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闻一多死水读后感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6    阅读:

闻一多死水读后感篇一
《闻一多《死水》ppt课件》

闻一多死水读后感篇二
《闻一多《死水》赏析》

闻一多《死水》赏析

《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全诗五节,依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节为第一层,第二至第四节为第二层,第五节为第三层。首尾两节感情一致,遥相呼应,中间三节动静结合,重在反讽,构成诗歌的主体部分。第一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第五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两次使用“绝望”来给“死水”定性定位,既表明“死水”腐烂透顶、死气沉沉、不可救药的现状,又表达了诗人嫉恶如仇、愤慨绝望的心情。

诗歌主体部分三节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描绘“死水”的可怕而又可恶,可笑而又可怜的处境。第二节,“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设想结果,静态着色,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诗人把锈迹斑斑的破铜烂铁说成是绿如翡翠,灿如桃花,把污油腻垢说成是绫罗绸缎,把恶臭难闻的霉菌说成是满天彩霞,显然,作者是明知其丑,偏要说美,以美衬丑,反讽一笔,有朝弄讥笑,有挖苦讽刺 ,嘲笑“死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自量力,自欺欺人,讽刺“死水”死到临头,还垂死挣扎,腐烂秀顶而不堪一击。在此基础上,又

巧妙地拉来“花蚊”和“青蛙”。说“花蚊”追腥逐臭,洋洋得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偷窃”是他最擅长的本领;说“青蛙”形体丑陋恶心,叫声聒噪烦人,却恬不知耻,放声“歌唱”,无耻是他最高尚的品格。作者写花蚊,写青蛙,写他们得意忘形、自以为是,其实在展示死水的丑陋可笑,讽刺死水的腐烂变质,绝望死寂。

无论是从闻一多二十世纪的主导思想来看,还是从创作并发表《死水》的特定背景来看,或者是从同一时期的类似作品来看,我们都有理由确证,《死水》决不只是肤浅地传达诗人诅咒黑暗、鞭挞当局的愤激之情,字里行间,言外之义,还有对光明自由的呼唤,对理想正义的追求,对爱国献身的颂扬,而这种深藏不露的思想感情,才是我们品读诗歌时需要特别留心体会的。

闻一多死水读后感篇三
《闻一多《死水》赏析》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① 选自《闻一多诗文选集》第一辑,人民文学出

版社,1955年版。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一九二五年四月

《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

的“最满意的试验”。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形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闻一多死水读后感篇四
《闻一多《死水》赏析》

在绝望中呼唤希望

————闻一多《死水》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他创作的诗集主要有《红烛》、《死水》两部。这两部诗集虽然是闻一多思想和艺术风格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但它们共同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红线,可见他是一位坚定的民主战士。

诗集《红烛》是闻一多第一本诗集,这个诗集中不少作品反映了诗人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在异国他乡的孤寂以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诗集《死水》所收辑的作品无论是思想的深刻,还是艺术的成熟,都要比《红烛》集中的作品有显著的提高。其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悲痛、或激愤、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读者无论何时读到这些作品,都会为之动情、颤栗。

《死水》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又是诗人“死水”时期诗风转变的重要代表,他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死水》里,诗人的感情可以说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因为诗人对现实的象征——“一沟绝望的死水”,其态度就是如此。

诗歌主体部分三节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描绘“死水”的可怕而又可恶,可笑而又可怜的处境。第二节,“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设想结果,静态着色,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诗人把锈迹斑斑的破铜烂铁说成是绿如翡翠,灿如桃花,把污油腻垢说成是绫罗绸缎,把恶臭难闻的霉菌说成是满天彩霞,显然,作者是明知其丑,偏要说美,以美衬丑,反讽一笔,有朝弄讥笑,有挖苦讽刺 ,嘲笑“死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自量力,自欺欺人,讽刺“死水”死到临头,还垂死挣扎,腐烂秀顶而不堪一击。读着这些似美实丑,似讥似笑的诗句,我们不能不深深折服于诗人的犀利和睿智。诗歌第三四两节侧重从动态角度来讽刺死水的可恶可笑。沿袭第二节的写法,把腐臭难闻的死水想象成芳香扑鼻的绿酒,把肮脏腥噪的白沫说成是银光闪闪的珍珠。在此基础上,又巧妙地拉来“花蚊”和“青蛙”。说“花蚊”追腥逐臭,洋洋得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偷窃”是他最擅长的本领;说“青蛙”形体丑陋恶心,叫声聒噪烦人,却恬不知耻,放声“歌唱”,无耻是他最高尚的品格。不管是群魔乱舞的蚊蝇,还是寡廉鲜耻的青蛙,这些都是死水的滋生物,嗅味相投,一丘之貉!作者写花蚊,写青蛙,写他们得意忘形、自以为是,其实在展示死水的丑陋可笑,讽刺死水的腐烂变质,绝望死寂。

诗人对“死水”,对黑暗腐败的旧中国,特别是对反动腐朽的北洋军阀政府,有一种迎头痛击,除恶务尽的战斗姿态,诗人心中充溢着一股熊熊燃烧的怒火。同时,《死水》中还有一股渴望光明和美好,呼唤新生和希望,主张抗争和战斗的热情之火。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首诗确实只有失望与绝望的情绪,如果深入体会,就可发现在讽刺、诅咒、揶揄的后面,是希望“死水”早日死亡,“春水”早日延生。诗人那些冷嘲热讽的文字充满了嫉恶如仇的破坏欲,有一股摧枯拉朽,扫荡旧世界的如火激情;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后面实际上是一种热切的呼唤,呼唤一种光明美好的新生活,呼唤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希望正义的新世界。

诗人并不是躲进小楼书斋,逃避现实喧嚣,而是把目光投向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关注战乱连绵,关注现实政治,决心积极勇敢地投身到改造旧世界的运动中去。《死水》决不只是肤浅地传达诗人诅咒黑暗、鞭挞当局的愤激之情,字里行间,言外之义,还有对光明自由的呼唤,对理想正义的追求,对爱国献身的颂扬,而这种深藏不露的思想感情,才是我们品读诗歌时需要特别留心体会的。

他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发了对祖国和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注。同时在艺术上,他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闻一多的诗,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他的大多数诗作,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他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尤擅于在大胆的想像、新奇的比喻中变幻种种不同的情调色彩,再配上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便失去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 。

文学院 093班

108233010333

韦春兴

闻一多死水读后感篇五
《死水 闻一多》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世界上还有公平吗??有?在哪?为什么我没有看到?公平只是相对于掌权人而言的,对于我们,世界就像一潭死水。不管我们这些小人物怎样努力,总是超不过那些所谓的“大人物”动动手指。古来只有“小人”哭,哪有听到“大人”笑,有时候有某位小人物发表世间的悲愤,然而就像扔进大海的一颗小石头,只能引起一小个涟漪,之后就不见踪影。也许,有人说蚁蝼亦能撼大树,但有多少个能这样?百年难遇,千古存一啊。所以,世界永远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我们这些所谓的小人物很难翻身。

如果可以,我想对这潭死水发出我的呼声,尽管在世上难以留下一丝痕迹,但我还是想发出该呼声:当蜘咮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写下:相信未来。

为什么世间上会存在如此之多的不平事,嚯嚯嚯嚯。。。我不懂,是我太过幼稚了,还是世上太过残酷?我不懂,是我跟不上时代,还是世界变得太快?我不懂,是我抛弃了世界,还是世界抛弃了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但在寻找的过程中,我却渐渐发现,我找不到光明了。光明到底去了哪里?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为什么?因为我发现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光明,所谓的光明其实是黑暗所映射出来的,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光明。

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像被扔进大石头的一潭死水,涟漪不断,动荡不停。让世人认识到。。。。。。

闻一多死水读后感篇六
《闻一多先生_死水_赏析》

闻一多先生《死水》赏析

李晓丽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死水》是闻一多先生写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完美这首诗不仅以一种别样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结合的一首诗。

的思想感情,而且也坚决地贯彻了诗人“三美论”的艺术主张。正是这首诗,让读者同时看到了诗人的伟大灵魂和他对艺术的独特追求。

关键词:闻一多;死水;爱国主义;三美论中图分类号:I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7)03-0085-021008-8881

他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越的爱国诗人。的一生经历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个阶段。作为诗人,他留下一株诗苑琼花《死水》。《死水》作为其代表作,既含蓄地反映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又集中体现了诗人在诗诗人的“诗是负责的宣传”的思想理念歌研究方面的成就。

和“三美论”的艺术理论在这首诗中达到了最完美的结合。

闻一多说“诗是负责的宣传,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在这种思想理念的指引下,闻一多以诗作刀,创作出一首首爱国主义诗篇,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贯穿《死水》的诗魂,正是诗人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

写于1926年4月,是诗人从美国留学归来后《死水》

的第二年创作的。诗人留美期间,耳闻目睹了帝国主义的民族歧视和压迫,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憎恨和对美好祖国政治腐败、的眷恋。诗人回到祖国后,看到的是军阀混战、

生灵涂炭,整个社会就如一片污泽。黑暗的现实和理想中的“如花的祖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诗人面对此情此景,悲愤之情油然而生。他以诗为武器,对当时的腐朽势力进《死水》以凝重精炼的语言行了强烈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

描绘了旧中国黑暗腐败的社会面貌,以新颖奇特的比喻痛斥了祸国殃民的腐朽官僚,抒发了对祖国强烈的爱和对丑恶势力的强烈的恨。

诗的第一节写道:“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这沟绝望的死水就是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半点漪沦。”

旧中国,它污秽、滞塞、腐烂到极致,即便清风也吹不起半点漪沦。独创的比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同时诗人的幽愤情怀溢于言表。诗人曾说:“诗是与时代共呼吸的,诗不仅仅是艺术的产儿,供人消遣娱乐的,诗更应该是时代的揭示现实。”所以,产儿,是负责的宣传,它更应反映现实、

在诗的第二、三、四节,诗人运用美丑对比的方法,使用讽刺和反讥的语调,反映、揭露了现实,细致详尽地描述了“死水”中的丑恶和腐败。诗人以美的极致:“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与恶的标本:“铜绿”、“铁锈”“油腻”、、“白沫”等交相呼应,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畸形繁华景象的本质,嘲讽了统

收稿日期:2007-05-25

治者“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的变态心理。结尾,诗人写道:“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黑暗的所在,不如让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什么个世界。”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冬天过后春天还会远么?目睹处于一片浑浊之中的中国,愤慨中诗人期待祖国从“死水”中更“绝望”中预见希望。诗人以正话反说的语气,表达生,期待

了希望死水般的旧中国早日灭亡的急切愿望。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绝望’里才有希望。”些恶贯满盈,

时隔20年后,1946年,闻一多先生在做完最后一篇演讲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在此之前,闻一多赞赏拜伦战最完美的一首诗,是爱自由、爱正义、爱死沙场是最伟大、

祖国的伟大诗篇。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最完美的爱自由、爱正义、爱祖国的伟大诗篇!

《死水》时会被诗人那忧心如焚的爱国心我们在品读

所感染,会被诗中那种强烈的使命感所打动,同时我们又闻一多说:“美的灵魂若不依附于美会为诗的华美而惊叹。

的形体,便失去他的美了。”闻一多学贯中西,是一位联结中国现代诗和西洋诗的诗人。他出生于世着中国古代诗、

家望族、书香门第,深受古典诗词的浸染。他认为中国文化在中国历史上,诗不但支配了整个是绝对美的,是韵雅的。

文学领域,还影响了造型艺术。它同化了绘画,又整饬了建闻一多在对诗歌的探索、研究、改革筑和许多工艺美术品。

“乐于带着脚镣跳舞”,保留中国格律诗中中主张,诗人应

句式对仗工整等精华。他不满五四以来流行的韵律和谐、

的“散而无章”的诗风,不同意诗人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赤裸裸地宣泄感情的做法。在对中国诗歌的出路做出思考时,曾留学于美国研究西方绘画、文学,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闻一多汲取西方诗歌的长处,主张诗歌应突破旧体格律诗的束缚,寻找一种既能取得美的效应,又能自由抒情的途径。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洋绘画讲究色彩美;中国诗有韵律美、整齐美,西洋诗有自由美。在中西文化《晨中,闻一多找到了灵感。1926年5月13日,他在北京报》副刊《诗镌》上发表了论文《诗的格律》,系统地提出了“三美论”的艺术主张:“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节)、

的均齐)”。闻一多不仅提出这样的艺术主张,而且带头实践。他用洗练的白话口语入诗,把古今中外诗歌艺术的成功经验冶于一炉,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死水》一诗即是诗人“三美论”的最成功的实验。

首先,《死水》全诗二十行,共分五节,每节四行,每行都由四个音部构成,而四个音部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交错组成。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

/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

泼你的/剩菜/残羹。”诗人以每行诗中“三字尺”所处的位置的参差变化,来体现诗歌韵律的抑扬顿挫。同时,诗人以上、去、入古韵隔行押韵,且以双音节结尾,使诗歌读起平、

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好像一首沉郁雄劲的乐曲。第二,

85山西煤炭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李晓丽(1973-),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科技系讲师。

《死水》每节四行,每行九字,行数、字数相等。整首诗看起来仿佛一组组线条整齐明快的建筑群,结构紧凑,毫无枝蔓,又好象是绳墨清晰的豆腐块,丝毫没有随意删削斧凿第三,《死水》用词浓丽,色彩斑斓,意境玄幽,视觉形之痕。

象突出。“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纷呈,形成了一幅鲜明而富有暗示性的画面。诗人的“三美论”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因而整首诗形式华美,令人叹为观止。闻一多用他的

创作实践了他的理论,在中国新诗史上竖起了一座坚实的丰碑,为复兴已经走向“中衰”的新诗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朱自清先生称闻一多为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其实,朱自清在这句誉词中并非要强调唯一,他只是折服于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灵魂。诗人的美丽的、高尚的灵魂并不仅仅飘荡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坛,她已依附于诗人留存下的美丽的诗歌而千古流芳。《死水》让我们窥见一斑。

(上接第78页)

违法者予以严惩,并提高赔偿数额,把煤矿安全管理纳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要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使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安全多角度、立体化的检查监督机制,实现齐抓共管的全方位、

安全监管网络。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目前的安全管理多变性、间断性工作应实现三个转变:管理方法由粗放型、

展。

系统性、规范性转变;事故控制由事后的被动经向集约型、

验管理向事前主动预防管理转变;矿井质量标准化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

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搞好煤故安全生产,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

(上接第82页)

的时代性说的,异体字是就字的形体构造说的,假借字是属于一个字范围内的使用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它们与上但因面所谈的通假字范畴不同,性质各异,不可等闲视之。其通用或产生的条件相同(音同或音近),相互往往又有交(如古今字产生后,若再用古字,则可视为通假字),叉关系

因此,从我们今天的一般阅读文言文的角度来说,也都可

[19]p369-370以广义地将他们一概视为通假……。”

京:商务印书馆,1984.

[8]冯靓芸.通假的发展演变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中的地位和

作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通假字例释》[9]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转引自曹先擢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韩)全广镇.两周金文通假字研究[M].台湾:台湾学生[10]书局,1981.

[C].太原:[11]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A].训诂与训诂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修订本)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王力.古代汉语

[12]洪诚玉.古今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13]陆锡兴.谈古今字[J].中国语文,1981,(5).[14]刘又辛.通假概说[M].成都:巴蜀书社,1988.

[15]刘又辛.大型汉语字典中的异体字通假字问题[J].中国

语文,1979,(4).

1981.

[2]沈祥源,杨子仪.实用音韵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

[3]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自叙[M].武汉:武汉古籍书店

影印,1983.

[16]吴辛丑.由简帛异文谈古代通用字问题[J].汕头大学学

报,2001,(4).

[4]周祖谟.汉代竹书和帛书中的通假字与古音的考订[A].

周祖谟语言文史论集[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7]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杨剑桥.论通假字典的编撰[J].教学与研究,1985,(1).[19]沈祥源,杨子仪.实用音韵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

社,1990.

[5]刘又辛.训诂学新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9.

[6]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刘又辛.论假借[A].傅懋勣主编.罗常培纪念论文集[C].北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86

2007.3

闻一多死水读后感篇七
《闻一多死水赏析》

《孙权劝学》与伤仲永比较

主题都是劝人勉励,好好学习;

写法一个是从积极的正面,一个是从消极的方面

闻一多《死水》赏析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① 选自《闻一多诗文选集》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一九二五年四月 《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形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写作特点:本文语言的口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表现如下:(1) 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

强烈。如第一段中用“打”、“杀”、“暗杀”等近义词,揭露了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第二段用“无耻”和“光荣”这对反义词,词义上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表达了演讲者分明的憎爱感情。第五段用“光明”和“黑暗”这对反义词,表明了演讲者冲破黑暗,争取光明的强烈思想感情。(2) 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如第四段“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的可耻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感情。第一段“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用递进复句,步步紧逼,增强了揭露敌人的力量。(3) 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情色彩强烈。如第二段“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既用反复修辞方法揭露敌人的无耻,又用对比方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第五段“你们杀了一个,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用“一个”和“千百万”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打击敌人,对未来充满信心。(4)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情色彩。如第一段“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第二段“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第五段。分析:本段的中心是:“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围绕这个中心,先指出“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并列举事实证明。然后又与世界和历史联系起来,用希特勒、墨索里尼为例,强调反人民的势力终会被人民毁灭,从而强调国民党反动派必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段对特务的称呼由“他们”改为“你们”,表明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用“你们”直斥敌人,痛斥色彩更强烈。“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用双重否定的感叹句式更有力地表现了痛斥敌人的感情。

闻一多死水读后感篇八
《闻一多死水》

闻一多,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闻一多先生不仅是新月派诗人,而且是整个中国诗坛上最早倡导现代格律诗并卓有成效的实践者。 青少年时期他在清华大学度过了十年的学生生涯,名字经过了闻家骅,闻多,最终成为闻一多。上学期间他创作旧体诗,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闻一多紧随校园运动的潮流。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中,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

1922年7月,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他更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诗歌的酷爱。然而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这也是《死水》一诗的创作背景。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全诗共分五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激愤之情。诗的第一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有着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当时那个处于军阀混战中的腐败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当时,旧中国封建传统势力根深蒂固,渗透于各个领域;帝国主义的入侵,资产阶级的所谓文明,又使一些无耻的中国人滋长了洋奴思想;反动派相互勾结,残酷地扼杀着一切进步的新思想、新事物。正是这一切,使当时的中国成了“一沟绝望的死水”。在这句诗中,“绝望”二字,写出了诗人深沉的失望心情。诗的第二句,“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清风”是与“死水”相对照的事物,可以用以比喻一切新鲜的思想和力量。然而,这些新鲜的东西却引不起“死水”的半点反应。清风吹处波不生,可见死水已沉寂到了极点。这一句是对“死水”的更进一步的描绘。诗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写出了诗人面对“死水”,继失望而产生的恨极心情。现实既然如此黑暗,让人绝望,倒不如让它彻底腐烂发臭,也许病入膏肓,不可就药,烂得更快、更透,旧的彻底死亡了,新的才会成长得更茁壮。这两句诗,又表现了诗人激愤中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诗人对“死水”进行了细致描绘,具体形象地揭露出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旧中国憎恶、愤怒、嘲讽的感情。

在这几节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鲜明的色彩描写以及讥讽的笔触,逐步深入地写出了扔进破铜烂铁、泼入剩菜残羹后死水的进一步变化。扔进死水中的“破铜烂铁”,会生出绿色、红色的锈,铜锈绿的如“翡翠”,铁锈红的如“桃花”;再有,“剩菜残羹”的油腻,散在水面,阳光一照,犹如闪光的“罗绮”;有的地方发了霉、生了毛,又宛如“云霞”;死水发酵后,还会变成有着“绿酒”般颜色的臭水,那上面泛起“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正是在这样的一沟死水上,成群的花蚊在上面杂乱地飞舞,有时,还要加入鼓噪的蛙鸣。这令人作呕的死水,肮脏腥臭,令人无法立足!这里,诗人借对死水的进一步细致描绘,对旧中国黑暗现实给予了细致形象的再现。在这部分内容中,诗人用色彩鲜明、形色美好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来描绘污浊、肮脏的死水,犹如给恶魔穿上了精美典雅的外衣。这是用虚假的美来反衬真实的丑,诗人这样写,使丑类变得更为丑恶。以美写丑,丑更丑,诗人用这种独特的方法,更鲜明地表现出死水的腐臭本质,同时也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嘲讽意味。

第三部分(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诅咒现实,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这一部分的头两句,诗人以十分断然的口吻,对黑暗的中国社会予以了彻底的否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在彻底否定之后,“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一句,又写出了诗人在绝望之中的一丝期望。丑恶开垦出的世界,只能更丑恶,但丑恶到极点,就有可能会产生转机。因此,这最后两句,既包含着诗人对旧中国的绝望,也包含着对新中国的期望和向往,包含着诗人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尽管对诗人来说,这种期望在当时是非常朦胧的。

闻一多则强调诗是“做”出来的,强调“美不是现成的”,是创造的(见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因而,他提出了现代格律体的概念,认为新的格律诗应该做到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与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闻一多《诗的格律》)。在《死水》中这三点具体体现如下:

(一) 音乐美:所谓“音乐美”,一是指每一首诗的音步(顿)一致或变化有规律,

二是讲究间行押韵,允许节节换韵。《死水》一共二十行,每行都是四个

音步(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位

置灵活,但每行都以“二字尺”收尾,做到了音步的一致。每节一韵,间

行押韵,节节换韵。因而读来既顿挫有致、节奏鲜明,又韵律起伏、变不

离宗,具有听觉的美感。

(二) 绘画美:所谓“绘画美”,指诗歌选用的词藻必须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形象。

《死水》全诗尽管写丑恶,但却铺陈了“翡翠”、“桃花”、“罗绮”、

“绿酒 ”、“白沫”等极富色彩、形象的词汇,仿佛绘就了一幅绝伦的

彩图。

(三) “建筑美”:所谓“建筑美”,指诗歌节与节要“匀称”,即每节的行数要

一致;句与句要“均齐”,即每行的字数要一致。《死水》一共五节,每

节都是四行,做到了“节的匀称”;一共二十行,每行都是九个字,做到

了“句的均齐”。整首诗恰似一座建筑整齐的图形。

结构严谨、旋律鲜明,是《死水》的又一艺术特色。结构严谨,是指全诗的层次安排得严密而有序。诗歌先展开“死水”的意境,进而从静、动角度加以铺陈,然后以“蛙鸣”反衬,最后推向高潮。旋律鲜明,是指全诗始终突出了“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一诅咒、憎恶的情感主旋律;无论是层层反语,还是最后否定,都紧紧围绕这支主旋律同奏。这就强化、渲染、突出了诗歌的主题。《死水》广泛运用了反语、比喻、象征、复沓等诸种修辞方法,刻意制作,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闻一多死水读后感篇九
《闻一多《死水》教案

  • ·死水闻一多读后感(2016-01-18)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