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苏志刚,商界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4    阅读:

篇一 苏志刚,商界
长隆集团苏志刚:卖猪肉、开餐馆,现在年收入30亿,凭什么

  世上有两种人,一是扮虎吃猪,一是扮猪吃虎。长隆集团创始人苏志刚显然属于后者。

  苏志刚出身农民,靠卖猪肉发家,从“一辆自行车、一块砧板、一杆秤”做起,到办屠宰场,开餐馆,再到坐拥世界一流旅游集团,苏志刚心理一直有个原则,“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大最好的。”

  ……

  数说长隆:

  广州长隆水上乐园入园人数2013-2015连续三年世界排名第一。

  2014年,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勇夺“全球最佳主题乐园鼓掌奖”三甲。

  在2015年全球排名前10名主题公园中,长隆集团位列第七。

  2015年,长隆集团各主题度假区共迎接游客近3000万人次。

  历经16年发展,三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在珠海长隆成功举办。今年初,“世界马戏日”走进珠海长隆,首次在中国举办启动仪式。

  截止今年8月底,共有1044位员工在长隆服务年限超过10年。管理层中,外籍人才超过50位,占比6.97%。

  目前,长隆集团的年营业收入约30亿元,跻身世界主题公园集团前十强。2015年,长隆共接待2 358.7万人次的游客,比长城、故宫还要多。

  自称“只有小学文化农民”的苏志刚“扮猪”果真吃到了“老虎”。

  在广东,有些方言很传神,比如“口水多过茶”和“扮猪吃老虎”。长隆集团创始人苏志刚显然属于后者。

  即便带领长隆成功跻身世界主题公园集团前十强,苏志刚依然自称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面对媒体的镜头,留下的也总是一个溜之大吉的背影。

  与掌门人的低调形成强烈反差,长隆近几年可谓风光无限。在火爆荧屏的《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奇妙的朋友》等综艺节目里,长隆野生动物园、长隆欢乐世界、长隆海洋王国等频频亮相,知名度陡增,俨然已是粤港游必去的目的地之一。

  2016年6月,大陆第一家迪斯尼开进上海,游客最多一天近8万人次,全民热捧。然而实际上,长隆在此之前一年就已经创下了日游客10万人次的全国纪录。

  2015年,长隆一共接待了2 358.7万人次的游客,比以拥挤著称的长城、故宫还要多,旗下的长隆海洋王国接待游客748万人次,更是位列全球海洋公园之首。26.4%的年游客增长速度,同样远超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等国际大鳄。

  “扮猪”苏志刚果真吃到了“老虎”。

  10块钱的奖励让他无比幸福

  1958年6月,广州番禺大石村一个农民家庭添了个男孩,就是苏志刚。

  苏志刚经常谦卑地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家里很穷,穷到6个姐妹兄弟经常到外面挖番薯芽、落花生充饥。没钱买鞋,总是赤脚。上小学没钱交学费,新学期第一课,老师说交不起学费的同学举下手,他流着泪举手,没书没本子,得看人家的。

  就这么念完小学,初中上了几个月,14岁的苏志刚就辍学参加了生产队,耕田放牛挑粪养猪养鸡养鸭,什么苦活累活都干。今天村里人说起苏志刚,对他当年一次能挑两百斤担子、不惜力气的干劲还啧啧称赞。【苏志刚,商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许正是因为赤贫,苏志刚从小就有改变命运的强烈志气和抱负,内心总能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抓住常人看不到或把握不到的机会。

  种了几年田后,苏志刚又开始放牛。他至今引以为荣的一件事是,当年他在生产队负责饲养的母牛生了一头小牛,队里奖励了他10块钱,他感到无比幸福和喜悦。我发觉和我采访过的很多著名企业家相比,苏志刚的荣誉感特别强烈,十分珍惜社会的荣誉和评价,更看重的不是财富的增长,而是对社会的贡献。不知这种心态,是不是起源于艰辛童年中那次难得的表扬。

  

  苏志刚早年卖猪肉时的单车和摩托车

  苏志刚讲10块钱的故事时,眼里流露出柔情的一面。他说,养牛、养鸡鸭猪的经历,让他对小动物产生了感情和兴趣。这也许冥冥之中为他后来开办动物园作了铺垫。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了,苏志刚从村里到广州城里打工,干过泥瓦工等最底层的工作。由于认识一个卖猪肉的人要建房,苏志刚去做土工,后来也干上了卖猪肉的营生,一卖就是十年。从早上能卖一头猪的1/4到一半到一头整猪,从一天挣三五块钱到一天挣10块钱,靠勤劳一点点富裕起来。

  大石是农村,市场太小。一般的档主会守着一个档口,终老一生。而苏志刚觉得应该走出去,做生意就要把品质做好,把规模做大。于是他骑着载重自行车到广州,四处联络,给各大知名酒店、酒家供应猪肉。当时从大石到广州市区要二三十公里,过两个渡口,他凌晨起床,天不亮出门,送完猪肉回到家常常已是下午两三点钟。一年365天,风雨无阻。

  在送猪肉的同时,苏志刚又办起猪油厂,利用自家和收购别人家卖剩的肥肉做猪油加工。

  苏志刚从不讳言自己当农民、卖猪肉起家的历史,即使在他2002年4月成为广州市工商联历史上第一位真正以商人身份就职的会长、后来又当选为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之后,一直都是如此。

  在卖猪肉过程中,苏志刚积累了几十万元资本,有了十几个帮手,也和不少餐馆的厨师和管理人员交上了朋友。

  1989年,苏志刚看到大石105国道车流不息,想到有车流就有吃饭的需求,于是借了农村信用社和朋友的几十万块钱,加上自己的积蓄,开了第一个大排档——香江酒家。当时广州的土地使用权刚刚可以有偿出让,苏志刚买了2亩7分地,建起了两层砖瓦楼的酒家。

  

  苏志刚第一桶金的地方

  1989年8月28日,香江酒家开业,生意很火,每餐翻台好几轮。当天苏志刚夫妻俩洗台布洗到夜里两点多,5点又去广州清平市场进货。酒家能一炮打响,是因为苏志刚懂食材,又从广州有名的大酒店、酒家挖了几个好厨师,出品一下就达到一流水平,服务上又亲力亲为,令人满意。

  1994年投资1亿元,按当时最大规模建造的香江大酒店

  到了1992年,已经有了资金和经验积累的苏志刚,利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投资1亿元建设规模大很多的香江大酒店,按三星级标准打造,有100多个住房和40多个包间,是当年广州地区最大的餐饮企业之一

  1994年5月12日,香江大酒店开业,因为地处番禺新建的迎宾路旁边,是广州南入口的必经之地,加上苏志刚向来重视高品质的出品,一开业就异常成功,不少广州食客纷纷来品尝正宗番禺美食。当时几乎所有香港歌星和影视明星在广州开演唱会,都曾到香江大酒店开庆功宴,口碑之好,声名之远,可见一斑。

  一位苏志刚的老友回忆起他做餐饮时的日子,对他超人的记忆力十分佩服。他可以记得每一位来过的客人的姓氏和吃过的菜谱[创业网:

  在商业世界里,“好产品会说话”是屡试不爽的规律。乔布斯曾说:“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传世的公司,这家公司里的人动力十足地创造伟大的产品。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当然,能赚钱很棒,因为那样你才能够制造伟大的产品。但是动力来自产品,而不是利润。”在苏志刚身上也是这样,从开第一个大排档开始,无论做什么,争取最好的出品和口碑都是最重要的,而赚钱似乎只是附带的结果。

  酒家、酒店都生意兴隆,苏志刚并不满足。餐饮生意好,但迎来送往非常劳心费神。他开始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他想到了做旅游。广东经济发达,是游客输出大省,广东人经常出国旅游,视野比较开阔。苏志刚认定旅游是个有潜力的行业。恰在这时,一些朋友向他建议,可以尝试做野生动物园。

  动物园一向是国有“专利”,一个民企要办,从动物来源、专业人才、法规审核、检疫报关、长途空运、通关入境、到达暂养、安全饲养、科普展览、营运管理等等,有无数难题待解。但如果能办下来也有好处,就是政府不可能在一个城市批好几个动物园,所以有一定垄断性。苏志刚从小养猪养鸡养鸭的经历也让他觉得,跟动物打交道会很有意思。

  在长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民企的特点是行动力强。一打定主意,苏志刚便四面出击,寻求政府主管部门支持,找专家,出国考察学习。政府部门被苏志刚的诚心打动,不仅为他出谋划策,还在动物引进方面给予配合。苏志刚请来国内一些动物园的老专家担任顾问,筹建专业团队。通过几次出国考察,他迅速形成了经营野生动物园的基本思路,就是“大种群的动物展示”。

  国家林业部、动植物检验检疫局都非常支持苏志刚的探索,甚至派专人到南非,配合引进动物的隔离检疫。1995年,野生动物园项目得到林业部正式批准,1996年开始征地,第一期有2000多亩。

  政府支持苏志刚,但家人特别是他妻子非常反对。妻子天天哭,甚至要和孩子搬出去。动物园是国家补贴的公益项目,是个“无底洞”,怎么能干呢?有人对他妻子说,你老公是不是发疯了,千万不能让他弄。

  但这个时候的苏志刚,已经全身心投到野生动物园里,一年多时间基本住在工地,骑着电单车,又是民工又是技术员又是施工队老板,光种树就种了8个月,把一片山坡地绿化了90%。

  动物园最重要的当然是动物。中国野生动物园的资源很少,当时全国也只有几十头长颈鹿。为了一鸣惊人,形成轰动效果,苏志刚放弃了“小而全”,选择在珍稀动物大种群上做文章。他认为,只有建立起种群才有声势,也利于繁衍。他一出手就要引进30只长颈鹿,要包一架波音747货机一次运来,把全中国的动物园吓了一跳。当时北京动物园才有两三只长颈鹿。而中国和南非还没有建交,操作起来非常复杂。

  海关、动物检疫和林业部门采用了最严格、同时又最灵活的检疫通关方式。747包机上的30只长颈鹿和一批斑马、猎豹、羚羊运到广州后,封闭隔离,直接送到了检疫区。政府为何对一个民企如此支持?因为苏志刚的口碑,就是做事认真,说到做到,他建动物园是为了观赏、种源繁衍、科普、旅游等等,不管关系再铁的朋友找他帮忙,想买多几个动物,他一概拒绝,不在动物买卖上动脑筋。

  虎年引进白虎,十年之功引进澳洲国宝考拉

  第二批动物很快又从南非坐专机来了,包括犀牛、长颈鹿、斑马。【苏志刚,商界】

  由于信息不对称,这时南非一家动物保护组织向全世界动物园发信,说中国广州有个动物园要宰杀南非动物。飞机飞到新加坡加油,负责动物检疫的人打电话回来,说有个人临时登机,还拿着录像机。但当飞机降落,一切程序都井井有条,海关、检疫、消毒、装卸,警车开路,直接开到野生动物园,完全封闭,再送到指定的检疫区专门检疫。第二天上午10点多,动物保护组织的“神秘嘉宾”到公园亲自参观后,来到苏志刚办公室,说:“我们南非人错怪、侮辱了你们中国人,对不起!”

  1997年12月26日,野生动物世界开业,当时叫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后来改名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中国有了第一家民企投资管理的大型国家级野生动物园。

  

  熊猫三胞胎的诞生是一个世界奇迹,它发生在长隆绝非偶然。

  1998年是虎年。一个惊人创意出现在苏志刚脑海里。他从瑞典引进了两头白虎。白虎当时在中国是稀有的,一下成为火爆焦点。1998年春节年初三,竟有8万多游客入园,创了中国主题公园的最高纪录。

  经过不断繁衍,长隆的白老虎现有200多头,形成了占世界白虎总数一半以上的“白虎王朝”。白虎成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甚至整个长隆的象征,可见当初的创意策划是多么成功。

  “白虎王朝”刚形成,苏志刚又开始打考拉的主意。考拉是澳大利亚国宝,被称为“童话里的动物”,非常可爱。当时中国大陆还没有一家动物园引进过考拉,苏志刚认为如果能引进,一定能不同凡响。但他没想到,从谈判到引进成功总共花了10年时间。为引进考拉,不仅要斥资大规模兴建桉树林,还要专门派专家到澳洲学习饲养技术。三对可爱的考拉仔终于来到广州,这是风靡一时的全城喜事,媒体从考拉的取名,到运输、接机、过生日、过中秋,用了差不多半年时间,不间歇地进行全方位报道。

  

  长隆是中国内地唯一拥有考拉的地方

  引进考拉之初,有些澳洲人很抵制,担心中国人虐待考拉,甚至把考拉变成盘中餐。而苏志刚和长隆团队不仅为考拉准备了世界上最好的“考拉国宾馆”,悉心照顾,而且第二年就生了一对双胞胎,是47年以来世界首例考拉双胞胎。这一繁育奇迹迅速被CNN、泰晤士报等知名媒体报道,在动物保护界引起轰动。考拉双胞胎成为中国人善待动物、爱护动物、善于繁育动物的典型案例。

  2000年之后,全球野生动物贸易的壁垒提高,而长隆因为起步早,建立了规模化的种群模式,反而形成了不可动摇的优势。

  主题公园有一个生命周期。一般主题公园四五年后就面临吸引力下降的问题。但长隆的第一个主题公园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开业至今已20年了,仍然保持每年百分之几十的增长速度。苏志刚对产品有着一种永不满足的心态,他总是不断自我扬弃,自我超越。从大种群放养到自驾车看动物,从引进考拉到熊猫三胞胎,从白虎山到青龙山,从地上看动物到空中缆车看动物,从动物园到动物主题乐园,他不断为消费者提供升级换代、超越预期的产品。

  野生动物世界成功后,长隆在世纪之交又征了2000多亩建设用地,开始实施新的发展计划。

  苏志刚灵感火花的一个重要源泉,是在世界各地游历。在新加坡,当他看到成功的夜间动物园模式,就联想到广州与新加坡气候相似,而且都是大都市,也应该可以针对人们的夜间生活,建设夜间动物园。他请来行业最优秀的设计公司,聘请新加坡动物园前任园长当顾问,用8个月时间建了一个世界最大的夜间动物世界。长隆的知名度也逐渐从广州走向广东甚至全国。

篇二 苏志刚,商界
Tcl李东生:千亿巨头 一辈子就干这个事

  李东生去参加展销会,当时,所有的展柜是“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李东升却买来彩带、彩灯,把TTK站台打扮得流光溢彩。TTK一展成名,当年卡式磁带销量翻了一番,销售额突破200万。

  35年来,他从工程师一路做到集团总裁,连续发起2宗过亿欧元的跨国收购,引发世界瞩目,但随之而来是19亿元的巨额亏损。沉寂10年后,重生之鹰再次起航,年销售额一举突破1000亿,他就是李东生,TCL集团总裁。

  TTK的第43号员工

  1952年7月,李东生出生于广州惠州。当时,家门口的东江水流淌千年,所以父亲就给他起名“东生”。

  小时候,李东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三年级暑假,邻居家的小伙伴喊他去东江打水仗,他却抱着厚厚的《林海雪原》“头都不抬一下。”

  几百页的小说上批注越来越多,李东生也从小男孩长成了一个帅小伙。18岁那年,他下乡当知青,成为了民兵排长。

  秋季要收割麦子,但是太阳很毒辣,晒半天就脱层皮,谁也不愿意动弹。身为民兵排长的李东升就挨个磨嘴皮子,“劳动最光荣!”结果一个秋天下来,李东生晒脱了10层皮,嘴皮子也利落了。

  1977年恢复高考,本是书虫的李东生仅仅复习了3个月,就一举考上华南理工的无线电专业,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

  当年的无线电77可是藏龙卧虎,同学中还有黄宏生、陈伟荣等30多位高手,大家相互比着学。整个大学4年,李东生把实验室的10多套无线电设备摸了个遍,梦里都是“模拟电路”、“电波频段”。

  1982年7月,李东生分配到惠州科委当干部。按理讲,总在领导眼皮点下晃悠,多少人羡慕,可李东生才干了两个星期,头就晕了“天天写材料,啥时候是头?”

  两个月后,李东升就再也撑不下了。恰好当年9月全国开放13家合资公司,惠阳是其中之一。中港合资成立的叫TTK家电,主要生产卡式磁带。

  李东生二话没说,当即给科委领导打报告,“申请调到TTK”。好在领导爱才,“无线电专业的大学生,对口!”当场同意放人。

  就这样,李东生成了TTK的第43号员工,职位是工程师,也叫车间修理工,“就是负责电子设备的日常维修。”

  1983年夏天,厂长批文件走得晚,结果连续4天发现维修车间都亮着灯。

  怎么回事?原来是一个叫李东生的大学生,每天下班前要把全厂机器检查个遍,“发现损坏马上修理,不影响第二天开工。”这样的人才不提拔还提拔谁?当年11月,李东生就被提拔为车间主任。

  年底,李东生去北京参加展销会。当时,所有的展柜都中规中矩“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李东升却不管那一套,当即买来彩带和彩灯,把TTK站台打扮得流光溢彩。结果TTK一展成名,当年卡式磁带销量翻了一番,销售额突破200万。

  1984年,李东升被派到香港开拓海外业务。其中一个大客户来自法国,酒桌上,总监挑衅“一杯酒一箱磁带”,结果文质彬彬的李东升一口气灌了30杯白酒,把对方看傻了。

  从此,销路彻底打开,短短一年,卡式磁带就在香港销售了600多万。

  全国电话机的霸主

  当时,香港录音电话已经非常普及,而在内地打电话还是很奢侈的事情,李东升又开始琢磨,“工厂正好生产录音磁带,为什么不跟电话结合起来?”

  回到惠州,他就建议公司生产电话机,“国内的电话普及率仅有0.38%,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正是这句话,领导当即拍板成立TCL电话机厂,负责人就是刚刚毕业2年的李东生。

  没有技术怎么办?李东升给出的答案是照猫画虎。此后的2个月,他买遍了市面上所有的电话机,并托人从美国带回2种最新型号的产品,逐一分拆研究。结果不到1年,TCL就生产出中国最早的免提电话。

  不过,别看搞产品李东升是内行,搞销售还是有点嫩,头一个月10多个人才卖出去9部电话“人均一部都不到。”

  李东生很郁闷,他找到TTK的老厂长诉苦,两个人喝得酩酊大醉。临别之时,老厂长在李东升手心里写了两个字“网络”。

  李东生是何等聪明,他马上在销售网络上发力,“商场首月开展活动打9折”,“购买电话赠送配套设备”。同时每到一个城市,马上联系当地5、6家大的经销商,“先试用再付钱”。

  彼时,无绳电话还是稀缺玩意儿,加上李东升这么一折腾,TCL电话立刻引起市场轰动,年销售超过500万台。

  3年后的1989年,TCL就成了全国电话机的霸主!

  到了1993年,TCL改组为集团公司,并一举吞并TTK“已有业务全部并入TCL”。这回,李东生升迁为TCL集团的总经理。

  当年5月,李东升出差回来,看见老婆、儿子都在看《包青天》,连晚饭都忘做了,他很纳闷,“有什么好看的,电视机那么小,也不嫌费眼睛!”没有想到第二天到岳父家串门,老两口也在追《包青天》。

  一了解,市面上全是15寸、17寸的电视机。李东生马上意识到“大电视大有可为!”4个月后,TCL王牌大彩电诞生,“71厘米大屏幕,彻底解放眼睛”。

  1994年,李东生扛着那71厘米的王牌大彩电,雄赳赳参加了全国家电产品交易会。

  “什么?TCL王牌售价才3500元?!”开展当天就涌过来500家经销商,展销会成了李东升的签约独角戏,光3天的订货额就高达2个亿。

  消费者一听也疯了,“花不到4000块,就能把大彩电抱回家,质量跟上万块的“画王”、“火箭炮”相差无几”,当年TCL营收接近10个亿。

  销售一火,股东自然也赚翻了。1996年底,李东生就顺理成章成为TCL集团总裁。此后,他趁热打铁,大举进军国际市场。3年间,TCL先后成立美国公司、创立技术研发中心、收购北京开思软件、兼并香港陆式彩电。

  1997年4月,惠州市政府也抛来橄榄枝“担任副市长如何?”李东生很纠结,“父亲干到退休也就是个科长,这一上来就让当副市长,诱惑太大!”

  不过,他辗转反侧一个星期,最终还是放弃了诱惑,“几斤几两自己最清楚,还是先成为中国的松下幸之助再说吧。”

  有意思的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我国彩电市场被TCL、康佳、创维三分天下,而三家公司的掌舵就是“华南理工三剑客”的李东升、黄宏生、陈伟荣。

  同窗好友兵戎相见,各有各的杀手锏。黄宏生是“一个一个挖人才”,陈伟荣靠“一项一项争第一”。

  当时,黄宏生从欧洲、日本、香港挖人才,一次就聘请100名技术精英,专门成立创维电视研究中心。而康佳每年开发费就有2个多亿,创造出30多个彩电技术的全国第一。

  刚开始,李东升想在品牌上胜出。1998年,他在距离康佳总部300米的地方树了一块1.5米的广告牌,结果老同学连夜赶制3.5米的康佳广告牌,第二天直接堵在TCL集团门口! 【苏志刚,商界】

  这一招不灵,李东生马上又想出兼并的招,“一个一个搞兼并”、“拿下当地的企业就等于拿下了当地一半市场。”

  高潮之后难高潮

  1998年8月,李东生赴河南新乡,考察美乐项目。当他得知美乐是“一五”重点建设的军工企业后,立刻送来2000万,组建TCL—美乐电子。有了资金、技术、品牌,美乐当年营收一举突破一个亿。

  尝到甜头后的李东生开始刹不住车,他先后重组内蒙彩虹、无锡永固电视机厂等4个地方大厂。几个大手笔搞下来,公司销售额突破300亿,利润达到15亿之多。

  1999年,TCL国际控股在香港挂牌上市,市值一度达到200亿。

  2000年以后,李东升信心爆棚,他把重心开始放到海外,“趁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将TCL推向国际市场。”

  2003年,李东生先后搞定周边的越南、新加坡等市场,然后把目光投向了欧洲。当时,法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汤姆逊一年亏损几千万欧元,李东生决定出手。

  2004年6月,TCL成功收购汤姆逊,花3.149亿欧元控股67%,“TCL投入资金,维持法国工厂的运营,并承担亏损”。这个时候,TCL一举攻破北美、南美和西欧的3大市场,年度总销量达到18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商。

  同年10月,李东生主导TCL兼并世界通讯巨头,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手机规模一跃成为世界第7、中国第1。【苏志刚,商界】

  2004年,TCL集团在深交所正式挂牌,市值突破1000亿,李东生个人身价也达到12亿,13年更是达到22亿之巨。

  这一年,李东生成为中国家电业的珠穆朗玛,他登上《时代》周刊,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人物之一。一时间,TCL等于中国彩电,李东升等于中国企业家。

  可惜,高潮之后再也难高潮。此后,TCL频频遇险,李东生用并购让世界记住他,TCL却因并购险些“丧命”。

  当时,汤姆逊是拥有10家工厂、2.9万名员工的全球行业巨头,CRT射线技术号称世界一流。李东生判断液晶技术还要5、6年才能取代CRT“必须大力发展。”

  然而,市场与李东升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就在TCL收购汤姆逊的第二年,欧洲市场就开始转向生产液晶平板,美国市场也于2006年开始淘汰CRT技术。

  拥有3.4万项CRT专利技术的汤姆逊公司一下子就成了最后一条恐龙,非但没有给TCL带来滚滚利润,反而成了TCL的大包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国内山寨机、水货机横行,TCL手机业务也是举步维艰,TCL和阿尔法特不同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形成1+1大于2,而是带来大量的管理内耗。 【苏志刚,商界】

  结果并购后不到一年时间,汤姆森和阿尔科特就巨亏1.3亿欧元,TCL也遭遇20年来首次亏损,“18个月亏18亿!”到了2006年,TCL亏损数字直逼19.3亿,李东生遭遇人生滑铁卢。

  舆论开始倒戈,评价那是“史上最糟糕的并购”。当年的《福布斯》也评价李东生是“A股上市公司最差的老板之一”。TCL内部更是人心惶惶,通讯部门一下子走掉300多人。

  再次王者归来

  那段时间,李东生终日茶饭不思,3个月暴瘦20斤,整个人都脱相了。

  他把自己关在家整整7个月,“全面反思” ,随后写下《鹰的重生》等5篇文章,“濒死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150天的漫长蜕变。”出关后,李东生选择了后者。

  首先是关停工厂,避免继续亏损

  2006年,李东生忍痛关闭了法国工厂,尽管那个项目的签字仪式是时任中法两国最高领导人见证的,但是市场不相信眼泪啊。同时,他停止了电脑新业务的探索“收缩防线,专注家电产品”。

  其次是启动内部人事改革

  当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已经成为TCL旗下分公司的办事风格。最典型的是2000年,TCL通讯分公司的员工只认识分公司的老大,而不知道李东生是谁。

  “必须改变”,2006年,李东生一口气强制退休了10多家分公司的200多位元老。同时,一次性提拔300多位30岁出头的业务骨干,并组织青 员工开始“延安行”,向伟人取经。

  最后是重启技术研发

  2008年,国内普及液晶彩电,但是,液晶彩电的核心元器件——“液晶面板”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一台彩电卖出去,有80%要付给别人”。李东生不甘心,他试图与人合作,但没有人愿意干,因为液晶面板是“公认最烧钱、设备折旧最快的电子领域”。

  后来,李东升听说深圳市政府要组建液晶面板项目,他立马携220亿巨资投资华星光电,结果“17个月建成投产、10个月爬坡达产。”

  一年后的2009年7月,韩国和台湾地区调整面板产业,一大批专业人才失去用武之地,李东生趁机连锅端,3个月就建成了200人的液晶技术团队。

  2010年,华星光电提前实现满产,“月产10万片基板,良品率高达95%。”李东生再次创造“深圳速度”,TCL也凭此咸鱼翻身,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从模组、芯片到整机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企业。

  三管齐下,马上见到效果。2011年,TCL集团的营业收入突破700亿,李东升再次演绎王者归来。

  2014年,李东生布局互联网转型,制定“产品+服务”、“智能+互联网”的“双+”战略,他大喊“5年时间,培养1亿家庭终端用户、1亿移动终端用户”。

  2015年,TCL销售额一举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46亿,其中47%的收入来自海外。2016年,TCL彩电销售突破2000万台,成为国内行业龙头,挤进全球前三。

  如今,TCL在全球拥有21个制造基地,23个研发中心,业务扩张至全球160多个国家。李东生的最新“龙虎计划”是移动通讯要闯进世界前5强,家电、信息等进入国内一流。

  “一辈子,就干这个企业,就干这个事!”如今,65岁的李东生早已将TCL融入自己的血脉。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崔乳怎么收费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