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4    阅读:

篇一 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诺亚财富汪静波:中国富豪最愿意托付财富的人?

  汪静波可能是中国富豪最愿意托付财富的人之一。 

  具体来说,过去11年,有超过13万名高净值人士,把3559亿元资产交给了她,或者说,由她领导的诺亚财富。 

  每个城市财富排名前50的人,如果还没有来得及这样做,她手下1095位能干的理财师中的一个,可能正打算按响他家门铃。 

  你可以说,汪静波的成功是赶上了好时候。中国富人群体急剧膨胀,个人理财需求必然随之爆发。 

  但仅仅用幸运,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从2005年创立,只用了短短5年,诺亚财富便于2010年11月在美国纽交所上了市。由此带来的巨大示范效应,直接带动第三方财富管理在中国崛起。最高峰时,同时有上万名新手入局,并迅速成为破裂的泡沫。而诺亚反而在动荡的大环境中完成转型,继续壮大。 

  在外国,提供类似服务的公司,有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甚至投行、券商。而诺亚始终是诺亚,它是第三方、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也全然不是。 

  这种区别,就像汪静波和她在美国华尔街或英国金融城里的同行们,单从外表就能区分:他们穿黑色套装,表情严肃,浑身上下透着精明与理性;她喜欢时装,看人的时候,眼睛里有种温柔。 

  在一次又一次剧变中,诸如全球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股灾、人民币贬值或者英国退出欧盟、美国换了一位意想不到的总统……汪静波和她的诺亚都能凭柔软的身段,一次次转型,坐稳行业第一把交椅,并成为综合性金融服务商。 

  汪静波今年44岁。这是她掌舵中国最大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诺亚财富的第11年。 

  豪雨降下时 

  巴菲特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诺亚不是在豪雨降临的时候才造方舟。”汪静波的诺亚财富,取名于这句话。“豪雨”酝酿灾难,“诺亚”孕育新生。 

  起初,汪静波并没有展露出与众不同。在她四川成都的音乐家庭里,父母和姐姐都有极高的音乐造诣,而她偏偏五音不全。为了融入家庭氛围,汪静波很小的时候,每天偷偷练习唱歌两个小时。这点小自卑,直到她用父母给的钱炒股,并且在后来的金融机构工作中展露自己的财富管理天赋之后,才随着找到自我而消失。 诺亚位于上海杨浦区的总部,是一栋由老厂房改造而来的七层小楼。 

  汪静波也从没有想过创业,她和她后来成为著名投资人的丈夫,一度把“当个打工皇帝”视作毕生梦想。这种对安稳的追求,随着“史上最长时间大熊市”濒临尾声而结束。 

  “大熊市”始于2001年6月14日,终结于2005年6月6日。在2005年5月,汪静波的孩子满月那天,她接到领导电话:“大熊市”里,湘财证券背负几十亿元亏损,汪静波负责的私人银行总部被整体剥离。 

  情况不能再糟糕了:团队中,后来成为诺亚联合创始人的殷哲,其夫人怀孕8个月;另一位同事怀孕也8个月,她同样在证券公司工作的丈夫,在同一天被裁员;有个年轻的妈妈,小孩很小,丈夫正处于创业的关键时期…… 

  汪静波跑去厕所哭了一场,回到办公室,看见有个年轻的男同事还趴在桌子上哭。汪静波大受触动,跑去问领导:这个被剥离的部门,能不能给我们自己做?领导答应了。 

  虽是形势所迫,汪静波也不算信口开河。 

  早年,她是一家公司的总会计师。加入湘财证券后,先做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后成为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在此期间,她主持发行了中国第一只伞形基金,募集金额26亿元,基金持有人数居全国第一。 

  2003年,汪静波创办了中国证券公司第一个私人金融总部。同年部门实现净利润200万元,管理私人客户的资产过6亿元。 

  离职后,汪静波和她的16人团队创立诺亚财富。没有了券商的品牌背书,她也不十分笃定手中的客户,对自己是否还认同。她只隐隐觉察,大熊市也无法阻止中国富人群体急剧膨胀,而个人理财业务必将会随之爆发。 

  汪静波早就发现,中国基金大都卖给机构大客户,而国外基金客户主要是个人。这个时候,作为中国先富起来的群体,一大批中小企业主已经积累了一批财富,投资、理财、保值增值等需要正在酝酿。她以往工作中所接触的很多中高端私人客户,实际上并未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他们需要和大多数人一样,在银行排长长的队等待办理业务。 

  为了找客户,汪静波和合伙人殷哲,在最初的大半年时间里,每周主持三场宣讲,邀请老客户听听他们打算做什么。很多时候,台下听讲的嘉宾,只有一两个挎着菜篮子的老先生、老太太。 

  汪静波也有点委屈。“我们以前还管博士呢,也带过很大的团队。”但她毕竟身段柔软,对着台下照样充满激情地讲上两个小时。 

  与大众对理财行业充斥着理性数据、光鲜精英、高端宣讲的印象截然相反,成立最初的诺亚,用这样的笨法子,努力维系着从湘财证券私人银行部带出来的几十个老客户。 

  更多时候,汪静波还是充满信心的。“理财这个行业是高度竞争的。我问了很多人,没有一个知道他在银行的客户经理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呢?因为银行还是坐在那里等的,它还是你去开户,你要排队。但我们不同,我们是一个服务的平台,主动在给客户做服务。” 

  歌斐之木 

  2008年,“豪雨”再次降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场危机中,不但倒下了许多赫赫有名的同行,比如雷曼兄弟、美林集团等,也让在海外配资的国内高净值人士幡然醒悟:华尔街不是万能的。他们转而把目光投向国内,试图寻找一家更专注、更本土、更具服务意识的财富管理机构。默默耕耘了3年的诺亚,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界中。 

  ——这一年,诺亚客户数量翻了数倍;次年管理资产的规模达300亿元,成为业内公认的第三方机构老大,并于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将诺亚的成长,放置于中国理财行业的发展中,更具意义。 

  私人理财服务,最早源于1930年代的美国。最初,基本由银行、保险等大金融机构提供;到了1970年代,不隶属于任何金融集团,基于中立立场的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出现,并逐步走向成熟。国外60%的理财市场属于第三方理财机构,而国内这个比例只有1%。 

  从2008年开始,受益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信托行业兴盛;同时受诺亚成功的刺激,国内第三方理财的创业热情被点燃,一年新增几千家。这些国内方兴未艾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商业模式很简单,多充当信托销售理财产品的渠道,靠销售佣金赚得盆满钵满。 

  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行业周期。随后房地产行业下行,政府监管趋严,信托行业逐渐萎靡,分发给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产品逐渐减少。2014年,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遭遇行业洗牌。 

  诺亚早已开始了转型的探索——2010年成立“歌斐资产”全资子公司,业务从财富管理拓展到资产管理领域。在金融行业产业链上,财富管理在下游,销售上游的金融产品;资产管理在上游,生产各类金融产品。 

  “歌斐”如同“诺亚”,也是《圣经》中的词汇。大洪水到来前,诺亚造了一艘方舟渡劫,造船所用原料被称作“歌斐之木”。 

  这一切,源于汪静波对“风险”,有着近乎本能的警惕。 

  这种警惕体现在诺亚对产品的风险控制上。 

  比如,有合作的信托公司抱怨,已经给产品做过尽调,为什么诺亚还要再来一次?汪静波回复,金融的核心是风控,“我们只相信独立的调研,相信自己的眼睛。” 

  同时也体现在她对行业趋势的预见上。 

  转型前的诺亚,同样只是个销售理财产品的第三方渠道,与供应商维持着艰难的平衡稳定。 

  很多理财产品供应商,比如银行等,本身就有理财部门,与承销商诺亚等第三方理财机构存在竞争,难免有掣肘之患。 

  更重要的是,诺亚提供的服务是客户主导型,供应商则是产品主导,二者基因有着天然不同。当诺亚与供应商意见相左,往往也无可奈何。按照行业“惯例”,诺亚等第三方理财机构不时会借用银行专业理财师销售理财产品。此举不但是为了借银行的招牌来背书,还能顺便解决自己的销售员专业性不够的问题。但这显然与第三方理财机构,以客户需求为主导,提供极致理财服务的初衷不符。 

  最后的结果便是,市场上理财产品同质化、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通过歌斐资产,诺亚有了自营的产品端,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母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公开二级市场投资,家族财富信托等,这同时为诺亚的销售链提供了充足弹药。 

  其中当然也难免有波折。比如歌斐推出母基金的年月,市场上的母基金少之又少。歌斐光向客户证明母基金的投资组合所取得的效益,足以抵得上其存在的双重收费问题,就颇要花一番功夫。全无捷径,只能通过理财师一对一向客户反复讲解。 

  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诺亚转型的成绩是:歌斐资产存量管理规模达到1 148亿元,同比增加49.1%,已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市场化运作的私募股权母基金之一。 

  财富管理是一场马拉松 

  有一次,中欧商学院的老师问汪静波:一个人有财富,最重要的品质或能力是什么?汪静波把这个能力分解成许多品质,比如“成熟”“包容”“坦诚”“心理强大”等。她常说,“成熟的人最自由”,或者“诚实的人最自由”。 

  因此,汪静波不避讳谈负面新闻。换一个角度看,“也不是坏事”。她说的是2016年11月《南方周末》刊登的一篇文章。 

  文章披露,6年前由诺亚承销的一只规模10.7亿元的基金面临烂尾,净资产亏损30%。6位投资人质疑:诺亚在夸大宣传收益,并分得高额管理费。 

  文章将尚未清算的地产私募股权投资的阶段性审计报告等同于亏损,并将问题归结于诺亚的商业模式:“诺亚财富这种类似‘返佣’的收费模式,意味着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基金管理人,而非自己名下投资客户。在此制度激励下,诺亚等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与管理方通过管理费分成形成利益捆绑,与其应有的独立性原则相悖。” 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以冷色调凸显专业性,诺亚到处都是轻松、活泼的元素。 

  汪静波愿意讨论这个质疑。 

  在全球高端财富管理市场,多种收费模式并行。2014年,欧美私人银行、全能型投行财富管理部、独立理财咨询机构的收入结构中,来自投资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是65%、50%、90%。 

  而根据诺亚的经验,让中国高净值客户为一纸理财规划付费,或者按小时为理财师一对一咨询埋单,都是无法想象的事。这决定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主流模式都是向产品供应商或基金管理人收费。 

  诺亚面临的各种质疑,也折射出客户对财富管理的认知局限。 

篇二 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Tcl李东生:千亿巨头 一辈子就干这个事

  李东生去参加展销会,当时,所有的展柜是“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李东升却买来彩带、彩灯,把TTK站台打扮得流光溢彩。TTK一展成名,当年卡式磁带销量翻了一番,销售额突破200万。

  35年来,他从工程师一路做到集团总裁,连续发起2宗过亿欧元的跨国收购,引发世界瞩目,但随之而来是19亿元的巨额亏损。沉寂10年后,重生之鹰再次起航,年销售额一举突破1000亿,他就是李东生,TCL集团总裁。

  TTK的第43号员工

  1952年7月,李东生出生于广州惠州。当时,家门口的东江水流淌千年,所以父亲就给他起名“东生”。

  小时候,李东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三年级暑假,邻居家的小伙伴喊他去东江打水仗,他却抱着厚厚的《林海雪原》“头都不抬一下。”

  几百页的小说上批注越来越多,李东生也从小男孩长成了一个帅小伙。18岁那年,他下乡当知青,成为了民兵排长。

  秋季要收割麦子,但是太阳很毒辣,晒半天就脱层皮,谁也不愿意动弹。身为民兵排长的李东升就挨个磨嘴皮子,“劳动最光荣!”结果一个秋天下来,李东生晒脱了10层皮,嘴皮子也利落了。

  1977年恢复高考,本是书虫的李东生仅仅复习了3个月,就一举考上华南理工的无线电专业,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

  当年的无线电77可是藏龙卧虎,同学中还有黄宏生、陈伟荣等30多位高手,大家相互比着学。整个大学4年,李东生把实验室的10多套无线电设备摸了个遍,梦里都是“模拟电路”、“电波频段”。

  1982年7月,李东生分配到惠州科委当干部。按理讲,总在领导眼皮点下晃悠,多少人羡慕,可李东生才干了两个星期,头就晕了“天天写材料,啥时候是头?”

  两个月后,李东升就再也撑不下了。恰好当年9月全国开放13家合资公司,惠阳是其中之一。中港合资成立的叫TTK家电,主要生产卡式磁带。

  李东生二话没说,当即给科委领导打报告,“申请调到TTK”。好在领导爱才,“无线电专业的大学生,对口!”当场同意放人。

  就这样,李东生成了TTK的第43号员工,职位是工程师,也叫车间修理工,“就是负责电子设备的日常维修。”

  1983年夏天,厂长批文件走得晚,结果连续4天发现维修车间都亮着灯。

  怎么回事?原来是一个叫李东生的大学生,每天下班前要把全厂机器检查个遍,“发现损坏马上修理,不影响第二天开工。”这样的人才不提拔还提拔谁?当年11月,李东生就被提拔为车间主任。

  年底,李东生去北京参加展销会。当时,所有的展柜都中规中矩“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李东升却不管那一套,当即买来彩带和彩灯,把TTK站台打扮得流光溢彩。结果TTK一展成名,当年卡式磁带销量翻了一番,销售额突破200万。

  1984年,李东升被派到香港开拓海外业务。其中一个大客户来自法国,酒桌上,总监挑衅“一杯酒一箱磁带”,结果文质彬彬的李东升一口气灌了30杯白酒,把对方看傻了。

  从此,销路彻底打开,短短一年,卡式磁带就在香港销售了600多万。

  全国电话机的霸主

  当时,香港录音电话已经非常普及,而在内地打电话还是很奢侈的事情,李东升又开始琢磨,“工厂正好生产录音磁带,为什么不跟电话结合起来?”

  回到惠州,他就建议公司生产电话机,“国内的电话普及率仅有0.38%,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正是这句话,领导当即拍板成立TCL电话机厂,负责人就是刚刚毕业2年的李东生。

  没有技术怎么办?李东升给出的答案是照猫画虎。此后的2个月,他买遍了市面上所有的电话机,并托人从美国带回2种最新型号的产品,逐一分拆研究。结果不到1年,TCL就生产出中国最早的免提电话。

  不过,别看搞产品李东升是内行,搞销售还是有点嫩,头一个月10多个人才卖出去9部电话“人均一部都不到。”

  李东生很郁闷,他找到TTK的老厂长诉苦,两个人喝得酩酊大醉。临别之时,老厂长在李东升手心里写了两个字“网络”。

  李东生是何等聪明,他马上在销售网络上发力,“商场首月开展活动打9折”,“购买电话赠送配套设备”。同时每到一个城市,马上联系当地5、6家大的经销商,“先试用再付钱”。

  彼时,无绳电话还是稀缺玩意儿,加上李东升这么一折腾,TCL电话立刻引起市场轰动,年销售超过500万台。

  3年后的1989年,TCL就成了全国电话机的霸主!

  到了1993年,TCL改组为集团公司,并一举吞并TTK“已有业务全部并入TCL”。这回,李东生升迁为TCL集团的总经理。

  当年5月,李东升出差回来,看见老婆、儿子都在看《包青天》,连晚饭都忘做了,他很纳闷,“有什么好看的,电视机那么小,也不嫌费眼睛!”没有想到第二天到岳父家串门,老两口也在追《包青天》。

  一了解,市面上全是15寸、17寸的电视机。李东生马上意识到“大电视大有可为!”4个月后,TCL王牌大彩电诞生,“71厘米大屏幕,彻底解放眼睛”。

  1994年,李东生扛着那71厘米的王牌大彩电,雄赳赳参加了全国家电产品交易会。

  “什么?TCL王牌售价才3500元?!”开展当天就涌过来500家经销商,展销会成了李东升的签约独角戏,光3天的订货额就高达2个亿。

  消费者一听也疯了,“花不到4000块,就能把大彩电抱回家,质量跟上万块的“画王”、“火箭炮”相差无几”,当年TCL营收接近10个亿。

  销售一火,股东自然也赚翻了。1996年底,李东生就顺理成章成为TCL集团总裁。此后,他趁热打铁,大举进军国际市场。3年间,TCL先后成立美国公司、创立技术研发中心、收购北京开思软件、兼并香港陆式彩电。

  1997年4月,惠州市政府也抛来橄榄枝“担任副市长如何?”李东生很纠结,“父亲干到退休也就是个科长,这一上来就让当副市长,诱惑太大!”

  不过,他辗转反侧一个星期,最终还是放弃了诱惑,“几斤几两自己最清楚,还是先成为中国的松下幸之助再说吧。”

  有意思的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我国彩电市场被TCL、康佳、创维三分天下,而三家公司的掌舵就是“华南理工三剑客”的李东升、黄宏生、陈伟荣。

  同窗好友兵戎相见,各有各的杀手锏。黄宏生是“一个一个挖人才”,陈伟荣靠“一项一项争第一”。

  当时,黄宏生从欧洲、日本、香港挖人才,一次就聘请100名技术精英,专门成立创维电视研究中心。而康佳每年开发费就有2个多亿,创造出30多个彩电技术的全国第一。

  刚开始,李东升想在品牌上胜出。1998年,他在距离康佳总部300米的地方树了一块1.5米的广告牌,结果老同学连夜赶制3.5米的康佳广告牌,第二天直接堵在TCL集团门口!

  这一招不灵,李东生马上又想出兼并的招,“一个一个搞兼并”、“拿下当地的企业就等于拿下了当地一半市场。”

  高潮之后难高潮

  1998年8月,李东生赴河南新乡,考察美乐项目。当他得知美乐是“一五”重点建设的军工企业后,立刻送来2000万,组建TCL—美乐电子。有了资金、技术、品牌,美乐当年营收一举突破一个亿。

  尝到甜头后的李东生开始刹不住车,他先后重组内蒙彩虹、无锡永固电视机厂等4个地方大厂。几个大手笔搞下来,公司销售额突破300亿,利润达到15亿之多。

  1999年,TCL国际控股在香港挂牌上市,市值一度达到200亿。

  2000年以后,李东升信心爆棚,他把重心开始放到海外,“趁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将TCL推向国际市场。”

  2003年,李东生先后搞定周边的越南、新加坡等市场,然后把目光投向了欧洲。当时,法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汤姆逊一年亏损几千万欧元,李东生决定出手。

  2004年6月,TCL成功收购汤姆逊,花3.149亿欧元控股67%,“TCL投入资金,维持法国工厂的运营,并承担亏损”。这个时候,TCL一举攻破北美、南美和西欧的3大市场,年度总销量达到18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商。

  同年10月,李东生主导TCL兼并世界通讯巨头,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手机规模一跃成为世界第7、中国第1。

  2004年,TCL集团在深交所正式挂牌,市值突破1000亿,李东生个人身价也达到12亿,13年更是达到22亿之巨。

  这一年,李东生成为中国家电业的珠穆朗玛,他登上《时代》周刊,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人物之一。一时间,TCL等于中国彩电,李东升等于中国企业家。

  可惜,高潮之后再也难高潮。此后,TCL频频遇险,李东生用并购让世界记住他,TCL却因并购险些“丧命”。

  当时,汤姆逊是拥有10家工厂、2.9万名员工的全球行业巨头,CRT射线技术号称世界一流。李东生判断液晶技术还要5、6年才能取代CRT“必须大力发展。”

  然而,市场与李东升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就在TCL收购汤姆逊的第二年,欧洲市场就开始转向生产液晶平板,美国市场也于2006年开始淘汰CRT技术。

  拥有3.4万项CRT专利技术的汤姆逊公司一下子就成了最后一条恐龙,非但没有给TCL带来滚滚利润,反而成了TCL的大包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国内山寨机、水货机横行,TCL手机业务也是举步维艰,TCL和阿尔法特不同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形成1+1大于2,而是带来大量的管理内耗。

  结果并购后不到一年时间,汤姆森和阿尔科特就巨亏1.3亿欧元,TCL也遭遇20年来首次亏损,“18个月亏18亿!”到了2006年,TCL亏损数字直逼19.3亿,李东生遭遇人生滑铁卢。

  舆论开始倒戈,评价那是“史上最糟糕的并购”。当年的《福布斯》也评价李东生是“A股上市公司最差的老板之一”。TCL内部更是人心惶惶,通讯部门一下子走掉300多人。

  再次王者归来

  那段时间,李东生终日茶饭不思,3个月暴瘦20斤,整个人都脱相了。

  他把自己关在家整整7个月,“全面反思” ,随后写下《鹰的重生》等5篇文章,“濒死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150天的漫长蜕变。”出关后,李东生选择了后者。

  首先是关停工厂,避免继续亏损

  2006年,李东生忍痛关闭了法国工厂,尽管那个项目的签字仪式是时任中法两国最高领导人见证的,但是市场不相信眼泪啊。同时,他停止了电脑新业务的探索“收缩防线,专注家电产品”。

  其次是启动内部人事改革

  当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已经成为TCL旗下分公司的办事风格。最典型的是2000年,TCL通讯分公司的员工只认识分公司的老大,而不知道李东生是谁。

  “必须改变”,2006年,李东生一口气强制退休了10多家分公司的200多位元老。同时,一次性提拔300多位30岁出头的业务骨干,并组织青 员工开始“延安行”,向伟人取经。

  最后是重启技术研发

  2008年,国内普及液晶彩电,但是,液晶彩电的核心元器件——“液晶面板”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一台彩电卖出去,有80%要付给别人”。李东生不甘心,他试图与人合作,但没有人愿意干,因为液晶面板是“公认最烧钱、设备折旧最快的电子领域”。

  后来,李东升听说深圳市政府要组建液晶面板项目,他立马携220亿巨资投资华星光电,结果“17个月建成投产、10个月爬坡达产。”

  一年后的2009年7月,韩国和台湾地区调整面板产业,一大批专业人才失去用武之地,李东生趁机连锅端,3个月就建成了200人的液晶技术团队。

  2010年,华星光电提前实现满产,“月产10万片基板,良品率高达95%。”李东生再次创造“深圳速度”,TCL也凭此咸鱼翻身,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从模组、芯片到整机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企业。

  三管齐下,马上见到效果。2011年,TCL集团的营业收入突破700亿,李东升再次演绎王者归来。

  2014年,李东生布局互联网转型,制定“产品+服务”、“智能+互联网”的“双+”战略,他大喊“5年时间,培养1亿家庭终端用户、1亿移动终端用户”。

  2015年,TCL销售额一举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46亿,其中47%的收入来自海外。2016年,TCL彩电销售突破2000万台,成为国内行业龙头,挤进全球前三。

  如今,TCL在全球拥有21个制造基地,23个研发中心,业务扩张至全球160多个国家。李东生的最新“龙虎计划”是移动通讯要闯进世界前5强,家电、信息等进入国内一流。

  “一辈子,就干这个企业,就干这个事!”如今,65岁的李东生早已将TCL融入自己的血脉。

篇三 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诺亚财富基本情况

诺亚财富基本情况

简单的说,这是一家教百万富翁如何“钱生钱”的公司,它叫诺亚财富(NOAH,16.03,+0.19%),取名源于神话中的“诺亚方舟”。巴菲特曾说过:“准备是最重要的,诺亚是在开始下豪雨之前,就动手建造了方舟。”诺亚财富的愿景是做每一位客户的“诺亚”,为他们建造一艘经得起“豪雨”的方舟。

公司的掌舵人在外界看来是一个教百万富翁如何管理巨额资产的女强人,她叫汪静波,诺亚财富的创始人、现任总裁兼CEO。她享受工作,高效完成周、月规划表,同事间经常用enjoying work互相激励;她和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见面仅十余分钟就让沈坚定了注资诺亚的想法;生活中,她直到现在还保持着每天晚上回家吃饭的习惯。

以下报告将从诺亚财富的发展历程、股权结构、业务构成、财务状况、运营模式、行业状况、风险提示、募集资金用途等方面来对其进行综合解读。

一 诺亚财富发展历程

1,创业伊始:办公用具都是从淘宝买来的二手货

2003年8月,汪静波和她在湘财证券的同事筹建起了国内证券公司第一个私人银行部——湘财证券诺亚财富管理中心,隶属于湘财证券公司。创办这个管理中心源于她多年的思考:为什么不把用于机构客户的服务用于私人客户身上,为这些有高净资产是客户提供更好的理财服务?

彼时,国内理财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汪的创业团队并没有„第三方理财‟的概念,当时创业团队所能想到就是想要为个人客户提供一个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

公司在成立之初,注册三百万元,规模较小,品牌关注度也较低,办公用具都是从淘宝买来的二手货,汪带领团队通过开说明会、与各行业商会合作的形式慢慢地积累客户。这个过程中逐渐得到一些银行的支持,配合他们筛选理财产品。

2,独立门户:引入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理念

2005年8月,湘财证券公司改制,汪及其团队被迫自立门户,汪静波在其私人金融总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诺亚财富管理中心。随之而来遇到的最大一个困难是:之前的湘财证券诺亚财富管理中心是依托于湘财证券,如今独立出来是否会一如既往得到客户的信任?所以这个阶段公司的重点是维护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且逐渐引入独立第三方理财顾问服务理念,了解客户需求,以独立客观的态度筛选产品,提供适合于客户的理财解决方案。

3,红杉注资:带来成熟的理财观念和运营模式

2007年3月,汪静波和红杉中国执行合伙人沈南鹏首次见面,汪的敏锐而不张扬的个性给沈南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谈了仅十分钟,就基本敲定了今后的合作框架。后期与诺亚财富的深层接触使沈南鹏进一步坚定了投资的决心,他认为这个团队“激情、专注、诚信”。

两个月之后,红杉资本对诺亚财富的首期注资额为500万美元,约占其总股本20%。在注资同时红杉资本也为诺亚财富注入了先进、成熟的理财服务观念和运营模式,使得诺亚财富作为独立理财顾问机构快速成长壮大,从而真正地在中国建立公信、专业、稳健的私人理财服务体系。当年8月,诺亚财富服务4000多位高净资产客户,管理资产超过50亿元。

4,飞速发展:在30余国内大中城市建立起分支机构

2008年,诺亚在全国16个城市建立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地区,理财规划师近200位,服务的高净资产客户过万名,配置资产达到100亿元。2009年,分支机构达到28个,规划理财师近300位,配置资产达到300亿。根据诺亚财富官方微博最新消息透露,截止2010年9月底,诺亚已在30余个国内大中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二 诺亚财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结构

据诺亚财富公布SEC文件显示,在诺亚财富董事会成员中,总裁兼CEO汪静波通过Jing Investors Co., Ltd.持股,IPO前后持股比例由29.7%减至25.2%,持股比例最高。

SteveYue Ji通过红杉资本中国持股,IPO前后的持股比例由25.5%到21.6%。 2007年10月,红杉资本中国注资诺亚财富,通过旗下三只基金共持有诺亚财富2950000A类可转化优先股,转化成普通股为5900000股。

何伯权通过Quan Investment Co., Ltd持股,IPO前后持股比例由9.9%减至8.4%。

Chia-Yue Chang通过Jia Investment Co., Ltd.持股,IPO前后持股比例由9.5%减至8.0%。Zhe Yin通过Yin Investors Co., Ltd持股,IPO前后持股比例由7.2%减至6.1%。

公司董事会及高管持股比例结构如下:

另外,公司基本机构如下:

三 诺亚财富业务及客户构成

诺亚财富面向整个金融市场筛选产品,遵循“金融精品店”式的服务理念,采用严格的产品品质控管及金融供应商合作制度,持续管理产品存续期间风险,提供包括财务规划、产品分析及建议、产品与市场动态、投资者教育等等服务。

1,诺亚财富分销的产品

分销的产品(由第三方产品提供商提供)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固定收益产品,主要包括由信托公司发行的抵押固定收益产品,或者其他为投资者提供固定回报率的产品;2,私募股权基金产品,包括国内外的基金管理机构发行的私募股权基金;3,证券投资基金;4,与投资相关的保险产品。

由下图看出,2007年证券投资基金及相关的保险产品在总资产配置额中占比78.5%,此后比例暴跌至2010年上半年的0.3%;固定收益产品的配置额比例由2007年的19.2%飙升至2009年的64.8%,而后在今年上半年降至49.3%;私募股权基金产品的配置额比例由2007年的2.3%大幅度涨至今年上半年的50.3%。

【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2,业务覆盖区域

诺亚财富的业务覆盖区域在近几年不断扩大。总部位于上海,分支机构主要集中以下三大区域:长江三角洲、珠海三角洲和渤海三角洲,截止目前三大区域的分支机构分别为15家、6家和4家,其他地区3家,包括武汉和成都等。截止目前在全国有28家直属机构。【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2005年至2010年6月,诺亚财富的业务拓展到28个城市,城市客户经理由6增至285个,与此同时注册客户数由930个增至12353个,理财规划师人数超过400名。2009年,诺亚财富为1万余名优质高端客户配置资产超过200亿元。

3,主要服务客户类型

篇四 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诺亚财富财智湾区论坛:论道2015资产配置(final)

诺亚财富财智湾区论坛:论道2015资产配置

即使你不是专业的金融人士,也需要行之有效的资产配置方法,为自己的每笔投资负责!

然而,要找到这个方法,并非易事。

毕竟,中国经济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GDP增速放缓、经济增长模式从原先的固定资产投资转向技术创新驱动,人口红利开始一步步减少,金融产业自身也在经历去杠杆化的历程......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被忽略,都可能无法兑现个人资产保值增值的夙愿。

“这时,你需要一个合作伙伴,为自己的资产配置保驾护航。”诺亚财富董事局主席汪静波表示。

3月29日,一场“财富与智慧碰撞”的思想盛宴——诺亚财富2015年领军者系列论坛首场活动,暨第二届中国(上海)财智湾区论坛隆重举行,到时众多投资大佬与各行业领袖将共同把脉2015年极具价值的投资机遇。

“这些投资大佬与行业领袖,也许就是帮助你一起优化资产配置的合作伙伴。”汪静波认为,如果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大众带来一个开放、创新、协同、共赢的世界,那么资产配置领域也需顺应时代潮流,摆脱封闭、保守的业务文化局限,通过彼此分享各自投资心得与资产管理策略,开创投资者与资产管理机构的共赢局面。

经济新常态下的资产管理之道

为了举办这场中国(上海)财智湾区论坛,诺亚财富在上海市杨浦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特意邀请瑞银董事总经理兼北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蒲永灏、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重阳投资总裁王庆、美国KKR投资集团(全球历史最悠久也是经验最为丰富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董事总经理刘璐、保利置业上海总经理赵国昂等一

批行业领袖与投资大佬,共同梳理2014年全球经济大事件的后续影响,研判2015年全球经济发展走向,寻找今年最具价值的投资领域与机会。

诺亚财富旗下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总裁殷哲认为,尽管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从不缺乏投资热点,比如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户籍和土地改革的不断加速、不动产的统一登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和金融互联网化、都蕴藏着一个个投资创富的机会。

“进入每一个投资领域,都像在进行一次寻宝。”他说。能否寻到宝物,关键是投资者能否找到合适的资产配置方法。通常,一个行之有效的资产配置方法需要满足三大条件,一是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二是擅于优化投资组合和平衡风险;三是通过一定范围的深度调查,洞察各个领域那些不为人所熟知的投资机遇。

其中,优化投资组合与平衡风险,是确保资产配置策略成功与否的最大保障。 诺亚财富通过广泛的客户调研发现,当国内高收入群体的财富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他们优先考虑的,不再是“还要再赚多少钱”,而是“如何确保已经赚到的钱不再流失”。

因此,他们将资产配置风险控制环节放在第一位,积极主动与专业金融机构合作,为自己搭建一个合理的、不断优化的投资组合,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获得相对稳健的高回报。

针对2015年的投资策略,殷哲建议投资者需顺势而为,比如美元汇率上涨给美国投资品种带来不小的吸引力,国内投资者不妨增加海外资产配置,尤其是提高股票基金的配置比例,以便获取中长期投资高回报;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投资者需要注意中国正进入降息周期,令各类债券的利率都可能随之下调,加之国家相关部门有意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潜规则,那些优质的标准债券产品、信托与资管计划或许才是相对合适

的资产配置品种。

“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以及全民创业热潮来临,维持VC/PE投资比例,适度增加核心城市写字楼、商业物业基金的投资比重,也是值得考虑的一种高收益投资策略。”他表示。

诺亚财富打造综合金融新版图

苹果CEO库克在谈到苹果公司成功秘诀时,曾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如果我们想获得巨大的成功,那我们必须成为全球最优秀的合作者。 ”

其实,一个投资者想要获得最佳的资产配置策略,同样需要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经过十余年发展,诺亚财富已经从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转型成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业务版图涉足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四大主脉络,并积极布局家族财富、高端财富管理、高端教育、海外资产配置、私募股权投资、公开市场投资和保险经纪等多元化资产管理业务领域。值得一提的是,诺亚财富在家族财富管理上的探索。一位诺亚财富高管表示,多年的客户服务经历,让诺亚财富对客户资产配置需求有着深入的了解。很多中国高净值家庭或企业家寻求资产配置,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高投资回报,还有“创富”、“守富”、“财富传承”的多元化需求。为此,诺亚财富设立诺亚家族办公室,推出以全权委托为核心的家族财富管理服务。围绕众多高净值群体与企业家创富、守富、财富传承的不同需求,借助家族信托、保险规划等工具,替他们实现财富的保全与传承。目前,这项业务的准入门槛是5000万元,诺亚老客户将适时优惠。这位诺亚财富高管强调,它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国内高净值家族先实现财富保值,再通过资产全球化配置和主动管理,降低各类投资风险,最终创造稳健的收益。

汪静波表示,随着国内大众财富管理思维日益成熟,中国已经告别了产品驱动型个人财富管理时期,进入了一个由主动管理驱动的组合投资时代。

在她看来,一份成功的组合投资,更像是一支能够取胜的篮球队:防守队员就是提供安全回报的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 助攻球员则是FOF,因为它能通过分散投资,将资产合理分配到各个高收益投资品种;前锋队员则是能带来不错超额回报的房地产基金与股票基金,至于三分射手,就是PE基金,因为这类股权投资基金常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高回报。

篇五 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诺亚财富研究及对我司高端业务的借鉴

诺亚财富研究及对我司高端业务的借鉴

一、诺亚财富概括及发展历程

1、2003年8月,汪静波和她在湘财证券的同事筹建起了国内证券公司第一个私人银行部——湘财证券诺亚财富管理中心。彼时,国内理财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汪的创业团队并没有‘第三方理财’的概念,当时所能想到就是想要为个人客户提供一个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2、2005年8月,湘财证券公司改制,汪及其团队被迫自立门户,汪静波在其私人金融总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诺亚财富管理中心。随之而来遇到的最大一个困难是:之前的湘财证券诺亚财富管理中心是依托于湘财证券,如今独立出来是否会一如既往得到客户的信任?所以这个阶段,公司的重点是维护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且逐渐引入独立第三方理财顾问服务理念,了解客户需求,以独立客观的态度筛选产品,提供适合于客户的理财解决方案。

3、2007年3月,汪静波和红杉中国执行合伙人沈南鹏首次见面,两个月之后,红杉资本对诺亚财富的首期注资额为500万美元,约占其总股本20%。在注资同时红杉资本也为诺亚财富注入了先进、成熟的理财服务观念和运营模式,使得诺亚财富作为独立理财顾问机构快速成长壮大,从而真正地在中国建立公信、专业、稳健的私人理财服务体系。当年8月,诺亚财富服务4000多位高净资产客户,管理资产超过50亿元。当年8月,诺亚财富服务4000多位高净资产客户,管理资产超过50亿元。

4、2008年,诺亚在全国16个城市建立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地区,理财规划师近200位,服务的高净资产客户过万名,配置资产达到100亿元。2009年,分支机构达到28个,规划理财师近300位,配置资产达到300亿。根据诺亚财富官方微博最新消息透露,截止2010年9月底,诺亚已在30余个国内大中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

5、2010年11月10日,诺亚财富在纽交所上市,此次IPO共发行840万份ADR,每ADS发行价为12美元,融资逾1亿美元。截至2011年3月11日收盘,股价为14.2美元,市值约6.7亿美元,市盈率50倍。

二、2010年的运营和财务状况分析

根据诺亚财富公布的2010年财务报告显示,收入3790万美元,较2009年的1460万美元同比增长160%;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较2009年的360万美元同比增长232%至1140万美元。

截至2010年12月31日,诺亚财富的总注册客户数量为16296名,其中个人客户为15857名(主要是私营企业主,占70-80%),企业客户为399名,40名机构客户。活跃客户在2010年增至1966名,在2009年为1235名。活跃客户率(活跃客户/注册客户)稳健地保持在12-13%。

截至2010年,诺亚财富共有39家分公司,341名客户关系经理,平均每家分公司的客户关系经理为8.7名。相当于每位客户关系经理管理50名注册客户和6名活跃注册客户。

2010年诺亚财富管理的客户资产总值为144亿人民币,较2009年增长158%,其中固定收益产品占比41%,私募股权产品占比57.3%,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产品占比1.7%。

三、诺亚财富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研究

据诺亚财富网站的介绍,诺亚财富专注于为中国高净值资产客户提供全方位理财规划顾问服务,面向整个金融市场筛选产品,遵循“金融精品店”式的服务理念,采用严格的产品品质控管及金融供应商合作制度,持续管理产品存续期间风险,提供包括财务规划、产品分析及建议、产品与市场动态、投资者教育等等服务。

1、诺亚财富的业务模式和收费

由于经营资格和牌照的问题,诺亚财富并不发行自己的产品,而是专注金融产品的分销,其认为自己的强项在于对金融投资产品的筛选,不会去做跟供应商竞争的事情,也有利于保持独立客观性。

盈利模式上,其收入主要来自金融产品的分销收入,而对客户是完全免费的。

2、诺亚财富分销的产品

分销的产品(由第三方产品提供商提供)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固定收益产品,主要包括由信托公司发行的抵押固定收益产品,或者其他为投资者提供固定回报率的产品;

(2)私募股权基金产品,包括国内外的基金管理机构发行的私募股权基金;

(3)证券投资基金;

(4)与投资相关的保险产品。

下表是诺亚财富最近4年的产品类型及占比情况。

在2010年上半年,与房地产相关的固定收益产品占诺亚财富信托产品总数的51%。然而,地产市场和借贷相关政策的收紧使有关地产的信托产品变得不受欢迎。诺亚财富的新产品之一将是长期私募基金,以克服地产周期的短期影响。

在利率上升周期,长期固定收益产品的销售可能遇到挑战,因为客户期待更高的收益率,浮动收益产品将是另一种选择,对现在的产品线是一项重要的补充。

四、诺亚财富运营和管理模式研究

1、独创“行动组”运营模式

刚开始的时候诺亚尝试以荷兰银行为代表的“农夫+ 猎手”的运营模式,即理财师(所谓农夫)负责对客户进行理财服务,营销团队(谓猎手)负责拓展客户,且理财师和营销人员的工作分开。汪静波发现,因为前后台的割裂,员工没有提升空间。

后来,诺亚还尝试过保险代理人转型。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汪认为诺亚应该从经纪模式而非代理模式。汪静波表示,代理人的心态比较浮躁,对佣金的要求比较迫切,不能完全站在客户立场上思考问题。而对于诺亚来说,站在客户立场上思考是非常重要。经纪人模式体现的是站在客户立场上去设计产品、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通过专门考察过美国市场,汪还发现原先美国的IFA (独立理财顾问)向客户收取咨询费,同时向产品供应商收取佣金;但最后过渡到完全不向客户收费。汪表示,IFA 的着眼点是建立与客户的长期关系,当产品足够多、费率差不多的情况下,IFA 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损害客户利益,这样做最终损害的只会是IFA 自己的利益。

最后,诺亚还是寻找到了自己的路径——寻找能有3 年左右银行和券商工作背景的人,通过自己培养,建立“行动组”团队模式。

“行动组”以4 个人组成的团队的方式去营销和服务客户。通过自愿组合,团队中既有擅长营销的人,也有擅长理财服务的人,内部分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处理,不再由公司统一划分。每个团队有一个负责人,每个团队都有自我定位,设定目标客户群,例如有的团队就是做明星及其经纪人打交道,有的专门做房地产业,从而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其中仅上海分公司就有10几个行动组。

总的来说,诺亚财富“第三方理财”运营模式由“顾问式”营销服务模式向“行动组式”私人理财管家模式转变。

在客户管理和客户服务方面,每位理财师上岗之前必须拥有理财师资格,而每个理财师仅负责50~100位客户,基本上3人1个团队负责一组客户。而在一般的外资银行,客户经理管理的客户数多到300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500多个。这样低密度的精细管理下,他们还会每周开说明会跟客户沟通,其间还组织客户经常性地参加投资说明会、新车试驾活动、近郊看房活动、红酒会、沙龙、读书会等。

2、“邻家女孩”式管理文化

(1)理财师的定位:“邻家女孩”赢信任

典型的私人理财公司的客户(诺亚的标准是流动资产至少在300万元以上)多是生意人或企业高管,老练精明、戒备心很强,不容易信任别人。怎样取信这样的客户?大多数理财机构认为,理财师个人能力要很强,看起来专业。汪静波却反其道而行之。她认为,诺亚的人应该看起来朴实,富有亲切感,“就像一个邻家女孩一样”。

汪静波在选聘员工时,非常注意筛选具有同类气质的人,这样努力的结果就是,诺亚建立起了一支气质相近、具有共同文化价值观、能够取得客户信任的团

队。不过,“邻家女孩”只是比较容易和客户建立信任关系,但要想真正打动客户,还需要能够给予客户真正有用的理财建议。

(2)多渠道理财服务

在诺亚,理财师并不是直接向客户提供理财意见并跟踪操作的全能型理财师,而更像是一个定期拜访的调研员,主要作用是“调查与简单的理财咨询”,包括客户的日常信息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定期对客户的资产状况进行调查(许多调查最后会形成规范的表格文档并反馈到公司)以及公司产品推介等。

更多的对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工作转入了公司总部的后台,譬如产品的设计和筛选,客户的资产配置规划、风险的监控等等。这样就缩小了理财师的工作范围,降低了工作难度和对经验和能力的要求,适应了目前优秀理财师缺乏的现状;而同时诺亚也将个人理财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产品和风险控制”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提升了公司总部在创造客户价值上的作用。

除了理财师这条途径,诺亚还在公司内部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与客户联络沟通。一些标准化的信息如公司对资本市场的看法、产品信息、客户的投诉信息等都通过客户服务中心发送给客户,客户服务中心还根据资本市场的变化及时通知客户调整资产配置。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尽可能避免单纯依靠理财师传达而造成的信息失真,同时,客户感觉到真正能为其创造价值的是整个诺亚,这样客户资源就牢牢掌握在公司手中。诺亚财富就是通过标准化业务流程等方式,把金融产品和中国高净资产人群的需求紧密结合。汪静波说,“诺亚的理念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做到极致。”

3、信息化管理

诺亚财富有一个大的数据库,主要是OTC产品的数据库,并在持续升级。诺亚财富认为这个是他们的竞争优势,也是风险控制的一部分。比如PE投资产品和项目,这个数据库里都有。挑选基金的时候,先通过查询数据库,再看PE过去的业绩。另外还包括 E-learning、CRM等系统,IPO融资中的1500万美元是三到五年的基础IT投入规划。

篇六 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诺亚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诺亚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简介

诺亚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理财机构,致力于为中国高净值客户提供客观中立的理财解决方案,主要客户是个人流动资产最少在人民币300万元以上的富豪阶层。诺亚财富于2010年11月11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代码为“NOAH”,发行价12.00美元,融资金额约1.008亿美元。作为国内第一家专业理财机构,上市首日涨幅达到33.25%。

产品结构

诺亚财富筛选的产品均为私募投资产品,包括固定收益产品(fixed income)、PE基金(PE fund)、共同基金(mutual fund)、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投资相关的保险产品(investment-linked insurance products)。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销售规模占公司2012年总销售规模的68.4%。

固定收益类产品中,以房地产项目作为标的资产的在2012年占比61.3%;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中以房地产项目为标的资产的在2012年占比34%。

从2005年到2012年底共销售了111亿美元的产品,这些产品来自超过120家机构。 诺亚财富还开发了FOF产品和房地产私募基金产品,2010年5月开始成立FOF产品,诺亚作为管理人;2012年下半年开始成立房地产私募基金产品,诺亚作为GP(一般合伙人)。 歌斐资产成立于2010年3月,以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房地产私募基金、家族财富管理和组合资产管理为核心业务,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的领跑者,地产基金运营管理的领先机构,以及家族财富管理与组合资产管理专家。截至2012年8月,歌斐管理资产规模约30亿人民币,其中PE母基金超过20亿,是中国最大的市场化营运的PE母基金。

收费模式

诺亚财富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理财产品提供方所支付的一次性佣金收入(commissions)和经常性服务收费(fees),而活跃客户并不直接向诺亚付费。在购买了理财产品之后,诺亚向高净值客户提供一系列附加服务,包括财务计划、产品分析和推荐、产品和市场信息更新、投资者教育,这些附加服务均不收费。

从2010-2012年,净收入中一次性佣金收入的占比分别是77.2%、68.8%、53.3%;相应地,经常性服务收费占比分别是22.8%、31.2%、45.7%。2012年来自于共同基金的服务费收入占了净收入的1%。 财务状况

总收入(包括第三方收入和相关方收入)从2010年的4006万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9176万美元,净利润从2010年的1153万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291万美元。

2011年相对于2010年实现了翻倍增长,但2012年宏观环境影响理财产品市场需求,公司一次性佣金率调整使得净利润下降了10%。

2013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1%至4150万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85.3%至1400万美元。 公司预测2013年净利润在5000-5500万美元,同比增长86.4%-105.0%。

相关方收入如下图所示:

主要经营数据

2005年成立之初,诺亚财富仅有930位注册会员。2013年第三季度,诺亚财富的注册会员客户数达到50084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包括48044位注册的个人客户,1923位企业注册客户和117位渠道客户。

第三季度内的活跃客户达到2245位,比去年同期增加39.2%。

2005年成立之初,诺亚财富仅有六名理财师。到2013年第三季度,诺亚财富拥有56家分公司网点,540名客户关系经理(理财师)。

签署合作协议的批发客户主要是指地方性商业银行,或者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行。 主要事件

2013年7月11日公告,其与阿里小贷公司的首支私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已经募集完成(相关新闻请参见财新网报道《诺亚为阿里私募首支资产证券化产品》)。据了解,阿里小贷产品的收益率并不高,仅略高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15%)。这也跟东方资管产品中的优先级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差不多。诺亚方面没有透露具体的募集资金规模,只表示与东证资管“阿里巴巴1号-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中的单个计划规模可能相当。从公开资料可知,东证资管“阿里巴巴1号-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每只专项计划募集资金规模为2亿至5亿元。

管理层对于业绩的表述 2013年第三季度

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静波评论说,“本季度公司业绩的提升是全面的结构化改进驱动的。其中包含了我们的产品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全面提升。我们很高兴看到公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增长阶段。” CFO表示,产品系列的改善是与公司战略一致的。此外,我们的经营利润率和净利率同比都实现了提升。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的财务目标。

Ms. Jingbo Wang, Co-founder, Chairwoma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ommented, "The significant growth of our business in the third quarter was driven by overall structural improvements. These improvements include enhancement in product development, client servicing and operating capability which has helped us scale new heights."

Mrs. Theresa Teng,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said,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 mix was in line with the corporate strategy. In addition, our operating margin and net margin both increased from the previous year. We are confident that we will achieve our full year financial targets."

2013年第二季度

【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静波评论说,“我们很高兴欢迎滕博士加入高级管理团队,期待滕博士丰富的经验能够帮我企业持续成长。” 汪静波表示,很高兴看到二季度的结果超预期,我们上调了2013年的全年盈利预测。公司预测2013年净利润在5000-5500万美元,同比增长86.4%-105.0%。我们相信包含产品、服务、运营能力在内的结构改善将驱动业务的快速增长。这些改善将持续推动业务增长。

Ms. Jingbo Wang, Co-founder, Chairwoma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ommented, "We are pleased to welcome Dr. Teng to our senior management team. We look forward to drawing upon Dr. Teng's extensive experience as our business continues to grow."

"We thank Mr. Wu for his leadership and dedication for his tenure as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Since joining us in March 2010, Mr. Wu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Noah both in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control," Ms. Wang continued. "Mr. Wu will continue to work with us and explore new business initiatives for Noah. Despite of the change in management, our business strategy remains unchanged."

Ms. Wang commented. "I am pleased that our second quarter results exceeded our expectations, and we have updated our 2013 full year forecast accordingly. We believe that the significant growth in our business was driven by overall structural improvements, including enhancement in product development, client servicing and operating capabilities. These improvements will continue to drive future growth." 2013 FORECAST

The Company estimates that non-GAAP net income attributable to Noah shareholders for the full year 2013 is expected to be in a range of US$50.0 million and US$55.0 million, representing a year-over-year increase in the range of 86.4% and 105.0%. This estimate reflects management's current assessment and is subject to change.

2013年第一季度

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静波评论说,“对公司来说这个季度值得纪念,几乎所有的经营指标都创历史新高。这是我们自2012年上半年开始的组织结构改善和战略创新的结果体现。公司所有的业务部门,在这个季度都取得显著进步,我深感欣慰。另外,我们有能力提升我们的资产管理业务。” CFO表示,这个季度增长强劲。客户总交易量和活跃客户数的提升使得我们所有的财务指标大幅提高。我们承诺给投资者带来有质量的业绩增长。

Ms. Jingbo Wang, Co-founder, Chairwoma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ommented, "It was a record quarter for the company, with historical highs set for nearly all operating metrics. These results are reflections of structural improvements and strategic initiatives we have been making since the first half of 2012 i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management, and product innovation." Ms. Wang continued, "I am also pleased that all of our business units, including our mutual business and our Hong Kong business, continued to make meaningful progress this quarter. In addition, we were able to continue to grow our asset management business."

Mr. Tom Wu,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said, "It was a robust quarter. We were able to improve key financial metrics with strong revenue growth driven by broad client engagement in total transaction value and number of active clients, which led to

篇七 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三方之死: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兴衰启示录

三方之死: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兴衰

启示录

曾经信托行业、第三方理财市场最好的年景已经不再,“第三方”商业模式值得反思。

竞争和生存

钛媒体注:时代变化太快。一些曾经名噪一时的机构,或许在未来的2、3年里就会消失,而一些行业新进入者,或许会凭借着自身的资源禀赋,引领下一个阶段的行业潮流。推荐钛媒体作者关于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金融妙史:

那一年,汪静波携团队被迫从湘财证券出走,创立诺亚财富。以诺亚为名,在当时看颇有一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但当时的她一定没有料到的是,诺亚财富也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原始积累、快速扩张,到资本整合、公司上市的全流程。而诺亚也在短短5年时间里,便坐稳了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龙头老大的位子。 2010年前后,或许是诺亚财富的光芒太过耀眼,大家都无暇把关注的目光从诺亚身上挪开。但从那时起,一场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饕餮盛宴就此开始。2010年,钜派投资的胡天翔还仅仅是杭工商信托的一名信托销售,他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将钜派投资打造成为一家净利润过5000万的企业。也是在那几年里,中植系的头牌——中融信托由于监管限制和业务发展等因素,在短短2年时间里,便迅速建立起一张包括了

恒天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新湖财富的庞大的三方销售网络……

一、三方之兴

2008年像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版的QE,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来了充沛的M2。粗略估算,2008-2012这5年间,国内M2的增长总量几乎当于1949-2008年M2的总和。货币体量的大幅扩增,直接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拥有巨量财富的高净值客户。这为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崛起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当银监会换发新一轮信托牌照时,起初只是为了作为银行间接融资的一个有效补充,为健全资本市场建立一个窗口。但进入2007年,伴随着信托“新两规”的颁布,信托计划作为具有放贷功能的直接融资工具,很快在接下来的5年中迅速崛起,成为了继银行之后,总资产规模排名第二的金融机构。而在这个信托公司体量急速扩张的6、7年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自然借势造势,顺势而为,充分享受了信托行业崛起的巨大红利。

2008年,对于很多金融从业者而言是一个迷茫的时期,外部的经济危机直接导致国内唱空的论调持续弥漫。很多从业者,尤其是固定收益版块的从业者,对于行业的未来都充满了悲观预期。

但这种消极的情绪,很快就被随之而来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冲的烟消云散。自此,富力、绿城等濒临薄产的房地产企业上演了惊天逆转的好戏;从那之后,诸如恒大、碧桂园、佳兆业等房地产商也大踏步向前,进入又一轮行业扩张。与此同时,充沛的资金,也给了各个省市新一轮“铁工基”建设的强大动力。无数债务融资从业者欢天喜地,因为他们知道,一轮新的行业饕餮盛宴,正在迎他们而来……

二、行业之盛

这个时期,由于政策监管、资金用途限制等诸多问题,传统的银行贷款已经不能满足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强大的资金需求,信托公司融资浪潮就此拉开大幕。

那时,在信托公司最好的年景里,项目经理们甚至不用出去主动承揽项目,很多政府平台、房地产公司往往主动找上门来,要求融资合作。源源不断的融资需求被包装成了信托产品,各家信托公司纷纷成立自己的财富管理中心,主攻产品销售,但即便这样,大量的信托产品依旧不能被这些财富管理中心所消化。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作为信托产品销售的有效补充,悄然兴起。

【诺亚汪静波身价多少】

早期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商业模式非常简单:产品端从信托公司批发产品,销售端雇佣理财师销售产品,自己则从中抽取点差。第三方们产品销售中,依据标产品资质的优劣,抽取1.5%-3.0%的佣金。由此测算,一个年仅销售十几亿规模产品的小型第三方,每年就有可能获得千万级的收益。蓬勃的地产业发展,充足的信托产品供应,巨大的市场理财需求,无疑给力第三方管理公司巨量的成长空间。因此,在短短3-5年时间里,诺亚、恒天、利德、大唐、钜派等第一批第三方管理公司便创造巨量

利润,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三、趋势之转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疯狂的盛宴都有曲终人散时。

伴随着又一个5年的规模扩张,房地产行业已经在飞速增长中日渐畸形,整个行业结构性失衡严重,地产总体量供给明显过剩。而政府平台在经历一轮大兴土木之后,很多地方政府也已经债台高筑。仅以房地产行业来看,过高的融资成本和资产负债率,在行业的强周期时可以维系,但在当前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地产路桥等建设过剩、政府投资拉动GDP效果渐微的情况下,原有的高开发、高增长、高去化的模式明显难以维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尽管传统的“三大件”(房地产、政信、通道)业务仍有空间可做,但项目风险逐渐暴露、政府监管逐步趋严、新增项目量逐步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直接导致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项目量减少,进而导致产品端供给严重不足。如果说,信托公司依靠之前积累下来的存量业务,以及公司保有的存量利润可以熬过严冬的话,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尤其是中小型第三方则没有那么幸运。

第三方的商业模式中,对“两端”的依赖性很强,产品端严重依赖信托公司、各类私募基金,因此在信托公司风控收紧、产品断供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承压严重;而在销售端,第三方公司的销售们往往底薪极低,主要凭借销售返佣获利,在没有产品供应的情况,中小型的第三方很难留住销售团队。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中小型第三方较难与大型的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不得不与信用水平较弱的私募、小型的基金子公司合作,这导致一旦市场出现信用风险,中小型三方会首先受到影响。

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行业周期。对于绝大多数行业而言,都需要经历从茹毛饮血、到野蛮生长、再到群雄逐鹿、进而形成三分天下的行业格局,对于第三方财富管理这个行业来讲,亦是如此。在经历了行业飞速发展之后,必然进入震荡调整阶段,这时,大型第三方可能还有能力调整战略、抵御严冬,等待着行业机会,但很多中小第三方而言,他们可能很难再坚持到新一轮的行业强周期的到来。

2014年下半年,将进入房地产集中兑付期,即使不考虑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到期,信托到期的资金量依旧巨大。在大量资金要到期的同时,地产融资难的问题又集中显现。目前,项目所在地在上海郊区的非百强房地产企业,即便432齐全且足值抵押,融资依旧有困难。

在这种行情之下,到底有多少企业会出问题?谁也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到,一旦小型房地产开始出现问题,第三方自然也会牵连其中。尽管银监会强调信托计划刚兑,但一些小型信托公司的钢兑能力需要打个问号,一旦信托钢兑打破,销售产品的第三方自然难辞其咎。此外,不少第三方销售了很多有限合伙类产品,一旦出现风险问题,那结果可能就只能是呵呵了。

除此之外,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演进,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正在逐渐减弱,曾经中

介机构们可以在项目方和资金方之间撮合巨大利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由于中介之间的充分竞争,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工商类企业对于资本市场足够了解,他们针对信托融资或类信托融资所给的成本一压再压;而销售端客户的投资意识则逐渐增强,他们一方面要求高收益产品,另一方面又要求其风险可控。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之下,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第三方,原有的暴利都已不在。

四、未来之变

不觉间,第三方的生存环境已经悄然改变,他们传统的批发产品、销售产品的商业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机构必须要有利润增长回归理性的合理预期,也要有“穷则变”的心里准备。

第三方机构的转型,需要基于自身资源禀赋而演进。首先,在原有的“现金奶牛”仍可以创造利润的时候,可以继续稳固机构在这方面的盈利能力。同时,需要深入挖掘现有资源的价值,并基于已有资源禀赋拓展业务渠道。下一阶段,如果第三方机构仍希望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话,应该朝着三个方面去发展:第一,深入拓展私人银行业务;第二,大力拓展资产管理业务;第三,综合型金融产品超市。

1、私人银行业务

从2007年中国银行开始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板块开始,截至目前,已经有8家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存续客户数量超过万人。在经历了7、8年的发展之后,国内商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初步实现了从简单的产品销售到高净值客户综合服务的业务转型。私人银行已经有意识开始为客户提供“从理财到生活”的一揽子服务,不仅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理财投资服务,还为客户提供诸如教育移民、奢侈品消费、健康养老、旅游等诸多附加服务。而这种综合的业务模式,也正是第三方值得学习和发展的方向。 尽管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有近10年的发展历史,但目前仍旧处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各家商行私行均有自身特色,比如中国银行在移民、家族信托、境外投资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而中信银行则将重点放在客户资产综合配置上。反观国内的第三方机构,即使是行业的龙头老大诺亚财富,目前也还是主要以传统产品的销售为主营模式。但单纯的产品销售,往往需要靠客户经理的个人能力,长期来看难以真正提高机构本身对客户的黏性。所以,在下一阶段各家机构加大力度抢夺高净值客户资源时,第三方就必须建立多元的服务体系,提升第三方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客户黏性。

从另一角度看,多元的客户服务模式,也能够为三方机构提供更加多元和稳定的盈利空间。比如机构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旅行、教育、移民、家族信托等服务时,可以从服务商那一端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亦或是为客户提供综合的资产配置建议,协助客户配置各类资产,从而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顾问收取中间费用。

2、资产管理业务

私人银行业务虽然是很多第三方都可以规划出的发展方向,但在实际行业的演进中,三方机构更多是将转型的核心放在了类投行业务上。各家机构虽然都知道私人银

行的多元化服务是未来稳固客户的基础,但是私行的业务模式不能在短期产生稳定现金流,属于成本高而收效慢的业务,从目前看,它更多的是一个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所以,以诺亚、利德为代表的第一梯队第三方机构,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拓展一级市场业务。诺亚先后成立了歌斐资产、又参股万家共赢,利德则参股纽银基金子公司,可以看出,各家一线的第三方纷纷寻找投行类业务牌照,进而将产品发行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可以预见,下一阶段很多有实力的第三方,一定会从简单的产品销售,拓展到行业的上游,通过参股或控股方式获取投行类业务牌照,将产品发行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方面能在保证机构稳定的产品供应,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自己的利润空间。而在拓展类信托业务的同时,各家三方也向在积极拓展各类产业基金的产品。目前,歌斐资产已发起成立多只房地产基金,恒天财富正配合中融信托大力拓展并购基金类产品,好买财富也适时成立了自己的FOF类产品切入股票二级市场,而区域型的三方龙头也纷纷成立各类产业基金、各类二级市场基金,深挖主动管理端(项目端)利润。可以看出,各家第三方都在利用自身的优势,拓展各类主动管理业务,从而走出原有的单纯产品销售的商业模式。

3、综合金融产品超市

另一个方向,就是做大、做深、做强金融产品销售这个版块,将原有的金融产品销售的商业模式升级,打造专业化、个性化、综合性的金融产品超市。在这个层面,可以拓展的方向也很多,目前至少有两个发展方向是被验证可行的。第一个大类,就是一方面自己包装产品,另一方面从其他机构大量批发产品,从而打造从股权到债权,从短期到长期,从低风险到高风险的全面、综合的产品条线。想在这个领域领衔,产品线的全面性和丰富度是成败的关键。2013年中下旬,平安信托核心销售团队转战陆家嘴财富,希望将陆家嘴财富打造成为大型金融产品超市,但目前看,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好买基金网、东方财富网这类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打造金融产品超市方面优势较强。和讯网在2014年年初也成立理财中心,掘金第三方业务,表现值得期待。

第二个大类,则是搭建金融产品的产销平台,建立“飞单集中营”。它一端最大限度的将国内一线理财经理吸纳到自己的平台上,另一端通过对基金公司子公司、信托公司开放通道,让他们在本平台发布产品信息,由理财经理自行对接平台上的各类产品,完成金融产品销售。这个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挖掘理财客户经理的资源,利用平台吸引销售渠道。在不断提供理财经理对于平台的依赖性、黏着度的过程中,增强平台自身竞争力。聚信托、中国财富网、中国信托网等机构,是目前这类模式在业内走在前面的公司。得渠道者的天下,这一类与银行客户经理深入接触的机构,如果真的能够有效黏着一批资质较好的理财客户经理,在下一阶段将会有较强的爆发力。 除此之外,借势当下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很多IT金融类公司通过建立起自己的网销平台,把金融产品切片、打散,降低初始认购门槛,吸引草根客户的模式也是市场较为常见的模式之一。而这类模式的先行者应该算是宜信财富,它通过P2P这种监管真空进行制度套利,成为早期的市场胜出者;而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则将这类模式发扬光大。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elitebasic(衣俪特)参加上海校服展了!
  • 【创业失败】创业失败身体运毒
  • [农村冷门小生意]冷门小生意
  • 韩国料理加盟排行榜_韩国料理加盟
  •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
  • 【0048香辣虾加盟费】0048香辣虾加盟
  • [池上便当加盟费]池上便当加盟
  • [加盟麦当劳需要多钱]加盟麦当劳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