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放大的蚕茧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20    阅读:

篇一 放大的蚕茧
蚕丝被制作过程-放大的蚕茧更赚钱

  [每日农经]记者追踪:放大的蚕茧更赚钱(2010.7.9)

  知道蚕丝被制作过程吗?其实不是很多个放大的蚕茧!现在就跟随记者一起来看看吧。

    热线电话:0870-2121267;1887094641;15240825131

    张苑:把气球变大这当然没什么好奇怪的,可是要把一个小小的蚕茧变得像气球这么大,您信吗?在云南省的昭通市就有人不仅能将蚕茧变得像气球这么大,甚至还要比这个气球大上十几倍,您觉得这可能吗?

    蚕茧就是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要说把蚕茧放大到这气球的十几倍,的确有些难以想象,究竟是什么样的蚕茧能被放大?被放大的蚕茧会有什么用处呢?

    张苑:这些像吊床一样的隔板叫做蚕床。您看,现在这些蚕正在蚕床上悠闲地吃着桑叶,而且您可以仔细听一下,还可以听到蚕吃桑叶的沙沙的声音。

    能被放大的蚕茧跟这些蚕是不是有关呢?它们所吐的丝和结出的茧,有什么与众不同吗?

    张苑:老乡,您这些蚕养了多长时间了?

    养殖户:二十一二天了。

    张苑:那它们是不是快吐丝结茧了?

    养殖户:再养六七天吧。

    张苑:还要六七天。那它们吐丝结茧的时候,样子看起来跟现在一样吗?

    养殖户:不一样,还要长大些,颜色发亮时才吐丝。

    蚕属变温动物,它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上升或下降,体温也相应变高或变低。在温度和湿度适当的环境下,一般养殖35天左右的蚕开始吐丝结茧。听老乡说,要吐丝结茧的蚕看上去是有些发亮透明的。

    张苑:看到没有?这些蚕茧实在是太漂亮了。这里就是一个蚕的上蔟室,什么意思呢?就是蚕吐丝结茧的一个地方。那从蚕开始吐丝到形成这么漂亮的茧呢,大概需要七八天的时间,八天以后这些茧就可以摘了。对吧,老乡?

    养殖户:是的。

    张苑:那现在可以摘了吗?

    养殖户:可以了。

    张苑:那能不能摘下我看看?你看,这面方格簇的蚕茧特别漂亮,它的形状大小都是比较均匀的,呈椭圆形,而且颜色也是白白的。老乡,我能拿一个看看吗?

    养殖户:可以。

    张苑:你看这外面裹了一层蚕丝,摸起来毛茸茸的,特别有意思。然后你看它的形状呈椭圆形,而且它的颜色还特别白,几乎没有什么杂质,你看,对着光看还有一些亮晶晶的东西,特别漂亮,而且摸起来感觉挺硬的。你听,还能弹出那种嘣嘣的声音,摇起来还有沙沙的声音,里面是不是蚕蛹啊?

    养殖户:蚕蛹。

    张苑:那能打开看一下吗?

    养殖户:可以。

    张苑:看到没有,这个就是蚕蛹,还是活的,一摸它它还会动。看到没有,它在动……

    据老乡介绍,这是他们今年入春以来的第一批蚕茧,也叫春蚕茧。由于春天的桑叶质量较好,加之温度适宜,最终形成的茧层较厚,所以有“春蚕茧的质量最好”的说法。在昭通市,被放大的蚕茧是不是这些春蚕茧呢?

    加工企业负责人王元美:收购的时候不能有黄斑、血茧,还有彩衣,完全是按我们标准做的,这是第一。第二,必须化蛹,摇一下,可以晃动的,必须是95%以上的化蛹率,如果没有化蛹的就是薄皮之类的,而且有时候还可以抽查一下。比如,你看,我们就用剪刀剪开,对,这就是化了蛹的蚕茧了。必须是正茧,完全没有瑕疵的,就是按春茧收购的。

    化蛹后的蚕茧不仅硬度较好,而且茧层较厚,对于一般蚕茧缫丝来说,这样的蚕茧出丝率较高,也较受蚕丝加工企业的青睐。据老乡介绍,加工企业之所以以收购春蚕茧为主,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那么,这些硬邦邦的蚕茧究竟是怎样被放大的?放大后的蚕茧又被做成了什么呢?

    张苑:为了告诉大家蚕茧是怎样一步一步被扩大的,工作人员特意做了这样一个演示,看好了,谜底马上就要揭开了。您好,您现在做的这道工序叫什么呀?

    蚕茧加工人员:剥蚕茧。

    张苑:我看你用的这个蚕茧怎么跟我这个不一样啊?

    蚕茧加工人员:你那个是生的,我这个是熟的,这是煮熟的。

    张苑:煮熟的蚕茧?为什么要用这个煮熟的蚕茧呢?

    蚕茧加工人员:这个煮熟的蚕茧容易剥开嘛,这个生的挺硬的嘛,这个挺硬的。

    张苑:难怪我刚才剥了半天剥不开呢。用煮熟的蚕茧比较容易剥是吗?

    蚕茧加工人员:对,这样也剥不开的,干剥也剥不开的,这个要放在水里边,放在水里边,慢慢地挪,也就是慢慢地撕。

    张苑:还真是啊,放在这水里剥起来比刚才感觉省力多了,比刚才方便多了。为什么把它放在水里面剥起来比较容易呢?

    蚕茧加工人员:这个蚕丝因为沾到水就比较容易挪开,就容易撕开,不沾水干撕是撕不开的。

    原来蚕茧是用手撕逐渐放大的!据说经过煮熟并在水中逐渐被撕大的蚕茧,其主要原因在于蚕茧中含有一种叫做丝胶的物质,丝胶是蚕在吐丝时为了固定蚕丝而分泌的粘性物质,这种物质干燥后尤其坚硬,所以蚕茧被放大前,都要经过高温蒸煮,软化丝胶,然后在水中进一步溶化的同时,才显得更容易撕制放大。这些被撕制放大到巴掌大小的蚕茧,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丝筒子,要说比吹大的气球大上十几倍,丝筒子还相差很远,接下来还有什么办法把它继续放大吗?

    张苑:这个叫绷子,是把蚕茧进一步扩大的一个工具。您看,现在我手上已经有放大过的蚕茧,您是不是觉得特别神奇呀?这么小的蚕茧怎么可能被撑到这么大呀?我先来试一下……太费劲了!师傅,我撑不开。

    蚕茧加工人员:必须放在水里拉。

    张苑:这个还要放在水里吗?

    蚕茧加工人员:不在水里就拉不开。

    张苑:那怎么在水里拉开?你能帮我演示一下吗?先在水里把它撑这么大。

    蚕茧加工人员:对,然后就撑开。

    张苑:看到没有?就是这么小的投资就被撑这么大,而且根本没有破!

    您看,蚕茧在水中被放大的空间还真是难以想象,瞬间,一个小小的蚕茧就变成了长宽近60厘米大小的丝筒子。据师傅介绍,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将巴掌大小的丝筒子放大,同时将5个巴掌大小的丝筒子重叠套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丝筒子,然后自然晾干,才能进入下一道制作工序。

    张苑:您看看,这个形状是不是特别熟悉呀?这个就是被绷子绷开然后晒干之后的样子,现在它的名字叫做丝筒子,这个摸起来特别柔软,而且蹭在脸上感觉也是特别舒服。可是你看这位师傅,他竟然把好端端的丝筒子撕成了两半。师傅,您这到底是在干什么呢?

    工作人员:这是我们工作过程中一道最重要的工序,必须要把它撕破,撕的时候要求很严格,我们撕的时候通常从底部上来16厘米到20厘米之间这样用膝盖把它夹起来以后呢,首先要把它分开,而且撕的时候不能偏离任何一个方向,这个地方它都有一个楞子。

    张苑:顺着它的轴线把它撕开是吗?

    加工人员:对对对,要顺着这个线把它撕开,撕到最后,绷开它是一个长方形,它就变成一个长方形,像一块毛巾一样。是啊,而且它的角也非常整齐,你看!
绷的时候也要注意,你看两手握紧以后,脚从两边绷开,绷开,像这样就行了!再翻过来再这样绷,它的棱角很清晰,像不像一块毛巾呢?

    张苑:你看,最后就这样被撑成一个长方形了。

    从大小上看,像这样一块毛巾形状的丝绵,仍然不是当地人加工的最终产品。从操作台上不难看出,这样毛巾形状的丝绵还会经过工人进一步撕制放大,再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形成一块更厚更大的丝绵。那么,这越撕越大的丝绵究竟要被做成什么呢?

    张苑:您看,像毛巾一样大小的丝绵,经过这样一点一点的撕制,现在已经变成了长2.3米宽2米这么大的一块丝绵。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真的是一个细活,工人们得要力度均匀地一点一点往外拉,您看,就像这样,这也太慢了吧。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一次性把它拉开呢?

    出于提高速度的考虑,张苑的想法似乎不无道理,如果每一个操作台上分配4个工人,每个工人各持一角,同时将毛巾一样的丝绵拉开,速度无疑会提高很多,那么他们为什么不采用这种方法呢?

    蚕丝制品企业负责人王元美:一次性拉大的,做出来的丝绵中间肯定断裂脱节,我们最强调的是中间的丝是不能断的。

    据了解,进一步放大丝绵看起来简单,可要想让每一块丝绵都能被均匀放大,却远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容易。多年来,这种两人一台的纯手工撕制方法,已经形成了当地丝绵加工的特有品质。为了保证丝绵薄厚均匀,仅这样操作台上的撕制工序至少还要十几道。

    张苑:知道是什么吗?蚕丝被!从蚕茧到蚕丝被,蚕丝被制作过程需要20道工序。现在这个蚕丝被看起来厚薄比较均匀,而且摸上去特别柔软,关键是它还非常轻。

    原来,蚕丝被制作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高温蒸煮后被初次放大到巴掌大小;再用绷子把巴掌大小的丝筒子进一步放大;最后再将毛巾大小的丝绵放大到蚕丝被。这里所说的丝绵制作被子,实际上是将一个完整的蚕茧自然放大成了被子。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对于“丝绵”有着这样的解释:“剥取蚕茧表面乱丝整理而成像棉花的东西,轻柔保温用来絮被子。”从中不难看出,做被子一般并不完全采用蚕茧,但在昭通市这种蚕茧做被子的老手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因其做工精细,薄厚均匀,尤其不断层、不断丝的工艺特点,受到了各地消费者的欢迎。

    消费者1:盖起来比较贴身、柔软、抛松,盖完之后还有一种回味的感觉。

    消费者2:纯手工制作,用的时间长。

    消费者3:它这个被子挺热乎的,别看它很薄,但是你盖在身上的感觉就跟其它的根本不一样。

    消费者4:反正就是质量很好,我现在又来订了4床,给我女儿结婚用。

    蚕丝被分为1.5公斤至3公斤规格不等,每公斤蚕丝被大概需要5000个蚕茧。随着重量的增加,蚕丝被的价格也随之提高。目前,蚕丝被的价格已由过去的每公斤440元上涨到现在的700元。随着蚕丝被市场逐渐看好,昭通市蚕茧的加工量逐年增加,现在鲜蚕茧的收购价格也由4年前的每公斤8元钱,涨到了现在二十几元,农民养蚕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养殖户1:今年的养殖数量增加了,价格也高点。我这还没卖,昨天他们卖价是24元每公斤。

    养殖户2:好卖,他们都是住在我们这里收购。

    云南省昭通市农技推广研究所副书记凌英:全市养蚕农户就是3万多户,现在有1000户左右年收入5000元,年收入10000元的农户现在有1000多户。

    昭通市鲁甸县蚕桑产业办公室主任夏渊:养出来就能卖,我们的蚕茧现在全部都是由龙头企业来收购。

篇二 放大的蚕茧
养蚕要养彩蚕,天然彩色蚕茧价格高

  [每日农经]养蚕也打彩色牌(2010.7.8)

    江苏海安县:0513-88163826

    尹丽爱:很多人都对丝绸制品情有独钟,我也不例外。我现在是在海安县,这里的丝绸可是很有名的,要是不给自己置办两身,那我不白来了?!

    海安县有桑园15.5万亩,拥有中国最大的优质茧生产基地,蚕茧产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县级之首。当地有五十多家蚕茧加工企业,所产的丝绸制品种类多,做工精美,有着“中国茧丝绸之乡”的美誉。

    尹丽爱:这件要600多块钱呢!哟,这件更贵,1200多呢!这两件除了颜色不一样,我没看出差别来,怎么就差了将近600块钱啊?

    经销商:差就差在颜色上,这件(绿色)是染色的,那一件(黄色)是纯天然彩丝的。

    就因为颜色不同,两件衣服竟然差了600多元。可在记者的印象中,蚕吐出的丝从来都是白色的,通过印染才会有五颜六色的丝,对于这种天然的彩色蚕丝,记者还真是半信半疑。

    小尹:这蚕丝是彩色的,难道这蚕也是彩色的?还是它吃了什么特殊的东西?

    一打听,原来当地蚕农还真养着能吐彩色蚕丝的蚕,记者决定在蚕农家好好长长见识。

    小尹:大姐,哪种是吐彩丝的蚕啊?

    养殖户:我们家养的就是。

    小尹: 这就是能吐彩色丝的蚕啊?这和普通的蚕没什么区别啊。

    养殖户:有区别的。你看,这个是彩蚕,身体是白色的,仔细看,脚是黄色的。这个是普通的蚕,身体上有花纹,脚是白色的。

    小尹:这些彩蚕平时都吃什么啊?

    养殖户:吃桑叶。

    小尹:还有呢?

    养殖户:没有了。

    小尹:这个蚕吐出的丝是什么颜色的啊?

    养殖户:我们家养的蚕吐出的丝是黄色的,别人家养的蚕还有其它颜色。

    和普通的蚕一样,这些蚕吃的同样是桑叶,为什么它们就能吐出彩色的丝来呢?

    技术员:因为我们这个品种这个选育,就是通过利用野生蚕生成的一些颜色的基因,把它初步地转移过来,我们把黄色的命名为彩蚕1号,绿色的叫彩蚕2号,红色的叫彩蚕3号。

    记者:你看,这蚕茧有黄颜色的,也有红颜色的。那这红橙黄绿青蓝紫,五颜六色的丝是不是这茧都能吐出来呀?

    技术员:不,我们目前有三种颜色,一种是黄色的,一种是绿色的,还有一种是红色的。

    据了解,在黄色、红色和绿色蚕茧中,黄色蚕茧的产量最高,品质也最好,所以当地大部分养殖户养的都是吐黄色丝的蚕。而且,为了避免串色,每家每一批次只能养殖吐同种颜色丝的蚕。记者采访的时候,就正好赶上这种吐黄色蚕丝的蚕。

    饲养者:我家养了3.5张,一张有28000头。

    饲养者:我养了两张,收入4000块钱左右。

    这些金灿灿的蚕茧确实很漂亮,那么这彩蚕的养殖成本高吗?效益怎样呢?

    饲养者:彩蚕的养殖成本不高,和普通的蚕差不多,彩茧的效益是比那种高100多块钱。

    饲养者:去年彩茧的收购价格比白茧要高出一块多钱一公斤。

    接下来,这些漂亮的蚕茧就要被送到工厂里加工成丝绸制品了。

    记者:您这是在选茧吗?

    女工:是的。

    记者:那选这个茧有什么标准吗?

    女工:上面一些斑斑点点的,一些畸形茧都需要选出来,它是不好缫丝的。

    记者:这两个是?

    女工:嗯。

    记者:我看这个外形看上去很完整,这个也是被挑选出来的吗?

    女工:这种茧叫双宫茧,它是里面有两只蛹子,它是不好缫丝的,它缫出来的丝是双丝,它只有用去做丝绵被,做丝绵被可以,它的弹性比这种普通茧的弹性好些。

    在彩色蚕茧的加工过程中,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在缫丝的时候必须确保它不褪色。可让记者不明白的是,直接把白色蚕茧的丝染成各种颜色不是也省事吗?为什么一定要开发天然的彩色蚕丝呢?

    严总:彩丝的抗氧化性、益菌性,还有抗菌性、透气性,都比白茧丝要好,在光泽上面也是。你看得出来的,你看这个光泽比这个白茧丝光泽要好的。还有这个柔软度,脱胶之后你就感觉出来了。

    原来,天然彩色蚕丝具有优质多孔性蛋白质纤维,并含有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色素和黄酮色素等天然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的作用。因此,这种天然彩色蚕丝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顾客:天然彩丝它手感比较好,穿起来非常舒服。

    顾客:它没有染色,是纯天然,它对皮肤应该没有伤害吧。

    据了解,天然彩色蚕茧在加工的时候,省去了印染环节,给企业节约了成本,但目前彩蚕的数量和彩茧的产量还不是很高,所以天然彩色蚕丝制品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目前,海安县每年生产天然彩色蚕茧约3万张,蚕茧单产达到每张40公斤,总产量1200吨,全县养殖彩蚕的蚕农每户每年因此增收近4000 元。

    蚕丝加工企业负责人:我们每年收购天然彩色蚕茧这个新茧超过了1200吨,烘制成干茧以后520吨左右。彩丝绸有200万米,加工成天然彩丝的服饰有70万件套。它的整个销售的额度超过3.5个亿。

篇三 放大的蚕茧
蚕变了新模样

【放大的蚕茧】

篇四 放大的蚕茧
蚕变了新模样

3、蚕变了新模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3、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猜测和描述蚕蛹和蚕茧。

2、估计蚕丝的长度和抽取蚕丝。

3、用画图、语言文字记录和交流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2、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3、对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教学重点]观察蚕蛹是本课的重点活动

[教学难点] 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 己包起来 ?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蛹

蚕吐丝把自己裹了起来,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蚕变成了什么样呢?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这是学生们非常好奇的问题。希望学生们能作出猜测,同时能想

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放大的蚕茧】

对蚕蛹的观察要提出的五个问题进行。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2)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5)其他发现。(指茧里还能发现蚕吐尽丝后化蛹之前蜕下的皮等情况。) 最后的推测是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希望学生的推测能以一定的观察事实作为依据。

2、观察蚕茧和蚕丝

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这个活动的日的意义在于对蚕茧有一定的认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有关。)

第二,指导学生进行拉蚕丝的活动。(“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泡一下吧”“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绕在纸板上”等。这个活动使他们对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有更多的认识。)

第三,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介绍给学生。教学中还可以出示一些丝绸制品给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3、蚕变了新模样

蚕茧的形状

大小

颜色

测量茧的长度

教学后记:

篇五 放大的蚕茧
三下科学教案蚕变了新模样

3、蚕变了新模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3、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过程与方法

【放大的蚕茧】

1、观察、猜测和描述蚕蛹和蚕茧。

2、估计蚕丝的长度和抽取蚕丝。

3、用画图、语言文字记录和交流观察结果,完成课本P27表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2、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3、对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教学重点]观察蚕蛹是本课的重点活动

[教学难点]测量茧的长度和抽取蚕丝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蚕茧、蚕蛹、缫丝、丝绸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

己包起来 ?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二、学习新课

1. 观察蚕茧

出示蚕茧 :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这个活动的日的意义在于对蚕茧有一定的认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有关。)

2. 观察蚕蛹

教师谈话:蚕吐丝把自己裹了起来,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蚕变成了什么样呢?茧里

面的蚕还活着吗?这是同学们非常好奇的问题。希望同生们大胆猜测,同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交流自己的猜测和证明方法。

学生活动,观察蚕茧。温馨提示,按下面几个问题进行观察。完成P27表格。

(1)轻轻剪开蚕茧一端的顶端,注意不要剪破蚕蛹。

(2)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3)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4)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5)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6)其他发现。(指茧里还能发现蚕吐尽丝后化蛹之前蜕下的皮等情况。)

最后的推测是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有什么根据?

3. 观察蚕丝【放大的蚕茧】

教师谈话:既然蚕茧是蚕吐丝结成的,那么我们可想什么方法将蚕丝完整地抽出来呢?由学生自己设计抽丝办法,并互相交流。

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拉蚕丝的活动。(“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泡一下吧”“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绕在纸板上”等。这个活动使他们对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有更多的认识。)

教师演示抽丝

多媒体介绍抽丝的过程。抽丝以后,蚕丝又有什么作用呢?教学中还可以出示一些丝绸制品给学生欣赏。还出示一些彩色的蚕丝。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放大的蚕茧】

3、蚕变了新模样

蚕茧的形状【放大的蚕茧】

大小

颜色

测量茧的长度

教学后记:

篇六 放大的蚕茧
科学 蚕变了新模样

马腰小学2011(下)集体备课修改稿

篇七 放大的蚕茧
蚕变了模样

吉星小学2015年上学期集体备课表

1

2

3

4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