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2    阅读: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篇一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大一的团校上,当时我们的课程中有一堂课就叫相约星期二,老师给我们大致的介绍了这本书,却是那简单的一句“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完课,我便开始了相约星期二的旅程。

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书:每句话我都有感触,每句话我都想画下来,每句话我都想在边上发表自己的感慨。

第一个星期二——谈论世界。

我和米奇一样的想法,认为一个将死的人还那么关心时事,让人无法理解,即使我们这些活在壮年的人也并没有多么的关心时事,我们太忙了,自己的事情都关心不了,如何关心别人的事情呢。 可是莫里老人不仅在关心着时事,他会为半个地球之外毫不相干的无辜受难的人流下同情的眼泪。他因疾病而痛苦,可是他只有在早晨起床的那个时刻有些微的难过,他每天都在想的是那些比他更要痛苦的人,他同情他们。

第二个星期二——谈论自怜。

自怜连带着抱怨,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在做的事情,有的人甚至用一生的时间来自怨自艾。从早晨睁开眼睛开始自怜,一直持续到晚上,觉得自己不幸,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觉得领导对自己有偏见,觉得同事排挤自己的,觉得自己总是最痛苦的。 莫里老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失去跳舞的能力,失去行走的能力,失去吃饭的能力,甚至失去上厕所的能力,连头部转动都要靠别人,最

让他难堪的是连擦屁股都要别人代劳。

他是最有理由自怜的人,他是一个如此善良而有爱心的老人和学者,上帝待他应该是最不公平的,理所当然的,他也有抱怨,只是在早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小会儿,但是很快就过去了,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自怜,因为他有很多幸福的事情要做,他还有能力倾听,还有能力接待来访的人。

第三个星期二——谈论遗憾

我们一直在自私的追求的那些东西,莫里告诉我们: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你埋头不断的工作、工作的时候,你得到了你所想要的一切物质享受的时候,扪心自问:这就是你想要的?

这难道还不是遗憾吗?

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

这几乎是人人都在谈论的话题,尤其是很多智慧的老人,他们说我并不害怕死亡。可是莫里老人没有这么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

他一再重复的一句话:“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谈论死亡的时候,我却从莫里老人的话语中读到了这两个字:“珍惜。”

坦然的接受自己会死亡的事实,享受自己活着的时光,这就是莫里

老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他没有将焦点放在死亡上,而是放在了死亡之前宝贵的活着的岁月上。

第五个星期二——谈论家庭

“守护”,莫里用这个概念来诠释家庭,他的家庭概念不光包括他的妻子和儿子,还有他的祖母、父母和兄弟,他对他们都有同样炙热的感情,他教育儿子热情的对亲人表现出自己的关怀。

他说:谁都会离开你,尤其是你生病脆弱的时候,但是家人不会。当我在抱怨我生活辛苦的时候,牺牲大的时候,我却没有意识到父母为我付出的那些守护、关心和对我坏脾气的忍让,这些事别人不能给你的,只有你的家人能给你,而这些却是无价的。

第六个星期二——谈论感情

对同事表达友好,怕被勾心斗角和闲言碎语淹没;对领导表达关心,怕被同事说自己拍马屁;想对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恋,怕被对方拒绝,怕丢面子;想告诉别人自己一个人的孤独,怕被别人笑话不正常,生活质量不高;遇到难过的事情时,想痛哭来发泄,怕别人说自己不够坚强„„

这是几乎每个活着的人都在做的事情,孤独、恐惧、痛苦、伤心都会降临,却努力抵御、逃避,努力不让自己去体会,却有时时刻刻活在这些感情可能降临的恐惧中。我们这样矛盾的生活着,比我们逃避的孤独、恐惧、痛苦、伤心更加孤独、恐惧、痛苦、伤心。

莫里老人像告诉我们关于死亡一样,让我们勇敢的去体验,敞开心扉投入自己的感情,知道了怎样悲伤才会了解如何去超脱悲伤,知道

如何痛苦,才会了解如何去超脱痛苦,知道了如何孤单才会去了解如何超脱。

第七个星期二——谈论对衰老的恐惧

“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

“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这就是莫里老人对衰老的诠释。享受每个人生阶段,你会发现每个人生阶段都有它自己的美好,都有别的人生阶段所无法比拟的幸福。

第八个星期二——谈论金钱

“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会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的面对整个社会。”

“只要你做的是发自内心的,你过后就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感到妒忌,也不会计较别人的回报。否则,你就要患得患失。”

莫里没有要求我们超脱于金钱之上,或者说鄙视唾弃金钱,他没有排斥必要的金钱和物质追求,但是他像中国的很多哲人一样:强调一个度。

我们毫不吝啬的过度耗费自己的时间在争取那些物质利益的时候,我们应该静下来想想我们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需要它。

第九个星期二——谈论爱的永恒

这是莫里老人自始至终在坚持的事情,也是他认为可以实现的事情。他毫不吝啬的给出自己的爱,他的生活中充满了拥抱、亲吻、交谈、欢笑和道别。而同样的,他最后时刻来临的时候,他的身边围着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亲眼见证他所发生的一切,他是那么幸运和富有,他从来不曾感觉到孤独。

试想这个世界上,有谁会拒绝友好,有谁会拒绝爱呢?

第十个星期二——谈论婚姻

这个话题我应该是最没有资格提出感悟的人,因为我没有婚姻,但是我见证了我父母的婚姻。

我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人,而我母亲却是个忍辱负重、性格温和的人。永远看着父亲对着母亲大吼大叫。

我一直认为都是母亲在向父亲妥协。但是当我看到母亲发火时,父亲不吭声的样子,看到他们凑在一起非常有默契的商量家里的大事情,看到当父亲刀枪不入的,谁也说不通的时候,母亲几句唠叨就有效果。

莫里说:“如果你不尊重对方,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不懂怎样妥协,你们的关系就有麻烦;如果你们彼此不能开诚布公地交流,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你们同样会有麻烦。”每一对坚持下来的夫妻,都用他们特殊的方式相处,他们有共同的价值观。

第十一个星期二——谈论我们的文化

莫里口中的文化是个贬义词,但是他是用健康的心态来评价文化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篇二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这本书内容不多,一口气看完了,很感动,流了些眼泪。看到时候很心痛,一直被教授感动着,看完之后稍有空虚,因为教授的世界离我太远了,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品读并为止神伤,可是天亮了,伤痛都回来了,教授在天堂里。无论如何,看了还是有很大收获……死亡,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可不幸的活着也同样让人悲哀,而许多人并不幸福。我们过多的追求物质需要,可他们并不能使我们满足。我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的关系基础,我们忽视了周围世界。这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最感动的一本书。

寒假很快就过去了,闲暇之余我阅读完了《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读完之后细细的回味着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余味无穷,感触颇多。 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书中的主人翁是一个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以后,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得知他的恩师的病情之后,便和老教授约定,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 《相约星期二》的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是美国著名作家、广播电视主持人,对于他来说,与恩师“相约星期二”的经历不啻为一个重新审视自己、重读人生必修课的机会。这门人生课震撼着作者,也藉由作者的妙笔,感动整个世界。本书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三十一种文字,成为近年来图书出版业的奇迹。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效应,这和老教授给学生上课的内容是分不开的,因为老教授在每个星期二给他的得意门生讲授的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他要把死亡作为他最后的一门课程,作为他生活的主要课题,因为每个人都要经历死亡这一过程,他要让自己的死亡有所价值,他让别人去研究他缓慢而耐心的死亡过程,他要让别人观察在他的身上所发生的一切。而要做

到这一切,是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啊! 一位身患绝症缠绵病榻的老教授,面对死亡,他会想到些什么?在他患病期间,他首先是拄着拐杖走在人行道上,然后又摔倒在马路上,于是拐杖变成了学步车,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来去卫生间也是他不堪重负,于是,老教授开始用一只大口瓶小便,他小便时还得扶住自己,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人替他拿瓶子。通常对我们大多数的人来说会因此而感到难堪,尤其是像他这样的有名望的老教授,但是莫里却不是这样,当有熟悉的同事和朋友来看望他时,他会很平静的对他们说:“听着,我要尿尿啦,你能替我拿瓶子吗?”这就是我们书中的主人公莫里教授,面对死亡就是这么大度、这么坦然,并不是那种与死神抗争的斗士,他只是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一生,他只是淡淡地告诉我们,竞争并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第一只有一个,那么就做第二又怎样?他觉得如若悲伤袭来,无须退避三舍,而恰恰应该尽情体会个中滋味,细细品尝后再弃之一旁,方能真正超脱……也许这些并不太新鲜,甚至不太“与时俱进”,可是读完整本书后,你才会理解,其实他重新审视的是人们公认的从不多加思考的标准,而我们仍然在这样的标准下,浑浑噩噩地斗志昂扬地生活着。作者米奇一直与教授相伴,聆听他的内心,也思索着自己的生活,所以,书中还有他的琐忆和随想。读这样的书,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想起角落里那落满灰尘的画笔,想起很长时间没打电话联络的朋友,想在秋日的阳光下从容地坐一会儿眯一眯眼睛,想离开现在固定、紧张、忙碌如陀螺的生活……不过,合上书,就像关闭了一扇窗,日子还是一样滴滴答答地走下去。老人说“当你学会了怎样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活。”听他的话,那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开开心心做事,我想我们一定会生活的更美好。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篇三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读《相约星期二》有感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相约星期二》的名著,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编写的,它主要讲述了作者的大学教授莫里·施瓦茨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症后,面对着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的身体,面对着日益逼近的死亡而产生对一系列人生问题的思考。在莫里患病的日子里,米奇·阿尔博姆作为老人唯一的学生,相约每个星期二到教授家里听课。课程直到教授去世持续了十四个星期,课堂上不需要书本,但讨论的题目很多,涉及到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以及死亡。课程虽然没有终结考试,但作者必须就所学的内容写出一篇长长的论文,而这篇论文就是这本《相约星期二》。

记得当时我在图书馆里寻找用以写读书笔记的书,当我翻看起这本《相约星期二》时,我就马上对它爱不释手了,因为这本书唤起了我对我的祖父的回忆。我的祖父像书中的莫里一样也是一名教师,一场车祸使我的祖父半身瘫痪了,面对突如起来的不幸,祖父也像莫里教授那样乐观面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书中莫里教授的一段话使我受到了极大地震撼,那句话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地消亡。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的心中。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在读这段话时,我禁不住泪水决堤了,因为我也曾这样执拗地认为祖父虽然离开了,但他其实从未离去,因为他依然活在我的心中,那颗爱的种子将在我心中生根发芽,直到永远永远。打开记忆匣子,让时间倒流,我犹记得祖父曾对还是八岁的我说过:“欣欣以后要努力,争取考上一中啊!”长大后我一直认为那是祖父对我的殷切期盼与鼓励。直到后来翻看旧相册,才突然发现祖父的那句话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在相册中我无意中发现,原来祖父是新会一中95届的校友。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在祖父去世的几年后,我到了祖父曾学习的地方学习,走过了祖父曾走过的小路,踏过了祖父曾踏过的草地。一切像是冥冥中注定了,这让我更加相信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凡是与那人有联系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会如细丝般牵出你对他的想念、你对他的爱。

喜欢上《相约星期二》这本书不单是因为它让我想起了我的祖父,回到著作本身,它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回味的话语,下面请听我娓娓道来。

莫里教授说,“无论我生活在哪里,我都会遇到一些对新的东西充满了占有欲的人,想拥有新的汽车,想拥有新的财产,想拥有新的玩具。然后沾沾自喜地向你炫耀:‘猜我得到了什么?猜我得到了什么?这些人都渴望得到爱,但又得不到,于是就接受了这些替代品。他们乐于接受物质的东西,期望能得到类似于拥抱的感情回报,但这是行不通的。你无法用物质的东西去替代爱,善良、温柔或朋友间的亲情。钱无法替代温情,权力也无法替代温情。

这让我想起了时下年轻人常有的攀比心理与炫耀心理,他们总在追逐着一些高端产品,如i-phone、i-paid等等,得到了就沾沾自喜地向你炫耀:“看这是我的新手机、新游戏机。”然后那些没有得到的人就会效仿着去买,他们享受着物质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以为那就是最大的快乐,可是他们不知道温情、亲情、友情等等真正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东西是永远无法用物质去代替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对钱的欲望一旦过分膨胀,就会迷失自我,就会忘记什么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我们赚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父母在为自己买东西时能像买给我们一样爽快。”在我看来,追求钱财名利,

就是为了回报爱你的人给予你的爱。而莫里教授又认为,真正使你感到满足的是,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他说那不是指金钱,而是指你的时间,你的关心,你的闲谈。他举例说,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你不需要有非凡的才能。医院和避难所里那些孤独的人只想得到一点陪伴。你和一个孤独的老头打打牌,你就会发现新的生活价值,因为人们需要你。对此,我非常认同莫里教授的说法,就像那首《常回家看看》的歌里说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父母年迈了就只盼望你能多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而一些人去做义工,做志愿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是能找到真正快乐的。记得上学期我有幸跟着我们经院青协的同学们去一个幼儿园义教,看着那些活泼天真的小孩子们,和他们玩,和他们闹,就像自己也回到孩童时代一样,那时我才发现那种纯真的快乐是多么的美好。一切真像莫里教授说的那样,真正使你感到满足的是,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

在书中莫里教授的一句话很能引起我的共鸣,“我喜欢全身心地投入,当我现在同你交谈时,米奇,我就尽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谈话上。如今有多少人以忙为借口,在与人交流时三心两意,敷衍了事。在你认真地跟他们交谈时,他们的眼光只停留在你身上三十秒钟便游离开去。他们早已驰心旁骛——给某个朋友打电话,给某个地方发传真,或跟某个情人约次会。只有当你的话说完时,他们才猛地回过神来,和你“嗯嗯啊啊”、“是的是的”地敷衍几句。我觉得这样的态度是对别人极大地不尊重。我在参加一些饭局时,主人家在说话,但有的人却在埋头玩手机,摆出一副不踩不理的样子,实在是让人生厌。不仅是你在乎的人和你说话时你应该投入地倾听,其实无论是谁主动和你交谈,你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那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作者米奇也对他的老教授在与人交谈时表现出的专注表示赞叹,“当莫里和你在一起时,他会全身心地陪伴你。他注视着你的眼睛,倾听你的说话,那专心致志的神态就仿佛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人。要是人们每天的第一次见面都能像遇见莫里那样——而不是来自女招待,司机或老板的漫不经心的咕哝声,那生活一定会美好得多。”我们都应该努力,冲破人与人之间冰冷的隔阂,用心去温暖彼此的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海伦凯勒说过,我们要把活着的每一天当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她这句话是在警醒世人要珍惜时间,好好把握每一寸光阴。而莫里教授就是最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的人,也许只有面对着步步逼近的死亡,人才会真正体会到每一分每一秒的珍贵。书中有一段话记载了作者在看八卦新闻时的所思所想,“人们很欢迎这些通俗小报,津津有味地读着那些小道新闻。不知什么原因,每当我读到那些无聊的东西,我就会想起莫里。想起他挤出每一分钟时间去陪伴他所爱之人的情形。而我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那些对我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什么电影明星啦,超级模特啦,有关迪公主,玛多娜或小肯尼迪的传闻啦。说来也怪,虽然我悲叹莫里来日无多的生命,但我又忌妒它的充实。我们为何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无谓的琐事上?O·J·辛普森的案子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人们为了收看这一报道而情愿放弃整个午饭的时间,还要再预录下来不及看完的部分到晚上补看。他们并不认识辛普森,他们也不认识和这件案子有关的其他人。然而他们却甘愿为此浪费掉时间,整日、整个星期地沉溺在他人的闹剧里。我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浪费在那些无聊八卦新闻上的时间真的多得无法计算,我甚至是一拿到新报纸就直接往娱乐版那儿翻,现在才产生了像作者米奇一样的困惑,我们怎么会甘愿整天沉溺在他人的闹剧里,而且乐此不疲呢?把时间浪费在他人的闹剧里,究竟意义何在呢?

整本《相约星期二》在字里行间都在透露着莫里教授对死亡的坦然,看着教授说的话,我深受启发。“死是很自然的,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其实我们并不高于自然,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人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我们又何必惧怕死亡呢,死亡只是自然地规律,世界上万事万物循环往复,新旧交替,生生不息,生与死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罢了。总是觉得莫里的思想和老庄之道有共通的地方,他总把死亡看得云淡风轻,但他又并不消极,他珍视活着的每一天,而且坦然面对死亡的那一天。莫里教授面对在他面前张牙舞爪的病魔,他也把乐观的精神表现到极致。他说:“看着自己的躯体慢慢地萎谢的确很可怕,但它也有幸运的一面,因为我可以有时间跟人说再见。” 他笑笑说,“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的。”他居然能把慢慢折磨他的病痛看成是一件幸运的事,我心中真的只剩下惊叹与钦佩了。

用莫里教授的一句格言来结束这篇读后感吧,“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愿人人都能保持一颗乐观坦诚的心。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篇四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读《相约星期二》有感

《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编写的,它主要讲述了作者的大学教授莫里·施瓦茨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症后,面对着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的身体,面对着日益逼近的死亡而产生对一系列人生问题的思考。在莫里患病的日子里,米奇·阿尔博姆作为老人唯一的学生,相约每个星期二到教授家里听课。课程直到教授去世持续了十四个星期,课堂上不需要书本,但讨论的题目很多,涉及到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以及死亡。课程虽然没有终结考试,但作者必须就所学的内容写出一篇长长的论文,而这篇论文就是这本《相约星期二》。

记得当时我在图书馆里寻找用以写读书笔记的书,当我翻看起这本《相约星期二》时,我陷入了莫里教授的课堂之中不能自拔。

临终的老人都说了些什么呢?如果你期待着微言大义的话,你可能会失望的。他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 爱;他说,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他说,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面对整个社会„„这 些极为朴实的话,使我忽然明白了,人生的谜底其实可能很简单。不需要权势地位,不需要大富大贵,人生的谜底就是爱啊,亲人的爱,朋友的爱,爱人的爱......爱与被爱都是美好的事情,这些美好,才是人生的真谛。

在书中莫里教授的一句话很能引起我的共鸣,“我喜欢全身心地投入,当我现在同你交谈时,米奇,我就尽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谈话上。如今有多少人以忙为借口,在与人交流时三心两意,敷衍了事。在你认真地跟他们交谈时,他们的眼光只停留在你身上三十秒钟便游离开去。他们早已驰心旁骛”给某个朋友打电话,给某个地方发传真。只有当你的话说完时,他们才猛地回过神来,和你“嗯嗯啊啊”、“是的是的”地敷衍几句。我觉得这样的态度是对别人极大地不尊重。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重要的品质。一颗真诚的心去靠近另一颗真诚的心,两颗心水乳交融让交谈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只有拿出自己的认真与真诚,才能收获到真情。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世界变得冷漠?当你在抱怨世界对你冷漠的时候你思考过自己对待实际的态度吗?尊重是彼此的,情感是相互的。不仅是你在乎的人和你说话时你应该投入地倾听,其实无论是谁主动和你交谈,你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那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作者米奇也对他的老教授在与人交谈时表现出的专注表示赞叹,“当莫里和你在一起时,他会全身心地陪伴你。他注视着你的眼睛,倾听你的说话,那专心致志的神态就仿佛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人。要是人们每天的第一次见面都能像遇见莫里那样——而不是来自女招待,司机或老板的漫不经心的咕哝声,那生活一定会美好得多。”我们都应该努力,冲破人与人之间冰冷的隔阂,用心去温暖彼此的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海伦凯勒说过,我们要把活着的每一天当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她这句话是在警醒世人要珍惜时间,好好把握每一寸光阴。而莫里教授就是最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的人,也许只有面对着步步逼近的死亡,人才会真正体会到每一分每一秒的珍贵。书中有一段话记载了作者在看八卦新闻时的所思所想,“人们很欢迎这些通俗小报,津津有味地读着那些小道新闻。不知什么原因,每当我读到那些无

聊的东西,我就会想起莫里。想起他挤出每一分钟时间去陪伴他所爱之人的情形。而我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那些对我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什么电影明星啦,超级模特啦,有关迪公主,玛多娜或小肯尼迪的传闻啦。说来也怪,虽然我悲叹莫里来日无多的生命,但我又忌妒它的充实。我们为何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无谓的琐事上?有人为了收看八卦新闻而情愿放弃整个午饭的时间,还要再预录下来不及看完的部分到晚上补看。他们并不认识那些人,他们也不认识和新闻有关的其他人。然而他们却甘愿为此浪费掉时间,整日、整个星期地沉溺在他人的闹剧里。我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浪费在那些无聊八卦新闻上的时间真的多得无法计算,我甚至是一拿到新报纸就直接往娱乐版那儿翻,现在才产生了像作者米奇一样的困惑,我们怎么会甘愿整天沉溺在他人的闹剧里,而且乐此不疲呢?把时间浪费在他人的闹剧里,究竟意义何在呢?

整本《相约星期二》在字里行间都在透露着莫里教授对死亡的坦然,看着教授说的话,我深受启发。“死是很自然的,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其实我们并不高于自然,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人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我们又何必惧怕死亡呢,死亡只是自然地规律,世界上万事万物循环往复,新旧交替,生生不息,生与死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罢了。总是觉得莫里的思想和老庄之道有共通的地方,他总把死亡看得云淡风轻,但他又并不消极,他珍视活着的每一天,而且坦然面对死亡的那一天。莫里教授面对在他面前张牙舞爪的病魔,他也把乐观的精神表现到极致。他说:“看着自己的躯体慢慢地萎谢的确很可怕,但它也有幸运的一面,因为我可以有时间跟人说再见。” 他笑笑说,“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的。”他居然能把慢慢折磨他的病痛看成是一件幸运的事,我心中真的只剩下惊叹与钦佩了。

学生问他:你这样受罪,你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

老人说: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仍像以前那样健康。 所以,老人在他的课程里一遍遍艰难地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与人,并去接受。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没有了爱,我们变成了扯断翅膀的小鸟。

老人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微弱的力量设计了人生的最后一个课程,他把自己当标本,边讲解,边洗涤,边解刨。

他的家,他的卧室,成了充满爱,传播爱的课堂。

临死前,他为自己拟定了碑文:一个终身的教师。是的,他当之无愧这样的称号,他讲了一辈子的课,最后一课有关人生!他已经在碑文下休息,但是他的课堂留了下来,不仅留在了美国,也延伸到了中国。

这是一位值得所有人尊敬的老师!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篇五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这个暑假没什么事做,就打算像老师说的开始来沉淀自己。起初,拿到《相约星期二》,应该在必然之中吧,因为它在网上被评为教师必读的书籍之一。

我特意选了星期二来读这本书,早上看了五页就困得要死,于是睡觉了。直到下午,周围安静下来,我又毫无睡意就又拿起这本书来读。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一本讲述人生的书.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毕业以后忘记了曾经的梦想,也忘了自己在毕业典礼后曾答应莫里教授要保持联络的诺言。在毕业后的十几年里不断地工作,不断地做兼职。直到有一天,在广播里听到曾经熟悉的名字,知道莫里教授的时日不多了。于是前往莫里教授家里探望,两人相约在莫里教授活着的每个星期二,两人见一次面,由莫里教授亲自授课,学生是米奇,课的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

他们一共度过了十四个星期二,但并不是每个星期二谈论的内容我都有感触,可能是我的经历还不够,未能贴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莫里教授对死亡的态度真的很让我敬佩。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想到如果我在这美好年纪要怎样面对死亡。如果我离去,没有爱人,没有朋友知道我离开,没有过孩子,没有过努力,甚至可以说我还没有见识到社会就已经离去,是会有遗憾的,因为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一点的体会。而书中讲到的最后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然后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我还在羊皮卷里读到过相似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天,这些智者都选择过最平凡的生活。最平凡的生活,正是很多人都忘了的生活,人们总是在追求着一些东西,觉得如果没有了追求生活就回归于平淡,就是一种躲避,于是我们没有问问自己这是我们想追求的吗?还是人云亦云?在盲目的追求过程中渐渐地忘记了更重要的东西。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繁华褪尽,回归真我,原来平凡的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书中偶尔提到美国那时的新闻,想想跟中国现状真的很像,我都不想看新闻了,一幕幕奇葩的画面出现在脑海中,舍友间不满投毒杀害,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厕所里出现弃婴, 老师猥亵幼童。我们在问中国怎么了?其实最该问的是我们怎么了?正如莫里教授所说,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很大的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可是我们这些可怜人要么太自私要么太浅薄,以至于文明社会弊端层出不穷。直至此刻,我都在想起刚刚发生的海归不服从传销组织被打至死,我彻底无语了。爷爷奶奶每天在看新闻,我不知道他们看着这社会变成这样有何感想?人之初性本善,莫里教授提到是“人只有在受威胁时才会变坏,而这一威胁正是来自我们的文明社会,来自我们的经济制度。即使有工作的人也会受到威胁,因为他会担心失去它。当你受到威胁时,你就会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你就会视金钱为上帝。这就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讲到死亡,其实我真的没那么坦然,但是莫里教授就真的很坦然,原谅我读书的时候不认真,我就算知道要像莫里教授那样对待,可是我觉得我做不到。他说,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是啊,一个人只有真正的曾活在别人的心中,他才算来过这个世界。他要每一个他所认识的人继续他们自己的生活——不要由于他的死而毁了它。莫里教授对死亡的看法真的太深了。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只有把一本书看过三遍以上才可以发表评论,的确,我还没有读彻这本书,也就是我对生活还不够了解。《相约星期二》就此告一段落。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篇六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首先忽略掉余秋雨那篇不知所云的序言。我少年的时候还是蛮喜欢读他的书的。可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除了心里对老人满满的感动,完全记不得余秋雨在序言中说过些什么了。在老人所有的思想光辉之前,这个序言顿时黯然失色,也略显做作。

再而我不是很喜欢中文译名,弄得好像XX台某个所谓一见钟情的婚配节目。似乎有些哗众取宠的味道。的确,作者与老师是有约定,每周二见面,即使是在老师去世后作者也可以每周二去他的墓地讲话给他听。可是译名冷冰冰的,若不是了解了内容,我看到这个题目绝对不会去看书。我更喜欢直译过来的名字,与Morrie在一起的星期二。因为这个采访者会记得每个星期二,它们是如此的特别,因为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使他想起与老师Morrie在其临终岁月里度过的日子。即使Morrie离开了,他还是会活在作者的心里,活在每一个因为这本书而受到触动而更加试图热爱生活的人心里。“在一起”三个字,因有一种淡淡的,让人无法拒绝的温暖。

言归正传。讲书本身。

这是一个清楚知道自己生命走到尽头的老教授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给自己曾经的学生所上的一堂堂人生课。关于生活,关于死亡,关于工作,关于家庭。其实我从来没有看过正式描述死亡的书,因为自己总是想不清楚,想想又总觉得悲观。便带有逃避性质地对自己讲不要去想一切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不管你怎么想你都没有办法改变现实。可是在这本书里面,老人明明白白的讲清楚,“一旦你学会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生活。” 是的,人总要死。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浑浑噩噩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借口。死亡是Morrie老师选择的第一个话题。我隐隐联想到了海德格尔那句“向死而生”。反而是,透彻想清楚死亡的必然,才能最后让我们真正学会好好生活吧。换句话说,未知死,焉知生? 一个人不断读着新的书,总会遇见新的想法。这些想法与其旧有的观念碰撞、摩擦、融合,最后常常会显现出意想不到的美丽。我曾经一度奉行一个人主义,(尴尬的是,这是在我的中学阶段)。因为其实很多被人们所吹嘘的两个人一起干的事情一个人明明也可以去做去尝试。当然,就好比一个人打球一样,大不了选择壁球,尽管方式有些可悲。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可能宁愿被自己发的

枯燥无味的球砸到,也好过面对对方打过来的方向不明力度不明的球。一个人旅行,一个人读书思考,一个人工作生活,不也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么。Trust me, 曾经真的设想过自己在满是书的房间里,die alone,也没觉得不好。选择自己一个人,真的是逃避长大、逃避责任、逃避那个不知是否存在的伤害的最好方式么?

很庆幸的是,这本书突然坚定了我的一个观念。在提到家庭这个观念上,Morrie拿出了诗人Auden的一句话。We must love one another or die. 没有爱,毋宁死。Huh,很激烈的感情。但准确来说,整个概念只有一部分是关于爱的。更大一部分是是互相支持,是告诉别人有人守护着你,同时也是安静地相信自己正被一个人守护。无条件。就好像都说人们历经沧桑的时候,最深埋心间的往往不是那人的I love you,而是I'm with you. 若想真正地去体验责任,若想全身心地去爱去牺牲,那么应该有孩子,有一个在任何时间在任何情况下back you up的家庭。

一直想知道看破红尘是什么意思。既然都一切皆空了,那还会觉着或者有意义么。这里Morrie给出的超脱意思是完完全全地投入到生活中去,然后才走的出来。

“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或像我所经历的:有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这是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段落。我所欣赏却常常没办法做到的,那些悲欢离合,just take it。老人的方式是,每天醒来,先哀怨一下自己可悲与痛苦,落泪或是大哭一场。之后,好好去想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其实那些看清楚人生其实是个彻头彻尾悲剧的人并不一定是悲观,他们更多只是诚实面对。既然注定是个不可扭转的悲剧,为什么不平和接受每一个年龄段的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多多去寻找你可以看得见的美好呢。Life Isn't Fair. It's just fairer than death...足矣。

老人最后很安静的离开了。在所有他爱的人的陪伴下。我想也是他的夙愿吧,“所有他爱的人围在他身边,亲眼看见发生的一切。没人会接到电话,或者接到

电报,或在某个既冷又陌生的地下室里隔着玻璃看他。”就好像作者在书里面有意无意提到的,这世上每时每刻,都有着诞生与死亡发生着。也许都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意义。如此豁达真诚笑对人生的人想来也有很多,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Morrie老人那样有机会表达出来。其实,我认为关于人生的道理,是没有健康之人将死之人之分的。想起小时候印象深刻的一本书《爱的教育》,这本书也一样,给还在为某些问题困惑的我一些clue,让我深深为之感动。

其实本书也提出一个我很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一个人有着当银行家当顶级律师的智慧,而他最后却在养老院里当义工。那这算不算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对其本人而言算不算是一个人生的遗憾?我们怎样,才真正可以分得清什么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什么是别人想要我们做到的呢?

看书落泪之余,想起一句话,只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如果你也可以向这位平凡也不平凡的老人一样,用你的方式,坦然真实地着爱着这个世界。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篇七
《人之将死:《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读书】相约星期二:人之将死

桌子上有半杯水。

一个人说:“怎么只有半杯水?”

一个人说:“真好还有半杯水!”

这时,一个老人进来了,他拿起杯子把水喝光,说:“我渴了。”

这个老人就是莫里·施瓦茨。

当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身体已然无法很好地束缚住灵魂,他的视角往往会变得很开阔:以往所在意的、轻视的、拿起的、放下的事物,都被剥离了包装,露出本来的质地,不悲观,不乐观,超脱地看着这个世界,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

死神很残忍,提前两年告诉莫里他即将死亡的消息。更残忍的是,他还让莫里的身体一步步地缓慢地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无法站立,无法活动,无法方便,无法呼吸——直至离开这个世界。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莫里的大脑并没有随着身体一起回到婴儿时代——嗯,莫里的思想确实变得跟婴儿一样纯净。

莫里,在他即将死亡的时候,真正地看懂了这个生者的世界。

莫里,一个社会学教授,他把自己的死亡当做了最后的课程,他要在自己的墓碑上这样书写:“一个终生的教师。”他的学生,米奇·阿尔博姆,宿命般地从千里之外来到他的身边:偶然间从电视上得知昔日最敬重的教授即将辞世,蒸蒸日上的事业忽然遭遇工会罢工,恍然间发现世界离开了自己依旧日出日落。一切都促使这对师生去思索:世界、自怜、死亡、原谅……以及最重要的——爱!

于是有了《相约星期二》。

莫里没有因为身体即将离开世界而让心灵先一步脱离社会。他仍在关心着世界上那些他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为了他们的不幸而落泪,为了他们的求助而思考,似乎没有人找莫里分享快乐,但是他把帮助别人视作一种享受,为了付出爱而开心。这是他建立的属于他的文化。他也会悲伤,也会抱怨,但是,那只会占据他早上的一小会儿时间。

莫里说:“如果你能接受随时都会死去的事实——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耽于抱负了。”学会了死亡,也就学会了生活!有太多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关心家人,友爱亲朋,而在这些故事里,主角也总是一如既往地认为时间还很多,再等等吧,以后补偿吧,然后,留下无尽的遗憾。学会死亡吧,我们其实随时都会死去。

……

“临死前先原谅自己,然后原谅别人。”这应该是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从小到大,各种原因,各种犯错,很多事情现在也许就只有我还记得了。印象最深,也是就后悔的一件事便是:高中时,因为赌气,跟同桌一年多没有说话。呵呵,我会好好地记着这句话,从现在开始不再为了那些过往后悔。

生活就像摔跤比赛,哪一方会赢?

莫里那不平整的牙齿间有着答案:

“爱会赢。爱永远是胜者。”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篇八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什么是最困难的?

“与生活讲和。”

这是一个老教授一生中的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二,他和他最喜欢的学生来讨论生活的意义。比如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和死亡。

莫里教授在七十多岁得了肌萎缩性(几岁)侧索硬化(ALS)——一种凶险、无情的神经系统疾病。直到那时,周围世界的无动于衷和自己身体的日渐失控让他失去了自己的爱好,工作,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枯竭,何其残忍。莫里是强大的,他不甘枯竭而死,勇敢地面对死亡。他把死亡作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门课程,用自己诠释了这段旅程。

他的学生,米奇,在毕业后忙于奔波于这个世界,摒弃了梦想,由于舅舅的死亡,让他惧怕于生命的不可自控,从而疯狂的热衷于工作上的成就,觉得这样能让自己感觉到在主宰自己。直到有一天他换电视频道时听到了莫里教授的电视采访,才有了之后的相遇。

“死亡,”莫里说,“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米奇。可不幸地活着也同样令人悲哀。所以许多来探访我的人并不幸福。”

为什么?

“唔,首先,我们的文化并不让人觉得心安理得。我们在教授一些错误的东西。你需要十分的坚强才能说,如果这种文化没有用,就别去接受它。建立你自己的文化。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他们要比我——即使在这样的处境里——更不幸。

“我也许就要死去,但我周围有爱我,关心我的人们。有多少人能有这个福份?”

他毫不自怜自哀的态度使米奇感到惊讶。莫里,一个不能再跳舞。游泳。洗澡和行走的人,一个再也不能去开门,不会自己擦干身子,甚至不能在床上翻身的人,怎么会对命运表现出如此的乐于接受?他望着他费劲地使用着叉子,好几次都没能叉起一块番前——那情景真令人悲哀。然而我无法否认,坐在他面前能感受到一种神奇的宁静,就像当年校园里的清风拂去我心中的浮躁一般。

我感觉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思想观点,人最容易有的一些自哀自怜,愤怒生活的不公,面对生活磨难的悲观,而莫里教授的坦然,乐观,温暖给人的力量更是一种震撼。他在一步一步与生活讲和:疾病的轰然到来,让他在最后的岁月里被无休止的痛苦所笼罩。

关于死亡:“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莫里重复道,“可没人愿意相信。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

怎么能够去准备死呢?

“像佛教徒那样。每天,放一只小鸟在你的肩膀上问,„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元憾了?‟”

“事实是,米奇,”他说,“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关于家庭;家庭不仅仅是爱,而且还告诉别人有人守护着你。这是我母亲去世时我最想得到的——我称它为„心理安全‟——知道有一个家在守护着你。只有。家庭能给予你这种感觉。金钱办不到。名望办不到。”

最后,不管生活给予人什么样的遭遇,有种心态足以化解一切人生的悲剧。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他由此得此结论:

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你应该是个孩子时,你乐子做个孩子;当你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你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你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力。你属于任何一个年龄,

直到现在的你。你能理解吗?你不会羡慕其他的人生阶段——因为你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这样,你便获得了最宝贵的东西,一颗善良的,敢于面对的,快乐的心。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篇九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这是一本关于死亡旅程的书籍。

这是一本叩问人类内心的书籍。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在高度商业化的美国,他们看待人心、死亡的态度是如何的呢?

人,是社会的动物,离开人类社会,人将举步维艰。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城邦之外,非神即兽。”那每一个人在社会中是如何扮演自身角色的呢?

在经济学中,将货物的出售,称为“最惊心动魄的跳跃”。因为商品中凝聚着生产者的劳动价值。这一价值是否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则必须通过其出售成功来体现。在经济学中的认识,其实也回答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永远都需要社会对他付出的认可。

每一个人都需要获得他人的赞赏。

在今天高度物质化的世界中,人们逐渐将自己的付出简单地归结为物质化的生产。将成功简单地定义为工作中取得令人叹为观止的业绩。而莫里通过他的言行,告诉我们:工作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也完全没有必要将自己搁置在无谓的琐事之中。我们的生活,有着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留意——我们的家人、朋友以及认识或者不认识的身边人。

人不仅是物质的人,同时也是精神的人。当在完成衣食之需后,每一个人都需要获得感情的体验,并且这种体现相较与工作的成就感而言,是更为长久的。工作会离我们而去,但是家人、朋友、关心我们的人却难以割舍。

佛教禅宗认为: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时代跨入二十一世纪已经有了近十个年头,科学技术仍旧以迅猛的革新姿态掌握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但是,科技发展在带给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却不曾真正使人们获得梦寐以求的自由。战争的威胁、环境的污染、人际的竞争、层出的疾病使人们陷入困惑:难道这便是自身苦苦追寻的结果。长时间向身外求法并未使人活出自在与自由,反而却误入层层囹圄。

莫里的理念暗合禅宗的教义:通过对自身内心的探求,来获取对于生命更为深刻的认知,达到人生圆满的境界。莫里正是通过对于内心的探求,寻找生命的意义。哪怕面对死亡,莫里都能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简单地认为我们的快乐来源于物质的刺激,因而将自身的苦闷和抑郁归结为世道不公与人心不古。但是,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是否想过,曾经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欣喜是否长久?刺激毕竟是瞬间的,而兴奋也只能是一时的。片刻的欢愉过后是漫长的空虚。物质的获取难以获得灵魂的满足,因为我们错认了快乐的本源。

真正的快乐,仅仅只是一种平和的心态。

真正的快乐,根植于与他人的情感之中。

真正的快乐,因为快乐所以快乐的坦荡。

我想,这便是莫里直面死亡、慨然无憾的原因所在。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论科学 读后感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