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排名 > 大学介绍 >

重庆邮电大学与天津工业大学相比 重庆邮电大学

编辑:zhangyanq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16    阅读:

  重庆邮电大学创办于1950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也集军事、民用相结合,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省部共建重点高校,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重庆邮电大学与天津工业大学相比 重庆邮电大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重庆邮电大学与天津工业大学相比 重庆邮电大学

  图1

  图2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 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 3100余人。在职教职工 1700 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 23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46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700余位,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校董事会主席。学校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30 余名院士及1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学校有国家特支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两江学者、百人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8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1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22支。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60余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9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主动适应信息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现有16个学院,3个研究院,53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8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深入实施质量工程,现有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8个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7门国家及重庆市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个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3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18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我校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发起高校之一,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总成绩在重庆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参加数模竞赛成绩连续两年排名全国高校第二;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该项赛事最高荣誉“TI”杯;参加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成绩位列重庆赛区第一,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奖列全国高校前二十名。近五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励400余项,部省级奖励1500余项。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源地”。学校现建有“国家宽带移动通信军民结合终端动员中心”、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国首个“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等42个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物联网与智能控制、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学校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 路、30/32 路脉冲编码机和120 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的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学校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4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近800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0余项,其中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立足信息行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努力构建开放办学大平台。学校成立了董事会,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中国铁塔、华为、中兴、大唐、联想等行业著名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长安、四联、机电控股、重钢等在渝大型企业,与重庆两江新区、渝中区、南岸区、渝北区、西永微电子园、茶园工业园区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惠普、微软、IBM、思科、甲骨文等国际IT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组建了“重邮—惠普软件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与企业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项目。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及共建研发基地。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4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学分交流、带薪实习及短期科技与文化交流等项目,着力推进中美、中加、中俄、中英等合作办学项目,推进 “1+2+1”、“2+2”、“3+1”、“4+1” 等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与法国巴黎高等电子学院建立了我市首个境外联合办学基地,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在校生公派出国学习交流项目。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取得新突破,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来华留学生项目高校,在校长短期留学生规模每年达400人,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

  学校地处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坐落在森林公园环抱之中。学校占地 3800 亩,校舍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图书230余万册 。建有以万兆双冗余骨干网络为核心、有线无线覆盖全校、万兆到楼、全网支持IPv4/IPv6双栈的高质量校园网络,初步建成统一基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站式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一体化新媒体公众服务平台和在线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新一代信息化体系。搭建“红岩网校”、“文峰网络课堂”、“重邮微校”、“重邮微联盟”等新媒体平台。校园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好地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森林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学校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和“平安校园”示范单位。

  继往开来,再展宏图。学校将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办学特色、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加强内涵提升,努力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信息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我国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3月)

  地址:重庆 南岸 重庆邮电大学

  电话:+86-023-62461003

  邮件:bangongshi@cqupt.edu.cn邮编:400065

  传真:+86-023-62461882

  网址:www.cqupt.edu.cn

  天津工业大学简介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的学科始建于1912年,1958年开始独立办学,原名河北纺织工学院,1968年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约1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3万平方米。学校下设16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名,其中本科生近24000名,研究生3000余名,在校留学生近1200人次。

  学校现有6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 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3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天津市属高校中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7个天津市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1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市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1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拥有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有天津市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培养胸怀经纬、求真务实、品高学优、工勤业精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努力追求本科教学质量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学校积极推行“分层次、个性化、重基础、强能力、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多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与数十家知名企业开展“第二校园”合作。学校关心支持学生成长成才,设有十多项奖助学金。近年来,学生每年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都超过500项,培养出了以全国道德模范徐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大学生和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天津市属高校前列。近年先后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等称号。学校”创客空间”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天津市众创空间和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并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体系。

  学校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00余名,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名,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召集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科技部“科技创新推进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层次人才100余名。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学校倡导科学研究,鼓励自主创新,彰显现代纺织和产学研结合的特色。近年来,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连续9年获得11项国家科技奖,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全校科研经费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初步形成“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特种纤维与产业用纺织品”、“纤维界面处理技术”、“机电设备集成制造”、“半导体照明与材料”、“工程电磁场与磁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智能控制”等特色科研优势,构建了以能源材料、生物技术、海洋化工、数字化纺织、功能服装、纳米材料与技术、生态与环境等方向为重点的支撑领域,确立了文化创意、物联网技术、循环经济、纺织经济、工业工程与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应用法学等新兴发展领域。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奔月”工程、水处理技术、新材料开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

  学校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与德国、英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6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留学,与国外多所院校开展“2+2”、“3+1”等多种模式的校际交流,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留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

  学校秉承“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弘扬“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校训,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工业大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2014浙江录取分数线(2015-07-30)
  •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2014录取分数线(2015-07-30)
  •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2014福建录取分数线(2015-07-30)
  •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2014广东录取分数线(2015-07-30)
  •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2014安徽录取分数线(2015-07-30)
  • ·重庆邮电大学2014广东录取分数线(2015-07-3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意大利古列尔莫·马可尼大学
  • 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
  • 广东农信网络学院 http://gd.21tb.c...
  • 四川农业大学学工系统 http://xsc.s...
  • 南开大学信息门户 https://www.nank...
  • 哈尔滨石油学院教务系统 http://111...
  • 呼伦贝尔学院教务系统 http://123.178.101.30/
  •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官网 https://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