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李嘉诚如何创业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6    阅读:

篇一 李嘉诚如何创业
李嘉诚创业前的跳槽历史

  作为华人,谁不知道华人首富李嘉诚?他在创业前工作也不是个安份的主,说起跳槽,他也不甘人后。

  性格沉稳的李嘉诚,实际上是个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厂做推销员,但打开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胶公司。他很快成为公司出类拔萃的推销员,18岁当部门经理,20岁升为总经理,春风得意时,他突然又要跳槽!

  走出舅父荫庇 离开钟表行业

  1946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最好年景——1939年同期的水平。战时遭破坏的工厂商行都已恢复生产营业,香港人口激增到一百多万。身为香港钟表界翘楚的中南钟表公司的业务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东南亚的销售网络重新建立,营业额呈几何级数递增。庄静庵筹划办一间钟表装配工厂,再扩展为自产钟表。

  李嘉诚看好中南的前景,他更为香港经济巨变而兴奋不已。但同时,他也陷入了沉思——今后的路该怎样走?一条路,在舅父荫庇下谋求发展,中南公司已成为香港钟表业的巨擎,收入稳定,生活安逸;另一条路要艰辛得多,充满风险,需再一次到社会上闯荡。

  李嘉诚选择了后者,他喜欢做充满挑战的事。呆在舅父的羽翼下,更容易束缚自己,贪图安逸,要趁现在年轻,多学一些谋生的本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的是今后做大事业!

  17岁的李嘉诚,已学会独立思考。他心念已定,却不知如何向舅父开口。舅父待他不薄,是李家的恩人。五金厂的老板,跟庄静庵曾有业务交往,他出面与庄静庵交涉,请求庄静庵“放人”。庄静庵与李嘉诚恳谈过一次,设身处地站在李嘉诚的角度看问题:当年,自己也是一步步由打工仔变成老板的,虽然眼下李嘉诚还不能独立开业,但庄静庵坚信他迟早会踏上这一步的。

  就这样,李嘉诚开始了“行街仔”(走街串巷)生涯,他说,他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

  加入五金厂 开始行街推销

  行街推销,与茶楼侍候客人,和坐店销售钟表皆不同。后者顾客已有购买的意向,而行街推销,最初只有一方的意向。对方有没有买的意图?需不需要你的产品?你如何寻找客户,联系客户?你与客户初次会面该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客户没有合作意向,你如何激发他的意向?建立了购销关系的客户,你如何巩固这种关系?真正的推销艺术,大学课堂里学不到,任何书本里也找不到。推销的艺术,在推销的本身,只能在推销之中去把握和领悟。

  李嘉诚生性腼腆、内向而不喜主动交谈。可他腼腆的另一面,显示出一个可贵的优点来,就是诚实。

  酒楼旅店是“吃货”大户,李嘉诚攻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销了一百多只。家庭用户都是散户,一户家庭,通常只是一两只。高级住宅区的家庭,早就使用上铝桶。李嘉诚来到中下层居民区,专找老太太卖桶。他很清楚这点,只要卖动了一只,就等于卖出了一批,因为老太太不上班闲居在家,喜欢串门唠叨,自然而然成了李嘉诚的义务推销员。

  自从李嘉诚加盟五金厂,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以销促产,产销均步入佳境。老板喜不自禁,在员工面前称李嘉诚是第一功臣。然而,备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诚,刚刚打开局面,就要跳槽弃他而去。老板心急火燎,提出给李嘉诚晋升加薪,他仍不回心转意。

  这次跳槽缘于李嘉诚与塑胶裤带公司老板的结识。该老板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经营者。他靠塑胶裤带起家,短短的一年,开发出十多个产品。香港的塑胶厂愈来愈多,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老板四处招聘推销员,前后有二十多人做过推销,真正能胜任者寥寥无几。

  老板自己也常常出马推销。他到酒店推销塑胶桶时,与推销白铁桶的李嘉诚不期相遇。李嘉诚成了老板手下的败将,酒店更青睐塑胶桶,而不惜废掉进白铁桶的口头协议。

  不打不相识。李嘉诚虽败在塑胶公司老板手下,他的推销才能却深得老板赏识。老板认为,李嘉诚未推销出白铁桶,问题在白铁桶本身,而不是他的推销术火候欠佳。老板有意与李嘉诚交朋友,约他去喝晚茶,诚心诚意拉李嘉诚加盟。

  言谈中,李嘉诚表现出对新行业的浓厚兴趣。但他说:“老大(五金厂老板)还算蛮器重我,我去他厂做事没多久就走恐不太好。”塑胶裤袋公司的老板劝他,“晚走不如早走,你总不会一辈子埋在小小的五金厂吧?看这形势,五金难得有大前途。”

  这正是李嘉诚所不愿的。他离开舅父的公司出来找工,只是作为人生的磨炼,而不是作为终身的追求。于是,李嘉诚最终还是跳出了五金厂。

  辞工时,李嘉诚向“旧老板”进言:审时度势,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就调整产品门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一年后,这家五金厂转为生产系列锁,一度奄奄一息的五金厂,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既是形势所然,又是李嘉诚的开导。“旧老板”遇到李嘉诚,欣喜地说:“阿诚,你在我厂的时候,我就看出你是个不寻常的年轻仔,你将来准会干出大事业!”

  跳出五金厂 塑胶行业大显身手

  李嘉诚去了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在现代人的眼里,这是一间小小的山寨式工厂,位于偏离闹市区的西环坚尼地城爹士街,临靠香港外港海域。李嘉诚此举,一是受新兴产业的诱惑;二是塑胶公司老板的“怂恿”。

  20世纪40年代中期,塑胶工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香港作为全方位开放的世界自由贸易港,市面上很快就出现从欧美输入的塑胶料制品。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之时,就敏感到塑胶制品的巨大威胁。最初,塑胶制品是奢侈品,价格昂贵,消费者皆是富裕阶层。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舶来品愈来愈多,尤其是港产塑胶制品面市,造成价格大跌。李嘉诚清晰地意识到,要不了多久,塑胶制品将会成为价廉的大众消费品。

  塑胶裤带公司有7名推销员,数李嘉诚最年轻,资历最浅。另几位是历次招聘中的佼佼者,经验丰富,已有固定的客户。李嘉诚心高气傲,他不想输于他人,他给自己定下目标: 3个月内,干得和别的推销员一样出色;半年后

[1] [2] 下一页

篇二 李嘉诚如何创业
李嘉诚传 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在战乱中进入香港,历经生活的煎熬。从求职打工到辞工奋斗。凭志气和才智,从茶楼伙计、钟表学徒做到小业主、大老板,涉足塑胶、地产等行业,终于成为闻名港岛内外的大企业家。他一生艰苦拼搏,有胆有识,为香港和祖国大陆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成长中闯关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出生在广东潮州的一个书香世家。刚入而立之年的李云经初为人父,自然是欣喜若狂,他自此便暗下志愿,定让儿子传承书香世家基业,学有所成。

  李嘉诚深受父亲濡染,自小便聪颖好学,许多诗文赋词早已琅琅入口,他肩负父亲的期托,进入当地学堂,白天上学读书,晚上便扎进藏书阁,去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勤勉苦读,外加少有的悟性和吟诵诗文的出众禀赋禀赋:人的体魄,智力等。,使小小的李嘉诚早在同龄人中小有名气了。

  然而,日军的炮火炸毁了家人的夙愿夙愿:一向怀着的愿望。,学校停学,李云经失去职业,李嘉诚学业也被迫中止。

  李云经最后举家投奔在香港的妻弟庄静庵。

  庄静庵是嘉诚舅父。香港钟表业的老行尊,小学毕业离家外出,1935年入港闯天下,经营布制、皮制表带,后又兼营钟表,生意日隆。

  新的境况要有新的处事准则,适应社会方能求得生存,李云经几经思虑,最后不得不改变初衷,他深沉地告诫嘉诚,要嘉诚“学作香港人”,他已作好了留驻香港的准备。

  李嘉诚早就深谙了父亲久居香港的心意,另外在生活环境中,本来就很敏感的心灵也早就感到了另一种气息。

  由于学习内容和语言隔阂,李嘉诚初入香港中学读书成绩始终难佳,昔日的学习骄子变成了今日的甲虫,天壤之别的成绩折磨着深深自卑下掩藏的那颗幼小自强的心灵。他总是极少说话,时常紧咬下唇。

  李云经也经常告诫儿子,若想成大事,必首先精通英语。李嘉诚从此,更加努力。他起早贪晚,发奋耕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是小有基础了。

  表面上稍趋安定的李氏一家在李云经终于找到一份工作之后仿佛真的度过难关了,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一场更大的灾难正等着他们。

  1941年底,日军占领香港,实行军管制,香港经济一片萧条,刚入港仅一年的李嘉诚一家毫无积蓄,很快就只能在舅父的接济下勉强填饱肚皮。

  偏偏祸不单行,忧虑、操劳和焦急包围中的李云经在家庭最困难时刻卧床不起了。回忆自己奔波的时日,他深深体味了人生疾苦、亲情冷暖,万般感喟(kuì)化作声声长叹。嘉诚望着父亲那憔悴的面容,心中自有难言的凄苦。1943年冬日,李云经在病患的折磨中最终抛下了寡妻幼子,撒手人寰(huán)了。病重时期,李云经知道嘉诚将要经受坎坷的一段历程,他语重心长的告诫儿子要有独立意识,要穷而有志,富不忘忧,要深信至诚至德的良训,建立自己诚实、善良而不屈的品质,保持为人的风骨。

  李嘉诚在景象残破的香港求职奔波。脚破了,腿肿了,希望一个个地碎裂了,肉体的痛苦自不必说,而受人冷言白眼,精神的挤搓深深地折磨着他那幼小的心灵。

  怀着自立的信念,凭着倔强的永不屈服的性格,李嘉诚拒绝了舅舅要他进钟表厂的好意,他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宁可做一个完全自立的最低下的工仔,也绝不接受他人的恩惠。”小小年纪,那种自信、坚强、倔强、独立的意识已初露端倪端倪:事情的眉目。了。

  痛苦的经历让小小的李嘉诚过早练就了承受苦难的能力,而传统文化的濡染又让他具备了中国文人的那种傲骨,于是,年仅十几岁的他具备了一种少有的韧性,练就了一种永不言败、永远进取的血性,这些,最终成为了一位华人首富最深厚的最宝贵的财富;这些,也最终让他在香港乃至在整个世界商界树立了良好形象。

  茶馆向来是社会一个最精当的缩影,香港的茶楼亦一样,它集合了社会三教九流,贫、达、富、爽各种门类,各种行业、各种阶层、各种性格的人,李嘉诚真正全面认识这个社会,便由这里开始了。

  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生活的经历,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心的旅程,他们把这些带到茶楼,在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中相互倾诉。

  或许是新奇,或许是初次求职那窄窄的生活之门令嘉诚明白了了解社会的重要性,他往往听的入迷以至于忘记了给顾客泡茶,还因此差点丢掉刚到手来之不易的饭碗,幸亏主顾心地较好,替嘉诚掩饰,方脱此危机。

  虽然是小小一件事,却给嘉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首先铭记了主顾那颗慈善的心,在港界那种人情淡薄的社会,这无疑给嘉诚注入一股浓浓的暖流,其次是老板事后讲的一句话:“干我们这一行,老板和伙计都不易,顾客是我们的饭碗,我们得罪不起啊!”

  李嘉诚牢牢记住了这些话,这或许是他对下属和顾客认识的第一层面。

  一天15小时的劳作对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简直是难以承受的,但是李嘉诚熬过来了,而且他始终没有忘记汲取知识。白天他了解社会,晚上他又拼命苦读。家庭的拮据拮据:缺少钱。境况窘迫。,使他买不起自学的课本,学习知识的渴望和贫困的生活环境的冲突却激发了他初步的商业头脑。为让自己的钱充分得到利用,他跑到旧书摊买下课本,用过后又卖给旧书摊,他以最少的钱满足自己最迫切需要满足的心愿。

  带着一年的社会闯荡和磨练,年少却“老练”的李嘉诚走进舅父的钟表公司。

  “我是凭能力去公司做事的,而非去接受恩赐。”此时李嘉诚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产生了深刻的转变。

  不要求特殊的照顾,李嘉诚心安理得地干起扫地、泡茶、倒水、跑腿的杂活,严格的茶楼早已让他驾轻就熟,然而打杂挣钱已经不光是他的目的,他想要做的,是装配和修理钟表。

  闲暇时间变为学习的殿堂,勤学好问、心灵手巧再加上他伶俐勤快、能够察颜观色,忖(cǔn)度人心,因此李嘉诚深得钟表师傅的喜爱,故大家都愿意耐心教给他技术。各种型号各种类型的钟表装配修理很快被他学到了手[来源:

  中南钟表公司蒸蒸日上,嘉诚在公司职员中的声誉亦日渐其隆。然而,一份辞呈递到舅父面前。职员不能理解,以为他发了高烧;但舅父知道,他自己知道,他又要向前走了……

  在店员不解的慨叹余息尚未消失殆尽之时,李嘉诚却已又出现在香港的街头,他去五金厂做了推销员。

  杂货店是推销员“兵家必争之地”。李嘉诚首先走访各家杂货店,他每到一家店铺,总会详细地记下价钱、规格、式样,并尽可能了解产品的来源情况和销售情况。

  李嘉诚迅速入围推销,业绩不凡,短短时间内五金厂销售量便大增。

  原来李嘉诚摆脱了中间商为媒介的推销方法,自己直接和顾客打交道,把推销一竿子插至底,和酒楼、饭店以至于单个家庭直接交易。这样经济实惠而又方便,顾客当然满意;但这得要求推销员耐得住劳累和辛苦。

  老板万分高兴,对这个“孩子”大加赞赏。

  然而,李嘉诚又要跳槽了,他总会给人带来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

  其实,跳槽,是他早就想过的事了,因为他了解五金厂的现状,但真正使他毅然离开的还是一次偶然的遭遇。

  或许是职业的缘故,李嘉诚对塑料制品的迅猛攻势早有耳闻,他不时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看到塑料制品日益便宜的价格和其轻快、方便的优点,李嘉诚预感到真正的对手已经到来了。

  “小伙子,到我们公司干吧!”获胜的塑胶厂老板颇欣赏这位“孩子”推销员。

篇三 李嘉诚如何创业
李嘉诚创业启示

李嘉诚的创业启示

李嘉诚的创业从平凡起步,在他的整个创业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在困境中一直坚持,在行动时深入思考,在竞争中必须超越。再加上适当的机遇与天赋,最终成就了他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的地位。

从李嘉诚整个初期推销经历来看,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往往有数条必备的素质,这些素质是成功推销的基石。

第一 肯吃苦、不怕累

李嘉诚十四岁开始自力更生,初始在茶楼下班后他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李嘉诚仍然坚持自修至深夜才睡,从不懈怠,每天足有15个小时的工作量。这样大强度的工作经历是大多数人都无法胜任的,何况当时李嘉诚只是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只有肯吃苦,不怕累,才能在相同或落后的起始条件下超越别人,磨练自己。

在进行塑胶推销时,李嘉诚每天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出发,乘巴士或坐渡轮,然后马不停蹄地行街串巷。李嘉诚说:“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开始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 这种不怕吃苦的行动力正是他超越其他推销人员最基本的条件。没有肯下苦工的精神,只是投机取巧,只能做到小有成绩,却无法切实的将自己的成果做大。量变最终会带来质变,如果能做到不计辛苦的进行锻炼与工作,就算自己的业务水平不及对手,也不会与对手相差太远,从而为自己日后的超越创造了机会。

第二 善于动脑、善于思考分析

李嘉诚在推销铁桶时,自己创造产品优势,准确的发现了利用直销的有利条件,巧妙的将自身产品与竞争产品的优势劣势对客户进行分析,从而使客户在对双方产品都完全透明的情况下做出理智的选择。

在分析对比了塑胶产品与五金产品的特性后,准确的得出了五金产品的短板,得出调整产品门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的结论,挽救了原厂。李嘉诚推销新塑胶洒水器时亲自示范,让产品自身说话,进行巧妙的推销。想要真正做到出类拔萃,只是埋头苦干而不动脑思考是不行的,要善于分析,明白自身的优劣势,善于分析,更多的发现潜在的关键因素,才能在推销过程与选择方向时不走弯路。

第三 懂得做人

品德高尚是成功之本。会做人,别人喜欢你,愿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习惯于能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对人诚实、正直、公正、和善和宽容,对其他人的生活、工作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兴趣。在向旅馆老板推销铁桶时,李嘉诚选择先与老板儿子交朋友,一起看赛马,这可以说李嘉诚头脑机灵,更可以说他善于把握人际关系,将自己的人际能力运用到自己的推销工作中,是成功的推销人员提高自己业务量的一大利器。

李嘉诚做推销,愈做愈老练,他深谙一个推销员,在推销产品之同时,也在推销自己,并且更应注重推销自己。 李嘉诚有意识地去结交朋友,先不谈生意,而是建立友谊,友谊长在,生意自然不成问题。无论在营销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人脉的程度往往能直接决定事情处理的最终结果,通过建立有效的人脉,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推销人员的业务量与业务水准,并且人脉关系往往会通过生意上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从而使自己的业务在人际优势的帮助下愈发顺利。

第四 善于决策

一个成功的推销人员的价值在于"做正确的事情",同时帮助各阶层的人员"把事情做正确"。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选择方案与前进方向总是不止一个,决策就是要对各种方案进

行分析、比较,然后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李嘉诚的几次成功跳槽,果断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路线,正是他善于决策的结果。

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何时进行正式转变,这些都是推销人员在成长之路上所经历的最重要的路口,在这种需要决策的时候优柔寡断,只会拖慢自己的发展进度,善于决策的能力可以使推销人员最快速的成熟。

第五 把握机会

小小的机会往往是伟大事业的开始,当你做好迎接机会的准备而机会没有来,总比有一个机会而你却没有做好准备要好。每个人都被机会包围着,但是机会只是在它们被看见时才存在,而且机会只有在被寻找时才会被发现,关键在于你如何去认识机会,抓住机会,利用机会。

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把握机会的意识与能力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钥匙,李嘉诚的推销与创业过程中可谓充满了机会,如中南钟表公司在经济恢复后的快速发展、五金厂老板的指导与栽培、塑胶公司的兴起等,李嘉诚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对这些机会的成功把握上的。

除了这些关键的素质之外,还有许多素质也是力求上进的营销人员应该拥有的,如: 1:专业,要熟练掌握你行业知识,至少要保证水平在客户之上。

2:专注,先做专才,再做通才,把你手上的行业做好,再去涉及其他行业。

3:热心,热情销售,热情送货,更要热情售后,全程热情才是真热情。

4:耐心,一见钟情容易分手,销售就像谈恋爱,只有了解才会长久合作。

5:细心,做销售就是做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需要细心关注,灵活处理。

6:勤奋,天道酬勤,付出也许没有收获,但是如果没有付出那肯定不会有收获。 7:诚信,商道酬信,信用是商业的根本,没有这个基础再会吹也是泡沫。

8:人品,做销售首先要推销自己,再推销产品,如果客户不认同你的为人,他同样也不会认同你的产品。

最后的启示,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推销人员,甚至进一步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需要非凡的自控能力,过人的头脑与适当的机遇。

篇四 李嘉诚如何创业
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从推销员到总经理“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这是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同时也是他的座右铭。

从推销员到总经理“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这是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同时也是他的座右铭。

一九四○年日军侵华,李嘉诚随父母从家乡潮州逃难到香港,当时他才十四岁。李嘉诚的父亲本为教师,到香港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举家投靠家境颇为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是不久父亲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临终时,他没有交代什么遗言,反而问李嘉诚有什么愿望。李嘉诚当即承诺:“日后一定会令家人有好日子过。”

父亲病逝后,作为长子的李嘉诚为养家

糊口放弃学业,去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李嘉诚深知,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首要是勤奋,其次是头脑灵活。在日后的推销生涯中,李嘉诚便充分发挥了这等“窍门”。当其他同事每天只工作八小时的时候,李嘉诚就工作十六个小时,天天如是。李嘉诚对“打工”的看法是:“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我绝对全情投入。从不把它视为赚钱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而是将之当作是自己的事业。”就这样,李嘉诚只花了一年时间,业绩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为全厂营业额最高的推销员。他当时的销售成绩,是第二名的七倍。十八岁的他受到老板的赏识,被擢升为部门经理。一年后,他当上了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嘉诚的快速擢升还有一段插曲:他在厂里当销售员时,再忙也要到夜校进修。他在会考合格后打算去读大学,老板为挽留这个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总经理的岗位上了。

“长江”最初的风波

经过这短短一役,李嘉诚开始估量自己的实力,他相信若自立门户,成绩可能更好。一九五○年,二十二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实不足以设厂。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并取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意,将厂名定为“长江”。

起初,李嘉诚只知不停地接订单及出货,忽略了质量控制,致使产品愈来愈粗劣。结果不是延误了交货时间,就是引起退货并要赔偿,工厂收入顿时急跌。加上原料商纷纷上门要求结账还钱,银行又不断催还贷款,“长江”被逼到破产的边缘。这使李嘉诚明白自己实在是操之过急,低估了当老板的风险。

如何才能挽救绝境中的长江塑胶厂?李嘉诚靠的还是“信义”二字——与客

户有信,与员工有义。他召集员工大会,坦言自己在经营上的失误,衷心向留在厂里的所有员工道歉,同时还保证,一旦工厂可以度过这段非常时期,随时欢迎被辞退的工人回来上班。之后,李嘉诚穿梭于众多银行、原料供应商及客户之间,逐一赔罪道歉,请求他们放宽还款期限,同时拼尽全力,为货品找寻客户,用蚀本价将次货出售,筹钱来购买塑胶材料和添置生产机器。到一九五五年,高筑的债台终于拆掉,业务渐入佳境,没多久还开设了分厂。

一九五七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常这给了李嘉诚很大灵感。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而香港有大量廉价勤快的劳工正好用来从事塑胶花生产。他预测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李嘉诚抓紧时机,亲自带人赴意大利的塑胶厂去“学艺”,在

引入塑胶花生产技术的同时,还特意引入外国的管理方法。返港后,他把“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积极扩充厂房,争取海外买家的合约。 在“长江”的客户中,有个美籍犹太人马素曾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运到美国销售,后来不知何故临时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赔偿,他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马素深感这位宽厚的年轻的创业者,是个可做大事的人,于是不断向美国的行家推销“长江”的产品。自此,美洲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李嘉诚由此进一步感悟“吃亏是福”的道理。 投资房地产业

创业五年后,“长江”逐渐成为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型塑胶花厂。李嘉诚被行内人士冠以“塑胶花大王”的雅号。而李嘉诚租用的那所厂房的业主也趁机把租金大幅度提高,这反而促成了李嘉诚自建物业的决心。【李嘉诚如何创业】

一九五八年,他投得北角英皇道的地

篇五 李嘉诚如何创业
李嘉诚创业之路

性格沉稳的李嘉诚,实际上是个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厂做推销员,但打开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胶公司。他很快成为公司出类拔萃的推销员,18岁当部门经理,20岁升为总经理,深得老板器重。他春风得意时,突然又要跳槽!

1946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最好年景—1939年同期的水平。战时遭破坏的工厂商行都已恢复生产营业,香港人口激增到一百多万。市景日益繁荣,入夜之后,港岛九龙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满载货物的巨轮,昼夜不停地出入维多利亚港。

中南钟表公司的业务有长足的发展,东南亚的销售网络重新建立,营业额呈几何级数递增,庄静庵筹划办一间钟表装配工厂,再扩展为自产钟表。

李嘉诚看好中南的前景,他更为香港经济巨变而兴奋不已。李嘉诚站在维多利亚港湾边,眺望尖沙咀五彩缤纷的灯光,陷入沉思——今后的路该怎样走?

一条路,在舅父荫庇下谋求发展,中南公司,已成为香港钟表业的巨擎,收入稳定,生活安逸;另一条路要艰辛得多,充满风险,须再一次到社会上闯荡。

李嘉诚选择了后者,他喜欢做充满挑战的事。呆在舅父的羽翼下,更容易束缚自己,贪图安逸,要趁现在年轻,多学一些谋生的本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的是今后做大事业!

17岁的李嘉诚,已学会独立思考。他心念已定,却不知如何向舅父开口。舅父待他不薄,是李家的恩人。

五金厂的老板,跟庄静庵曾有业务交往,他出面与庄静庵交涉,请求庄静庵“放人”。庄静庵与李嘉诚恳谈过一次,设身处地站在嘉诚的角度看问题。当年庄静庵也是一步步由打工仔变成老板的。嘉诚眼下还不会独立开业,他迟早会踏上这一步的。

舅父更深一层了解了嘉诚与众不同的禀赋。【李嘉诚如何创业】

李嘉诚开始了“行街仔”(走街串巷)生涯,他说,他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

行街推销,与茶楼侍候客人,和坐店销售钟表皆不同。后者顾客已有购买的意向,而行街推销,最初只有一方的意向。

对方有没有买的意图?需不需要你的产品?你如何寻找客户,联系客户?你与客户初次会面该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客户没有合作意向,你如何激发他的意向?建立了购销关系的客户,你如何巩固这种关系? 真正的推销艺术,大学课堂里学不到,任何书本里也找不到。推销的艺术,在推销的本身,只能在推销之中去把握和领悟。

李嘉诚生性腼腆、内向而不喜主动交谈。数十年后的今天,李嘉诚出席高贵场合,不知凡几,他仍不是个滔滔不绝、谈锋犀利的人。 可他腼腆的另一面,显示出一个可贵的优点来,就是诚实。诚实不仅写在他那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更表现在他的行为之中。

五金厂出品的是日用五金,比如镀锌铁桶这一项,最理想的客户,是卖日杂货的店铺。大家都看好的销售对象,竞争自然激烈。李嘉诚却时时绕开代销的线路,向用户直销。

酒楼旅店是“吃货”大户,李嘉诚攻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销了一百多只。家庭用户都是散户,一户家庭,通常只是一两只。高级住宅区的家庭,早就使用上铝桶。李嘉诚来到中下层居民区,专找老太太卖桶。他很清楚这点,只要卖动了一只,就等于卖出了一批,因为老太太不上班闲居在家,喜欢串门唠叨,自然而然成了李嘉诚的义务推销员。

自从李嘉诚加盟五金厂,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以销促产,产销均步入佳境。老板喜不自禁,在员工面前称阿诚是第一功臣。然而,备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诚,刚刚打开局面,就要跳槽弃他而去。老板心急火燎,提出给李嘉诚晋升加薪,他仍不回心转意。

李嘉诚去了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在现代人的眼里,这是一间小小的山寨式工厂,位于偏离闹市区的西环坚尼地城爹士街,临靠香港外港海域。

这间山寨工厂的魅力安在?

李嘉诚此举,一是受新兴产业的诱惑;二是塑胶公司老板的“怂恿”。 20世纪40年代中期,塑胶工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香港作为全方位开放的世界自由贸易港,市面上很快就出现从欧美输入的塑胶料制品。塑胶制品易成型,质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能够替代众多的

木质或金属制品。塑胶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点,但这些缺点,被人们趋赶时髦的风气所湮没。时至今日,塑胶制品仍大行其道。【李嘉诚如何创业】

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之时,就敏感到塑胶制品的巨大威胁。最初,塑胶制品是奢侈品,价格昂贵,消费者皆是富裕阶层。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舶来品愈来愈多,尤其是港产塑胶制品面市,造成价格大跌。李嘉诚清晰地意识到,要不了多久,塑胶制品将会成为价廉的大众消费品。

香港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地方,香港没有传统工业,它与世界有广泛的联系,能够迅速地引进适宜在本港发展的产业。最初的塑胶厂屈指可数,但很快成雨后春笋的发展趋势。

美国汽车业骄子,曾任福特公司总经理、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的艾柯卡指出,20世纪前叶,产业是制造家的天下,社会商品相对匮乏,生产出来就会变成钱。到20世纪后叶,社会商品日趋饱和,厂家竞争激烈,生产出的产品,非得竭力推销出去才能产生效益。因此,执产业牛耳者,由制造大师转为推销大师。

艾柯卡本人、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等,莫不是以推销见长,把推销与制造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美国早期的产业巨子,汽车大王福特、钢铁大王卡耐基、波音飞机之父波音等,皆是制造家或发明家。

塑胶裤带公司的老板,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经营者。他靠塑胶裤带起家,短短的一年,开发出十多个产品。香港的塑胶厂愈来愈多,竞争

也将愈来愈激烈。老板四处招聘推销员,前后有二十多人做过推销,真正能胜任者寥寥无几。

老板自己也常常出马推销。他到酒店推销塑胶桶时,与推销白铁桶的李嘉诚不期相遇。李嘉诚成了老板手下的败将,酒店更青睐塑胶桶,而不惜废掉进白铁桶的口头协议。

不打不相识。李嘉诚虽败在塑胶公司老板手下,他的推销才能却深得老板赏识。老板认为,李嘉诚未推销出白铁桶,问题在白铁桶本身,而不是他的推销术火候欠佳。老板有意与李嘉诚交朋友,约他去喝晚茶,诚心竭意拉李嘉诚加盟。

言谈中,李嘉诚表现出对新行业的浓厚兴趣。但他说:“老大(老板)还算蛮器重我,我去他厂做事没多久就走恐不太好。”

“晚走不如早走,你总不会一辈子埋在小小的五金厂吧?看这形势,五金难得有大前途。”

这正是李嘉诚所不愿的。他离开舅父的公司出来找工,只是作为人生的磨炼,而不是作为终身的追求。

李嘉诚终于跳出了五金厂。

辞工时,李嘉诚向老板进言:审时度势,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就调整产品门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塑胶虽用途广泛,仍不可替代一切金属制品。

篇六 李嘉诚如何创业
李嘉诚给创业者的101条忠告

【李嘉诚如何创业】

李101条忠告

1. 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小时,我就做工16小时

2. 我们的社会中没有大学文凭、白手起家而终成大业的人不计其数,其中的优秀企业家群体更是引人注目。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为社会作贡献,社会也回报他们以崇高的荣誉和巨额财富

3. 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4. 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向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问我自己,如5分钟后宣布有台风,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

5. 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感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

6. 我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即使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

8. 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的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捱的住

9. 好的时候不要看的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的太坏,最重要的是要有远见,杀鸡取卵的方式是短视的行为

10. 不必再有丝毫犹豫,竞争既搏命,更是斗志斗勇,倘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谈何在商场立脚,超越臵地

11. 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12. 在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勤奋、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一个信誉

13. 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样,若第一杆打得不好的话,在打第二杆时,心更要保持镇定及有计划,这并不是表示这个会输。就好比是做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

14. 我表面谦虚,其实很骄傲,别人天天保持现状,

就警

惕自己,若我继续有这个骄傲的心,迟早有一天是会碰壁的

15. 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16. 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李嘉诚如何创业】

17. 随时留意身边有无生意可做,才会抓住时机把握升浪起点。着手越快越好。遇到不寻常的事发生时立即想到赚钱,这是生意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18. 人才缺乏,要建国图强,亦徒虚愿。反之,资源匮乏的国家,若人才鼎盛,善于开源节流,则自可克服各种困难,而使国势蒸蒸蒸日上。从历史上看,资源贫乏之国家不一定衰弱,可为明证

19. 假如今日,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20. 你们不要老提我,我算什么超人,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人身边有300员虎将,其中100人是外国人,200人是年富力强的香港人

21. 长江取名基于长江不择细流的道理,因为你要

的支流,又怎能成长江?

22. 在我心目中,不理你是什么样的肤色,不理你是什么样的国籍,只要你对公司有贡献,忠诚、肯做事、有归属感,即有长期的打算,我就会帮你慢慢地经过一个时期而成为核心分子,这是我公司一向的政策

23. 一个总司令,是一个集团军的统帅,拿起机关枪不会胜过机关枪手,走到炮兵队操作大炮也不如炮兵。但作为集团军的总司令不要管这些,只要懂得运用战略便可以,所以整个组织十分重要

24. 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对人好,人家对你好是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你的核心人物

25. 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有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

26.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凭他们对整个家庭的巨大贡献,他们也实在应该取其所得,只有反过来说,是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公司应该多谢他们都对

27. 不为五斗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万别伤

28. 在我的企业内,人员的流失及跳槽率很低并且从没有出现过工潮。最主要是员工有归属感,万众一心

29. 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财源滚滚来

30. 我老是在说一句话,亲人并不一定就是亲信。一个人你要跟他相处,日子久了,你沉觉得他的思路跟你一样正面的,那你就应该可以信任他;你交给他的每一项重要工作,他都会做,这个人就可以做你的亲信

31. 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32. 有金钱之外的思想,保留一点自己值得自傲的地方,人生活得更加有意义

33. 以往我是99%是教育孩子做的道理,现在有时会与他们谈生意…但约1/3谈生意,2/3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国为世情才是大学

篇七 李嘉诚如何创业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95个建议_第三章 创业没有捷径可走

创业是年轻人普遍的追求。但由于缺乏经验,往往想像多于现实,乐观趋于盲目。在学习创业成功者的时候,有些年轻人只看到了他们取胜后的硕果和成功后的辉煌,却很少有人注意他们在成功之前是怎样用心规划、如何艰辛前进的。其实,创业没有捷径可走,因为,世上根本没有好赚的钱。

建议三十九:到大世界走走

到大世界走走,你会发现世界比你的家大,世界比你的学校大,世界比你居住的城市大。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真正长大了,眼界开阔了,心胸更大了。

大多数人只习惯在自己家里生活,最多在自家附近转悠。农耕文明时代,很多人终生都未出过远门,老死在一座山脚下,或一条水沟边。家,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好地方,而且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人熟是一宝。但人生的驿站不能太少,太惟一。譬如牛羊吃草,一个地方的草吃光了,就必须再换一个地方安营扎寨。再说,不边吃边走,怎么知道另外的地方草更多呢?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交通状况和通讯状况,世界变小了,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增多了,出门交朋友、出门看世界的机会也增多了。但仍有很多人对家的依赖太强,对自己熟悉的生存环境依赖太强,他们仍然是现代社会中的井底之蛙,封杀了自己发展的机会。

应该说,世界比你的家大,世界比你的学校大,世界比你居住的城市大。有很多大城市、大地方及名山古刹在你家之外,你应该到家之外的世界看一看,看看世界上还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做些什么事,他们和你有哪些不同。古人也教导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在强调阅历的重要,没有丰富切实的人生感受,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也不可能真正悟透其中的道理,看破事物的玄妙。中国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就游历甚广,这为他后来的《史记》创作既提供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又为他真切地感知人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大诗人李白,更是终生漂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黔首,都是他熟悉的对象,所以他的诗思才能想像宏大,洞穿幽微,感人至深。所以,年轻人应该走出家门,到更大的世界去闯荡。

走出家门之后,你一下子就会发现,世界确实很大、很精彩、很好、很富有,可是它们都是别人的。在家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掌上的明珠,在这个世界里,你是什么,谁也不会把你当回事。当你对世界初次接触的那种新奇感消失后,你会发现很多让你很沮丧的事情。离开了你熟悉的环境,你一下变得很孤单、陌生、无助,找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也很不容易,既费钱,又不舒服,完全不符合你的习惯。甚至连买一张车票这种很琐碎的事情,你也无能为力,需要大费周折。至于那些偶发事件,更是让你恼火。车匪路霸,小偷无赖,你对他们既愤怒又无奈。古人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此时你最有体会。父母对你平日的操心,现在你才意识到。但是这个世界也并非全坏,虽然它充满了凶险,但也充满了机遇。男人们似乎都很有身份,女人们似乎都很漂亮,面对这个世界,你大长了见识。如果说一两周岁时,你是在妈妈的怀中断的奶,那么,此时,你才在世界的“教育中”完成了“青春断奶”。

到大世界转了一圈又回到家中,你会发现你真正长大了,眼界开阔了,心胸更大了,对他人或事物的理解更透彻了。只是你的心思多了,肩上的担子开始重了。回想起在外面的见闻,那些磨难,那些沮丧,那些繁琐的事情,以及那些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它们让你明白了世事的繁复和人生的艰辛。自己独立面对世界,你才有了独立做人的体会。那些“风雨”和“世面”,磨砺了你人生的经验,你生命中最宝贵的独立品性出现了,这也就为你将来创

业打下了基础。

知道了大世界的存在,有了大世界的感觉,在大世界中生存,这才是你人生的真正开始。你没有能力时,你只是世界的一个旁观者,你得到的只是冷遇、挫折和被牺牲。当你有了足够的能力后,你将是世界的支配者,世界将献给你鲜花、微笑和更大的自由。这时,对你已不仅仅只是一个看世界的问题,而是如何分享世界的资源、文明和机会。你现在走出家门,仅仅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建议四十: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创业

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按时上下班、领薪水确实不冒什么风险。但也确实很难有大的发展,体会不到那种人在巅峰的快感。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创业

有许多年轻人以为,他们应当避免冒大风险。许多人从不考虑当一个为自己打工的业主,因为那“太冒险了”。接受大公司的职位是他们理想的选择,似乎其中不存在某天被解雇的风险,为什么还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投资机会呢?“公司”会始终如一地关心其职员的。许多人一心只想着“干活——拿工资——花钱”,要“公司”关心他们的生活。那就是理想的低风险的工作。

不论是昨天还是今天,都能听到关于款爷富翁的议论,也能听到和看见许多人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辞掉稳定的工作离开家乡;但总有那么些人只是在议论,或惧怕外面的世界,或留恋安乐的现实,于是整个的人生就停留在那衣食无愁富贵无望的平常水准之上。于是乎麻将、电视与闲聊充满了他们的生活空间,只待到昔日同学腰缠万贯、衣绵还乡之时才发现自己学识未长,智识未加,空留惆怅。

这样说,并不是反对人按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同的生活,但不论你怎样休闲娱乐,始终应在自身的目标上不断求取自身的进步。否则,只是艳羡外面的精彩、别人的富有而又驻足不前,不思进取,那么就是白白耗费青春。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敢于独立门户,就算你是一无所有的人,也应该时刻有自己独立开拓事业的想法,只有这样你才有独立创业的可能,如若不然那你永远不会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事业,只能永远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为了你的独立梦想早日成为现实,就应该从现在做起,没有什么比依赖他人更能破坏独立自主能力的了。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将永远坚强不起来,也不会有独创力。

谁能想到,资产达310亿美元,且闻名于世的惠普公司当年是以538美元在一间车库起家的。

1938年,两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惠尔特和普克德,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看到求助他人谋生的艰辛,看到许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走投无路的窘态,忽然悟出了一个庞大气魄的人生哲理: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开创一番事业,为别人创造工作的机会。

于是,他俩摆脱了受雇于人的思路,决定合伙开创自己的事业。两人凑了538美元,在加州租了一间车库,办起了公司,公司以两人姓的头一个字母组合为名。

他们深知,创业,固然比受雇于人的名声响、气魄大,但付出的辛劳、代价,更大、更多,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写字楼店

最新成考报名

  • elitebasic(衣俪特)参加上海校服展了!
  • 【创业失败】创业失败身体运毒
  • [农村冷门小生意]冷门小生意
  • 韩国料理加盟排行榜_韩国料理加盟
  •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
  • 【0048香辣虾加盟费】0048香辣虾加盟
  • [池上便当加盟费]池上便当加盟
  • [加盟麦当劳需要多钱]加盟麦当劳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