处于最旺盛的摄食状态。正常情况下水温在24℃~29℃时投饵率为2.5%~3%;水温超过30℃时,投饵率最好下降到2.2%~2.6%;水温在20℃~24℃时,投饵率为1.6%~2.5%;水温在14℃~20℃时,投饵率为1%~1.6%;水温低于14℃时,投饵率也应随之下降到0.4%~1.0%。以上是投饵率与水温的大概规律,各鳗场可根据自己情况稍做调整。

2.花鳗鱼大小与投喂量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花鳗鱼的投饵率随着花鳗鱼的长大而降低。在白苗期时白仔料的投喂量应为鳗体重的5%~6%;转入黑仔阶段,花鳗鱼大小大概为500~80p后,投饵率也要随之下降到5%~3.5%;而花鳗鱼长到80~50p的幼鳗期间投饵率最好控制在3.5%~2.5%;当花鳗鱼进入15p以内的成鳗期后投饵率应下降到2.5%~1.5%。

3.花鳗鱼摄食与水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1)水环境要求精养池中的换水量不要变化太大或土池中的藻相不要产生突变等等,水环境变化太大会引起花鳗鱼吃食严重下降甚至产生不摄食的现象。

(2)水中理化因子的变化主要是水质恶化引起的,主要是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超标。如果水中氨氮超过2ppm,亚硝酸氮超过0.2ppm,特别是亚硝酸氮超标后会使花鳗鱼机体本身送氧失常,从而引起花鳗鱼摄食不正常不上台。还有水中的溶解氧最好能高于5ppm,如果低于3ppm,也会引起花鳗鱼摄食不正常。因此养殖场内需要配有快速水质检测盒,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4.光线对花鳗鱼摄食的影响光线的强弱影响主要是从小鳗开始养成的习惯,对已形成习惯后的花鳗鱼我们就不要随意去改变它。正常的花鳗鱼一般喜欢稍暗的水环境。

5.天气突变也会减少花鳗鱼的摄食量(1)天气突然闷热时,花鳗鱼会感到很烦躁,甚至会产生暂时性的缺氧,因此这种情况下至少要减下一半的投喂量。

(2)冷空气突然来时,花鳗鱼也会产生不适,这时要减少1/3以上的饲料投喂量。

(3)下暴雨时或暴雨后,最好能停食一餐,进行一次水体全面的消毒,减少花鳗鱼应激反应产生的一些不良影响。【鳗鲡混养技术:】

2.花鳗鱼的养殖方式露天止水式养殖这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养殖方式。鳗场的规模以50亩为宜。养殖设施主要包括鳗池、注排水系统和附属设施。利用江河、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等作为水源。一般每天仅交换池水的1/10~1/7。主要依靠浮游蓝藻和水车或增氧机增氧,以改善水质。其优点是建池成本低、耗电省。缺点是产量较低,一般亩产仅1000~2000千克。

1.养殖设施(1)鳗池规格 鳗池可分一级池、二级池、**池和成鳗池四种。鳗场中这些池子的比例分别为2:8:15:75,即一个50亩水面的鳗场,一级池1亩,二级池4亩,**池

7.5亩,成鳗池37.5亩。这些池子的用途及规格如下。

一级池:用于鳗苗引食训练,并将鳗苗养到0.2克左右。面积为50~60平方米,池深0.

8~1.0米,水深0.5~0.6米。

二级池:饲养体重0.2~2克鳗种。面积为200~400平方米,池深1.2~1.5米,水深0.8~1.0米。

**池:饲养体重2~20克的鳗种。面积400~800平方米,池深1.4~1.5米,水深1.0~1.2米。

成鳗池:将体重20克左右的鳗种养成150~200克的食用鳗。面积800~1200平方米,池深1.5~1.6米,水深1.0~1.2米。

(2)鳗池形状与结构各级鳗池的形状以圆形或正方形切去四角为好。根据花鳗鱼善逃、难捕和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特点,在结构上必须具备防逃、易捕和注排水方便的功能。池壁有用块石、砖浆砌,混凝土现浇和混凝土预制板拼切三种形式,四周池壁垂直光滑,壁墙高0.8~1.6米,壁顶用盖板“压口”,盖板伸向池内5~10厘米,堤面要高出水面0.3~0.5米。 温室止水式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是与露天池配套,在培育池上方搭钢骨架,覆盖塑料瓦或薄膜,并采取加温措施,使池水保持在25℃左右。各级鳗池的规格和放养密度以及饲养管理方法与露天池养殖基本相同。鳗苗饲养一个月左右就可分塘,成活率80%左右。2月下旬放养的鳗苗,饲养120~150天,可养成3~5克的鳗种,到年底可养成50克左右的鳗种,并有20~30%的鳗种养成食用鳗上市。

温流水养殖温流水养鳗是目前较先进的养殖方法。要求将水温控制在花鳗鱼最适水温(27℃上下),并进行流水养殖。其优点是花鳗鱼病害少,生长快,单产高。一般2月初放苗,当年就可全部养成食用鳗,亩产15000千克左右。缺点是基建投资较大,养殖技术性强。这种养殖方式因水源不同,可分为工厂余热温排水养殖和室内循环过滤式养殖两种。前者利用工厂余热温排水,可以节省能源,结构较简单,养殖成本较低;后者用锅炉加温,池水循环利用,需配建生物过滤池,结构比较复杂,一次性投资较大。

余热温流水养鳗均要求尽可能利用地形高程建造鳗池,以便能自动注、排水。由于池水用过后立即排出场外,因此一般都在露天操作。其主要设施有:冷水和热水管、调温池、养鳗池和排水管。

循环过滤式养鳗场,一般都在室内操作,并配有生物过滤池。温流水养鳗场的规模一般为1~2亩。每只池子都是水泥结构,面积以30~50平方米为宜,池深1.2~1.4米,蓄水1.0~1.2米。池呈圆形或正方形切除四角,圆池池底呈锅底形,排水口设在池底中央,由两个半圆形的排水墩及墩两侧的三道闸门组成。方形池池底平垣,并向排水口倾斜。其他设备要求和饲养管理方法与露天池大致相同。

3.鳗病防治花鳗鱼养殖中要特别注意防治鱼病。主要病害有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烂鳃病、鳗鳔居线虫病和赤鳍病等,可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治。

4.成鳗的捕捞、分选和运输(1)捕捞:成鳗养殖若是实行池塘专养的,一般都要采取轮捕轮放的措施,捕捞时间主要是根据花鳗鱼的生长情况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的情况来确定。一般一年可捕捞四次左右,即6月初、7月下旬、9月初和11月中旬。使用捞春片鱼种的网具,运用四大家鱼的捕捞方法,起水率可达90%以上。捕捞前要停食一天,操作要小心谨慎,夏季高温捕捞,最好在黎明前下网,花鳗鱼捕起后,应立即置于水车式增氧机的下

游吊养。早春和晚秋可在中午捕捞,花鳗鱼也不易受伤。

(2)分选:分选就是将捕起的花鳗鱼进行大小分档,将体重150克以上的花鳗鱼出口或供应国内市场,不符合商品规格的继续留养。分选食用鳗主要使用分鳗槽进行。

(3)运输:食用鳗的运输方法有塑料袋充氧运输和鳗箱淋水运输两种。前一种适于长距离运输,后一种适于短距离运输。运输食用鳗的装运量一般较大,塑料袋的规格为40×60厘米,每袋可装食用鳗10公斤,加10℃的水15公斤。夏天高温季节,装袋需要采用**降温法,将水温逐步降到10℃左右,这时花鳗鱼已能适应低温环境,即可装袋、充氧、运输。鳗箱淋运输,每格鳗箱可装食用鳗3~4公斤,一般4~5格捆成一套,每套可装花鳗鱼20公斤左右。其运输方法和注意事项均与鳗苗运输相似。

花鳗鱼的养成技术养殖场址条件1.水源:平原地区以河、湖水为主,山区以溪水、泉水为主。最好要有地下水,以便于提取深井水备用。养殖场的耗水量很大,因此水量一定要充足,一般养成1千克食用鳗需水约25立方米,因此在设计中以其为基础。适宜的水质是PH值7~8,透明度20cm以上,无工业污水危害。

2.电源:养殖场需充足的电源,一般每亩鳗池需配备1千瓦动力的增氧机。一个年产100吨食用鳗的养鳗场,至少需要1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而且要保证常年不停电。

3.其他:建场土质以壤土为最佳,地形要求平整,气候温暖,若能利用热电厂的温排水或温泉水,则效益更为明显,此外要求水陆交通方便,以便运输饲料和商品鳗。

养鳗池设计我国目前常见的养鳗池有露天静水式和余热温流水式两种,其建池要点如下:

1.露天静水式养鳗池:利用河、湖、库及地下水等自然水作为水源,建池成本低,耗电少,但产量较低,一般亩产仅1~2T,这是我国目前主要养殖方式,一般鳗场规模在50亩水面。其鳗池按花鳗鱼不同规格分级饲养,通常分一、二、**和食用鳗池四种。其池形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注排水**叉相对,设置防逃设施,并选择向阳背风的池边搭设食棚。

2.温流水式养鳗池:要求水温控制在鳗鲡生长最适水温27℃左右,并进行流水养殖,其优点是病害少,生长快,单产高,是目前较先进的养殖法。

养殖技术食用鳗的养成是将体重20克左右的鳗种,养成体重150克商品鳗的过程。养殖方法可分专养、混养和搭配养三种。其关键在饵料投喂、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等。 饵料投喂要求定质、定位、定量、定时。

水质管理则应注重水质培育和控制,以防水变。养鳗池正常水质呈嫩绿色,透明度在20cm左右,PH值7.5~8.5,此时鳗鲡摄食旺盛,生长迅速。

饲料1.新鲜饲料:养鳗常用的新鲜饲料有丝蚯蚓、美女蚤、剑水蚤、摇蚊幼虫、河蚌、黄蚬、螺蛳、小鱼、小虾和动物内脏等,新鲜饲料投喂效果较好。

2.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应根据鳗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要求而将各种原料按比例配制,因其具营养成分全、贮藏运输方便和经济效益的优点,是发展鳗鲡养殖的理想饲料。 病害防治1.寄生虫引起的疾病锚头蚤:锚头蚤寄生于花鳗鱼口腔内,下颌有出血点使花鳗鱼吃食困难,发病期主要在夏秋高水温时。防治方法:放养前用0.5ppm的晶体敌百虫消毒池水预防,发病后可泼洒0.2~0.6ppm晶体敌百虫,隔7~10天泼洒一次,连续施3~4次。

两极虫病:两极虫寄生使鳗体出现斑点。发病季节4~6月份。目前尚无好的方法,可在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两极虫孢子,或用0.5%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治疗。

车轮虫病:车轮虫寄生花鳗鱼鳃和体表,鳗苗到成鳗都会发生。防治方法:可用0.5%硫酸铜和0.2%的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杀灭,或在分养时用五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20分钟。

鳗居线虫病:由鳗居线虫寄生在鳗鳔中引起,100g以上鳗血寄生率较高。此病无有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90%晶体敌百虫0.2~0.4ppm全池遍洒对控制此病的流行有一定效果。

2.细菌引起的鱼病赤鳍病:由产气单胞肝菌、鳗大肠肝菌所引起的疾病,本病为常年多发病,从鳗苗到成鳗都会发生。防治方法:可用呋喃、磺胺类药饵投喂,也可用5~10ppm呋喃唑酮或1~3ppm的亚甲基蓝全池泼洒。

烂鳃病:由柱状粒球菌感染引起,50~100g花鳗鱼易发此病,预防方法同赤鳍病。

3.霉菌寄生引起的疾病水霉病:由水霉菌寄生引起,水温15~20℃时发病率高,防治方法是对病鳗苗用1ppm的亚甲基蓝消毒或用0.7%食盐水消毒,发病后及时用浓度1~2ppm的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有效。

4.其他病毒鳃肾病:病因不明,发病季节多在10~3月间,死亡率高,发病后可用1~5%的食盐水药浴有效。

鳗鲡病害还有很多,如烂鳍病、肠炎病、腹水病、小瓜虫病等等。

3.成鳗养殖技术成鳗养殖是把体重15~20克以上的幼鳗,经过5~6个月的精心养殖养成体重200~250克以上的商品鳗。在成鳗养殖过程中,要指定专人负责饲养管理,控制水温,调节水质,测定水质的理化因子,加强鳗病防治,使花鳗鱼在良好的环境中摄食、活动,促进各阶段花鳗鱼的快速生长。以最短的时间,尽快养成商品鳗,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将成鳗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养殖池及其消毒1.养殖池设施为室内水泥池,池底为石(鹅卵石)砂底,呈锅底型。面积为150~360平方米,其形状为无角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池深为1.1~1.3米,水深0.8~1.0米。各池分设进排水口,进水口设在池壁顶端,排污口设在池底中央,并用钢筋焊成密栅板遮盖排污口,排污管直径20cm以上,采用暗管阴井自动溢水。鳗池顶部用钢筋或毛竹搭架,顶上用黑色塑料薄膜或黑色塑料薄网搭盖遮荫。要求水质无污染、清新,使用充足的溪河和水库水源。

2.养殖池消毒:精养鳗池在投放鳗种前,用200毫克/升生石灰或20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3~4天后,洗净池再注入新水,再用30毫克/升浓度高锰酸钾浸泡消毒,2~3天后洗净池壁、池底,排干水待用。

鳗种放养1.放前准备要求花鳗鱼体格健壮,丰满度大,无病无伤。一般池水温控制在22~26℃,池水深保持在0.9~1.0米。在每口鳗池对角处安设二台0.75千瓦的增氧机,以保证水中充足的溶氧量,为花鳗鱼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活动环境。

2.放养密度根据不同规格鳗及精养池的水质、水源等条件而定。一般40~70尾/千克规格的鳗种,100~150尾/平方米;20~40尾/千克规格的幼鳗,80~100尾/平方米。鳗种分池投放后应及时用药物消毒,以防拉网选别操作时花鳗鱼受伤细菌感染。消毒后需大量注换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