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怎样培育蚯蚓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4    阅读:

篇一 怎样培育蚯蚓
养蚯蚓赚钱吗?大田牛粪养蚯蚓也能年赚百万

  天山网讯 (通讯员徐承秀 桑那哈西报道)蚯蚓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目前,蚯蚓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可以作为现代畜牧业的优良饲料,蚯蚓的粪便还是农作物非常好的肥料,可以说,无论是蚯蚓的干品还是鲜品或是加工产品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大田里,利用腐熟的动物粪便建造养殖床,大规模养殖蚯蚓,成本低、养殖周期短、繁殖率高、易操作管理、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 

  牛粪养蚯蚓效益分析

  蚯蚓的用途很广,干蚯蚓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用牛粪养殖“太平二号”大红蚯蚓,生长期2~3个月,667平方米可产鲜蚯蚓2000千克左右,干蚯蚓(药品名称为地龙)市价达到每千克80~170元,鲜蚯蚓每千克15~30元,蚯蚓粪每吨200~400元,每667平方米收入可超过3万元。

  新鲜蚯蚓主要用于渔业及畜禽业饲料、农副产品加工、动物原药材等方面,蚯蚓供不应求,销路从来不愁。

  蚯蚓排出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和两种拮抗微生物,除解析土壤中各种营养外,还可改善土壤结构,彻底解决了土壤板结问题。

  那么,养蚯蚓赚钱吗?呼图壁县的蚯蚓养殖户用牛粪养蚯蚓,6个大棚年收入达到170万。

  鲜蚯蚓:

  养牛场牛粪——养鲜蚯蚓——鲜蚯蚓用作鱼饵卖掉——或用来养黄鳝泥鳅

  蚯蚓粪:

  养牛场牛粪——养鲜蚯蚓——牛粪转化成蚯蚓粪——卖给花鸟市场用作花肥等

  一条条冷血的小蚯蚓,如今成了呼图壁县五工台镇乱山子村农民们的致富大法宝,变成名副其实的软黄金。 

  11月27号,记者来到绿家园蚯蚓养殖农民合作社的蚯蚓种苗基地,一走进大棚就看到四条由牛粪筑起的泥垄,这就是繁育蚯蚓的温床,一个温床宽1米2,高25公分,长25米。 

  翻开温床表层,里边的蚯蚓密密麻麻,“这些小蚯蚓,他们可都是软黄金呢。你看才13天,就长得这么好。”合作社社长郭怀宝满脸高兴地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郭怀宝发现了蚯蚓养殖这个商机,于是同德康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成为该公司的蚯蚓种苗基地,今年10月成立了绿家园蚯蚓养殖农民合作社。 

  “这些种苗床是由公司提供的,我们负责繁育。”郭怀宝介绍,“蚯蚓的养殖特别简单,一个是保持20%的湿度,也就是100公斤粪要有20公斤水这样一个比例,再就是温度,温度在零上10度它是可以正常生长,达到20度它可以正常繁殖,而且繁殖率特别高。” 

  蚯蚓是利用发酵好的牛粪进行繁育养殖的,农户每月按照公司的配方调制、添加一次新发酵的牛粪,作为成长的食料,而湿度则是利用泥垄上的黑色微喷水管来保持的,水分不够就加水。 

  据了解,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用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饲料都能取得增产的效果。蚯蚓在药物学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 

  杨德勇说公司回收后把蚯蚓和粪用来做有机肥,“经过蚯蚓吃过以后原本污染环境的牛粪变成了有机肥,比如说可以种花、大棚里面种无公害蔬菜、大棚育苗都是最好的有机肥。蚯蚓本身也有很多作用。比如可用来做药材,还可以碾成粉末添加到动物饲料中。” 

  今年,该合作社一共利用6个大棚进行蚯蚓育苗,每个棚有8个床,育苗周期为100天,一年能育苗3个周期。每到一个周期,公司就将温床整体进行回收,6个大棚能挣57.6万,一年可达170多万。 

  牛粪养蚯蚓风险提示:

  1.技术:虽然蚯蚓养殖前景非常广阔,但是要养殖成功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蚯蚓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温度低于5℃或高于32℃,蚯蚓将进入休眠状态,温度低于0℃或高于40℃,蚯蚓就无法生存了。此外,蚯蚓的食量也比较大。牛粪是养殖蚯蚓的最好饲料,每天牛粪的需求量很大,比如说1平方米养1千克蚯蚓的话,一天就要1千克牛粪。发酵好的牛粪还必须加入适量的水,蚯蚓才能生存。

  蚯蚓养殖除了定期喂食,掌控好温湿度以外,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非常重要,蚂蝗、青蛙、蝼蛄、蚂蚁、老鼠都是它的天敌。养殖蚯蚓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不要相信某些广告宣传而在没有认真学习蚯蚓养殖技术的情况下盲目大规模投资,可以先少量试一下,积累经验。

  2.市场:牛粪养殖蚯蚓之前,一定要找到稳定的、大批量的销售渠道才可以大规模养殖。

  3.品种:购一次蚯蚓苗固然可以通过其自身繁殖,养很多批。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蚯蚓品种退化,出现生长变缓、死亡率增加、品质下降等现象。

  相关新闻:农场养蚯蚓吃牛粪 年赚百万

  养蚯蚓环保

  吃牛粪蚯蚓成垃圾“吞吐器”

  昨天,双流县三星镇鑫山牧业农场,“蚯蚓养殖场”里20多亩地被隔成一条条竖条,每个竖条里堆放着牛粪埂子。一位工人扒开牛粪埂子,红艳艳的蚯蚓一个劲地往外钻。“这种红蚯蚓品种是‘日本大平二号’,最喜欢吃牛粪,20吨牛粪被它们吃来最后只剩下1吨左右的残余物。”鑫山牧业副总经理王远介绍说,“你看这边是被蚯蚓消化过的牛粪,全部变成了疏松略带黑色的残余物,并且一点臭味儿都没有。”

  吃进臭烘烘的牛粪,排出很好的有机肥蚯蚓粪,蚯蚓就像一个垃圾吞吐器,24小

  时运转不停。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吴永胜是成都蚯蚓养殖的推广者,他对蚯蚓有很深的感情,“达尔文曾说过蚯蚓是地球上最有益的生物。的确如此,蚯蚓每秒钟能吃0.07克垃圾,永不停嘴,直到死去,化为一摊水。”

  养蚯蚓赚钱

  牛粪变蚯蚓粪价格翻四番

  对双流县黄水镇菊乐奶牛场来说,养蚯蚓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小的惊喜。去年奶牛场引进了20多亩蚯蚓,专门吃牛粪(

  卖鲜蚯蚓每吨4500元

  此外,鲜蚯蚓也是可以卖钱的,是很好的鱼饵。据介绍,蚯蚓繁殖能力极强,每两个月即可产一次卵,一次引种可循环繁殖使用。一条蚯蚓45天成熟,能活4年,养得好,一年生出20万条蚯蚓。目前鲜蚯蚓的价格大约在4500元/吨,每年25亩地可以产出32.5吨鲜蚯蚓,价值近15万元。

  养蚯蚓赚钱致富

  循环利用25亩蚯蚓收益百万

  在鑫山牧业农场,蚯蚓养殖循环链又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增收环:用蚯蚓养黄鳝泥鳅。刚建成不久的水产养殖场已经撒下了几百公斤黄鳝泥鳅苗,这些黄鳝泥鳅全部用蚯蚓喂养,“把鲜蚯蚓搅碎喂养的黄鳝泥鳅,口感会好很多,是绝对的绿色食品。”王远介绍说,他们准备将产出的黄鳝泥鳅在春节前后上市,“那时候价格比平时要上浮50%左右,就打这个价格差,我们的黄鳝泥鳅销路不愁,还能增收。”

  王远粗略计算了一下,他们养殖的25亩蚯蚓,从鲜蚯蚓、蚯蚓粪和水产三个渠道,一年能为农场带来上百万的收入。“循环经济搞活了,还能增收上百万元,我们算是尝到养蚯蚓的甜头了。”王远说。

  相关技术:大田用牛粪蚯蚓养殖赚大钱

  蚯蚓是怕光怕炎热的夜行性环节动物,其活动温度为5~30℃,当温度高于35℃或低于5℃时,蚯蚓就会停止生长,温度高于40℃或低于0℃时就会死亡。蚯蚓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最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70%,最适宜的pH值为6.5~7.5。栖息深度一般在10~20厘米。蚯蚓寿命一般为1~3年,受精5~7天后产生蚓茧,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蚓茧24~28天即可孵化成透明状的幼蚓,幼蚓生长60天左右长成成蚓,此时采收的蚯蚓经济价值最高。蚯蚓的品种很多,但大多数不适合人工养殖,目前我国养殖的品种以“大平2号”为主。下面以“大平2号”蚯蚓为例介绍大田养殖蚯蚓的新技术。 

  一、蚯蚓养殖场地的选择 

  养殖蚯蚓的季节以春、夏、秋季为好,冬季气温低,不适合养殖。蚯蚓养殖场地的选择和植被的布局,直接关系到蚯蚓的产量高低和经济效益。选择养殖场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养殖场应选择在潮湿、没有污染的地方,地形应尽量有利于水的排灌,土地坚实不易坍塌,土质不能太过干燥。其次,目前养殖蚯蚓多以动物的粪便作为饲料,在蚯蚓养殖场地附近最好建有大规模的黄牛或奶牛养殖场,因为相对而言,牛粪里的残留添加剂比较少,适合作蚯蚓的基料,同时,养殖场内不能有鸡及其他禽类,以免啄食蚯蚓。最后,养殖场周围环境要安静,不能有太大噪音。 

  大田蚯蚓养殖场分为粪料发酵区(占10%)、种蚯蚓繁殖区(占20%)和蚯蚓养殖区(占70%)。 

篇二 怎样培育蚯蚓
蚯蚓饲料投料方法

  (1)田间养殖,投料方法较简单。一般在植物行间开沟,把经发酵的有机肥料集中施在沟中,上面用土覆盖,保持含水量30%左右。以后利用植物、残落物,自然补充饲料或每隔30一40天再添加适量的饲料即可。     (2)坑养和温床池养殖,在土坑或温床池中分层加人饲料和土壤。肥、土相间,一般2—4层。     (3)工厂规模化养殖,大多采用发酵的有机饲料,以饲养爱胜属蚯蚓为主。要求饲料含水量保持在65%一70%。投料方法有轮换堆积法、表面添加法和侧面添加法。     ①轮换堆积法:     在养殖床前端,留2米空位,堆上高40厘米、宽1.5米的发酵饲料。当饲料消耗完后,可在前端空床铺人新饲料,料堆上面覆一4平方米的铁丝网,网眼1.0厘米。然后把附近边上的旧饲料堆连蚯蚓一起移在新料堆的铁丝网上,再在空出的床位铺上新饲料。如此轮换堆积,依次采取一倒一的流水作业法,把全部养殖床的旧料更新完毕。     蚯蚓在光线或灯光的照射下,自动向下钻人下层,然后用刮板将旧料取走一半,连同卵茧一起放人孵化床,继续刮取旧料,驱使蚯蚓向下通过铁丝网钻入新料堆中。当蚯蚓大部分移人新料堆后,提起铁丝网,把消化产生的蚓粪连同卵茧移人孵化床,以便孵育幼蚓。     ②表面添加法:     当养殖床饲料已消耗、粪化后,在旧料表面添加10一15厘米厚的新饲料。所添饲料消耗后,可再添加5—10厘米新料。一般添加2次为宜。该方法便于观察饲料消耗情况,投料也较方便。添加次数太多、太厚,不利于通气,影响蚯蚓生长和卵茧孵化,甚至因湿度大而造成卵茧沤坏变质。     ③侧面添加法:     把养殖床分成两半,一半堆积饲料进行养殖。当饲料消耗完后,在旧饲料堆的侧面添加新饲料。经2—3天,蚯蚓(尤其成蚓)大部分移人新料中,幼蚓及卵茧则留在旧料中,可将其移人孵化床,进行培育。     蚯蚓养殖密度     要提高产量,必须增加养殖密度。但养殖密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定限度。超过密度,反而使个体生长和繁殖速度下降。养殖密度小,成活率和增长速度快,但产量低。密度大,增长速度慢,成活率也低。密度适中,生长速度虽不太快,但有一定的个体数量,因此可获得较高产量。合理的养殖密度对幼蚓的增长、繁殖速度有密切关系。     当然养殖密度大小,也不是绝对不变,随蚯蚓个体大小、饲料质量、管理好坏、温度的高低适当变动。选择合理的养殖密度要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如饲料充足、质量好,管理完善,密度可大,反之应小。     此外,幼蚓期密度可大,成蚓可小。以获取蛋白质为目的的,密度可大;以繁殖为目的的,密度可适当减少。

篇三 怎样培育蚯蚓
蚯蚓养殖全过程技术细节介绍

蚯蚓养殖全过程技术细节介绍

蚯蚓性喜温暖潮湿。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育周期,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 养殖蚯蚓,为了获得高产,必须研究熟悉所养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所需的生态条件,了解其对蚯蚓的影响。

1、温度

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18—27℃。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养殖场最好在室内,在南方地区,夏天通风保湿,冬天只要关窗保温就能全年正常生产(这里的温度指基料的温度,因为空气的温度与基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当空气温度0℃时,基料温度有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左右,这是因为粪料含有极高的水分)。

2、湿度

【怎样培育蚯蚓】

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如果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蚯蚓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就不能保持湿润,因而不能正常呼吸,蚯蚓马上会发生痉挛现象,不久就会死亡。蚯蚓体内水的成份极大,占体重的75%以上,因此,防止水份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当然,土壤过于潮湿对蚯蚓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

蚯蚓对不利的湿度条件也有暂时的忍受能力,为了求得生存,它们有时通过运动,转移到适宜的环境里去,有时通过休眠、滞育、降低新陈代谢强度等,以减少水份的消耗。

由于蚯蚓喜食细,烂,湿的饲料,•尤其是它要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来呼吸,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度为70-75%。

3、酸碱度(PH值)

蚯蚓对酸碱都很敏感,因为蚯蚓体表各部分散布着对酸、碱等有感受能力的化学感受器官,蚯蚓在强酸、强碱的环境里不能生存,但对弱酸、强碱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大平2号蚯蚓生长在PH值6—8的范围内较好,在PH值7—7.5的范围产蚓茧最多。

4、盐度

有人做了蚯蚓对盐度忍耐的试验,分别把威廉环毛蚯蚓置于0.02%、0.1%、0.4%、0.8%、1.6%的食盐溶液中,置于0.01%、0.02%、0.04%、0.08%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蚯蚓死亡时间。食盐度为0.8%和1.6%的溶液中的蚯蚓死亡时间分别为145分钟和52分钟,其余食盐溶液中的蚯蚓24小时未死亡,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在4种硫酸铜盐度溶液中的蚯蚓全部死亡,死亡时间分别为50分钟、76分钟、75分钟、57分钟。这说明硫酸铜溶液对蚯蚓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因此,在蚯蚓的养殖中,要注意盐度对蚯蚓的影响,尤其是防止某些农药、化肥等有害污染对蚯蚓的毒害。

5、通气

蚯蚓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里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土壤通气越好,其新陈代谢越旺盛。不仅产卵茧多,而且成熟期缩短,蚯蚓不能在二氧化碳、甲烷、氟、硫化氢含量大的环境中栖息。如栖息场所的硫化氢,甲烷过量,蚯蚓会逃亡甚至大量死亡。如在北方有的地方为了保温,在蚯蚓养殖场、养殖室内烧火炉,由于管道漏烟气,致使蚯蚓大量死亡。这是因为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等有害气体的缘故。在饲料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的含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毒害蚯蚓。试验证明:当氨超过百万分之二十时,就会引起蚯蚓粘液分泌增多,集群死亡;硫化氢超过百万分之十五时,蚯蚓就会发生神经疾病而死亡。甲烷超过百万分之十五时,会造成蚯蚓血液外溢而死亡。因此,饲料喂前要充分发酵。发酵后的饲料最好经过翻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喂。

6、光照

蚯蚓尽管没有眼,但全身被有感觉细胞,以口前叶及首数节分布较多,腹面则全无.它对光十分敏感,能辩别强光与弱光。其感受范围从紫到绿,最敏感

【怎样培育蚯蚓】

的是蓝光。蚯蚓用通过蓝色滤色片的日光照射3小时后即死亡。用通过橙色滤色片的日光照射二,•三天后才死亡。蚯蚓怕直射光,强光下十分钟即死亡。

蓝光对蚯蚓有刺激,红光则没有,紫外光有害。所以养殖场地应避免太阳光直射,最好在室内饲养并点亮一盏红色日光灯。

7、密度

所谓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容积中的蚯蚓的数量。养殖密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环境的变化,从而对整体蚯蚓产量及成本都有很大的影响,密度小,虽然个体生存竞争不激烈,每条蚯蚓增殖倍数大,但整体面积蚯蚓增殖倍数是小的,产量低、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若放养密度过大,由于食物、氧气等不足,代谢产物积累过多,造成环境污染,生存空间拥挤,导致蚯蚓之间生存竞争加剧,使蚯蚓增重慢,生殖力下降,病虫害蔓延,死亡率增高,幸存者逃逸等。因此,掌握最佳的养殖密度是创造最佳效益的一大关键。

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以箱式养殖放养密度最高,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若增大养殖密度,就会限制蚯蚓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产量就会降低。所以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8、食物

食物是影响蚯蚓的一个长期的、关键的生态因素。食物不足会使蚯蚓间竞争激烈,特别是在养殖密度较高的情况下,个体间对食物的竞争加剧,往往导致生殖力下降、病虫害蔓延,死亡率增加,一些蚯蚓逃逸等。食物对蚯蚓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食物的数量上,而且体现在食物的质量上。例如以畜粪为食的蚯蚓,它们所生产蚓茧数,比以粗饲料(如野草)为食的同种蚯蚓要多十几倍到几百倍;以腐烂或者发过酵的,来自动物的有机物比植物性有机物的饲喂效果好;又如,喂含氮丰富的食物(如畜粪)比含氮少的食物(如桔杆)使蚯蚓生长繁殖更好些。

蚯蚓系杂性动物,家畜,工农副业,公共场所的许多有机废弃物均可作为它的饲料。它喜食蛋白质,糖分多的食物,特别喜食腐烂的东西;不喜食生的和含单宁,•酸质多的食物。食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

蚯蚓的繁殖率和蚓粪的成分,如赤子爱胜蚓,•以牛粪,马粪或泥炭为【怎样培育蚯蚓】

食物的,与以垃圾,麦秸,堆肥等为食物的相比,•其产卵数后者为前者的1/10,差别很大。日本配制蚯蚓饲料是以碳素为依据(即饲料,有机物中碳和氮的比率),氮源主要是蛋白质(分解后成为氨基酸,尿素,氨);碳源主要是纤维素,淀粉,糖类,他们的经验是碳素率以20-30%为好。

第一节 饲料的调制及投喂

1、饲料的消化与利用

蚯蚓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强大的消化能力(这与蚯蚓消化管道中有大量帮助消化的微生物共生是分不开的),使蚯蚓吃下的饲料能充分得到消化和利用。为了达到增产和丰产的目的,饲料的调制是关键工作。因为食物对蚯蚓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数量上,

同时也体现在质量上。无数事实已证明,不同的食物对蚯蚓产出蚓茧的数量和繁殖的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用牛粪来饲喂蚯蚓比以粗饲料和稻草来喂养所产出的蚯蚓茧数量高出几倍到几十倍。说明以腐烂或经发酵后含氮丰富的动物有机粪料比含氮少的植物有机食料能更快促使蚯蚓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其效果是最佳的。

2、饲料的种类

【怎样培育蚯蚓】

蚯蚓主要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只要是无毒的、酸碱度不过高或过低、盐度也不过高,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有机物都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但是,蚯蚓一般不吃生长着的植物有机体)。任何畜禽粪便、酿酒、制糖、食品、制纸和木材等加工的有机废料,如酒糟、蔗渣、锯末、麻皮、废纸桨、食用菌渣等;垃圾、生活有机废物(如蔬菜下脚、剩余饭菜、米汤、废血、鱼的内脏等),以及昆虫的幼虫、卵、动物的尸体、各种细菌、真菌都可以作蚯蚓的饲料。

蚯蚓不大吃太酸、碱、涩、苦、辣的饲料,在自然界里,蚯蚓主要选食枯枝落叶等含有丰富钙质和蛋白质的有机物。例如赤子爱胜蚓类的大平2号多选食发酵腐熟的畜粪、堆肥、蛋白质、糖源丰富的饲料,尤其是腐烂的瓜果、香蕉皮之类具有甜香味的食物,更易被其选食。

3、饲料发酵加工与发酵的条件

蚯蚓的饲料一般可以分为基础饲料和添加饲料两种:基础饲料是蚯蚓长期栖息和食取的基本饲料;添加饲料是作为蚯蚓的补充饲料。无论是基础或添加饲料,在堆制发酵前都必须进行加工,如将植物秆秸进行切碎以利发

酵,剔除饲料中的橡胶塑料、金属、玻璃等无机废物和对蚯蚓有毒、有害的物质。

饲料发酵的方法比较多,但一般多采用堆沤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可大规模进行。但在堆沤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因为分解饲料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是依靠好气性细菌来分解发酵,有良好的通气环境,氧气供应充足,可促使好气性细菌的生长繁殖,这样就可以大大加快饲料的发酵速度。

第二,必须要有充足的水分。在堆沤饲料时,应当保持湿润,因为通常微生物活动和繁殖是喜欢潮湿的环境。饲料发酵最适当的水分为60%~80%,即以手紧握饲料,指逢滴水为宜,或以木棍插入饲料堆内再拉出,看插入部分是湿润为好。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直接影响到饲料分解发酵的速度。当饲料堆里的水分含量达80%~95%时,就有利于厌氧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不利于真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50%~75%时,适宜于真菌和好气性纤维菌的活动和繁殖,有利于饲料的分解木质素;当水分在10%时,各项细菌的分解作用就停止。可见各种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饲料发酵完成后,也需要补充适当的水分,以防止饲料因干燥而引起硝化(生成氨而挥发掉),但也不能补充水分过多,以防氮素流失。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所以一般保持饲料湿润即可(含水量在50%~60%)。

第三,在发酵饲料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微生物的数量和营养。通常在饲料中,碳素和磷钾等均有,并以有足够的含量。对于微生物最缺少的是氮素。一般的做法是加入“EM”有效微生物菌种补充饲料中的微生物数量,同时加入适量的尿素以补充氮源。

第四,在饲料发酵的过程中还应当特别注意饲料堆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微生物分解饲料的效果。一般饲料堆的温度保持在20~65度左右为佳,所以冬季时应该考虑到饲料堆的大小和形状以及遮盖物。如果堆得太薄或太小,就难以保温,让饲料充分分解发酵腐熟。

4、饲料发酵的生化过程

饲料发酵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在适宜的条件下不同的微生物交错配合作用,将有机质逐渐分解。其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前熟期(糖类分解期);当饲料堆的温度达到20~40度时,有机物中的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等首先被细菌分解,随之细菌就大量繁殖生长,

篇四 怎样培育蚯蚓
蚯蚓养殖

【怎样培育蚯蚓】【怎样培育蚯蚓】

篇五 怎样培育蚯蚓
实用有效的蚯蚓养殖法

喜欢野钓已有多年,只要有假河边就是我和朋友最好的愉快时光。看过高手们的介绍,有的饵贵、有的复杂、有时很有局限性。喜欢野钓,我的经验是蚯蚓是无以沦比的野钓鲫鱼饵!程宁大师也讲过,鱼喜欢什么不是由钓鱼人来决定的,只有鱼自己选择,饵的优劣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由不得你我他来争论。我想如果竞技场中高手去野钓,也不敢否认蚯蚓的效果吧!由于每位钓友所在地不同自已找或买蚯蚓的难度不同,但我个人认为自己养是最好的途径,一是取用方便;二是经济实惠;三是质量放心。我现在将自己养殖的方法作一介绍,请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一、养殖用具。盆、罐、盒、瓶均可,但我要推荐的是装过水果的大泡沫塑料盒最佳,夏季防热、冬季防冷。最好选两个,一个主养用的,盖子上规则地削六个或八洞做通气孔,底部用小于两毫米的锐器戳一定量的小孔,另一裁剪剩三分之一到一半不要盖子或不用的方形花盆也可。   二、培养土。取容器四分之一的肥土,再用容器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锯沫或树叶、杂草、水果皮等植物与土拌匀,加上淘米水或自来水浸透放置5-10天发酵至没有沼气(已腐烂)。   三、引种。自已挖取或购买两百条以上的红色蚯蚓(最好是大平二号)。   四、装箱。将上述准备好的培养土倒入主养的盒内,另一个盒内放入一半地方的土,另一半空下。将蚯蚓种放入即可。将主养的盒放在另一个盒或其他容器上,目的是为了沥水,防止水加多了淹死蚯蚓,让沥出的水流入下面容器中,保持养殖地干净卫生。过一些时间,下面盒内也会有蚯蚓卵孵化出来,你可收集放入上面的主盒内。   五、喂养。能用于养蚯蚓的饵料很多,如水果皮、剩余饭菜、烂植物等。但我要推荐的是用豆渣喂养。理由是豆渣营养好、喂出的蚯蚓有豆腥味,颜色鲜艳,韧性好,鱼特别爱吃。其他饵虽也可喂养,但蚯蚓钓鱼的效果不好,而且容易断。   豆渣来源广,凡是卖豆浆的或豆腐的小贩都有,只要一块钱的就可以管两三个月。取来豆渣将其埋入培养土内,不要外露,不然易招来小虫。四到十月都在繁殖,用不了几个月你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野钓上品饵了。一般一月大量喂一次,如小量投食也可一周或两周一次。三五天观察一次,保持水分,如发现蚯蚓外逃要么是缺食需喂、要么就是水太多湿度太大。   六、将养殖箱最好放在柴房或阳台背阴处,外观清理干净,不要让家人不满意。

篇六 怎样培育蚯蚓
蚯蚓高效养殖技术

蚯蚓高效养殖技术

蚯蚓中药俗称“地龙”,其晒干品中蛋白质含量约为70%,既可以用来制药,又可以作为高蛋白饲料。养殖蚯蚓不仅能处理牛场粪便,还可以处理牛场霉变青贮和生活垃圾等。目前人工养殖蚯蚓主要采用牛粪,最适于饲养的优良品种有“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其他还有环毛蚓、爱胜蚓、杜拉蚓等。

(1)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是喜温、喜湿、喜安静、喜黑暗的穴居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以腐烂的有机质废物为食,喜食带有酸甜味的食物。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最适宜温度为15-25℃, 在此温度范围内蚯蚓能最好的发育与繁殖,0℃以下和40℃以上死亡。蚯蚓卵最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0—27℃。以上温度指的是基料温度,即空气温度为0℃时,基料温度在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为28℃,这是因为基料中含有大量水分。基料的处理一般分通风干燥和发酵两种方法,以发酵法处理基料效果最好。

蚯蚓主要利用皮肤进行呼吸,所以蚯蚓体必须保持湿润,一般基料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不同的湿度条件会影响蚯蚓生活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经济效益。蚯蚓为雌雄同体,交配一次繁育终生,繁殖率极高,寿命一般1-3年。蚯蚓卵经18-21天孵化后,生长60天左右性成熟,成虫交配5-8天开始产卵,之后每隔一天产一个卵。头三个卵每卵孵化1—3条蚯蚓,之后的卵每卵孵化4-7条蚯蚓。蚯蚓生长到100天后生长减慢,因此在蚯蚓生长到90-100天时收获蚯蚓效益最高。

(2)放养前的准备

蚯蚓养殖一般采用露天堆肥的方法,该方法低成本,无论是大规模生产蚯蚓还是小规模养殖,都比较适合,只要有基料、有水就可养殖。

首先,将牛粪预先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期一般为21天。然后把经过发酵的基料做成条堆状,一般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另外,蚯蚓生长速度与基料状态有密切关系。尽管基料相同,由于其碎细度不同,幼蚓的生长速度可相差1-2倍,所以要保持基

料碎细状态,避免基料有大团块(如出现团块,可用水浇湿捣碎),可以利用粉碎机粉碎至粉状,保证蚯蚓快速生长。

(3)蚯蚓放养和管理

种蚯蚓放养的数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 3000-5000条。也就是每平方米0.5千克左右。首先,应及时喂给蚯蚓充足的基料,以保证蚯蚓的快速生长。基料可采用均匀投喂法,一般夏季每10天左右投喂一次,厚度约3-4厘米,春秋季也是10天左右投喂一次,厚度约5-6厘米,如果以培育大蚯蚓为主,则必须采用堆块法投喂,厚度为10厘米左右,不要将床面盖满,不求平整,目的是将大蚯蚓集中,以便及时采收大蚯蚓。蚯蚓所用的基料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基料的保湿一般采用喷水法,夏季早晚各喷一次,这样除能保湿外,还能降低基料温度,有利于蚯蚓生长。春秋两季采取1-2天喷水一次的方法,以保湿为主。当基料温度低于5℃时,就要采取冬季保温越冬措施,一般要上15厘米左右的基料,再加塑料布覆盖即可,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

(4)蚯蚓的繁殖和采收

每条蚯蚓(如大平二号)年产茧约为56-58个。一个蚓茧平均孵出幼蚓4-10条,但发育完全的幼蚓一般只有3-4条。前期幼蚓体重增加缓慢,只有在性成熟期前后一个月内,蚯蚓的生长速度最快。在饲养过程中,种蚓不断产出蚓茧和孵出幼蚓,其密度就逐渐增大。当密度过大时,蚯蚓就会外逃或死亡,必须适时分解饲养和收取成蚓。一般情况下每投三次饵料提取蚯蚓一次,每次每平方可提鲜蚯蚓1公斤以上。

蚯蚓每年的产量通常为每平方米10千克左右,一般在6-8千克。每消耗40千克饵料,可产1千克左右的蚯蚓,并可获得30%的蚯蚓粪。收取成蚯蚓的方法有光照下驱法、甜食诱捕法、红光夜捕法几种,主要采用光照下驱法,即利用蚯蚓的避光特性,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用刮板逐层刮料,驱使蚯蚓钻到养殖床下部,最后将成团的蚯蚓采收起来即可。

(5)蚯蚓疾病的防治

①蚯蚓全部或局部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色体液,成堆死亡,病因是新加的饵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气。应尽快减薄料床,排除有毒饲料。

②蚯蚓环带出现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物增多,在养殖床转圈最后全身变白

死亡。病因是饲料中含有大量淀粉和碳化水合物。应及时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气,喷苏打水进行中和。

③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往外爬行出逃,滞食而死。病因是蚓床湿度太大,饲料酸碱度过低或过高。应采取开沟沥水的方法降低湿度,在饲料中加过磷酸钙或醋酸中和饲料中的酸碱度。

(6)蚯蚓粪的利用

蚯蚓粪是一种黑褐色、颗粒状、无臭味、肥效长的优质有机肥,可作为各种专用肥的原料。它含有氮、磷、钾三要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并含有其它肥料没有的18种氨基酸,具有保水、保肥,通气性好的特点,便于好气性微生物繁殖,利于根系发育。由于其对肥料成分具有吸附保持功能,所以可防止氮、钾流失,并能缓慢地向植物补给养分。蚯蚓粪可减少磷酸与土壤直接接触的机会,防止磷酸被土壤固定,有利于植物对磷酸的吸收利用。

图1蚯蚓养殖基地 图2净鲜蚯蚓 图3蚯蚓干块

(7)注意问题

1虫害蝼蛄、蚂蚁

2鸟害

3粪便必须充分发酵处理

4及时添加饲料

篇七 怎样培育蚯蚓
利用蚯蚓培育斑鳠大规格鱼种试验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电影院的投入

下一篇: 生日蛋糕利润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