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种植香菇技术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5    阅读:

篇一 种植香菇技术
关于香菇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赣南师范学院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论文

行政班级:生物科学1202 学号:121602067 姓名:代晨 选课班级: 任课教师:覃灵华 成绩:

关于香菇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摘要:香菇,又称香蕈、冬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类。由于它味道较香, 香气宜人,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真菌皇后”之誉。香菇属担子菌,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香菇又名香菌、香信、椎茸(日本)或者冬菇。

关键词:香菇的栽培、代料栽培、培养料、无机碳源

1、关于香菇的生长条件

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营养、温度、湿度、光线、空气、酸碱度等。香菇是水腐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依靠分解吸收木材或其他基质内营养为主。香菇属于变温结实醒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广,为5度~32度,为25度~27度之间,子实体发有温度在5度~22度之间,以15度左右为最适宜。变温可以促进子实体分化。香菇亦称为好气性菌丝,对二氧化碳虽不如灵芝等敏感,但如若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就会一直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香菇是好光性菌类。香菇菌丝虽在黑暗条件下也能生长,但子实体则不能发生,适度的光照下,子实体顺利生长发育,并散出孢子。香菇菌丝生长要求偏酸的环境,菌丝在Ph3~7之间都可生长,以Ph4.5上下最为适宜。

2、 香菇的栽培技术

2.1香菇的特性

香菇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cm,有时可达20cm,幼时半球形,后呈扁平至稍扁平,表面菱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中部往往有深色鳞片,而边缘常有污白色毛状或絮状鳞片。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细密,具香味。幼时边缘内卷,有白色或黄白色的绒毛,随着生长而消失。菌盖下面有菌幕,后破裂,形成不完整的菌环。老熟后盖缘反卷,开裂。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常偏生,白色,弯曲,长3-8cm,粗 0.5-1.5⑵cm,菌环以下有纤毛状鳞片,纤维质,内部实心。菌环易消失,白色。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无色,椭圆形至卵圆形,4.5-7×3-4μm,用孢子生殖。双核菌丝有锁状联合。

2.2香菇的栽培方式

香菇的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两种。段木栽培产的菇商品质量高,

投入产出之比也高,可达1:7~10,但需要大量木材,仅适于在林区发展。代料栽培投入产出比仅为1:2,但代料栽培生产周期短,生物学效率也高,而且可以利用各种农业废弃物,能够在城乡广泛发展。代料栽培一次性投入量大,成本较高。本文采用代料栽培技术。

2.3栽培料的配制

栽培料是香菇生长发育的基质,生活的物质基础,所以栽培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香菇生产的成败以及产量和质量的高低。由于各地的有机物质资源不同,香菇生产所采用的栽培料也不尽相同。

(1)几种栽培料的配制其配料以100千克计,视生产规模大小增减。

①木屑78%、麸皮(细米糠)20%、石膏1%、糖1%,另加尿素0.3% 。料的含水量55%~60%。

②木屑78%、麸皮16%、玉米面2%、糖1.2%、石膏2%~2.5% 、尿素0.3%、过磷酸钙0.5%。料的含水量55%~60%

③木屑78%、麸皮18%、石膏2%、过磷酸钙0.5%、硫酸镁0.2% 、尿素0.3%、红糖1%。料的含水量55%~60%

上述3种栽培料的配制:先将石膏和麸皮干混拌匀,再和木屑干混拌均匀,把糖和尿素先溶化于水中,均匀地泼洒在料上,用锨边翻边洒,并用竹扫帚在料面上反复扫匀。

④棉籽皮50%、木屑32%、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0.5% 、尿素0.5%、糖1%。料的含水量60%左右。

⑤豆秸46%、木屑32%、麸皮20%、石膏1%、食糖1%。料的含水量60%。 ⑥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0.5%、尿素0.5%、糖1%。料的含水量60%。

上述3种栽培料的配制:按量称取各种成分,先将棉籽皮、豆秸、玉米芯等吸水多的料按料水比为1∶1.4~1.5的量加水、拌匀,使料吃透水;把石膏、过磷酸钙与麸皮、木屑干混均匀,再与已加水拌匀的棉籽皮、豆秸或玉米芯混拌均匀;把糖、尿素溶于水后拌入料内,同时调料的水分,用锨和竹扫帚把料翻拌均匀。不能有干的料粒。

2.4配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木屑指的是阔叶树的木屑,也就是硬杂木木屑。陈旧的木屑比新鲜的木屑更好。配料前应将木屑过筛,筛去粗木屑,防止扎破塑料袋,粗细要适度,过细的木屑影响袋内通气。在木屑栽培料中,应加入10%~30%的棉籽皮,有增产作用;但棉籽皮、玉米芯在栽培料中占的比例过大,脱袋出菇时易断菌柱。栽培料中的麸皮、尿素不宜加得太多,否则易造成菌丝徒长,难于转色出菇。麸皮、米糠要新鲜,不能结块,不能生虫发霉。豆秸要粉成粗糠状,玉米芯粉成豆粒大小的颗粒状。

香菇栽培料的含水量应比平菇栽培料的含水量略低些,生产上一般控制在55%~60%。含水量略低些有利于控制杂菌污染,但出过第一潮菇时,要给菌柱及时补水,否则影响出菇。由于原料的干湿程度不同,软硬粗细不同,配料时的料水比例也不相同,一般料水比为1∶0.9~1.3,相差的幅度很大。所以生产上每一批料第一次用来配料时,料拌好后要测定一下含水量,确定一个适宜的料水比例。 ①手测法。将拌好的栽培料,抓一把用力握,指缝不见水,伸开手掌料成团即可。 ②烘干法。将拌好的料准确称取500克,薄薄地摊放在搪瓷盘中,放在温度105℃的条件下烘干,烘至干料的重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出干料的重量。料的含水量(%)=湿料重量-干料重量湿料重量×100 配料时,随水加入干料重量的0.1%多菌灵(指有效成分)有利于防止杂菌污染。

2.5代料块栽香菇的技术措施

袋栽香菇是香菇代料栽培最有代表性的栽培方法,袋料栽培就是用木屑、桑枝粉、棉籽壳等人造菇木代替菇木栽培香菇。

2.5.1培养基的配制

香菇体菌种的培育,一般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蒸水分离法三种。

2.5.1.1水分

香菇菌丝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不仅是菌丝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而且菌丝的一切生理活动均需要在有水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在配制各级培养基时,均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分,以维持香菇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

2.5.1.2碳源

单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都是香菇菌丝能够利用的有机碳源。一般来说,碳素是菌丝细胞中的有机物的基本元素,并且也是能量的

来源。

2.5.1.3氮源

氮素是构成菌丝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而蛋白质和核酸也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成分。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有机氮(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和氨基氮(硫酸铵)都是菌丝细胞氮的来源。

2.5.1.4无机盐类

菌丝所需的无机盐数量很少,但在其生命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少量的磷、钾、硫、钙、镁等。培养基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钙等,可满足对上述元素的需求。

2.5.2菌块的制作

掏瓶做块的时间,7月中旬制作的栽培种,10月上旬即可掏瓶做块。掏瓶时要求做到:掏瓶用具、凭空、盛器及掏铲等所用工具均用0.1%高锰酸钾或2%~3%来苏儿消毒;要剥尽老化褐色菌皮,要尽量或成块掏出,切勿掏的过碎;要随掏随做块,不要推得过久,更不宜过夜。

做块方法:将掏出的菌种倒入30厘米见方,边高为7厘米的框内,用手压实,四周要紧一些,块的表面压平,不宜过紧过松。用配方甲一般11~12瓶菌种可做菌砖一块,厚度以4.5厘米左右;用配方乙时,一般用12瓶菌种做一块,厚度为6厘米上下为宜。

2.5.3出菇管理

香菇菌柱转色后,菌丝体完全成熟,并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迅速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发生子实体原基分化和生长发育,也就是进入了出菇期。

催蕾:香菇属于变温结实性的菌类,一定的温差、散射光和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子实体原基的分化。这个时期一般都揭去畦上罩膜,出菇温室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0~22℃,昼夜之间能有5~10℃的温差。空气相对湿度维持90%左右。条件适宜时,3~4天菌柱表面褐色的菌膜就会出现白色的裂纹,不久就会长出菇蕾。此期间要防止空间湿度过低或菌柱缺水,以免影响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加大喷水,每次喷水后晾至菌柱表面不粘滑,而只是潮乎乎的,盖塑料膜保湿。也要防止高温、高湿,以防止杂菌污染,烂菌柱。一旦出现高温、高

篇二 种植香菇技术
香菇栽培技术

篇三 种植香菇技术
春栽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春栽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崔国林

(河南省西峡县原种场 474500)

一、生产季节

接种以气温达8℃以上为宜,一般在阳历3——4月份为宜,4月底结束。

二、配料与拌料

1、配方:1000袋需干木屑1250公斤,麸皮250公斤,石膏10——15公斤,磷酸二

氢钾3——4斤。

2、配料要求:①木屑、麸皮要求新鲜,无霉变,虫蛀;②各种原料要称量准确;③

粗细适宜,无粗块,针刺。

3、拌料:先将麸皮、石膏一起拌匀,然后均匀撒入木屑,干拌三遍。再把多菌灵、磷酸二氢钾溶入水中,搅拌均匀后,泼入干料中再湿拌三遍。【种植香菇技术】

三、装袋灭菌

1、 料袋选择:折宽18—20cm筒袋,厚0.005cm和长55cm低压聚乙烯袋为宜,将

一头皱折后用棉线扎紧并用火焰熔封,以不漏气为准,要求料袋厚薄一致韧性好、无微孔。

2、 袋料:料配好后腰尽快装袋,4小时内装完,料高43cm.,每袋干料1.1—1.2公斤,

湿重2.2—2.5公斤。料的松紧以装实为好,装好后,应及时扎袋口,折转再扎一次,以不漏气为好。

装袋过程应轻拿轻放,带下方应放软垫物防止刺破菌袋,袋口要清净,不带营养料,防止感染。

3、灭菌:装好袋子要及时灭菌,不能放置过久,防止料变酸,料袋排放以直叠式为好,装稳留通气道,常压灭菌要做到“攻头、保尾、控中间”即大火攻头,点火后2—4小时要使炉温下降,当温度降至70℃以上可趁热出锅。装锅及出锅过程,应仔细检查破损料袋,发现后及时趁热用胶布贴好。

四、菌种选择与接种

1、菌种选择:一是根据当地海拔高度、市场变化,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高效对路菌种,如9608/939等引进菌种必须通过多年的栽培试验,经推广单位鉴定方可推广,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要选择质量高的菌种,要求菌种不含杂菌、菌丝粗壮有力,不老化,转代少,生活力强,萌发快,应选购经过菌种管理单位认证的合格菌种。

2、接种:接种要在接种箱中进行,接袋用接种箱宜大些,每箱装50个料袋。接种箱可放在培养室内,培养室在菌袋出锅前严格消毒,先用水喷洒房间,后用硫磺(10g/m3)密闭熏蒸24小时,或用甲醛10g/m3加高锰酸钾5g/m3汽化消毒24小时。

料袋在培养室冷去待料温低于28℃时,移入接种箱接种,同时放入菌种、手套、接种工具等,菌种放入前,要用酒精棉球或菇宝将表面进行消毒。随即再进行一次消毒,接种箱消毒可用甲醛(方法同前)或菇宝消毒,熏蒸30分钟后开始接种。【种植香菇技术】

进入接种箱戴上手套用70%酒精将手、接种工具擦洗一遍,接种前用酒精棉球在袋面擦过消毒,随打穴随接种,接后用石蜡加热成液封口,每斤菌种接种100穴,接25袋。

五、发菌管理

1、堆放方式:春季接种,早期气温比发菌气温低,为提高堆温菌袋可

呈现顺码式排放,堆高1—1.5米,排与排之间留人行道,同时利用空气流通。当气温高时可改用井字堆或△堆,每堆4—6层。

2、培养室内条件控制:(1)温度20—24℃为宜,随着菌丝生长会放出热量,袋内温度会升高,要特别注意检查袋温,袋内温度应不超过28℃,调节温度可采用调整堆高、疏密、堆放方式和通风等方法,要经常检查。特别是5月份以后,严防袋内升温而引起“烧堆”。(2)湿度,温度应控制70%以下,连阴雨天可用生石灰在培养室吸湿。(3)通风换气,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新鲜,感觉闷气应及时通风,通风应与保温结合。

3、翻堆检杂与刺孔增氧:(1)翻堆,接后7天内不易翻动,接后7—10天菌丝萌发定植后可进行翻堆检查,翻堆后使菌袋上下,左右、内外互换,促使发菌一致,有未发菌袋最好及时补接,发现杂菌及时处理,可用75%酒精或甲醛注射。覆盖杂菌。第一次翻后,隔7—10天进行一次,刺孔增氧。刺孔在整个萌发期要3—4次。第一次接15天左右,菌丝圈直径8—10cm时,在每个接种孔周刺4—6小孔,孔深1cm左右,在圈内2cm处;第二次菌丝圈完全相连后进行,在每个孔周围刺8—10个孔;第三次当全带菌丝发白,菌袋有瘤状物出现时,要及时上架刺孔(放大气),18cm袋孔深5—6cm为宜,20cm袋以6—7cm为宜。刺孔不要伤及瘤状物,刺孔多少应视水分,品种而定。18cm袋一般40—60个为宜,水分少轻袋30—40个为宜,含水量大刺80—100个为宜。刺孔可结合翻袋进行,掌握由浅到深,针由细到粗,开始用牙签,最后一次刺孔用Φ 5—6mm钢丝尖。

刺孔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刺孔后袋温高出室温2—3℃,当室温达28℃,要停止刺孔;二是污染部位、菌丝未发到及刚连接部位,有黄水部位不刺孔;三是刺孔要分批进行,每次刺400—500袋,每间隔3—4天刺一批,防止升温过高;四是刺孔后注意通风降温,降低堆叠层次,摆稀袋菌。

4、转色管理:接种后60—80天,菌丝可长满全袋,开始形成瘤状物,

菌丝已达生理成熟,进入转色期,转色适宜温度20—24℃,小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5%—90%,需散射光和新鲜空气。转色期分泌黄水要及时除去,每10天翻动一次,至转色结束。

六、越夏管理

1、选择适合的越夏方式:深山区,夏季较为凉爽的地方,可以在土木结构的房内越夏,但应采取“三角形”堆放,高不超过四层,早、晚及夜里开门降温。暑期中午温度高,可关门窗防户外热气入内,保持室内气温不超过30℃,在室外萌棚越夏方式,海拔600以下地区必须搭萌棚越夏。

2、可选选场:选前后空旷、夏季凉爽的地方,以东西走向为好,避开风口,背风向阳,面朝南为宜,既有利于夏季阴凉通风,又有利于冬季增强出菇。

3、萌棚搭建方式:一般要求8—10米,宽6—7米,内设双架,高度3.5米,萌棚四周夹好挡阳墙,以防斜阳和禽畜进入。顶部用树枝遮阴,也可用遮阳网,但必须保证高度在3.5米以上,密度90%以上的双层网,两层网之间距离在0.5—1米之间,四周固定牢固,称平。

4、萌棚内床架的搭建方法:床架一般要求长6米,边高1.9米,中间高2.4米,左右床架宽各80cm,人行道(包括火道)90cm,层间距离30cm,可放1000袋左右,菌袋上架应在小满前为好。

5、越夏管理:1控制温度,严防棚内温度超过34℃,可以棚内浇水利用蒸发降温。2久旱无雨,应早晚在袋上淋大水,防止菌袋失水过多。3大风雨天防止倒棚。雨后及时检查补好遮阴物。4进入立秋过后,严禁翻动菌袋,防止过早出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出菇期一般应放在寒露前后。

七、出菇管理技术

1、出菇安排:在自然条件下,春载可收5—6茬,从发生季节可分为秋菇、冬菇、春菇三种,春载香菇重点是秋菇和冬菇。

9—11月发生微秋菇,9月份开始,气温逐渐由高到底,出现菇蕾要依据天气情况分别采取培育厚菇或花菇技术措施。秋雨连绵,空气温度大时可先培育厚菇,天气晴朗,要抓住时机培育花菇,当菇蕾长至2—3cm大小时,要进行催化管理,白天采用遮阴方法温控温度18—20℃,山区采取5阴5阳,平原6阴4阳方法(单层遮阴网),调节光照,降低温度。第一批菇采完后,要清除菇脚重新进行养菌,温度20—25℃条件下一周左右,采至菇后柄部穴口发白,催第二茬菇。12月至翌年2月事冬菇管理阶段,是培育花菇的最好时机,可培育二茬花菇,把遮阳物全部去掉,让幼菇及菌袋直接让冬季太阳照射,调节棚温8—16℃之间,晚上低于8℃时,应修火道加温,维持8℃以上温度。白天晴天时,将薄膜去掉,让幼菇在太阳下生长。

2、催蕾:经过越夏失水较多,要进行浸水或输水处理。催蕾应满足以下条件。1、温度10—20℃之间,温差8—10℃;2、菌袋含水量在55%左右,达到原袋重;小环境空气温度85—90%。对出菇困难,可振动,惊菌、促进出菇。

3、选择与练菇:催菇后一般2天左右开始现蕾。当菇蕾长到玉米粒大小时要及时割口育蕾。在幼蕾顶起的薄膜四周割四分之三,但不揭开,让幼蕾生长自然把薄膜顶开,割开后的菌袋放在架的下层,每袋选生长健壮,排列均匀的幼蕾留5—12朵。

割口当幼蕾1cm时,进行揭膜练蕾,练蕾要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通风由小到大,1—1.5cm以保湿为主,俩天后逐步放大,1.5cm以上白天揭、夜盖,2—2.5cm严格控制,袋温控制在15℃以下,温度高及时通风,湿度以60—65%为宜。第一茬气温高,练蕾时间4—5天,以后可练蕾7—12天。

4、催花、育花:白天控制温度15—20℃,晚上12点以后进行上潮,加温加湿,袋温15—20℃,湿度85—90%,2—3小时菇表由干变湿,菌褶吸水,突然揭膜育花,看到裂纹白而深时,要迅速排潮,把空间湿度降到65%左右,最后保持在55%,通过排湿,把白色裂纹固定下来。

篇四 种植香菇技术
香菇栽培技术

 一、栽培方法 香菇的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的代料栽培两种。段木栽培产的菇商品质量高,投入产出之比也高,可达1:7~10,但需要大量木材,仅适于在林区发展。•代料栽培投入产出比仅为1:2,但代料栽培生产周期短,生物学效率也高,•而且可以利用各种农作物秸杆,林木废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能够在城乡广泛发展。代料栽培一次性投入量大,成本较高。本章重点介绍代料栽培技术。

1、播种期的安排和菌种的选择

香菇生产多采用荫棚或果林间地作为出菇场所,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大,季节性很强。各地香菇播种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而定,在我区一般于9•月-10月制筒(山区稍早),12月-1月、出菇。制筒期过早遇高温高湿易感杂菌而成品率低。过晚则影响转色而缩短出菇期。

2、栽培料的配制

木屑是袋料栽培香菇主要的原料,除松,杉,樟木外,大多数阔叶木及枝条经粉碎后可作为香菇生产原料。

(1)几种栽培料的配制其配料以100千克计,视生产规模大小增减。

①木屑78%、麸皮(细米糠)20%、石膏1%、糖1%,另加尿素0.3%。•料的含水量55%~60%。

②木屑78%、麸皮16%、玉米面2%、糖1.2%、石膏2%~2.5%、尿素0.3•%、过磷酸钙0.5%。料的含水量55%~60%

③木屑78%、麸皮18%、石膏2%、过磷酸钙0.5%、硫酸镁0.2%、尿素0.3%、红糖1%。料的含水量55%~60%。

上述3种栽培料的配制:先将石膏和麸皮干混拌匀,再和木屑干混拌均匀,•把糖和尿素先溶化于水中,均匀地泼洒在料上,用锨边翻边洒,并用竹扫帚在料面上反复扫匀。 ④棉籽皮50%、木屑32%、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0.5%、尿素0.5•%、糖1%。料的含水量60%左右。

⑤豆秸46%、木屑32%、麸皮20%、石膏1%、食糖1%。料的含水量60%。 ⑥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0.5%、尿素0.5%、糖1%。料的含水量60%。

上述3种栽培料的配制:按量称取各种成分,先将棉籽皮、豆秸、•玉米芯等吸水多的料按料水比为1:14~1.5的量加水、拌匀,使料吃透水;把石膏、•过磷酸钙与麸皮、

木屑干混均匀,再与已加水拌匀的棉籽皮、豆秸或玉米芯混拌均匀;把糖、尿素溶于水后拌入料内,同时调好料的水分,用锨和竹扫帚把料翻拌均匀。不能有干的料粒。

(2)配料时应注意问题木屑指的是阔叶树的木屑,也就是硬杂木木屑。陈旧的木屑比新鲜的木屑更好。配料前应将木屑过筛,筛去粗木屑,防止扎破塑料袋,粗细要适度,过细的木屑影响袋内的通气,在木屑栽培料中,应加入10%~30%的棉籽皮,有增产作用;但棉籽皮、玉米芯在栽培料中占的比例过大,脱袋出菇时易断菌柱。栽培料中的麸皮、尿素不宜加得太多,否则易造成菌丝徒长,难于转色出菇。麸皮、米糠要新鲜,不能结块,不能生虫发霉。豆秸要粉成粗糠状,玉米芯粉成豆粒大小的颗粒状。

香菇栽培料的含水量应比平菇栽培料的含水量略低些,生产上一般控制在55%~60%。含水量略低些有利于控制杂菌污染,但出过第一潮菇时,要给菌柱及时补水,否则影响出菇。由于原料的干湿程度不同,软硬粗细不同,配料时的料水比例也不相同,一般料水比为1:0.9~1.3,相差的幅度很大,所以生产上每一批料第一次用来配料时,料拌好后要测定一下含水量,确定一个适宜的料水比例。

①手测法。将拌好的栽培料,抓一把用手握,指缝不见水,伸开手掌料成团即可。 ②烘干法。将拌好的料准确称取500•克,•薄薄地摊放在搪瓷盘中,•放在温度105的条件下烘干,烘至干料的重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出干料的重量。•料的含水量(%)=湿料重量-干料重量湿料重量×100配料时,随水加入干料重量的0.1%多菌灵(指有效成分)有利于防止杂菌污染。

3、装袋和灭菌

袋栽香菇是香菇代料栽培最有代表性的栽培方法,各地具体操作虽有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1)塑料筒料规格•香菇袋栽实际上多数采用的是两头开口的塑料筒,有壁厚0.04~0.0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筒和厚度为0.05~0.06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筒。聚丙烯筒高压、常压灭菌都可,但冬季气温低时,聚丙烯筒变脆,易破碎;低压聚乙烯筒适于常压灭菌。生产上采用的塑料筒规格也是多种多样的,用幅宽15厘米、筒长55~57厘米的塑料筒。

(2)装袋灭菌先将塑料筒的一头扎起来。扎口方法有两种:一是将采用侧面打穴接种的塑料筒,先用尼龙绳把塑料筒的一端扎两圈,然后将筒口折过来扎紧,这样可防止筒口漏气;二是有的生产者采用17厘米×35厘米短塑料筒装料,两头开口接种,也要把塑料筒的一端用力扎起来,但不必折过来再扎了。扎起一头的塑料筒称为塑料袋,装袋前要检查是否漏气。检查方法是将塑料袋吹满气,放在水里,看有没有气泡冒出。漏气的塑料袋绝对不能用。用装袋机装袋最好5人一组,1个人往料斗里加料;2个人轮流将塑料袋套在出料筒上,一手轻轻握住袋口,一手用力顶

住袋底部,尽量把袋装紧,越紧越好,另外2个人整理料袋扎口,•一定要把袋口扎紧扎严,扎的方法同袋的另一端。手工装袋,要边装料,边抖动塑料袋,并用粗木棒把料压紧压实,装好后把袋口扎严扎紧。装好料的袋称为料袋。在高温季节装袋,要集中

人力快装,一般要求从开始装袋到装锅灭菌的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否则料会变酸变臭。料袋装锅时要有一定的空隙或者“#”字型排垒在灭菌锅里,这样便于空气流通,灭菌时不易出现死角。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料袋必须是聚丙烯塑料袋,加热灭菌随着温度的升高,锅内的冷空气要放净,当压力表指向1.5公斤/平方厘米时,维持压力2小时不变,停止加热。自然降温,让压力表指针慢慢回落到0位,先打开放气阀,再打开锅出锅。采用常压蒸汽灭菌锅,开始加热升温时,火要旺要猛,从生火到锅内温度达到100℃的时间最好不超过4小时,否则会把料蒸酸蒸臭。

当温度到100℃后,要用中火维持8~10小时,中间不能降温,最后用旺火猛攻一会儿,再停火焖一夜后出锅。出锅前先把冷却室或接种室进行空间消毒。

出锅用的塑料筐也要喷洒2%的来苏水或75%的酒精消毒。•把刚出锅的热料袋运到消过毒的冷却室里或接种室内冷却,待料袋温度降到30℃以下时才能接种。

4、接种及栽培管理

(1)接种香菇料袋多采用侧面打穴接种,要几个人同时进行,所以在接种室和塑料接种账中操作比较方便。具体作法是先将接种室进行空间消毒,然后把刚出锅的料袋运到接种室内一行一行、一层一层地垒排起,每垒排一层料袋,就往料袋上用手持喷雾器喷洒一次0.2%多霉灵;全部料袋排好后,再把接种用的菌种、•胶纸,打孔用的直径1.5~2厘米的圆锥形木棒、75%的酒精棉球、棉纱、接种工具等准备齐全。关好门窗,打开臭氧消毒器,消毒40分钟;关机15分钟后开门,接种人员迅速进入接种室外间,关好外间的门,穿戴好作服,向空间喷75%的酒精消毒后再进入里间,接种按无菌操作(同菌种部分)进行。侧面打穴接种一般用长55厘米塑料筒作料袋,接5穴,一侧3穴,另一侧2穴。3人一组,•第一个有先将打穴用的木棒的圆锥形类头放入盛有75%的酒精的搪瓷杯中,•酒精要浸没木棒尖头2厘米,再将要接种的料袋搬一个到桌面上,一手用75%•的酒精棉纱擦抹料袋朝上的侧面消毒,一手用木棒在消毒的料袋侧面打穴3个。1个穴位于料袋中间,其他2•个穴分别靠近料袋的两头。第二人打开菌种瓶盖,将瓶口在酒精灯上转动灼烧一圈,长柄镊子也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冷却后,把瓶口内菌种表层刮去,然后把菌种放入用75%的酒精或2%的来苏水消过毒的塑料筒里;双手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直接用手把菌种掰成小枣般大小的菌种块迅速填入穴中,菌种要把接种穴填满,并略高于穴口。注意,第二人的双手要经常用酒精消毒,双手除了拿菌种外,不能触摸任何地方。第三人则用3.5厘米×3.5厘米方形胶粘纸把接种后的穴封贴严,并把料袋翻转180度,将接过种的侧面朝下。第一人用酒精棉纱擦抹料袋朝上的侧面,•等距离地在料袋上打2个穴,然后把打穴的木棒尖头放入酒精里消毒,再搬第二个料袋。•第二人把第一个料袋的2个接种穴填满菌种,第三人用胶粘纸封贴穴口,•并把接完种的第一个料袋(这时称为菌袋)搬到旁边接种穴朝侧面排放好。接完种的菌袋即可进培养室培养。用35厘米长的塑料筒作料袋,可用侧面打穴接种,一般打3个穴,•一侧2个,也可两头开口接种。

用接种箱接种,因箱体空间小,密封好,消毒彻底,所以接种成功率往往要高于接种室。但单人接种箱只能一个人操作,只适用于在短的料袋两头开口接种。如果是侧面

打穴接种,最好采用双人接种箱,由两个人共同操作,一个人负责打穴•贴胶粘纸封穴口,另一个人将菌种按无菌程序转接于穴中。

(2)菌袋培养•指从接种到香菇菌丝长满料袋并达到生理成熟这段时间内的管理。菌袋培养期通常称为发菌期,可在室内(温室)、阴棚里发菌,发菌地点要干净、无污染源,要远离猪场、鸡场、垃圾场等杂菌滋生地,要干燥、通风、遮光等。进袋发菌前要消毒杀菌、灭虫,地面撒石灰。夏季播种香菇发菌期正处在高温季节,气温往往要高于菌丝生长的适温(24~27℃),所以发菌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止高温烧菌。刚接完种的菌袋,3个袋一层呈三角形垒成排,接种穴朝侧面排放,•每排垒几菌层要看温度的高低而定,温度高可少垒几层,排与排之间要留有走道,便于通风降温和检查菌袋生长情况。发菌场地的气温最好控制在28℃以下。开始7•~10天内不要翻动菌袋,第13~15天进行第一次翻袋,这时每个接种穴的菌丝体呈放射状生长,直径在8~10厘米时生长量增加,呼吸强度加大,要注意通气和降温。•在翻袋的同时,用1直径毫米的钢针在每个接种点菌丝体生长部位中间,•离菌丝生长的前沿2厘米左右年扎微孔3~4个;或者将封接种穴的胶粘纸揭开半边,•向内折拱一个小的孔隙进行通气,同时挑出杂菌污染的袋。这时由于菌丝生长产生的热量多,要加强通风降温,最好把发菌场地的温度控制在25℃以下,超过32℃菌丝生长弱,35℃时菌丝会停止生长,38℃时线能烧死。降温的方法很多,可灵活掌握。如减少菌袋垒排的层烽,扩大菌袋间距,利于散热降温;温室和阴棚发菌,白天加厚遮盖物,晚上揭去遮盖物;室内和温室发菌,趁夜间外界气温低时,加强通风降温,有条件的可安装排风扇;气温过高,可喷凉水降温,但要注意喷水后要加强能风,不能造成环境过湿,以防止杂菌污染。菌袋培养到30天左右再翻一次袋。在翻袋的同时,用钢丝针在菌丝体的部位,离菌丝体生长的前沿2厘米处扎第二次微孔,•每个接种点菌丝生长部位扎一圈4~5个微孔,孔深约2厘米。•为了防止翻袋和扎孔造成菌袋污染杂菌,装袋时一定要把料袋装紧,料袋装的越紧杂菌污越低。凡是封闭式发菌场地,如利用房间、温室发菌,在翻袋扎孔前要进行空间消毒,可有效地减少杂菌污染。发菌期还要特别注意防虫灭虫。

【种植香菇技术】

由于菌袋的大小和接种点的多少不同,一般要培养45~60菌丝才能长满袋。这时还要继续培养,待菌袋内壁四周菌丝体出现膨胀,有皱褶和隆起的瘤状物,且逐渐增加,占整个袋面的2/3,手捏菌袋瘤状物有弹性松软感,•接种穴周围稍微有些村褐色时,表明香菇菌丝生理成熟,可进菇场转色出菇。

(3)转色管理香菇菌丝生长发育进入生理成熟期,•表面白色菌丝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变成棕褐色的一层菌膜,叫作菌丝转色。转色的深浅、菌膜的薄厚,直接影响到香菇原基的发生和发育,对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很大,是香菇出菇管理最重要的环节。 转色的方法很多,常采用的是脱袋转色法。要准确把握脱袋时间,即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脱袋。脱袋太早了不易转色,太晚了菌丝老化,常出现黄水,易造成杂菌污染,或者菌膜增厚,香菇原基分化困难。脱袋时的气候要在15~25℃,最好是20℃。脱袋前,先将出菇温室地面做成30~40厘米深、100厘米宽的畦,•畦底铺一层炉灰渣或沙子,将要脱袋转色的菌袋运到温室里,用刀片划破菌袋,脱掉塑料袋,把柱形菌块按5~8厘米的间距立排在畦内。如果长菌柱立排不稳,可用竹竿在畦上搭横架,菌柱以70~

80度的角度斜靠在竹竿上。脱袋后的菌柱要防止太阳晒和风吹,这时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75%~80%,有黄水的菌柱可用清水洗干净。脱袋立排菌柱要快,排满一畦,马上用竹片拱起畦顶,罩上塑料膜,周围维持保湿保温。待人全部菌柱排后,温室的温度要控制在17~20℃,不要超过25℃。如果温度高,可向温室的空间喷冷水降温。白天温到多加遮光物,夜间去掉遮光物,加强通风来降温。光线要暗些,头3~5天尽量不要揭开畦上的罩膜,这时畦内的相对湿度应在85%~90%,塑料膜上有凝结水珠,使菌丝在一个温暖潮湿的稳定环境中继续生长。应注意在此期间如果气温高、湿度过大,每天还是要在早、晚气温低时揭开畦的罩膜通风20分钟。在揭开畦的罩膜我时,温室不要同时通风,将二者的通风时间要错开。在立排菌柱5~7天时,菌柱表面长满浓白的绒毛状气生菌丝时,要加强揭膜通风的次数,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增加氧气、光照(散射光),拉大菌柱表面的干湿差,限制菌丝生长,促其转色。当7~8天开始转色时,可加大通风,每次通风1小时。结合通风,每天向菌柱表面轻喷水1~2次,喷水后要晾1小时再盖膜。连续喷水2天,至10~12天转色完毕。在生长实践中,•由于播种季节不同,转色场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不同,转色的快慢不大一样,具体操作要根据菌柱表面菌丝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转色过程中常见的不正常现象及处理办法。

a.转色太浅或一直不转色:如果脱袋时菌柱受光照射或干风袭,造成菌柱表面偏干,可向菌柱喷水,恢复菌柱表面的潮湿度,盖好罩膜,减少通风次数和缩短通风时间,可每天通风1~2次,每次通风10~20分钟。如果空间空气相对湿度太低或者温度低于12℃,或高于28℃时,就要及时采取增湿和控温措施,尽量使畦内湿度在85%~90%,温度掌握在15~25℃。【种植香菇技术】

b.菌柱表面菌丝一直生长旺盛,长达2毫米时也不倒伏、•转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氧,温度虽适宜,但湿度偏大,或者培养料含氮量过高等。这就需要延长通风时间,并让光线照射到菌柱上,加大菌柱表面的干湿差,迫使菌丝倒伏。如仍没有效果,还可用3%的石灰水喷洒菌柱,并晾至菌柱表面不粘滑时再盖膜,恢得正常管理。 c.菌丝体脱水,手摸菌柱表面有刺感:可用喷水的方法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及菌柱表面的潮湿度,使罩膜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d.脱袋后两天左右,菌柱表面瘤状的菌丝体产生气泡膨胀,局部片状脱落,或部分脱离菌柱形成悬挂状: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脱袋时受到外力损伤或高温(28℃)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脱袋早、菌龄不足、菌丝尚未成熟,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造成。解决办法是严格地把温度控制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85%~90%,促其菌柱表面重新长出新的菌丝,再促其转色。

e.发现菌柱出现杂菌污染时,可用Ⅱ型克霉灵1:500倍液喷洒菌柱,每天1次,连喷3天。每次喷完后,稍晾再罩膜。

除了脱袋转色,生产上有的采用针刺微孔通气转色法,待转色后脱袋出菇。还有的不脱袋,待菌袋接种穴周围出现香菇子实体原基时,用刀割破原基周围的塑料袋露出原

篇五 种植香菇技术
香菇规模化栽培新技术

香菇规模化栽培新技术

1. 概述

香菇 ,又名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于宋朝浙江庆元县,后发展至河南泌阳,由于气候等因素,香菇演变成了花菇,故有“泌阳花菇甲天下”的美誉。

目前的地栽式反季香菇,则是受辽宁种植模式的启发改进创新的,因当地的香菇上市时间正是南方无菇的季节,很好的弥补了市场上的地域货源空缺。后经技术人员和广大菇农反复实践、创新,总结出了现在热门全国的香菇反季节地栽新技术。以下是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感兴趣的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更多)的史老师凭借着二十多年的实践生产经验为咱们总结的具体生产技术。

2. 生长环境

主要原料:

木屑、玉米芯、棉柴杆等

温度:

培养基:生长温度8-21℃,最佳温度10-12℃

发菌期:生长温度5-32℃,最佳温度24-27℃

出菇生长:生长温度5-24℃,最佳温度•8-16℃

湿度:

香菇菌丝短期缺水会休眠,长期缺水会导致菌丝的死亡。

不同阶段香菇生长对水分的要求:

1、拌料装袋阶段,含水量60%

2、菌丝生长发育阶段,空气湿度80-90%

3、培养基,55-60%

空气:

香菇是氧气需求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发菌期或子实体期都要保证空气清新。

光照:

发菌期黑暗光,发菌中后期散射弱光,出菇期散射光。

PH值:

菌丝生长期PH5-6。原基形成、子实体发育期,PH3.5-4.5

3. 生产流程

生产季节确定→栽培场地建设→品种选择→原料处理→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采收→加工→销售

4. 生产方式

层架式:适合大棚生产,架高1.8-2m,宽0.8m,层距0.35-0.4m,长度不限,架距0.6m。每架每层可排2行出菇棒。

斜靠式:该模式适合大、中、小棚生产,出菇棒详见10cm“人”字形靠在拉线上,线距25cm,畦宽1.2m,长度不限。

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地栽式:搞模式适合夏季反季生产,又称地埋香菇。棒距5cm,每畦排3行出菇棒,畦间距50cm,长度不限。

5. 生产场所建设要求

香菇生产场所的建设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方便,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必须接近水源,减少人工,可装配雾喷系统为香菇供水。

6. 原料处理及发酵

原料配方:

硬杂木屑76%,麸皮或细米糠20%,石灰1%等,加少许微量元素

木屑30%,玉米芯30%,棉柴杆16%,麸皮或细米糠19%等,加少许微量元素

甘蔗渣50%,木屑30%,麸皮或细米糠18%等,加少许微量元素

棉柴杆78%,麸皮或细米糠20%等,加少许微量元素

棉杆30%,玉米芯30%,棉壳18%,麸皮或细米糠19%等,加少许微量元素

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处理要点:

主料摊平,薄厚均匀。把易溶于水的辅料溶于水中,泼洒至主料。

机器翻料,使之均匀,予湿一天。

装袋前2小时,把麸皮或细米糠、黄豆面按比例均匀的洒在料的上面。机器再翻一次,即可装袋。

发酵要点:

香菇原料不需要发酵

7. 装袋、灭菌与接种

装袋:

推荐机械装袋,效率高、质量好、松紧一致。一般一台机器600-800袋/小时。

灭菌要点:

当天装袋,当天灭菌,5-6千袋/锅。

灭菌要点:开始大火4-5小时,中间文火14-16小时,最后猛火1-2小时。停火3-4小时后,掀开冷却

接种要点:

袋温冷却至30℃,放入接种设备,消毒剂消毒,每2000袋用消毒剂800-1000g。熏蒸4小时后,放气,人员分组接种。按照无菌操作规则,接种期间减少人员流动,防止空气流携带杂菌,提高成品率。

8. 场所消毒

进袋前地毯式杀菌、杀虫一次,有条件的密封熏杀一次。

9. 发菌期管理

1-6天菌丝萌发期:室温28-30℃,袋温27℃。不通风、不翻袋

7-10天菌丝发育期:室温26-28℃,袋温25-26 ℃。视季节情况通风。同时进行翻堆,以后每10天翻一次 11-15天菌丝旺盛生长期:袋温与室温基本一致或高1-2 ℃,室温24 ℃时,注意保湿和通风。

16-20天:袋温高于室温3-5 ℃,室温控制在22-24 ℃。适当通风、注意保湿。时刻监测袋温,不可超27 ℃。 21-30天:刺孔增氧,注意袋温变化,通风

30-50天:种穴周围出现爆米花状瘤状物,再次刺孔,每4-5天刺一次。每次30-40个,分3-4次刺完,首次用牙签、二次用毛衣针、最后用筷子

50天后:瘤状物由硬变软,分泌物增多。袋温22±1 ℃,空气湿度80-90%,适当通风,散射光刺激。 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10. 出菇期管理

头茬:

调温:香菇属变温结实型,要注意降温、通风。

调湿:出菇前后喷重水,出菇期间不喷或微喷(采收前不喷水)。

调气:香菇耗氧量极大,时刻注意通风、通气,防止烂棒。

催菇:夏秋菇价高,出菇少、转潮慢。可拍打,喷淋催菇剂。万不可频繁催菇。

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后茬:

当茬菇采收完毕后,可停水4-5天,注射营养液,每棒不营养液0.4-0.6斤

11. 采收期

六成熟采收(即菇盖没破幕前),夏季必要时要一天两采。采后装入专用保鲜袋或冷贮至保鲜库,而后销售。 若采收时发现菇脚带料,采收应一手按住菌棒,一手摇摇采下。防止烂棒。

12. 主要加工技术介绍

保鲜包装:采收前2天停水,采收的鲜菇直接装入保鲜袋,抽气密封。常温可存放3-6天

烘干:采收应选择晴天采收,干后色鲜艳、菇盖光滑有型,品相好。烘干注意事项:0-2小时升温至35℃,然后每2小时升温5℃,9小时后升温至50-60℃。排温口由全开逐渐慢关,9小时已关闭1/2,10小时关闭,关闭后1小时即可烘干。

13. 市场与销售

保鲜品:主要直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或酒店、超市。

烘干品:经包装可直接进干货调味品市场或酒店、超市。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芦荟生意

下一篇: DIY植物宠物店

最新成考报名

  • elitebasic(衣俪特)参加上海校服展了!
  • 【创业失败】创业失败身体运毒
  • [农村冷门小生意]冷门小生意
  • 韩国料理加盟排行榜_韩国料理加盟
  •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
  • 【0048香辣虾加盟费】0048香辣虾加盟
  • [池上便当加盟费]池上便当加盟
  • [加盟麦当劳需要多钱]加盟麦当劳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