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21    阅读:

篇一 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摆地摊的菜贩子年收入50多万是怎么做到的?


  72岁的王大爷是湖南株洲的农民,2013年底他在儿子居住的深圳小区菜市场盘下一个摊位卖菜,1年赚了50多万,王大爷到底有啥绝招呢?

  第1个绝招:细分买菜人的需求,针对性的初加工

  王大爷发现,深圳买菜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喜欢新鲜的好菜;一类是图省事的,对难处理的菜一般不买。王大爷准备了两种类型的菜,来满足上面两类人的需求。

  第一类菜:卖相很好的菜。每天菜贩子把菜送到他的摊位时,王大爷就和保姆一起择菜,把菜搞得漂漂亮亮,然后用保鲜膜包装好,这样的菜很受白领顾客的喜爱。

  第二类菜:方便烹饪的菜。王大爷和保姆把土豆削皮,把豇豆折成一段一段,把南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等于卖半成品菜。价格贵30%左右,却深受时间紧的上班族和手脚不灵便的老人的喜爱。

  第2个绝招:给小区附近的小餐馆送半成品菜

  王大爷的半成品菜,深受顾客欢迎,也引起了小区附近很多小餐馆老板的兴趣。虽然价格要贵一点,但却可以省下一个小工的开支。那么多菜,王大爷择不过来,小区有一群没事干的人,王大爷把闲散的碎片化的人力资源充分整合择菜,同时保证质量。

  第3个绝招:给顾客做美食顾问

  王大爷曾做过单位食堂的大厨,他充分发挥烹饪特长,给顾客当美食参谋。比如素菜如何与荤菜搭配等等。王大爷还到深圳小区旁的彩印店,把每一种蔬菜的烹饪技巧制作成小卡片,提供给有兴趣的顾客。

  第4个绝招:搞“回头有奖”

  王大爷请人刻了一枚大印章,印在为顾客提供的国家级标准的食品袋上,顾客下次来买菜,凭这个袋子可以享受5%的优惠。除了这个,一般顾客买菜,王大爷总会送几根葱苗蒜秧。

  王大爷在深圳菜市场的这些绝招,让他的生意非常火爆,效益很稳定。俗话说:行行出状元。这位大爷就是个榜样。

  详解:菜贩子是怎样赚钱的?

  杭州市农贸市场协会秘书长许柏龄说,蔬菜经营户们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年赚十万元,人均五万元,并不算高。但与一般居民收入增幅相比,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快很多。3年里菜贩收入增长了一倍左右,而2008年9月杭州市区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960元,今年为1310元,增幅为36%。

  菜贩们是这个城市的一员。在近江、朝晖等农贸市场,有的菜贩在杭州已经卖了十多年菜。和杭州人一样,他们面临同样的住房、生活成本。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郭继强教授认为,菜贩是个脏、累的辛苦活,每天都要工作,城市人不愿意干。以前菜贩们的收入等同于农民工,只要维持基本生活。而“菜二代”的出现,意味着这个行业的人群已经变成城市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对于菜贩的收入模式,专家们看待角度不同。许柏龄建议一边合理控制蔬菜利润,一边给予生活支持。蔬菜等农产品是基本生活品,政府应该有指导价,毛利率应在30%上下浮动。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省社会学会长杨建华认为,政府对菜贩这个群体应给予关心,应该像对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一样提供廉租房,以及上学、看病、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和保障。

  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郭继强教授认为,在他们这几年大幅增长的利润中,有一部分体现了劳动经济学中的补偿性工资差别。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有的工作令人轻松、愉快和安全,有的工作则令人感到单调、枯燥,或者不安全。由工作的这些特性引起的工资差别称之为补偿性工资差别。他注意到,美国的环卫工人年收入可达15万美元,而大学教授的年收入只有8万-10万美元。

  通过竞争降低菜价

  人们通常在居住地就近买菜,根据统计,杭州市的蔬菜零售约有九成通过农贸市场完成。有业内人士认为,从数量上来说,农贸市场摊位是种相对垄断的资源。杭州市政府定点农贸市场近年来增加有限。2006年至今,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分别增加2家,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分别增加3家,下沙开发区增加4家,西湖风景名胜区增加1家。与城市规模的发展速度并不协调。

  数量不足又相对垄断,这可能是目前农贸市场菜价比社区小店卖得贵的原因之一。在长庆街的新华路农贸市场、几百米外的世纪联华超市,小白菜卖4.2元-4.5元/斤时,附近的社区小菜店里的售价是3元/斤。

  郭继强教授认为,目前的农贸市场竞争不充分,摊位存在垄断现象。政府应当允许更多竞争者进入,设法将众多马路菜场合法化,鼓励更多的社区菜店出现。通过市场之手取消菜价中的垄断利润,从而达到降低菜价的目的。杭州市农贸市场协会秘书长许柏龄建议,通过经济合作社,将更多直供直销农产品报团合力引入市场,利用直供直销激活农贸市场,打破垄断。

  买菜的人看问题很直接,菜贩们把蔬菜从勾庄批发来,卖出的价格比进价贵一倍还不止。他们认为,菜价贵,就贵在这“最后一公里”上。事实上真这样吗?为了了解菜贩的实际经营情况,9月6日,记者跟随朝晖农贸市场的一位蔬菜摊主老付从进货环节进行了调查。

  凌晨进菜

  凌晨一点半,老付和以往一样叫醒女儿,一道从朝晖七区租的房子出发,开着小面包车去勾庄的良渚蔬菜批发市场进货。女儿有些感冒,但是靠老付一人去进菜是不够的。

  半夜里,从上塘高架通往勾庄的路上,跑着的几乎都是五菱之类去进货的小面包车。半小时后,老付到了良渚蔬菜批发市场,此时市场门口已经停满了进货的面包车,里面灯火通明。进菜的人动作都很快,在里面走路得随时留神,一不小心就挡了别人的路或者踩到了菜。

  大门口的档口,卖的都是纸箱包装的番茄、花菜、西兰花等外地菜。往里走,一字排开的三轮车上都是本地菜农带来的叶菜。再往里是外地大卡车的领地,那里的成交量大,蔬菜会直接让客户从卡车里搬走。规矩是菜不能落地,如果落了地就说明放了不止一天,不新鲜了。

  老付一天要进几十种蔬菜。菜一贵,人们买的菜也少了,老付的生意不太好,前一天进的菜还剩了不少。不过这时品种并不能减少,品种全才能吸引客人到他摊上来。在四五个摊位翻看一番后,他终于找到了一家没有打水的小白菜,每斤3元。他摇着头问对方,菜价到底什么时候能便宜下来?对方和他一样也摇摇头。菜贵就少进点货,老付当天只进了20斤小白菜。

  当天空心菜每斤2.3元,碰到一家开价2元,老付看看又扔下了。空心菜叶上有隐隐的花斑,不仔细看发现不了。以前他上过当,花斑到了白天就会发作,菜会打蔫发黑,这样的菜就是便宜也不能进。

  有的蔬菜在市场里属于强势品种,可以制定特殊的游戏规则。松花菜只有兰州才有,运到时都装在纸盒子里。这种纸盒特别硬,其实有玄机。撕开纸盒,里面被灌满了水泥,这样就增加了七八斤的重量。松花菜只能整盒卖,连着盒子一起称重,水泥当成松花菜卖的价格,最终会由消费者埋单。韭黄也很特殊,整个市场里只有几个人手里有韭黄,是从上海运来的。当天的价格比上一天又贵了0.5元/斤,老付犹豫了一下,对方催促说,现在是7.5元/斤,等收摊就要8元/斤了。据说市场里卖韭黄的都是亲戚,价格都事先说好的,别处没有卖。

  一觉只能睡三个小时

  等进好一二十个品种的蔬菜,已经到了清晨五点半。此时在良渚回市区的高架路上又可以看到,同样进好了货的小面包车们正在奔驰。回到朝晖农贸市场再把货理好,8点左右生意就开张了。当天在老付的摊上,小白菜每斤4元,松花菜每斤5.5元,比进价贵1元-1.25元/斤,比进价贵三成左右。

  除了零售,老付还给饭店送菜,一天总共能卖一千多斤菜。菜摊的生意由他和老婆、女儿三人共同打理。中午回家可以睡3个小时,到了晚上8点多收摊,回家收拾好之后睡下已经晚上10点了,到了凌晨1点半再去进货,每天的睡眠时间加起来只有六七个小时。除了过年,这样的日子几乎全年无休。前两天因为女儿感冒,他有事外出,摊上只有他老婆一人,卖出的菜少了很多。

  菜价贵对老付来说不是好消息,菜价便宜的时候他的收入更多。

  9月26日,勾庄批发小白菜的价格是每斤0.8元左右,农贸市场里普遍卖2.5元,比进价贵了2倍,买的人多;而9月初,小白菜每斤进价3元时,农贸市场售价4元到4.5元,比进价贵了30%-50%,买的人明显少了。

  根据杭州市农贸市场协会秘书长许柏龄的长期观察:3年前,蔬菜的平均零售毛利一般为60%,不超过80%。而现在,利润最高时超过了200%,平均在100%以上。他据此估算,与前几年相比,农贸市场菜贩的收入涨了一倍。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年里,菜贩付出的摊位费、进货运输成本、在城市的住房等生活成本也都涨起来了。卖菜到底能净赚多少钱,他们大都不太愿意透露。据都市快报 记者 鲁莹


[1] [2] [3] 下一页

篇二 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朱约瑟:在赔钱的蔬菜买卖能做出赚钱的生意


[致富经]巧做赔钱买卖 财富年年激增(20121224)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凌晨三点,当杭州市大部分人还处于睡梦中时,这里却早已灯火通明,朱约瑟也到了他一天最忙的时候。

  朱约瑟:快点快点。

  早上六点左右,杭州市上百个单位食堂都会等着朱约瑟配送的蔬菜开工。今天一早,朱约瑟要配送20吨蔬菜。

  记者:感觉这车不少。

  朱约瑟:总共是28辆车,像这种的车子是有22辆。

  靠着这些车,朱约瑟三年就把这些普通的蔬菜从一百万元做到了九千多万元的年销售额,并且还在年年翻倍增长,而这都离不开他的这些配送车。

  农贸市场经营户 林传宝:好多人想不到的事情他能想到。

  村支书 翁小勇:他想了就去做,变成了一个实际的东西。

  水产经营户:现在做这个生意了,我们还在做这个小生意。脑子肯定活,看得出来,做大生意的人。

  大家都很佩服朱约瑟财富累积的速度,但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他的赚钱生意一开始在别人看来却都是赔钱的买卖,就连这个配送中心,刚开始成立时也是每年都在亏本。

  儿子 朱峰峰:包括车辆的购置,燃油费也全部加上去,一个是没利润,还一个甚至还要亏本。

  在赔钱的买卖中,朱约瑟也能做出赚钱的生意来,十几年的时间,他在水产生意、农贸市场和蔬菜行业都屡试不爽。那么,朱约瑟是如何赚到钱的呢?

  朱约瑟是杭州市萧山区人,今年49岁,高中毕业后就开始自己打拼,做过木工,批发过水产。1997年,朱约瑟做水产批发,有时一天就能赚一万六千多元,一年净利润有五十万元。然而,做到第二年时,老家的村支书给他打来了一个电话,朱约瑟毅然放弃挣钱的水产生意,选择回家接手一个烂摊子。

  村支书 翁小勇:当时我跟他说,我们那边有一个市场,你是不是可以回去搞一下。市场生意是很冷的,就是破破烂烂几个摊,我们政府比较头痛的一个东西。

  那个农贸市场属于村集体所有,每年单承包费就要30万元,谁一算账都知道,如果一旦摊位有闲置,承包人势必亏本。然而,朱约瑟却毫不犹豫地承包了下来。朱约瑟一上任便把30米的长条摊位切成了豆腐块,让每个摊位都成了好摊位。但是,即使市场红火,连空地都被利用起来,朱约瑟承包一年的纯利润最多15万元。可朱约瑟却说,他要靠着市场,一年内实现百万财富。朱约瑟是如何做到的呢?

  朱约瑟:农贸市场人流量比较大,那么我们想到,我们这里来开个超市,超市在城里面还是比较新鲜的,基本上城里也是很少的。

  周围有五万居民,超市却是独一家,朱约瑟的超市生意自然十分火爆。之后,朱约瑟乘胜追击,在周边乡镇如法炮制,一年下来,拥有的三家农贸市场和三家超市让他净赚两百万元。

  朱约瑟:没有这个市场,就是没有这个机会去开超市,赚不了多少钱,就光这个市场钱。我一贯的理念就是赚钱不是一对一,有一方面可能会失去,但你失去了一点小头,你更大的要赚进来了。

  靠着农贸市场带来的人流,朱约瑟一年挣到了一百多万。2007年,朱约瑟在农贸市场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经营户越来越多,而自己种菜拿来卖的老百姓却越来越少了,他觉得其中必有商机。

  这里是萧山区宁围镇新安村。2007年11月,朱约瑟走出了令大家惊讶的一步。本来500块钱一亩的土地,因为当地土地紧张,朱约瑟硬是用1000元每亩的价格在这里租了103亩地种菜,一租就是10年。当时,朱约瑟来的时候开着一辆二十多万的小汽车,他签完合同一走,就有人断言,几个月后,他肯定连小汽车都要亏掉。

  朱约瑟:人家说我怎么样怎么样,你种地肯定是亏的,你这么老远的路,你车子开来开去,你油钱都不够。还有你这小车开进来,板车拉回去。说法各种各样的都有。

  村民 陈国万:有人说的。

  记者:当时都怎么说的?

  村民 陈国万:当时说他会种地,来种菜,风险太大了,亏的机会多了,赚的机会少了。种什么东西实际做一般都是亏的。

  朱约瑟:那我已经开始做这个了,因为我这种人是很要面子的,我肯定心里是很不服气的,我说我如果要去做一件事情,做不好的我永远不相信。

篇三 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我在上海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我在上海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及其周边工作,而且五月份还在本市场做过土豆的批发生意。目前的情况是:第一,也是最主要的,我有非常好的蔬菜基地;第二,我有运输蔬菜的经验;第三,我在批发市场有人脉和销售经验,所以,我在9月15日之前把资金准备好,马上就可以做基地的蔬菜。第一车从收购开始,最多三天收回成本和利润,以后的车次基本上是一天或两天一车,平均一车利润4000元。我做的蔬菜是比较耐放的,虽然利润低,但风险也很低,基本上赔不了本,只不过少赚一些而已。所以我才向贵公司贷这个款。

我在上海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及其周边工作,而且五月份在我的领导下还在本市场做过土豆的批发生意,并且有盈利。目前的情况是:第一,也是最主要的,我有非常好的蔬菜基地;第二,我有运输蔬菜的经验;第三,我在批发市场有人脉和销售经验,所以,我在9月15日之前把资金准备好,马上就可以做基地的蔬菜。第一车从收购开始,最多三天收回成本和利润,以后的车次基本上是一天或两天一车,平均一车利润4000元。我做的蔬菜是比较耐放的,虽然利润低,但风险也很低,基本上亏不了本,只不过少赚一些而已。所以我才向贵公司贷这个款。如果亏了怎么办,我去打工也要把钱给还了。亏本的关键风险因素我已解决,所以是非常可控的。所以我贷的这项款请各方放心,我会按时偿还。也感谢人人贷的给予的平台,谢谢。

篇四 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百元起家的蔬菜批发商

花都,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大凡在这片土地上创业、兴业的人,只要有一股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都会成就一番事业。

百元起家的蔬菜批发商

——记花山两龙市场蔬菜批发商石三忠

12月31日,记者在花山采访,无意中碰到了一位蔬菜批发商,听他说:“我在花山两龙市场经营蔬菜已经十一年了,期间,我虽然经历了许多艰辛,但付出也使我得到了应该得到的回报,现在,我不但在花山有了自己的楼房,而且还有了小轿车……”

初来乍到,一辆单车走市场

这位蔬菜批发商,名叫石三忠,今年三十九岁,是湖北省赤壁市官塘驿镇人。在来花都之前,他是自己村中的一名小干部。那时候,他才二十多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一腔要干一番事业的激情驱使他在家乡兴办过几个实业,但都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卡颈制约,不得不偃旗息鼓。为了实现自己的兴业梦想。1997年,他在一个老乡的鼓励下,毅然辞掉了自己在村中的跑腿子工作,带着妻子南下花都。初来乍到,因为他没有资金,只得在花山的一家饭店当起了每月只能挣300元的杂工,夫妻双双在饭店干了三个月后,粗算起来也有了上千元的积累。这时候,他们两口子一商量,就辞去了这份差事,花了100多元,从旧货市场买了一辆单车,【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在市场租了一个卖菜的小摊位,开始用400元经营起了蔬菜生意。当时,因为他们的资金有限,不敢在批发市场上进货,每天凌晨两点他就得起床,而后一个人骑上单车,去附近菜农的地头去进货,归来后,天色还早,利用这个时间,他和妻子又把进来的菜重新进行清洗,待到天色放亮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那时候,他们做生意还没有经验,赔钱的事情经常发生,搞不好,每月下来只能维持个基本生活。为此,妻子很有怨言,多次劝他另谋他业。可石三忠就是不听,他认为自己的路走得对,如果坚持下去,一定会挣到钱的。

坚持不懈,三年赢来大转机

就这样,石三忠在今天挣,明天赔的不景气中,顽强的渡过了三年时间。直到1999年,他的生意才有了转机。他说:“其原因有三,一是花山兴建起了许多工业区,买菜的人多了;二是我经过三年的磨炼,熟悉了蔬菜市场的交易规则;三是我待人真诚,做生意童叟无欺。”在这种外因和内因等因素的影响下,这一年,他的生意做得非常顺利,一年时间就挣了近10万元。有了钱之后,石三忠首先为自己添置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因为做生意运输工具特别重要。他说:“当我亲自驾驶着自己用血汗钱买来的这辆车子时,别提我有多高兴,一上车,就有一种开不够的感觉。”有了这辆车子后,他的生意更加好做了,不但能跑远路进来好菜,而且还能为一些购买大户送货上门。

真诚待人,理念换来大市场

随着生意的不断拓展,石三忠发展的欲望也就高涨起来,他经过对两龙蔬菜市场的仔细考察,下决心把原来的零售改为批发,同时还在原有的农用三轮车的基础上,分别添置了两辆价值十多万元的送货车,把生意直接做到了企业内部的员工食堂和花山周围的各大酒店。按他的话说:“只要你打个电话,报上你所需要的菜名,剩下的事情我们做了,而且还包你满意。”因为有这份真诚,这份理念,所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当时记者还有点不明白,就问石三忠:“送货上门,这一点按照你们现有的条件完全没有问题,但每日的蔬菜价格都不相同,这个用户会怎么想,他们能放心你们报的价吗?”石三忠笑了一笑说:“我们给用户报的价,都是蔬菜市场上当日最低的价,过去曾有个别用户对我们的价格进行过考察,对我们的报价没有怀疑,因为我们之间有着较为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双方都很珍惜,特别是我们供应方。”

石三忠,从一个靠登一辆单车卖菜,到拥有一份可观产业的蔬菜批发商,完全是自己拼搏的结果,这一点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不认识他的人,读了这篇报道也会知道。

篇五 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生意的轻松兴旺,从我们的蔬菜直送开始!

生意的轻松兴旺,从我们的蔬菜直送开始!

您是否面临以下问题:

冬寒夏炎,风雨无阻,每天都要往返批发市场进行采购,回来还要卖菜,辛苦劳累?

小本买卖,采购量小,往往在采购时拿不到最低价格? 蔬菜进多了,当天卖不完,第二天不新鲜了,损耗大? ……

我们能为您带来什么? 1、

农场直接批发,价格更实惠

◆农场直接批发,省去了批发市场的门票和卖菜的人工费用,没有任何中间加价环节,价格更实惠! 2、

送货上门,让您轻松做生意

◆我们每天将蔬菜送货上门,免去了您每天去批发市进菜的辛苦和劳累,省下的时间和精力,您可专心卖菜,提高收入; 3、

不满意就退货,让您没有后顾之忧

◆如果您对送来的蔬菜不满意,可以无条件拒绝收货。我们的目的只有一

个:让您放心、安心、无后顾之忧!

生活的便利美好,从您的关注与改变开始!

4、

卖多少进多少 ,损耗小利润高

◆蔬菜都是当天采摘,直接运送到您手中,保证了蔬菜的新鲜品质。不仅减少了蔬菜的损耗,还可以卖上好价钱,增加您的收入。

◆您可以根据每天的预计销售量来订菜,无论量多量小,我们都送货上门。这样您就不用担心菜进多了,当天卖不了,第二天不新鲜的问题了。 5、

质量上乘 农残达标

◆ 农场使用农药和化肥都是统一订购、派发,并指导使用的,蔬菜完全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的要求。

◆ 农场对每日出场的蔬菜都进行农残检测的抽检,并出具农残检测报告。 6、

品牌效益 消费者信任

◆ 我们的宗旨是:做良好农业,做良心农业!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蔬菜,是我们的使命。

◆ 我们即将推出“大简系列——放心蔬菜”。顾客购买蔬菜后,只需通

过我们的网站将产品的追溯码输入,便会得到有关蔬菜的一切信息,如:种植者、产地、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情况、采摘时间等。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明明白白吃健康!相信我们的产品会更具有竞争力!一定会为您吸引来更多的顾客,增加收入!

蔬 菜 品 种

篇六 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蔬菜滞销调查报告

蔬菜滞销调查结题报告

田间,无人采摘的卷心菜已经被碾碎。市场内,菜农们的表情复杂菜贵伤民,菜贱伤农。

蔬菜生产一头连着千千万万的菜农,一头连着广大消费者,保持蔬菜价格稳定、避免大起大落符合菜农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本组组员们试图了解近年来蔬菜价格暴涨暴跌背后的推手,并在蔬菜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努力探寻蔬菜产业发展的方向,为维护菜农们的大众利益出一份微力。

由政治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各市场的调查活动历时1个多月,经实地调查、数据整理、问题分析等环节,由5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实地考查了福鼎中心市场、北市场、农贸综合市场,了解蔬菜滞销的原因,整理汇总出以下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前期工作在老师帮助下制定调研规划(包括对比表采集、调研方式和其他的细节问题)。小组成员分头前往各大市场进行调查。第一次调查主要是与市场环境方面调查和市场建设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的沟通。经汇总讨论后,于第二次调查集中调研蔬菜价格和滞销原因部分。在市场建设服务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协助下,顺利完成了新旧价格比对、周边基本情况考察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后期工作由组长负责整理汇总,并完成调研报告。 据调查,4月以来,以卷心菜为代表的部分蔬菜收购价快速下跌,造成蔬菜滞销,上千万

蔬菜因无人采收而烂在田间。

小组成员们在调查卷心菜滞销难题的过程中,了解到政府部门已经采取减少流通环节收费等方法,减少菜农短期损失。不过蔬菜专家分析说,本轮的蔬菜滞销还是受到供求关系影响,“去年蔬菜价格高,种得太多了”,长期来看,只有建立市场预警机制才能破解流通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下面简述调查中发现的一些普遍现象。

小组成员来到田间进行调查,马路边几百亩卷心菜因无人采收,开始卷叶、发黄。 “这些卷心菜都是给猪吃的。”福鼎郊区的田头,43岁的叶阿姨正在往拖车上装卷心菜。她身后的卷心菜田里,无人看管的菜已经开始发黄。、

叶阿姨刚捡完卷心菜。黄鱼车后几十棵卷心菜整齐地码在一起,等待拖走。“这些都是拉回去喂猪的,今年卷心菜太多没人收,我们附近的农民过来捡些散菜,也不要钱,自己捡回去喂喂猪啊鸭啊什么的。”一起前往的蒋叔叔说,这些卷心菜捡上三天,就足够他三个月的鸡辅料。

人们甚至已经动用过拖拉机,来碾碎多余的卷心菜。在马路另一侧的卷心菜地,一辆工程铲车正将靠近路边的田深挖。在刨开的泥土里,能清楚地看到一棵棵完整的卷心菜。 工作人员说,这是准备在田头直接做腌菜,而泥土里的卷心菜是用做基肥的。“前两天我们已经把拖拉机开进菜地碾碎上百亩的卷心菜。这两天在想,可以用老祖宗的方法,在田里挖坑腌菜。”负责人魏永斌介绍,一个坑能腌100吨的卷心菜,他打算腌1000吨卷心菜,“完全是传统的方法,就加点盐脱水,我们加工的都是半成品,就指望几个月后减少点损失。”

【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去年秋天开始,种了近2000亩的卷心菜。今年春节前后卷心菜出现滞销迹象,到了4月蔬菜上市旺季这些菜彻底没人要了。

昨天,卷心菜的田头收购价已经是5分钱一斤,根本没有人来收。“采摘人工成本就要4分钱一斤,去收菜亏得更多。现在我只能该碾的碾,该腌的腌,再晚下一茬菜都没办法种了。”魏永斌说。

福鼎中心市场是福鼎较大的蔬菜集散地。蔬菜批发市场信息显示,市场内大白菜、卷心菜、西芹、大葱等品种也出现不同程度滞销。

昨天早晨,市场内卷心菜的零售价只有0.15元/斤,最高档次的价格也没有超过0.3元/斤,不到去年下半年0.65元/斤的一半。“你别以为我们好像赚了很多,田头收来,刨掉黄的老的,加上运费、人工费,我们能保本就不错了。”经销商黄先生说。

除了卷心菜,产自本地的花菜也才0.5元/斤。“花菜也有滞销的,只是没那么严重罢了。”摊主陈先生是前岐人,说起今年的菜,他一口一声“太便宜了”。他说,去年的这个时候,花菜的批发价大约是1元/斤。

对于蔬菜滞销的原因,魏永斌分析,一是种植面积盲目扩大;二是南北气候原因,今年南方气温低,原本3月上市的卷心菜拖到了4月,和原本就该4月的卷心菜重叠在一起,南北蔬菜集中在同一时期上市,造成供应远远超过市场实际需求。

蔬菜批发市场董事长王永芳则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农作物的种植,向来存在一定盲目性。去年卷心菜的批发价0.65元/斤,花菜1.0元/斤,价钱算是不错。不少农户看到这其中的利益,于是加大种植面积,导致今年的卷心菜、花菜等供大于求。

接下来总结一下此次的调查活动

首先,我们选题准确调查细致。

由于蔬菜是我们身边紧密联系的,因此蔬菜的滞销也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经济生活话题,这也符合课程研究的有效展开。

我们先后调查了中心市场、北市场、农贸综合市场,仔细观察了各种蔬菜的销售状况,并在调查问卷中提出了几个问题:1、在各种蔬菜中你喜欢到哪一种? 2、在选择您需要的蔬菜时,你会因为价格方面而有所犹豫吗?3、蔬菜滞销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大家一致认为各种蔬菜应该适当地降价、特价,不仅有利于菜农们的薄利多销,也有利于大众合理消费。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最终获益的却不是菜农。

调查中,小组成员间亲眼目睹了菜农因为蔬菜大丰收导致滞销,上万斤蔬菜随手遗弃路边的情景。在调查中我们同时发现5分钱/斤的从田间收购的椰菜到了肉菜市场身价却暴涨20倍,售价为1元/斤,而到了饭店餐馆则至少也要卖到20元/盘。为什么蔬菜的身价暴涨这么快?带着问题,小组成员再度出动,深入蔬菜供应各个环节查访究竟。 肉菜市场

每斤青菜叠加5毛菜贩才能勉强经营【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我们发现,菜农将青菜卖给做批发的菜贩张先生的价钱大约是5分钱/斤,而张先生档口的大白菜可卖到5毛/斤。

然而,我们在附近的一个肉菜市场,却发现田间收购价5分钱/斤都没人要的椰菜在市场内竟然要卖1元/斤。对此,菜贩邓先生告诉我们,现在很多费用上涨很快,每斤青菜进入市场要叠加5毛钱,他们才能维持最低生活保障。

批发市场

批发商称出货量越大亏损越严重

菜农叫惨,菜贩称赚钱只够最低生活保障,难道真的是操作流通环节的商人们在坐享其成?为此小组成员们又重新调查了各大市场。

意外的是,一市场做莴笋批发的陈姓货主却告诉我们,由于运费等成本过高的因素影响,再加上蔬菜的损耗率以及档口的费用,他们至今仍是亏本买卖。“一直都是亏钱,没办法啊,油价太贵了,造成我们的运费也跟着上升。”他说。

另一位做批发生意的女店主也向我们诉苦,“什么东西都是物极必反啊,菜源一多,菜价就贱(即价格低);菜源一紧张,菜价就高。这都是供求关系影响的,怪只怪天气太好,产量太高!”据小组成员了解后,多位批发商均表示,蔬菜出货量越大,他们的亏损就越严重。

饭店餐桌

【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进入饭店蔬菜身价上翻百倍

据我们调查后了解到,一批普通的椰菜,在田间的时候价格只有5分钱/斤,到了批发市场就翻10倍卖到5毛钱/斤,进入肉菜市场再翻倍变1元/斤,而当这批椰菜进入饭店餐馆,它的身价足足翻了400倍,变成了20元一盘。菜农叫痛,批发商喊冤,零售商称无利润,那饭店是不是暴利经营呢?

小组成员们对福鼎的餐馆进行了一个小型调查,以几个家常菜为例,小型餐馆、大排档的收费大约为18元,到稍微大型一点的食肆则要20到25元,如果在一些中档次的餐饮连锁店消费则要35元到40元之间,高消费场所则可能是近百元。

餐饮老板

卖得贵只因油价工资租金齐涨

那么,餐饮业真的是在暴利销售吗?一个小型饭店的老板黄女士介绍,青菜进入餐

饮业后价格急速上升,是因为油价、工资、租金等经营成本都在不断上涨。

黄女士告诉我们,做一个饭店不能简单地看一盘青菜赚了多少钱,因为整个餐厅的运作是拉下补上的,外出就餐,青菜性价比低是众所周知的。为了吸引顾客,餐厅多会有性价比高的特色菜,顾客很多都是冲着饭店的特价菜或者比较划算的菜式来光顾,通常这类菜都是不赚钱甚至亏本销售的,那亏掉的那部分钱从哪里赚回来,就只有蔬菜了。因为肉类的成本比较高,因此利润空间没有蔬菜大,现在在外就餐一个菜30元左右很正常,肉类卖30元也没几元钱赚,但是青菜卖20元则利润空间比较可观了。利用这样的拉下补上,餐厅才能得以正常运营。

黄女士又跟我们算了另外一笔账:一盘包菜连买回来要剥掉外面的大叶只剩下中间最嫩的部分,下镬的油盐酱醋火,成本大约5元,卖出价20元,赚了15元算,也要卖10000盘才能维持餐馆的运营。

菜老烂地里菜新不愿卖

小组成员发现,油麦菜的数量大面积减少,生菜、上海青疯长变老,很多腐烂在地里。菜农说,很多油麦菜被拔掉,或送人喂猪或扔在田埂上。采购人员到地里发现,很多菜都不符合采购标准,寻找了半小时,好不容易达标的生菜、油麦菜,并告诉菜农每种菜干水需要1吨,次日就可以上门采购。

不料,此时菜农却不愿意卖。刘先生说,近段时间,蔬菜较之前好卖,拉到批发市场上,一斤也能卖0.4~0.5元,生菜在一周后还可以卖,菜价可能上涨,暂时不急。一广西籍菜农表示,如果生菜干水后没有0.5毛一斤,他不卖,宁愿烂在地里。采购人员摇头直呼“可惜”,之后遗憾地离开。

技术滞后难达标

菜农对自己的菜也没有信心。菜农甘世宝告诉我们,他们的种植技术都是老辈人教的,技术含量大的菜种不了,大棚蔬菜也不会种,基本靠天吃饭,以至于他们的蔬菜难以达到超市的各项硬指标。所以,他们很希望卖给工厂食堂,这样的菜标准低。

“因为是分散型多人多户种植,最终出来的产品质量良莠不一。”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农药含量不超标、细菌指数在允许范围内等多项指标符合要求的菜才能进入超市,但从目前福鼎菜的质量来看,还有待提高的空间

我们还随机挑选了10种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进行价格比较,包括卷心菜、大白菜、空心菜、小青菜、大葱、椰菜、西芹、花菜、黄瓜、生菜等。这10种蔬菜,每天的价格都有所不同。从元旦到现在,有些蔬菜最高价格(3.6元)与最低价格(2.1元)竟然相差1.5元。我们调查发现,各市场除了生菜价格浮动不大,其他所选取的蔬菜都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卷心菜今年价格不及去年同期一半。

在回来之后,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查找关于物价方面的资料,并到各大超市网站上去了解关于蔬菜价格方面的信息,以使得初步初步调查问卷更加完善。当然,由于我们都是学生,对所有的实践过程并不显得很有经验,而且在问卷调查这一块有很大一部分是模仿了以前调查的方式,但是在各方面我们都显得很努力,努力做好每一步。各个组员都希望在这次实践中好好锻炼自己,同时也希望这次的调研能为菜农们出一份力。【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第二,我们对“价值规律”的调查是最为成功的,分析说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得以更好的培养。我们查找的资料内容丰富,材料充足,充分体现了我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精神和能力;同时通过研究性学习使我们必须借助书本理论指导观察客观经济现象,并从变化多端的经济现象中,将思维抽象上升为思维具体,即认识到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各方面的表现

及作用。调查中我们发现面对滞销的蔬菜,连喂猪都没人要,菜农直掉眼泪。有的超市采购部去采购,菜农却因达不到心理价位,不愿意出售,宁愿烂在地里。一边是为滞销苦闷,一边是却不愿意卖,这种矛盾的心理让菜农不知所从。

面对近年来蔬菜价格波动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不能不引人深思:除了人们熟知的供求关系外,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供求关系,从而在蔬菜价格的波动中推波助澜呢?

1、供求极度失衡下的菜灾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都有类似的经历:当年大蒜好卖,很多人都去种大蒜,结果,来年大蒜的价格就可能下降;大蒜价格降得过低,种植收益不高,大家都不愿种了,供应一吃紧可能又涨价了。

在经济学家眼中,蔬菜价格的涨跌与经济运行没有太大的关联,而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这样的观点在蔬菜营销大户那里也非常普遍。因此,大家都把菜价暴跌的原因归咎于供求失衡。

在蔬菜价格此轮暴跌之前,无论菜农还是经销商,都迎来了近两年的菜价上涨的盛宴。尤其进入2009年冬季以来,蔬菜价格始终在高位运行,菜市场内每市斤一元以下的蔬菜基本绝迹。最疯狂的是大白菜,这个以往只能归入大路菜的品种,进入2010年下半年以来,价格一路上涨,在福鼎这样紧邻蔬菜主产区的城市也一度涨至三四块钱一公斤。 蔬菜是老百姓每天都要吃的东西,菜价一直在高位运行对我国的食品价格指数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推动了CPI的上涨,让城市家庭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为了稳定全国的蔬菜价格,国务院重申建立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多个省市纷纷出台鼓励政策,引导当地农民种植蔬菜。宁夏就由政府扶持,发展了几千亩连片的暖棚种植蔬菜。这并非一个孤立的个案,百度一下去年下半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的信息,各省市几乎都有相关的鼓励政策出台。而居高不下的菜价也助长了农民种菜的热情。在市场这双无形之手以及政策这双有钱之手的双双推动下,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

2、生产方式的新变化助推菜价波动

【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小组成员们在对福鼎的主要蔬菜产区进行调查后发现,暖棚种植的兴起,使我市冬早蔬菜的传统优势散失明显。在有些具有天然暖棚优势的蔬菜产区,十多年前,当地的冬早蔬菜还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在近十年间,盘溪冬早蔬菜优势先是被呈贡、通海等地的大棚菜所取代,近五年来,北方大量推广暖棚种植又使福鼎等地的冬早蔬菜优势逐步丧失。

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与发达,交通和通信的便利使得信息传递与物流运输变得更为快捷和迅速。但拥有信息并不意味着能对市场作出精准的判断,更多的时候,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观念的多元化,反而使不同地区对同一信息的判断产生更多的趋同性。比如去年白菜价格暴涨,种白菜赚钱的信息立即被很多地区的人所接受,从而导致今年白菜种植面积过剩。

而在近年来的蔬菜价格大幅波动中,隐约可见大资金的魅影。在当下中国,因为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民间资金跟风逐利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是哪里能赚钱,哪里就挤满了逐利的资金。“福鼎的特点是人多地少,加上蔬菜种植收益高,大资金进入的迹象还不明显。但在有些地区,就有房地产公司去规模化种植蔬菜,500多亩、2000多亩的都有。”汪家富告诉我们。大资金的介入使单家独户的多元化种植模式有了更多趋同的可能性。一旦规模种植者出现判断的趋同性,带来的影响也会加剧。

福鼎蔬菜营销大户溥端许则认为,去年菜价上涨后,加剧了城市农民工的生活成本。很多人算过账以后,在城里打工的工资除去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已经所剩无几。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得农民工返乡并投入到蔬菜种植大军中来,其影响是双重的:一方

篇七 做蔬菜批发生意怎么样
80后辍学男建农场年入千万

龙源期刊网 .cn

80后辍学男建农场年入千万

作者:孙贴静

来源:《大众投资指南》2013年第08期

张庆涛,现任青岛杰丰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是1600亩“山后人家·有机农庄”的主人。然而时间拉回至2002年,张庆涛还是个初入社会的“毛孩子”。短短十年,他卖过手机、贩过菜,如今落户田间当起了“农场主”,他地里产的韭菜卖出了78元/斤的天价,2012年销售额超过800万,成为当之无愧的“菜王”。那么,这位没有文凭的80后青年创业家究竟是如何创造财富的?

起点:

销售手机赚得第一桶金

2002年,因读书不好,年仅19岁的张庆涛辍学了。机缘巧合之下,他加入了当时刚刚起步的手机销售行业,仅用了3个月,就成为公司12个门店销售业绩最高的职员,后又升为主管。4年后,靠着销售手机掘来的第一桶金,张庆涛做起了蔬菜批发生意。

2006年,白菜的价格已经连续两年走低,农户种植的白菜出现大量积压,经销商不敢收货。张庆涛反其道而行之,花了20多万元收购了200多吨白菜储存在冷库里。过了几个月,市场上的白菜价格疯长,原来一毛一分收购的白菜,一路卖到了5毛甚至8毛钱,张庆涛赚了将近60万元。

低谷:

赔光积蓄欠下巨债

2007年下半年,张庆涛用贩菜赚来的钱和银行贷款筹划了一门“更大”的生意——建设自己的优质蔬菜基地,自己种菜,发展专卖店,自己卖菜。但是基地建成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也出现了。

这一年,张庆涛从农民手中租了100亩地,种了黄瓜、西红柿、芸豆,因为管理不到位,那年冬天蔬菜大棚被大风损毁了两次,产量锐减,损失了40多万。但雇佣农民种菜是要发工资的,每天1人至少80块钱的人工费用让张庆涛感到成本已经十分巨大。

这样种出来的菜成本要高于市场价格,根本没人来买。这不但把张庆涛所有的积蓄全都赔了进去,还倒欠了银行几十万,一直认为自己是做生意的料的张庆涛从没想过会赔个精光,他“闭门谢客”了一个月,“没脸出门见人”。同时,他也总结了失败的原因,一是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他们不会拿农场的事当做他们自己的事来做;二是没有自己的品牌。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小食品批发市场

下一篇: 养狼场电话

最新成考报名

  • elitebasic(衣俪特)参加上海校服展了!
  • 【创业失败】创业失败身体运毒
  • [农村冷门小生意]冷门小生意
  • 韩国料理加盟排行榜_韩国料理加盟
  •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
  • 【0048香辣虾加盟费】0048香辣虾加盟
  • [池上便当加盟费]池上便当加盟
  • [加盟麦当劳需要多钱]加盟麦当劳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