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极速弹射钩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30    阅读:

篇一 极速弹射钩
[我爱发明]自动起钩钓鱼夹 极速垂钓(发明人李火明)

  [我爱发明] 20150523 极速垂钓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李火明是来自江西大山里的小伙子,后来在广东渔村定居下来成渔村里的理发师。渔村里的小伙伴都爱钓鱼,可小李每次去钓鱼总是用尽了鱼饵却零收获。后来他按照发夹的样子,发明了能够在鱼咬钩时自动起钩的自动钓鱼夹,让他终于摆脱了零收获的尴尬。(《我爱发明》 20150523 极速垂钓)

  发明人联系方式:李火明 15816170876

  《极速垂钓》花絮:李火明是从大山里出来的年轻人。到渔村生活后,因为每次都钓不上鱼,总被嘲笑。因为钓鱼是要有些手法的,当鱼咬钩的一瞬间,就要迅速拉钩提线把鱼钩住。而李火明掌握不好这个时机。不服气的他想到了在发夹上装一个触发装置,一步步改进下来,还真成功了。

  

  

  

  

篇二 极速弹射钩
[我爱发明]极速冷冻 速冻啤饮机(发明人余海华)

  [我爱发明] 20140208 舌尖上的发明 极速冷冻     本期我爱发明视频主要内容: 传统为饮料降温的制冷方式有很多种,冰箱冷藏耗电量较大;为液体加入冰块会改变饮料本身的饮用浓度和口感;而且以上两种方法都不便于携带,无法解决户外饮用冰凉饮料的需求。为此,江西省赣州东部于都县的余海华先生发明了一台速冻啤饮机。     (《我爱发明》 20140208 舌尖上的发明 极速冷冻)  

篇三 极速弹射钩
尾钩简史

尾钩简史 尾钩简史

尾钩是舰载飞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这是个简单的部件,但通过复杂收放机构的配合,可以使非短距起降飞机在极短的距离内停止在甲板上。但短距起降技术固有的缺陷使飞机的载荷/航程能力有限,也无法利用航母的弹射装置起飞,所以这种飞机不适合在大甲板航母上使用。

舰载机着舰分为“Trap”成功降落和“Bolter”没能成功钩住拦阻索两种状态。尾钩看似简单,但在着舰时却要承受飞机重量2~3倍的重力加速度,而且在减速过程中还不能引起飞机过大的偏航和俯仰姿态改变。此外尾钩还要耐受住与甲板的剧烈冲击,否则尾钩会反弹而越过拦阻索导致着舰失败,所以尾钩撞到甲板后要尽快回复原位。尾钩长度既不能太长,太长的话飞机在空中就可能钩住拦阻索,增加了着舰危险性;也不能太短,太短的话根本就勾不住拦阻索。

对于着舰时却要承受飞机重量2~3倍的重力加速度的舰载机来说,这种状态是安全

1911年1月18日平民飞行员Eugene Ely驾驶飞机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进行了美国海军的首次舰载降落,所以2011年是美国海军舰载航空兵诞生100周年。“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主桅后的甲板上搭建了一个134英尺长、32英尺宽的木质甲板,并越过后炮塔顶部往后延伸。甲板后缘14英尺长的部分下偏30度形成一个坡道,以此来帮助飞机减速。甲板上纵列布置着间距12英尺的木制轨道引导飞机滑行。甲板顶端后方10英尺处横拉了两道拦阻幕,甲板最前端还有一道从主桅杆拉下来的大型拦阻幕,这就是日后直通甲板上拦阻网的雏形,可防止飞机冲入起飞区域。甲板前部2/3区域的两侧也安装了向外伸出的拦阻幕,防止飞机起飞时掉入海中。

主要着舰拦阻设备是22对50磅沙袋,每对沙袋间有绳索捆绑在一起,间隔3英尺然后沿导轨一字排开,导轨将绳索托离甲板。Ely寇蒂斯推进式双翼机的起落架纵衍下方有3个钢制挂钩,用来钩住沙袋绳索减速。需要注意的是沙袋的重量都要仔细称量确保一致,不然会因两侧阻力不一致而将飞机拉偏。

安装木质甲板的“宾夕法尼亚”号

寇蒂斯推进式双翼机着舰瞬间

钩住一堆沙袋后成功停了下来

这套拦阻系统工作正常,其原理一直沿用至今。

几年后美国海军决定发展真正航母之前,飞机厂商已经围绕着舰载机的尾钩(当然有些钩子并没有安装在尾部)进行了许多创新性设计。

瑞安FR-1在机头安装一台活塞式发动机,在机尾安装一台喷气式发动机,需要拆卸整个后机身才能维护喷气式发动机。所以为了避免对后机身连接点产生过高的负荷,尾钩安装在连接点之前的机腹下方。

瑞安FR-1的尾钩变成了“腹钩”

由于该机是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所以严重的低头力矩并不是很大的问题,有前起落架可以保护螺旋桨。但是过长的尾钩常常导致FR-1在空中就钩住拦阻索,并以机头向下的姿态着舰,前起落架承受过大的负荷。

篇四 极速弹射钩
弹射飞机制作

一、机翼

桐木片210mm×55m×3mm

图4-1-2

用壁纸刀切掉阴影部分

打磨成平凸翼型,先用铅笔在木片上画出操作线。

图4-1-3 机翼的断面形状

用锉或粗砂纸板将阴影部全部磨掉,然后用砂纸板把机翼的全部棱角磨圆滑,使之成为平凸翼型。

注意后缘不宜过薄,后缘过薄会造成高速弹射时后缘抖动造成模型不能正常飞行。 把手工锯平放在中线上,来回拉锯子将其锯断。

图4-1-4【极速弹射钩】

用砂纸板从上向下反复打磨断面处将其打磨出一个平直的斜面。

如图将机翼需打磨倾角的一端放在桌子边上,探出桌子边约1-2mm,另一端翘起,翘起角度为上反角。

2.机身

选用300mm×15mm×3mm木条一根

在距机头100mm处做长为55mm的凹槽。

先在中间切一刀,要直,然后从两侧的中间剖切。

图4-1-6

【极速弹射钩】

切完后的断面形状,深度大约为1mm左右。为防止制作者制作凹槽失误,可先切凹槽,再切机身外形,这样一个木条可提供两次切凹槽的机会。

3. 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图4-1-7

如图切成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再将阴影部分切除、打磨。

第二节 粘 接

材料和工具:打磨好的弹射模型飞机各部分、502胶、刻度尺、模具等。

知识介绍:弹射模型飞机在飞行调整中的主要问题是高速弹射上升和低速滑翔下降之间的矛盾。一般弹射模型飞机的弹出速度可以达到40米/秒左右,而滑翔下降速度只有

8米/秒。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在上升或下降这两种飞行状况下,它们的升力可以相差24倍。这就是弹射模型飞机在弹射爬升阶段常常会发生翻筋的主要原因。

下面介绍几种防拉翻的方法。

1. 可控水平尾翼

图4-2-1 可控水平尾翼

它的关键部分是水平尾翼的控制机构。在水平尾翼前面有一个活动部分,活动部分的铰链用薄绸粘成。在机身后部绑一根用直径0.3毫米左右的钢丝制作的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压在水平尾翼的活动部分上,如图。可以通过调整钢丝的直径、弹簧的形状和长短来调整弹簧对水平尾翼活动部分的压力,使模型飞机在弹射爬升时,水平尾翼活动部分在气流的作用下抬起增加水平尾翼升力,克服模型飞机抬头。在滑翔的过程中,水平尾翼活动部分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在正确姿态下滑翔。

2. 可折机翼

图4-2-2 几种折叠机构

可折机翼的弹射模型飞机,可以像一支箭一样直线上升,到达一定高度以后再自动张开机翼滑翔。这种模型飞机试飞时只要把滑翔调整好,并保证机翼折叠展开机构的可靠性,弹射上升是不需要调整的。常见的折叠机构有转90°向后折、分节折、变后掠等几种。

转90°向后折。就是上升时直接靠空气阻力使两个机翼紧贴在机身上,到达最高点后再把机翼张开。这种机构的优点是简单可靠,缺点是上升时阻力大,不用大力量弹不高。

变后掠,这样机构可以使模型手机在弹射上升时机翼后掠,滑翔时前伸。在模型上升的后期,由于速度降低,向下压水平尾翼的气流动力减小,在弹簧的作用下,水平尾翼上抬,同时带动两个原来锁紧两机翼的销子逐渐从机翼上拨出来,机翼在弹簧或者橡筋的作用下向前伸开,然后以较小的后掠角滑翔。

分节折。这种机构是横着把机翼分成几节,用弹簧和铰链连起来。弹射前把机翼一段一段地折好并用钢丝卡钩卡住,卡钩上有一小块阻力板,模型飞机高速弹射上升时阻力板压着卡钩使机翼保持折叠状态,模型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速度下降,阻力板的压力减小,卡钩弹开。机翼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张开,模型飞机进入滑翔状态。

3. 水平尾翼下面安装三角木块的方法来克服弹射“拉翻”现象。

【极速弹射钩】

图4-2-3

这种方法结构简单,调整起来不难,学生也容易掌握,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弹射高度。

三角木块的大小需自己反复调试方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头部加整流片以防止拉翻

图4-2-4

图4-2-5

当我们明白弹射模型飞机的俯仰平衡原理后,我们可以在模型的头部加装整流片,在高速弹射时给模型一个向下的力f,就能有效防止模型拉翻。

粘接方法同上一次粘接方法。

第三节 放 飞

学具:弹射模型滑翔机,弹射棒(或橡筋)秒表等。

知识介绍:介绍几种弹射模型滑翔机图纸

篇五 极速弹射钩
吹塑纸弹射模型飞机的制作

吹塑纸弹射模型飞机的制作

作者:admin 来源:我要航模网 发布时间:2010-11-19 02:31:17

教学目标:

1、会简单模型飞机的制作。

2、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对航空航天的兴趣。

教学过程:

【阅读】

弹射模型飞机是用橡筋弹射出去,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开始滑翔下降的模型飞机。它一般比较小,翼展在200-300毫米之间。机翼和尾翼通常用整块的桐木制作,机身用松木制作。这种模型飞机一般在较小的场地就可以飞行。现在我们用泡沫塑料做机翼做的弹射飞机,它的重量更轻,制作更简便。

【实践制作】

我们来制作一架用泡沫吹塑纸制作的简易弹射模型飞机,它结构轻巧,使用材料好找,制作方便,容易成功。

一、制作材料:

机翼用厚1毫米、宽50毫米、长240毫米的泡沫吹塑纸制作,机身用厚3毫米、宽15毫米、长260毫米的松木条制作,机翼前缘加强条用直径1-1.2毫米、长140毫米的细竹丝制作。

二、制作步骤:

1、制作机身:在松木条上,按照图纸尺寸画出机身,用小刀把多余的部分切掉。

2、制作机翼和尾翼:按尺寸从吹塑纸上切下机翼,紧贴机翼前缘用薄纸粘上一根细竹丝。机翼两端向上弯折,翼端翘起25毫米,用胶带纸粘在弯折处加强。同时在吹宿纸上切出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3、组装和调整:把机翼和尾翼粘在机身上,接口处用双面胶加强。在机头部位装上弹射钩或开一个钩橡筋的槽口。在机头部位加上橡皮泥配重,重心位置参照图纸上的部位。做好以后检查各部件制作和安装是否正确和准确。

4、试飞和调整:先通过对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调整使模型飞机能够作平稳的直线滑翔,然后通过垂直尾翼的调整使模型能向左盘旋;弹射时,一般左手拿橡筋,右手拿模型飞机,使机身大约上仰45度,机翼向右倾斜着弹出去。开始试飞时不要太用力拉橡筋,先用小弹力试飞,如果飞行正常,再逐渐增加弹射力量。一般这样的弹射出去的模型飞机的正常飞行轨迹是:模型飞机向右沿着倾斜的大弧线上升,到达一定高度后自动转入向左盘旋滑翔。

篇六 极速弹射钩
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信息○科教前沿○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9年第23期

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王俊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研究生队

山东

青岛

266041)

【摘要】本文介绍了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对弹射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探讨了舰载机与弹射器连接方式,并简要分析了弹射起飞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舰载机;弹射器;弹射起飞

航空母舰固定翼舰载机除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可实现垂直起飞外,均要经过适当距离的滑跑,达到一定的末速度,才能离舰起飞。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结构越来越复杂,携带的武器越来越多,起飞重量也越来越大,所需要的起飞速度也越来越高。弹射起飞作为一种能够在较短距离内使舰载机达到起飞速度的起飞方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技术水平日臻完善,成为航母舰载机的主要起飞方式之一。

1.弹射器的发展历程

对弹射器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11年,美国海军上尉艾利森设计了第一个原始的弹射器。这是一个由重锤和滑轮组索具构成的加速装置,弹射能力有限。后来改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并于1912年11月弹射起飞成功。1918年,一位美国工程师设计了一种飞轮弹射器,弹射能量来自飞轮,使用锥形磨擦离合器,在弹射飞机时利用离合器将高速旋转的飞轮与卷扬缆鼓相联接,通过缆索拖动飞机加速。美国还开发出利用压缩空气的A系列和火箭助推的P系列以及液压式的H系列和有槽汽缸式的C系列。

二战期间以及战后,大多数航母的弹射器是液压式或者有槽汽缸式。液压弹射器是靠垂体通过钢索和滑轮组驱动往复车,而往复车加速后又机械的撞击垂体。由于液压弹射器的功率受到机械装置的重量、惯性以及牵引钢索的强度限制,因此出现了有槽气缸弹射器。这种弹射器直接通过汽缸中的活塞弹射飞机。英国人首先设计使用一种用蒸汽作动力的有槽汽缸弹射装置,1951年,英国的巨人级“英仙号”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装有蒸射器的航空母舰。美国于1952年从英国获得了技让,生产了C11型弹射器,并安装在埃塞克斯级的“汉科”号上。目前美国现役航空母舰主要装备C13系列蒸汽弹射系统。

2.使用弹射器起飞

飞机蒸汽弹射系统主要由

贮气罐、发射阀、排汽阀、汽缸、活塞驱动组件、往复车及其连接机构以及水力制动装置等。蒸汽弹射器实际上就是一种活塞行程较长的往复式蒸汽机,其动力源是航空母舰锅炉里产生的蒸汽,存储在蒸汽室里。在飞行甲板上只能看到动力传递装置的部分机械。沿整个起飞甲板上有一条弹射滑槽,滑槽上的往复车与蒸汽筒内的活塞杆连接。

在弹射起飞前,甲板人员将飞机与往复车相连,并使用牵制杆把飞机上的牵制钩固定于弹射器的往复车上。然后,操作人员打开发射阀,高温蒸汽从贮汽罐经发射阀流人汽缸,在活塞的后部空间建立压力,克服各种阻力使活塞向前运动。通过活塞与飞机之问的驱动组件,使飞机与活塞同步运动,动力冲程完成时飞机获得规定的末速度并顺利脱开,靠自身的推力起飞。水力制动装置吸收活塞的末动能,然后打开排汽阀,复位机构将活塞组件等拖回原位,准备下一次弹射。

2.2舰载机与弹射器的连接方式为了能有效地将蒸汽热能转化成舰载机的动能,需要通过一种传力方式把飞机与弹射器连接起来。舰载机与弹射器的连接方式由两种:托索连接和前轮拖曳两种方式。拖索连接弹射方式就是用一根拖索和制动索完成弹射过程。进行拖索弹射时,弹射索套在舰载机机腹的弹射钩上,同时将固定在甲板上的制动索与机体的制动钩连接,将飞机拉住。舰载机进入弹射位置后,制动员使用定力栓将飞机尾部的牵制凹槽和牵制索上的凹槽联接起来。与此同时,挂索员将拖索套分别连接到弹射牵引滑块和飞机的弹射钩上。弹射开始后,舰载机在自身发动机推力和弹射拖索牵引力的共同作用下进入弹射加速过程。前轮拖曳弹射方式的特点是,舰载机的弹射承力点和制动承力点都设置在前起落架支柱上,即在前起落架支柱的前面装有可下放的弹射杆,在弹射器的弹射滑块上对应设置了一个供拖曳杆搭接的凹槽,在前起落架的后面则设置一个制动环或槽口。与此相对应,在弹射器滑块始动位置处靠后一点的甲板位置上设置了

2.1蒸汽弹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个可升起的制动杆。飞机进入弹射位置后,甲板上的制动杆可自动升起并卡住前起落架上的制动环,卡入弹射滑块上的凹槽中。当弹射器达到“弹射压力值”后,制动杆会“自动”从起落架上的制动环中抽出,失去制动力的飞机就在弹射牵引力作用下进入加速。

拖索弹射时飞机机身要尽量处在弹射滑轨中心线上,否则会由于拖索挂在弹射滑块上的两侧长度不一样而影响起飞安全,而且这种工作方式需要的工作人员较多。前轮拖曳弹射只要将前轮的弹射钩挂住弹射凹槽即可,工作人员数量需求很少,这样就为甲板弹射起飞作业流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现役美军航母舰载机均使用前轮拖曳弹射方式。

2.3舰载机弹射起飞过程及影响因素舰载机起飞时,飞机发动机和弹射器同时工作,当两者的合力达到牵制杆释放载荷后,弹射器牵制杆释放,飞机在弹射力和发动机推力的共同作用下经过短时间滑跑,加速到等于或大于最小弹射末端速度时,离舰升空。

舰载机在弹射冲程范围内加速滑跑时间很短,而且加速过程中飞行员受到的过载很大,无法在弹射冲程末端准确操纵飞机到合适的姿态。因此,应在弹射起飞前调整飞机初始迎角并且将升降舵和襟翼预置到调定的配平状态并锁紧。由于弹射过程中舰载机的纵向载荷不能超过允许范围,因此在进行弹射起飞前,应根据飞机的起飞质量和发动机的推力设置弹射器的蒸汽弹射力。影响弹射起飞性能的因素还有很多,主要包括飞机的起飞质量,发动机推力,离舰迎角,甲板风的影响等。

2.3.1起飞质量的影响。在弹射力和发动机推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飞机的起飞质量增加,必然引起飞机起飞加速度的降低,进而降低飞机在弹射器终端获得的末速度,增加了飞机离舰后的下沉量。

2.3.2发动机推力的影响。舰载机离舰后需要保持一定的剩余推力,完成加速转爬升。因此大推力的发动机工作状态有利于提高弹射起飞的性能。

2.3.3起飞迎角。由于航母飞行甲板只有陆地跑道的十分之一左右,在满足保持一定的剩余推力的要求下,需要在临界迎角范围内尽可能的增大起飞迎角以增加升力,减小离舰后的下沉量。起飞迎角的建立可以通过预置襟翼偏角实现,也可以在弹射器动力行程终端弹射力终止时,利用前起落架的突伸作用使起飞迎角迅速增大。

2.3.4甲板风的影响。舰载机弹射起飞过程中,航母迎风行驶可以提高飞机相对大气的运动速度,增加飞机升力,减小飞机离舰后飞行航迹的下沉量。

3.弹射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美国已开始对新型弹射系统进行研究,用于替代蒸汽弹射器以提高舰载机的弹射起飞性能。

蒸汽弹射器技术比较成熟,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体积、重量较大,操作复杂,维护费用高,工作过程中能量输出不均匀,飞机受到的应力较大,对飞机寿命和飞行员身体健康不利。因此一种新的电磁弹射技术出现了。

与蒸汽弹射器相比,电磁弹射器在重量轻,体积小,弹射过载波动小,并且最大弹射功率远高于前者,最大弹射速度可超过230节。而且维修操作人员和相应费用都可减少。其优异的弹射性能有助于延长舰载机的寿命,可使30吨级的舰载机起飞重量增加10%以上。即使是弹射无人机一类的轻型飞行器时,过载也没有明显的波动。

4.结束语

通过对航母舰载机弹射起飞方式的阐述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弹射起飞技术具有很强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加强(下转第566页)

科技信息○高校讲坛○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9年第23期

3.“线”艺术中的超脱

人类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全是用一色或有限的几色,并以线的方式进行朴素的描绘。在原始社会,人们常用简陋的天然材料,如木炭、泥土、骨、石等直接在洞壁上刻画,用奔放、自由的线条反复表现野牛、野猪、野鹿等形象,率直地反映自己真切的观察、原始的思考。原始、真切、单纯、朴实是“线”艺术的明显特征,雅、拙、率直是多数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艺术风格。率直不仅是艺术家的宝贵品格,也是美术作品所追求的主要品味。“线”艺术正是实现这种品味的最好途径。“线”艺术作品是画家情感最直接纯粹的表达,简化了的表现手段保证了它的实现。

正是由于“线”艺术中的率直性,使得高品味的“线”艺术往往带有宗教意味的色彩,从而体现了“线”艺术的神密性的特色。罗丹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是人类之中最信仰宗教的”。“在我们看来线条和色调不是别的,是内在真实的标志:我们的目光透过表面一直潜入内心,当我们后来表现这些轮廓时,便会用内涵的精神丰富轮廓本身。”一幅“线”艺术的人体作品,它表现的不是肌肉,不是漂亮的服饰,也不单单是一个生动的动态,而是一种生命,一种灵魂,或一种精神和威力。这种威力给予肌体以秀美或健壮。每位画家由于性情不同,给于“自然”的灵魂也不一样,有的是柔情的,有的是恐怖的,有的是生气勃勃的,有的是死气沉沉的……米开朗基罗创造的力量在他表现的强壮人体肌肉中发出吼声,马蒂斯创造的力量则是轻松的情歌。

一切卓越的“线”艺术都充满着神秘的气息。它们有的展现出善良、光明和美,有的却隐现出命运的痛苦和凄惨。尤如画家通过对人类、宇宙、自然、生物的神性领悟而向人们发出来的动人神圣的颂歌。

“线”的审美形态酷似禅意。比单纯的语言文字更玄妙、更内在、更接近人们心灵的真实。这就要求画家经受更多的曲折磨砺,进入“线”艺术的深层境界———超脱。所谓超脱,有两种。一种是超尘脱俗,它没有对生活的切近感受,也没有对各种社会生活中的鲜明政治倾向、道德伦理倾向、审美倾向的激情。这种超脱是空泛无聊的、毫无内容的,也是远离艺术的。另一种超脱却内涵着历尽人生苦乐而尽在不言中的人生含蓄,内涵着悟透世事而有的冷静的历史观。

“线”的超脱,即为画家以深厚的情感,以个人的天性,以画面的独特格调,以非凡的创意,以随意性的心态,自自然然地步入画境。在灵感的显露中捕捉偶然的契机闪现。这时的“线”是在潜意识中传达信息、表达创意。它并不在乎构图是否完整,形式是否优美,穿插关系是

否有序,手法是否奇特,章法是否有度,线条多少是否适中,技巧是否高超等等,而全在大气忘怀中。“线”的长短、“线”的繁简、“线”的快慢不在刻意中索取,全在随意随缘中自然流露,随势乘机而得。这时画家已超逸线外,不为“线”役,进入“线”的自由境界,传达自己心灵、情感的内心世界。“线”成了画家心性的外延载体。这种“线”妙趣天然,大气沉厚,高格超逸。其“线”流露出来的感觉是玩味无穷的,其“线”艺术是

●。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线”艺术家不具备这种超脱感受的。塞尚以结构观念为冷静地研究自然永恒性,高更以其对宗教和原始生活的热情与想象力在寻找超越绘画自身的精神性。凡·高凭籍着沸腾的生命活力和对事物特征的敏感反应,孜孜不倦地创造属于心灵世界的艺术作品。陈老莲不考虑社会的时尚,不迎合流行的嗜好,而在更大程度上的超越,创造出不受时人青睐的“怪诞”之美。●

因此,超脱是艺术创造的一种高品格,画的优劣好坏的关键在于画的境界,而不是画的具体内容。有大境界,就有大气,大神韵,大智慧。如石涛、吴昌硕、齐白石、陈老莲、马蒂斯、罗丹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的“线”画艺术具有高品味,其气度非凡,是真正的艺术。【极速弹射钩】

看似简单的“线”却玄妙无极、深奥莫测,包涵无穷。“线”艺术的天地涵盖了宇宙万物、无穷世界。东方儒释道的哲思,哺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灵魂、特有的文化背景,以及特有的毛笔与宣纸,选择了最富玄理的“线”性艺术,这确是一种天然的契合。中国画对“线”的重视超过其它任何画种,历代画家对“线”的创造已达到无与伦比的高度。中国当代画家继续对线进行了独特的研究与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个性语言和现代意味的“线”艺术世界。可以预想,“线”艺术的魅力将时时刻刻继续吸引着中国以及世界各国不少画家,以博大的胸怀、高超的智慧,代代开拓,不断创造出新面貌的“线”艺术。科

【参考文献】

[1]吴长江.马蒂斯线描【M】.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1996.[2]张会元.素描教学【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张会安(1964—),男,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绘画和民间美术的工作。

[责任编辑:张艳芳]

(上接第430页)对弹射起飞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未来航母的发展。科

【参考文献】

[3]曲东才,杨应成,航母舰载机起飞方式浅析[J],飞行试验,1999.9.[4]马士强,航母弹射器发展简述[J],兵器天地.

[5]李勇,李立毅,程树康,王莹,电磁弹射技术原理与现状[J],微特电机,2001.5.

[1]海猎隼,国产舰载机采用前轮拖曳弹射可行性分析[J],兵器大观.[2]吴始栋,美国海军电磁弹射器现状[J],船电技术,2005.3.

[责任编辑:翟成梁]

(上接第552页)不断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前提,面对高校青年流动性强的客观现实,应协调好流动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保持组织的相对稳定。在会员构成方面,对加入和退出应设置相应的资格限制和管理规定,避免会员过于松散,凭个人意愿自由进入或退出该组织,自主决定自身在组织中介入程度的局面。在组织动员和活动开展方面,将网络虚拟身份与实际身份挂钩,推行网络注册的实名认证制度,增强对成员的约束力,以实现长期的活动目标和长远的共同利益。

4.4覆盖方式与渠道的整合创新综合发挥高校正式社团组织自身的组织和联络优势,以及青年自组织利用的网络平台的全覆盖优势,以更加开放、现代、理性、务实的态度,创新覆盖方式,拓宽工作渠道,在一个更大的更可信的平台上发布信息,吸引更多青年,使组织一直保持活跃,促进各自好的经验互相借鉴,好的机制互相融合,好的活动联合展开,好的风气共同发扬,从而使青年在自由的基础上健康地发展。科

【参考文献】

[1]陆平,我国青年自组织的现状调研[J],理论前沿,2008,(24).

[2]王季魁,浅析青年自组织现象给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带来的启示———以苏州青年自组织研究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8,(5).

[3]安建增,中美青年自组织生成逻辑的比较分析[J],青年研究,2008,(7).[4]谭建光,张文杰,袁建,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自组织———来自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3).

[5]董悦,李凌云,唐洁秋,青年自组织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8,(3).

[6]韩德强,浅论青年自组织的兴起、特征及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作者简介:王亮(1981.1—),华北电力大学数理系辅导员,助教,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袁雪(1985.7—),华北电力大学经管系研究生。

[责任编辑:翟成梁]

篇七 极速弹射钩
“天翔”木质弹射滑翔机

“天翔”木质弹射滑翔机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天翔”木质弹射滑翔机的结构、性能,掌握木质弹射滑翔机的飞行原理,制作方法以及调整放飞技巧。

2. 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3. 教会学生正确、 安全的使用各种常用工具,及对木材木纹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1. 完成后的“天翔”木质弹射滑翔机。教学用图纸供学生制作时参考。【极速弹射钩】

2. 学生每人一套“天翔”木质弹射滑翔机套材。

3. 每人一套制作工具:剪刀、 尖嘴钳、直尺、 铅笔、木锉、 砂纸板、502胶等。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1. “天翔”木质弹射滑翔机主要由机翼、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机身三大部分组成。机翼是飞机产生升力主要装置,那它是怎样产生升力的呢?原来机翼的剖面是一个前端圆钝,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呈鱼侧形。前端点叫做前橼,后端点叫做后橼,两端点之间的连线叫做翼弦它的剖面形状叫做翼型。当气流迎面流过机翼的时候,流线分布是一股气流,由于机翼的插入,被分成上下两股。通过机翼以后,在后橼又重新合成一股。由于上表面拱起,使上方那股气流的通道变窄。根据气流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可以得知,机翼上方的压强比机翼下方的压力小,也就是说,机翼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机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要大,这个压力差就使机翼产生的升力。

2. “天翔”木质弹射滑翔机飞行原理主要利用橡筋的弹力将模型送上蓝天,模型垂直或盘旋高速爬升,橡筋弹力释放完毕模型改出转入盘旋滑翔阶段,由于地球引力作用滑翔返回地面。

3. “天翔”木质弹射滑翔机它的主要特点是飞行性能优异,外形美观,重量轻,强度高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天翔”木质弹射滑翔机的结构:它主要由机翼、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机身等零件组

成。

4. 下面介绍一下木材选择,首先木材要选木纹平直没有结巴比重较轻不变形的片材。木纹的选择,机翼和尾翼的木纹与后橼平行。(特别是垂直尾翼要注意不要选错)

(二)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1. 首先我们取出木质机翼放在桌面上看清前橼和后橼(前橼后掠后橼平直)先找到机翼中线,在中线距前缘30% 处画一个记号,再在左右翼尖距前缘30% 处各画一个记号,再

分别连一条直线找到翼型的最高点用砂纸板将机翼上弧打磨光滑在打磨时尽量不要将翼型的最高点磨得过多破坏翼型影响模型性能。打磨下弧时先将前橼磨圆其余部分磨平,磨滑。注意机翼翼型是下弧平,前橼圆,上弧表面呈隆起的平凸翼型。这个形状对整个模型飞行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2. 第二步用小刀将机翼从中间划开,左右机翼断面用砂纸板磨出大约30度角的斜面。最后将左右机翼胶合起来。胶合时因注意左右机翼前后橼接缝处要吻合,否则会严重影响飞行性能。

3. 第三步机身、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的安装,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前橼后掠后橼平直)先画出水平尾翼中心线再将垂直尾翼胶在水平尾翼中心线上注意垂直尾翼胶合面木纹方向要与底边垂直与水平尾翼中心线重回,胶合时水平尾翼与垂直尾翼的夹角为90度。将机身平的一面向上胶合好的尾翼胶在距机身的最末端10毫米的地方,水平尾翼的中线与机身的中轴线吻合,水平尾翼左右翼尖距桌面的高度相等。在距机头45毫米处用小锉锉出一个斜三角形弹射钩口作弹射发射用。

4. 最后胶机翼,机翼位置在距机头85毫米处,胶合时注意机翼的中线与机身的中轴线吻合,机翼左右翼尖距桌面的高度相等。胶干后将三角加强条粘在机翼机身结合处。

5.模型制作好了之后下一步要解决飞行问题,首先要确定好模型的重心位置“天翔”木质弹射滑翔机的重心位置大约在距机翼前橼60% 处。接下来再检查两边机翼上反角角度是否对称,水平尾翼是否水平,垂直尾翼是否垂直。模型粘贴是否牢固再选择一个小风天气在大操场进行试飞。试飞前先确定好上风区的起飞位置(也就是迎风起飞);首先进行手掷试飞,具体要求是将模型举过头顶一般情况下模型调整以右盘旋为多(右盘旋模型右侧风平稳水平掷出),出手后观察模型姿态:

① 模型出手后以小角度下滑,且有一点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滑翔距离较远即为正常; ② 模型出手后先抬头又低头呈波浪飞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失速,这时只要将机头加一点配重便可解决;

③ 模型出手后便一头栽下去,这时可以减轻机头配重便可解决。

手掷试飞之后可以进行小动力试飞,具体方法左手捏住机身尾部迎风弹射(右盘旋模型右手拿弹射棒,同时机翼左侧45°)。

① 模型弹出后平稳爬升直到橡筋弹力消失,模型在最高点改出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即为正常;

② 模型弹出后向上出现“拉翻” 现象,可减小模型弹射角度或给一点右舵使模型向右盘旋上升,便可解决。

模型调整好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动力弹射试飞。注意弹射飞机有一定的危险性千万不要在人多的地方试飞,千万不要对着人弹射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

害。

(三)学生制作

【极速弹射钩】

1.学生的制作过程应同教师演示的制作过程一致,教师在辅导中应及时提醒学生木纹方向的识别,纠正学生错误的打磨动作和502胶的正确使用。

2. 指导学生正确的画线,正确使用工具,随时提醒学生工具的安全使用,锉刀等工具不要对着自己和别的同学,每件工具用完后即放回桌上。全体同学制做完毕后,教师给予讲评,指出制作、放飞中的注意事项。

3. 组织学生外场放飞,及时提醒学生放飞安全应尽量在操场中间或上风区无人地带放飞模型,避免模型上房、上树造成危险。

(四)提问

1. 木质弹射滑翔机有什么特点?它与其他模型有什么不同?

2. 木材的木纹怎样识别?

(五)提高与竞赛

1. 减轻模型重量,减小模型阻力。具体方法可适当减薄尾翼厚度,减轻机身的重量。减小机身的阻力将机身前端磨圆、后端磨圆磨细。(胶合机翼、尾翼处除外)减薄机翼翼尖厚度减小翼尖阻力。这些措施能提高模型爬升高度,增强模型滑翔能力。

2. 在机翼翼尖后橼和水平尾翼后橼处贴三角形整流条(三角条的大小厚薄要根据模型爬升姿态而定)这些措施主要改变模型爬升拉翻和改出失速在高速爬升时才能起作用。

3. 下面着重讲解橡筋的选择、保养处理及弹射棒的制做:我们平常使用的橡筋主要分国产和进口两种。国产橡筋拉长倍数较小(显得比较硬)在弹射面积较大,重量比较重的模型时使用。而进口橡筋拉长倍数较大(显得比较柔)在弹射面积较小,重量比较轻的模型时使用。橡筋主要性能指标是含胶量、柔韧性、拉长倍数和残余变形等指标,这几点进口橡筋的性能都优于国产橡筋。要最大发挥橡筋的性能必须进行处理:先用自来水将橡筋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然后在橡筋上涂抹中性肥皂或中性洗发液揉搓均匀洗净剩余滑石粉,打好橡筋结涂抹少量润滑剂(蓖麻油或中性冼发水)做好挂环(用小号钥匙环较好)。经过处理的橡筋能大大的减小摩擦阻力使弹力增加。选一根长度290毫米,直径30毫米的木棒,用一个天钩装在木棒顶端将橡筋挂在弹射棒顶端再用尖嘴钳合闭钩口以防橡筋从钩口滑落发生危险。弹射橡筋要经常更换特别是赛前,更换时注意用同一批橡筋重量、长度、拉力要基本一致不要随意改变影响弹射效果。

“云海” 橡筋动力直升机模型

1.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直升机的用途及形状,掌握橡筋动力模型直升机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以及调整放飞技巧。

2.了解云海橡筋动力直升机模型的性能。制作方法。放飞调整。

3.了解旋翼工作原理及螺距的调整,重心位置的确定及阻尼面的调整。

4.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5. 教会学生正确. 安全的使用各种常用工具。

1.

1.

2.

3.

4. 二.教学准备 云海直升机工作图及成品模型一架。 学生每人一套云海直升机套材。 每人一套工具:剪刀. 尖嘴钳. 直尺. 铅笔. 透明胶带. 双面胶带. 砂纸. 502胶等。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1. 在生活中我们都看到过直升机它不需要专门的起飞.着陆场地能够悬浮在空中某一位置。并能以很小的速度自由地前进,后退或转弯。因此直升机在国内军事和生产建设上广泛地得到应用。

2. 云海橡筋动力模型直升机由橡筋缠绕产生的扭力带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模型垂直上升当橡筋释放完毕由于地球引力作用返回地面。

3.云海直升机模型是一款性能优异外形美观的直升机模型它的主要特点是重量轻强度高旋翼的直径和螺距可以自由调节,阻尼面可以上下移动调节重心。使模型达到最好的飞行效果。

4. 云海橡筋动力模型直升机的结构由旋翼头. 阻尼梁. 阻尼面. 尾钩. 机身. 橡筋等零件组成。

旋翼头:包括旋翼和机头。旋翼相当于旋转的机翼,由它旋转产生升力,使模型上升。 阻尼面:用来提高模型上升下降时的安定性,起到克服旋翼旋转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模型顺利垂直上升下降。

阻尼梁:用来支撑阻尼面使之充分伸展。

尾钩:挂住橡筋的一端,另一端挂在机头钩上。

橡筋:产生动力的主要零件。

机身:是将直升机各部分零件联成一体的重要零件。

5.旋翼是怎样将橡筋输出的能量变成拉力呢?原来旋翼的剖面形状是一个流线凹凸翼型,它旋转后就能产生向上的升力。除了翼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螺距,螺距是旋翼转动一周前进的距离,也就是旋翼的迎角。这个迎角过大阻力就大橡筋带动旋翼转动较慢扭力大模型爬升快橡筋还没有释放完毕模型就返回地面了。迎角过小阻力减小,旋翼转动很快产生不了过大的拉力。模型爬升较慢高度很低模型上升感觉没有力。理想的状态是模型上升较快高度很高到达最高点时橡筋释放毕旋翼停止转动,模型返回地面。

6. 旋翼调好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留空时间我们就要对模型的重心位置进行调整。调整重心位置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机头或机尾增加配重,这样会增加模型的重量。第二种方法就是移动阻尼面位置,如果阻尼面位置调的过上模型会摇摆缓慢上升能量损失过大爬升高度不高。阻尼面位置调的过下模型爬升到了最高点反转直下。最理想的姿态是模型垂直爬升到最高点旋翼停转模型滑翔返回地面。

7. 下面着重讲解一下橡筋的选择及保养处理方法:1我们平常使用的橡筋主要分国产.进口两种。国产橡筋价格便宜比较容易找到在普及活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而进口橡筋的价格昂贵不太容易找到主要在各类竞赛中才能得到使用。2橡筋主要性能指标是含胶量.柔韧

性.拉长倍数和残余变形等指标,这几点进口橡筋的性能都优于国产橡筋。要最大力度发挥橡筋的性能必须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先用冷水将橡筋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然后在橡筋上涂抹中性肥皂或中性洗发液揉搓均匀洗净剩余滑石粉,打好橡筋结涂抹润滑剂(蓖麻油.甘油.中性护发素等均可)。进行润滑处理时揉搓必须均匀量不宜过大。经过处理的橡筋在缠绕和释放过程中能大大的减小摩擦阻力使所绕圈数增加,能量的释放均匀而长久。

(二)教师演示制作放飞过程

1.制作”云海”直升机的方法:按图纸要求在机身前端画出阻尼梁的位置即距机头20毫米处用铅笔画出记号,插好阻尼梁。将旋翼头按图纸要求插好旋翼头和尾钩(注意钩口向后)。挂上橡筋重点讲解橡筋结的打法和橡筋圈数(4圈)。在阻尼梁和机身上用双面胶将阻尼面薄膜按图纸要求贴好,最后将旋翼插在旋翼头上侧面翼型对着自己,翼型的迎角大约15度(即前櫞高一点后櫞低一些,旋翼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两个旋翼螺距要一致,模型完成后重点检查各零件的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粘贴是否牢固。两个旋翼螺距是否一致。这样一架直升机模型就完成了。

2. 演示放飞前强调安全问题橡筋缠绕产生很大的扭力模型放飞应远离人群确保安全。右手拿住机身上部左手食指顺时针方向拨动旋翼缠绕橡筋50圈左右(最大可绕100圈)绕好后左手捏住旋翼头,右手捏住尾钩,机头向上机身垂直于地面先松左手旋翼转动,再松右手模型平稳升空动力消失后滑翔返回地面。

(三)学生制作

1. 学生的制作过程应同教师演示的制作过程一致,教师在辅导中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错误粘贴。

2. 指导学生正确的画线正确使用工具,随时提醒学生工具的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不要对着自己和别的同学,每件工具用完后立即放回桌上。全体同学制作完毕后,教师给予讲评,指出制作.放飞中的错误。

3组织学生外场放飞,及时提醒学生放飞安全应尽量在操场中间放飞模型,避免模型上房.上树或其他危险行为。

(四)提问

1. 直升机的性能.用途?直升机旋翼的作用及螺距的调整方法?

2. 直升机模型的重心位置和飞行的关系及调整.放飞技巧?放飞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天驰”橡筋动力滑翔机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性能,掌握橡筋动力滑翔机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以及调整放飞技巧。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