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20    阅读:

篇一 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竹菌、竹参、仙人笠等,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检测,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6%、灰分8.21%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等矿物质。在蛋白质中,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含量非常地丰富,占到了1.76%。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为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竹荪的生物学特性、竹荪菌种的制备、竹荪的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及初加工等相关的内容,希望在栽培的过程中能给广大的种植户朋友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 

  竹荪是寄 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1 栽培地选择及栽植 

  通常竹林地、果园、稻田等均可作为竹荪的栽培地,但种植过的田块要轮种其他作物3 年以上才能再次作为竹荪栽培地。鉴于皖东南地区竹林资源丰富,建议在竹林地栽培。栽培竹荪的竹林地要求交通相对便利、靠近水源、郁闭度较高(有利于遮荫),土壤质地疏松而不易板结,团粒结构好,pH值呈酸性。毛竹林下套种竹荪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竹林环境,节约耕地资源,而且竹林里高含量腐殖质的土壤环境和相对湿度大的空间环境为竹荪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最佳环境。同时,对于竹林本身来说,竹荪种植对林地适当挖抚和铺填腐熟培养料,代替了竹林的垦覆,促进竹林增产。据调查,采用套种竹荪的竹林,竹材可实现年增产20%以上,可产竹荪干品达750 kg/hm2以上。 

  竹荪的菌球形成需要20 ℃以上的气温,一般播种后60~80 d进入菌蕾和子实体发育期,因而种植时,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找出日平均气温20 ℃以上的日期,再向前推70 d左右即为播种期。在皖东南,通常播种可安排在3—4月为宜,6—8月可分批采收。培养基可选择竹子的秆、枝、叶、竹头、竹根和杂木片、树枝、叶以及工厂下脚料的碎屑等,培养基pH值调配至5~6[3-4]。 

   2.培养料发酵技术

  竹荪发酵料大田栽培应做到:用肥量到位,每亩用尿素50千克、复合肥10千克;培养料到位,每亩用料量为15—16立方米约7200千克;用菌量到位,每亩用菌种量为550—600袋,每袋0.5克。   ①备料。原料种类有竹屑、木屑、农作物秸秆等。时间安排在每年的10—12月,培养料应新鲜,鲜料发酵升温快,发黑腐烂的料,发酵温度低,会影响产量。早购的培养料应妥善保管,防止高温遇雨自然发酵而烧料,降低培养料中的养分。每亩备料量:竹屑14立方米、木屑2立方米、尿素25千克、复合肥10千克、轻质碳酸钙25千克。

   ②建堆发酵。通过建堆发酵,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腐熟,转变为竹荪菌丝容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发酵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加培养料的含氮量,使培养料变软、腐熟,以利于菌丝降解促进生长。另一方面是消除杂菌,发酵过程中产生高温可杀死培养料中的杂菌、害虫,并破坏培养料中的生物碱。

  3 畦床整理与播种 

  竹荪是喜湿又好氧的菌类,畦面不宜过宽,应每隔40~50 cm开1条沟,沟宽30 cm左右,深为15~20 cm,畦床一般以等高线平行方向或因地而异,沟内待填培养基。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雨季应防止积水导致菌丝缺氧死亡。 

  播种前需在畦内及四壁喷洒0.1%菇虫净或0.5%敌百虫液外加0.1%多菌灵,以防止病虫杂菌的危害。下料时选择在晴好天气将腐熟的培养基填铺沟中,厚度25~35 cm,再将竹荪菌种掰成约1 cm×1 cm的小块状,每隔5~8 cm播1穴,呈梅花型分布,播菌种9 000~10 500袋/hm2(约1袋/m2),每袋菌种湿重约0.5 kg。播种后,在畦面覆盖5 cm左右厚度的碎土粒,再用1层薄稻草将畦面覆盖,以达到保湿、保温、防雨的效果。播种15 d后,沿畦床边角处扒开播种层,观察菌种萌发、吃料和生长情况,如发现菌种变黑,应立即补种;同时观察培养基的湿度并加以调整,在天热干燥时应掀掉薄膜以利通风,当竹荪的菌丝生长至露出畦面时应及时除去覆盖的稻草。 

  4 有害生物防治 

  竹荪生产中常见的有害生物以虫害和杂菌为主。常见的虫害以菇蝇、蜡类、魅脑以及线虫为主,发现虫害时可以喷洒敌敌畏药液加以消除,但注意不要伤害菇蕾,白蚂蚁、跳虫、螨虫等害虫可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同时做好菇房的物理封闭,以避免老鼠进入破坏;常见的杂菌有粘菌和鬼伞类杂菌及绿霉、烟霉等,可将发现的杂菌连同表土一起清理出田,或者在其发生处周围撒上1层干石灰粉,控制其蔓延。 

  5 出菇管理 

  竹荪播种1周后菌丝开始生长,当菌丝爬上料面时将畦床上的盖膜去除,菌丝通过吸收养分大量繁殖逐渐成熟,成熟后的菌丝在温度15 ℃以上时形成菌索,由营养生长转换为生殖生长,在温度在23 ℃左右变成菌蕾索,逐渐破球形成子实体。菌丝喜湿怕浸,在出菇期应控制好培养基和覆土的湿度,通常培养基湿度保持在60%~70%,覆土湿度控制在30%~70%,覆土干燥、发白时要及时喷足水。菇蕾生长期非阴雨天气时也需用喷淋管喷水,以保证湿度,喷水量的大小和频率根据现实湿度确定,菇蕾小时轻喷、雾喷,菇蕾大则多喷、重喷,遇到干旱天气应加强喷水。保证适宜的湿度是竹荪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的关键。 

  6 采收加工 

  6—8月,在竹荪子实体未撒裙之前采收可以提高竹荪品质。采摘手法要把握精准,轻拿轻放,一手托住菌托另一只手用小刀切断菌索,切勿强行手扯,以免折断菌柄和周围的小菌蕾。随后及时去除菌托、菌盖,剥离菌盖淡绿色组织,置于篮内带回。采后及时送往工厂脱水烘干,为防止干品返潮,可采用二次烘干法,先烘干脱水后取出捆扎,再放回烘干房烘干为止,烘房温度控制在80 ℃左右。烘干后及时放入密封塑料袋保存。

篇二 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竹荪的种植技术

竹荪的种植技术

一、原料处理

栽培竹荪的原料来源广泛,各种竹、木、枝桠、碎屑,农作物秸籽,谷壳,山上苇芦等 野草,均可利用。生料栽培的原料不需蒸煮杀菌,只要把竹、木原料切碎,晒干,置于水池 中浸泡,并加入 0.3%-0.5%的石灰,浸泡时间 24-48 小时后,捞起沥于含水量 60%-70%,就 可用于生产。采用蔗渣、棉籽壳、玉米芯、野草、黄豆秆、谷壳、花生秆、油莱秆等秸杆类 栽培,可按上述比例的石灰水泼进料中,闷 10 一 24 小时后即可使用。

二、菌种选择

竹荪菌种有棘托长裙竹荪、红托短裙竹荪等。适于生料栽培的应选用棘托长裙竹荪 棘托长裙竹荪,其棘托长裙竹荪抗逆力强,菌丝分泌的胞外酶,可以分解吸收生料的养分。出菇快,接种后 2 个月可采收, 每平方米可产出竹荪干品 250-350 克,高产的达 500 克,比红托短裙竹荪单产提高 3 倍。菌株 以 D-古优 1 号最理想。

三、免棚开放式栽培技术

棘托长裙竹荪,属于高温型,其子实体生产发育期为每年夏季 6-9 月间。此时正值各种 农诈物如大豆、玉米、高粱、瓜类等茎叶茂盛期;夏季果园、林场的林果树木郁蔽,遮阴条 件良好;而且上述农作物及林果树木每天呼出大量氧气,对竹荪子实体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这些天然的环境为免棚栽培竹荪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有机结合形成生物链。 下面介绍几种 开放式栽培管理技术。

l、竹荪畦旁套种农作物

(1)栽培季节。一般分春、秋两季。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具体掌握两点:一是播种期 气温不超过 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 2-3 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 10℃, 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南方诸省竹荪套种作物,通常为春播,\"惊蛰\"开始堆料播种, \"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

(2)场地整理。菇床先开好排水沟,床宽 1 米,长度视场地而定,一般以 10 一 15 米 为好。床与床之间设人行通道,宽 20 一 30 厘米,床面\"龟背形\",距离畦沟 25-35 厘米, 防止积水。

(3)播种方法。竹荪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每平方米培养料10公斤,菌种5瓶,做到一边堆料,一边播种。

(4)覆土盖物。堆料播种后,在畦床表面覆盖一层 3 厘米厚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含水量以18%为宜。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并在畦床上罩好薄膜,防止 雨水淋浸。

(5)套种作物。在竹荪床旁边套种黄豆、脾豆、高粱、玉米、辣椒和黄瓜等高秆或蔓 藤作物。当竹荪播种覆土后 15 一 20 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农作物种子,按间隔 50-60 厘米套种一棵。

(6)田间管理。播种后,正常温度培育 25-33 天,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盖膜揭开,用 芒箕或茅草等扦插在畦床上遮阳,有利于小菇蕾形成。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 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很快转为菇蕾,并破口抽柄形成子 实体。出菇期培养基含水量以 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 85%为好。姑蕾生长期,必须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0%。菇蕾膨大逐渐出现 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口,尽快抽柄撒裙。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 即一看盖面物。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 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 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多 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确保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2、林果间套种竹荪。 利用苹果、柑桔、葡萄、油柰、桃、梨等果园内的空间地,以及山场林地的树木空间地, 均可套 种竹荪,提高土地利用率。具体技术:

(1)园地整畦;选择平地或缓地坡的果林,含有腐殖质的沙壤土,近水源的果园。在 播种前 7-10 天清理场地杂物及野草,最 好要翻土晒白。果树头可喷波尔多液防病害虫。一 般果树每间距 3 米 x3 米,其中间空地作为竹荪畦床。可顺果树开沟作畦,人行道间距 30 厘米,畦宽 60-80 厘米,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果树旁留 40-50 厘米作业道。

(2)堆料播种;播种前把培养料预湿好,含水量 60%左右。选择晴天将畦面土层扒开 3 厘米, 向畦两侧推, 留作覆土用;然后培养料堆在畦床上, 竹荪菌种点播料上, 再铺料一层, 最后覆土。如果树枝叶不密,可在覆土上面铺盖一层稻草和茅草,避免阳光直射。播种后盖 好薄膜,防止雨淋。畦沟和场地四周,撒石灰或其它农药杀虫。

(3)发菌管理:播种后 15-20 天,一般不需喷水,最好每天揭膜通风 30 分钟左右,后 期增加通风次数,培养料保持含水量 60%-70%。春天雨水多,挖好排水沟,沟要比畦深 30 厘米。菌丝生长温度适应 23-26℃。

(4)出菇管理;播种后 25-40 天菌丝长满培养料,再经 10-15 天菌丝体形成菌索爬上 覆土,在正常温度 20℃以上培育 10-20 天即可长出菇蕾,此时保持湿度 80%-90%。再经过 培育 20 一 28 天,菌蕾发育成熟,破蕾、抽 柄、撒裙时,即可采收。

3、竹头无料仿生栽培竹荪

选择砍伐 2 年以上的毛竹,在竹头旁边上坡方向,挖一个穴位,大小 5 一 6 厘米,

深 20-25 厘米,穴位填腐竹叶厚 5 厘米。播一层竹荪菌种后,填一层腐竹叶 10 厘米厚,再播 种一层菌种,照此填播 2-3 层,最后用腐竹叶和挖出来的土壤覆盖 2-3 厘米厚,轻轻踩实。 若土壤干燥,要浇水增湿,覆盖杂草、枝叶遮阳挡风,保湿保温。菌种下播时,注意下层少 播, 上层多播, 使菌丝恢复后更好的走向死竹鞭。 也可以采取在竹林里从高向低, 每隔 25-30 厘米挖一条小沟,深 7 一 10 厘米,沟底垫上少许腐竹或竹鞭,撒上菌种,然后盖土。每 667 米 2 毛竹有旧竹头 180-200 个,挖蔸花工费钱,留作又难腐烂,就地利用栽培竹荪,可以进 行竹头分解,两全其美。

一、栽培原材料准备

1.栽培料种类:栽培竹荪用原料主要有腐干竹、废竹块、竹圆下处于腐解或半腐解 状态下的竹叶、莱圆土;木屑、蔗渣、麦皮;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玉米秆、麦秆、泊莱秆等 农副秸秆与竹料混合使用。撵树、青树可作为段木栽培之用。

2.栽培料处理:栽培前将原料在阳光下摊晒 3-4 天,劈成长 ll 一 22cm(室外林间栽 培可砍成 lm 以下的竹块均可)宽 1-2cm 竹块。然后用 1-3%的石灰水浸泡 5-6 天,捞起用清 水冲洗,稍凉干待用。竹叶和土壤翻晒 3-4 天后,用 l-1.5%的福尔马林、0.3-0.5%的敌 敌畏混合液消毒。每立方米的竹叶或土壤用混合消毒液 27-30 升,边喷药边搅拌。使药料充 分混合均匀,盖上薄膜,土壤 4-5 天,竹叶 1-3 天后揭膜,摊张,让药物挥发 l 一 2 天,使 可使用。林间栽培的覆盖土壤可不作消毒处理。

二、菇房及栽培容器的消毒处理 菇房可采用一般蘑菇栽培用菇房。床架可以铁架、塑料架或竹木床架。还可采用塑料 箱、木箱、花钵等进行箱栽和钵栽。 栽培前,将菇房彻底清扫干净,用 0.5%敌百虫液加 O.1%多菌灵或 0.5%漂白粉 液喷洒室。内处,床架用 5%石灰水或 5%漂白粉搽擦。再用福尔马林熏蒸闭窗门一昼夜, 然后打张菇房一周后即可使用。栽培箱、钵用清水洗净后,再用 0.5 他高锰酸钾溶液擦拭 其内外表面,备用。 三、栽培方法

1.压块栽培:是将培养好的竹荪栽培种从瓶或袋中挖出,压制成菌块,进行覆土栽 培的方法。特点是出菇早而集中,从而栽培用期也短,但用种量较大。

(1)挖瓶压块: 在成都地区挖瓶压块时间可在上半年的 4-5 月份。 将刚长满的竹荪栽培 种:从瓶(袋)中挖出,用木框(规格 40×40×12cm,即与香菇压块用木框相同。使用前用 5% 石灰水或 5‰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过。 )做成四周较中部稍薄点的栽培块, 每块用种约 12 瓶。 注意不要压得太紧,以免过于损伤菌丝体。

(2)菌丝体愈合:压块成型后,去掉木框,先盖 l 张消毒干报纸,将菌块放在经消毒后 的薄膜上,并包裹好,茵块之间相距 4-5cm,置于床架上,保湿培养约 15-20 天,【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菌丝体重 新愈合。

(3)覆土:待菌丝愈合后,在菌块上面盖 l 一 2cm 厚叶的竹叶,继续培养 5 一 10 天, 菌丝布满叶层 80%以上时,及时覆盖泥土 2-4cm 厚。【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4)管理:主要通过调节基物、覆土层含水量、菇房内的温度、空气温度、通风和光 照条件等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条件,达到高产稳产。一般地,在覆土后空气相对 温度 80%,气温 16-20℃,光照 3-105Lux 条件下,约 1-2 个月(最早的 24 天左右),后张始 现蕾。

①水分管理:覆土层土壤含水量控制在 20 一 30%。若土壤含水量过大,则菌丝会因 徒长大量地爬于土层表面,面在土层中分化形成原基,菌蕾数目少,达不到产高的目的。菇 房内空气相对略湿度保持在 80%左右。茵蕾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提高到 85-90%否则,空 气量度太低,土层水分易散失;温度太高则易引起杂菌繁殖,尤其是粘菌。浇水时喷头应向 上,以避免冲伤上蕾。

②温度控制:遇高温时,通过张起门窗而降低温度,以免热列菇蕾;低温时,要紧闭 门窗,有条件的可装上加温装置,提高菇房温度,以防冻死菇蕾。

③通风换气:每天张起门窗 2-3 次,每次通风换气 10-20 分钟,以便新鲜空气进入菇 房,供荪苏生长发育需要。

④杂菌和虫鼠害的防治:这项工作应以预防为主。若已发现菇床上有粘菌和鬼伞类杂菌出现,则应及时地除去,并在其发生外 周围撒上一层干石灰粉,控制其蔓延。若发现有菇蝇、蜡类、魅脑以及线虫为害时,则应喷 敌敌畏药液加以消除, 但要注意不要伤害菇蕾。 菇房要安装纱窗、 纱门, 以防老鼠进入菇房, 危害竹荪。

2.直播床栽:指将经处理后的竹料等直拉铺于菇床上,进行播种、覆土的栽培方法。 具有出菇面积大、能充分利用菇架大面积栽培,菇房利用率较钵栽有效,但较压块栽培周期 长些等特点。

(1)下料与播种:床架上先铺一张大的消毒塑料薄膜,在薄膜底部张上几个小孔,以 利多余水分流出。再在其上下料、播种,填铺一层料播一层种,共播三层菌种。尽量使菌种 块夹在竹块之间,种料紧密相贴,最上层盖上一薄层竹叶。每平方米以于重计用料 20 公斤, 用种 3-4 瓶。播种完毕后,浇水,再盖上塑料薄膜,保湿培养。

(2)覆盖: 待菌种块复活生长, 茵丝基本长满料面时, 及时覆盖土壤, 覆土层厚度 2-4cm。

(3)管理:与压块栽培法的管理方法相同。

3.直播箱(钵)栽:

利用塑料周围转箱、木箱、花钵等容器,直接下料播种进行栽培 的方法。 箱栽时,箱底先铺塑料膜,并留出水小孔,再在底层铺 2-3cm 厚的小卵石,卵石上 铺 2cm 厚的菜园土,土层上铺菌种,填料播种方法与直接床栽法相同。若规格为 15×31× 14 立方厘米的箱子,可铺料以干重计 4 公斤确,用种 2 瓶/箱。钵栽时可不用薄膜。 栽培管理的水分控制及温度调节等措施与压块栽培法相同。

4.林间代料栽培:在树林或竹林下,利用竹木加工后的废竹、木屑,农副产物(如甘 庶渣、作物秸秆,等进行竹荪栽培。这种方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用工少、管理方便、 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是在广大农村的竹区、林区栽培竹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场地选择: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土壤湿润、无白蚁活动的竹林、竹木混交林、 阔叶树林、针阔叶树混交林、果园等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场所。选好场地后,清除地上杂草、 保持环境卫生,并撒上干石灰粉作消毒处理。为防止外界人畜干扰,在播种后最好在栽培场 所周围人为地作上围墙。

(2)播种时间:一般地说,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播种效果最好。 (3)林间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宽 80-100cm,长度不限,根据我们的实践.最 好是每 0.5 平方米一箱,厢间间隔 30-50cm,以增加边际效应和为菌丝蔓延增加出竹芬的 范围。用栽培种 2-6 瓶/平方米。播种采用层播法:即先铺处理过的竹叶、木屑或树枝叶等, 再铺一层料,随后撒主层菌种(若为竹专块料,则宜将菌种夹在竹心),然后又再铺一层料, 再量一层菌料,如此播 3-4 层,一般铺料厚 15-20cm,播后盖竹叶、木屑等,最后盖土,土 层厚 4-5cm ,并用清水浇透。根据地势高低情况,可采用相适应的地表栽培和坑栽两种形弯。

①地表栽培:

在地势较低、潮湿的场地采用此法。即先在消毒场地上划好厢线,并插 竹块标出界限、然后在厢界内铺料、播种、播后用土把厢围封起来。【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②坑栽:当场地蔽荫度不够或地势较高,土壤较干燥时,宜采用此形弯。先在划好的 厢内挖坑,坑深 10-15cm,挖好后坑内及周围撤石灰粉消毒,然后采用层播法播种。

(4)竹林栽培方法:在各种竹林里,按每亩 180-200 个窝计算打窝,在空地上最好在腐 竹头边,挖 15-20cm 深,长×宽为 50×35cm 大小的坑,每坑投料计 1-1.5 公斤,每亩投 干料 200-300 公斤,挖好后就地取一些腐竹叶垫底,然后铺料撒种,如此播 2-3 层,再盖竹 叶,稍踩紧,最上面用挖坑出来的土覆盖;若晴天土壤干燥时,应浇透水(雨后栽培不用浇 水)。 一般雨后播种菌丝复活较好,在竹林里栽培时,将菌种夹在蔫泡竹内,则菌丝生长效 果好。另外,在竹叶上撒些木屑效果也较好。在竹林内同

篇三 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被誉为"真菌之花"、"京果之王"的竹荪菌,古时作为贡品,专供宫延御膳,现为我国国宴等高级宴席上的"山珕"名菜。竹荪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维生素和多糖物质,食味鲜美,而具有防腐特效。在医药上具有减肥、保健及补益功能,并能防癌治癌。因此,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型保健食品及我国传统的高当创汇商品。

一、栽培原材料准备

二、菇房及栽培容器的消毒处理

菇房可采用一般蘑菇栽培用菇房。床架可以铁架、塑料架或竹木床架。还可采用塑料箱、木箱、花钵等进行箱栽和钵栽。

栽培前,将菇房彻底清扫干净,用0.5%敌百虫液加O.1%多菌灵或0.5%漂白粉液喷洒室。内处,床架用5%石灰水或5%漂白粉搽擦。再用福尔马林熏蒸闭窗门一昼夜,然后打张菇房一周后即可使用。栽培箱、钵用清水洗净后,再用0.5他高锰酸钾溶液擦拭其内外表面,备用。

三、栽培方法

1.压块栽培:是将培养好的竹荪栽培种从瓶或袋中挖出,压制成菌块,进行覆土栽培的方法。特点是出菇早而集中,从而栽培用期也短,但用种量较大。

(1)挖瓶压块:在成都地区挖瓶压块时间可在上半年的4-5月份。将刚长满的竹荪栽培种:从瓶(袋)中挖出,用木框(规格40×40×12cm,即与香菇压块用木框相同。使用前用5%石灰水或5‰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过。)做成四周较中部稍薄点的栽培块,每块用种约12瓶。注意不要压得太紧,以免过于损伤菌丝体。

(2)菌丝体愈合:压块成型后,去掉木框,先盖l张消毒干报纸,将菌块放在经消毒后的薄膜上,并包裹好,茵块之间相距4-5cm,置于床架上,保湿培养约15-20天,菌丝体重新愈合。

(3)覆土:待菌丝愈合后,在菌块上面盖l一2cm厚叶的竹叶,继续培养5一10天,菌丝布满叶层80%以上时,及时覆盖泥土2-4cm厚。

(4)管理:主要通过调节基物、覆土层含水量、菇房内的温度、空气温度、通风和光照条件等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条件,达到高产稳产。一般地,在覆土后空气相对温度80%,气温16-20℃,光照3-105Lux条件下,约1-2个月(最早的24天左右),后张始现蕾。

①水分管理:覆土层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一30%。若土壤含水量过大,则菌丝会因徒长大量地爬于土层表面,面在土层中分化形成原基,菌蕾数目少,达不到产高的目的。菇房内空气相对略湿度保持在80%左右。茵蕾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提高到85-90%否则,空气量度太低,土层水分易散失;温度太高则易引起杂菌繁殖,尤其是粘菌。浇水时喷头应向上,以避免冲伤上蕾。

②温度控制:遇高温时,通过张起门窗而降低温度,以免热列菇蕾;低温时,要紧闭门窗,有条件的可装上加温装置,提高菇房温度,以防冻死菇蕾。 ③通风换气:每天张起门窗2-3次,每次通风换气10-20分钟,以便新鲜空气进入菇房,供荪苏生长发育需要。

④杂菌和虫鼠害的防治:这项工作应以预防为主。若已发现菇床上有粘菌(草

生发网菌Ste-monitis her-batica)和鬼伞类(Coprinaceae)杂菌出现,则应及时地除去,并在其发生外周围撒上一层干石灰粉,控制其蔓延。若发现有菇蝇、蜡类、魅脑以及线虫为害时,则应喷敌敌畏药液加以消除,但要注意不要伤害菇蕾。菇房要安装纱窗、纱门,以防老鼠进入菇房,危害竹荪。

2.直播床栽:指将经处理后的竹料等直拉铺于菇床上,进行播种、覆土的栽培方法。具有出菇面积大、能充分利用菇架大面积栽培,菇房利用率较钵栽有效,但较压块栽培周期长些等特点。

(1)下料与播种:床架上先铺一张大的消毒塑料薄膜,在薄膜底部张上几个小孔,以利多余水分流出。再在其上下料、播种,填铺一层料播一层种,共播三层菌种。尽量使菌种块夹在竹块之间,种料紧密相贴,最上层盖上一薄层竹叶。每平方米以于重计用料20公斤,用种3-4瓶。播种完毕后,浇水,再盖上塑料薄膜,保湿培养。

(2)覆盖:待菌种块复活生长,茵丝基本长满料面时,及时覆盖土壤,覆土层厚度2-4cm。

(3)管理:与压块栽培法的管理方法相同。

3.直播箱(钵)栽:利用塑料周围转箱、木箱、花钵等容器,直接下料播种进行栽培的方法。

箱栽时,箱底先铺塑料膜,并留出水小孔,再在底层铺2-3cm厚的小卵石,卵石上铺2cm厚的菜园土,土层上铺菌种,填料播种方法与直接床栽法相同。若规格为15×31×14立方厘米的箱子,可铺料以干重计4公斤确,用种2瓶/箱。钵栽时可不用薄膜。

栽培管理的水分控制及温度调节等措施与压块栽培法相同。

4.林间代料栽培:在树林或竹林下,利用竹木加工后的废竹、木屑,农副产物(如甘庶渣、作物秸秆,等进行竹荪栽培。这种方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用工少、管理方便、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是在广大农村的竹区、林区栽培竹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场地选择: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土壤湿润、无白蚁活动的竹林、竹木混交林、阔叶树林、针阔叶树混交林、果园等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场所。选好场地后,清除地上杂草、保持环境卫生,并撒上干石灰粉作消毒处理。为防止外界人畜干扰,在播种后最好在栽培场所周围人为地作上围墙。

【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2)播种时间:一般地说,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播种效果最好。

(3)林间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宽80-100cm,长度不限,根据我们的实践.最好是每0.5平方米一箱,厢间间隔30-50cm,以增加边际效应和为菌丝蔓延增加出竹芬的范围。用栽培种2-6瓶/平方米。播种采用层播法:即先铺处理过的竹叶、木屑或树枝叶等,再铺一层料,随后撒主层菌种(若为竹专块料,则宜将菌种夹在竹心),然后又再铺一层料,再量一层菌料,如此播3-4层,一般铺料厚15-20cm,播后盖竹叶、木屑等,最后盖土,土层厚4-5cm ,并用清水浇透。根据地势高低情况,可采用相适应的地表栽培和坑栽两种形弯。

①地表栽培:在地势较低、潮湿的场地采用此法。即先在消毒场地上划好厢线,并插竹块标出界限、然后在厢界内铺料、播种、播后用土把厢围封起来。 ②坑栽:当场地蔽荫度不够或地势较高,土壤较干燥时,宜采用此形弯。先在划好的厢内挖坑,坑深10-15cm,挖好后坑内及周围撤石灰粉消毒,然后采用层播法播种。

(4)竹林栽培方法:在各种竹林里,按每亩180-200个窝计算打窝,在空地

上最好在腐竹头边,挖15-20cm深,长×宽为50×35cm大小的坑,每坑投料计1-1.5公斤,每亩投干料200-300公斤,挖好后就地取一些腐竹叶垫底,然后铺料撒种,如此播2-3层,再盖竹叶,稍踩紧,最上面用挖坑出来的土覆盖;若晴天土壤干燥时,应浇透水(雨后栽培不用浇水)。

一般雨后播种菌丝复活较好,在竹林里栽培时,将菌种夹在蔫泡竹内,则菌丝生长效果好。另外,在竹叶上撒些木屑效果也较好。在竹林内同样可采用床栽法。

由于林间,无论是竹林或树林,特别是老年林,其地下的根交错盘踞,因砍伐或自然死亡等多种原因,使地下埋藏了不少腐根,这些腐根是竹苏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林间播种,菌丝不仅在投料的地方生长,而且同时也蔓延到其他有养料的地方。因此,野外林间空地培竹荪是最经济、最合法的栽培方法。

(5)管理:野外林间栽培竹荪,只要场地选择恰当,一般不需要搭棚可遮荫。土壤湿润也不必浇水。春秋季节若越遇干旱、则需在菇床及竹头、坑边附近适当浇水补充水分。越冬后的菌丝待气温回升后,张始向四州蔓延伸展,形成菌索,约在3-4月份,菌索先端形成小菌蕾,在菌蕾形成时,需经常浇水。此阶段若严重缺水,菌蕾则会因分化不成而死亡,即使形成菌蕾,但也张不了裙;若浇水过多,则菌丝徒长,幼菌蕾到成熟时便全破口,给病菌的侵入以可趁之机,从而是导致菌蕾死亡。一般在雨水较多的6-8月份,是竹苏大量出现撤裙的时候,要注意及时采收。

四、采收

竹荪的商品部分一般指菌裙和菌柄。裙、柄的完整性和颜色的洁白程度直接地影响到竹荪的产品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采收时期:适应采收期应在竹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成型期进行。因为张型期的竹荪子实体菌柄伸长到最大高度,菌裙完全张张达到最大粗度,产抱体(菌盖上黑褐色抱子液组织)尚未自容,所以这时采收的竹荪子实体具有很好的形态完整性,菌体洁白。否则,过早地采收,菌裙、菌柄尚未完全伸长展张,干制后个体小,商品价值低;过迟采收,菌裙、菌柄萎缩、倒伏;而且产孢体自溶沿裙柄下流,污染裙、柄,严重地影响到产品的色泽。

2.采摘方法:采摘时,用一只手扶住菌托,另一支手用小刀将将菌托下的菌萦切断,轻轻取出,放入瓷盘和蓝子内。决不要用手扯。因为用手扯会将裙、菌柄很脆嫩,极易折断,采摘时应轻拿轻放。采收后、将菌盖和菌托及时剥掉,保留菌裙菌柄。去掉菌托表面上的泥土,菌盖可在清水中浸洗除掉表面上的抱体,再进行干制。若裙柄已有少量污染,则应及时用清水或干净湿纱布掺净即可。

篇四 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篇五 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竹荪种植技术

竹荪种植技术

·人工栽培竹荪的七个关键措施·竹荪品种介绍·竹荪(verledlady)·怎样加工竹荪?·竹荪高产栽培技术指南·利用竹林环境栽培竹荪·竹荪生料免棚多种形式栽培新技术(下)·竹荪生料免棚多种形式栽培新技术(中)·竹荪生料免棚多种形式栽培新技术(上)·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的技术·稻草替代竹屑种竹荪·大豆遮阳栽培竹荪技术·“世界级”的一品竹荪·包炸脆竹荪·竹荪氽鸡片·竹荪药用保健价值及烹调·竹荪栽培技术(1)·竹荪栽培技术(2)·竹荪·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技术一·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技术二·竹海长裙竹荪·短裙竹荪室内栽培技术·名贵食用菌竹荪的栽培技术·竹荪与粮菜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竹荪生料免棚多种形式栽培新技术·竹荪仿野生大田栽培新技术·竹荪免棚生料开放式栽培新技术·露天生料栽培竹荪·银耳和竹荪保健饮料

篇六 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竹林套种菌草竹荪栽培技术

竹林套种菌草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Dictyophora)又名竹笙、竹参、僧笠蕈、竹松、仙人伞、竹姑娘,属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科,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享有“菌中皇后”之美称[1]。其形态优美,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所含19种氨基酸占总重量的40%,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5%,还含有丰富的VC、VB1、VB2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显著的滋补保健作用[2]。

目前,人工栽培竹荪普遍以大田棚栽为主,这种栽培方式需要搭建荫棚[3-5],而林下套种竹荪,充分利用林间特有的环境,不必搭建荫棚,减少了劳动量。另外,竹荪不能连作,一般种植过的田块要轮种其他作物3年以上才能作为竹荪栽培地,否则产量低,甚至绝收。因此,大田棚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田地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栽培成本。利用菌草技术

【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6],在竹林下套种竹荪,经济效益佳。一是充分利用当地的野草资源,从源头节约了栽培成本,而且野草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而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模式,符合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二是有效解决了当今食用菌生产中存在的“菌林矛盾”。“草代木”减少了食、药用菌生产中对于木材的需求,也就减少了对森林的砍伐,保护环境。三是竹林内存在的土壤环境,为竹荪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为生长出优质高产的竹荪奠定了基础。四是竹林内阴凉潮湿,加之适度的郁闭度,为竹荪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免去了大田栽培搭建荫棚的麻烦,节约了成本。五是利用菌草生态栽培技术栽培的竹荪,可产干品1350kg/hm2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1培养料(菌草)的收集

利用菌草技术栽培竹荪,主要是利用野外丰富的野草资源来栽培竹荪[6]。因此,在竹荪栽培之前,要准备充足的栽培料(主要是菌草),较为普遍的菌草有五节芒、芒萁、类芦等。将收集的菌草,自然晾晒后用破碎机破碎,即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原材料。

2栽培料配方

食用菌废料(或农家下脚料)15~30t/hm2,经过压碾破碎的菌草60t/hm2,尿素

【竹荪的最新种植技术】

750~900kg/hm2,磷酸钙375kg/hm2,石膏300kg/hm2,麸皮600kg/hm2,土壤和培养料pH值约为6。

3林地选择

栽培竹荪的竹林要求地势平缓,阴凉潮湿,郁闭度在0.7以上;土壤质地疏松不易板结,团粒结构好,pH值呈酸性。另外,由于竹荪栽培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因而选取的地块最少3年以上未栽培过竹荪。

4堆料发酵

将备好的原料拉到已经选好的竹林旁,先让其充分日晒雨淋后,再建堆发酵。建堆时,若栽培料的含水量达不到65%,需喷洒适量清水或0.3%石灰水,调节含水量。然后按照铺1层菌草,1层食用菌废料(或农家下脚料),再撒上一些尿素和石膏粉的原则,依次堆制,建成长方形堆。栽培料制堆完成后,露天发酵。如果要加快发酵的速度,提升发酵的效果,也可在制堆完成后,用薄膜将其遮好发酵。当料堆中心温度达到65℃时第1次翻堆,共翻3~4次;当料发酵至暗褐色,并无刺激性气味时,即可下地接种[7-9]。

5整畦接种

5.1旧竹穴播法

选择砍伐2年以上的竹,在其旁边上坡方向挖1个穴位,深20~25cm,穴位用层播法。也可在竹林里从高到低,每隔25~30cm挖一条小沟,深7~10cm,沟底垫上少许腐竹或竹鞭,撒上菌种后覆土。

5.2建畦层播法

在竹林地中挖开宽40~50cm、高15~25cm的畦。最好沿坡地走向建畦,防止雨季林中积水冲毁畦床。畦建好后,铺上1层10~12cm发酵好的料,接种1层(栽培种以块状播下为好),再铺1层发酵料,接1层种,重复3次。用脚踏实,覆2~3cm的碎土层,再盖1层竹叶或稻草、松针。接种后,如果气温较低,最好覆膜保温。15d左右抽样检查1次,若发现块状种边缘发黑应立即补种。如果发现菌种被其他杂菌污染,应对栽培料作相应的处理(如喷洒适量的2%石灰水),然后立即补种。

6水分管理

竹林栽培水分管理极为重要,竹荪不耐旱也不耐渍,穴位排水沟要疏通,干旱时要浇水保湿,以不低于60%为好。冬季15~20d、夏季3~5d浇水1次,浇水不宜过急,防止冲散表面盖的竹叶层。土壤含水量要经常保持在15%~18%(检查方法:抓一把土壤,捏之能成团,放之即松散)发现覆土被水冲变薄,料露面时,要及时补盖覆土。

7采收加工

为确保竹荪的等级品质,要适时进行采收。利用菌草生态栽培技术种植的竹荪,菌柄粗壮高大,菌裙鲜亮脆嫩。在竹荪烘烤之前,先将竹荪在烤垫上摆放整齐,用小刀将竹荪菌柄底部长有白皮的地方轻轻划开,然后按照低温—高温—低温的原则烘烤。竹荪烘烤至七八成干,即可捆扎,而后再放回至烘干为止。最后,将烘干的竹荪放置在空气中5~10min,适当回潮,以防在装袋时损坏竹荪,降低其等级。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学生生意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