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3    阅读:

篇一 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果期苹果树修剪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苹果树进入结果期后,修剪的主要任务是调节枝量,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全方位结果,以提高产量及品质;调节枝类组成,控制大枝数量,促使树体养分侧重用于成花结果;调整结果枝组枝龄,保持最佳结果状态;调整枝向,提高果实品质。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现根据静宁苹果产区的修剪实际,将结果期苹果树修剪中易出现的问题概括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供广大果农参考。

  1 枝量过大,光照不良

  风光对苹果树生长结果影响较大,生产中有“无风不长树,无光不成花”的农谚,但在生产中有些果园留枝量过多,果园郁闭,通风透光性差,内膛成花能力弱,出现结果表面化现象,往往刚进入结果期4~5年的树,产量和效益就出现下降,这多是枝量过大造成的。一般幼树期,为了辅养树体,留枝较多,随着树龄的增加,树体内枝量增多,辅养枝多成为干扰枝,应进行疏除。但有的果农惜枝,仍大量保留,导致光照恶化、内膛芽见光少、成花差、结果能力降低,即使结少量的果,也很难着色,质量较差,效益很难提高。因而生产中在幼树管理时就应注意对树体内的枝区别对待,对临时辅养枝应尽早控制,促使向结果枝转化,提高前期产量;结果2~3年后,随着树体总枝量的增加,要及时清理辅养枝,为永久性枝的生长结果让路,保持树体有良好的通透性。

  对于已出现光照恶化的树体,修剪中应坚持疏大枝通光路的方法,采用提干、落头、开角的措施进行整体改造;同时要疏除较大的、较多的辅养枝,去掉一大枝,就可解放一批小枝,对小枝要多保留。有的果农去大枝时下不了决心,多通过疏小枝的方法改善光照条件,结果事与愿违,越去枝越密,树体内养分大量用于维持大枝的生长,成花量很难上升,产量提高困难。

  2 内膛空虚

  现代树体管理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树体级次少,在中干上着生枝轴,枝轴上直接着生结果枝,这样树体内的养分用于成花结果的相对较多,产量易上升。但有的果农仍采用大冠型树形,树体级次较多,包含有主枝,主枝上留侧枝,侧枝上留副侧枝,副侧枝上留枝组,形成了宠大的枝类组成,使树体内的养分大部分用于维持枝的生长,而用于成花的自然就减少了;同时树体枝的级次一多,大枝占的空间多了,小枝就没有了空间,导致内膛空虚,产量很难提高。生产中有的果园内膛1 m之内很少有小枝,结果部位严重外移。

  对于这类树的管理,应采用“精兵简政”的管理方法进行改造,可疏除侧枝、副侧枝,促使主枝上形成结果枝组。同时,对临近的小枝注意保留,以培养结果枝组,只要大枝能疏得掉,产量效益就可提高。

  3 枝组过大,空间被占

  结果枝组过大,有效空间被占是苹果生产中突出的问题。一般从幼树期培养的枝组多放任生长,导致枝组过于庞大,造成树体养分分流,用于成花结果的养分减少,造成花质差、果个小、低产劣质。因而对于树体内的过大枝组进行控制,保持枝轴单轴延伸很有必要。枝组修剪的总原则是去大留小。但在实际生产中,有的果农怕影响产量,对大型枝组保留的较多,很不利于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4 枝龄过大,长势衰弱

  一般红富士苹果1年抽枝,2年成花,3年结果,果枝结果能力较强,可以连续结果3~4年,因而7年生以内的结果枝具有较强的结果能力;超过7年,枝的长势开始衰弱,结果能力就会下降。而生产中结果枝连续多年长放不动,结果枝势越来越弱,抽出的结果枝越来越细,所结果个越来越小,产量越来越低,所以生产中加强结果枝的更新很有必要。对于长势开始变弱、结果能力下降的结果枝,可在后部选择生长健壮的枝进行培养,待后部枝健壮后,将前部衰弱部分回缩,进行替换,以保持旺盛的结果能力。

  5 枝向不好,果实品质不高

  一般枝的方向对果形影响较大,枝条直立向上生长时,所结的果实果肩突出,果实多扁平;而下垂枝由于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其上所结果果形较正,高桩果比率高,利用下垂枝结果是现代苹果树体管理的主要特征。而生产中有的果农对此重视不够,下垂枝比率较低,所结果实品质较低。对于这类果园,应加大枝的改造力度,通过夏季拉枝软化,将直立枝改造成下垂枝,提高优质果的比率,增加生产效益。

  (收稿日期:2012-04-05)

篇二 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枇杷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一般几月种

  初夏时节,枇杷已经开始上市了。枇杷的味道鲜美,而且枇杷有很强的季节性。枇杷富含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身体发育的功效。枇杷的味道甘甜爽口,随着物流的发展,很多北方人也渐渐喜欢上了这种南方水果。枇杷一直是一种价格比较高的水果,今年据说有的地方不但增产,而且涨价了。

  在山东,虽然今年是枇杷丰收的“大年”,但是地产枇杷不仅涨价,还出现了“一果难求”的局面,很多收购商因为收不到枇杷,眼看着订单飞来,却只能忍痛拒之门外。

  所以有些朋友可能有些动心,准备着手种植枇杷来致富。不过,这枇杷好不好种?能否一直保持高价呢?

  这些年来枇杷的种植也越来越受欢迎,不少地区还专门种植枇杷来实现当地的脱贫致富,那想要种植枇杷的朋友们可得注意了,枇杷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该怎么栽培良种枇杷呢?

  

  枇杷是一中小的乔木,在分布上,也比较广泛。主要是分布在南北纬20-35度之间,也就是说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这些地方都可以种。

  普通的枇杷。就是冬天开花,夏天结果的这种。一般分布在湖北四川,相近的地区。如果是台湾枇杷呢,它一般就是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它就要分布在相对热一点的地方,台湾、广东这些地方。还有就是大花的枇杷,它是春花,秋果。还有一类是云南、四川西部高海拔地区,这是夏花、秋果。这一类不是很常见的。

  枇杷总体来说病虫害不算严重,但是也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

  它的生长条件比较优越,适合它生长的时候,它的病虫害不是太多。病害就是炭疽病,还有就是轮斑病,枯斑病。还有一些非传染性的,也就是生理性的,比如说裂果病,果锈病,等等。主要的害虫呢,就是一个枇杷的螟质目的一类的害虫。还有就是螨类的害虫。还有经常危害我们果树的、天牛类的害虫。

  枇杷几月能种?

  一般来说,枇杷种植的时间和月份跟选择的种植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是播种的话,可于6月采种后立即进行。

  如果选择嫁接,一般以切接为主,可在3月中旬或4月-5月进行,砧木可用枇杷实生苗和石楠。

  定植时间一般在于萌芽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也可在梅南期5月~6月或10月进行。

  

  枇杷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

  枇杷原产北亚热带,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长,但进行经济栽培的年平均气温应在15~17℃,且无严寒天气。

  我国也是种植枇杷,加工和生产枇杷的大国,目前只有浙江塘栖和黄岩、安徽省歙县、福建省莆田和漳州市云霄县、江苏吴县并称为全国六大枇杷产区。但其实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枇杷树的习惯,只是不成规模,也就没有形成其他的较大的产区。

  而我国北方少部分地区其实也是可以种植枇杷的,比如河南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枇杷,但是相对来说个头较小,含的水分和甜度也相对南方会有所下降。

  

  怎么栽培良种枇杷?

  1.建园与定植

  选择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建园。选择根系好,苗干粗壮,苗高30~40cm左右的壮苗定植。

  2.土肥管理

  氮、磷、钾等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适宜比例为4∶2.5∶3,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

  幼年果园施肥应薄施勤施,每年4~5次,以氮、磷为主。成年树每年施肥3次即可,第一次以速效肥为主,第二次以速效氮肥结合有机肥和磷肥施用,第三次以迟效肥为主。

  3.整形修剪

  整形方法:定植后在第一轮侧枝中(距地面30~60厘米),选分布均匀的3个枝作为第一层主枝培养,另选两个枝作辅枝。

  修剪方法:疏除密生枝,剪除病虫枝、交叉枝和重叠枝,短截无叶枝,回缩下垂枝和衰弱枝等。

  

  4.花果管理

  促花措施:在幼年期加强肥水管理,并在第2年生长期采取合理的促花措施。

  疏花疏果:强树少疏,弱树多疏,疏弱留强,疏迟留早,去上留下,去外留内。

  果实套装:开花后1个月内将2~3片叶套进纸袋,之前全面喷一次甲基托布津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套袋顺序: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果实采收:手拿果梗小心剪下,不要擦伤果面茸毛,碰伤果实,采收后放在有软垫的果筐中单果包装。

  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春夏季是枇杷病虫害发生最多的季节,主要有枇杷黄毛虫、蚜虫、食心虫、天牛等虫害,主要病虫害有枇杷褐腐病、炭疽病及褐斑病等。应适时抓住治病虫关键时期,选准适用农药,做到轮换用药,病虫兼治,才能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哦。

  新闻纪事:

  听“甘露镇枇杷种植第一人”讲那过去的故事

  5月7日,结束了果园的考察,我们一行人又马不停蹄赶往了甘露镇的市场。已是下午5点,但市场内仍是人潮涌动,装满枇杷的箩筐呈一字型排开,等待着前来问询的人。

  与果农的寒暄热闹不同,在人来人往中,市场一隅,我注意到一位白胡子老人安静地坐在一张老藤椅上,注视着市场内的一举一动,而果农一个个都对他客客气气的。

  经不住好奇,我与老人攀谈了起来。

  老人姓左,是市场的监督管理员。而在这重身份的背后,他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身份。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左老爷子从外地购回12棵枇杷树苗,栽种在自家土地里,开始了甘露镇第一批的枇杷种植。老爷子可以说是甘露镇枇杷种植的第一人。

  当时,枇杷的生产和销售全靠左老爷子和老伴俩人。枇杷成熟时,夫妻俩便担着箩筐到处售卖,重庆、成都、泸州、自贡等地都有过他们的身影。由于所种枇杷质量好,夫妻俩诚信待人,渐渐地,枇杷还在树上,便有商贩子前往老人家里购买。

  老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1996年。那时候,60多个人来到家里,排队3天,只为购买到老人家的枇杷。

  销量不愁,收入也就自然而然地上涨。仅在种植枇杷后的第3年,也就是1983年,老爷子收入就达到300元;84年达到700元;85年收入了1300多元。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据我所查资料,1985年,猪肉的市场零售价是每斤1.75-1.9元;羊肉每斤1.80元;一瓶茅台酒也才11.80元。

  看到效益,其他农户也陆续开始移栽枇杷树,主要品种是洞庭和茂木。虽说甘露镇的土壤及气候适宜种植水果,但由于技术、管理等原因,问题层出不穷。

  后来,在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下,农民果断地淘汰了洞庭、茂木等老品种,换上了早中6号、大五星等新品种,经过多年的推广种植,甘露镇的枇杷90%都是大五星。

  目前,甘露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枇杷,枇杷逐渐成为甘露镇的支柱产业,资中枇杷也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如今,70岁高龄的左老爷子早已不再种植枇杷,停不下来的他选择在枇杷市场做监督管理员,维护市场秩序。而市场上的果农,遇到问题都喜欢找老爷子解决,对他敬重有加。

  临别前,想起在果园摘下的枇杷,遂从包里拿出来,递给了老爷子。老爷子拿着枇杷转转,便肯定道:“这都是比较标准的,没整药的……”

篇三 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四 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文章编号]1001 3601(2011)01 0068 0242 0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陈伟民,焦子隽,叶浩,汤红东,陈金凤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7)

[摘 要]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科

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者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及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中图分类号]S 01[文献标识码]A

MainProblemsandSuggestionsonConversionofAgricultural

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

CHENWei min,JIAOZi juan,YEHao,TANGHong dong,CHENJin feng

(LixiaheInstituteofAgricultureSciences,Yangzhou,Jiangsu225007,China)

Abstract:Thepres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thecurrentconversion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areinvestigatedtoimprovetheconversionrate,speeduptheindustrializationprocess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andpromoteadvancesi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Theresultsshowedthattheoperationmechanismofagriculturaltechnologygeneralizationdevelopmentisnotadapttothedemandofmarketeconomydevelopment,theeffectivedemandandsupply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isrelativelyinsufficient,theeffectivecooperativemechanismisnotestablishedamongagriculturaleducation,scientificresearchandgeneralization.Andcorrespondingsuggestionsareproposedaswell.

Keywords:agriculture;achievementsinscientificresearch;conversion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表面上似乎有些改观,但实质上问题更突出、更尖锐。特别是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以及转化机制的不健全已成为阻止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80%左右[1]。由于受现有推广部门的运行机制不健全、成果的有效供给和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很多问题。笔者等通过对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存

在问题等进行探讨,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对

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提升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推动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市场竞争主体形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投资主体单一,

[收稿日期] 2010 06 05;2010 11 14修回

[作者简介] 陈伟民(1962-),男,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科研管理工作。E mail:chwmyz@163.com

此,对这些协会的有效管理也是政府农业推广投资中的一项必要内容。

政上的支持。

[参[1][2][3]

献]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政府对农业推广的投资战略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对提高农民素质的推广教育的投资。2)注重对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技术和管理以及沟通技能的培训方面的投入。3)加大对贫困地区及特色农业推广服务的投资支持。4)要注意不同阶段的投入力度。5)对促进农民组织和协会发展的推广服务要进行政策和财

张利痒,纪海燕.试析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财政投入[J].农业经济问题,2007(2):36 37.

高启杰,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与制度改革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8):151 152.

VendenBan,Anne.ExtensionPolicies,PolicyTypes,PolicyFormulationandGoals[M].London:ElsevierAppliedScience,1986.

(责任编辑:冯 卫)【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风险决策投资机制,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中价值体现较低,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缓慢、转化效益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等问题。

1.2农业科研项目争取难,成果获得难,推广应用更难

农业科研项目一般须经过从选题构思到项目申报再到批准列项、下达项目、匹配资金的过程,至少需要1~2a。即使项目能及时,农业科研试验的风险系数很大,风险也就大[2]。1.3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不足

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虽然逐年加大,但在投入方面过于偏重硬件建设,从而忽视了对人才培养,特别是对推广方面人才的培养,因此造成好的科研成果很难等到推广。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其运行机制不适应密切相关。由于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造成农技推广活动受到政府过多的干预,使得农技推广部门的活动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市场要求推广部门按照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农民的需求来组织技术推广,而现有推广体系主要是由上级政府部门确定要推广的技术。这种行政推广手段,是以政府的宏观规划目标即增产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的,是以技术为中心,而不是以农民为中心,这是推广工作形式主义的反映。政府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干预,不利于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专业特长和积极性。因此,必将影响到农技推广事业的良性发展,造成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缓慢。

2.2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最终主体是农民,因此,成果转化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经营的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济实力。相对于工业,农业在全国特别是发达省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小,其比较效益也较低,客观上造成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机会成本高。另外,农民由于自身接受农业科技成果的条件和能力有限,从而也就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由于农民经济实力薄弱,因而在接受农业科技成果中受经济条件限制;二是绝大多数农户种植规模小,以自留种子为主,也就影响到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相对较低。特别是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许多文化程度高的农民相继转移到二三产业方面。而留下来的农民,他们不但文化程度低,而且对

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差。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中国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农村总人口的13.5%,小学

[3]

文化程度占36.2%,初中文化程度占40.5%。也就是说,农村人口中的90%左右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制约其对农业科技的吸纳能力,从而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2.3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者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比工业成果推广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必须将宣传、试验示范、产业化生产、技术服务结合起来,缺少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转化和推广。目前,农业技术服务一般是由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来完[4]

成。三部门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进步方面各具优势,理应形成一种扬长避短、互利合作、协调发展的 农科教三结合 的协作运行机制。然而,目前却未能形成一个通力协作的整体优势。有些科研单位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宁可小打小闹搞转化推广,做一些象征性的有偿转让,也不原意靠推广部门的网络体系和力量推广其成果。即使有所合作,也因利益分成等方面的原因,最后达不成统一的目标。由于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最终也就导致三部门各自为政,无法对市场变化及时作出灵活的反应。从而使农业生产主体与科研主体严重分离,科研单位与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缺少相互联系,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4因农业科技成果自身特性,导致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

由于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周期与应用周期的矛盾,从而加大了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投资的风险和创收的难度。这主要表现在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周期短于产出周期。农业科研成果、项目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具备需要从研究开发、中试、组织成果转让、产品生产、市场营销或技术培训、指导等包含了多个阶段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长周期,涉及农业研究机构与农业院校、农业推广部门以及农业生产各部门。据我国农业部统计,国内农业科研成果获科技进步奖的周期一般为6~13a。而用目前的育种手段,要想育成一个新品种,需要8~10a的时间。可生产中一般的技术性成果在使用5~8a后就可能会被淘汰,一些物化成果如农作物品种等,在使用3~5a后,其应用价值便开始衰退,甚至有些农业科技成果在产出后,还未来得及推广应用就已经过时,从而造成科研成果的无效供给。

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3.1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运行机制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

诸如科技人员报酬与贡献挂钩的问题,财政支持与回收的问题等,都迫切需要从有利于发展的高度,从着力促进的高度,加以明确和解决,更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完善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共同参与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机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市场牵引、效益驱动。力争普遍建设具有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功能的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村级农业服务站点,做到村村有农技服务人员。政府加大财政补贴,确保推广站点人员的经费和重点项目推广费用。农技推广站点要在政府宏观发展规划指导下,按照市场和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技推广服务。鼓励企业与经济组织积极开展农技推广活动,符合宏观发展方向和农民实际利益的民营农业推广机构,政府政策和经费等方面,应给予同样帮助支持。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加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激励农业科研人员在多出成果的同时,鼓励他们到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大显身手。由政府牵头,构建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合作系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3.2多措并举,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需求

各级政府应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给予高度重视,农业是目前较弱质的产业,农民是刚刚走出温饱线、收入最低的阶层,农业企业大多是微利的企业。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由财政拨款建立农业科研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大力支持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研究和推广。一是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经费投入,对接受农业科技新成果的农民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助,以减少接受新技术的 后顾之忧 ;二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突出抓好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村组干部的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复合型人才;三是结合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各项措施,促进农户经营规模,以利于农业规模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办好和新建一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使之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的重要载体。【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科学规划,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加强科研人才管理和队伍建设,建立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队伍,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一是充分发挥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作用,规划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国内外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通过定期的科研能力评估,并考虑地域性等因素,从而引导科研机构的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一批能真正上水平的,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农业科研机构;二是科研立项要面对市场需求选题,做到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三是要调整科研方向,以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品种为目标,加速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保鲜储运及精深加工、循环农业及环境保护、农业工程与装备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3.4统筹协调,提高整体水平,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统筹协调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科研、教育、推广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业科研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既要与农业、畜牧生产等主管部门密切联系,也要与农业院校、农技推广站、种子公司、畜牧兽医站等部门密切合作,选择一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农技推广网络健全、交通方便、农户素质较高的乡镇,建立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以达到加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的目的。

[参[1][2][3][4]

献]

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论文,2005.

钱均祥,王珲.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与关键因子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增刊):337 339.梁志怀,魏林.试论制约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2(4):42 44.

李光普,刘晓琳.农业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浅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4(4):46 49.

(责任编辑:杨晓容)

篇五 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果树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果树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农林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林果业得以快速发展起来,面明在农林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我国部分农业区域内,林果业已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但在当前果树栽培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果品的产量,所以需要对果树栽培技术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文中分析了果树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果树栽培技术优化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果树;栽培技术;问题;优化措施

果树栽培技术会对果品的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所选择的果树栽培方法是否科学还会对果品的安全性带来较大的隐患。所以在果树栽培过程中,需要科学对果园进行选址,采取合理的套袋和施把方法,做好果树的病早害防治工作,确保果品的质量和产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1.果树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果园选址不科学

目前在我国各地方的果树栽培过程中,果树选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选址缺乏科学性,在选址前通常都不会对所选区域内进行科学的勘探和评估,这就导致果园内的土壤肥沃程度、灌溉水源、气候和环境等都会对果品的质量和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如部分果园与化工厂距离较近,这就导致空气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较多,会附着在果品上,从而影响果品的安全。再者在山区,部分区域气候并不适宜果树的栽培,气候环境差异及阳光照射条件都会影响到果品的质量。另外,部分地区水质污染严重,如果选择此地作为果园,由于地下水中各重金属含量超标,用其对果树进行灌溉,则会不利于果树的健康成长。

1.2套袋及施肥控制不合理

套袋和施肥在提高果品产量的重要措施,但在进行套袋和施肥时要注意选择的方式具有合理性,而且还要控制好时间,否则会对果品的产量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很大一部分果农在果树栽培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技能,往往凭证经验来进行套袋和施肥,并没有根据果树品种及长势情况来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严重影响了果品的产量。另外还有部分果农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量和降低成本,通常在套袋和施肥上不及时,对果品的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会对下一年度的果品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

1.3缺乏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目前在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利用套袋和喷洒杀虫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无论是套袋和喷洒杀虫剂都有着自身的优缺点。采用套袋时安全无污染,但工

篇六 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苹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篇七 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北方果园秋季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措施

北方果园秋季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措施

摘要总结了进入秋季后,北方果园果树存在的早期落叶、倒开花、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北方果园;秋季;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苹果、梨、山楂、杏、李等北方果树进入秋季后,存在着早期落叶、倒开花、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不仅影响当年果树生长,更影响翌年开花、结果和产量。通过采取防治病虫害、秋施基肥、冬季科学修剪等管理技术措施,可确保果树的正常生殖生长和丰产丰收。

1北方果园秋季存在问题的主要树种和表现特征【果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存在问题的主要树种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漯河市、许昌市等地区,秋季存在问题的树种有苹果、梨、山楂、李、杏、木瓜等北方果树。

1.2主要表现特征

北方果树进入秋季后,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受高温干旱等天气的影响致使果树早期落叶;同时又因管理不善产生流胶病、苹掌舟蛾等致使果树秋季开花(果树1年开花2次,果农俗称“倒开花”)等不良现象发生。主要表现特征为:树冠上枝叶残缺不全或整株无叶,树下虫粪满地或枯枝落叶或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

2原因分析

2.1病虫害危害

2.1.1苹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 Bremer Grey)。又名苹果舟形毛虫,属鳞翅目舟蛾科,在舞钢市1年发生1代,其幼虫主要为害果树叶片,幼龄幼虫群集叶面啃食叶肉,受害后的叶片仅剩表皮和叶脉,或呈网状,幼虫稍大即能咬食全叶,致使叶片仅留下叶柄;严重时,幼虫常把整株树叶片全部吃光,呈夏树冬景状。幼虫危害特点是早晚及夜间取食,白天不活动。白天静止时,群集在一起的幼虫沿叶缘整齐排列,当受到惊吓后,头、尾上翘形似小舟,当受到的惊动大时即吐丝下垂。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其危害期,9月下旬化蛹入土越冬。

2.1.2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 pulenta Motschulsky)。又名铜绿金龟子,果农俗称牧户虫,属鞘翅目金龟子科,在舞钢市1年发生1代,以成虫聚集危害叶片,成虫多在18∶00—19∶00飞出进行嬉戏交尾产卵活动,20∶00以后开始为害叶片,直至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elitebasic(衣俪特)参加上海校服展了!
  • 【创业失败】创业失败身体运毒
  • [农村冷门小生意]冷门小生意
  • 韩国料理加盟排行榜_韩国料理加盟
  •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
  • 【0048香辣虾加盟费】0048香辣虾加盟
  • [池上便当加盟费]池上便当加盟
  • [加盟麦当劳需要多钱]加盟麦当劳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