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花泥鳅养殖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9    阅读:

篇一 花泥鳅养殖
王亮:养殖花泥鳅赚百万的泥鳅达人

  [生财有道]永不止步的泥鳅达人(20140409)

  花泥鳅生长在长江中上游,只有5月到8月才能捕捞到,因为稀有所以价格很高。这种泥鳅养殖四个月,个头就比普通的泥鳅大三四倍。四川内江的花泥鳅养殖户王亮的泥鳅种苗年销售额能达到六百多万元。

  相关新闻:

  记者见到王亮是在内江的川中丘区长江农业示范园养殖基地,他所创办的科信达养殖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个示范园,他身材不高,瘦瘦的很是精神,见到记者后他就不停的介绍他繁育的花泥鳅。

  王亮所说的花泥鳅其实是它的俗称,本名叫中华沙鳅,是一种鱼类,生长在长江中上游落差较大的水域,也就是在重庆到宜宾一带。它外观像泥鳅,身上有一道一道的花纹,身体非常柔软但是很灵活,肉质细嫩,营养价值极高。

  说到为什么要研究繁育中华沙鳅呢?王亮说这源于一次偶然。原来有一天王亮要在饭店里请朋友吃饭,朋友点了条鱼,王亮一看价目单,300多元一斤?!这是什么鱼啊,这么贵。后来服务员介绍这是中华沙鳅,因为数量不多,所以物以稀为贵。王亮当时也没在意,但是品尝之后他发现,这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搞水产养殖出身的他开始意识到,如果能够成功繁育并规模养殖,这是非常有市场前景的。

  说干就干,他找来了很多科技人员,开始研究人工繁育沙鳅的大计。这时问题又来了,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研究过,也没有繁育成功的经验,所以一点可以借鉴的资料都没有,所以当地的水产部门也是与王亮一道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繁育成功,并已经安全越冬,明年开始规模养殖,年底推向市场。

  在繁育的工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次他出差去成都,万万没有想到养殖基地停电了,几个池塘的增氧机停止了工作,花泥鳅种苗大量死亡,这让王亮一下子损失了2万多元。这之后他发现,学习养殖的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中华沙鳅对水质要求很高,普通的自来水含氯很高是不能养殖的,对水温也有严格的控制,另外如果出现缺氧,几分钟就会死掉。于是他投入大量资金,对池塘设备进行改造,增加了停电宝、发电机、停电报警器等设备,今后不管是停电或是下雨都不会影响生长了。

  现在公司也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品牌“大千花泥鳅”,也是想通过商标注册,让自己的品牌像张大千的书法作品一样驰名中外,成为内江的一个独特的标志。据说王亮的花泥鳅参加了09年中国西部博览会,今年又参加了全国农博会,签下了不少的大单,王亮预计明年规模养殖后,当年就可以获得150万的收益。王亮还有自己的打算,今后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更多村民发展特种养殖。中华沙鳅的成功繁育,不仅使王亮和他所带动的农户增收致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有机会在天津品尝到美味的花泥鳅了。

篇二 花泥鳅养殖
[科技苑]王水章无土泥鳅养殖技术前景好

[科技苑]养泥鳅不用泥(2010.12.7)  

河南省郑州市郊区的黄河滩上,王水章的泥鳅养殖场,养殖泥鳅生长在没有泥的池子里,非常稀奇,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最开始的时候,王水间也是用有土养殖泥鳅,因为养殖密度比较高,一般像我们目前池塘养殖的密度,一亩在一千斤以上。这么高的养殖密度,势必是要加大饲料的投喂量的。而加大饲料投放量会致使淤泥非常脏,特别是中后期淤泥非常脏,影响水质,泥塘的水质一旦恶化,就很难恢复了,会引起泥鳅产量下降。

于是王水章想用无土养殖泥鳅,刚开始的时候,在夏天,温度非常高,水温达到了45~48℃,泥鳅没办法休息,批量出现死亡的。于是弄点草,这样温度降下来了,但泥鳅还是不断死亡。为什么呢?

原来泥鳅是跳出水面呼吸的,而过多的水草确实影响了泥鳅的正常生长,于是王水章赶紧去除一部分水草,他最后的经验是:无土养殖泥鳅,水草的面积一般占水面的1/3,最多不超过2/3。

... ...

王水章在水上做足了文章。他养泥鳅不用泥,扣上大棚,又是泥鳅又是菜,这种无土泥鳅养殖模式让王水章如鱼得水。技术创新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让他的生态科技示范园又增添了新内容。

■科技苑视频同步解说词:

(主持人)泥鳅泥鳅,一般认为泥鳅离开泥是很难养活的,况且现在是大冬天,要在以往泥鳅都该冬眠了,然而在河南省郑州市郊区的黄河滩上,有一处泥鳅养殖场,养泥鳅不仅不用泥,而且那里的泥鳅不冬眠,长的还蛮欢实的。

这个大棚从外面看不过是一个大棚,进去一瞧,大棚里种着蔬菜。哎,蔬菜种在水里边,这并不算新鲜;再仔细瞧,这水里边还有动静。原来里边藏着成群的泥鳅,这还不算新鲜,新鲜的是这些泥鳅生长在没有泥的池子里。

就这样的大棚,效益可不低。

(采访)河南省郑州市某生态科技示范园总经理王水章:一亩地能收入三万元,应该是没问题。

说这话的就是泥鳅养殖场的主人王水章。王水章的泥鳅养殖与众不同,不用泥却能养出好泥鳅。

我们知道,泥鳅最喜欢钻泥了,这滑溜溜的泥鳅钻泥的本领真不小。专家说,在野生条件下,对于泥鳅来说,泥确实是必不可少。

(采访)河南省科学院博士周文宗:泥鳅在野生环境本身在自然界里面,它本身就是钻泥的,这个泥主要是提供一种稳定黑暗的,特别是温度的稳定。这样,有利于泥鳅越夏和越冬。

有了泥,泥鳅就可以抵御夏季的高温和冬季的寒冷。一般水温高于33℃以上,或者低于15℃以下,泥鳅就会钻进泥里,保存体力,准备夏眠和冬眠了。不仅如此,这泥也是泥鳅平时休息和躲避敌害的场所。另外,泥里边还有泥鳅所需要的一些活体饵料。

篇三 花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品种大全

泥鳅养殖品种大全

2009-08-20 10:33

目前,人工养殖以真泥鳅、大鳞副泥鳅为主。真泥鳅,又称圆鳅(体形圆柱形故名),长势稍慢一点,但卖相好,市场价格高一些。大鳞副泥鳅又生长稍快,因有似鳞点状在身,销售价格低一些。

真泥鳅

就是一般的泥鳅,主要特征是体园形、色淡灰白色。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 下颌2对一大一小。尾鳍圆形,鳞片细小,理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 黑色大斑。体表粘液较多,头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较小。

大鳞副泥鳅

<iframe id="google_ads_frame1" style="left: 0px;

src="

4&u_cd=32&u_nplug=0&u_nmime=0&eid=36814001&fu=0&ifi=1&dtd=47&xpc=jFw82ZboKv&p=http%3A//" frameborder="0" width=

英文名称 Cobitidae 原产地及分布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

体形酷似泥鳅。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较泥鳅体鳞为大,埋于皮下。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 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 生活习性与泥鳅相似。

中华花鳅

中华花鳅属于鳅科,须4对,眼下刺分叉。侧线不完全。背鳍起点距吻端与至尾鳍基距离相等。尾柄较短,尾鳍稍圆或平截。体侧 沿纵轴有10~15个斑块,尾鳍基上侧具一黑斑。小型底栖鱼类,生活于江河水流缓慢处。以食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藻类为主。分布于长江 以南各江河。

大斑花鳅

鳅科,须4对。眼下刺分叉。侧线不完全。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尾柄较长,尾鳍后缘平截或稍圆。体侧沿纵轴 有6~9个较大的略呈方形的斑块,尾鳍基具一黑斑。底栖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浅水区。个体小,数量不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 及其附属水体。

中华沙鳅

鳅科,须4对,眼下刺分叉。侧线不完全。背鳍起点距吻端与至尾鳍基距离相等。尾柄较短,尾鳍稍圆或平截。体侧沿纵轴 有10~15个斑块,尾鳍基上侧具一黑斑。小型底栖鱼类,生活于江河水流缓慢处。以食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藻类为主。分布于长江以南 各江河。

长薄鳅

属鲤形目,鳅科,沙鳅亚科,薄鳅属。俗称:花鱼、花斑鳅、花泥鳅、花鳅、红沙鳅钻、火军。

体长,侧扁,尾柄高而粗壮。头侧扁而尖,头长大于体高。吻圆钝而短,口较大,亚下位,口裂呈马蹄形。上下唇肥厚;唇褶与颌分离 ,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吻须2对,口角须1对。眼很小,眼下缘有1根光滑的硬刺,末端超过眼后缘。鼻孔靠近眼前缘,前鼻孔呈管

状,后鼻孔较大,前后鼻孔之间有1分离的皮褶。鳃孔较小,鳃膜在胸鳍基部前缘与峡部侧上方连接。背鳍和臀鳍均短小,没有硬刺;背鳍 位于体的后半部;胸、腹鳍短,胸鳍基部具有1个长形的皮褶;尾鳍深叉状。鳞极细小。侧线完全。头部背面具有不规则的深褐色花纹,头 部侧面及鳃盖部位为黄褐色,身体浅灰褐色。较小个体有6-7条很宽的深褐色横纹,大个体则呈不规则的斑纹。腹部为淡黄褐色。背鳍基部 及靠边缘的地方,有两列深褐色的斑纹,背鳍带有黄褐色泽。胸鳍及腹鳍呈橙黄色,并有褐色斑点。臀鳍有2列褐色的斑纹;尾鳍浅黄褐色 ,有3-4条褐色条纹。

生活于江河中上游,水流较急的河滩、溪涧。常集群在水底砂砾间或岩石缝隙中活动,为底层鱼类。江河涨水时有溯水上游的习性。 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以底层小鱼为主食。生殖期在3-5月份,卵粘附在石上孵化。

长薄鳅分布于长江中、上游,从湖北、湖南到四川西部。

长薄鳅是薄鳅类中个体最大的种,一般个体重1.0-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左右。在长江中上游干支流的渔获物组成中曾占 有一定比例,是产地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因江河鱼类资源量总体下降,作为其食物的小杂鱼类明显减少,这对长薄鳅的生长有一 定影响;其次,江河上流水土流失,水文条件的改变又使栖息条件及产卵场所受到破坏;再则过度捕捞等综合因素,使长薄鳅的数量明显 下降。【花泥鳅养殖】

北方须鳅

别 名 泥鳅、泥勒勾子。拉丁学名:Misgurnus bipartitus (Sauvage et Dabry)

英文名称 Cobitidae

原产地及分布 分布于蒙古及我国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

鳅科。体细长。须较短。尾柄皮褶棱不发达。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第2~4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对。 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河沟、湖泊 植物碎屑及藻类为食。

数量较多,肉质细嫩,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花斑副沙鳅 及沼泽砂质泥底的静水或缓流水体,适应性较强。5~7月份产卵繁殖,卵略带粘性,产出后粘附于水草上。以昆虫及其幼虫、小型甲壳动物、

鳅科,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口角须较长。眼下刺分*,未端达眼球中部。颊部被细鳞。腹鳍末端距肛门甚远。肛门位于腹鳍基 至臀鳍起点之间的前3/5处。

栖息于砂石底质的江河底层。食水生昆虫和藻类。个体小。广布于北起黑龙江南至珠江的各江河。

庭院养泥鳅

2009-08-20 10:40

全国闻名的“鳖鳅致富”的湟川,除有 3 万养鳌户年产鳖 75 万千克创收 4 亿元,并有上万农户利用庭院土法养泥鳅增收。如只占 200 米 ,即可年获利 1 万元。其特点是占地少、养殖易、不占劳力、投资小、效益大。因此,农户赞道:“庭院好似聚宝盆,养殖泥鳅添金银,喜奔小康庆丰年,人人拍手贺新春”。其养殖土法如下:

1 .合理建池 应方向朝阳、水源充足、排灌自如、管理方便。池材不限,但要求防渗、防逃。面积 100 一 200 米,深 1 米,水

深 50 厘米左右。池底铺肥泥 30 厘米,供鳅潜入栖息。池子应设进、出水口,并做拦鳅设备。

2 .清池消毒 每亩用 50 千克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并适量施些粪肥,以培肥水质。待 7 一 10 天石灰药性消失后,方可放养鳅种。

3 .放养鳅种 凡引购、捕捉者均可。需放 3 厘米左右、活泼健壮的鳅种。放养前应用 3 %食盐水浸浴 10 分钟消毒防病。宜在 3 一 4 月晴天放养,每平方米水面约放养 1 千克。

4 .科学投饵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养殖时,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可投喂些动物性饵料,如螺蚌、蚯蚓、蛹粉、动物下脚料等,

还可搭配投喂部分植物性饵料,如米糠、豆饼、米饭、菜叶、水草等。投喂量: 3 月份为池内鳅总重 1 %、 4 一 6 月份为 4 %、 7 一 8 月份为 10 %、 9 一 10 月为 4 %。秋末越冬不投。投饵应设饵料台,以免浪费。同时,投饵要适量,宜在 2 一 3 小时内吃完为好,否则会胀死。

5 .勤换新水 要经常观察水质变化,一般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防止池水过肥。如发现泥鳅时窜出水面,说明水中缺氧,应换注新水。特别是在雷雨、闷热天气时,更要勤注新水增氧。有条件,也可用小型增氧机增氧,以防止泛池死亡。

6 .防治疾病 如常见的水霉病与鳍病,可分别用每毫升含 10 一 15 微克的抗生素溶液浸浴 10 分钟。

7 .消除敌害 如常见的水蜈蚣、夹子虫等,可用煤油灯诱杀。

实践证明,按上法只养 120 一 150 天,鳅可长到 10 一 15 厘米,达到出口规格。如 200 米,即年产 500 千克,获利 1 万元,效益非常可观。

22 2

篇四 花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中的陷阱

泥鳅养殖中的陷阱(看了不

后悔)

 泥鳅养殖中所谓的泥鳅公司或者协会什么的,给养殖户的四大骗局:

一,炒种,把收购的国产大泥鳅说成是国外进口优质杂交种,卖价高达几百块一组(两公一母),那只不过是三条大泥鳅而已。

二,炒苗,把野生小泥鳅当孵化繁育苗,有的甚至把不适合养殖的小泥鳅品种当苗卖,坑害养殖户。

三,炒技术,搞技术培训班,都是书本上的东西,拍的DV全是花架子,自己可买一些书看看,结合自己的疑惑走访第一线的养殖户比什么都强

四,炒服务,承诺的售后服务兑不了现,泥鳅供应缺口大,根本就不愁销,不需要他的承诺。

泥鳅也就那么几个品种别信别人什么种啊种的!现在很多

的泥鳅已经被那些搞孵化的乱交搞杂了有的甚至长的变态了,要想找纯种还得到偏远地方没有养殖场的地方去找,不就是黄板鳅和青鳅这两种嘛!当然了还有江里的沙鳅与花斑鳅等之类的但是那些不是我们现在养殖的种类! 把野生小泥鳅当孵化繁育苗,这是目前炒苗的操作方式,你看那些宣传什么品种的在百度上做推广的什么公司什么养殖场啊都是这样的。有的甚至把不适合养殖的小泥鳅品种当苗卖,你说的这种是公鳅比例大不适合养殖,因为公鳅是不容易增肥的,所以养殖户养一年也养不大。 另外你说的多看书我觉得你要按书上的去养赔死你,赔的都会让不知道怎么赔的!你仔细看看那些书全国编的几乎都一样,还不是你抄我我抄你,有实践经验吗?没有!一点意义都没有!现在我们国家编书的都这样

说得大实话,不过要依靠野生苗来供应市场那肯定是不能满足的,所以市场价格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肯定就会有人做人工繁殖来提供好苗,所以只要你找对了地方,肯定是能学到真技术的,你说是吧!

泥鳅水花培育成活率低的基本原因: 1,培育池面积过大,水体过深,淤泥过厚,不便于管理。

2,清塘后,水温较低,残留的毒性没消失,或者大量施用了没发酵的有机肥,导致水中有害物浓度偏高。

3,培育池敌害生物太多,清塘不彻底,或者注水混进野杂鱼,蛙卵等,与泥鳅水花争食,甚至于以水花为食。 4,放养密度不合理,或者没有保温设施而过早的放养。

5,缺乏适口的饵料,饵料品种单一,水花不爱吃或者吃不了,导致水花消瘦而大量死亡。

篇五 花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技术资料大全

【花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技术

【市场预侧】

泥鳅是鲤形目中的小型淡水鱼类。由于泥鳅的肉质细嫩、清淡、鲜美,历来是人们喜食的鱼类之一。泥鳅营养丰富,可食部分占80%左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是优质水产品。泥鳅具有暖中益气的功效,对肝炎、小儿盗汗、皮肤疹痒、跌打损伤、手指疗疮等具有一定的疗效,泥鳅又是一种强身保健食品。

近年来泥鳅天然资源总的趋势在下降。这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加,捕捞强度的加大,农药大量使用等原因所致,开展泥鳅的人工养殖有着广阔的前景。

从国内市场的情况来看,由于泥鳅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我国居民尤其是南方居民,有食用泥鳅的习惯,泥鳅在鱼类中销路一直看好。

国际市场上,在日本和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我国产的泥鳅很受欢迎。日本每年的泥鳅销售量约为4 000吨左右,其中有2500吨左右要从我国和韩国进口。

【效益分析】

泥鳅的养殖生长周期比较短,一般经过120~150天的饲养就能达到上市的规格。泥鳅养殖的产量比较高,在庭院养殖条件下,一般每100-200平方米的池塘可产泥鳅250-500千克,收人可达2 500-5 000元。

利用稻田养殖,每667平方米稻田可产泥鳅50-100千克,仅泥

鳅的收入就能达到500-1000元。泥鳅的生命力较强,容易进行人工养殖,对水体要求不严格,投资少、见效快,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比较高。

【发展方向】

目前市场上泥鳅消费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个体较大的泥鳅比较好销,价格是一般个体的1倍。二是自然生长的泥鳅,比人工养殖的泥鳅好销,价格比人工养殖的高。在泥鳅的养殖上,要注意个体的培养,养殖时间从1年延长到1年半或2年;在养殖泥鳅时尽量让其自然生长,减少人工投放饲料的次数和种类,禁止投放各种添加剂、生长剂等,生产符合消费要求的绿色食品。

【养殖技术】

(一)稻田养殖

1.鱼苗的来源养殖泥鳅的鱼苗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自己繁殖。春季在泥鳅产卵前,从天然的水域中捕捉体长15厘米以_.L、年龄在二年以上的泥鳅,放人专用的繁殖池内进行繁殖,雌雄比例为1:2-1:3,每条雌鱼产卵量平均为2 600粒左右。二是从市场上收购鱼苗进行放养。三是从水产繁殖部门购买鱼苗。

2.养殖田块选择泥鳅产量高低与稻田适宜的条件有关。首先,要有充足的水源,选择的稻田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等。其次,适宜的土质,以保水力强的壤土或茹土为好,沙土最差。土质要求肥沃疏松、腐殖质丰富、耕作层土质呈酸性或中性、泥层深20厘米左右。

【花泥鳅养殖】

为了便于管理,养泥鳅田面积以333-667平方米为好。水稻品种选择单季中稻或晚稻。

3.稻田整治首先,在稻田埂四周用白色窗纱设立20厘米高的防逃网。其次,在稻田内挖鱼沟和鱼池。鱼沟鱼池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8%,鱼沟深和宽分别为35厘米和50厘米,在插秧前或插秧后开挖。鱼池深0.5 -1米,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每667平方米鱼池的面积为1平方米。

4.鱼苗放养和管理插秧前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料3 000千克,让其充分腐熟,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生长。秧苗返青后,保持10-20厘米深的水层投放鱼苗,鱼苗的投放量每100平方米5-10千克,投放后1周内不用喂养,1周后投料喂养,投放的饲料主要有麦鼓、豆渣和混合饲料等。为了便于捕捞,饲料的投放地点固定在鱼池内,不要随便变动位置。投放时间每天傍晚前后,每天一次。

另外一种稻田养殖方法,是插秧后直接向田里投放没有产卵的亲鱼10-15千克,任其自然繁殖生长,只要加强有机肥料的施用和管理,也能取得较好的收益。

5.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化肥施用要严格控制用量,施用过量引起泥鳅的死亡。每667平方米几种常用化肥的一次安全用量分别为:硫酸按10-15千克、硝酸钾3~7千克、尿素5-10千克、过磷酸钙5-10千克、碳酸氢钱15-20千克。

【花泥鳅养殖】

养殖泥鳅的稻田应尽量减少农药施用次数,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对泥鳅比较敏感的低毒农药也

不能施用。为了减轻对泥鳅的影响,施肥或施药前要增加水层,最低水层应不少于6厘米。

水稻收割后,当气温降到10℃左右时就可以捕捞,捕捞过晚泥鳅钻入泥中越冬,增加捕捞的难度。【花泥鳅养殖】

(二)池塘养殖

1.池塘建造选择废旧池塘,加高围堰,建立进、排水口和溢水口。把水抽干,晾晒5-7天,用生石灰进行全塘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 15千克,与池底的泥土充分混合,3天后注入清水。注水后每1平方米施用干鸡粪10~20千克或猪牛粪50千克,培养饵料,2周后放人鱼苗。

2.鱼苗放养一般每平方米池塘可放养水花鳅苗(孵化出2~4天的小苗)800-2000尾;放养体长1厘米(约10日龄)小苗500-1000尾;放养体长3~4厘米的鱼苗100~150尾; 体长5厘米以上的鱼苗50~80尾。有微流水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条件差的则减少放养量。

3.饲养投喂和管理在离池底10~15厘米处建投料台,做到投料上台。投料要做到定时,每天上年9:00和下午16::0-17:00各投一次。 为了改善水质,池塘内放养水葫芦等漂浮性水生植物。要经常注意水质的变化,发现泥锹“浮头”和“泛池”应及时冲换新水,定期检查泥鳅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饲养方法和饲料配方。

泥鳅还有其他一些养殖方法,如网箱养殖、庭院养殖、拦河养殖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农民朋友可根据条件灵活选用。

【销售策略】

当泥鳅体重生长到10克以上,每千克约80-100尾时,就可以捕捞出售。泥鳅的生命力较强,适宜长途运输,把捕捞的泥鳅运到城里销售,可以卖个好价值。选择个体较大的泥鳅出售,价格较高,个体较小的继续放养。休眠期的泥鳅价格较肩,可捕捞出售。根据国际市场行情组织泥鳅出口,价格是国内市场的几倍。

【风险提示】【花泥鳅养殖】

养殖泥鳅的风险较小。为了减少风险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养殖泥鳅要加固、加高围堰,防止泥鳅逃跑,造成较大损失。二是喂养方法不正确,引起泥鳅胀死或水质变坏、“泛池”等,造成大面积死亡。三是捕捞过晚,泥鳅钻人泥中越冬无法捕捞,造成一定的损失。资料来源 创业一本通网

【市场预侧】

泥鳅是鲤形目中的小型淡水鱼类。由于泥鳅的肉质细嫩、清淡、鲜美,历来是人们喜食的鱼类之一。泥鳅营养丰富,可食部分占80%左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是优质水产品。泥鳅具有暖中益气的功效,对肝炎、小儿盗汗、皮肤疹痒、跌打损伤、手指疗疮等具有一定的疗效,泥鳅又是一种强身保健食品。

近年来泥鳅天然资源总的趋势在下降。这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加,捕捞强度的加大,农药大量使用等原因所致,开展泥鳅的人工养殖有着广阔的前景。

从国内市场的情况来看,由于泥鳅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我国居民尤其是南方居民,有食用泥鳅的习惯,泥鳅在鱼类中销路一直看

篇六 花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经验_2_苗种培育要点

泥鳅养殖技术——苗种培育

92 泥鳅苗种发育各阶段有哪些特征?

表5—16 鳅苗孵出时间与相应特征 孵出时间 体型长度 型态特征

全长约3.5

刚孵出时

毫米 全身透明,吻端具黏着器。

口裂出现,口角有1对芽基;鳃丝露出在

孵出后8

小时左右 苗长约4毫鳃盖外,形成外鳃;胸鳍逐渐扩大,全身米 出现稀疏的黑色素,这时泥鳅苗由刚孵出

时呈透明的“痘点”状到体色逐渐变黑了。

口下颌已能活动,口角出现2对须;卵黄

孵出后33苗长4.5毫

小时 米

体表黑色素增加。

已能作简单的游动;具须3对;鳃盖扩

孵出约60苗长5.5毫

大.已延伸到胸鳍基部.但鳃丝上仍有外

小时 米

露部分;鳔已出现;卵黄囊接近消失;

外鳃已缩入鳃盖内;鳔已渐圆;具须4孵出84小苗长7毫米

卵黄囊全部消失:时 左右

鳅苗能自由游动。

鳃已发育完整;具5对须;鳔成圆形;胸

孵出后12苗长11毫

鳍缩小。尾鳍条增多,背鳍条和臀鳍条均

天 米

已发生

苗长达到

孵出后21

天 15毫米以

上 形态已与成泥鳅相仿。这时候的泥鳅苗的呼吸功能由鳃呼吸逐渐转化为兼营肠呼吸,

泥鳅苗是指泥鳅从受精卵中脱膜孵出,卵黄囊吸收完毕,鳔功能发挥作用,能平衡游动,并已开始主动摄取外界饵食,尚未出现性分化,下外于向成体体形状变态的早期发育个体。

苗刚孵出时,全长约3.5毫米,此时泥鳅苗都黏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孵出约3天时,已能开口摄食轮虫等食物,

此时应开始喂食,如若不喂,第5天便开始出现死亡,10天全部死亡。孵出后21天,苗长达1.5厘米以上时,活动能力很强,可作长时间游动,其性状特征与成鳅相仿,也就是说,这时的肠除了消化吸收功能之外.还具有肠呼吸功能,此时不能投喂太饱,以免影响肠呼吸功能。 泥鳅种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形态特征、习性与成体完全相同,自性腺开始发育的个体。

通过孵出后的前期培育(约21天)泥鳅苗形态已长成与成体相似。呼吸功能也逐渐健全,这时便转入泥鳅夏花培育阶段,从1.5厘米的泥鳅苗培育长成3厘米的夏花称夏花培育阶段。

孵出的泥鳅苗经1个多月的培育,长成夏花已开始有钻泥习性,这时可以转入成鳅池中饲养。但为了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也可以再饲养4~5个月,长成体长达6

厘米、体重2克以上的大规格泥鳅种时,再转入成鳅池养殖。这个阶段就是鳅种培育阶段。如果泥鳅卵5月上、中旬孵化,到6月中、下旬便可以开始培育鳅种。7~9月份则是养殖鳅种的黄金时期。也可以用夏花泥鳅分养后经1个月左右培育成5厘米的鳅种,然后就转入成鳅养殖池养殖商品鳅。

93 泥鳅苗种培育阶段如何划分?

泥鳅苗种培育分为:泥鳅苗培育阶段,夏花鱼种培育阶段,鱼种培育阶段。

94 如何培育泥鳅苗?

孵化后约3天,卵黄囊全部消失,口器形成,肌节增多,尾鳍鳍条出现,胸鳍显著扩大,鳔也出现,这时泥鳅苗开始从侧游变为短距离平游;肠管内充满食物,开始主动摄食,这阶段应人工投喂。一般可投喂煮熟的蛋黄及鱼粉等。

方法是将蛋煮熟,取出蛋黄,装在100目筛绢袋中在盆水中捏洗出蛋黄悬浊汁,然后泼洒投喂。这时如鳅苗在孵化缸内,水流应减缓。投喂量为每10万尾苗第一天喂1个蛋黄,第二天1.5个,第三天2个,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若是鱼粉,则每10万尾每天喂10克。没有鱼粉的可用鱼晒干后磨成粉也可以。连喂2~3天后,待苗体颜色由黑色转变成淡黄色时,便可以出缸下池进行夏花培育。 95 如何准备泥鳅夏花培育池?

采用专用泥鳅苗培育池最好,但采用稻田或池塘里开挖的鱼沟、鱼溜也适宜进行鳅苗培育。一般在放苗前10~15天清整除野消毒,然后注水20厘米,施适量有机肥培养饵料生物,待清整药物药性消失、水色变绿变浓后即可放苗。

篇七 花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一、泥鳅养殖池水要求

1)水温: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人工繁殖的条件下,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 ,最适水温为22一28 ℃。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天气闷热时,池水易缺氧,如发现泥鳅游到水面吐食空气,应及时添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2)水质: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cm~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为6.5-7.2),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并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

注意:要经常注入新池塘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泥鳅养殖池水干净无污染是保证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并每隔一定时间(15-30天)用1-2ppm的漂白粉消毒一下,以达到灭菌防病目的。

二、泥鳅养殖模式及池塘建造标准

1)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地势平坦、通风向阳、进水和排水都方便、交通方便地方。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形状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以长方形、东西走向较好。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

2)庭院养殖: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平方米~80平方米,池深1m~1.5m。,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cm~6cm。池底中央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

3)坑塘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每平方米可放养120尾左右。一般常规鱼类在这种坑塘中会因有机质过多、溶氧不足而导致缺氧死亡。泥鳅因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而在这种坑塘中生长良好。其管理方法亦与池塘养殖相同.一般只需投点猪、鸡粪一类的有机肥料和农家的残存剩品,如米糠、菜饼等,即可获得较高产量。

4)稻田养殖:稻田选择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其饵料种类可以农副产品为主,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粉即可。后期可在集鱼坑多投喂一些饵料,利于集中捕捞。在饲养期间,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以防逃跑。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最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中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5)放养前应进行泥鳅养殖池塘消毒及环境改善,其方法和用量具体参考如下: 消毒: 一般用生石灰,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鳅种放养前7天~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塘;5天~7天后,蓄水10cm~20cm。

环境改善:泥鳅苗入池前,为了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根据池塘水质情况,投施一些有机和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以培肥水质,施用量参考10kg/亩~15kg/亩。待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

6)泥鳅投食及其用量标准

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要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粒径2.3毫米以内;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水温15℃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2%,水温20~28℃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3%~4%。每天投喂3次.

泥鳅的摄食量与养殖时间也有密切关系:3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4月~6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7月~8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9月~10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

泥鳅投食注意: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小时~4小时内吃完为准。成鳅期,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情况和泥鳅生长、摄食情况等作出适当调整。残饵要及时清除。

7)泥鳅投苗标准: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富、无病无伤、体色鲜亮,一般情况下,规格为体长5cm~7cm的鳅种的放养密度为80/平方米~100尾/平方米(每亩放养30-50公斤,有丰富水源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80~300公斤).

8)日常管理: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逃、防病;勤巡塘、勤作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延长泥鳅生长期);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等决定饲料投喂量。

9)疾病预防:每公斤饲料添加抗生素2克、三黄粉5克、维生素C 2克,拌匀投喂,每月1次,每次连喂5天,并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预防泥鳅气泡病时,做好对池中各种气体饱和度的检测,保证饲料供应充足,减少泥鳅吞食气泡的机会。若泥鳅已经发生了气泡病,可用5毫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并排出一部分老水,添加新水。另外,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溶水全池泼洒防治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

总结:力争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要及时清除鳅池中的水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

10)捕捞: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elitebasic(衣俪特)参加上海校服展了!
  • 【创业失败】创业失败身体运毒
  • [农村冷门小生意]冷门小生意
  • 韩国料理加盟排行榜_韩国料理加盟
  •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
  • 【0048香辣虾加盟费】0048香辣虾加盟
  • [池上便当加盟费]池上便当加盟
  • [加盟麦当劳需要多钱]加盟麦当劳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