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5    阅读:

篇一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废秸秆的新作用:在大棚里作秸秆反应堆

废秸秆的新作用:在大棚里作秸秆反应堆视频解说词:

您好,您这秸秆拉回去当柴火烧啊?”

农民说:“这哪舍得烧啊,别看人家不要的东西到我大棚里面都成宝贝了。”

记者说:“成宝贝了 怎么会呢。”

农民说:“ 你不相信啊 不相信 我领你去看看。”

记者说:“那走 看看去”

农民说:“走。”

农民说:“你看 我的黄瓜长得好吧。”

记者说:“是长得挺好的 不过你刚才说 你把你的秸秆都运到你的大棚里边了 但是我在这个棚里好象看不到秸秆的影子呢?”

农民说:“你找找看。”

记者说:“ 我再看一看。”

农民说:“找找看。”

记者说:“我找了半天还是没有看到这秸秆,倒是看到了这么个大管子这里面好象还吹着气呢,这是什么气啊 ?”

农民说:“你不找秸秆吗,秸秆在这,这里边的气就是秸秆里边转化出来的气。” 

记者说:“ 这个是秸秆,那这个气怎么从秸秆里边能出来呢?”

农民周:这是张教授教我的 你可以问问张教授

周凡玉说的张教授,是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张世明。让这堆秸秆生出二氧化碳的这套技术就是他发明的,叫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我们大家都知道,农作物的产量,主要是由二氧化碳,水和光通过叶片合成的。

“13就是说这个植物,早晨太阳出来以后照在这个叶的正面,看这个叶的正面 很光滑反过来很粗糙,用显微镜在下边一看一个一个的像人的嘴形一样张开了 张开了干什么,张开了就吸收二氧化碳,根系在地下主要是供水吸收了水以后 通过茎到叶柄进入到叶片来 一路供水 一路吸气 在阳光的作用下合成有机物 这就叫植物的光合作用 。”

打个比方说,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就像是一个工厂,如果转动的机器燃料不足,工厂就不能生产出大量的产品,二氧化碳就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没有它,植物就会饿死。

山东省农业厅 舒冬妮研究员说:“大多数农作物正常的生长需要二氧化碳的浓度跟大气当中的浓度相差甚能达到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

山东省农业厅 舒冬妮研究员说:“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是330PPM,而作物的正常需求起码在1000PPM以上,如果是肥水增多密植的话,那么这个量要更大了,我们从中发现大多数作物生长 是在二氧化碳极其缺乏的状态下生长。”

作物和人一样,吃不饱就会营养不足,营养不足又怎么会长得强壮呢?

“就是说二氧化碳缺乏,植物就会落花落果增多再一个是这个果畸形品质降低。” 这正应了那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作物长期处在饥饿、营养不良的状况下,当然不会高产,要想获得高产,就必须让作物吃饱,把二氧化碳给它供得足足的。但是如果二氧化碳过量了,会不会反倒对作物不好呢?

山东省农业厅舒冬妮研究员说:“二氧化碳多了对作物不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为作物本身有个调节作用,当二氧化碳多达到它生长饱和点的时候它会自动调节停止吸收。”

“就像人吃饭一样,吃饱了以后自动就不吃了。”

对作物来讲,仅仅靠大气中存在的那330PPM的二氧化碳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张世明经过将近20年的艰苦研究,终于从数以万计的微生物菌种中,筛选出能够很好地降解秸秆,并且兼有抵抗农作物病虫害的菌种,把它撒在这些被大家扔掉的作物秸秆上,埋在地下、或用塑料布包裹起来,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分解,把它们转化、近而产生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最初张世明做的是这种小巧简单直接把秸秆和菌种埋在沟里的内置模式,这种模式开的沟不能太深。

“一般是深不能超过25厘米,秸秆 菌种量不宜过少 , 一亩大棚的施用量 不要低于6000斤到7000斤这个数,菌种不宜低于6到7公斤就是一公斤菌种 一千斤秸秆。”

这点咱可得记牢了,如果秸秆、菌种放的数量不够,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肯定不足,效果当然也就不会太好了。但是有的农户沟深、秸秆和菌种的数量都是按照要求做的,上面也盖上了土,可是出气的效果并不理想,张世明查看以后找到了原因:是土盖得太厚了。

“为什么不宜过厚呢,就是因为这个二氧化碳地冒出,你厚了以后有阻力,氧气地进入有阻力,二氧化碳地冒出也有阻力。”

那这土上多少才算合适呢。

“一般秸秆上面的土 不要超过20厘米。”

李现昌今年是第一次在自个儿的大棚里用上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做事一向认真的他,这一切都是严格按程序做的,可是出气的效果照样不怎么理想,原来问题出在小李没有及时打孔。

“原则上不要超过7天。”

不及时打孔和土层过厚一样,都会导致秸秆因为缺氧而使反应变得缓慢或者根本不反应,腐熟降解的速度也会减慢,这样就不能产生充足的二氧化碳。

“打孔不打孔的一目了然,差别太大了拿来仪器一测,惊人那个数字打孔的一点点往上冒,冒三四万PPM的二氧化碳到现在才有点相信了。”

好在李现昌及时发现了问题,并请教了张世明。

“一般20来厘米一行 20来厘米一个 就是说20厘米的见方能打四个孔 这就是内置式比较合格的。”

“过一段时间是不是还要打。”

“对 下一次再打,就不在这打了 就不在这个孔里打了,因为原先打了孔以后  那边周围的根很快就充满了孔,新根充满了 你再重复一打 就怕伤根。”

其实做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就是你在不经意间就能帮上它的忙儿。

“你每次从这一走一踩,把这个二氧化碳挤出来了,一抬脚它弹上来以后 把氧气又吸进去了这样就会促进地上和地下的循环。”

其实要想地上、地下的循环更加通畅,内置沟两头的秸秆一定要冒出头来。

“留这个内置堆的两头是为了进气 那打眼是为了放气 这是进氧 那是放碳 ,如果两头不露的话 那你打孔的密度要增加 那样就会增加劳动 增加麻烦。”

张世明针对内置式秸秆反应堆的特点总结了四句话,非常简单又好记。

张世明在大棚里做了内置式秸秆反应堆以后,作物的长势和产量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他还是觉得没有达到他预想的效果。因为他发现底下,也就是离反应堆越近的地方,瓜果长得越好,而距离远的就不那么理想了。他思来想去,终于找到了原因。

“就是叶片在阳光的作用下,具有把不同位置不同距离的二氧化碳 吸进体内合成有机物这种本能。”

山东省农业厅 舒冬妮研究员说:“这个过程就叫叶片的主动吸收 主动吸收会消耗作物本身很多的能量,减少积累。”

“比如两公里以外有餐厅,人在两公里以外劳动,到两公里那个地方去吃饭,那吃了饭以后回来就饿了,那积累就少了。”

那有没有办法让叶片少消耗最好不消耗自身能量也能把二氧化碳吸收过来呢?

“我们后来又把二氧化碳的供应,人为地把它拉近把它送到叶片的附近,这个合成的速率会加快。”

从这个实验中,张世明又发现了植物还有被动吸收的特点。

山东省农业厅 舒冬妮研究员说:“被动吸收就是用外力把二氧化碳送到作物的体内或附近。”

“被动吸收就是像人躺在床上不活动你给了他饭吃以后他会胖得快,体重增加得快。”

山东省农业厅 舒冬妮研究员说:“被动吸收对于作物来说 消耗的能量少 有机物积累增多。”

于是张世明想能不能再创造一种方式,用更近的办法,通过人为来把二氧化碳直接送到叶片的附近呢,就这样他又研究出了前边我们已经看到过的这种拖家带口的大家伙--外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

“在一个地方一个空间内做一个植物所需要的餐厅,一个大的外置反应堆,地下是储气池上边是秸秆反应层,淋水浇水以后产生二氧化碳,通过一个交换机 带上一个畦带这样把它送大田大棚中的各个位置叫它直送到叶片附近。”

这样就把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这两个形式都利用起来了,作物长势喜人

“秸秆也粗 叶子也大。”

“看着瓜新鲜,去年的现在我的茄子门前刚摘卖了1000多斤,现在我卖了今天都2600多斤了相差2000到3000元钱吧。”

刘庆锋一直都自信自己的管理技术、管理水平是一流的,种苗的质量也很好,可收入却比别人少了这么多,而原因仅仅就是因为他没有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这让刘庆锋非常不服气,也不太舒服。

“那会舒服吗都是熬了一季了,都是种了一年了 谁不想多收入点啊。”

现在后悔有点晚了,不过刘庆锋说了,他会尝到这秸秆反应堆的甜头的。

“他吃了个螃蟹了,他吃得香了 你吃香了 我也吃一口。”

秸秆生物反应堆除了能提高CO2的浓度和光合效率以外,在严寒冬天里还能使大棚里20cm以内的地温增加4~6℃,气温提高2~3℃;菌种在转化秸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抗病孢子使植物发病率降低,农药用量减少;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多,各种矿质元素被定向释放出来,有机质含量增加,能有效改良土壤;还能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应。

篇二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食用菌养殖用新招,种植蘑菇让蘑菇多受刺激长得好长得快

  [科技苑]让蘑菇多受刺激(20150504)

  5.4(周一)让蘑菇多受刺激

  节目导视:冷热刺激,干湿刺激,偏不让它太舒服;光线刺激,缺氧刺激,就能让它长得好;刺激、刺激,从种子到长大,离不开的刺激。“刺激”怎么成了离不开的好方法?

  科技加点料:刺激疗法!食用菌养殖用新招

  2013年的时候,中国食用菌协会提出我国国民的最佳饮食结构叫“一荤一素一菇”。这里的“一菇”指的就是食用菌,俗称蘑菇。如今,蘑菇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日常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中国也成为食用菌生产的第一大国。

  在我国农村,很多人已经把食用菌当成致富的首选。安徽黄山休宁县的杨秀最近也种起了蘑菇,但是,因为蘑菇,最近杨秀可是上足了火。

  看别人种蘑菇很简单,技术也在更新换代,过去用的木材被更环保更便宜的农作物秸秆代替,种植环境也从林下转移到了温室大棚里,这些新变化让杨秀创业的热情更高了,当然也变得更加小心。

  “我把窗户、门窗,全部密封,就像照顾婴儿,照顾孩子一样,棚里连只苍蝇也飞不进去。”杨秀说。

  无微不至的照顾,很快有了结果。培养料中的菌种已经萌发,一条条像头发一样的细丝越长越长,越长越多,按照以往的经验,菌丝一长满就应该出菇了,杨秀很是期待。

  眼见着菌丝涨势喜人,可就是不见小蘑菇长出来。蘑菇只长菌丝不长盖,这让杨秀开始着急起来。

  杨秀来到安徽省食用菌协会的培训基地,想找位专家打听一下,她的蘑菇究竟犯了什么病。

  安徽省食用菌协会的副理事长沈思和告诉杨秀,她的蘑菇是因为环境“太舒服”,所以才长不出蘑菇,解决办法很简单,需要给蘑菇来点“刺激”。

  沈思和,是安徽大学的特约讲师,高级农艺师。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搞起培训,三十多年的时间,他培训了我国和周边20多个国家的4万多名学员。沈思和将学员遇到的问题,汇总分析,发现了一个最普遍的问题,很多人种不好食用菌,不是因为粗心大意,恰恰是因为太细心了,他们不了解食用菌生长的生命原理,而沈思和的办法很特别,要让蘑菇受点“刺激”。

  “一般菌类菌丝长满了,进行出菇管理的时候,如果一直保持在20多摄氏度左右的恒温条件下,它生长的舒舒服服,就不会出菇,一直到它生命终结,菌丝老化。要想出菇,就必须要拉大温差刺激。”沈思和告诉杨秀。

  按照沈老师的建议,杨秀白天把大棚四周的塑料布封严实,用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晚上再把塑料布打开,用冷水喷湿一次培养料,降低菌丝体的温度,把昼夜的温差拉大,果然,没过几天,一个个小菇蕾就冒出头了。

  “拉大一点温差刺激,它的子实体就自然会形成,它自然从袋口长出来。”沈老师说。

  子实体,也就是人们主要食用的部分,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从菌丝里长出来的。身体里蕴藏食用菌传宗接代的秘密:孢子。蘑菇盖子上的白色粉沫,就是孢子,是蘑菇的种子,承载着食用菌传宗接代的光荣使命。

  “种子就在蘑菇里,它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弹射孢子,平常我们做种子,取种子就是从蘑菇里面,只要有这个蘑菇,就可以把种子取出来。”沈老师解释道。

  蘑菇自己不会开花结籽,只能靠孢子来进行繁殖。孢子落到土壤中,就会产生菌丝,吸收养分和水分,然后产生子实体,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蘑菇。野外环境下,蘑菇必须要传播孢子才能孕育下一代。孢子散播前蘑菇自身会释放出水蒸气。湿气会降低蘑菇周围的温度,从而形成一个对流,就是这点微弱的微风使孢子脱离母体,这是亿万年来蘑菇进化出来的繁衍方式。努力产生更多的孢子,努力让它传播的更远。所以平常我们进入菇房,雾气腾腾,像下雾一样,那就是孢子在弹射,吸入大量的孢子,会引起咳嗽,所以我们在采收之前要给它喷一遍水。

  沈思和说,出菇就是在进行新陈代谢,繁殖后代。如果外界环境比较稳定,没有温差刺激,菌丝体感觉很舒适,就不会去考虑繁殖后代,作为繁殖器官的子实体也自然不会长出来。

  在自然界中,菌丝长到一定程度,天气环境一恶劣,菌丝受到刺激,就会萌发出子实体。

  “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一会儿干,一会儿湿,一会儿有光,一会儿没光,这样就产生一种刺激,让蘑菇感觉,如果不繁殖后代自己就会绝种,实际上出菇就是在繁殖后代。”沈老师说。“所以人工栽培就是要创造这种‘天气变化’,让蘑菇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

  相对来说,各种刺激中,温度变化的“刺激”是最强的信号。不同品种对“温差”敏感程度不同,平菇属于比较敏感的,那也得需要6-8摄氏度的温差刺激,才能让平菇的菌丝萌发出子实体,经过沈思和的培训,现在杨秀也已经成了行家。

  杨秀不出菇的难题解决了,温室里的小菇蕾也陆续长了出来,但出菇的数量却不是很多,沈思和告诉杨秀,刺激,仅是温度变化还不够,还要让刺激再多一点,比如光照的刺激。

  菌丝生长阶段有光无光都可以,但是为了制造光照变化,菌丝生长阶段最少好见光,常规栽培的蘑菇会在菌丝生长时给它盖上一层黑色薄膜,等菌丝长满后,将薄膜掀开,刺激子实体的萌发。而工厂化生产的蘑菇,会增加一些长长的“灯带”,在出菇前打开“灯带”刺激菌丝体。

  “光、温差和湿度的变化刺激相结合,它的子实体很快就会形成了。”沈老师告诉记者。“子实体生长出来以后,要尽量减少温差的刺激,因为如果温度过低、或者变化太频繁,子实体就会生长缓慢。但是,这也不是说就不需要刺激了,而是需要另一种‘刺激’”。

  有人把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变化称之为“三差”刺激,但沈思和却强调,光是这三个刺激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子实体长出来以后,需要的刺激还有很多,那这刺激又是什么呢?

  安徽六安的龚守园从去年开始种植食用菌,种了一年的平菇,效益不错,尝到甜头的他,2015年增加种植了一棚新品种——金针菇。由于养平菇积攒下了不少经验,这批金针菇出菇很顺利,长得也很快,但是马上要上市的菇,却越长越有点变形,只长菌盖不长腿。

  按照人们的饮食习惯,食用菌有不同的食用部位,有的主要吃盖子,比如平菇、香菇,加工时菇腿一般都会舍弃,但有的蘑菇主要是吃菇腿,比如说金针菇,消费者更喜欢腿长盖子小的,可龚守园的金针菇腿太短盖子反而过大,市场上根本卖不出去,这对龚守园打击不小。

  不只是龚守园的金针菇,其它种植户种的杏孢菇也出现了畸形,卖不上价,只能被淘汰。

  龚守园按照沈老师的方法,出菇前也用温差、光照等方法刺激了,子实体也长出来了,可为什么越长越畸形,菇腿、帽子不一致,他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沈老师却告诉龚守园,只长盖子的金针菇跟杏鲍菇是缺少了另一种刺激:“氧气”。

  “食用菌的外形是根据消费者喜好,人为控制它生长出来的,并不是它们天然就长成这个样子。”沈老师说,“茎类菌如果不采取控氧的话,氧气足,它会只长盖子,变成畸形菇;氧气不足,它就会长腿。”

  控制氧气,就是子实体形成后需要的新刺激。就像利用温湿度、光照变化来造成刺激一样,氧气含量也要人为控制,利用空气中的含氧量“刺激”蘑菇生长。温室大棚里的食用菌,如果通风不好,就会处于缺氧状态,为了争取多吸口氧气,它们就会努力把腿伸长。所以像平菇这样吃盖子的要注意通风,提高氧气含量,而金针菇这样吃菇腿的就一定要减少通风。

  种植这样的茎类菌,一般还要在棚内再加上一层薄膜,来进一步制造缺氧的环境,促进菌柄的生长,才能达到商品菇的要求。

  在沈思和的指导帮助下,以杨秀龚守园为代表的菌类种植者们,把“刺激”当作手段,巧妙的利用温湿度、酸碱度、光照强度、氧气含量等食用菌赖以生存自然要素,把这些要素转化成刺激手段,不光渡过了难关,还掌握了蘑菇的生存法则,都变成了蘑菇种植高手。

  但随着种植技术日渐熟练,有些种植户打算自己生产菌种,因为这样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为这事,学员们又找到了沈思和。

  菌种的提取难度比较高,需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沈思和最早尝试的孢子分离法是利用成熟的孢子能自动从子实层中弹射出来的特性,使孢子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萌发、生长成菌丝体。但孢子分离的操作过程比较繁琐,普通种植户操作起来难度太大。

  经过不懈的努力,沈思和研究出一种种植户更容易掌握的简便方法:组织分离法,这当然这也少不了“刺激”。

  相比于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更容易被学员掌握,食用菌的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一定的损伤,会“刺激”细胞增殖,刺激组织再生。只要切取像黄豆大小的菇体组织,把它移接到培养基上,就能获得纯菌丝体。

  组织分离法简便易学,这也给了杨秀一个启发,要和专业的育种机构合作。黄山休宁县山区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有很多还没有开发出来,没人种过的野生品种,如果能通过人工驯化,转变成栽培品种,那一定会大有市场。

  我国是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老话说“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沈思和的刺激法,是探索食用菌栽培方法的新思路,正是这些不间断的科学探索,推动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从生产大国向着生产强国迈进。

篇三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农村温室大棚应用技术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农村温室大棚应用技术

温室的性能

温室也中暖房,是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部分或全部围护材料的一种建筑形式,它可以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由于温室的透光性、保温性都非常好,可以在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为农作物提供适宜其生长所需的温度、水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是用来栽培农作物的最好设施之一。

一、温室的透光性

温室是一种采光建筑,绝大多数还是靠阳光来增温,因此评价一个温室好坏的重要标准是温室的透光率。

二、温室的保温性

温室的最主要要求就是保温。冬季温室的加温耗能是发展温室的一个主要障碍,而提高温室冬季生产效益的最直接手段是提高温室保温性能,降低耗能。

三、温室的耐久性

人们在建造温室时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休提高温室的耐用性。这是任何一座温室在建造时都要考虑的,因为温室只有耐用才能更好地为人们增加收入。 温室的分类

一、按温室发展史分类

二、按温室室内温度分类

三、按温室能源分类

四、按温室透明屋面分类

1、单屋面温室

2、双层面温室

3、连接屋面温室

4、多角屋面温室

五、按温室形状分类

1、拱圆形温室

2、连栋式温室

六、按温室屋顶形状分类

温室冻害的预防

一、做好保温工作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为预防温室作物发生冻害,冬天要在温室四周围上草帘子或玉米秸秆,这样可以防止室内温度下降。

二、增加光照

三、提高温度

大棚的类型与分类

一、大棚的分类

1、简易竹木结构大棚

2、焊接钢结构大棚

3、镀锌钢管式大棚

农村地膜覆盖应用技术

地膜的种类及特点

一、无色地膜

无色地膜是出现时间最早、应用范围最广的地膜,分为有滴膜和无滴膜两种。

二、有色地膜

有色地膜即含有各种颜色的地膜。

1、黑色地膜

2、黑白双面地膜

为了克服黑色膜的缺点,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黑白双面膜。它一面是乳白色,另一面是黑色。盖膜时将乳白色的一面向上,可以反射阳光降低膜温;黑色的一面向下,用来抑制杂草生长。

3、绿色地膜

绿色膜能明显抑制杂草生长,但绿色染料对膜有一定破坏作用,导致地膜的使用寿命较短。

4、银灰色地膜

鲜亮的角灰色能够反射紫外线、驱避蚜虫。

5、蓝色地膜

蓝色膜最突出的特点是保温性能好。

6、红色地膜

红色地膜比黑色地膜更能刺激作物生长,植物会利用更多的能量进行地上部分的光合作用。

7、紫色地膜

紫色地膜能透过红、蓝光并吸收绿光,有利作物生长,如用于菠菜,可提高产量,延长上市期。

8、白菜地膜

白色地膜可将光反射到作物的叶子及果实上,有利于光全及催熟作用。

地膜覆盖的作用

一、保持水分

二、增温保温

三、增加养分

四、保进光合作用

五、加大土壤空隙

六、提高田间管理的效率

地膜覆盖方式

地膜覆盖应因地而异,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作物种类、生产季节及栽培习惯而选择不同的覆盖方式。常见的覆盖方式有高畦覆盖、沟种坡覆、平畦覆盖、沟畦覆盖、高垄覆盖、穴坑覆盖等。

地膜灌溉形式

常见的地膜覆盖灌溉方式有膜侧沟灌、膜上灌溉、膜下灌溉等。

篇四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绥中县温室秸秆埋施腐熟技术应用情况

篇五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浅谈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

应用技术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ChinascJeIICOandTechnology}{,vOWq●I

浅谈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

王珍姜厚智

(凤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凤城118100)

[摘要]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从根本上摆脱了农业生产依赖化肥的局面,可极大地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该技术与农作物无公害生产相结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开辟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温室秸杆生物反应堆应用

中图分类号:8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0)18032901

秸杆反应堆技术足利用废弃玉米秸杆、高梁秸杆、水稻秸杆及豆秆等5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农作物秸杆和发酵菌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产生作物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利用率提高4倍时,光的利用率提高2.5倍,水的利用提高3.有机质、矿物质养份等,通过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3倍,豆和植物的固氮活性提高I.9倍。一千克干秸杆转化产生的生物效能相物的光合效率,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早熟、无公害的农产品。当于3037千卡热量,0.13千克有机肥,1.1千克二氧化碳,有促长增产效益。

我地区从事温室黄瓜种植多年,近几年各种病害出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虽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在促进作物生长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然采取了多项防治措施,但效果一直彳i明显。2008年秋,我们在6个温室内应(1)苗期长势快,根系发达,茎杆粗壮,节间短,叶片大,且厚,病虫害少。用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通过5个多月的跟踪测试表明,增产效果特别明显,(2)生长中期,长势强壮,开花结果早,座果率高,膨大快,成熟期长。例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黄瓜,常规两片叶子保证供给一根黄瓜营养生长,瓜条还不直,畸形瓜多。而应

1温室内=氯化碳浓度加大。用秸杆反应堆技术,黄瓜…片叶子可供一至三根黄瓜生长,而且瓜条直,长势由于长期密闭,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能满足作物生跃的需要,而光合作快,生长整齐,回头瓜多,商品性好。

用需要二氧化碳。通常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300—330ppm,温室中随着温度(3)生长后期,连续结瓜期长,可比常规延长30—45天。常规重茬死苗死秧升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中午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病虫害多,应用秸杆反应堆技术则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只有lOOppm,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应用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能解决这…问(4)提早上市。应用秸杆反应堆技术,可提早715天上市,特别是瓜果类题。它是利用发酵菌分解有机物,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每千克秸杆分解发酵产蔬菜经济效益可增加23倍。

生1.1k二氧化碳,标准温室应用秸杆反应堆技术最低能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5)增收节支。应用秸杆反应堆技术,不追肥、不打药,与常规相比可降低到900—1900ppm,是正常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46倍。成本2000—3000元,亩增产5000—8000斤,增加经济效益65%以上。

2提高室温及地温参考文献

冬季温室光照不足,地温低,地表下20cm深,平均地温只有lO℃,严重影响[1]胡彦科.目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作物生长,造成植物叶片小,黄瓜花打顶或瓜打顶,有的甚至…个月不长瓜,致年.

使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应用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发酵产生大量热能,每[2]董秀清.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蔬菜上的应用.科学种养:2006千克秸杆能产生3000大卡热量,可使地温提升4-6℃,促进作物早熟。年.

3防治病虫害效果好

常规温室由于连作、密闭、加之湿度火,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施用农

药药量大,次数多,成本随之增高,而且农药残留在瓜果上,对人体有害。应用

秸杆反应堆技术可利用微生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专用菌种中含十多种有益

生物菌,能繁殖产生大嚣抑制病虫生艮的有益菌或杀死病菌。各种有益菌分布

在土壤中或叶片上,防治效果在50%以上。常年应用生物秸杆反应堆基本上不

用打药。

4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壤板结

温室内种植作物单‘,加之施肥量大,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现象严重。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应用秸杆反应堆技术,它分解剩余的残渣中含i3%的

有机质、矿物质养份,使土壤松软肥沃,改良土壤结构,其产生抗病孢子,促进

植物生长,而且这些营养配比非常合理,比配方肥还要好。应用秸杆反应堆技

术以后,第一年可减少化肥用量的50%,第二年可减少化肥用量的80%,第三年

可不用化肥,很好的解决土壤板结、盐渍化问题。

停止喷雾。即:当掘进工作面有粉尘产生时,两组降尘装置将自动开启实现喷5实施效果

雾降尘,当掘进工作面无粉尘产生时,两组喷雾自动关闭。通过现场试用后取综上所述,在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情况下,采掘工作面除正常采取防尘措得了很好的降尘效果。施,加之上述几项自动化防尘技术的实施,使斜沟煤矿井下粉尘得了有效控

32风水高压放炮自动喷雾技术制。经现场粉尘实际测定,总测尘点(次)数122点(次),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炮掘工作面中,放炮工序持续时间虽短,但产生的粉尘浓度却比其它工序112点(次),合格率达到91.80%;煤尘83点(次),合格73点(次),合格率88高。斜沟煤矿半煤岩、全岩巷道均采用炮掘。针对放炮时工作面粉尘浓度%。岩尘浓度控制在0.8~lOmg/m’,煤尘浓度控制在4~69mg/m3,为井下生产高的特点,我们改制了‘种喷雾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声控风水联动组合式,利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使矿井面貌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

用掘进工作面的供风供水管路组合而成,风、水在喷雾水管内汇合后喷出,出参考文献

水在高压风作用下高速喷出。放炮时发出的爆炸冲击波被传感器接收并转换[i]李俊双.矿井通风安全.山西:山西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1988.成微弱电信号后传送至主机,主机将同时控制供风、供水两路管路的电磁阀[2]张国枢.通风安全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打开,实现高压远程自动喷雾。该主机采用电池组控制,不使用电源,2个月[3]杨大明.煤矿通风与安全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在地面充电一一次,喷雾雾化效果不错,通过现场实测,使用高压放炮自动喷雾降

尘率达到80%以上。

4抑尘网在水幕上的应用

在我矿所有采掘地点,我们将抑尘网同水幕配合使用,起到很好的效果,降

夸率提高20%以上。

万方数据科技博览l329

浅谈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王珍, 姜厚智凤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凤城,118100中国科技博览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2010,""(18)0次

参考文献(2条)

1.胡彦科.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年.

2.董秀清.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蔬菜上的应用.科学种养;2006年.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张世明.徐建堂.杨先芬 秸杆"生物反应堆"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4,""(3)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气体CO2、热量、生防抗病孢子、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工艺设施.该项技术的实施,可加快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转化,农业资源多层次充分再利用,农业生态进入良性循环,达到大田和设施农业高产优质的可持续发展.以下简称"生物反应堆"技术.

本文链接:

授权使用:山东农业大学(wfsdun),授权号:0814c3fa-648e-4024-8348-9dfe00d6b5ab

下载时间:2010年9月27日

篇六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调查与建议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作物秸杆传统利用的价值和地位急剧下降,秸杆污染的问题愈显突出。如何搞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寻找变废为宝的新途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此问题,我于近期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秸秆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微量元素等成分,是一种可供再综合开发利用的植物体资源。我市农作物种类多,产量高,秸杆资源丰富。按照农作物的经济系数测算,全市每年农作物秸杆总量为130万吨,其中小麦秸杆70万吨,占54%,玉米秸杆55万吨,占42%,其它5万吨,占4%。按不同作物收割方式测算,全市每年可利用农作物秸杆总量在100万吨以上,其中小麦45万吨,占45%,玉米50万吨,占50%,其它5万吨,占5%。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精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以疏为主,疏堵相结合的办法,全面推行了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 ,突出抓好机械化秸秆还田,大力推广秸秆堆沤还田技术,示范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氨化饲料技术,积极利用秸秆作基料发展食用菌、开发新能源、发展秸秆气化、生态养殖等,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已全面启动。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我市秸秆综合

利用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作为有机肥料直接还田

秸杆直接还田是我市近几年普遍开展并行之有效的一项工作。其还田方式有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小麦留高茬、麦秸麦糠覆盖、堆沤还田等。玉米秸秆人工直接还田技术在我市推广较早,早在1978年XXX县XXX镇泥河大队就进行了试验示范,随后在全市进行了大面积推广,近几年机械还田也不断扩大。据XX县XX镇、XX镇和BB县BB乡、BB镇等地的试验表明,秸杆还田不仅有利于农作物增产,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培肥了地力,还可减轻病虫危害。实行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与未还田相比,小麦平均穗粒数增2.6粒,千粒重提高1.8克,亩增产8.8%。每亩还田玉米秸秆500公斤或一年两季秸秆还田后,相当于施用土杂肥2500公斤、碳铵11.7公斤、过磷酸钙6.2公斤、硫酸钾4.8公斤。一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提高0.05—0.23%,全磷平均提高0.03%,速效钾增加31.2PPM。土壤容重下降0.03—0.16g/cm3,土壤孔隙度提高1.75—7%。连续多年秸秆还田的耕地,不仅提高磷肥利用率和补充土壤钾素的不足,地力也可提高0.5—1个等级,平均亩增产幅度为15—20%。全市每年作为有机肥料直接还田秸杆总量约37万吨,其中,小麦机械化高留茬秸秆还田面积80万亩,还田秸杆量约30万吨;麦秸麦糠盖田面积5万亩,还田秸杆量有2万吨;玉米秸秆机械直接还田或堆沤后还田10万亩,还田秸杆量有5万吨。

(二)秸秆养畜过腹还田

利用秸杆饲养家蓄或家禽,家蓄或家禽的废弃物沤制成有机肥还田,这是我市近几年推广的一种综合效益较高的利用模式。利用方式有,秸杆直接喂养、青贮后喂养、青贮氨化处理后喂养。利用的秸杆种类有,玉米、小麦、红薯、花生等。喂养的品种有,骡、驴、牛、羊、鹿、兔、鸡等。全市每年用作饲料的秸秆总量(包括处理和未处理的秸秆)4万吨,占秸杆总量的4%,每年可节约饲料粮0.5万吨。全市每年青贮秸秆2.2万吨,氨化秸秆0.8万吨(主要是玉米秸杆)。

(三)秸杆新型能源

随着省柴节煤技术的推广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秆沼气和秸秆热解气化技术在我市迅速推广,秸秆直接用作炊事燃料的目前在我市已很少。秸秆沼气和秸秆热解气化将秸秆生物能转化为热能,热效率比直接燃烧秸秆提高6倍,此技术是我市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的又一科研成果。目前,全市已建沼气池8000多座,农户使用秸秆气化炉800多个。2001年,市能源站、浚县能源站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在浚县黎阳镇付庄村建成了全市第一座秸秆气化站,该站运行一年来使用效益良好,群众十分满意,一年中共消化秸秆180吨,产气36万立方,满足了全村200多户农民长年生活和炊事用能。全市每年通过秸秆沼气和气化处理,消化秸秆3万余吨。

(四)工业原料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国家明令关闭了一批纸浆规模在5000吨以下,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使得秸秆用作工业用料的数量大为减少。我市每年作为工业原料的秸杆约5余万吨左

右,主要是小麦秸杆。

总上所述,我市每年秸秆综合再利用总量仅49万吨,占可利用秸秆总量的49%。其中,用作有机肥直接还田37万吨,占秸杆总量的37%,已利用总量的76%;秸杆饲料4万吨,占秸杆总量的4%,已利用总量的8%;秸杆能源3万吨,占秸杆总量的8%,已利用总量的6%;工业原料5万吨,占秸杆总量的5%,已利用总量的10%。从农作物种类看,已利用小麦秸杆38万吨,占全市已利用秸杆总量的78%,小麦可利用秸杆总量的84%;玉米11万吨,占全市已利用秸杆总量的22%,玉米可利用秸杆总量的22%。全市还有51万吨的秸杆未被利用,占51%,其中,小麦7万吨,玉米近40万吨,其它4万吨。在没有被利用的秸秆中主要是玉米,占78%。秸杆综合利用工作还任重道远。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力度,作了不懈的努力,但一到夏收秋种之时,还是“烽火”四起,“硝烟”弥漫,这不仅污染了和破坏了环境,浪费了资源,更主要的是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究起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第一是认识问题。部分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部分领导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尽管政府三令五申甚至采取补贴等措施,但由于多数农民看问题仅从眼前的利益出发,加之收获秸秆和劳动成本不成比例的现实,仍有日渐增多的农民焚烧秸杆,秸秆在他们眼中失去了往日的魅

力。

第二是出路问题。随着农业的连年丰收,秸秆积存成为困扰。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富裕,“三柴”问题得以解决;粮食的充裕,解决了畜禽饲料问题;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市场供应的充足,解决了肥料投入问题;小造纸厂的关闭,使秸秆的工业用量减少。农村燃料、肥料、饲料问题的解决和原料出路的不畅,使得秸杆传统利用的方式消亡,途径堵塞,老的出路断了,新的出路尚为拓开。

第三是技术问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服务跟 不上形势的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尚不成熟和稳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技术骨干较少。自1988年以来,市农机部门就着手进行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的引进、试验及宣 传工作。近几年,我市也年年召开秸秆还田机械大型现场演示会,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究起原因,关键是技术问题,到目前为止,全市仅有各类大型玉米秸秆还田机百余台,小型的200多台,推广效果很不理想。

第四是资金问题。由于缺乏有效资金的投入,目前,许多相关技术还停留在成果库里,不能很好地推广。虽然已开发出了旋耕机、玉米秸秆还田机,淇县能源站的 秸秆气化炉等产品,但这些都属于刚刚起步,要全面推广还需大量的资金作保障。在调查中,很多农户在谈及秸秆还田时,对秸秆还田机并不陌生,还能说出还田的好处,但出于手中资金紧张,受财力限制不愿投资。市亚达奶牛厂、三博乳业公司、浚县种养场等大型畜禽草食性动物饲养企业,也由于流动资金

篇七 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

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

农作物秸秆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由于近些年能源的短缺,用秸秆等废弃物制造能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仅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产能的新途径等,而且减轻了处理秸秆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年产量7亿t,合理利用秸秆,有利于工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合理发展,否则直接焚烧秸秆,不仅释放大量气体严重污染环境、杀灭土壤微生物,而且造成能源资源的重大浪费。对中国这样一个化石资源短缺、人口众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国,推动农业秸秆的高效转化利用,具有更突出的迫切性。农业秸秆转化利用的关键是将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化学结构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有效分离,然后对分离组分进行有目的的转化利用。目前尚没有提出清洁有效的农业秸秆组分分离途径。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秸秆直接燃烧发电、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和秸秆热解气化制备混合燃气等。本文旨在经过对秸秆转换成能源物质的利用率、经济性等效益做比较,得出秸秆的最佳利用途径。

1、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1.1 工艺介绍

生物质秸秆直接燃烧技术(图1)是将秸秆原料送入锅炉中直接燃烧,产出的高压过热蒸汽,通过汽轮机的涡轮膨胀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这种发电方式称为秸秆直燃发电。秸秆直接燃烧,其能源利

用率仅为13%。目前,发达国家生物质发电量已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0%。丹麦在生物质直燃发电方面成绩显著,2002 年丹麦能源消费量约2.8×107t标准煤,其中可再生能源为3.5×106t标准煤,占能源消费的12.5%,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所占比例为81%。

图1 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流程图

1.2 秸秆直接燃烧发电的优缺点

生物质秸秆直接燃烧技术相对于煤炭等化石燃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生物质秸秆中硫的平均含量不到0.15%,煤炭中硫的含量达到1.412%,是秸秆硫含量的9倍,秸秆能源燃烧时,避免了因产生的SO2、NO2而形成酸雨,它燃烧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

CO2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消耗带来

的温室效应问题。

秸秆特别是稻、麦秸秆直接燃烧,主要障碍是灰分元素多,释放量约为秸秆的40%,造成熔点下降和锅炉结焦和堵塞。总体上看,生物质秸秆直接燃烧是最简单,也是最早被采用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但在过去的传统燃烧方式中,生物质燃烧效率极低,一般只有10%左右,造成能源严重浪费。若能开发一种方便、高效的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必将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温室大鹏秸秆有哪些用途】

2、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

2.1 工艺介绍

秸秆产沼气的工艺见图2。主要包括生物法预处理和厌氧发酵产沼气两个阶段。

图2 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流程图

生物法预处理:生物方法就是利用具有强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对秸秆先进行固态发酵,把作物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预先降解成易于厌氧菌消化的简单物质,以缩短随后的厌氧发酵时间、提高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率。

厌氧发酵:厌氧消化反应的主要机理是有机物在厌氧的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并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过程。对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研究表明,整个发酵过程中产生甲烷体积分数为65%,二氧化碳为30%。

2.2 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优缺点

沼气燃烧的热效率比城市煤气高出40%。发酵产生沼气,能源转化效率高,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运行平稳。

在燃料的替代效应上,沼气平均每方热值20.9 MJ,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技术每方热值可达23 MJ。从环境效应来看,沼气作燃料密

闭条件下产生、输送,显著减少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产气后的废渣富含腐殖酸、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沼液作为鱼饲料添加剂有免疫及增重的作用。目前农业部推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技术具有热值高,效益高、无污染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制约秸秆厌氧产沼气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沼气的制取需要先前的资金投入,对仪器设施要有严格的要求。另外对储气设备要求比较严格,若因管理不当发生气体泄露现象,会产生如温室气体(CH4)大

量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危害。因此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需要向着标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3、秸秆热解气化制备混合燃气

3.1 工艺介绍

如图3所示,秸秆热解气化技术是将秸秆转化为气体燃料的热化学过程。秸秆在气化反应器中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发生部分燃烧,以提供气化吸热反应所需的热量,使秸秆在700~850℃左右的气化温度下发生热解气化反应,转化为含氢气、一氧化碳和低分子烃类的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既可以直接作为锅炉燃料供热,又可以经过除尘、除焦、冷却等净化处理后,为燃气用户集中供气,或者驱动燃气轮发电机或燃气内燃发电机发电。上述生物质的气化过程的实现是通过气化反应装置(即制气炉)完成的。

图3 秸秆热解气化制备混合燃气技术流程图

我国目前最新研究开发的内循环锥形流态化气化炉,对稻草、麦秸等秸秆粉碎后,气化反应在600~820℃的一个较宽温度范围内,原料气化所产生的煤气热值达7.7 MJ/m3,添加CaO催化剂能明显提高煤气热值,降低CO组分,Na2CO3催化气化能提高气体H2的含量。

3.2 秸秆热解气化制备混合燃气的优缺点

秸秆气化技术可以把秸秆高温裂解生成以CO为主并含H2、CH4等多种可燃成分的煤气,热值为5~12 MJ/m3,总效率可达35%~45%,比直燃提高2倍。新型的综合利用技术生产燃气,使能源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还减少了CH4等有害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

对中国1998—2000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节省标煤9.5万t,加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可大大替代传统能源的使用量,是传统能源的替代选择途径之一。

目前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焦油附着在炉体及管道内,炉内的焦油清除相对容易,但输气管道被焦油堵塞后无法疏通,导致送气不畅,并形成安全隐患。燃气热值低,热能利用效率低,前期投入资金短期很难回收,气体成本较高,农户难以承受。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烧饼坯子做法

下一篇: 腻子喷涂机视频

最新成考报名

  • elitebasic(衣俪特)参加上海校服展了!
  • 【创业失败】创业失败身体运毒
  • [农村冷门小生意]冷门小生意
  • 韩国料理加盟排行榜_韩国料理加盟
  •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
  • 【0048香辣虾加盟费】0048香辣虾加盟
  • [池上便当加盟费]池上便当加盟
  • [加盟麦当劳需要多钱]加盟麦当劳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