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杏鲍菇栽培技术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4    阅读:

篇一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一、杏鲍菇的形态与生态习性:

  1.形态: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弓圆形,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型、圆形至扇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淡灰墨色,成熟后浅黄白色,中心周围常有近放射状黑褐色细条纹,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杏仁味,无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滑,有小菌褶。孢子印白色(浅黄至青灰色)。菌柄2~8×0.5~3cm,偏心生至侧生,罕中央生,棍棒状―球茎状,横断面圆形,表面平滑,无毛,近白色至浅黄白色中实,肉白色,肉质纤维状,无菌环或菌幕;孢子椭圆形至近纺缍形,平滑,9.58(11.29±0.15)-12.50×5.0(5.60±0.06)-6.25mm,菌丝系统单一型(Monomitic),菌丝有锁状联合。

  2.习性:春末――夏初腐生――兼寄生大型伞形花科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等植物的根上和四周的土中。有很多生态型。各生态型垂直分布完全不同。 

  3.分布:主要分布在南欧(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

  三、杏鲍菇的生物学特征:

  杏鲍菇是亚热带草原――干旱沙漠地区一种特殊的食用菌,从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生态环境(不同的基质或寄主)分离出来或引进的杏鲍菇菌株,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也就是说有许多不同的生态型,栽培时应特别注意。

  1.营养。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它是一种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可在棉籽壳、木屑、蔗渣、麦杆等农副产品下脚料组成的基质上生长,并非一定要用伞形花科植物才能栽培,母种培养基中,一般PDA、PSA培养基均适合菌丝生长,添加一定量的蛋白胨、酵母或麦芽汁可加快菌丝生长,普通的木屑、麦麸培养基是适合原种、栽培种培养基。栽培料中添加棉籽壳、棉籽粉、玉米粉、黄豆粉,可以提高子实体产量,以麦秆为主要原料,添加5~10%棉籽粉不但可提高产量,还可使子实体个体增大。

  2.水分。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生长阶段以85-90%为宜,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要求各在85~90%左右或95%左右。因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水分主要靠培养基供给所以培养料含水量65~70%更适合子实体发生和生长。杏鲍菇既耐干旱,又需要水分。冬季刺芹,阿魏茎叶枯萎被雪覆盖,翌年春天雪化后,杏鲍菇就会趁着温暖和刚刚化雪后的水分条件,很快长出子实体来。

  3.温度。温度是决定杏鲍菇生长和发育的最主要因子,也是产量能否稳定的关键。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原基形成的最适宜温度是10~15℃(台湾报道的是16~18℃)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一般适宜温度为15~21℃,但是有的菌株不耐高温以10~17℃为宜。超过18℃容易发生病害。有的菌株以20~30℃为适宜温度,而低于8℃子实体不会发生也难生长。

  4.光线。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阳光,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是500~1000勒克斯。

  5.空气。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在营养生长期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瓶袋中二氧化碳浓度由正常空气中含量的0.03%逐渐上升到22%(220000ppm),能明显地刺激菌丝的生长,原基形成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1000PPm之间,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二氧化碳浓度以小于2000PPm为宜。

  6.酸碱度(pH值)。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宜pH值是6.5~7.5其生长pH值范围是4~8,出菇时的最适宜pH值是5.5~6.5。(5~6)

  四、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材料

  1.栽培原料:据国外资料介绍杏鲍菇的"自然栽培法"是室外用段木栽培,但产量低。也可在室外用麦杆栽培,产量不稳定。用消过毒的木屑或谷草栽培,产量偏低。木屑、麸皮培养料栽培,生物学效率仅20%,若用麦杆做培养料产量只有木屑的一半。> 我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其副产品如棉子壳、废棉团、蔗渣、木屑、黄豆杆、麦杆、玉米杆等均是栽培杏鲍菇的主要原料以棉子壳为主料掺入部分棉子粉能提高产量10~20%,用蔗渣或木屑为主料只要配方得当,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用稻草做主料即使添加有棉子壳,麸皮、出菇都比较迟出菇率低,产量也低。

  2.栽培辅料:细米糠、麸皮、棉子粉、黄豆粉、玉米粉、石膏、碳酸钙、糖均是杏鲍菇栽培很好的辅助材料。

  (二)栽培方式:杏鲍菇的栽培方式有瓶栽、箱栽、柱形栽培和塑料袋栽培方式。国外有人认为要在上述栽培方式基础上覆土进行栽培,但实际上没有必要。在我国最方便和适用的是塑料袋栽培方式。袋栽方式如下: 

  1.母种制作:母种培养基可采用普通 PDA或PSA培养基。一般菌丝长满试管需要8~10天。为了加快菌丝生长速度,也可采用下列培养基:

  MGYA培养基(1升)

  蛋白胨 1克 麦芽糖 20克

  酵母 2 克 琼脂 20克

  PDYA培养基(1升)

  蛋白胨(黄豆胨)1克 葡萄糖 20克

  马铃薯 300克 酵母 2克

  麦芽浸汁培养基(1升)

  麦芽浸汁 20克 蛋白胨 5克 琼脂15克

  2.原种及栽培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相同,可采用普通木屑、麸皮、棉子壳培养基。其配方为:

  ① 木屑73% 麸皮25%糖1% 碳酸钙1%

  ② 棉子皮90% 麸皮10% 玉米面4%磷肥2% 石灰2% 尿素0.2%

  ③ 棉子皮50% 木屑30% 麸皮10%玉米面2% 石灰1.5%

  ④ 棉子皮39% 木屑39% 麸皮15%玉米面5% 石灰2% 硫酸钙(CaSO4)1%

  ⑤ 棉子皮56% 木屑34% 麸皮5.2%玉米面2% 石灰2.5% 硫酸钙(CaSO4)1.1%

  ⑥ 木屑37.5% 棉子皮37.5% 麸皮25%玉米面5% 豆杆粉10%

  ⑦ 木屑22.5% 棉子皮22.5% 麸皮20%玉米面5% 豆杆粉30%

  ⑧ 玉米芯60% 麸皮18% 木屑20%石膏2% 石灰适量

  ⑨ 木屑60% 麸皮18% 玉米芯20%石膏2% 石灰适量

  ....原种栽培种长满瓶或袋大概需30~35天,也可用黑麦、小麦、高粱、玉米、小米等谷粒制作原种和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更快三周左右即可长好。 

  3.栽培袋制作:制作栽培袋过程与平菇、鲍鱼菇等品种相同。要注意原料必须过筛,以免把塑料袋扎破,影响制种成功率,选宽17cm,长34cm,厚0.03mm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干料重以400~500克为好。湿料1公斤左右,料高20cm,塑料袋内装料松紧要适中,两端的袋口要扎紧。

  ....培养基营养丰富,可使子实体朵大,产量高。有棉子皮的地区可以其为主要原料或掺加部分棉子粉原料能提高10~20%的产量。经过灭菌,接种之后的栽培袋置于25℃左右培养室中培养,3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到底。

  (三)栽培季节:杏鲍菇出菇的温度是10~15℃,因而必须按照出菇温度的要求安排好季节,在自然条件下栽培,安排好栽培季节是取得成功的保证。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在北方地区以秋末初冬,春末夏初较为适宜。但冬季气温较高的地方要安排在全年气温最低的12月出菇更好,因为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于形成子实体和促进子实体生长。杏鲍菇与平菇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若未能正常形成会影响到第二批菇的正常出菇,从而影响产量。因此无论南方、北方都应该根据出菇温度来安排适合当地栽培的季节,一般南方地区安排在10月下旬进行栽培更为适宜。杏鲍菇在风雪寒冷的冬季是难于出菇的。

  (四)栽培场所:干净、通风的房间均可用于栽培杏鲍菇。 

  (五)杏鲍菇的栽培管理:

  ....利用自然季节栽培杏鲍菇,必须随气温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杏鲍菇子实体生育阶段的管理是取得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杏鲍菇菌丝长满袋后即可置于栽培室促其出菇。室内湿度保持在90~95%,一般经7~15天就可现原基,出菇快慢与室温有很大关系气温13~15℃出菇最快(7~10天)菇蕾较多,生长整齐,出菇后若气温在13~18℃菇体生育快,15天左右可采收,温度低于8℃,菇蕾不会形成,即使已伸长的子实体也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变黄,直至死亡,气温超过21℃也很难现蕾,以形成的菇蕾也会萎缩死亡,其严重程度视菌株而异,有的菌株当室温超过18℃时会发生病虫害,或菇蕾开始萎缩死亡,即使能长成子实体也很快开伞成熟,产量很低。有的菌株在室温超过21℃时才会发生上述症状。

  ....原基分化成菇蕾后,在8~20℃的温度下,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左右,为延长货架寿命,采收前2~3天湿度控制在85%左右更好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是在气温高时)以免导致菇体发黄,严重时还会感染细菌造成腐烂影响产量和质量。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温度、湿度、光线、通风的调控,才能获得高产。

  1.温度的管理:温度是决定杏鲍菇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也是产量能不能稳定的关键。杏鲍菇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生育的温度略有差别。原基分化的温度较低于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以较低的温度刺激原基形成(10~15℃)然后把栽培室控制在15~18℃左右让子实体生长和发育。温度低于6~7℃时,子实体生长非常缓慢,几乎停止。温度若超过20℃时,原基分化即停止,超过22℃已形成的小菇蕾则萎缩死亡,若碰到低温要注意适当关紧门窗,尽量提高室内室温,让其子实体正常生长,若气温升高则多喷水降温,尽量减少子实体萎缩死亡。

  2.湿度的管理: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阶段,水分管理极为重要。初期房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而当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湿度可控制在85%左右,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货架寿命。同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在气温升高时直接把水喷于菇体上容易使子实体发黄,严重时还会感染细菌,造成腐烂影响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

  3.光线与空气的管理:子实体发生和发育阶段均需要光照,以500~1000勒克斯为宜,气温升高时要注意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子实体发育阶段还要求加大通风量,需要新鲜的空气。通气好,菇蕾多菌盖正常开伞,朵型也大产量高。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更快,过于明亮菌丝变黑,过于黑暗菌盖变白,菌柄更长。所以要有散射光照射为宜。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所以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不太严格,原基形成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保持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才能使菇蕾生长正常。雨天时,空气相对湿度大,房间需注意通风,室温高时,特别注意打开门窗通风,当气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增加喷水以降低温度的同时,必须增加通风,避免高温、高湿造成子实体腐烂。

  4.病虫害防治:绿色木霉是杏鲍菇的主要病虫害,一般在气温升高时,子实体易发生的病虫害是细菌、木霉及菇蝇。加强通风和进行温度调控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生要及时把菌袋取出处理。通常低温时病虫害不易发生。 

  5、杏鲍菇菌株的推广:

  ....目前杏鲍菇栽培菌株有5-6个,各菌株的子实体形态,菌丝培养特征,栽培特点及口感有所差异。我们必须根据市场需要选准栽培菌株,为产品用于出口,应选朵形圆正,菌柄上下均匀,色白,组织致密,口感佳的菌株。该产品极受日本市场欢迎,但栽培难度较大适应温度范围窄,稳定性差。若产品是内销从产量和抗病性考虑,可选温度范围较广,产量较高且稳定的菌株。该产品有的菌柄下部稍膨大,外观差些,但口感也很好。当气温能稳定在10-18℃的地区,可栽培供出口的菌株。当前不管采用哪个菌株受气温影响都比其他食用菌种明显,是菇类栽培中难度较大的一个品种,必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采取配套的栽培技术,否则会导致失败,要特别注意气温升高时应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

  五、采收:适时采收是提高产量和保证商品质量的关键。

  ....当杏鲍菇菌盖平展,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标准;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出口菇要求菌盖在4~6厘米、柄长10厘米左右,国内市场要求不严格,一般商家要求:杏鲍菇柄长5~9厘米6~12厘米,柄粗2~4厘米、菌盖比菌柄要小一些。采收第一批菇,后培养相隔14天左右又可采收第二批菇,但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批菇,袋产量达200~300克目前生物学效率可达50~60%,通常第二批菇朵型较小,菌柄短,产量低。

  六、销售和加工:

  (一)销售:鲜菇可直接在市场上按等级进行销售。杏鲍菇肉质肥嫩,菌柄、菌盖、口感较好,风味独特。与一般菇类比较保存时间较长,一般在4℃冰箱中敞开放置10天不会变质,气温10℃时可放置5~6天。15~20℃时可保存2~3天不会发生变质。

  (二)加工:加工是保证商品菇质量的主要环节,也是保证信誉的关键。

  ① 干制:杏鲍菇适合烤干,干品风味极好,口感脆、韧、鲜,因菌盖、菌柄肉质厚整朵很难烤干成为合格产品,所以烤干之前需要把菌柄和菌盖切片,之后根据食用菌产品烤干要求进行。干品白至奶油黄色,外观好。

  ② 制罐:杏鲍菇因口感脆,不象平菇属其它品种煮熟后易烂和破碎,把它切片后制成罐头风味极好,仍保持脆嫩特色。制罐加工法与其它食用菌的罐头制作方法相同 。

  ③ 盐渍:具体规格质量加工方法按收购单位要求进行。

  一般盐渍方法:将菇体按要求标准整理好后,分级之后放于开水锅中(用铝锅,不用铁锅)内煮熟的标准是掰开菇体无白心,煮熟后立即捞出迅速用冷水冷却,彻底冷却后用筛子控去多余的水分。按菇体与食盐重量比例即一公斤菇体加0.5公斤食盐一层菇体,一层盐盐渍,盐渍10至15天进行倒缸一次以便盐渍均匀,防止腐败。为防止盐红菌繁殖造成腐败,最好用精制盐或把粗盐碾碎成细盐细盐用铁锅炒30分钟左右,进行灭菌后再用,也可用饱和食盐水盐渍,饱和食盐水质量较好。

篇二 杏鲍菇栽培技术
工厂化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篇三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完成版

【杏鲍菇栽培技术】【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因其野生条件下主要发生于刺芹植物

枯死的根茎及周围土层中,故又称刺芹侧耳。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由于杏鲍菇菌肉肥厚,菌柄粗壮,质地脆嫩,并且食之有一种特殊的杏仁香味,是侧耳属中味道最好的一种,故被誉为“平菇王”。

杏鲍菇子实体内含18种氨基酸及部分矿质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且其呈味物质十分丰富,尤其令人食后不忘的杏仁味,使得消费者对其青眯有加;加之较高的耐贮、耐运性,使其保鲜性能及货架寿命大大延长,也是受市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新世纪开年以来,不断有商家在寻求该产品,无论鲜品、烘干或粗制品均可,但是由于我们对杏鲍菇没有投入相当的精力去开发生产,致使客商空手而归。这说明了杏鲍菇开发商品的前景及其潜力。

二、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视基质营养和水分及菌丝生理度而异;菌盖幼时略呈弓形;后渐平展,成熟时其中央凹陷呈漏斗状,直径2~12厘米不等,一般单生个体稍大,群生时偏小;菌盖幼时呈灰黑色,随着菇龄增加渐变浅,成熟后变为浅土黄、浅黄白色,中央周围有辐射状褐色条纹,并具丝状光泽;菌肉纯白色,杏仁味明显,破口处短时间变干黄;菌褶延生不齐、白色,与普通平菇相同;菌柄长2~8厘米,直径0.5~3厘米,不等粗,基部膨大,呈球茎体状;多侧生或偏生,中实,肉白色、纤维态,吸水性较强。

2.生态习性

杏鲍菇广泛分布于德、意、法、捷、匈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我国新疆及川西等地亦有野生分布,大多着生于朽死的刺芹、阿魏等植物根部及四周土层中,具一定寄生性,故推测可能与其着生基质中有某种成分驱避害虫使其得到有效保护有关。

3.生活条件

营养条件:野生条件下,杏鲍菇菌丝体只能依靠缓慢分解基质而得以延续和生长,即使在碳氮比80:1以上条件下,仍可顽强生长;但这并不说明其菌丝不需要丰富的尤其是有机氮源类营养物质,人工栽培时,为保证其分生数量和生长质量,必须予以适量添加;一般认为,调配基质碳氮比在20:1左右时菌丝活力明显增强,产菇量亦随之提高。实际生产中可将棉籽壳、木屑等作为主要原料,调配氮源时以麦麸等作为主要辅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同时提高菌丝长速及其活力。

温度条件:与普通平菇相同,杏鲍菇菌丝亦喜25℃左右的培养条件,但其耐受范围却在5℃~35℃之间;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0℃~25℃,最适为15℃左右,但亦因菌株而异。一般常规品种(或菌株)由于开发生产时间较长,其温度型早有定论,杏鲍菇则不然,一是人们对其尚不太熟悉,二是由于杏鲍菇菌株的来源不同,其温度特性差异很大,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离出的种源菌株,其生物学特性亦不同,温度特性自然不同,这就需要生产者在引种时要咨询明确,在安排生产时更需明确,尤其在对外供应菌种、签定某些供求合同时以及牵涉产品出口时,更需仔细,可以说,这是一个基本指标,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指标,必须十分注意。

水分条件:由于野生杏鲍菇多于亚热带草原或干旱沙漠地区发生,先天决定了它的自然抗性包括抗干旱能力,但这仅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生物,水是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杏鲍菇自然也不例外,就是说,杏鲍菇既具较强抗干旱能力,同时又需要水分来参与其生命的维持和延续,因此,人工栽培时以将基料含水率调至65%左右为宜;发菌期间要求调控培养室空气湿度70%左右;出菇阶段应保持85%~95%的湿度,以确保子实体正常健康的发育。

通气条件: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均需新鲜的空气条件。但在菌丝生长阶段,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积累,对菌丝反倒有刺激和促进作用,个中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但在原基形成阶段则需较充足的氧气,应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0.005%~0.1%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应在0.03%~0.2%之间,该浓度相当于通风条件较好的普通居室的空气状况。

光照条件:与普通平菇相同,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任何光照条件,应予闭光培养。但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则需适量散射光;一般生产中应将光照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范围内,既可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又可使产品色泽正常,商品价值因此而得到提高。

pH值:杏鲍菇菌丝生长可适应4.5~8的pH值条件,但其适宜的基质pH值为6~7,最适为5.5~6.5,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菌丝发生不同的抑制作用。

三、菌种生产

1.母种生产

配方一:土豆200克,麦麸2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2克,食母生4片,VB11片,琼脂15~25克,水1300毫升。

常规制作即可。

配方二:土豆300克,葡萄糖20克,酵母膏2克,蛋白胨2克,琼脂15~25克,水1100毫升。

生产中可以上述二配方为主。

配方三:小麦100克,阔叶木屑30克,棉籽壳30克,葡萄糖15克,食母生6片,琼脂15~25克,水2000毫升。

小麦浸泡于水中,6小时后煮沸10分钟取滤液备用。木屑、棉籽壳清水洗净,放入小麦滤液中,煮沸30分钟以上,6层纱布过滤后,滤液约1100毫升,不足时加清水补足,然后加入琼脂,加热溶化,最后加入其它辅料,溶化即可。其余操作按常规即可。该配方适于复壮菌种、保存菌种采用,也可用于生产,用于商品菌种时外观效果稍差。

2.原种及栽培种生产

配方一:棉籽壳70千克,阔叶木屑15千克,麦麸15千克,蔗糖1千克,轻质碳酸钙1千克,石膏粉0.5千克,料水比1:1.5~1.7。

配方二:阔叶木屑70千克,麦麸20千克,玉米粉10千克,蔗糖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尿素0.6千克,食母生100片,轻质碳酸钙2千克,石膏粉1千克,料水比1:1.6~2。

根据各地资源情况,可灵活选择生产用配方。另外,可选择使用谷粒配方。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原种、栽培种可使用同一配方,但为节约生产成本,栽培种尽量不使用谷粒基质;第二,生产中以使用瓶装容器的效果为好;第三,尽量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方式,尤其谷粒型基质更是如此。

四、栽培技术

1.原辅材料选备

由于杏鲍菇不喜在秸秆基质上生长,故生产中可少走弯路,排除使用作物秸秆的可能性。生产中首选棉籽壳原料,其次可选备一些材质软硬适中的木屑材料,如杨、柳、榆、栎、柞等;再次,棉花加工时产生的废棉、纺纱产生的废棉绒等,均是较好的栽培原料;最后,同其它菇类相同,生产中还应加入一些辅料,既调整基料碳氮比,又补充其它营养成份,如麦麸、豆饼、棉籽饼以及过磷酸钙、石膏粉等,都是对菌丝生长有着相应促进和保障作用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因此必须予以适量添加。

2.菌袋制作

杏鲍菇可瓶栽,可袋栽,也可压块栽培,以袋栽为管理简便,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故以袋栽为主进行讨论。

配料 配方一:棉籽壳60千克,木屑30千克,麦麸10千克,豆饼2千克(或棉籽饼4千克),蔗糖1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轻质碳酸钙、石膏粉各1千克,石灰粉0.5千克,尿素0.3千克,料水比1:1.5~1.8。

配方二:木屑70千克,麦麸、玉米粉各15千克,豆饼4千克,蔗糖、过磷酸钙各3千克,轻质碳酸钙、石膏粉、石灰粉各1千克,尿素0.6千克,料水比1:1.6~2。 配方三:棉籽壳40千克,木屑30千克,麦麸20千克,玉米粉10千克,豆饼3千克,蔗糖1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轻质碳酸钙、石膏粉各1千克,石灰粉0.5千克,尿素0.4千克,料水比1:1.5~1.8。

装袋、灭菌:根据栽培方式及产品去向选择塑袋,一般以规格150~180×0.05的为宜,每袋装干料约350~450克,约合湿重1000克左右。采用一头出菇时可选择定型方底塑袋产品,两头出菇时购回聚丙烯筒料自行截断即可。袋口套塑料颈圈、加棉塞或直接扎口均可。装料要使均匀、松紧一致,不可松紧不一,使料袋看上去如同蛇吃老鼠后的腹部,松处易使菌丝断裂,紧处则通透性不好,这样易致发菌不匀,出菇不齐,难以统一管理;生产中建议使用装袋机由专人进行操作,以便于掌握松紧度,及检查监督质量。利用装袋机进行操作的另一优势是工效较高,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业,以使尽快进入灭菌工序,避免料袋置于常温下长时间不能进行灭菌,造成基料酸败,耽误生产,造成浪费。

灭菌方式仍以高压蒸汽灭菌为佳,但大多数生产者无力购置该种设备,因此,生产中可采用常压灭菌方式,具体操作可参照前述有关内容。

接种、培养:料袋冷却至30℃以下或常温(夏季)时,即移入接种(室),使用高(锰酸钾)甲(醛)或烟雾熏蒸剂、消毒散之类进行熏蒸杀菌,40分钟后即可进行接种。一般每500毫升瓶或750毫升瓶菌种可接1~12袋或15~18袋,并且,菌种尽量取块接入,减少细碎型菌种,以加速萌发,尽快让菌丝覆盖料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提高发菌成功率。 培养室启用前应执行严格消杀工作,门窗及通风孔均封装高密度窗纱,以防虫类进入。接种后的菌袋移入后,置培养架上码3~5层,不可过高,尤其气温高于30℃时更应注意,严防发菌期间菌袋产热;室内采取地面浇水、墙体及空中喷水等方式,使室温尽量降低,冬季发菌则相反,应尽量使室温升高并维持稳定,一般应调控温度在15~30℃范围;最佳25℃,湿度70%左右;并有少量通风,尽管杏鲍菇菌丝可耐受较高浓度二氧化碳,但仍以较新鲜空气对菌丝发育有利;此外,密闭培养室使菌袋在黑暗条件下发菌,既是菌丝的生理需求,同时也是预防害虫进入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40天左右,菌丝可发满全袋。

3.出菇管理

杏鲍菇的出菇温度因菌株而异,一般为中温型,利用自然温度进行室内栽培,可在气温稳定在10℃,但最高温度不超过30℃时安排出菇;利用塑料大棚安排出菇时,宜在气温8℃~25℃时进行,这样,经升温保温,棚温可保持在13℃左右;或经加厚覆盖、喷水降温,降至20℃以下,该温度范围内,一般可满足杏鲍菇子实体生长需求。

催蕾阶段:菌袋发满后,再维持7天左右令菌丝充分生理成熟,然后移入菇棚,剪掉扎口或拔除棉塞、去掉套环后将袋口翻下,也可剪掉,露出料面。调控棚湿至95%左右,光照强度1000勒克斯,并有少量通风,经约15天左右,袋口料表面即有白点状原基形成,秋栽时采取措施适当降低棚温,春栽时则应设法予以提高,并稍加大通风量,保持原有棚湿,原基数量不断增加,继之连片,随之原基分化,幼蕾现出。该阶段棚温应严格控制在20℃以下,否则,不能现蕾。

【杏鲍菇栽培技术】

幼蕾阶段:幼蕾体微性弱,需较严格、稳定的环境条件,该阶段可将棚温稳定在15℃~20℃、棚湿90%~95%、光照度500~700勒克斯,以及少量通风,保持棚内较凉爽、高湿度、弱光照及清新的空气,约3~5天,幼蕾分化为幼菇,即可见子实体基本形状。

幼菇阶段:子实体幼时尽管较蕾期个体大,但其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仍然较弱,该

阶段仍需保持较稳定的温、水、气等条件,为促其加快生长速度及其健壮程度,可适当增加光照度至800勒克斯,但随着光照的提高,子实体色泽将趋深,故需掌握适度。经3天左右,即转入成菇期。

幼蕾及幼菇阶段,是发生萎缩死亡的主要阶段,其主要原因是温度偏高,尤其是秋栽的第一潮菇和春栽的二潮菇,处于温度较高的大气环境中,管理中稍有疏忽或措施不当、管理不及时等,将会令棚温急骤上升,一旦达到或超过22℃,幼蕾即大批发黄、萎缩、继之死亡,幼菇阶段亦如此。因此,严格控制棚温,将是杏鲍菇菇期管理的重要任务,所以,根据其生物学特性,严格、有效地调控各项条件,正确处理温、气、水、光之间的矛盾,使子实体各阶段均处于较适宜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已成为菇期管理工作优劣的评判标准。

成菇阶段:为获得高质量的子实体,该阶段应创造条件进一步降低棚温至15℃左右,控制棚湿90%左右,光照度减弱至500勒克斯,尽量加大通风,但勿使强风尤其温差较大的风吹拂子实体;风力较强时,可在门窗及通风孔处挂棉纱布并喷湿,或缩小进风口等,以控制热风、干风、强风的进入,既保证棚内空气清新,又可协调气、温、水之间的平衡、稳定的关系,将使子实体处于较适宜条件下,从而健康、正常地生长。

采收:当子实体基本长大,基部隆起但不松软、菌盖基本平展并中央下凹、边缘稍有下内卷、但尚未弹射孢子时,即可及时采收,此时大约八成熟。如生产批量较大时,可掌握七分熟时采收。采收的子实体应随即切除基部所带基料等杂物,码放整齐以防菌盖破碎,并及时送往保温库进行分级、整理及包装,或及时送往加工厂进行加工处理,不得久置常温下,以防菌盖裂口、基部切割处变色而影响商品质量;更不得浸泡于水中,使其充分吸水以增加重量,否则,商品质量将大打折扣。

采后管理:将出菇面清理干净,并清洁菇棚,春栽时喷洒一遍菊脂类杀虫药及多菌灵等杀菌剂后,密闭遮光,使菌袋休养生机,秋栽时只喷一遍杀菌剂即可。待见料面再现原基后,可重复出菇管理。一般可收1~3潮菇,生物学效率50%~60%,商品率80%~90%。

篇四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种植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属低温型菌株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长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杏鲍菇的种植技术吧! 种植原料 适宜杏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很多如杂木屑、棉子壳、废棉、甘蔗渣、麦秸、豆秸秆等均可作主料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便于拌料装袋(瓶)木屑必须过筛秸秆类必须粉碎。 辅料可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棉子饼粉、碳酸钙、白糖、石膏粉等。 栽培方式 杏鲍菇的栽培因所用的培养容器不同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其中最方便和最实用的是袋式栽培。 袋栽的程序为菌种制作(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制栽培菌袋(包括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出菇管理→采收加工。 栽培季节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为宜但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安排在世12-2月出菇更好因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原基不利于子实体生长发育。杏鲍菇不同于其它平菇如果头潮菇未正常形成会影响到第二潮菇的发生必然会影到总产量。 因此无论南、北方都应根据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栽培期一般是以当地气温降至18度以下时提前50天制栽培袋为宜。 菌种制作 1、母种 常用的培养基为DA或SA。也可用MGYA培养基(以1000ml为例:蛋白胨1g,麦芽糖20g,酵母2g,琼脂20g)、DYA培养基(以1000ml为例:蛋白胨或黄豆胨1g马铃薯300g,琼脂20g葡萄糖20g,酵母2g)、麦芽浸汁培养基(以1000ml为例:麦芽浸汁20g琼脂15g,蛋白胨5g)。按常规法制作试管斜面、接种培养一般菌丝长满管需8~10天用后三种培养基还可加快菌丝生长速度。 2、原种和栽培种 培养基配方相同可采用木屑麸皮培养基其配方为木屑73%麸皮25%糖1%碳酸钙1%。也可用小麦、大麦、玉米、高梁等谷粒作培养基。按常规法配料、处理装瓶(袋)灭接种培养用第一种培养基一般需30-35天菌丝长满瓶(袋)用后几种谷料培养基菌丝长满袋(瓶)更快约20天。 栽培场所 杏鲍菇的栽培场所以菇房层架式栽培为主菌袋单层直立排放床架层距50cm最底层离地面30cm一般床架为4~5层菇房的实用面积为菇房面积%26Iuml。60%%26Iuml。床架层数如菇房40m2%26Iuml。60%%26Iuml。4层架=96m2每1m2可排放100袋该菇房可栽培9600袋。 菇房要设通风窗能开能关有一定散射光又能避免直射阳光。菇场要近水源交通方便座北朝南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栽培料配方 栽培料配方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料配制现列举几种配方选用。 1、

杂木屑36%棉子壳38%麸皮24%白糖1%碳酸钙1%。 2、杂木屑23%棉子壳23%麸皮19%玉米粉5%豆秆粉28%碳酸钙1%白糖1%。 3、杂木屑23%棉子壳38%豆秆粉15%麸皮17%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 4、杂木屑37%棉子壳38%豆秆粉15%麸皮17%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石灰粉0.05%。

篇五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种植生产 栽培季节:杏鲍菇属低温型菌株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长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培养料配方: ① 棉籽壳88%、玉米混合粉10%、石灰1%、碳酸钙1%; ② 杂木屑75%、麸皮22%、糖1%、石灰1%、碳酸钙1%; ③ 棉籽壳50%、杂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1%、石膏粉l%。上述配方含水量60%~65%。 配料制袋:将上述培养料分别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面翻拌均匀调节含水量60%-65%。用17×33×0.004厘米的角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装料每袋装干料500克湿重约1100克左右对角反直插式封口。装完后放入大空灭菌包(自制约30可盛500-800袋)内灭菌4~5小时冷却至常温后取出。接种用食用菌无菌接种器在接种操作平台上两人配合全开式打开袋口接入菌种每750克瓶装杏鲍菇栽培种可接料袋40~60袋。接种后置清洁卫生的室内发菌培养保持温度在20℃~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每天通风1-2次保持空气新鲜大约30天左右菌丝满袋。 排菌床:出菇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直立排放在出菇场地面形成菌床打开袋口拉直袋筒膜筒口膜表盖1层报纸喷水保持报纸湿润调控温度15℃~18℃、空气相对湿度80%促其出菇。杏鲍菇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一般需13~15天。幼菇期在袋内小气候中生长当菇体在封闭的袋内向上生长至距袋口2厘米时去掉报纸让菇体接受散射光向空间伸展增加喷水逐渐提高相对湿度达85%-90%促使菇体不断长大形成正常的子实体。 适时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手握菌柄整朵拔起。采收后**料面停止喷水生息养菌7-10天可出第2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l00%。 ylx_2010 2015-11-18

篇六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 杏鲍菇基本知识

一、杏鲍菇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比杏鲍菇高3-5倍。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生物转化率一般为60%-80%。

二、杏鲍菇栽培历史和现状

杏鲍菇是一种优质食用菌,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杏鲍菇的开发。在意大利、法国、印度等国先后进行了杏鲍菇的栽培研究,Kalmar (1958)首次进行栽培试验,Henda (1970)在印度北部克什米尔高山上发现杏鲍菇并进行了段木栽培, Ferri(1977)进行了商业栽培,但只得到有限的成功。我国三明真菌所从1993年开始对杏鲍菇菌株选育,生物学特性和栽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全国推广应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目前福建、浙江、山东、河北和台湾省已开始规模化生产,杏鲍菇产量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又一重要食用菌。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1年全国杏鲍菇总产量仅2.1万吨,2004年达到6.1万吨。杏鲍菇出口创汇方面无论干菇与鲜菇,都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它是一个有着发展前途的珍稀食用菌。1998年日本已正式将杏鲍菇列入可供商业栽培和销售的新菇种。近年来,泰国、美国、日本、我国的台湾省采用调温、调湿的自动化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现在,杏鲍菇已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开发出了不同的栽培方式方法,并已进行了反季节生产

三、杏鲍菇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视基质营养和水分及菌丝生理度而异;菌盖幼时略呈

弓形;后渐平展,成熟时其中央凹陷呈漏斗状,直径2~12厘米不等,一般单生个体稍大,群生时偏小;菌盖幼时呈灰黑色,随着菇龄增加渐变浅,成熟后变为浅土黄、浅黄白色,中央周围有辐射状褐色条纹,并具丝状光泽;菌肉纯白色,杏仁味明显,破口处短时间变干黄;菌褶延生不齐、白色,与普通杏鲍菇相同;菌柄长2~8厘米,直径0.5~3厘米,不等粗,基部膨大,呈球茎体状;多侧生或偏生,中实,肉白色、纤维态,吸水性较强。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营养条件 野生条件下,杏鲍菇菌丝体只能依靠缓慢分解基质而得以延续和生长,即使在碳氮比80:1以上条件下,仍可顽强生长;但这并不说明其菌丝不需要丰富的尤其是有机氮源类营养物质,人工栽培时,为保证其分生数量和生长质量,必须予以适量添加;一般认为,调配基质碳氮比在20:1左右时菌丝活力明显增强,产菇量亦随之提高。实际生产中可将棉籽壳、木屑等作为主要原料,调配氮源时以麦麸等作为主要辅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同时提高菌丝长速及其活力。

2.温度条件 与普通杏鲍菇相同,杏鲍菇菌丝亦喜25℃左右的培养条件,但其耐受范围却在5℃~35℃之间;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0℃~25℃,最适为15℃左右,但亦因菌株而异。一般常规品种(或菌株)由于开发生产时间较长,其温度型早有定论,杏鲍菇则不然,一是人们对其尚不太熟悉,二是由于杏鲍菇菌株的来源不同,其温度特性差异很大,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离出的种源菌株,其生物学特性亦不同,温度特性自然不同,这就需要生产者在引种时要咨询明确,在安排生产时更需明确,尤其在对外供应菌种、签定某些供求合同时以及牵涉产品出口时,更需仔细,可以说,这是一个基本指标,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指标,必须十分注意。

3.水分条件 由于野生杏鲍菇多于亚热带草原或干旱沙漠地区发生,先天决定了它的自然抗性包括抗干旱能力,但这仅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生物,水是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杏鲍菇自然也不例外,就是说,杏鲍菇既具较强抗干旱能力,同时又需要水分来参与其生命的维持和延续,因此,人工栽培时以将基料含水率调至65%左右为宜;发菌期间要求调控培养室空气湿度70%左右;出菇阶段应保持85%~95%的湿度,以确保子实体正常健康的发育。

4.通气条件 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均需新鲜的空气条件。但在菌丝生

长阶段,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积累,对菌丝反倒有刺激和促进作用,个中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但在原基形成阶段则需较充足的氧气,应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0.005%~0.1%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应在0.03%~0.2%之间,该浓度相当于通风条件较好的普通居室的空气状况。

5.光照条件 与普通杏鲍菇相同,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任何光照条件,应予闭光培养。但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则需适量散射光;一般生产中应将光照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范围内,既可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又可使产品色泽正常,商品价值因此而得到提高。

6.pH值 杏鲍菇菌丝生长可适应4.5~8的pH值条件,但其适宜的基质pH值为6~7,最适为5.5~6.5,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菌丝发生不同的抑制作用。

第二节 杏鲍菇常见栽培品种

【杏鲍菇栽培技术】

根据子实体形态特征,国内外的杏鲍菇菌株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保龄球形、棍棒形、鼓槌状形、短柄形和菇盖灰黑色形。其中保龄球形和棍棒形在国内栽培中较为广泛。

第三节 杏鲍菇菌种的生产技术

一、母种生产

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土豆200克,麦麸2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2克,食母生4片,VB11片,琼脂15-25克,水1300毫升;配方二:土豆300克,葡萄糖20克,酵母膏2克,蛋白胨2克,琼脂15-25克,水1100毫升;配方三:小麦100克,阔叶木屑30克,棉籽壳30克,葡萄糖15克,食母生6片,琼脂15-25克,水2000毫升。

培养基制作及菌种培养:小麦浸泡于水中,6小时后煮沸10分钟取滤液备用。木屑、棉籽壳清水洗净,放入小麦滤液中,煮沸30分钟以上,6层纱布过滤后,滤液约1100毫升,不足时加清水补足,然后加入琼脂,加热溶化,最后加入其它辅料,溶化即可。其余操作按常规即可。该配方适于复壮菌种、保存菌种采用,也可用于生产,用于商品菌种时外观效果稍差。

二、原种及栽培种生产

配方一:棉籽壳70千克,阔叶木屑15千克,麦麸15千克,蔗糖1千克,

轻质碳酸钙1千克,石膏粉0.5千克,料水比1:1.5-1.7;配方二:阔叶木屑70千克,麦麸20千克,玉米粉10千克,蔗糖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尿素0.6千克,食母生100片,轻质碳酸钙2千克,石膏粉1千克,料水比1:1.6-2.0。 根据各地资源情况,可灵活选择生产用配方。另外,可选择使用谷粒配方。

第四节 杏鲍菇栽培技术

一、栽培材料

1.栽培原料 据国外资料介绍杏鲍菇的“自然栽培法”是室外用段木栽培,但产量低。也可在室外用麦秆栽培,产量不稳定。用消过毒的木屑或谷草栽培,产量偏低。木屑、麸皮培养料栽培,生物学效率仅20%,若用麦秆做培养料产量只有木屑的一半。张掖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其副产品如棉子壳、废棉团、木屑、黄豆秆、麦秆、玉米秆等均是栽培杏鲍菇的主要原料。以棉子壳为主料掺人部分棉子粉能提高产量10%~20%,用玉米芯或木屑为主料只要配方得当,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用稻草做主料即使添加有棉子壳、麸皮,出菇都比较迟,出菇率低,产量也低。

2.栽培辅料 细米糠、麸皮、棉子粉、黄豆粉、玉米粉、石膏、碳酸钙、糖均是杏鲍菇栽培很好的辅助材料。

二、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的温度是10℃~15℃,因而必须按照出菇温度的要求安排好季节,在自然条件下栽培,安排好栽培季节是取得成功的保证。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在北方地区以秋末初冬、春末夏初较为适宜。但冬季气温较高的地方要安排在全年气温最低的12月出菇更好,因为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子实体和促进子实体生长。杏鲍菇与杏鲍菇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若未能正常形成会影响到第二批菇的正常出菇,从而影响产量。因此应该根据出菇温度来安排适合当地栽培的季节,杏鲍菇在风雪寒冷的冬季是难以出菇的。

三、栽培方式

杏鲍菇的栽培方式有瓶栽、箱栽、柱形栽培和塑料袋栽培方式。

四、袋栽技术

(一)配料 配方一:棉籽壳60千克,木屑30千克,麦麸10千克,豆饼2千克(或棉籽饼4千克),蔗糖1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轻质碳酸钙、石

膏粉各1千克,石灰粉0.5千克,尿素0.3千克,料水比1:1.5~1.8;配方二:木屑70千克,麦麸、玉米粉各15千克,豆饼4千克,蔗糖、过磷酸钙各3千克,轻质碳酸钙、石膏粉、石灰粉各1千克,尿素0.6千克,料水比1:1.6~2;配方三:棉籽壳40千克,木屑30千克,麦麸20千克,玉米粉10千克,豆饼3千克,蔗糖1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轻质碳酸钙、石膏粉各1千克,石灰粉0.5千克,尿素0.4千克,料水比1:1.5~1.8。

(二)装袋 根据栽培方式及产品去向选择塑袋,一般以规格150~180×0.05的为宜,每袋装干料约350~450克,约合湿重1000克左右。采用一头出菇时可选择定型方底塑袋产品,两头出菇时购回聚丙烯筒料自行截断即可。袋口套塑料颈圈、加棉塞或直接扎口均可。装料要使均匀、松紧一致,不可松紧不一,使料袋看上去如同蛇吃老鼠后的腹部,松处易使菌丝断裂,紧处则通透性不好,这样易致发菌不匀,出菇不齐,难以统一管理;生产中建议使用装袋机由专人进行操作,以便于掌握松紧度,及检查监督质量。利用装袋机进行操作的另一优势是工效较高,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业,以使尽快进入灭菌工序,避免料袋置于常温下长时间不能进行灭菌,造成基料酸败,耽误生产,造成浪费。

(三)灭菌 灭菌方式仍以高压蒸汽灭菌为佳,但大多数生产者无力购置该种设备,因此,生产中可采用常压灭菌方式。

(四)接种 料袋冷却至30℃以下或常温(夏季)时,即移入接种(室),使用高锰酸钾、甲醛或烟雾熏蒸剂、消毒散之类进行熏蒸杀菌,40分钟后即可进行接种。一般每500毫升瓶或750毫升瓶菌种可接1~12袋或15~18袋,并且,菌种尽量取块接入,减少细碎型菌种,以加速萌发,尽快让菌丝覆盖料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提高发菌成功率。

(五)培养 培养室启用前应执行严格消杀工作,门窗及通风孔均封装高密度窗纱,以防虫类进入。接种后的菌袋移入后,置培养架上码3~5层,不可过高,尤其气温高于30℃时更应注意,严防发菌期间菌袋产热;室内采取地面浇水、墙体及空中喷水等方式,使室温尽量降低,冬季发菌则相反,应尽量使室温升高并维持稳定,一般应调控温度在15~30℃范围;最佳25℃,湿度70%左右;并有少量通风,尽管杏鲍菇菌丝可耐受较高浓度二氧化碳,但仍以较新鲜空气对菌丝发育有利;此外,密闭培养室使菌袋在黑暗条件下发菌,既是菌丝的生理需求,同时也是预防害虫进入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40天左右,菌丝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