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目送菊花读后感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8    阅读:

目送菊花读后感篇一
《目送_读后感》

生命的思考

——读《目送》有感

一个字,能承受多大的感情?一句话,又蕴含了多少意义?《目送》透过文字的交织,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一片能穿越时空的网,仿佛伸手就能走进作者的世界,或喜、或悲、或感动。淡淡的文字,轻轻的语调,却让人深思。

《目送》是思考着生与死的人生大问题,在写父亲的逝去、母亲的垂老、儿子的远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进的同时还写失意、失败、脆弱和放手,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让人仿佛又见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父亲拖着臃肿的身子,费着劲翻栏杆为即将远行的儿子买橘子。 <<目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血浓于水亲情的感慨和温暖,更有在细微的生活中,体现的对于生死的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

这本书写了作者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头地走进校门,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再到孩子十六岁时在机场目送他离开;当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愿意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个做母亲的人,慢慢地独自咀嚼着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现了另一个背影,这个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泪水湿润而模糊了的视线里,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背影,是长大了的我们无意时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们从不打搅我们,总是在离我们十步之遥的地方缓慢前行,是为了看我们是否安全,是确保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在看到我们欢乐时他们也能偷着乐。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灿烂的未来,而那个背影要去的地方却是无尽的黑暗,毕竟花开总有花落的时候。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在目送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的背影渐行渐远,同样的,我们也被目送着。这是生命的轨迹,每个人都明白,我们必须按照这轨迹上的路标走,经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每个人都必须在一次次的分离中,彻底地学会放手。每个人终究都要走自己的路 我们不停地目送悲欢离合,不停地去感受人生无常,才能不断成长。这就是人生。

“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目送》

目送菊花读后感篇二
《目送读后感》

西安外国语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2级广播电视编导一班:胡敬阁。

笔名:甘月阁主人。

《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喜欢写作,喜欢走路,喜欢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喜欢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喜欢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下自己生活的心情。因为,在她眼里,太多美的事物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读罢《目送》全文,我认为《目送》地七十三篇散文一共可以分成七大部分:一,亲情和友情可以归为一类,而这一部分是《目送》的核心部分,贯穿全书,写的主要是“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1,母女情:《雨儿》,《明白》,《胭脂》,《散步》,《回家》,《五百里》,《女人》,《假牙》。2,母子情:《十七岁》,《爱情》,《为谁》,《母亲节》,《年轻过》,《老子》,《关山难越》。3,父女情:《如果》,《缴械》,《同学会》,《走路》,《眼睛》,《注视》,《冬,一九一九》,《魂归》。4,兄弟情:《共老》。5,友情:《牵挂》。)二,以独特的眼光对现实生活的入微观察。(《目送》,《寻找》,《忧郁》,《我村》,《薄扶林》,《金黄》,《杜甫》,《蔚蓝》,《花树》,《Sophistication》。)三,对人生中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茫然,及对时光流逝的怅然等。(《山路》,《寂寞》,《不相信》,《1949》,《什么》,《寒色》,《俱乐部》,《菊花》,《两本存折》,《舞池》,《星夜》,《乱离》,《时间》,《距离》,《幽冥》。)四,对幸福的理解。(《幸福》,《苏麦》,《慢看》。)五,对世界上忍受战争之苦或者处于最底层人民艰辛生存所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情怀。(《跌倒-寄K》,《江湖台北》,《手镯》,《最后的下午茶》,《四千三百年》,《阿拉伯芥》,《普通人》,《首尔》,《雪白的布》,《淇淇》,《狼来了》,《新移民》,《距离》,《莲花》,《慢看》,《关机》。)六,生活中一些趣闻趣事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海伦》,《火警》,《黑帮》,《卡夫卡》,《常识》。)

龙应台的散文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她的内心特别细腻,特别喜欢细心观察生活百态,细细品味人生。他的感情特别容易被日常生活中一些细微的东西所激发,可以是早晨灿灿的阳光,也可以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还可以是一棵

树,一只鸟,一种花,一只猫,甚至是一条虫。她经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因为看到一个很小的东西而联想出很多东西,并引发出很多对人生的思考。 龙应台在做学问的时候是非常认真的!譬如她在读《花间词》时,只因“黄独”觉得在哪见过,就“钻到旧籍里寻寻觅觅”,找到了杜甫当年跋涉到甘肃同谷时所写下的诗,诗中就有“黄独”,然后又去查《庄子齐物论》,《盗跎》,《野老歌》,《中国有毒植物》,《本草》,最终弄明白“黄独”是什么,并从中体会到了一代诗圣曾经所经历的酸楚。同样的例子还体现在《淇淇》和《花树》上,《淇淇》中只因与纪中先生闲聊时谈到“巨鱼”——白鳍豚,而去捧读《入蜀记》,《尔雅》,并查阅白鳍豚在中国灭绝前国际科学家寻找白鳍豚的经历,最后以“淇淇独处世间长达二十二年,郁郁以终”而表达出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这对我的启发是:要想博古通今,就必须做到不懂就问,不懂就查!

《花树》中只因喜欢蒲公英,而喜欢蒲公英只是因为早先受爱默生诗的影响,于是又找来爱默生的诗来读,但因别人汉译过来的不准确,自己就重新一了一遍,译到最后竟然发现《紫杜鹃》这首诗与十六世纪王阳明的思想很相似,我想这种惊喜的发现对于经性文学研究的人来说是一个快乐无比的过程,而这其中的快乐应该只有像龙应台这种深入研究并热爱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有时候她看待世界的视觉很奇特,如《黄金》中,她把香港的各种花树当做这个城市的原住民,她以及尽爱怜,拟人的手法把一种种花,一颗颗树写活了,给人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千秋”世间沧桑巨变,惟有那些树木与野花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悲欢离合。

她的联想有时候又丰富的惊人,她的视野也是那样的开阔,譬如《幸福》中,她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角度详细的诠释着寻常百姓真正需要的幸福是什么。

有人说,她是一位作家,一位摄影家,但我觉得她更多扮演的是一位人文学家和人道主义者。她非常关心最底层劳苦大众的生活。譬如 《手镯》一文中,先描写一条卖工艺品的街是那么的美丽迷人,而在美丽的背后却藏着说不出的酸楚,因为那些美丽精致的工艺品是由一些本应上学但迫于生计不得不辍学的孩子们做的,一天为了挣二三十块钱需要连续十几个小时雕出一万五千多粒。用数字来震撼力读者是龙应台常用到的,如《四千三百年》,《阿拉伯芥》中都用数字来

表现强权者侵略一个国家时当地一代代人们所埋下的巨大隐患和痛苦,从而表达了对战争的极度厌恶,对霸权主义者血腥镇压不顾后果的愤恨,和对饱受战争遗物——地雷之苦人们的深切同情。 《江湖台北》中在表现她古文掌握之娴熟,文学功底之厚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国家大局的担忧。

《最后的下午茶》和《冬,一九一八》中,龙应台通过余纪忠老先生和父亲对年少时光的讲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并以我的视觉和想象引领读者真切感受到了战争年代那一代人的悲欢离合。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卡夫卡》和《常识》中,龙应台虽然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但是有些生活小常识懂得却比别人晚,因而也闹出不少笑话,每当读到这些时我都会失声笑出来,然后就不禁会想:伟人在某些方面很有才华,但是有些小的方面却显得有些愚钝,我想这就是大智若愚吧!毕竟人无完人,人应看到自身的优点,然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缺点要虚心改正!

有时候她也会表达一些很深沉又迷茫的东西,像《两本存折》,《乱离》,但是任何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打击,阻挡不住她对生活的热爱,至少在薄扶林村,她找到了一份纯洁宁静的心灵乐土!

其中还有一些表达对当代教育在教化孩子心灵方面的缺乏的忧心,对一些孩子轻生行为的悲痛,在《跌倒—寄K》中,她以极尽轻柔的语气,想象着他们离世前的情景,用一颗慈爱的母亲的心想要去温暖那一颗颗冰冷的心,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但是可以鼓励以后处于彷徨中的人!生命诚可贵,珍惜生命,也是应该对父母最大的承诺与责任。人不应该为自己一个人而活,一个人走了,有没有想过父母会怎样的痛心!他们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我们怎忍心让他们心痛整个下半生!

作家的居住地不稳定应该是搞文学创作的人中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吧,因为他们要“体察民情”,要寻找灵感,比如说她去老挝,去广州的街市,去香港九龙山,去台北,去杭州,去伦敦„„

读她的散文又像读一篇篇小故事,小小说,但与之不同的是,她的故事是真实的,感情是真切的!每次开始阅读一篇散文,身与心都交给了龙应台,自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游客,乖乖的跟在导游的后面听她耐心讲解。每当“游历”完一个地方,都会听到她在讲述一些人生道理,而我都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而当听

到她讲述有关战争和文革那个残酷年代备受欺凌的人们的痛苦经历时,又不禁潸然泪下!

然而最感人的还是亲情,作为女儿她是非常孝顺的,渐渐老去的母亲因为父亲的离去而忘了现实的人和事,思维完全回到了年轻时的时光,她陪母亲坐公交,搭捷运,当母亲晚上睡不着时他陪母亲一起折腾,然后清晨四点到外面散步。她为母亲买了很多种的指甲油,让母亲平时由于她工作无法陪她时消磨时光,因为她知道母亲曾经很爱美!她为母亲洗脚,为母亲照相„„父亲在去世前,她陪同父亲参加同学会,给父亲擦身,教父亲走路,让儿子们跟爷爷沟通„„该做的她都做了,但她可能还为自己由于工作没能天天陪他们而感到遗憾。儿子们渐渐长大,已开始与她慢慢疏远,两代最亲的人都在离她远去,怎能不让她的内心感到孤独,寂寞和恐惧?

不管怎样,人生就是这样,人人以相同的轨迹周而复始地运转着,只是路程的长短和具体的过程不同而以!但是只要学会珍惜,一切都将变得美好!

甘月阁主人

完成于2012年10月13日

目送菊花读后感篇三
《《菊花和刀》读后感》

《菊花和刀》读后感

读完《菊花和刀》一书,让我从日本人生活和其它的活动的细节上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性格。

菊花与刀是日本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两件事物。“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花和刀的搭配在我们看来是一对矛盾体,但是日本人身上却拥有这样的矛盾物,有着矛盾的双重性格。甚至有人说,这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民族,生性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固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我从日本人忠贞而又易于背叛的性格谈谈我对日本性格的感想,同时用自己鄙薄的见解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和进行日本人的思想进行比较。

书中谈到,“在战争中,日本军队里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救护队,没有一个由前线收容所、后方野战医院和远离战地的综合疗养院组成的医疗系统。”“日本人救治自己的同胞时,采取像对待损坏的物品一样的态度”。“某些危急情况下,那些住院的病人竟被简单地杀死了结”。在我们看来,日本人的做法是不道德,残忍的,是对生命的不敬重,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为国家奋斗献身的勇士,坚决保全每一个士兵的生命,可是日本国民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觉得受到这样子的对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子是一件光荣和忠贞的事。他们和中国坚决要援救每一个士兵的思想大相径庭,是我们不能都理解的。

在对待战俘这个问题上,日本人认为“成了俘虏,那么他在日本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他的名誉扫地。他再也无法同过去一样地生活了,他是一个死去的人”。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国家的荣誉的爱戴,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无法理解成了俘虏,他们却选择死,也不愿意再生存,即使他们已经安全回到了国家里面。我们中国有些俗语: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英雄不问出处。而且在我们看来,成了战俘,只要仍然忠于国家,依旧是一个英雄,但到了日本战俘却成为了耻辱,也许这就是他们所理解的忠贞和荣誉。我们无法理解他们就像他们对我们成了战俘还能抬得起头做人一样感到不可思议。

说到他们忠贞而又易于背叛的性格,对待战俘问题上,暂且说他们忠贞,但是一旦他们选择了叛变,他们也将是一个叛变比较彻底的人。书中提到“他们详细地把弹药库的位置、日本兵力配备情况告诉我们,并为我军写宣传稿,与我军轰炸机的驾驶员一起出航,为他们指点军事目标。”我们能够理解有些战俘在受不住诱惑时会发生叛变的行为,因为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并不缺乏,但是我们多少还是会对敌国关于暴露自己的国家的事有所保留,多少不像日本人那样暴露得那么全面,我们的心中多少还会残留一份爱国情怀。日本人好像不知道自己什么是应该说的什么是不应该说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他们这时就好像揭开了新的一页似的,虽然在新的一页上写的东西同过去写的截然不同,但他们却以同样忠实的态度实践自己新的人生”。在这个时候,日本人就不再像对待“战俘”问题上这样来对待自己的生命,这时生命对他们来说还是可贵的,活着并不是一件耻辱的事。

但是每一个民族它之所以拥有不同的性格,无论在别人看来是好还是坏,都是受到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即便拥有“菊花和刀”般的双重性格也是一样。

日本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不一样。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和运动相对比较彻底的英国相比较来说,日本的制度中却保留了许多的封建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日本是一个等级制度深严的国家,每个等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阶梯,无法跨越,日本人的等级体制从阶级上更是延伸到了家庭当中。这种等级的思想从小到大,从历史到现在都深深地烙印在日本国民的脑海中,从而影响着他们的性格。例如天皇的神圣不可侵犯,对天皇的忠义和绝对服从的思想到现在依旧影响日本人。军国主义的思想也是他们之所以好战的原因之一。

目送菊花读后感篇四
《《目送》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

韩国琛 我读了龙应台所写的《目送》以后,有一些感想。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讲的是龙应台目送她的孩子——华安小学到大学,然后作者的父亲住院还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让人心酸和感动的文字说了:年幼的孩子长大到成人,让她牵挂、让她失落、让她懂得怎么放手。和她父亲的去世,在火葬场最后一次目送他——父亲的时候,明摆她和他的缘分也就终止了。

原来,龙应台的“落寞”与儿子、父亲有关。儿子逐渐得长大,离“我”愈来愈远,机场龙应台目送儿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儿子都不愿意回头看 “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当龙应台大学教授的那一天,父亲开车送“我”,但是父亲并没有把“我”送到大学的大门口,而停在侧门的巷边,因为他认为,这种廉价的小货车不是送大学教授的的车子。父亲生病住院,“我”每个礼拜都去看父亲。有一次,龙应台帮父亲清理排泄物,结果让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父亲对 “我”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愧歉都告诉了“我”:不必追。

最让人感动的是最后一篇文章《魂归》,它说了龙应台的父亲死了,村民们说,根据家乡的习俗,儿女不能亲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母亲却说:“最后一次接触父亲的机会,我们不会以任何理由给任何别人代劳。” 这一天清晨,“父亲”上山了,当司仪长长地唱“拜──”时,“我”和“我”的母亲深深地跪下,眼泪决堤。

这“本”《目送》十分感人。虽然我还不是完全理解《目送》,可是,这里面有些路我可能会走,我希望我以后也有一颗感恩和回报的心。

目送菊花读后感篇五
《目送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

翻开书柜,浓郁的气息吸引了我,仿佛遇到多年未见的知己。这个书柜的藏书从少到多,伴随了我的成长与成熟。大概扫过全部书籍后,有一本是我每次都想再看一遍,而且每次看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的书,那就是龙应台著名散文集<<目送>>。全书一共分成3部分,我又重新回味了第一部分的第一篇,题为目送,感触颇深。

以目光相送。语本《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记·留侯世家》:“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南史·袁宪传》:“ 宪 时年十四,被召为《正言》生,祭酒 到溉 目送之,爱其神采。” 明 吴承恩 《千秋岁》诗:“欲行频目送,未语先眉歛。” 巴金 《寒夜》一:“他目送着他们,他用羡慕的眼光看他们。”

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并为之深深感动。《目送》是全书的首篇,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第二篇《雨儿》写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母女情感真心实意,让人感动,第三篇《十七岁》写的是青春期儿子的“独立”,还有《爱情》、《明白》、《胭脂》、《为谁》等等,这些都是写父亲的逝,写母亲的老,写儿子的离,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铭刻在心,诉诸文字,处处是感同深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

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感,深深的认识。在作者的笔下,淡淡的文字里诠释的是母亲目送着孩子、与女儿目送着父亲的深深的情感,在这些一个个与自己距离变得越来越远的背影,看到的不是别离时难分难舍的忧伤,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无奈,这些淡淡的失落与淡淡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文章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深,深到足以让每一个母亲,每一个女儿热泪满流,但最让我心底一震的是,《目送》里,她注视着儿子和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背影,而对于那内心世界里距离越来越深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她用淡淡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让他飞,让他走,不必执着的不放手。

《目送》 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文章写的就是这样一个经历着多重人生角色的女人对亲情的了悟,虽平凡,却饱含浓浓的深情和炼达、通透的人生态度。整本文集的基调与书名还是相当一致的。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手足情谊、失败与脆弱、战争的伤逝,以感情为主题这些文字没有矫情的无病呻吟,而是直指人心最柔软、最敏感的部分。

翻开龙应台的资料,我发现,2004年,龙应台的父亲逝世,在他去世前,五十多岁的龙应台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她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在我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之类的人际

变化,可是我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父亲的过世,就是我上的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的人生事件。”而之后的母亲的失忆,孩子的独立,友人的悲伤,同学的时过境迁,也是龙应台不断的经历人生事件。她发现,自己不会煮饭,不知道蔬菜的价格,直到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这方面的低能。也正因为慢慢的经历了这么多,她才开始咀嚼和消化人生不可逃脱的生老病死,学会了自己,独立,感叹道:“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第一篇讲的是龙应台目送她的孩子华安上小学的第一天的情景,和送儿子去美国在机场送行,然后作者的父亲住院还有火葬。华安上小学第一天,刚刚从幼儿园毕业的他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儿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儿的开启,他在用自己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的一切,在纷乱的人群中,不断地回头......华安长大后,与之鲜明对比的是“ 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 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写出了,这是没有感情交流的拥抱,而腿在下面,心在上面,说明抱住了儿子的人却抱不住儿子的心,因为儿子已经长大了,该拥有自己的自由了,迟早会飞走的。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这点和第一天送华安去小学形成了鲜明对比,长大后的华安不在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长大后会和母亲的心有了隔阂。“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原来的我,即使同车,华安再也不会和母亲更多的交流而是选择戴上耳机,他的内心世界,母亲进不去了,长大了,心里和父母有了隔阂,内心世界中所想的不会在一起分享了,而需要的更多的是自由和成长的空间。“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作者这时借景抒情,写出了内心空荡荡的感觉,怅然若失的心情。我仿佛也能体会到我母亲的心情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让人心酸和感动的文字说了:年幼的孩子长大到成人,让她牵挂、让她失落、让她懂得怎么放手。和她父亲的去世,在火葬场最后一次目送他——父亲的时候,她和她父亲的缘分也就终止了。

上高中时第一次读这篇文章只是初步了解大意,并不能完全理解里面的感情。现在我读这篇文章时,眼眶不禁的湿了。这让我想起现实中的自己,坐车带着耳机,不愿和母亲多交流;不愿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父母为我送行,拥抱我的时候,我变得不再愿意以这种方式接触;不再是小时候总是和父母粘在一起的我了。当我想到每当父母提醒我,关心我时,我总是把这种温暖的问候当成啰嗦唠叨,我想当时我母亲的心情会不会和龙应台一样呢。记得每当我出门上学时,妈妈总会帮我接好一瓶水,塞上水果,把洗干净的换洗衣服准备好,问我钱

够不够花,提醒我别落下东西,这一切的一切细微的动作,原来的我都当成了母亲应该为我做的,没有谢谢,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而母亲还是每次这样做,我想母亲就是不图回报,真心对孩子好吧,对母亲的冷漠,排斥,没有怨言,而原来的我就像华安一样,随着长大和母亲逐渐疏远,一次次让母亲失落与无奈。尽管以后我们会为了我们的事业家庭去奋斗去远走,尽管可能我们不再会经常回家,尽管我们以后会有一个自己的小家,但母亲的爱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会有多少人离开我,但我相信父母会永远陪在我的身边。就像龙应台所说“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有人给薪水而已。”如果母亲是一种职业,那我认为母亲就是最伟大的职业,没有之一。

有人把这部书评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我完全同意。这部跨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用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进了悲欢离合,让那个每个人都产生内心的共鸣,让每个人都有所感悟。最后用一书中的一句话作结:“再多的遗憾都只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的和解。让我们珍惜父母陪伴我们的每一天,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儿,然后扬帆起航,寻找我们的天空吧,但请不要忘了我们的父母!

《目送》这类亲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别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平静中透露着的哀痛,让人不甘又无奈。读《目送》会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亲走时的那种撕心裂肺的哀痛,也会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亲时,母亲那欢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唠的话语。世间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后还是沉寂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目送》所描写的都是人们所经历的,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读《目送》总有想流泪的感觉,为逝去的或正在远去的亲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脚步,能留下的就是记忆;读《目送》懂得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读《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面对与亲友之间的别离,我们有着的放不开的依恋;面对孩子心灵的疏离,我们感到的是酸酸的楚痛;面对至亲之人的死别,我们心头上涌上的是无尽的悲伤;面对这一个个远离的背影,有谁能做到欣然的接受?如果将文章里的儿子与母亲,女儿与父亲串联在一起,那就成了一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很小的时候,你往往会依恋着父母,他们几乎已是你心底唯一的爱;长大的时候,你与父母有了自然的精神疏离,你不由自主的远离了他们;老了的时候,你心底还是爱恋着孩子,但你已经不想要去依恋他,而是希望他不要顾念着你,所以,你选择了潇洒的走,不需要回头。文章里,母亲目送着的是儿子与父亲的背影,同时她目送着的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这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不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也不是父亲不接受你的爱,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而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的理解,旷达的接受。正如龙应台告诉我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对

他们的背影,淡淡的忧伤是自然的,只是,不必执着的不放手,既然他们选择旷达来爱你,那么,你也旷达的爱他们吧!

目送菊花读后感篇六
《目送 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

终于,读完了龙应台的《目送》。之所以用终于,是因为常常读到一半鼻头一酸,难以释己。作者描写的东西,其实都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对的东西。生老病死,生死离别,悲欢离合,爱情亲情。这些,又有谁逃得过、没享受过呢。而镜前的我,却还是那个有些青涩的少年。我原以为,自己还小,父母不过才步入中年,离我目送他们离开的日子还有些遥远。

但当外公一次早上买菜,刚出家门,就摔倒在家门的台阶边,血撒台阶。我犹记起,那天放学,台阶上已干的血迹,刚入眼帘,我便知道这是我此生难忘的印记。我急促的按下门铃,期盼着,祈求着,家里不要出事,因为那都是我最爱、最爱我的人。大门咔的开了,我风一般地冲入过道。那短短的过道,我恍如跑了一个世纪,这就是牵挂的力量吗?拉开门,还有什么比我的亲人更重要!我心中只有这一个念头。于是,我便得知了外公的事情。那时候,我才5、6年级吧,生活幸福,虽然外公最后只是有惊无险,但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如此接近生死。

读完了龙应台的《目送》,我想想这件往事,心中便是无尽的后怕。哦,人的生命,如此美丽,也是那么脆弱。若是那一天,我失去了外公。今后,谁为我们买菜,谁为我们这些要上班上学的人办事?小时候,我只记得除了奶奶,最疼我的就是外公。而奶奶住在农村,只有春节时才能见面。于是,外公便是我小时候最重要的人。《目送》里写的,不也一样吗,作者的父母抚养了5个儿女,其中之艰苦我无法体会,我只知道天下父母给儿女的,都是天下最美的东西——爱。其实,我们身边,都是美好的东西,只是享受的太多,是麻木了吗?还是爱这种东西,本身就是润物的春雨,无声,无色,无味呢。 当我们现在畅谈着未来的理想,将来的人生,又有几人会如此在乎自己的亲人,父母。后来,我们终于明白如何去爱,可惜他们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我们是为什么出发。我们之所以要奋斗,要努力,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还有更关键的,就是为了回报那些一直爱着我们的人,无论是父母、亲戚、爱人,爱是没有边界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希望自己,也像作者一样,奋斗了,努力了一辈子,最后留给我们的却是那伤情的目送,那无尽的遗憾。我们欠父母的太多了,要用自己的日子去还,直到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不经让我想起了westlife的那首歌,“前路崎岖坦途难觅,满是凄凉。我愿像漫天繁星那样,围绕在你的身旁。i will keep you safe,我会一直守护着你。”

可没有本事,没有知识,没有学问,我们靠什么去获得舒适的生活,去还我们的欠父母的债。我们总是在一味的抱怨今天的生活、教育上的弊端,殊不知,我们怎样,我们的国家便怎样,我们如何,中国的明天便如何。所以,我们肩上的担子,其实很重很重,我们是国家的明天,不是只会抱怨的软蛋,我们是父母的未来,不是一个自己都养不活的蛀虫。

我想,这世上,还有什么关系,比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更微妙呢?我们是父母的未来,同时父母又是我们未来的一部分。父母用自己的大半生,供养着我们,我们也要用自己的后半生,去回报他们。而,父母,在我们这个年纪,不会欠我们什么的。即便是,他还是我们的父母,即便是,请相信我,他们无论怎样对你,他们对你的感情中,始终有,爱。

是啊,有的路,只能我们一个人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一个人,一个人穿行在无边的世道上,那该多寂寞。若是,世上再无对我的亲情,那便是爱情到来的时候吧。有一天,我们终会为人父母,终会体会到为人父母之艰难。可,我们只能抬头望望天,天上的那朵云,是他们看着我们的眼吗?我们也会像,作者那样,目送着儿子消失在那个拐角吗?

终于,我们,总会长大。总会,面临亲人逝去的瞬间;总会,看淡这些悲欢离合的瞬间。终于,有一天,被目送人换成了我们。只是,这一生,我们来得值得,就好。这就是,人生吧。上半辈子,欠债,下半辈子,还债,又把自己的所有给了孩子,爱人。或许,有人会问,

这一切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似乎,我们终究会成为历史,我们爱的人也会成为历史,爱我们的人似乎也是昙花一现。岁月的风啊,我祈求你慢慢带走那如烟的往事,却永远吹不走那心上的回忆。因为,有回忆,就有爱。我们这一生的意义,不敢说全部,至少,爱,是一部分吧。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也不会惊慌,因为,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曾经有,爱过我和我爱过的人。有了这一切,人生还有什么缺憾呢。我们今天所能做的,珍惜罢了。珍惜,我们这三年难得的同学时光,珍惜这三年陪我们走过的老师,珍惜自己身边的亲人。有些事情,属于我,我便要去珍惜;不属于我,我便不去奢望。只是梦,不羁的梦和那不甘的心,驱使着我走上这条漫漫的人生路。

路的前方,是亲人的背影,当我走到他们的位置上时,我的身后也多了一个曾经的我。就像曾经前方的人一样,我用背影告诉他,不必追,只要,你还记得我,足矣。

目送菊花读后感篇七
《《目送》读后感

所阅读书目:《目送》

作者&出版社:龙应台&三联书店出版社

姓名:黄臻昊

学校:上海市文来中学

年级:八(2)

指导教师:程明霞

联系电话:54800499

联系地址:闵行区万源路平南三村96号601室

《目送》读后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的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时,心中总会不禁地一颤。

这句话是出自作家龙应台《目送》中的一句话,也是文章中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一句话,这句话也许正说到了光大辛劳父母的心底里,一些懂事明理的孩子也许也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听了这句话,明显地就能够感受到写话人的辛酸与无奈,也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发出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叹。作者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看着子女的背影渐行渐远的无奈,也是看这长辈父母逐渐老去的辛酸。人到这时,已不再渴望得到什么,只是希望能和父母子女如往常一般亲密无间。时间流逝,父母都慢慢老去,子女们也不愿再依偎在自己的怀抱中,而是自己要去远行,随着自己年龄的不断增长,身边的人事物也都不断地在离自己远去。正是因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所以《目送》不仅仅是作者对自己生活的一个体会评价回顾与反省,更是说透了许多人埋藏在心底里的真切感受,是广大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想到这里,我便回想起了童年时生活的一些细节点滴。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新年带我回家去老家看望外婆,临走时,外婆显得非常的不舍,不停地擦拭眼角旁的泪水,当时的我当然是不明事理,对此不以为然,如今再去后悔,为时已晚。平时上学每当我临走时,母亲眼中总显一丝不舍之情,可我却不当回事,咣当一声把门一关,而平时母亲去上班与亲切地说声再见,我却只是勉强附和一声罢了,丝毫没有一丝敬意,回忆起这些,我更加能够理解作者写这句话时的真实感受。

快趁我们年轻之时,好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别再等到身边的人都离自己渐行渐远时,才追悔莫及。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父母总会老去,离我们远去,子女也不可能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作者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这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啊。

目送菊花读后感篇八
《目送读后感》

读目送有感

暑假的时候去书店,看见排行榜上赫然有一本青绿色的《目送》,令我惊讶不已,原以为排行榜上,要不就是郭敬明韩寒这样的80后,要不就是《求医不如求己》这样的保健书,再不就是金融危机下一系列关于经济的书,现在居然有一本散文集,接着好奇心,把它拿下来,捧在手里,细细的读起来。

腰封上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全书的主旨所在,看完这句话,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酷爱旅游,也是很有名的作家,经常离开家,每次走之前,他的老母亲都会帮他收拾行李,我还清晰记得,他写道:“每次我走的时候,母亲总要为我收拾行李,尽管,我已经年过四十,可是母亲坚持要帮我做,每次拿的东西她总要掂量再三,拿多了怕走路的时候沉,拿少了又怕不够用„„”然而当这位游子再一次离开家的时候不经意的回眸,发现自己的父母,姑姑还在窗台上守望,他才知道原来每一次他走的时候亲人都是这样目送他走的,一转眼,流年,在窗台上守望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老母亲,这不正和龙应台写得很像么?

全书一共分成3部分,我只有幸拜读了第一部分: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但也感触颇深。

我查过龙应台的资料,2004年,龙应台的父亲逝世,在他去世前,五十多岁的龙应台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她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在我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之类的人际变化,可是我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父亲的过世,就是我上的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的人生事件。”而之后的母亲的失忆,孩子的独立,友人的悲伤,同学的时过境迁,也是龙应台不断的经历人生事件。她发现,自己不会煮饭,不知道蔬菜的价格,直到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这方面的低能。也正因为慢慢的经历了这么多,她才开始咀嚼和消化人生不可逃脱的生老病死,学会了自己,独立,感叹道:“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美,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同时,这本书也体现着一种物是人非之美。自己挚爱的孩子,小的时候去幼儿园,怯怯的,在入院的时候回过头,目光与自己的久久的交汇;长大后,送他去国外读书,走过安检的时候,只是在海关窗口匆匆停留,又匆匆的离开,始终没有回头,连匆匆的一瞥也没有。自己的母亲,本也是家中捧在手心的大小姐,成了母亲之后,柴米油盐一肩挑,把自己变成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的CEO,只是没人给薪水。母亲老了之后,失忆了,像个孩子一样不停的在问:你是谁?是我的女儿么?你和我的女儿很像。你不是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呢?终究,当初那个叱咤风云的母亲,变成了乖乖听孩子话的母亲。而作者,也在着不断的变化之中成长着,成长着。

有人把这部书评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我完全同意。这部跨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用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进了悲欢离合,让那个每个人都产生内心的共鸣,让每个人都有所感悟。

最后用一书中的一句话作结:“再多的遗憾都只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的和解。

目送菊花读后感篇九
《《目送》读后感》

绵绵情语

一直与龙应台的《目送》神交已久,只是无缘窥其真目,昨日有幸得到一本,细细捧读,感受如淋浴秋雨一般——一场秋雨一场寒啊!

我从不惮以最美的文字来描绘所见所感,但《目送》带给我的触动,使我没有勇气对朴拙风情铺以华丽词藻,生怕污浊了龙应台笔下的原始世界。古人执羊毫抒情叙事,期间女者寥寥,而今龙应台用她的诚心之笔、慧俱之眼现出生活中的原态,出于淡俗又超然生活。这样的作品于我是一种震撼,是一份财富,更是一瓢冷水将我泼醒。

内心的平静是很难保持的,尤其对于我而言,见过的事,触过的物,会过的人都还处于人生的始发状态,一碰到新鲜东西难免内心泛起一阵涟漪,可《目送》激起的波纹久久不能散去。是我曾经见过,还是感受过?不,都不是,而是每时每刻都与《目送》擦肩而过,才使得而今忆中的幕幕勾起绵绵怅惘。

于亲情,“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在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亲情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天赠予我们的第一份永久的礼物,她是世界上最稳定的情感,有时只需一眼目送即可维持。那目送者的眼睛如清晨苞放的白花,默默而聚神,不曾往受者身上赘加任何承诺,只想记住那个背影,以便寂时作思。但撇下背影的人,何尝懂得?他们一贯冷冷寻个转角,无声的与目送之眼作别。尽管父母明知这一次的送别不是永别,

但他们总是以看最后一眼的心情来对待,哪怕跫音已逝,也要保持视线在孩儿背影消失的拐角,很久才明白过来„„

于爱情,“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水中的冰块——它还是那玲珑剔透的冰块吗?”和“爱情是只有灵没有肉的,是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爱情是所有情感中最扑朔迷离的一种,她五味杂陈,是让人明知恐惧却仍要靠近的深渊。这种情愫一旦植入人体,便会左右思维与行动,但我们不会也不能对此望而却步。要知道,既然自然创造了爱情,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就有你情感的归宿。缺乏爱情的人生,恰似一杯加了过量糖的咖啡,原本的青涩苦味虽未消失但被完全掩盖,咽入喉咙的浓情之液何异于淡水?

即使我在逻辑最清晰的时候也无法将爱情加以分类,因为爱情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境而生。有的爱情如潺溪伴花,脉脉无声却时时相濡以沫;有的爱情如惊涛拍岸,昙花一现但追逐拥有;有的爱情如云垂大地,无味无声而享受守护。但,突然,天空一个惊雷,伴着闪电,在暗空里撕开一个口子,现出最深邃的一裂缝,无法愈合,转瞬即逝。开始,爱情创造的世界里大雨瓢泼,打了恋人的衣袂,湿了你我的眼。一些人不得不结束拥抱,转身相向而行;也有一些人无视这场秋雨,最后弄得伤痕累累。

既然龙应台已给最美的爱情下了定义,我想,作为未曾拔出伤心之剑的我,只能跪在爱情的世界里,乞求这场秋雨快点停。

于生活,“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或许有时模糊视线能让我们看得更远,辨识的更清。伴随时光轮转,生活中的我们

渐渐化为一个影子,悻悻然而来,飘飘然而去,连风都不曾发觉。仅带走微微一米洒阳,也只留下一习光明中的荫郁。有时卧床假寐,盯着墙上映射进来的竹影,被晚风吹散凌乱着,窃笑,此时月儿会不会责怪晚风的捣乱?

“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是啊,即使我们不在行驶的列车上,退后此刻永不再见的风景并未停止过逝去,与其忧过往,虑得失,还不如清水洗素颜,轻装开始征途。

从你我开始,时间见证,千里人生,始于足下!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旗帜的读后感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