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金刚经读后感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3    阅读:

金刚经读后感篇一
《金刚经读后感》

《金刚经》读后感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属大乘佛法。有所感得,亦只能属个人知见。现在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后秦法师鸠摩罗什的译本。“金刚”为最硬的金属,以金刚为譬喻表示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刚经》能流传至今,可见其经意如金刚一样能摧毁人内心的贪嗔痴慢,虽日久弥深,却根治于人内心之中。“般若”为音译,意为智慧或最高智慧。“波罗蜜”亦为音译,意为彼岸或到达彼岸。

或许很多人认为佛教是迷信,可尚未了解一样事物,就批判一样事物,这样难道就不迷信吗?正如一杯水,尚未喝之前,有人告之曰或酸、或甜、或苦、或辣。但这仅是他人断见,自己若未曾尝过,怎能妄加断言这水是酸甜苦辣呢?或许自己是一个对事物总是抱有好奇心的人,所以越是有争议的事情,就越想一探究竟。故而我翻开了这部年岁悠长的著作。心中偶有一感,千百年间,千万数人翻开这部经书,会不会和我有同样的感怀。若有轮回,或许在轮回中,我就读过此经,所以便有亲切之感。

经文以须菩提问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为开篇。其实这个问题很明白,就好像我们问怎样才能成为像孔子那样的圣人一样,怎么做,怎么用心呢?而佛的回答,想要降服其心,应无所住,即是不住贪嗔痴慢,使内心没有贪欲,嗔恚,愚痴,骄慢的想法。而常人想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之难。只因我们常讲人之常情,常言谁人无悲欢喜乐,何须克制己欲?佛言不住,是不沉浸于悲欢喜乐。悲不悲极,喜无喜尽。情深不寿,但应寡欲淡味,才会福寿禄长。活在当下,然言及当下,当下又转瞬即逝。故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切皆是无常变化。外境瞬息万变,对境不著心,不起念,即不生烦恼,自常受妙乐。此所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欲望无尽,满足一个,就会有另一个,如此相续不断,何时才是尽头?自认为克服一个欲望远比满足一千个欲望要重要的多。何为迷人,只因不自知正是繁多纷杂的欲望,牵引着他们到达迷途岔口甚至是险境。不知回头是岸。

《金刚经》讲如何用心,且告诉众生不要执着于佛所讲的经文。佛经中有个故事叫盲人摸象。很久以前,有一国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从明眼人来看盲人是错的,但从盲人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没有错。盲人摸象,只是各执己见。而我们作为迷人,总是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宛如坐井观天的青蛙,看到的有限,听到的有限,想到亦是有限,故而但凡做事,

总会有缺憾,总是不能圆满。佛常以筏喻佛法,寓意佛法只是度人到彼岸,人上了岸自然就不再需要船只。所以才不要众生执着于佛法。所以“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人有千千万万种,事有千千万万件。众生根性不同,所择的道路亦是不同。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全凭众生对何种生欢喜心,但不论选择如何,终究殊途同归。

人的一生总要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度过千难万险,才能到达彼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人生的一切,功名利禄,可得到亦可失去。难得的是“来也不欢喜,去亦不忧戚”的坦然自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云“人生在世,尤处荆棘之林,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故而人的心性定然要像金刚一样,才能不被乱花迷去人眼。

双语学院 1110

08李赞

金刚经读后感篇二
《金刚经读后感》

《金刚经》读后感

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902 童欣 学号:U200916565

金刚经是佛教大乘经典,近日拜读。此经文字晦涩,涵义丰富,耐人寻味。古今中外,注解无数,然无一服众。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部难念的经,一中难说的义。

有人说,此经精要均已题中点出。即点出,何来此经?说点出,即非点出,乃名点出耳。

有人说,此经最后几句乃经中点睛之笔?菩提萨埵,通身为眼,何来点睛?说为睛,即非睛,乃名睛耳。

„„

现在就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金刚经》中的禅学智慧很多,但主要宗旨是讲“空”的哲理。提出了“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

无相就是破除一切相,不住一切相,把虚妄的假相打破。才能不被外境所迷惑,认识到自心的本来面貌。

无我就是打破我执,认识到“我”的空性,我本无我,四大假合。

无住就是于法无所住,,无论善恶,一切事情都是过眼云烟,都不能放在心中,如果执著于色,身,香,味,触,法之上生意念,就要受到六尘所蒙蔽。金刚般若就是无所执,无所得的妙智慧。

《金刚经》不但破除了文字和言教,“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所谓佛法,决不是能够用语言说出来的法,也并没有一个什么法是最上乘的法,因此,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金刚经》用“筏喻”来破除对法的执著;人渡河必须要靠舟筏,但渡到对岸以后,如果还舍不得扔下舟筏,那就是执著于法。

禅宗以修心为主,而《金刚经》中修行的根本也在修心,一切问题都围绕“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展开,而且《金刚经》认为,众生自心本来是清净的,《金刚经》破除了诸相,把修行的根本落在“无所住而生其心”上,只要做到了,无住生心,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随缘自在,就可以扫除一切虚妄。达到触处皆春的境界。

金刚经读后感篇三
《金刚经读后感》

《金刚经》读后感

正文:

其实,我并不信仰佛教。对于佛教的尊重,也只限于作为一个中国人世代流传的习俗这样的范畴而已。我只是一个想从从经文里淘一点有用的东西出来的门外汉。不过,“作为一个佛教徒,自己未解脱生死之前,不应看轻外道修行者,他们可能修得比你还高明呢!比如佛陀身边的大弟子原本都是外道的高人,只需讲一句佛法,就能依法修行证果了!”本着佛不忌道的原则,还是将《金刚经》看了一遍,当然收获也颇丰富。

对“业“的感悟:《金刚经》说“业由心生”,一切都是心在作用。一切的境界,山河大地,芸芸众生,亦或者是爱恨情仇,都是人的心所变化出来的。是人心的欲望和执着让人陷入生死轮回之中。所以菩萨说普度众生,其实度的是心中的众生。所以才有与法无往生心。无所欲则无所求,不执著也就没有什么疑惑。我们吃的苦原来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凡事还是看得淡点好些,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躺在床上,想着不能这么一事无成,于是就执着于功名利禄,到了最后却发现只想好好躺一会儿。

对“空”的感悟: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是指物质。一切在生死轮回中的众生皆有四相,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执着于个人的独立存在性,因此产生了种种见惑。我们执着于你我他,执着于生死,执着于衣食住行,执着于花开花谢,执着于一草

一木是无法入涅槃的,连个人的解脱都无法达到,更别说成佛后的普度众生。何为空,佛所说的“空”并非看不见,这里的“空”是指建立在真假的基础上。我们所见的都是假的,是我们内心要这么以为。真相在哪,真相是只有当我们觉悟后才能知道的,不过,当我们觉悟后,真假已经不重要了。所以,纠结于真真假假,最后还是空。荣华富贵,歌舞升平,最终也是过眼云烟。将生死置之度外,无所谓他们还是你我,我想,这就是我们当今能做的最高的觉悟的状态了。

对“涅槃”的感悟:佛告诉须菩提:“发了心的菩萨,要令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进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佛法称不死不灭为涅槃。有生必有死,而不生不死的即是一种永恒。那这种不生不死的状态究竟哪里有呢?佛涅槃了存在于何处?金刚经说,佛涅槃了后,其实体没了,但是还真实地存在,只能感应到,而不能用五官感触到。比如说,你某个亲人过世了,你知道他不在了,但是你可以感应到他仍旧没离去,抑或在心里,抑或在记忆里,你知道,他肯定还在。佛所说的涅槃类似于这种状态。不过,涅槃者不是无所见,而是唯见法,虽无我而无所知趣,是智慧却不是空无所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冥冥之中自有神灵,虽然我们也不清楚什么是冥冥之中。我想,这样的涅槃状态仍旧是人们思想的结晶,倘若没有人信仰佛了,没有人记得佛了,这样佛也就不存在了。当然,这仍旧是一个门外汉的见解。

这些是我对《金刚经》的一点浅显看法和理解。其博大精深,我只能领会至此,实在惭愧。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

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愿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能领悟一点吧……

金刚经读后感篇四
《读金刚经有感》

读《金刚经》后感

首先,我不是一个佛教信徒。之所以读《金刚经》,一则是因为本身非常欣赏佛教文化,二则真心为佛教诸多为人处世之道理所心折。说读过一遍《金刚经》后思想境界飞升,那是骗人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确是又很多地方引起我的深思。当然,由于《金刚经》原文太过艰涩,我不得不通过汲取他人感悟来帮助我理解,最后我选择了南怀瑾大师的著作《金刚经说什么》帮助我理解,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此番阅读的“修行证果”。

一个人若想成佛,首先要清洁自己,把一切放下而修行。念及我们,却从懂事起就学会了在红尘社会中打滚。早早的,我们有了理想,有了欲望;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路都是竞争、比拼,没有这些,我们就会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我们需要金钱,需要玩乐,需要爱情,需要……

然而,《金刚经》告诉我们,要“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凡事要无我、无相、无住。就是要有空观。何为空,佛所说的“空”并非看不见,这里的“空”是指建立在真假的基础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所见的都是假的,是我们内心要这么以为。一切在生死轮回中的众生皆有四相,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执着于个人的独立存在性,因此产生了种种见惑。我们执着于你我他,执着于生死,执着于衣食住行,执着于花开花谢,执着于一草一木是无法达到般若也无法入涅槃的,连个人的解脱都无法达到,更别说成佛后的普度众生。真相在哪,真相是只有当我们觉悟后才能知道的,不过,当我们觉悟后,真假已经不重要了。所以,纠结于真真假假,最后还是空。荣华富贵,歌舞升平,最终也是过眼云烟。

将生死置之度外,无所谓他们还是你我,我想,这就是我们当今能做的最高的觉悟的状态了。

正如师尊释迦摩尼一直以化缘而不愿锦衣玉食一样,不一定别人的生活方式就是适合你的活法。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修行,富贵是,平凡更是。

布施,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做好事。比如我吧,在做好事的时候,我会知道自己做好事了,我会因为我做了这个好事而高兴,会认为自己是个好人,这种思维好像无可厚非,但是真的是吗?《金刚经》告诉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意思说叫人不要住在相上,在行慈善的时候不要认为自己在行慈善,不要认为自己是个善人。我的理解就是,无论你做了什么,都是发自内心的,心理学上理解就是,你的一切行为都是潜意识的,而不是下意识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一切都是平等的和性空的,所以不能执著也无以执著。

所以,我们常说的做好事跟布施是又区别的,这个区别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只能说是境界上的差距。布施的可以成佛,做好事,或者说慈善吧,却只能成为好人,还是人。但是,想要成佛,总要从好事开始,修行一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学会普度众生。所以,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似乎也不必执着于布施和做好事,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将行善进行到底。只要你行善了,不论是出于怎样的目的,无论你是默默无闻还是大张旗鼓, 只要你做了好事,对他人精神上,生活上给予了帮助,那就是好的,就值得肯定的。当然,我希望我们每个人在做好事的时候,能够只讲奉献不讲收获。

下面,我想谈下“心”。《金刚经》中说,“一体同观分”,三心不可得,哪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我们从心理上检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过去的,如梦如幻,已成回忆,时间不能回到过去,又怎么能够得到呢?我们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因为过去的事情而纠结,而不开心,其实何必那么执着呢?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无论你怎么想,怎么执着,那都是不会回来的,不用因为过去的事情而徒生烦恼。正如南怀瑾大师说的,老年人喜欢说当年怎样怎样,过去怎样怎样,今天说一遍,明天还说,后天继续说。不是说我讨厌老人,毕竟我以后也会成为老人中一员,只是用这个例子来给现在的我们敲个警钟,不要像老人那样只能执着于过去,不要想过去,过去心不可得,而且那样也很恐怖。

当然,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想的最多的还是将来如何如何,将来怎样怎样。将来会怎样?荣华富贵,或者加官进爵?注意,那些都是表相,去掉这些,你也就是个老头子老太太,然后就想我们的奶奶爷爷一样又开始天天的回忆往昔,不可自拔。所以,未来心不可得,活在当下还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种的因,未来自然有果。

真正的佛法是最现实的,只有现在、显示,现在心不可得,心安理得,此心清净,这就是佛。这也是我境界所限,这句话,我不懂,真不懂。我活在现在,心不可得,那我不准备得心了?换句话说,你像想不想,它就在那里,所以也就变得不可得,不要得了?好吧,我就这么理解了,按着这个往下想就是,现在不是用来想的,是用来过的,自由自在的过,清清淡淡的过,不着相的过。就想每天的吃饭,我不必想上顿吃的什么,也不用考虑下顿我该吃些什么,当然,对于眼前的这顿,我们也不必执着说在这顿我们必须吃到什么,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就好了。三心不可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也许谈人生有点为时过早,但是也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一些所谓的感悟,毕竟,如心理学所言,态度是可以改变的。于是乎,我也就先谈为快了。

人生苦短,许多人忙忙碌碌一辈子,少年时忙着学习,青年时忙着事业,老了又围着儿孙转,最后最后莫名其妙地来,又糊里糊涂的走了,到死也没明白什么叫活的精彩。所以我们活着的时候,首先要善待自己,而后如爱自己一样的爱一切世人,做个平凡但不频烦的人不也挺好。

正如前面所言,人生是场修行,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快乐,不要得意忘形;失意,不要灰心丧气,随遇而安,以一颗平凡心处之。不算前世来生,就今世来说,从出生到入土,满打满算,每个人的时间也不过世纪,而且每天都会有不同,那这个不同来自哪里呢?不正是来自它对于我们来说的酸甜苦辣咸吗?

最后,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心是自己的,体是自己的,自己造的因,才能有自己的果。无论我们一生中做了什么,善也好,恶也罢,最终都是需要我们自己的承担后果的。所以,想多福,还得靠自求。

南怀瑾大师所言,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与其说学佛礼佛,不如说从把这些书当做名著来读。我们不应该信佛,更不能迷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诸如《金刚经》,亦或是儒家“四书五经”,我们读的时候,思考更多的应该是尽可能的习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实这些著作也是这么教我们的。“四书五经”自不用说,就《金刚经》来说,佛可不就是一直在教我们怎么做人嘛。

佛说:无诤,意思就是叫我们我要以抗拒的心态生活。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应该对生活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哪怕遭遇各种挫折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而不是消极对待,懂得和人友好相处。

佛说:无我相,百年之后我们在哪里,一堆黄土罢了。因此对于太多的事就不必过于执着,对人对事也不应太刻薄。

佛说:去除我执,为什么要因为别人做错了事或者别人指出了你的缺点的时候,你就会生气,继而想去辩解?因为你“我执”未断,因为你一直都“有我”,就是一直执着于自己的缺点,诸如自大,贪婪之类的。这个是太关注自己后而忽略了他人对自己的感觉。试问,一个一直执着于自己的缺点的人又怎么能“明心见性”呢,或者有怎么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呢?

《金刚经》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能读到的东西却有很多。它不是如我这样似走马观花似的看过之后就能看懂,看透的。它就像是一个宝藏,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收获,真心希望大家一起来学习。

下面,我想用大家都熟知的一句佛家语来结束此次的感悟: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得悟且悟吧……

金刚经读后感篇五
《读金刚经有感》

读《金刚经》有感

机械学院工业工程0901班 周端 U200910780

选择中国佛教与文化这门选修课时,并没有想到会收获这么多。中国,乃至世界的佛教的发展历史、佛教词汇的解释、如何修禅、《金刚经》的解析„„无不使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每次听到老师播放佛教歌曲,心中的浮躁就能渐渐沉静下来,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宁与祥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最启发我的当属《金刚经》的诵读和讲解了。

《金刚经》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佛经之一,“金刚般若”,象征般若智慧如同金刚,锐利无当,能够摧毁一切,它的特点在于破除。其破相破空破佛法,无住生心不染尘的大智慧、大境界,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活化因子,而且对现代人也有着诸多有益的启迪。佛法是愈病良药,但世人执药成病,故经文指出说法而无法可说,得法而于法无得,以契证人人现在的本来面目。《金刚经》具有破相破空破佛法,无住生心不染尘的大智慧、大境界的原因也在于此。《金刚经》破除“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污染人心性的尘埃,主张保持心灵的空明,不可为其束缚,因此必须予以破除。“色、声、香、味、触、法”六种,佛语里称为“六境”,六境本属物质或观念世界的构成,但从因果关系上讲属于人所把握的对象,故又称“六尘”。六尘的言外之意是人的感官被蒙蔽,使主体的心性向外索求,蒙染尘埃。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讲“不住色布施,不住声、色、香、味、触、法布施”,是把心性的无所住与被尘俗世界污染的尴尬现实进行比较。在佛看来,俗人无不在这三界里受苦受难,一生下来就染上诸因缘的的业力,并继续蒙染现世的利欲,以致今生今世,甚至来世都无法偿还尽业报的苦恼。而造成人迷失真心真性的媒介就是人自己的感官和思维: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能思能想之心。因此,六境是六根的“染缸”,人目之见色、耳之闻声、鼻之嗅味、身体之触觉事物、心官之把捉妄念,没有一样不是浊气滞重,置身其境,再返清归空就难了。

《金刚经》认为“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我空法亦空。在粉碎我、法的基础上,金刚般若进一步破除佛相。即使如来的一切外在之相,也都是假象。如来以身象出现是为了顺应世人常情。为防世人“断灭”之见而权立虚名,所以“三十二相”皆是假象。除此之外,《金刚经》还破除一切物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经文结束时的偈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释迦牟尼本人放弃王子的地位,一心走向佛的清净世界。我觉得他一定对他所处的时代的肮脏事物有非常刻骨铭心的认识体验,他对现世的角逐深恶痛绝的这些理论,一定也是他本人饱经人生磨难后才向世人奉献的厚爱。回过头来,看看当今现实中有多少人是在欲海中 沉沦,在世俗的物质利害中失性迷本的,便会感受到佛氏之语中的真挚告诫。

金刚般若对外相、虚无、佛法毫不留情地破除.以睿智深邃的金刚慧目洞察大千世界的一切.虽然万象纷纭迁变不停,生活于其中的主体,却不失本心的宁静,因为他的心已不住于任何一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表现了佛法的空明之境。佛起拈花指之手势,闭目合唇未言。而内外之清净,法度之澄明,昭然偈言。金刚经言: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这首《见性偈》,在浩瀚的禅宗诗偈中,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了。慧能负薪,闻客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感悟,而出家求法,经由五祖弘忍的点化,而成为衣钵传人。无住生心,便是自在解脱的人生,便能以开放的胸襟感应宇宙自然自由自在的清纯之美,一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法是佛法。”

《金刚经》关于空间的理论分析是非常独特的。释迦牟尼以十方上下虚空作比喻,来形容人的福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佛教无位法中最上位无为法中的概念,即非因缘和合而成的、元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的空间,它是无边无际、永无变易的,足以容

纳一切物质现象的“空洞”式空间。《俱舍论》卷一指出:“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碍故,色于中住。”广漠无极的虚空是具体物质的凭依。释迦牟尼连着用十个方向来表示人对虚空的方位感觉,它们是: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上下。人对虚空的感觉是模糊的,也是清晰的。因为理性早已把它规定好了,它就是物的所在;但虚空本身并无助于众生的因缘和合,因为它“非有情”,不具有主动性和受感性,它的容纳事物是“无为”的安排,自身并不会感觉到这个世界的什么。反过来讲,人对虚空的感觉也异于人对诸现象的感觉,因为虚空的无碍、无尽、无量特性,人所能感觉的只是它的永恒的征象,模糊而无任何标志的征象。相比之下,福德是一种“内虚空”,是在人的“有为有情”的大前提下拓开的无边无际、永无变易、足以容纳三世(“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的福瑞的妙有真无!所以,释迦牟尼告诉须菩提:“如果众生按照我所说的去做,以不住事物的形相为安住心性的唯一途径,那么,他所拥有的福德就像无为虚空一样是不可思量的!”

释迦牟尼指明了由菩萨到真佛在佛性之具体表征上的根本区别:菩萨是有佛性但非真佛,故须修证以达真境;而真佛则是与生俱来的福德,故无须修炼。在众生与菩萨之间,是淫濡于欲望、形相、思虑的苦海与超离于欲望、形相、思虑而得以用有情证元为之间的界限。因此,众生若有觉就可发有情之愿,进而得智慧般若的法门,修炼成无上正等正觉,使佛性真正归于自我,获得永恒自由的解脱。

通过对《金刚经》以及其他佛学知识的学习,我发现现在社会上存在很多对佛学的错误认识,有太多的人佛道不分,装神弄鬼,混淆视听。我觉得佛法是我们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从佛法中获得大智慧,然后让身边的人也能在这种智慧中得到宁静的解脱。

对于老师的授课,我觉得是非常到位的。让大家明白晓畅的了解了佛法,认识了佛教文化。如果有还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可以适当增加大家的交流,鼓励并带领同学们更多的去领会佛学要义。

金刚经读后感篇六
《《金刚经》读后感》

《金刚经》读后感

佛学何为?这只怕是个和“什么是佛”一样难解的问题,脑子里头虽有些念头,怎奈如何也写不下来。或许是笔力不足,或许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在我看来,《金刚经》大可让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然而也只是半日。因为半日以后又要去那物欲横流的紫陌红尘里摸爬滚打了。许多痴情的人儿用“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来祭奠自己失去的爱情,我想借来表达《金刚经》之功用倒也有些相像。

今日的经济飞速发展,飞速发展的有岂止经济?还有人们那可躁动不安的心。终日像蜜蜂一样忙得不亦乐乎,却不知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因为一直浸在忙碌的井水中,哪能看到外面的海阔天空,一生奔波,一世忙碌,到头来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也曾很是忙碌,可回首向来萧瑟处,倒还颇有几分充实感,毕竟我们曾经有梦。孩提时在梦小学里的游戏玩耍功课作业,小学时在梦初中时那张成熟与长大的脸,初中时在梦高中时的远大抱负甚而儿女情长,高中时在梦大学的自由天堂„„然而现在我们在梦什么,我们知道吗?我们还敢高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吗?讽刺的是我们觉得现在什么都有了,唯独失去了最初的梦想。最想要去的地方,还没到达就返航了。

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狂躁丛生,大学并没有筑起高墙去抵挡,反而敞开大门人那纷繁芜杂流入这曾被称作是“象牙塔”的地方。因此,大学堕落了,大学里凡所有事都不过“应付”两字而已。多少人以捣穿地面的力度呼喊:“大学太堕落,教育要改革。”我们看到后忍不住也义愤填膺对应试教育大批特批,批完之后一切又都涛声依旧了。

现在的人啊,心哪还能静得下来?能踢几脚球恰好又长了两颗兔牙,就面不改色的以“中国的罗纳尔多”自居;随便写了本乏善可陈的桃色小说,就脸不红心不跳的说中国又出了个曹雪芹;甚至在这小小的校园,勉强通过一次应考人数不多的古板国学知识测验,就淡淡的自封为“某某十大才子之一”,我不解,哪来的那么多的才子?那么多的曹雪芹?那么多的罗纳尔多?若真如此,才子怕会以同今天的大学生一样的贬值速度落价,曹雪芹也会羞愧得担不起“千古第一杂

家”的高帽子,罗纳尔多更不会是曾经离球王最近的人。

啰啰嗦嗦了这么多,猛回首,写得似乎有点跑题了!

我不能长篇大论地说什么《金刚经》于我有人参养荣丸般的滋补功用。 我不能冠冕堂皇地说什么《金刚经》教会了我许多颠扑不破的道理。

我只能说在佛学日渐式微时,《金刚经》仍能给我片刻的一方宁静的空间。 让我不会动辄谷歌一下百度一下,把别人的文章拖来拖去剪辑拼凑已完成自己的大作。

让我认识到如今的帅哥啊,空有一副好皮囊,原来腹内草莽。

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美女啊,不过是带血挂肉的骷髅,却骄傲的跟什么似的。 让我知晓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二法门”等这些佛家经典话语的真正内涵。

让我知晓了超脱于二元对立之外的那种境界的存在。

坦白而言,《金刚经》里的许多话我现在仍旧不甚理解,却也略知皮毛,不再会见笑于大方之家。写的这篇论文,“好”字固然称不上,唯有真情而已。

宁静的古典文化如同刹那芳华,终要无奈地面对暮春时节的连天衰草。佛家安详的境界却如常青藤般任凭四季更迭流水不歇。终日忙碌于勾心斗角的人啊,何不委心任去留?不妨躲进小楼成一统,不再理会外面的冬夏或是春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金刚经读后感篇七
《《金刚经》读后感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今日晚读完了怀师的《金刚经说什么》,掩卷释然,感慨全无。 佛也是凡人,佛是世间法,法是世间觉,正可谓道不远人,修身悟道不用非跑到深山老林,不用非买多少书,非上所谓高校,大隐于市,小隐于林,人生处处是真言。

佛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都是众生,我们不是众生,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佛说众生皆有佛根,皆能成佛,皆可自度。但是我们仍要度人,但度人不要着度人之念,度人也是度己,正可谓自立而立人,自达而达人。

佛即我心,求佛就是修心,但是心中不能有佛像,不能着相,不可以有果之心,求无果之法。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万里而来,何有利于我者?孟子曰:何必曰利。不管学佛还是念儒,不要有功利心,那样只会徒增烦恼。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什么意思呢,不是说被误会还不生气,被误会怎么能不气呢,而是说做学问学知识自己知道了就行了,别人知不知道没关系。求的是自己的内心清净世界。

人一生下来就双手紧抓,一抓就是一辈子,抓的什么呢,无非是烦恼心魔。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就可以了,就是种善因,有些东西是要看缘分的,福报必有善因,恶因定生恶果。道济和尚(济公)本名李修缘,做了一辈子好事,修了一辈子善缘,为的什么呢,没有什么,修缘不要有修缘心。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正可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下面是电视剧《百年虚云》里的台词。

广济:那么长老所见什么是空?

虚云: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广济:什么是戒?

虚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广济:什么是清静?

虚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要知三心不可得,应无所住。心无所着,亦无挂碍。以前读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不知何意,只是看似很高深,所以人云亦云。现在才明白,心如明镜就是不着相,就像镜子一样,物来则映,物去则空。

不生法相,不要老想着打坐的那个佛,如来所说法相,即非法相。如来如来,好像来,好像没来,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佛讲一念,一念是可生净土,一念永堕轮回,很多事情就在一念之间。作恶而不着恶念,不是恶,行善而着善念,是伪善。

善护念,善护内心平静的这一念。

金刚经读后感篇八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千余年来,《金刚经》作为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金刚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凝聚,是最为上乘的经文。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以浅显易明的解读及三十二首偈颂,对《金刚经》的主旨作出研究总结,其文深入浅出,得到读者的巨大共鸣。

《金刚经》流传千年,社会上各种注释极多,整整一部经,始终围绕一主题,即“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均为性空幻有。此一说高屋建瓴,较为难懂,南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对经中疑难之处均作出详尽的解释剖析,从而揭开了《金刚经》的神秘面纱。

南师讲到,早在佛陀在世时,便告诉众弟子,在宇宙虚空中,像太阳系统一样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不可量,如恒河沙一样多。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类似于太阳系、银河系的星系、星团,确实浩渺无数,不可度量。而我们人类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大可忽略不计,人类认为十分强大的烦恼牵缠在宇宙中看来,是那样地微不足道。佛的境界不同于普通人的境界,不是因其有多强的神奇法力,只是看问题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换言之,佛法不是什么奥妙理论,只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为基,教给众人一些想开问题的方法,以便于使人平静应对各种现象,而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怪圈中受到来源于自己心理上的打击或伤害。

南师在书中有言:“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这在日常中未免有些不合情理,然而,佛经中所讲的人之快乐,是常乐、清净,不随聚散离合而变化,人在正视世间事理并明了、接受的基础上,不因事物显现而喜,也不因事物完结而悲,超然于暂时性的悲喜之上,得到的却是通达、了然,始终如一的平静与恒乐。

“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过。”诚然,一个人思想做到随时安然是非常困难的,而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南师讲佛陀答得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在这个时候,就是当下,一念之间,这么一宁静的时候,烦恼已经不见了。如果硬要想一个办法把烦恼降伏下去,各种办法只会徒增心里烦乱。只要每时每刻,顺其自然,事情一来,心反映出喜怒哀乐,但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

南师用通俗的语言讲:“今天有一个人瞪了你一眼,害你夜里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个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无所住,我们看着一边,那一边就如梦一样过去了,没有了„„这一切都不要去管它。”其实能伤害人们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事情只显现了一刹那,而人的思想却可以将它无限延长。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归根结底,伤害人的正是自己的思想。

世间法的作风是,人们即使按佛陀教诲去布施,布施后也总想得到一定的好报,而佛法布施的真义是——布施,就是将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放下,布施完了就完了,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如此理解,我们为人民服务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服务完了就完了,就算没有回报,我们也同样去做。其实,真正的福报,本不在于各种暂时性的名闻利养,这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宠物一样,虽然能得到种种物质上的欢娱享受,却根本无谓自主

智慧,如在车轮下丧命的宠物就数不胜数,因为没有智慧,其祸福完全操纵于他人或外物。能得到的一切有形之物终将毁坏,而真正的福报是大智慧的成就,是超脱了现实世界而得的大成就。

佛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世间法都是虚妄,就算连佛法也无需执着,佛法只是解救人心理困惑的良药,但如果人自己本来就健康快乐,那么良药再好也不可随便乱用。佛引申这个观念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南师指出,这句话并不是要否定自己平生所言或故弄玄虚,而是再一次作出强调与肯定——对各种道理都不能始终抱住牢牢不放,道理都是在一定场合下解决一定的问题,而换一个场合便可能不再适用。也就是说,任何一句话本身都没有对错,只有在某一时刻某种特定情形下,对某人某事适用或不适用,而在用过之后即可放下。由此我想到一例,即在“相对论”问世之前,众科学家公认推崇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在微观领域就不能适用,而当时除爱因斯坦外却没有人敢于指出其错误之处。其实真正的至理,本没有定式。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

许多人认为佛法就是讲消极、讲空的一面,其实整部《金刚经》始终强调不执着于任何一面,既不会执着于有,自然也不会执着于空。对此,南师很形象地说:“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就是影子,那个明星已经死了,它再放出来一样的会唱歌跳舞„„所以《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没有告诉你是有的,空与有都是法相。”“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但是闪一下就没有了。”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是电影,是偶然暂时存在的世界,不取于相,不被外界环境牵着走,即可明心见性,如如不动。

南师讲真正大成就的人,绝对的谦和,谦和到非常平实,不会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他没有丝毫“我已证果”的执着意识。你骂他也好,恭维他也好,他都视为平常。佛法中最重要的不执着,就是不执着于“我”的存在——“佛法一切众生平等,一切平凡得很,并不是说只有我成佛了,了不起,你们都不是佛,都要听我的。没有这回事,那不是佛法了。”“菩提心的用是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不是躲在冷庙里的孤僧,或自命清高的隐士。”如同生物圈存在的各种生死循环一样,每一个人处在一个社会圈中,无法脱离种种社会关系而存在;而对万物而言,组成万物的分子原子都在瞬息不停地互相交替转化,千万年当中,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存在。

佛法不是消极之法,其就如同今日的心理学一样,以辅助众生离苦得乐为己任。它教人以更广阔的时空观透视大千世界,使人在心理上自立自强,从而战胜现实中的一切苦难。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目睹世间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发愿令众生离苦得乐,弃王子身份而遍访寻道,于菩提树下证悟,此后才有四十五年讲经,及诸多经典问世。《金刚经》开头第一卷,讲的是穿衣、吃饭、洗脚、睡觉,教每一个人平实地去做,自性自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直至本心不受任何外物观念影响,便可得证金刚。自然,对于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而在阅读经典之后,若真能获得离苦得乐的至法,并自觉帮助他人,令世界上人人清净得乐,开拓出人间净土,那么佛陀的千年夙愿也便终得圆满。

金刚经读后感篇九
《读《金刚经》有感》

读《金刚经》有感

其实《金刚经》我确实没怎么读,就算很认真的读了也读不懂。所以,我只能结合讲义和老师上课讲的内容随意的谈谈我的认识和感悟。《金刚经》作为佛教圣经,是普度众生解决人世间各种烦恼的大智慧(当然,只有认真研读此书的人才能深刻领略到其中奥妙)。《金刚经》虽然没有儒家经典那样流传广泛,但它在我国的文化历史中也占据的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第一件雕版印刷的作品就是《金刚经》。

不生执着,在佛法里头非常重要的一句话。记得思修第一节课(也许是第二节课)老师讲解了一句话“人间四事不长久”, 常者皆尽,高者必坠,会和有离,生者必死。这句话是佛陀对一位失去女儿的父亲说的,是啊,世事无常,何必执着?无论对金钱名利还是感情都是如此。这一点在娱乐圈里要体现的最明显了(具体的就不吐槽了)。,如果人人的明白这一点,世间会不会少了很多纠纷,人们会不会少了很多痛苦。既然四事并不长久,我想,我们只要珍惜好眼前的就足够了。经文有言: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所以,不要为过去而懊悔,不要为未来而迷惘.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这一点也很重要,首先,我们应该忘掉一切过去的成就和失败,其次,我们不应该为了绩点奖学金而学习,不应该过早的考虑就业工作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好好享受大学生活罢了。这样子,多年后我们蓦然回首,依然能会心一笑,不悔当初 。

在《金刚经》中,还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布施”。 六度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一种施舍。布施,也叫舍,就是舍弃。布施的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简单来说,在佛教中,以无吝啬或不舍得的心施舍,就是布施。由于理解的不深刻,我姑且把布施肤浅的认为是对他人的帮助。帮助他人常常会使我们自己失去一些东西,如,钱财,时间,精力···但是,我觉得我们获得的往往比失去的更多,并且价值更高。例如,当我们为别人买单时,我们去的仅仅是金钱,但我们得到的是他人对自己好感好评。每一次小小的布施其实都是在为自己积福德。当布施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对财物,对欲望的贪念愈来愈小,越来越淡。

《金刚经》对于我这种文学素养不高,觉悟也不高的人来说确实十分晦涩难懂,虽然觉得老师和书本讲得很对,但现实的我们根本无法做到“六根清净”,在婆娑的大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挣扎在无涯的苦海,没有人能找到解脱的方法。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自己的归宿,但其实也许我们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有时,我会觉得,所谓的“心淡”和“看破红尘”不过是不想让自己变得很累的一个借口,如何成为圣人这个问题,也许根本就没有答案。只能说,“但尽凡性,别无圣解”。现在的我很难理解《金刚经》的内涵,或许,十几年后的我,二十年后的我,在经历了人世沧桑后,才能真正看懂其中奥妙。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