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4    阅读:

篇一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王超泥鳅养殖 不爱钻泥的台湾大泥鳅随时能卖

  [每日农经]不爱钻泥 大个子泥鳅随时能卖(20140418)

  记者:现在咱们老百姓对这个吃可是越来越高了。有人喜欢吃绿色生态的,就有人喜欢吃稀奇古怪的,您就比如说在四川当地就喜欢吃泥鳅,不过我听说在内江有一种泥鳅这就有点不同寻常了,你说我们平时吃的泥鳅就手指一样粗,可您见过大四五倍的泥鳅么,您说他长这么大个,他还是泥鳅么,咱们找个地方去问问,看看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泥鳅。

  说到泥鳅大家可能都见过,并不特别,可像志鹏说那么粗的泥鳅,可真少见,我们的记者真能找到这种泥鳅么,看来,还真不好说。

  志鹏: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位大泥鳅的养殖户王亮。在王亮的带领下,来到泥鳅塘。可是眼前的情景不仅让记者产生了怀疑。

  记者:这是泥鳅吗

  王超:这是泥鳅阿。我把它舀起来给你看。

  王超:我舀给你看。不得了啊。你看。这个个儿大吧。

  记者:你别说这个泥鳅还真是挺活泼的还。

  王超:对。

  王超:不钻泥,不冬眠,捕捞比以前的泥鳅好多了。以前的泥鳅到了冬天价格高的时候怎么捕捞都很难捕捞。因为它就钻泥,冬眠了。这个泥鳅到冬天也不冬眠。

  这种不钻泥吧,在水里游的泥鳅叫台湾大泥鳅 ,在台湾比较多见,三条就可以达到一斤左右,这种大个的  泥鳅在个头上就要比普通大了四五倍。

  王超:这个养4个月。你看养了4个月这么大。

  记者:4个月就能长这么大。

  王超:对对对。

  记者:多重?

  王超:这一条差不多3两多。

  那么为什么这种泥鳅会长这么大个呢?

  专家:生长快,不冬眠,一年四季都能吃食。

  说到这,我们的记者志朋似乎明白些了,原来泥鳅之所以能长这么大个,是因为,这种泥鳅,不钻泥吧,长期活动在水中,没有冬眠,它四季都可以进食。

  在当地,老品种的泥鳅池塘,水面波澜不惊,除了有飞鸟经过,很难用肉眼看到泥鳅,由于一般人工养殖的泥鳅西息在池塘的底泥中而且当气水温低于15度时,泥鳅就开始不进食,进入冬眼期了。

  养殖户:一般都一两都达不到。它长得很慢。

  因为老品种的泥鳅爱钻泥土,也给捕捞带来因难,无法进行网捕,人工捕捞全靠,地笼,不但工作强度大,而且捕捞率低,严重制约了泥鳅的人工养殖发展。

  养殖户:我们这种捕捞泥鳅就中间的价格高一点。到了冬天就不好捞了。捕捞就困难一点。因为泥鳅它得达到20多度的水温。水温到达20度,它才活动,活动它才能

  钻泥吧,是泥鳅的天性,难道大个泥鳅真的不钻泥么您看,这是当地的普通泥鳅个个都是钻泥巴的高手,您再看这大个泥鳅,它还真不吃这套,就是不钻。

  而我们记者在大泥鳅在养殖场里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里的泥鳅一天喂食四次,而且还要给泥鳅喂草,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您喂得是什么呀?

  王超:草啊。

  记者:草啊。

  王超:对。

  

  记者:这是什么草呀?

  王超:黑麦草。

  记者:为什么还喂草呢?

  王超?因为这个泥鳅它的品种不一样,它非常喜欢吃这个草。

  记者:吃草有什么好处么?

  王超:对,以前的泥鳅不吃草的。吃了草以后它的身体好。而且增加它的粗纤维,增加它的蠕动力。然后包括它吃了草的泥鳅它口感肉质非常好。

  记者:那一天喂多少?

  王超:一天200斤左右。

  记者:200斤?

  王超:对。

  记者:喂这么多啊?

  王超:对。

  记者:那光吃草就不用吃饲料了吧。

  王超:要吃饲料,饲料吃个600斤左右吧。总共我这个池有20000多斤鱼。

  难道,光吃草,泥鳅就能长大个么?

  记者:不能光吃草,您现在看水面波澜不惊,可我要是反饲料撒下去了,那可就不一样,这水里面立马就沸腾了,加上刚才的绿草,真像一锅沸腾的泥鳅汤。

  您还别说,这大泥鳅真是胃口好,身体就好,眼前就是大泥鳅的水花苗,别看它现在和别的泥鳅 水花苗没什么区别,四个月后就可见分晓了。

篇二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潘幼峰:他养的大泥鳅论条卖年售千万

  [生财有道]他养的泥鳅论条卖(20140221)

  台湾泥鳅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台湾岛西北部的浅滩河流,比野生泥鳅大4、5倍,而且价格昂贵!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经营建材生意的潘幼峰转行养起了泥鳅。现在,潘幼峰年销售泥鳅和泥鳅种苗能达到一千多万元!

  近日,央视栏目一行在浙江东阳市拍摄东阳市横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幼峰把一片荒滩地建设成泥鳅养殖精品园的创业故事,整个拍摄将持续一周左右。

  东阳市横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位于东阳市东阳江畔,公司2009年租用一片荒滩地开始发展泥鳅养殖。通过多年的建设,现已经建成占地一百五十余亩,集泥鳅养殖、苗种繁育为一体的泥鳅养殖基地,是浙江省泥鳅养殖精品园创建点,基地通过了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双认证。采访组了拍摄泥鳅养殖投喂等日常管理、鱼苗的销售,采访养殖户等形式,再现了潘幼峰当初坚苦创业致富的过程。

  2004年之前,泥鳅泥鳅价格仅10元/公斤左右2004年之后由于泥鳅的价格开始上涨,随着天然水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野生泥鳅的产量在逐渐减少。这时,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农户便在自家池塘里,尝试着把野生泥鳅通过驯化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潘幼峰看到了这个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于2004年从事泥鳅养殖繁育,目前已有8余年,现有繁殖孵化基地近200亩,正在扩建当中的面积5000亩,发动养殖户3000余亩,养殖户来自浙江、福建、江西、上海、江苏等地。其中从事无土养殖的有650亩左右,生态立体养殖的有850余亩,稻鳅混养的有500亩,普通泥鳅养殖的有1000亩左右。业务扩展到广东、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大量推广无土养殖、生态养殖、稻鳅混养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收益。

  泥鳅生态养殖模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当地农户受益。

  潘幼峰对今年泥鳅的发展趋势很有信心,他通过台湾泥鳅与本地泥鳅的结合,培育出的泥鳅生命力更强、生长速度更快、病害更少,单产更高。

  联系人:潘生

  联系电话:13221258883 、18072336698

  地址:浙江省东阳市东江镇上陈桥头横源泥鳅养殖基地

篇三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台湾大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龙源期刊网 .cn

台湾大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作者:徐如卫 俞奇力 杨福生 李倩 胡廷尖

来源:《河北渔业》2015年第02期

摘要:2013年,在杭州萧山东海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台湾大泥鳅养殖试验。结果发现,台湾大泥鳅最大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当年养殖个体体重可达100~200 g。台湾大泥鳅最适水温为25~28 ℃,摄食范围广,耐低氧,适应性强,喜好偏酸性环境,既适合池塘高密度养殖,也适合循环水集约化养殖,是一种养殖前景乐观的新品种。

关键词:台湾大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台湾大泥鳅(未见种属分类,TW),又名台湾龙鳅、台湾鳗鳅、台湾大黄鳅等,是一种选育于我国台湾地区的大型泥鳅,当年养殖个体可长至体重100~200 g[1-2]。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笔者在杭州萧山东海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对该泥鳅的循环水养殖、苗种繁育及池塘养殖进行了一系列生产性试验。结果发现该泥鳅生长优势明显,抗病能力较强,适养水温15~30 ℃(最适25~28 ℃);在养殖条件下,既能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浮游动物、丝蚯蚓、植物茎芽、杂草种子、绿藻、碎屑、微生物等天然饵料生物,也喜食各种性状的人工配合饵料(浮性、沉性、粉状、颗粒皆可);因口径较小,摄食为轻啄吸入式,饵料颗粒的适口性会直接影响其摄食及饵料效率[3]。因具有鳃、皮肤、肠壁等多重呼吸器,其适应性很强,喜好偏酸性环境,可忍缺氧、缺水,能耐密集;适合池塘高密度养殖,也适合循环水集约化养殖。据笔者试验观察及对结果的比较分析,台湾大泥鳅的生长速度快慢主要取决于种源、环境、密度、饲喂、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其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下列技术环节。

1创建适宜环境

1.1池塘条件

常规养鱼池大多适合泥鳅养殖,但面积宜为0.33 hm2左右,以方便饲养管理及水质调控;池深应为 1.2~1.5 m,不宜太浅,以防夏季水温过高;池埂坡比1∶3左右为适;池底要求平坦,便于拉网捕捞。台湾大泥鳅不钻泥,水中无需构建防逃设施,但为预防陆生敌害生物(蛙、鼠、水蛇等)入侵,应在埂面四周设置高约50 cm的筛绢围栏,并应在整个水面上方覆盖目大5 cm左右的轻6股网片以防鸟害。这是提高泥鳅养殖成活率、获取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1.2清塘消毒

清塘方法可基本参照常规鱼类养殖,其中基于泥鳅喜好底栖的特性,做好底质改良(干池、翻底、曝晒等)尤显重要。放养前10 d,应按常规用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以彻底清除池

篇四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简易设施半人工繁育台湾泥鳅苗种技术

龙源期刊网 .cn

简易设施半人工繁育台湾泥鳅苗种技术 作者:李才根

来源:《科学种养》2015年第10期

台湾泥鳅又名土鳅,与大鳞副泥鳅极相似。2014年5月中旬,笔者从浙江海洋学院实习场购买鳅苗进行养成,2015年6月2日、6月6日利用简易设施分两批进行半人工繁殖,出池体长1厘米鳅苗5万余尾。此法十分适宜小规模的养殖户自繁鳅苗。

一、育苗设施

1. 育苗缸

采用农家盛雨水的陶瓷大水缸,容积为0.7米3,共4只。

2. 亲鳅产卵网箱

产卵网箱用于让催产后的亲鳅进行自然交配、产卵受精,待亲鳅交配、产卵结束后,把网箱连带亲鳅移出育苗缸。产卵网箱的制作:用直径10毫米钢筋制成圆形的网架,网架大小必须与大水缸相吻合,便于使用时将其放进大水缸中。网箱高度为60厘米,敞开式,用80目筛绢网布缝成圆形箱体,箱底用10目或5目网布。网箱安装在圆形网架上,不可拉紧,以宽松为佳,否则会擦伤泥鳅吻部。网箱的数量可根据产卵缸的多少而定。

3. 集卵圆筛

用直径10毫米钢筋做一个圆圈,大小以正好放进大水缸内为宜,其上安装60目或80目尼龙筛绢网。

4. 配置增氧机

配备350瓦增氧机1台,育苗时每只水缸布气头2个。

二、育苗水源

抽取的河水经80目网布过滤后入土池沉淀,沉淀48小时后再抽入蓄水池,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待毒性消失后作为育苗用水。育苗时,水再经120目筛绢网过滤后入育苗缸。

三、亲鳅培育

在育苗前1个月,从养成池中挑选亲鳅,雌、雄分池饲养,加强管理,投足饵料,勤换水,以调节水质。

篇五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泥鳅大规格种苗规模化培育与养成技术_傅纯洁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水产养殖》2014年第9期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4.09.013

技术与经验

泥鳅大规格种苗规模化培育与养成技术

段高中2傅纯洁1,

(1.东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东海

江苏东海222300)222300;2.东海县瑞龙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

鳅科,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泥鳅属鲤形目,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运输方便、饵料易得,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但单纯依靠野生泥鳅苗种资源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养殖需求。近年来,江苏省东海县在泥鳅种苗繁育环节上不断取得突破,克服技术难点,成功培育出泥鳅大规格种苗,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现将主要繁育及养成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量保持水色呈黄绿色,溶氧3~7mg/L为宜。③换水:

培育期间需少换水、勤换水,阴雨天不换水,每天不少于2h微流冲水。1.2催产孵化

柔软有弹性,生殖1.2.1人工催产选择腹部膨大,

孔红润的雌鳅进行人工催产,雌雄比例为1∶1.5~1∶2。催产前用拆线的羽毛球拍罩住40~60目的纱网盖住亲鳅,采用肌肉注射,斜30°插进0.2~0.3

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mm,

黄体素释放激素A(混合制剂,注射剂量)3LHRH-A3【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HCG为250~500IU,LHRH-A3为5~7μg,并根据水温与成熟度,酌情增减剂量,催产时间在15:00至晚上22:00均可,或在可控光的温室内进行催产。

1.2.2人工孵化催产后的雌鳅放入水深30cm

流水刺激,次左右水泥池中,投放量为7~10组/m2,

日清晨6:00—10:00产卵。收集鳅卵放入可控温的室内水泥池中,微流水环池冲水孵化,根据鳅卵量控制水流大小,保证充氧量。1.3鳅苗培育

开始投喂轮1.3.1水花培育鳅苗出膜后第3天,

虫或蛋黄水(蛋黄须用200目滤网过滤),第4天保持散光照射,投喂加入一定量含小球藻的拌料水,减缓水流,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3d后尽量停止培育池充氧(因充氧会使水流加速,鳅苗逆水会消耗体能,造成体质下降),可酌情增加光照,利

1苗种培育

1.1亲鳅选育

1.1.1亲鳅的选择选购2年以上人工养殖的泥鳅,同池个体较大,体质好、体表无损伤,作为亲鳅,雌雄分开,雌鳅规格15~25cm体长,雄鳅规格15~

避免同池养殖的雌雄个体催产繁育,需20cm体长。

用不同池中的雌鳅与雄鳅交叉繁育,防止鳅苗品质退化。

选购好的亲鳅养殖到1.1.2亲鳅的培育①放养:

翌年秋天,再次分选,严格筛选雌雄个体,进行分池养殖。②管理:养殖池塘保持溶氧、pH值等各项指标合格,透明度调节在30~35cm,亲鳅进池前用3%

投喂饲料~4%食盐水浸泡3~8min。亲鳅培育前期,

蛋白含量在30%左右,到翌年4—5月份根据亲鳅个体肥瘦度酌情增加饲料动物蛋白含量至34%左右,每日投喂2次即可,1h吃完为宜。培育期间尽

(编号:)资助项目:PJ2011-272011年水产三项工程

技术与经验

《水产养殖》2014年第9期

用藻类增氧。出苗后7~10d,鳅苗长到0.9~1.1cm

时,可出池放入室外培养池培养。注意事项:水花培育期间注意亚硝酸盐、氨氮含量控制在常规范围内,保持水温,防止气泡病、水霉病、弯体病的发生。

面积为1.3.2幼苗培育培育池采用无土池最好,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规格约为长60m,宽8m,深1m为宜。入467m2,

池前,鳅苗投喂后次日,培育池注水并肥水,鳅苗入池在晴天8:水深40~50cm,当天00—9:00为宜,

晚上投喂90目滤网过滤、蛋白含量45%左右的团

状饲料,次日早上可用1/4干粉撒于水面(因鳅苗刚入池找不到池边团状食物,3~5d后减少至不撒),每天投喂4次。培育期间,根据水温缓慢加深水深至70~80cm,保持水质良好(成活率可达70%左右),20d后鳅苗长到2.5~3.5cm,50d后鳅苗长到5cm以上,便可转入成鳅池直接饲养,放养情况见表1。

表1泥鳅规格种苗培育情况表

放养塘口P1#塘P2#塘P3#塘P4#塘

塘口面积)(/×667m2

0.70.70.70.7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时间5月中旬5月中旬5月中旬5月中旬

放养情况规格/cm1~21~21~21~2

数量/万尾

30323028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时间7月中旬7月中旬7月中旬7月中旬

起捕情况规格/cm5~73~75~75~7

数量/万尾

26302724

产出

规格()产量/kg/尾/kg

1220160012001200

213188225200

2成鳅养殖

2.1池塘条件

规格约为长100m,宽13养殖面积1

334m2,

深1.2m为宜,东西走向,至中间1/3处渐深25~m,

池底要求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并30cm,

用土工布沿池壁拉紧,无土养殖最佳。鳅苗入池前15~20d肥水(因无土池前期水质不稳定,需调好水),池水氨氮、亚硝酸盐最低,能见pH值7.6~9.0,度调节在20~25cm。2.2放苗条件

每池放苗数量20万~30万尾,平均放苗量在

保25万尾/667m2左右,放苗前用3%食盐水消毒,

持水深60~70cm,鳅苗入池当晚投喂蛋白质含量

每天投喂4次,保持池水能35%~38%的团状饲料,

见度。

养殖管理

一般在晴天清污,可分3d进1月后清污1次,

行,每天清污1/3左右,清污时减料1/3。2个月后可根据pH值高低调节清污量,pH值高时少清污,pH值低时多清污,3个月后泥鳅可长至120~140尾/2.3【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严格控制溶氧、病kg。养殖期间主要保持水质优良,害,尽量少用或不用消毒剂,减少用药对泥鳅造成的应激反应,提高泥鳅自身抵抗力,使用菌类等微生物制剂,以抵制致病菌,保持养殖期间基本无病害。随着泥鳅个体增大,逐渐减小饵料蛋白含量至

注意事项:养殖期间应减少大量排换水,30%~32%。

以避免应激反应。因无土池溶氧量高,大排换水可能导致水质突变、虫害爆发,大换水后3~5d注意泥鳅有无爬边。如有虫害宜用中草药制剂,效果佳,具体养成情况见表2。

表2泥鳅规格种苗养成情况表

塘口面积)(/×667m2

22222时间当年6月当年6月当年6月当年7月当年6月放养情况规格/cm3~53~53~55~75~7数量/万尾3028262323时间翌年10月翌年10月翌年10月翌年10月翌年10月起捕情况

产出

养殖塘口Y1#塘Y2#塘Y3#塘Y4#塘Y5#塘)规格()数量/kg产量(/尾/kg/kg/667m2

60565650564665452545544550402523332263227722752013

《水产养殖》2014年第9期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4.09.014

技术与经验

吴建坤

(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梧州

)543003

是珠江水系特有的野生长臀名贵经济鱼类,分类学上隶属于硬骨鱼纲,鲤形总目,鲇形目,长臀科,长臀属。该鱼个体大,含肉率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肌间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市场上深受中高档消费者的欢迎。市场上可卖到50元/kg,养殖效益颇高。该鱼已经成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养殖效益的高端品种。为引导本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养殖户增收致富,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开展长臀取得显著效果:养殖成活率达91%,单产48kg/m2,两年获利120986.1元,投入产出比为1∶1.67。现将试验过程总结如下。

2.5cm。1.3苗种

来源于越南野生捕捞鱼种,经广西龙州县入境野生驯养后再转运至梧州,购进时5~7cm。饲料

广东丰华牌塘鲺鱼浮水料(产品标准号:Q/

粗蛋白:。常用渔药:食盐,FH014-2012,≥33%)

二氧化氯、大蒜素、三黄散、黄芪多糖。1.4

2养殖方法

2.1选购健康鱼种

选鱼种时一要肉眼观苗种是野生捕捞而来的,

察,体表无伤病;二要观察活动能力,用盘子带水倾斜鱼苗,可逆水的说明活动能力强;三是手摸,手感比较滑身的为优质鱼种。

2.2小型池塘培育与食性驯化

为方便运输与管理,小型池塘尽量建造在离网箱基地近的地方。面积可结合培育鱼苗需求而定。塘基用水泥砖砌成,18cm厚、1.25m高。墙面用混凝土抹平防止漏水。本试验建造小型鱼池300m2。由于该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池塘水要保持清新优良,水深略高于1m为宜,pH值保持6.8~7.5。培育前池塘治理整顿,清除杂草后用生石灰带水清塘

)(100~125kg/667m2,一个星期后再入池培育。入

池前一定要试水2~3d,再大批入苗培育。池塘培育成鳅效益

从规格鳅苗养殖至商品鳅,泥鳅成活率达到

饵料比为3,规格可达40~60尾/kg,产量95%以上,

效益3万元/667m2以上。2000~3000kg/667m2,3.2

(收稿日期:)2014-05-20

1养殖条件

养殖环境

养殖地点位于广西梧州市长洲区龙华村对开

水质清新,水深在6m以上,透明度常年保西江面,

持在80cm以上,水质经广西渔业环境监测中心检测,符合无公害渔业水质标准。养殖场周边3km范围内无可能对产品产生影响的污染源。1.2试验网箱

面积:规格:网衣材料:150m2,5m×6m×3m,采用聚乙烯无结网片做网衣,网目大小:10~12cm,鱼种适宜网目为1.2cm,15cm以上适宜的网目为1.1

≥≥≥≥≥≥≥≥≥≥≥≥≥≥≥≥≥≥≥≥≥≥≥≥≥≥≥≥≥≥≥≥≥≥≥≥≥≥≥≥≥≥≥≥≥

3小结

3.1

鳅苗效益

从水花培育到规格鳅苗,成活率达到70%以上,规格在1300尾/kg,产量达到295kg/667m2,效益4万元/667m2以上。

篇六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台湾泥鳅

台湾泥鳅个大好养

TW-6台湾龙鳅是由品种选育、人工繁育、人工养殖第一人,台湾农业部渔业署淡水所首席工程师林森庄先生耗四十二年心血,将台湾、大陆及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老挝等东南亚诸国的泥鳅品种进行种间杂交、选育而成,是全球水产界唯一公认的人工选育品种。最明显的特征是个大、生长速度快。

2012年被湖北蓝海春公司从台湾直接引进,由该公司技术总负责人樊启学教授实现其本土化,确保台湾龙鳅在不同的地域均可有很理想的表现,在生长速度、个体大小、免疫力、商品品质、成本控制等核心指标上均能与原种保持一致。 目录:

生活习性

龙鳅的食性

营养价值

品种优势

养殖模式

生活习性:

一、不钻泥 本土泥鳅在水温过高或过低、受惊扰等情况下,会钻泥。在市场价格特别理想的冬季,本土泥鳅的这一特性让许多养殖户头疼不已。不钻泥是台湾龙鳅的明显特性,冬天很好捕捞。

二、喜温性 台湾龙鳅的适温范围为15-30℃,最适为25-27℃。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或上升到34℃以上,食欲减迟,生长缓慢。

三、耐低氧 台湾龙鳅比一般的鱼类更耐低氧,龙鳅除了能够用鳃呼吸外,还能用皮肤和肠辅助呼吸。肠呼吸是龙鳅特有的生理现象。

龙鳅的食性:

台湾龙鳅属杂食性鱼类,对食物的要求并不挑剔,水中的泥沙、腐殖质、有机碎屑等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有硅藻类、绿藻类、蓝藻类、裸藻类、黄藻类、原生动物类、枝角类、桡足类和轮虫等。

台湾龙鳅处于寸片到二寸片阶段时(3~5厘米),喜食腐殖质,其次是小型甲克动物、昆虫等,胃肠食物团中,泥沙和腐殖质的重量比例高达70%左右,生物饵料的重量只占30%。而全长在5~8厘米的泥鳅喜食水中浮游动物、丝蚯蚓等,偶尔也食藻类、有机碎屑和水槽的嫩叶与芽。当泥鳅长到8~10厘米时,食性偏杂,主食大型浮游动物、碎屑、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也食部分微生物。生活在不同水体的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泥鳅,其食物有所不同,但通过食物组成可以认定龙鳅时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食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藻类及高等植物。

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

台湾龙鳅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等矿物元素以及大量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比鱼、黄鱼、虾高出3~4倍,而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也比其他鱼类要高。蛋白质含量高达26%,高营养,高品质,真正的水中人参。

药性功效

台湾龙鳅性平,味甘,具有暖脾胃、袪湿、疗痔、壮阳、止虚汗、补中益气、强精补血之功效,是治疗急慢性肝病、阳痿、痔疮等症的辅助佳品。此外,台湾龙鳅皮肤中分泌的黏

液即所谓“泥鳅滑液”,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可治小便不通、热淋便血、痈肿、中耳炎。

宜食

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体虚盗汗以及癌症患者放疗化疗后、急性黄疸型肝炎、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此外,台湾龙鳅维生素B1含量丰富,风味独特,肉质细嫩松软,易消化吸收,是肿瘤病人理想的抗癌食品;其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同时,龙鳅能够醒酒,并能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因此,常喝酒的人应多吃台湾龙鳅。 品种优势:

一、 个体大。台湾龙鳅最大个体在500克以上,体长在30cm以上。这一特点,简化了泥鳅作为食材的处理工艺,拓宽了泥鳅作为食品的加工价值。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熊善柏教授是国内较早对泥鳅深加工技术进行研究的专家,在其设计的速冻环节,本土泥鳅因个体小而影响工艺效率。台湾龙鳅相对庞大的个体,弥补了这一缺憾。

二、 生长速度快。从水花到商品规格(条重20克左右),本土泥鳅往往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在适合泥鳅生长的有效时间只有100余天的东北地区,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但对台湾龙鳅而言,这一过程只需要三个月就够了。这就意味着,在全国所有地域,台湾龙鳅都可以实现当年投苗,当年上市。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甚至可以养成两批上市。这一特点,提升了养殖效益。

三、 产量高。台湾龙鳅能很好地适应高密度养殖环境,且摄食旺盛,亩产量一般在5000斤以上。若养殖户的水处理技术、疾病控制技术、管理技术到位,饲喂得当,亩产量甚至可以突破万斤大关。

四、 不钻泥。本土泥鳅在水温过高或过低、受惊扰等情况下,会钻泥。在市场价格特别理想的冬季,本土泥鳅的这一特性让许多养殖户头疼不已。辛辛苦苦地养了一年,在能卖出好价钱的时候却捞不上来,等到能捞上来的时候,好行情又过去了。台湾龙鳅不钻泥的特性,消弭了养殖户的这层烦恼。

五、 雌雄大小相同。本土泥鳅中,同龄的雄性体重只有雌性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台湾龙鳅的雌雄几乎没有个体大小的差异。这一特点的意义在于,可以大幅提高单产,同时,商品规格整齐,卖相好。

六、 免疫力强。作为一个集合了诸多地方泥鳅优点于一身的人工培育品种,台湾龙鳅的免疫力明显优于本土泥鳅,甚至在苗种培育阶段,其成活率也高于本土泥鳅。

七、 饵料系数低。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台湾龙鳅的饵料系数可低至1.3,亦即1斤3两饲料即可养成一斤龙鳅。饲料的高转化率,使得饲料成本能最大程度地得到控制,也就意味着降低了养殖风险。

八、 商品品质卓越。台湾龙鳅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26%,高营养,高品质,在香港、台湾,一改泥鳅不登大雅之堂的历史,荣登高档酒店。

九、品种纯正。TW-6台湾龙鳅是由台湾鳅科品种选育、人工繁育、人工养殖第一人,台湾渔业署淡水所首席工程师、“台湾龙鳅之父”林森庄先生耗四十二年心血,将台湾、大陆及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老挝等东南亚诸国的泥鳅品种进行种间杂交、选育而成,是水产界唯一公认的人工选育品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樊启学教授采用本土化技术,保留和优化了其原有的性状,并使其具备更理想的适应性。

养殖模式:对台湾龙鳅而言,其常规养殖模式指池塘精养模式。非常规模式包括室内养殖模式、网箱养殖模式、稻田养殖模式、水生动植物共生模式等。

1、池塘精养模式

池塘养殖是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泥鳅养殖模式,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产量也高。泥鳅池的大小无具体要求,一般多在200~500㎡,池深多为120~150cm,水深120cm左右。池塘有土池和水泥池两种,土池的塘埂要加固,可用砖石浆砌,具有防逃的作用,水泥池池底要铺设20cm厚的泥土层。池塘的进排水口都应设置防逃网,阻止泥鳅逃逸和野杂鱼或凶猛肉食性鱼类进入池塘。在池塘出水口应设置鱼溜,其作用主要是便于捕捞和高温季节泥鳅避暑。鱼溜深30~50cm左右,周围可用水泥砌成或塑料板围住,面积可根据放养密度来决定,多在池塘总面积的5%~20%之间。

放苗前10~15天要进行清塘,清塘药物可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生石灰清塘需将池水排干,每亩用量为75~150Kg,化浆泼洒,之后再灌水20~40cm;漂白粉可带水清塘,用量为20g/m3,化浆泼洒。

清塘之后开始施肥,施足基肥,培肥水质,方法是在池的四角堆上腐熟的鸡、鸭、猪粪等有机肥,每亩用量150~200Kg。施肥3~5天后,池水变肥,保持水体透明度为20~25cm左右,水体中饵料生物如轮虫、枝角类等开始大量出现,此时可以放养泥鳅苗种。

泥鳅苗的放养量主要受苗种规格、池塘条件、饵料及技术条件等影响。放养规格3~6cm,放养密度为每亩6万尾,水源条件及技术力量好的可适当增加。在泥鳅池中可适当搭养中上层鱼类,如草、鲢、鳙等夏花鱼种。放养时间一般在9~10月或3~4月。

泥鳅苗下塘之前要进行严格的鱼体消毒,除去鱼体表面的病原,增强其抗病能力。通常的做法是用3%~5%的食盐水将泥鳅苗浸泡10~15分钟,然后转入清水中再浸泡1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根据泥鳅苗的反应而定,主要是要让泥鳅苗产生应激反应而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粘液来保护鱼体。放养时应及时捞出有病、有伤、死亡的个体,防止病原感染、传播,还应注意水温温差不超过2℃。

台湾龙鳅有一个异于本地泥鳅的特性:不钻泥。因此,在池塘周边,无需扎围网,保持池塘埂适当的硬度即可。

2、网箱养殖模式

网箱养殖泥鳅,可以实现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单产水平较高,而且便于捕捞,可防止逃逸。但由于养殖密度较大,故泥鳅的发病率也较高,管理难度较大,对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要求也较高。

网箱可置于面积较大的池塘、湖泊中,要求水位不能有大的涨落。网箱多为聚乙烯网片制成,网目0.5~1 cm(具体以防止泥鳅逃出为准),面积小则6平方,大则30平方左右。要求网箱底着泥或距池底约50cm。箱底铺上10~15cm的泥土。

投苗之前,网箱也需要进行消毒,一般整体消毒,方法同池塘消毒。3~4月份放泥鳅苗较为理想。规格为寸片,放养密度为400尾/㎡。此外还应根据水质条件、技术水平等合理调整放养密度。苗种进网箱也要进行3%~5%的食盐水或其它溶液浸泡消毒。

网箱内应种植水葫芦或者水花生,以覆盖网箱内水面的2/3为宜,过多则要及时清理,始终控制水草总量。养殖期间一定要勤刷网衣,保持网箱内水体流通,溶解氧丰富,并使足够的浮游生物进入网箱,还要经常检查网衣有无破损。

3、稻田养殖模式

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大片稻田可以养殖泥鳅,发展潜力很大。稻田养殖泥鳅意义很多,泥鳅能充分摄取水中的饵料及杂草,减少了饵料成本;泥鳅的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两者互利;泥鳅呼吸产生的CO2能促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泥鳅的活动起到了松土的作用,促进了水稻根系的生长;稻田养殖泥鳅节地节水,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放养苗种之前要对稻田进行改造。选择天旱不干,大雨不淹,保水能力强的田块,土壤弱碱性。放养前要夯实田埂,加宽加固,进排水口要建两道防逃网,内侧用金属网,外侧用聚乙烯网。根据稻田的大小挖若干鱼溜,每个3平方左右,深30~50cm,总面积以占稻田面积3%~5%为宜。鱼溜的位置应便于投喂和管理。还应在稻田中挖出鱼沟,沟宽30cm,比鱼溜略浅。

稻田养殖泥鳅要施足基肥,可先将水放干,晒田几天,再按每平方米撒细米糠0.1~0.2Kg,第二天施肥,按20~40Kg/㎡,数天后灌水。由于有机肥肥效长,对泥鳅的后续生长无不良影响,一般一次施足,后续的施肥次数减少。

泥鳅苗种一般在插完稻秧后投放,单季稻多在第一次除草后投放,双季稻宜在第二季稻秧插完后投放。投放之前,苗种需进行3%~5%的食盐水或其它消毒溶液浸泡消毒,方法同池塘养殖。放养的规格尽量一致,避免残食,大小为3~5cm的苗种,放养密度为15~20尾/㎡。

由于施了大量的基肥,投苗后不必立即投喂,半个月后应注意投喂,但不宜过多,1个月后每半个月追一次肥,每次10~15Kg/100㎡。后期的投饵最好集中在鱼溜中。

稻田养殖较为特殊,农作物需要农药来进行病虫防治,这与泥鳅养殖存在矛盾,因此尽量避免使用高毒农药,无法避免时应选用高效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上应选取耐肥力高、抗倒伏,特别是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管理好水,可以定期施用少量的生石灰。由于稻田较浅,泥鳅容易随漫水逃逸,应定期检查防逃设施、加固田埂。

4、水生动植物共生模式

上述稻田养殖模式即为此共生模式的一种。

除了稻田养鳅外,泥鳅还能与其他一些水生作物套养,如莲藕、茭白、芦苇等。泥鳅的粪便可作为水生作物的肥料,而水生作物又能净化水质,为泥鳅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套养

篇七 台湾大泥种鳅种苗
_台湾泥鳅_人工繁殖试验_李倩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