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5    阅读:

篇一 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河南省苹果新病害

  摘要2006年在河南省濮阳地区发现苹果树大量叶片在生长期枯死,受害的叶片及其枝条上有浓密的菌丝及菌核。通过田间调查,并进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等试验,结果表明,造成叶片枯死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ahn)。

  关键词 苹果 叶枯病 立枯丝核菌 病原 鉴定

  苹果是河南省的第一大水果,河南省每年因病虫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和贮藏烂果为70万—100万t。病虫害严重制约着河南苹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豫北部分地区的苹果树上发生了一种新的病害,其发病症状与刘开启、张勇等报道的山东地区苹果树和桃树上的叶枯病类似,表现为生长季节叶片腐烂,枝条枯死。为了明确该病的发病原因,为防治提供依据,2008年以来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病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病原鉴定等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在河南省濮阳市苹果栽培区采集发病的苹果枝条及叶片分离所得的菌株PYY、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赠送的ALS(分离自梁山地区的发病苹果树)及PDX(分离自单县地区的发病桃树)菌株以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赠送的AGl标准菌株。

  1.1.2 供试植物

  致病性测定的寄主为河南省濮阳地区主栽的苹果树,品种包括富士、新红星和乔纳金。

  1.1.3 供试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用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17 g、蒸馏水1 000 mL。水琼脂培养基用琼脂17 g、蒸馏水1 000 mL。

  1.1.4 引物

  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l:(5’-TCCGTAGGTGAACCTGCGG-3’)/ITS4:(5’-TCCTCCGCTTATrGATATGC-3’),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1.1.5 供试染色液

  细胞核染色液——番红O-KOH染色液的配制:先用蒸馏水分别配制质量分数为O,5%的番红0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KOH溶液,然后取0.5%番红0溶液6 mL、3%KOH溶液6 mL、甘油3 mL与蒸馏水85 mL混合后装于棕色滴瓶中备用。

  1.2 方法

  1.2.1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从发病的苹果叶片、病芽的病健交界处切取5 mm见方的小块,经75%酒精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用灭菌滤纸吸去水分,移植在PDA培养基平板上,培养、纯化。同时,在发病枝条上直接挑取菌核进行分离培养。将获得的菌株转接在斜面试管中,在4℃条件下保存。

  1.2.2 病菌致病性测定

  供试菌株PYY在PDA培养基上培养3天(25℃条件下)后,以直径为5 mm的打孔器打取茵饼以备接种。2009年7月下旬,在田间选取2年生苹果树的1年生枝条进行接种,对照和测定枝各接30个枝条。用蘸有75%酒精的棉球擦拭接种点,待酒精挥发后,无伤接种至树皮处,以无菌的PDA饼作为对照。接种点用蘸有无菌水的脱脂棉保湿,用透明胶带包裹接种点,接种枝条套塑料袋保湿,2天后去掉塑料袋,隔天观察发病状况。

  1.2.3 病原茵的鉴定

  (1)病原菌形态观察

  将菌株接种在PDA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镜检观察其形态特征。

  (2)细胞核数目观察将直径为5 mm的待测菌饼接种到PDA培养基平板正中央,然后在菌饼周围插入6片已经高温灭菌的盖玻片,培养2~4天,待菌丝长到盖玻片2/3时取出,滴加番红0-KOH染色液,染色3—4 min(分),每个玻片检测10个菌丝细胞的细胞核数。

  (3)菌丝融合群的测定

  将待测菌株PYY、ALS、PDX以及标准菌株AG1,在25℃条件下培养2天,用打孔器打取直径为5mm的菌饼,备用。于超净工作台内,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倒已灭菌的水琼脂培养基,培养皿内加入滤纸并以无菌水保湿,以灭菌的玻璃棒为支撑。挑取标准菌株AG1于载玻片正中央,两侧隔约2 cm分别放置同一待测菌株。每1菌株做3片,共6个重复,把载玻片放入培养皿中,25℃条件下培养,待2个菌落前缘在载玻片中央相遇并交叠2~3 mill后(需24~36小时),取出载玻片,镜检。

  (4)分子测定 对获得的PCR产物进行澳4序,与AGl标准菌株以及GenBank已登录的序列进行比对,通过同源性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在苹果叶片上产生不规则黑斑,之后病斑逐渐扩大并连接成片,3~7天后叶片枯死,但不立即脱落。花芽受害后表现为芽鳞疏松,干枯死亡,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叶芽受害后不能正常发芽。病害严重时,发病部位树枝枯死。发病叶片及枝条上后期可见白色菌丝及黄白色菌核(图版2),剖开越冬病花芽,其内组织变为黑褐色。在河南省北部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进入雨季发病严重,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8月下旬以后病情发展较慢。

  2.2 病原菌分离

  从发病植株切取组织块或直接挑取菌核进行分离,自病芽分离获得菌株PYY。对不同苹果品种的不同发病部位进行分离,结果表明,从病叶、病枝、病芽均可以分离到病原菌。除部分标本可分离到单一病菌外,也分离到一些链格孢属真菌和细菌。但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tihn)的分离频率最高。

  2.3 致病性测定结果

  PYY菌株接种富士、新红星和乔纳金等苹果品种幼树叶片和枝条,结果表明,PYY菌株致病力较强。接种3天后,叶片上出现不规则黑斑;接种7天后,部分叶片干枯,表现为典型的叶枯症状。接种枝条发病率达100%,对照则不发病(图版2)。分离接种发病的枝条与叶片,得到与接种物相同的纯培养物。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PYY菌株即为该病的病原菌。

  2.4 病原菌形态特征

  在PDA培养基上,菌株生长速度很快,3天后菌落直径可达9 cm,4天即可形成茵核。菌丝呈长绒毛状,初为白色,之后变为黄褐色。显微镜观察发现,菌丝粗壮,呈近直角分支,且分支处有明显缢缩,不产生分生孢子。菌核初为白色,之后变为黄褐色,表面粗糙,直径2~7 mm,形状不规则。

  2.5 细胞核数目的测定及融合群观察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细胞核数目的多少已作为区别立枯丝核菌及其类似菌双核丝核菌的重要标志之一。李华荣根据丝核菌细胞核的数目将丝核菌分为单核丝核菌、双核丝核菌以及多核丝核菌。采用番红O-KOH染色液染色,镜检发现菌丝细胞均为多核,细胞核数目3~9个,多为4~6个,属于多核丝核菌。融合群测定结果显示,菌株PYY与标准菌株AG1-IB融合,与菌株PDX及ALS为不完全融合,表现为菌株可以融合,但部分菌丝融合后有死亡现象。菌株PYY应为立枯丝核菌融合群AG1。

  2.6 分子鉴定结果

  选取菌株PYY与标准菌株AG1-IB以及AG1-IC,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I/ITS4进行PCR扩增,并进行rDNA ITS的序列测定和分析。菌株的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获得大小约700 bp的特异性片段,PCR产物序列测定获得692个碱基的核苷酸序列。菌株PYY与标准菌株AG1-IB、AG1-IC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2%、95.2%。

  与GenBank中已有的DNA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与其同源性最高的有5个ITS序列,其中3个菌株为Rhizoctonia solani Kahn(立枯丝核菌,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435105、EU730824、FJ492100),同源性高达100%,另外2个序列的同源性也是100%,菌株为(水稻纹枯病病原菌,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J868450、AJ868454),即立枯丝核菌的有性型。结合形态学特点及分子鉴定的结果,菌株PYY为立枯丝核菌。

  3 小结与讨论

  苹果丝核菌叶枯病是发生在河南省苹果树上的一种新病害,接种试验表明,从病组织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对苹果叶片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够诱发出与田间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结合形态学、与标准菌株的融合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所分离菌株,PYY属融合群AGl的融合亚群AG1-IB。

  刘开启、张勇等曾报道山东地区的苹果树和桃树上发生了类似病害,研究发现病原菌均为立枯丝核菌。我们通过融合群测定,发现分离自河南省濮阳地区的菌株PYY与山东地区的菌株ALS以及PDX表现为不完全融合,即菌丝融合后发生死亡现象。这与山东自高青、东平不同果园分离的同种菌株之间可以发生菌丝融合,并发生杀死反应,属不完全型融合的情况相似。由于河南、山东二省相邻,病菌可能在这2个地区间相互传播,需要进行病害流行学分析,明确其关系。

  立枯丝核菌寄主范围极广,可引起多种农作物发病。发生在河南省及山东省的叶枯病除了侵染苹果树、桃树之外是否还侵染其他果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外,不同苹果品种之间抗性存在差异,新红星、红富士、乔纳金等苹果品种均可感病,松本锦表现出极高的抗性,田间防治时可选栽高抗品种,以提高抗病性。

  参考文献

  1 杨朝选,过国南,陈英照,等,河南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34(3):244—947

  2 刘开启,王宏凯,吴洵耻,我国苹果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丝核菌叶枯病鉴定,植物病理学报,1999,29(3):284—285

  3 张勇,李晓军,曲健禄,等,我国桃树新病害——叶枯病的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园艺学报,2010,37(11):1745—1750

  4 黄江华,杨媚,周而勋,等,丝核菌细胞核染色技术的研究,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4):13—17

  5 黄江华,杨媚,周而勋,等,广州地区lO种作物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测定,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1):14—18

  6 李华荣,丝核菌的菌丝融合群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新进展,菌物系统,1999;18(2):100—107

  7 张志光,张天晓,龙顺敏,中国大陆双核丝核菌菌丝融合群的划分,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6,9(2):47—54

篇二 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我国苹果种植产业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与发展趋势

  通过10余年调整,我国苹果生产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栽培面积200万hm2左右,产量3 000万t左右,均居世界苹果生产国首位。近年产量以7%一10%的速度增长,对世界苹果增产的贡献率达105.26%。我国2009--2010年出口128万吨,出口增长率13.0%,出口增长贡献率达84.08%,是世界最高的。可以说,我国目前是苹果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在很多方面,与先进生产国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值得总结、重视和改进。

  1 我国苹果生产存在的问题

  1.1劳动力方面

  (1)果农年龄结构老化,劳动力不足。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年,有知识和能力的多外出打工,从事果园劳动的多为老、弱、病、残、妇。据山东省资料,苹果果农中,30~40岁的占9.82%,41~50岁的占42.86%,51~60岁的占33.04%,61~70岁的占13.39%,71—80岁的占0.89%.即30-50岁的和50-70岁的各占一半,年轻人很少。一些重点果区无劳务市场,在农忙季节找不到劳力,尤其在城郊果园,劳力既昂贵文难找。

  (2)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果农、果园工人文化技术素质偏低。我国曾规定,每6.7 hm2苹果园,应有1名技术员,有的苹果专业村有10 hm2,甚至100 hm2果园,竞没有1名有资质的技术员。在一些苹果生产基地。县、乡镇果树技术人员十分缺乏,满足不了生产需要。有调查表明,我国从事果园生产的体力劳动者中,小学程度占11.61%,初中占45.54%,高中占38.39%,大学占4.46%,多数果农未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一些基地县、乡很少对果农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一些药、肥经销商,出于商业目的,推销其经营的商品,自卖自夸,在药、肥应用效果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误导消费者,而果农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选择农药、肥料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1.2苹果品种、砧木方面

  (1)苹果品种缺乏区域化规划,品种选择盲目性较大。现有主栽品种,只有新红星苹果有全国栽植区划意见,其余品种几乎没有做出区划规划,如红富士,至今已开发30年,都未搞区划意见,在大发展时期,栽了数十万公顷,结果因冻害、苹果轮纹病等因素未获收益的果园占有相当的比例,严重者甚至毁园,估计给我国造成600多亿元的损失,教训深刻。

  (2)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失调。近年全国红富士已发展到140万hm2,约占全国苹果面积的70%,其产量2 000余万t,占全国苹果总产的66%。红富士苹果比例过大,不仅影响中晚熟品种的发展,也影响了红富士苹果的效益和销售。

  (3)我国自主选育品种在生产中所占比例太小。目前我国各苹果主产区主栽品种85%以上引自国外,如富士系,元帅系、嘎拉系、乔纳金系、津轻系等。我国自育的苹果新品种虽数量不少,如秦冠、华冠、华红、寒富等,但在生产中所占比例太小,仅占我国苹果栽培总面积的15%以下。在目前苹果品种中,综合性状超过红富士系的几乎没有,我国应加速优质、耐贮、适于加工的新品种的培育。

  (4)缺乏加工品种。目前,我国苹果汁生产和出口均居世界首位,年出口量为100余万t,但加工品质量有待提高。苹果加工专用品种不少,但我国苹果加工专用品种栽培尚未形成规模。

  (5)矮化砧苹果树所占比例太少。矮化砧苹果树有许多优点,国外先进生产国矮化砧苹果树所占比例高达90%。限于生态条件、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矮化砧苹果树只占苹果栽培总面积5%左右,今后应根据国情因地制宜发展。

  (6)苗木质量差。无论乔化砧苹果苗,还是矮化砧苹果苗,质量均不高,有的还是“三当”苗,这些苗栽后缓苗期长,结果晚,效益差。原因是苗木在圃培育时间只有1~2年。另外,单位面积育苗密度过大,667 m2地育苗1万株以上,苗木质量多达不到标准要求。

  1.3果园方面

  (1)生产规模小。我国苹果总面积200多万hm2。但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种植为主。据调查,面积≤1 334m2的苹果园占20.54%,面积在1 335-3 333 m2的苹果园占55.36%,面积3 333~6 667 m2的苹果园占14.29%,面积>6 667m2的苹果园仅占9.81%。苹果园小,难以统一管理,经营成本高,效益差。

  (2)果园老化,病害严重。我国的苹果园多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这些苹果园树龄均在25年以上;虽然每年都新建苹果园,但数量不多,只占苹果园总面积10%左右。许多老苹果园,大部分树树体残缺不全,枝干病害严重,尤其是苹果树腐烂病和苹果轮纹病。据陕西省洛川县植保檀检站2010年普查结果,洛川县5~10年生苹果园苹果树腐烂病平均病株率13.3%,平均单株病斑1.13个;11~15年生苹果园苹果树腐烂病平均病株率50.0%,平均单株病斑2.50个;15年生以上苹果园苹果树腐烂病平均病株率73.3%,平均单株病斑2.59个。

  (3)果园土、肥、水管理滞后。我国90%的苹果园仍沿用传统的清耕制,生草和秸秆覆盖苹果园分别占4.5%和3.6%,苹果园间作和覆膜的各占0.9%。有的苹果园生草后,因缺乏机械和劳力,除草不及时,导致草荒,反而不利苹果树生长。我国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1%以下,据刘双安等报道(2010年),洛川县3.33万hm2苹果园,平均667 m2只能施入有机肥800 kg,仅是标准施肥量的1/4左右,秋施基肥的苹果园仅占1/3左右,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0.966%。水利条件差,大部分苹果园为旱地果园,仅少部分有滴灌、喷灌、渗灌设施,在许多伏旱、秋旱、春旱严重的果区,常出现果个小、果形扁、果实含水量少等质量问题。

  (4)栽植密度偏大,树冠郁闭。我国苹果园,无论栽矮化砧(含自根砧和中间砧)和乔化砧苗,普遍存在栽植密度过大的问题,特别是无病毒的乔砧普通品种苹果园,生长势特旺,难以控制,一般栽后第3年株问枝条开始交接,栽后第4年,行间枝条交接,5年后,株行间全部交接,枝条郁密,田间操作难于进行。此外,树形与栽植密度不相适应,近年红富士树和新红星树在株距2~3.m的情况下,采用小冠疏层形,7-8年后,树冠交接严重,不得不改形控冠。

  1.4管理技术方面(1)基础设施滞后,防灾能力差。目前我国大多数果园还不具备有效的防灾能力,我国苹果产区,冻害、霜害、雹灾、风害、旱灾、水涝,时有发生,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2009年11月初北方的低温雪害(70年一遇),温度降至-7~-8℃,果实冻在树上,叶片、顶花芽受冻,1~5年生枝均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导致2010年北方苹果产区减产20%~80%。2010年物候期向后推迟15—20天,果实生长期有效积温不足,果个小,品质差。我国有现代化灌溉设施的苹果园占苹果园总面积20%左右。据尉亚妮报道(2010年),山西省的苹果园50%是旱地果园,这些果园无灌溉设施。在雨水充沛地区,苹果园没有排水设施,涝害比较重。在北方风大地区,一半以上果园尚未建立起防风固沙林。在霜冻频发地区,很少应用发烟罐、加热器(增3—4℃)、生长调节剂PBO、碧-护(防3~-4℃低温)和细胞膜稳态剂(天达2116)。在雹灾易发生区,只有极少数果农使用防雹网。近年各地也发生严重鸟害,被害果率在30%以上(有的鸟专食套袋果),最好的办法是建立防鸟网,但因投资多,用者很少。果园道路设计不合理,又窄又崎岖,很难实行元损伤运输。

  (2)果园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农业部已制定出很多苹果标准和规范,但由于果农文化素质、资金积累和组织化程度及市场条件等不同,执行的效果千差万别。各级苹果示范园,也只停留在示范阶段,尚未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3)新技术应用少。果农喜欢沿用松土除草的清耕制,习惯采用长周期栽培体制。修剪常用短截、回缩,喜欢沿用环剥促花和多效唑促花措施。建园采用三当苗、劣质苗木。疏花疏果不到位,负载过大,果小,质差,大小年严重,贮藏营养少,树势弱而多病。化学防治病虫害盲目性大,不进行测报,不按防治指标、关键期和经济阈值喷药。农药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果园机械化程度低,只在喷肥、药、割草等用机械作业,很少用修剪机,施肥挖沟机、弥雾机、挖穴机、起苗机。大多采后还用分级板选分果,用机械分选:清洗、打蜡、包装的仅占5%以下。

  (4)劳力紧缺,资金不足。苹果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目前,平均每667 m。优质苹果园,每年约需25-30个劳动日,每人只能管理1/5~1/3 hra2苹果园。果农在人工上投入少会延误农时,严重影响工作的效果。而资金不足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90%以上的苹果园资金不足,每667∥优质苹果园,年总投入多在3 500—5 000元间,能达到该水平的苹果园,仅占5%以下。

  1.5苹果果实方面

  (1)竞争力差。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管理技术的改进,我国苹果优质果率约占40%,部分产区为60%~70%。示范园可达85%。目前在苹果产量、质量方面的问题是:①单产低。世界先进苹果生产国苹果单产25-40t,/hm2,我国苹果单产15 t/hmz左右。②小果率比较高。在旱地和水肥条件差以及在果量过大的苹果园,小果(红富士<200 g,新红星<150 g,国光<120 g)率在20%~30%。③果形扁,斜果率高。在花后40天之内肥水不足和遭遇伏旱、秋旱的果园以及平地、海拔比较低的苹果园,果实呈扁平形,果形指数小,如红富士在0.85以下,新红星在0.90以下,国光在0.80以下。另外,由于花期授粉受精不足或打高桩素不均等,果实斜果率40%一60%。④着色差。许多红色苹果品种,一般要求着色面积在85%以上,最好是全红果。有些高海拔区由于脱袋到采收期时间拖长,超过20天,着色过深,呈暗红色,市场并不欢迎,可是元帅系,在高海拔区(>800 m),紫外线多,着色快而深,呈紫黑色(多不套袋)反而受市场青睐。⑤果面光洁度差。由于肥水差或氮肥偏多,幼果期空气湿度大,或喷布油乳剂农药或采用喷枪喷药(压力过大),致使果面皮孔受到强烈刺激,而导致果面果锈重,尤其是感锈品种,如金冠、华红、红富士等更为突出。⑥果实均一性差。另外,色相不一(条红、片红),有枝叶影与无枝叶影果相混,果形歪正共存,光洁与粗糙果相间现象十分严重。⑦农药残留严重。由于不注意药肥的合理选用,果实农残超标现象还比较重,有的出口被拒绝。在个别果区,一些禁用农药,仍在生产上应用,果品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今后应确保农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2)采后处理能力差,贮藏能力不足。我国一多半果园不能做到采后48小时内将果实入库,入库预冷不够。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太少,只有5%~10%,与生产先进国70%一90%差距太大。先进苹果生产国贮藏能力占产量的80%,我国苹果贮藏保鲜能力只占总产的20%~30%,且多采用土法和节能贮藏,气调贮藏能力更少,仅为5%左右,有待提高。

  (3)加工能力薄弱。我国苹果加工率为20%一30%,而一些发达国家苹果加工率在70%以上,主要是我国苹果专用加工品种少,规模化加工型品种果园尚未形成,加工原料仍然是残次果,所以,也直接影响加工品质量的提高。另外,加q-q-业滞后,深加工的数量有限,也是使鲜果分流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1.6经营网络方面

  (1)龙头企业太少。果品经营的龙头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可有效提升果品生产能力,有利于迅速形成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各地虽有一些龙头企业,但数最少,实力不强,带动作用有限,应加大扶持力度。目前苹果优势区域内贮藏、加工企业有2 200多家,年处理量仅占苹果总产量15%,苹果浓缩汁年出日量达115万t,实际消耗苹果达1 000万t左右。

  (2)果品市场亟需加强。目前,我国果品出口企业有644家,但有些素质差,竞相降低报价,恶性竞争严重。重点果区应建设现代化批发市场,让生产者直接进入市场,为他们提供公平竞争平台,还要注意建立营销组织和建立营销网络,对外实行“一个窗口"’的运作模式。 【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3)缺乏国际化建设。2009-2010年我国仅出口苹果128万t,苹果出口率仅为13.0%。我国苹果要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实施开放战略,培育一批开放型企业,调整出口苹果的国际市场布局,吸引外资、外企和人才,改变营销理念,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自主权,鼓励果品出口,切实解决出口的果品质量、品牌、资金、市场份额和其它市场建设等问题。这方面工作还刚刚开始,厦需加强和完善。

  2 对策

  (1)加强果业合作社建设,使合作社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鼓励和扶持先进典型。扶持、发展果业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果农(基地)”经营模式,增强市场进入能力。强化对果业、果农服务,加速推进科技信息、科技、农资、销售等服务,切实解除果农后顾之忧。完善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强各出口基地建设,提升果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劳务输入,建立劳务市场,保证农忙时节的用工,按时完成各项作业,不误农时。

  (2)加强果园各项基本建设,完善道路、排灌、防风、防雹、防霜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果园机械化水平,对劳动密集型作业项目,引进机械作业,至少由现在每人管1/5~1/3 hm2,提高到1/3-2/3 hm2。这些机械包括:挖沟施肥机、高效弥雾机、割草机、分选机等。

  (3)积极推广国家标准园技术,全面推广整形修剪、壁蜂授粉、果实套袋(或不套袋)、配方施肥、果园生草、果园覆盖、果实增色、果实提质、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先进而实用技术。使果品质量安全得到充分保证。加强科技培训县(市)、乡镇、村每年分别培训2、4、6次,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

  3 发展趋势

  (1)简化、机械化、自动化栽培是今后苹果生产的主导方向。随着劳力紧张和工价的提高,果品成本相应提高。因此,要研究、探讨和采用省工省力、简化管理的技术体系。如树形采用小冠树形(细长纺锤形、松塔树形等),修剪采用疏、放、拉等手法,尽量用简化技术替代繁复的操作。机械可显著节省人力,工效大大提高,如灌溉机械、割草机械、施肥机械、喷药机械的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作业,而且节省人工和成本。【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2)果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重视。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重视果品安全,对果品生产生态条件和生产过程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生产全过程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药剂防治也要注重农药的科学使用。建立现代生态果园模式一果、草、畜、沼结合,有效解决果园有机肥问题,改善果园环境,提高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3)生产功能性精品果。要求在生产精品苹果基础上,让果实附加上有保健功能的成分,如含有SOD和富硒等抗氧化剂的果品,有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保健功能,此外,果实富含钙、锌、碘等中、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更有益处,这种果品要比一般果售价高,销得快,颇受消费者好评。

  (4)短周期栽培。苹果树寿命较长,长者50。70年,因而在我国多采用长周期栽培。苹果树年龄时期有幼树、初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期4个时期,进入衰老期后,树势渐衰,产量下降,病害增多,经济效益不高。今后发展果树应采用短周期栽培,栽树当年667 m2产500 k,以后逐渐增加至2 000~3 000kg。到建园12年以后,树弱病多产量下滑时,就将其伐掉,另辟新园,提高经济效益。

  (5)产业化趋势明显。随着土地流转,大户经营和专业合作社完善及龙头企业的带动,大面积苹果园所占比例显著提高,果品标准化、优质化得到加强,更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在市场和龙头企业的驱动下,产前、产后各环节(分选、冲洗、打蜡、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更加现代化,进一步提高苹果产品的附加值。

篇三 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苹果树病虫害防治历

【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篇四 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苹果主要病虫害

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彬彬

苹果主要病害的防治:

一、苹果树腐烂病

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最重要的一种枝干病害,造成局部枝干坏死,甚至全书死亡,是苹果树丰产、稳产、延续寿命的主要障碍。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沙果、树檎、海棠、山定子等。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也有次病。

1.【田间诊断】

枝干受害,病斑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病3种类型。溃疡型在早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图1-1,图1-2)。质地松软,易撕裂,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干缩,边缘有裂缝,病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喷出金黄色的卷须状物。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现病斑,边缘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点(图1-3)。表面溃疡型在夏秋落皮层上出现稍带红褐色、稍湿润的小溃疡斑。边缘不整齐,一般2~3厘米深,指甲大小至几十厘米,腐烂。后干缩呈饼状。晚秋以后形成溃疡斑。果实受害,病斑暗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呈软腐状,略带酒糟味,病斑中部常有明显的小黑点(图1-4)。

图1-2 苹果腐烂病(溃疡型)

图1-1 苹果腐烂病(溃疡型)

(枝枯型) 图1-3 苹果腐烂病

图1-4 苹果腐烂病果实受害症状【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2.【病原菌】

病原 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称苹果黑腐皮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秋季形成子囊壳。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无性世代为 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称苹果干腐烂壳蕉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于树皮下形成分生孢子座(小黑粒点),产生多个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无色,单胞,腊肠形。

3.【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树组织及残体内越冬,病菌可在病部存活4年左右。次年分生孢子器内排出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传播,从伤口侵入。病菌具有潜伏浸染特性,当树体或其局部组织衰弱时,便会扩展蔓延。一般3~5月浸染,7~8月开始发病,早春为发病高峰期,晚春后抗病力增强,发病锐减。该病的发生与树势、伤口数目、愈伤能力等密切相关。管理粗放和周期性冻害是主要流行因素。

4.【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及时灌水。薄地可围绕树盘扩坑改土,合理留果,注意排水等措施,以增强树势。

(2)清除菌原。及时清理剪除病枝、死枝,刮除病皮。地面铺塑料膜接剪下的残枝,然后集中在园外销毁。剪锯下的大枝不要码放在园内,不用病枝做支棍或架篱笆,以免病菌传播。

(3)喷铲除剂。早春发芽前应全树喷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如果同石硫合剂喷药发生矛盾,可两种药隔年交替使用,铲除表面粘附和潜伏表层的病菌。

(4)刮治病斑。早春和晚秋刮净病斑烂部,刮成边缘立茬,然后涂药。可用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25~50倍液,或福美胂系列的膏剂、膜剂,延长持效期,也可用菌毒清5%水剂20~50倍液,或托福油膏(甲基托布津:福美胂:凡士林油为1:1:8)。此病易复发,夏秋应及时检查补治。

(5)桥接。对病斑过大,影响上下养分运输的斑,可于春季选1年生壮枝做为接穗,在病斑上下边缘,实行多枝桥接,绑紧即可。

二、苹果轮纹病

轮纹病是苹果枝干和果实重要病害之一。常与干腐病、炭疽病等混合发生,为果品生产的重大威胁,近年有蔓延加重趋势。

1.【田间诊断】

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或小溃疡斑,稍隆起呈疣状,圆形。后失水凹陷,边缘开裂翘起,扁圆形,直径达1厘米左右,青灰色。多个病斑密集,形成主干大枝树皮粗糙,故称“粗皮病”。斑上有稀疏小黑点。果实受害初以果点为中心出现浅褐色的圆形斑,后变褐扩大,呈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状病斑,其外缘有明显的淡色水渍圈,界线不清晰。病斑扩展引起果实腐烂。烂果有酸腐气味,有时渗出褐色粘液。【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图2-1 苹果轮纹病树干受害症状 图2-2 苹果轮纹病果实受害症状

2.【病原菌】

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梨生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轮纹大茎点菌Macrophoma kawatsukai Hara。分生孢子器扁圆形或椭圆形,具有乳头状孔口,内壁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棍棒状,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细胞,无色,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子囊壳在寄主表皮下产生,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具孔口,内有许多子囊藏于侧丝之间。子囊长棍棒状,无色,顶端膨大,子囊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细胞,无色,椭圆形。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部组织中越冬。春季由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涌出灰白色孢子角。春雨中分生孢子分散、传播到枝干伤口、皮孔和果实皮孔附近,产生芽管侵入树体,然后潜伏。带菌果并不发病,待近成熟期和贮存期分散、传播到枝干伤口、皮孔和果实皮孔附近,产生芽管侵入树体,然后潜伏。带菌果并不发病,待近成熟期和贮存期发病。品种抗病性有差异。富士、王林、千秋等品种高度感病。

4.【防治方法】

(1)清除侵染源。晚秋、早春刮除粗皮,集中销毁,并喷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倍或75%五氯酚钠粉100~200倍液,如喷3度石硫合剂以3月下旬至4月初喷为宜。

(2)果实套袋。落花后1个月内套完,每果1袋。红色品种采收前1个星期拆除即可。

(3)幼果期防治。落花后10天采收,应定期喷药,每半月至20天1次同干腐病防治方法,注意药剂交替施用。也可用50%复方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或30%绿得保胶悬剂300倍,索利巴尔60~80倍液。

(4)生长期涂树干。8月份用福美砷30~50倍液涂刷粗皮病部。可加药液1%的腐殖酸钠,促进健皮生长。

(5)贮藏期管理。严格剔除病果,人工挑捡,注意控制温湿度。

三、苹果干腐病

苹果干腐病又称“干腐烂”“胴腐病”,是苹果树枝干的重要病害之一。

1.【田间诊断】

幼树受害一般在定植后不久,刚开始多在嫁接部附近形成暗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沿树干向上扩大,发生严重时幼树枯干死亡。发病后期,被害部密生许多小黑点(病原分生孢子器)。若病害发生在树干的上部,病斑初为暗褐色,不整形或椭圆形,沿树上下发展,逐渐成为稍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粗糙,与健部有明显的裂痕。衰老的苹果树多在上部枝条发病。初在病枝上发生紫褐色至暗褐色的病斑,病部迅速扩展,深达木质部,终使全枝干枯死亡,后部密生黑色小粒点。果实多在成熟期和贮藏期发病,受害初期产生黄褐色小斑,逐渐扩大成同心轮纹状病斑。条件适宜几天内可使全果腐烂。该病的果实症状难以与轮纹病区别。

2.【病原菌】

有性态为Botryosphaeria ribis Gross.et Dugger,属于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属;子囊壳扁球形,黑褐色,有乳头状孔口。子囊长棍棒状,无色。无性世代为大茎点菌属Macrophoma和小穴壳菌属Dothiorella。分生孢子器近圆球形或扁球形、淡褐色或黑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

图3-1 苹果干腐病树干受害症状

图3-2 苹果干腐病果实受害症状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病部越冬,翌春病部菌丝恢复活动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经伤口、死芽和皮孔侵入。该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点,只有在树体衰弱时,树皮上的病菌才扩展发病。当树皮含水量低时,病菌扩展迅速,所以干旱年份发病重,国光、青香蕉、红星等品种发病重;红玉、元帅、祝光、鸡冠等发病轻。

4.【防治方法】

(1)培育无病壮苗 苗圃不可施大肥大水,尤其不能偏施速效性氮肥催苗,防止苗木徒长,因为徒长苗容易受冻而发病。嫁接后早期剪砧、保护伤口,使剪口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前完全愈合,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2)加强栽培管理,预防大树发病 山地果园要注意蓄水保墒,旱季及时灌溉,雨季注意防涝。冬季来临之前应及时涂白,防止冻害和日烧;及时防治枝干害虫;避免造成各种机械伤口;对已有伤口的树要涂药保护,促进愈合,防止病菌侵入。大树可在发芽前喷洒铲除性药剂,如80%五氯酚钠300倍稀释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35%轮纹病铲除剂400倍稀释液(补加助杀l 000倍稀释液效果更加显著),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6月间喷2次1:2:200~240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及时检查和刮除病斑 此病为害初期一般仅限于表层,应加强病害检查,及时刮治病斑。病部刮治后,要用药剂消毒保护;当枝干病害严重时,可考虑在生长季进行重刮皮,以铲除树体所带病菌,达到预防目的。

四、苹果斑点落叶病

又称褐纹病。近年蔓延在北方苹果产区,不少果园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

【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1.【田间诊断】

为害叶片,造成早落,也为害新梢和果实,影响树势和产量。叶片上出现很多斑点,圆形,有紫红或砖红色晕圈。扩至5~6毫米时,斑呈红褐色,中心具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潮湿时叶片两面都长出墨绿或黑色霉层。1叶有三五个至20余个病斑,多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叶即穿孔或破碎,生长停滞,枯焦脱落(图4-1)。叶柄、1年生枝和徒长枝上,出现褐至灰褐色病斑,边缘有裂缝。幼果出现1~2毫米的小圆斑,有红晕,后期变黑褐色小点或成疮痂状(图4-2)。

图4-1 苹果斑点落叶病叶部受害症状

图4-2 苹果斑点落叶病果实受害症状

篇五 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苹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治要点

苹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治要点

1.病害

1.1苹果腐烂病

冻害是苹果腐烂发生重要外界因素。黑龙江省3月下旬病菌开始活动,借风雨传播,4月中旬新病开始出现,4-5月份发病最多,5月下旬病斑开始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重新传播危害。进入6月份发病显著减少,7月以后很少发病,直到9中旬又有新病出现,10月停止发病。

患苹果腐烂病原因很多,如冻害,树体营养不良、田间草荒、不合理的密植、病虫猖獗,结果过多、采收过晚等。树势衰弱,抵抗病染能力下降,因此,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为基本防治基本措施。

药物防治:常用2.5倍田安溶液;30倍福美砷溶液;200倍甲基托布津;5度石硫合剂;腐必清50-100倍春、夏二次涂抹病部;s-921抗生素1:20倍涂抹;25%别腐烂800-1200倍液;灭苹腐一号1:10;菌毒清50-100倍液;果树康等。

1.2苹果花腐病

危害花、幼果、果梗、叶片和嫩梢。大秋易感此病。4月下旬产生孢子借风传播,侵入叶、花发生叶腐和花腐。而后引起果腐和枝腐。花腐病发生与天气关系密切,花期低温多湿年份最易发生,山区低洼冷凉处果园,栽植密度过大的果园生病也较重。

防治方法:秋季落叶后或春天萌芽前对果园进行清扫,把枯枝、

篇六 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果树病虫害

篇七 山东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季节
苹果树病虫害防治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