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蘑菇种植技术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5    阅读:

篇一 蘑菇种植技术
家庭种植蘑菇

种植说明

1、亲收到的是即将出菇的带培养料的菌包;请检查菌包外表,没有破裂或碰伤(如果菌袋有破裂,请马上与客服联系),把盖子打开(不要剪掉或拉下袋子哦);

2、菌包应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办公室/电脑桌/墙角落/楼道/卫生间)培植,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尽量保持较高的湿度,以促使菇蕾生长;为方便打理建议亲把菌包放在纸箱里面,在纸箱内部放满干净的湿报纸(使菌包生长环境保持湿度80%-90%),再将纸箱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3、每天在菌包外部喷1至2次雾水。天气干燥时适当增加喷水2-3次;

4、采摘时,一手按住菌包,一手捏着菌柄扭转,这样可以不影响其他菌蕾的生长。

5、采菇后清理菌包表面的死、残菇(很重要,不清理干净会影响下一次出菇的产量与质量哦),用筷子从出菇口出插个小洞灌水(大概灌赠送给亲的小喷壶半壶左右),然后放回阴凉潮湿处,在菌包附近(空中或地面)喷些雾水保持湿度。重复管理菌包的步骤,过15天左右又能摘了哦!

6、管理得当的菌包可陆续采1-3次,但随着采摘的次数增多,产量也会随之下降。 平菇:拧开盖子(请勿下拉或剪掉),适宜在黑暗通风的地方生长,出菇温度为5℃-30℃(当地温度超过25℃放进冰箱保持5-8℃冰2-3天再种植),当菇蕾(大概15天后长出菇蕾)长出后每天适当在菇瓣上空喷水雾,保持湿度,5-6天可采摘。

香菇:适宜在微光(非直射阳光)通风的地方培植,出菇温度为8℃-28℃(当地温度超过25℃放进冰箱保持5-8℃冰2-3天再种植),出菇期间注意保湿及通风,每天在菌包上喷2-3次水雾, 30左右天可采摘

秀珍菇:打开长满白色菌丝的菌袋袋口,袋口做成圆柱形(请勿下拉或剪掉),适宜在有光线(非直射阳光)通风的地方培植,出菇温度为5℃-30℃(当地温度超过25℃放进冰箱保持5-8℃冰2-3天再种植),菇蕾(大概

瓣上喷1-2次水雾,5-6天可采摘。 15天后长出菇蕾)长出后可适当每天在菇

金针菇:打开长满白色菌丝的菌袋袋口,袋口做成圆柱形(请勿下拉或剪掉),请用喷湿的保鲜袋套在菌包周围(约比菌包高20-30CM),放在黑暗通风的地方培植,出菇温度为5℃-20℃(当地温度超过22℃放进冰箱保持5-8℃冰2-3天再种植),出菇期间需要大量新鲜空气,菇蕾(大概

天可采摘。 15天后长出菇蕾)长出后可适当每天在菇瓣上喷1-2次水雾,8-10

茶树菇:打开长满白色菌丝的菌袋袋口,袋口做成圆柱形(请勿下拉或剪掉),适宜放在有光(非直射阳光)通风的地方培植,出菇温度为12℃-28℃(当地温度超过25℃放进冰箱保持5-8℃冰2-3天再种植),出菇期间注意保湿,当菇蕾(大概

长出后每天适当在菇瓣上空喷水雾1-2次水雾,8-10天可采摘。 15天后长出菇蕾)

猴头菇:拧开盖子,适宜放在阴暗通风的地方培植,出菇温度为6℃-25℃(当地温度超

过25℃放进冰箱保持5-8℃冰2-3天再种植),出菇期间需要大量新鲜空气,菇蕾(大概15天后长出菇蕾)长出后可适当每天在菇瓣上喷1-2次水雾,10-12天可采摘。 榆黄菇:拧开盖子(请勿下拉或剪掉),适宜放在阴暗通风的地方培植,出菇温度为8℃-30℃(当地温度超过25℃放进冰箱保持5-8℃冰2-3天再种植),注意通风,菇蕾(大概15天后长出菇蕾)长出后可适当每天在菇瓣上喷1-2次水雾,6-7天可采摘。 鸡腿菇:打开长满白色菌丝的菌袋袋口,袋口做成圆柱形(请勿下拉或剪掉),需拉直菌袋的塑料膜,适宜放在有光,通风的地方培植,出菇温度为10℃-28℃(当地温度超过25℃放进冰箱保持5-8℃冰2-3天再种植),出菇期间需要大量新鲜空气,菇蕾(大概15天后长出菇蕾)长出后可适当每天在菇瓣上喷1-2次水雾,10-12天可采摘。

杏鲍菇:拧开盖子(请勿下拉或剪掉),需拉直菌袋的塑料膜,适宜放在有光,通风的地方培植,出菇温度为10℃-25℃(当地温度超过25℃放进冰箱保持5-8℃冰2-3天再种植),出菇期间需要大量新鲜空气,菇蕾(大概

瓣上喷1-2次水雾,5-6天可采摘。 15天后长出菇蕾)长出后可适当每天在菇

赤灵芝:拧开盖子,生长温度为3~40℃,适宜潮湿阴凉处、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生长,小灵芝长出后可适当每天在灵芝瓣上喷1-2次水雾,约1个月可采摘(当菌瓣呈棕褐色时,有灵芝粉喷出时用保鲜袋套住灵芝瓣收集(无需喷水),整株灵芝采摘食用前可用小扫子将灵芝实体上的灵芝粉扫出收集(灵芝粉是灵芝的精华)。

凤尾菇:拧开盖子(请勿下拉或剪掉),适宜在阴暗通风的地方生长,出菇温度为5℃-30℃(当地温度超过25℃放进冰箱保持5-8℃冰2-3天再种植),当菇蕾(大概15天后长出菇蕾)长出后每天适当在菇瓣上空喷水雾,保持湿度,5-6天可采摘。

姬菇:拧开盖子(请勿下拉或剪掉),适宜在阴暗通风的地方生长,出菇温度为5℃-30℃(当地温度超过25℃放进冰箱保持5-8℃冰2-3天再种植),当菇蕾(大概15天后长出菇蕾)长出后每天适当在菇瓣上空(2-3厘米高处)喷水雾,保持湿度,5-6天可采摘。

篇二 蘑菇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流程

蘑菇种植流程

1堆肥:免加温发酵技术工艺流程:

稻草预温—— 建堆(加肥、加发酵剂) 一翻,二翻,三翻 ( 加石灰和石膏) 四翻,上料铺床, 发酵程式(天数)分别为 5d、 4d、 4d、3d, 总计 20~ 22d。 在生产实践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 1)堆料不宜过高, 最好是 80cm 左右为宜。( 2)打好料堆孔。( 3) 覆盖物选择。 覆盖物以透气保温的草帘或麻袋为好, 特别是秋后较多地区如不加覆盖物很容易因物料表面水分蒸发而导致料堆表层缺水而造成有益微生物分布不到而处理不周。最好是建堆, 打孔后在离料 5~10cm 做一小塑料拱棚, 顺着料堆长的两面一定要压实, 仅在拱棚的两头留一小通风孔, 这样即可形成保温、 保湿、 通风的小环境。升温阶段, 在 57~60℃高温下维持 6~8h,。控温阶段。48~52℃并维持 4~6d,

1.1预堆:先将麦秸用清水充分浸湿后捞出,堆成一个宽2-2.5米、高1.3-1.5米、长度不限的大堆,预堆2-3天。同时将牛粪加入适量的水调湿后碾碎堆起备用。

1.2建堆:先在料场上铺一层厚15-20厘米、宽1.8-2米、长度不限的麦秸,然后撒上一层3-4厘米厚的牛粪,再按上述的准备量按比例撒入磷肥和尿素,依次逐层堆高到1.3-1.5米。但从第二层开始要适量加水,而且每层麦秸铺上后均要踏实。

1.3翻堆:翻堆一般应进行4次。在建堆后6-7天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石膏粉和石灰粉。此后每隔5-6天、4-5天、3-4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应注意上下、里外对调位置,堆起后要加盖草帘或塑料膜,防止料堆直接受日晒、雨淋。

1.4发酵标准。堆制全过程大约需25天。发酵应达到如下标准:培养料的水分控制在65-70%(手紧握麦秸有水滴浸出而不下落),外观呈深咖啡色,无粪臭和氨气味,麦秸平扁柔软易折断,草粪混合均匀,松散,细碎,无结块。

2进棚播种。先在棚内菇床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厘米。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0克加甲醛20毫升的量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当料温降到28℃以下时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500毫升瓶装的自制量菌种一瓶。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使菌种沉入料内2厘米左右为宜。

3播后覆土。播种后3天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在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发。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覆土方法: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每100平方米菇床约需2.5立方米的土,土内拌入占总量1.5-2%的石灰粉,然后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将土湿透。待土壤手抓不粘、抓起成团、落地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为2.5-3.5厘米。

【蘑菇种植技术】

4覆土后的管理。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后的空间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在13-20℃之间(最佳温度为15-18℃)。应视土层干湿状况适时喷水,严格控制温湿度。

5适时采收。当双孢菇长到直径2-4厘米时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晚会使品质变劣,并且抑制下批小菇的生长。采摘时,用手指捏住菇盖,轻轻转动采下,用小刀切去带泥根部,注意切口要平整。采收后在空穴处及时补土填平,并喷施一次1%的葡萄糖。

篇三 蘑菇种植技术
白蘑菇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技术】【蘑菇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技术】

篇四 蘑菇种植技术
蘑菇的栽培技术

蘑菇的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蘑菇的栽培技术,为大力发展蘑菇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蘑菇、栽培技术、防治

蘑菇也叫双孢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被誉为“人类健康食品”。现将蘑菇栽培的技术介绍如下。

【蘑菇种植技术】

1蘑菇培养料的配制

(1)粪草培养料。稻草50%、家畜粪(干重计)45%、过磷酸钙1%、碳酸钙2%、石灰2%。每500kg培养料加菇霉灵杀菌剂0.25kg。

(2)半合成培养料。稻草60%、家畜粪(干重计)36%、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2%。每500kg培养料加菇霉灵杀菌剂0.25kg。

(3)无粪合成培养料。稻草88%、麸皮或米糠8%、过磷酸钙2%、石灰2%。每500kg培养料加浙江庆元科达食用菌公司生产的菇力宝丰产灵1kg,菇霉灵杀菌剂0.25kg。

2培养料的堆制

2.1堆制前的准备工作

堆料前1~2d,要把稻草切成30cm左右长预湿,让其充分吸水。使用的各种畜粪和磷肥,经混合均匀后,单独预湿堆积。原材料预湿含水量一般为60%~65%。建堆后,在每一次翻堆时,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喷淋补充。

2.2堆制过程

篇五 蘑菇种植技术
蘑菇栽培技术

【蘑菇种植技术】

第八章 蘑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 概述

蘑菇是蘑菇属中双孢菇、四孢菇和大肥菇等几个不同种类的总称。其中的四肥菇、大肥菇尚未形成商业化生产,帮狭义概念的蘑菇是指双孢菇。因其栽培最早起源于西欧的广泛栽培的绝大多数品种是白色,又称为洋蘑菇和白蘑菇。双孢菇是因其担子上多着生2个担孢子而得名。

营养价值:蘑菇肉质嫩,鲜美爽口,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能的健康食品。蛋白质含量几乎是菠菜、白菜、马玲薯等蔬菜的2倍,与牛奶相等。蛋白质的可消化率高达70~90%,是有名的植物肉。脂肪含量仅为牛奶的1/10,比一般蔬菜含量还低。蘑菇所含的热量低于苹果、香蕉、水稻、啤酒,其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的74~83%。

蘑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尤其含有

二、蘑菇的生物学性

(一)蘑菇的形态

1、子实体: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四部分组成

2、习性:在春、夏、秋三季生于草地、牧场和堆肥处。

(二)生活条件

1、营养:属于粪草腐生型菌类。

2、温度:属于变温结实性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32℃,最适宜生长温度是22~24℃子实体形成和生长要求的温度较低,8~22℃均能出菇,但以12~16℃最适宜。子实体分化阶段需要3~5℃温差的刺激。

3、水分和湿度:菌丝生长时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左右,覆土层的含水量为18~20% ;子实体分化阶段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85~95%,覆土层的含水量为20%左右;

4、酸碱度:属喜偏碱性菌类。菌丝生长的最适为PH7.0~7.5;子实体生长的最适为PH6.5~6.8;覆土材料的为PH8.0~8.5;

5、空气:属于好气性真菌。

6、光照:属于喜暗性菌类。在阴暗潮湿的条件下形成的子实体洁白肥嫩。

三、蘑菇的栽培和管理

1、栽培季节

2、菌种的准备

3、培养料的配制

4、培养料的堆制

(1)堆制场所的选择

(2)堆制时间

(3)堆制材料的处理

(4)堆制方法

5、培养料的发酵与翻堆

6、培养料的后发酵

7、播种

8、播后管理

(1)菌丝生长阶段的管理

(2)覆土

(3)覆土后的管理

(4)出菇期

(5)采菇期

9、采收:菌充分长大但未开伞前采收。

10、间歇期

11、越冬管理

12、春菇管理

思考题

1、蘑菇生活条件?

2、蘑菇播后管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城乡致富

最新成考报名

  • elitebasic(衣俪特)参加上海校服展了!
  • 【创业失败】创业失败身体运毒
  • [农村冷门小生意]冷门小生意
  • 韩国料理加盟排行榜_韩国料理加盟
  •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
  • 【0048香辣虾加盟费】0048香辣虾加盟
  • [池上便当加盟费]池上便当加盟
  • [加盟麦当劳需要多钱]加盟麦当劳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