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沙之书想表达什么主题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01    阅读:

沙之书想表达什么主题篇一
《博尔赫斯《沙之书》5000字读后感》

《沙之书》读后感

《沙之书》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写的短篇小说之一,我慕名读了这本小说,使我感触良多。

此书的作者博尔赫斯一生创作了很多著作,在拉美文学上颇具建树,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而我所读的《沙之书》,在简单的文字里蕴藏着许多内容及道理,但其主题并非十分明显,所以让人褒贬不一。

作者是擅长写这种非现实主义的小说,擅长用非现实主义,带有些许科幻色彩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这个故事。他通过这种引人入胜的小说情节,使作为读者的我们充满好奇,迫不及待地继续阅读。作者赋予此篇小说的字数并不太多,却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在让我们意犹未尽的同时,也唤起了我们对小说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在我通篇阅读之后,其实《沙之书》的剧情很简单,用两三句话概况就是主人公换来了一本神奇的“圣经”,它有无穷多的页数,翻不到尽头。起初主人公十分兴奋开心得到此书,而后却被不安所取代,最终把此书丢弃。

这本小说《沙之书》的名字,也是蛮形象的。就如小说中的神秘“圣经”一样,页码无穷无尽,翻不到尽头,上一次翻到的页码这次就不会翻到,甚至永远不会再次翻到。仿佛手中之沙,看似握住,却在不经意间流逝,流逝而去的沙却是无论如何也重娶不起来。时间就如同沙子,在我们不经意间流逝,甚至还没意识到时,就已韶华白首。《乐府诗集·长歌行》中说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正如方仲永,而是天资聪慧,优于他人,可最终却没好好培养,错失了最好的读书时机,最终只能“泯然众人矣”。机会也如同砂砾,转瞬流失却抓不回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譬如说十几年前的房价,那时的房价便宜,有些聪明人算准了时机,用自己当时所有的储蓄去买房,甚至去问别人借钱来买房。也许当时有人不能理解,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现在的房价一涨再涨,贵了十倍。当时买了多套房的人赚大发了,使得其他人羡慕不已。可惜,已经错失时机,没有机会再由此获利了。生活中有太多转瞬即逝的事物,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把握。

通常一部小说的书名恰恰正是全文的线索脉络,此书也不例外。此名“沙之书”正是指书中的神秘“圣经” ,情节发展紧紧围绕“沙之书”来展开。正如其他小说一样,书名皆是如此。例如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全书以倚天剑和屠龙刀为线索,展开了主角张无忌一系列的遭遇。例如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全文围绕常春藤叶为线索,展开了为救人,老画家冒着大雨画常青藤叶让患者重拾活下去的信念的故事。所以以线索为书名,也算是作家们的惯用手法。例如莫泊桑的《项链》,全文也以项链为线索,写了一个为赔项链而展开的故事。

书中主人公由最初的喜悦,后因害怕书被盗,害怕书中页码会有尽头而越来越不安。其实我们生活便是如此,很多东西也许就是否极泰来,或乐极生悲。主人公一开始得到此书,幸福之情油然而生,睡不着时翻阅此书,空下闲来无事时也翻阅此书,甚至为了此书放弃了之前来往甚密的朋友的交流,成了次书的俘虏。可结果呢?他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除了短暂的占有此书的喜悦,有的只是越发不安的情绪。就如同生活本身就是瞬息万变,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一秒是欣喜,而下一秒是否仍旧是欣喜,亦或翻转成悲伤。就拿前不久的“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来说,那些游客都是开开心心得出门游玩,有些和邻居朋友成群结队一起登船,有些甚至是第一次出远门旅游。本就应该是件值得开心的事,可谁又知道会发生沉船,甚至大多数人在船翻的一刹那就被水呛死,还来不及反应和恐惧,不仅亲友伤心,连我们与他们无关的人也不禁伤心难过,感慨万千。人,要学会珍惜!

最终不安的主人公选择放下此书,决定不再因此书而辗转反侧。有时候是我们执念太深,执念本身就带给我们了伤害。放下执念,就能焕然一新,放下许多之前我们本不应拥有的烦

恼。佛曰: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放下,如同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放弃那本神奇的“圣经”,至少这是明智的选择。譬如说当初日本鬼子刚入侵中国时,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坚持认为“攘外必先安内”,一定要先消灭共产党才肯抵抗。从而错过了最佳抵抗时间,致使东北三省沦陷。若他当年部坚持如此的话,一开始就派兵顽强抵抗,同共产党通力合作,也许东北三省也不至于沦陷。有时候,以为的坚持己见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主人公选择弃书的地点,恰恰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恰如一朵极为艳丽之花,若盛开在无边无际的花海,其本身再是不凡,也难以找到。恰如一滴黑色墨水,融入汪洋大海,其本身的颜色也会被海水稀释不见。恰如一束光,若在正午明媚阳光之下,也难以令人发现。世间万物皆是如此,只有身处的环境与其不完全相同,其本身光芒才能被人知晓。正如古语: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说的就是这个理。如此看来,书中主人公所选之地算是合适之地,图书馆中的众书,会让人难以找到这本让他心神不宁的神奇“圣经”。举个例子,中国现今的高考政策,说是为了选拔人才,但也有弊端。在中国式教育的背景下,孩子的想象力被扼杀,所有的答案都有标准答案,小学语文中的近义词也只有一个才是表达,小学写作规定分四段,让孩子烂记于心,只如何使天才儿童发展、成长,怪不得中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么少。即便天赋异禀,孩子也难以在中国有发展自我的机会,最终只能“泯然众人矣”。 博尔赫斯所著《沙之书》的成就是非凡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博尔赫斯小说创作的压卷之作之一。《沙之书》被公认为他在晚年迎来的第二次小说写作高峰期的顶尖之作,博尔赫斯本人对它的肯定程度甚至超过了他20世纪40年代第一次小说写作高峰期间的任何一篇类似于《南方》、《小径分岔的花园》之类的脍炙人口的杰作。《沙之书》的情节简单明了,在阅读初虽有疑虑,但随即便解开了主人公所有的“圣经”的神秘面纱。此书中一共只出场了2人,全书以神秘“圣经”为线索,从初见“圣经”,拥有“圣经”到丢弃“圣经”的发展,也揭示出各种道理。

《沙之书》的优秀之处自然不言而喻,但作为后人的我们也拜读过其他优秀的小说书籍,自然会将其对比。大部分小说,情节偏长,故事内容丰富,人物复杂,甚至为了后续情节的发展前期会埋下诸多伏笔、细节。不论是中国小说,还是西方文学,我们都习惯陶醉在长篇大论中随着情节而起伏。而《沙之书》的篇幅短,文字少,全篇看完,虽故事情节简明易懂,但其中所想表达之理,却难以精确把握。所以也有人抱怨,在通篇看完不知作者想表达什么。 文章以一段几何概念开头,玄之又玄。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开头不禁让人疑惑,不知作者想表达什么,不知所云。随后又说以此开端不是最好的方法,可他就是以此作为故事的开头,说自己的故事一点不假。

书中的线索“沙之书”也疑点重重。书中主人公说一拿到此书,便感到于此书不符的重量。在知道此书的神秘之处后,也深深相信。当最好要丢弃此书时,也考虑过想用火焚烧,可害怕烈火也烧不尽无尽的页码,所以放弃了。可既是此书拥有无尽的页码,那它当初又是如何制作出来。除此之外,既有无尽的页码,那它的重量理应也是无穷大的。那主人公和卖书人不应该拿得起这本“沙之书”。

卖书人在卖书时说过“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这一句话本身理所应当是正确的,而主人公居然觉得心烦。不知道是否由于现在处于二十一世纪还是怎样,也许作为后人的我们很能理解。也许作者想借此故事表达我们的渺小,无论是处在时间还是空间的角度,人类确实渺小。人类在自然面前也无限渺小,甚至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毫无抵抗能力。而这种渺小,使得作者也深深感悟,是否想借书中卖书人之口而隐晦地表达出来,这我不得而知,只能从字里行间中猜测。

其实关于“无尽”的想法,细想起来时细思恐极的。因为就拿科学上的原子,质子,微粒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有原子构成,而在此之前我们不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组成食物的最小微粒是夸克。其实这只是在现阶段科技的发展下,也就是说,组成事物的最小微粒是可以不断更小的,没有极限。再来想一想宇宙,我们所处的地球是位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外还有河外星系,整个太阳系和河外星系统称银河系。整个宇宙是无边无际,没有尽头的,是连人类现在发展根本去不了多远的宇宙。我看过一些关于太空的电影,比如之前很红的《星际穿越》,电影中用特效表达了太空中无边际的样子,主角去了很远的星球。我认为现在我们所认知的只有地球才是宇宙中有生命迹象的星球,只是因为我们现阶段的科学没办法去探究,我相信在广阔的宇宙中,一定会有外星人的存在,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想想真是思细恐极,宇宙的存在也以空间为载体,那宇宙又是何时存在,又是如何存在的呢,是怎么会变得无边无际。这些思考,都是读了《沙之书》后不禁让人思考的。《沙之书》给人带来很多思考,让人想象。

当我沉下心来仔细想来,我觉得《沙之书》的寓意似乎也可以说明人们内心深处无穷无尽的欲望,一如书中主人公自打发现神秘“圣经”就花费颇大得把它弄到手。人生中有很多类似的东西,比如说名利、金钱、地位,这种看似光鲜亮丽,又让人趋之若鹜的无形之物。也许在有些人心里视之为宝,甚至不惜用各种手段得到它。但实质上,它又是如此不堪重用,只是可我们披上一件外表华丽漂亮的外衣,却可能在外衣之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同众多故事中一样,当一个人“费尽心机”去得到某物时,那这个人就被定义成坏人、反派,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当然,这只能说明当今社会过分的欲望是不正确的。好比书中主人公,在得到“沙之书”后,只有短暂的兴奋之喜,而之后的便是恐惧。所以我们应该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才是值得拥有的,这种名利、金钱、地位自然是好,但人世间会有比之更为重要、更为珍贵的东西。而这些美好之物,是不会如同那些无穷无尽的欲望是过眼云烟,它们更值得我们追求。

《沙之书》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其中最主要的科幻思想,就是书中的神秘“圣经”沙之书,它所被赋予的就是页码无尽。那与其他的类似小说相对比看看吧。

英国小说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也很有名,他写的许多科幻小说都很经典。其中有一篇科幻小说《隐身人》,讲的是主人公遇到隐身的同学,隐身人想建立新王国,主人公背叛了同学,偷偷告诉了警察。后来隐身人就报复主人公,主人公与他拼死搏斗,最后隐身人被其他的路人一同打死。这不小说对比《沙之书》呢,首先,小说的开头比《沙之书》更直入主题,开门见山。《隐身人》在小说开头便直接了当得进行故事的叙述,而《沙之书》则更为隐晦,用一句看似“虚无缥缈”的几何概念用以开头,而后再进行故事的描述。那这两种开头的方式都可以接受,《隐身人》更具故事性,而《沙之书》则更具神秘色彩,似乎为后文所具备的道理内涵做铺垫。情节上,两者相比,我更倾向于《隐身人》。因为《隐身人》的故事更具看点,情节更为精彩,有故事的开端和高潮,尤其是高潮,极为精彩和扣人心弦。书中主人公和隐身人斗智斗勇的打斗环节让人屏息注目。而《沙之书》的情节过于单一和简单,整体故事上没有很大的悬念和高潮,故事过于平淡。在结局上《隐身人》和《沙之书》都留了小小的悬念,《沙之书》是只说了把神秘“圣经”藏于图书馆却并没有交代最后神秘“圣经”的下落,有没有被其他人看到我们都不得而知。那《隐身人》中隐身人所拥有的2本研究时用的笔记本,在小说初被小偷偷走了,而结局中这2本笔记本的下落也不得而知,有没有人从中发现隐身的秘密我们不知道。两本小说《沙之书》和《隐身人》的题目都作为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总体来说,我觉得《隐身人》更具有故事性,情节更为精彩,《沙之书》则过于平淡。我作为作者,选择阅读哪本小说时,会更偏向与像《隐身人》这种有情节的小说,读起来也不会过于生涩难懂,而《沙之书》应该是从故事中蕴含许多道理。 说实在的,我并非完全能读懂博尔赫斯所写的这本《沙之书》,它所蕴含的道理似乎有

很多,亦或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而我所感悟到的,也许略显肤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在阅读的过程中及再次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感悟到不同的内涵,也是阅读本身的魅力之一。但不管怎么说,至少我们应该感谢作者用它精炼的文字及精巧的构思,带给我们一场美轮美奂的文学盛宴!

沙之书想表达什么主题篇二
《外国小说个性化阅读》

沙之书想表达什么主题篇三
《博尔赫斯小说创作的交织循环与无限延展》

第24卷第2期2011年4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Puya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ol.24No.2

Apr.2011

博尔赫斯小说创作的交织循环与无限延展

李泽晖

(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要:博尔赫斯的作品以迷宫般的结构和深邃的哲学意味见长。时间和空间的哲理阐释、存在的荒谬、个性的磨灭以及对自

身价值的探究,都是博尔赫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这种看似纯粹的文本和语言游戏恰是博尔赫斯的创作特色。迷宫般的结交织的意象是博尔赫斯小说的表层结构,实质上表达了博尔赫斯对宇宙及人生的思考,同样拥有深邃的思想。构以及循环、

关键词:博尔赫斯;交织;循环;隐喻;无限延展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61(2011)02-0088-03

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博尔赫斯的小说是高深莫测的,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叙述技巧上,还有作品中融入的独特的象征主义和哲学思维。“博尔赫斯相信‘写小说和造迷宫是一回事’,所以他的每篇小说都

[1]

是一个迷宫”。但迷宫式的叙述方式和错综交织、

象?带着这个怀疑重读小说时,会感觉小说中的“两

[3]

个人说的话就像是出自同一张嘴。”

《圆形废墟》里,魔法师在梦中幻化出一个少年,并在梦里教会他独立生存的本领,又担心少年会识破自己只是幻影的身份,就设法使他忘掉他的出生和随师学艺的经历。有天夜里,两个船夫过来告诉他说有个魔法师可以在火焰上跳舞,而且不被灼伤,这使他突然想到:这世间,火可以识破幻影的身份。魔法师又担心起他在梦中塑造的少年,担心日益煎熬自身。后来,魔法师所在的神庙着火了,他起初想躲避,但转念一想,人到晚年,只有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脱,于是跳进火中。奇怪的是,火居然没有损失他一丝一毫,魔法师忽然间明白,他自己也是一个幻影,存在于某个人的梦中。

博尔赫斯的小说里的“我”常存在强烈的自我内心世界的分裂、重合、交错与疑惑,这使小说的主人《玫瑰角落的汉子》公具有探索自身虚实的个性。在

里我对于自己是否杀过人十分怀疑,在《门槛上的中,我不知道自己是讲故事的人还是听故事的人》

里,我弄不清楚是自己在设陷阱捕猎还是人;《死人》

自身就是一个猎物;《永生》中,我不知道自己对不死之地不死之人是向往还是厌恶……

博尔赫斯的人物创造体现着宇宙以及人生的变化和不可琢磨、相对和绝对的辩证、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奥妙无穷等。他引发的不是有限与无限、混沌与有序、必然与偶然关系的思考,他只是一种呈现,以小见大地对宇宙、人生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的原貌进行刻画。

虚实相映的意象只构成了博尔赫斯小说的表层,在迷宫般的表层背后,隐藏着博尔赫斯对宇宙及人生的深邃思考。本文力求在对博尔赫斯式的迷宫结构(交织的叙述层次和循环的意象等)有所解析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博尔赫斯对于宇宙无限的思考,并说明博尔赫斯及其创作的意义。

一、交织循环1.人物形象虚实交织

在博尔赫斯的小说里,人物的登场往往带着细致的外貌描写(通过主人公的观察叙述),这首先使读者感到人物的逼真、深切,然而随着小说叙述的逐渐奇幻,在故事的最后,人物往往变得虚实交织。

小说《乌尔里卡》讲述了一个简单纯净的故事,一个不再年轻的男人和一个似乎还年轻的女人。小说里有乌尔里卡的外貌描写:“……乌尔里卡身上有

[2]

婉顺的金。她身材高挑,冰肌玉骨,眼睛浅灰色。”

占小说绝大部分的个性的对话更使乌尔里卡形象分外突出。《乌尔里卡》没有迷宫结构,简简单单,仿佛就只是在讲一个老男人的艳遇经历,然而在小说的结尾却是:“天老地荒的爱情在幽暗中荡漾,我第一

[2]次也是最后一次占有了乌尔里卡肉体的形象。”为

什么要在肉体的后面加上“形象”两字?这使肉体立刻变得虚幻了。难道乌尔里卡只是“我”脑中的意

收稿日期:2011-03-09

作者简介:李泽晖(1988-),女,河南安阳人,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07级。

—88—

2.叙述层次交织与隐喻表达《分岔小径的花园》是博尔赫斯享誉内外的代表作,小说的表层是一个间谍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俞琛被德国人招募为间谍,他必须向他的德国上司发送一份情报,然而却受到一名英国密探的跟踪。俞琛在逃跑途中拜访了一名老汉学家,并和汉学家讨论了他自己先祖的神奇创作。最后俞琛杀死了老汉学家,因为汉学家的名字———阿尔伯特和英国准备炮轰的法国小城的名字相同,就这样通过报纸消息把情报送了出去。

通过小说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文中汉学家所阐释的由俞琛先祖建造(或者说书写)的迷宫———分岔小径的花园才是小说的核心,间谍故事不过是个载体。

从叙述层次上来说,“这篇小说可以分为超叙述

[4]

层、主叙述层和次叙述层三个叙述层次。”超叙述层,即第三人称隐身叙述者的叙述,引出故事背景,这是作者精心布置的骗局,为小说核心———时间的哲理阐释营造出一个貌似真实的战争背景;主叙述层即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间谍故事,利用悬念设置把情节写得引人心弦,实际上间谍故事不过是通向小说中心的铺垫;次叙述层就是汉学家阿尔伯特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俞琛的先祖崔鹏的迷宫故事,也就是小径分岔的花园。

《分岔小径的花园》利用层次交织的手法使小说的情节紧凑与舒缓结合,并通过间谍故事引出哲理阐释,使哲理有了通俗化的传达,表现出很高的技巧。小说最后:“他不知道(谁都不可能知道)我的无

[2]

限悔恨和厌倦。”采用隐喻表达,留给读者很多思考:是间谍俞琛对自己通过杀死汉学家来传递情报,而恰恰汉学家是唯一了解他的先祖的神奇之作的悔恨还是俞琛发现了分岔小径的花园的秘密———人生

—而感觉自身奋斗、追求只是迷宫,包含无数可能——

是徒劳的超脱?俞琛完成了任务却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他的代价不仅是生命的缺失,更是精神的迷困。

《沙之书》是博尔赫斯一篇简单却颇受欢迎的作品。这篇小说的核心就是一本无穷无尽的书。小说也是由普通的现实渐渐走入神秘,并由神秘之书引出

一个奥尔卡达群岛的《圣经》推销员,向了哲理意义。

,《沙之小说主人公介绍了一本圣书,即是《沙之书》

书》拥有无穷的页码,但没有首页和尾页,书中的文字和内容瞬间即逝变幻无穷。主人公用花体字的威克里夫版《圣经》和一些钱将《沙之书》换下。主人公获得了《沙之书》,同时也获得了无限的悲哀,最终把《沙之书》放在了图书馆内。

小说的核心是《沙之书》,即是无穷无尽的书,象

《沙之书》表现出普通人面对征空间和时间的无限。

无限只能是无穷的悲哀、无可奈何和逃避。奥尔卡达

,却在不久后的推销员从印度人那里换得《沙之书》

立刻卖给了“我”,我后来明白,“他把书卖给我,同时

[2]

也把悲哀卖给了我”,最后我无法忍受《沙之书》带来的痛苦和煎熬,把书藏在了图书馆内,永远不想再

《沙之书》是一个隐喻,它包含所有的观念和思见它。

维,象征观念之神和上帝。3.循环———宇宙无限的方式

循环是博尔赫斯小说里常常表达的主题,他认

总体来看,博为宇宙中的一切都在循环中永无休止。

尔赫斯的循环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时间循环。博尔赫斯和牛顿、叔本华不同,他认为时间是没有统一性和绝对性的,他认为“时间由无数序列,背离的、汇合的、平行的时间支撑一张不断

错综复杂的网;由相互靠拢、分歧、交错,或者增长、

永远不相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里包含了所有的可

[2]

能。”博尔赫斯创作《分岔小径的花园》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明作者相信世界是迷宫,“分散、集中、平行”的时间是无限连续的,是无休止的循环。

生命循环。《永生》描写了一个想寻得永生之河的东方骑士,最终找到了永生之城,却发现永生之城是一个荒唐的境地。作者想表达:无限的时间只能使生命枯萎,如果想获得永生,轮回是最好的办法。“那个轮子无始无终,每一生都是前生结出的果,种出后

[2]

生的因,都不能决定全过程。”轮回是生命的循环。

循环变无序为有序。《巴别图书馆》的图书馆是“巴别”一词引自神话,意味着混乱。巴宇宙的缩影。

别图书馆拥有着无限的空间,藏着无穷无尽的书籍。人们认为世间的一切问题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可是如果你想要了解一本书,从这本书本身出发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连锁查阅、解释、理解另外一本书,以此类推,以至无穷。博尔赫斯认为:“假如一个永恒的旅人从任何方向穿过去,几世纪后他将发现

[2]

同样的书籍会以同样的无序进行重复。”重复就是有序,就是循环。

二、无限延展

1.博尔赫斯看宇宙的无限博尔赫斯创作的“最终意义是透过其小说的题材和主题表露出来的哲理化内涵———对人生、宇宙

[5]

在博尔赫斯看来,循环是宇宙无限延展的冥思。”

《圆形废墟》提供了一个简的方式,无论时间和空间。

洁到极致又复杂到难以想象的宇宙模型:少年是魔法师的梦,魔法师是别人的梦,梦着魔法师的人又是他人的梦……这样庞大的循环、一个套一个的梦,就是这个世界。在博尔赫斯看来,生活就是梦,文学是形形色色的生活之梦的一种。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虚幻的,神秘的,无论如何也是解释不了的。任何想理

理解存在的企图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解生活、

叔本华有一本哲学著作,名叫《作为意志和表象

—89—

的世界》,它的基本命题是“世界是我的表象”,对此博尔赫斯是赞同的。既然宇宙的存在只是表象,命运、存在,一切都不能注解、不得预测,那么可知的,唯有自己的心灵。博尔赫斯一直以为:“想在文学作品中反映现实的宇宙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揭示其本质更是徒劳,想让作品产生光辉,唯一的选择就是让文学指向心灵,揭示心灵的奥秘,营造自己心灵的自

[5]

。那么,博尔赫斯的心灵世界里有着对宇宙怎传”

样的冥思呢?他是怎么看待无限的呢?

《巴别图书馆》里把宇宙结构成一座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并包含所有观念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里陈列着无数的书籍,但莱蒂齐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指出:庞大的图书馆是无用的,严格说来,只要一本书就够了,那本书用普通开本,九磅或十磅铅字印刷,纸张极薄,页数无限多。《沙之书》是博尔赫斯晚年的作品,正是那样的一本书。从这个意义上,《沙之书》应该是巴别图书馆的浓缩,是宇宙的浓缩。《沙之书》表现的是一个普通人在拥有《沙之书》时无比的痛苦和悲哀,表明一个拥有有限时间和空间的个体想把无限的宇宙彻底理解,只会陷入无限的悲苦中。如果你思考宇宙的本质,只会被其困惑。

通过《永生》我们可以看出,博尔赫斯对于永生的态度是:永生是荒唐的、毫无意义的!永生的人处在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时间的世界,他们无视物质世界的存在,没有道德和价值精神,没有个体区分,一个人可以利用无限的时间成为所有人,按照阿格里帕的说法:你什么都是,正如你什么都不是。在一个无始无终的世界里,一切生存体验和意义都显得虚无缥缈,永生的人不会珍惜时间。生命变得冗长而无味,最终会成为痛苦和累赘!

《巴别图书馆》中,书籍的摆放是混乱的、无序的,博尔赫斯在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假如一个永恒的旅人从任何方向穿过去,几世纪后他将发现同样的书籍会以同样的无序进行重复(重复后便成了有序:宇宙秩序)。有了那个美妙的希望,我的孤寂得到

[2]

一些宽慰。”与其说博尔赫斯认为循环是宇宙无限的方式,倒不如说是博尔赫斯的希望。《永生》之中,博尔赫斯厌恶一个拥有无限时间的生命,但主张通“轮回”来完成人类的永生,轮回就是循环。过

在笔者看来,在博尔赫斯的思想中,无限以循环的方式存在,这是无可厚非的,假如永远是单一的无序的发展,必定会导致无味和枯竭,就是荒唐的。

有人这样解释《圆形废墟》的题目:圆形指的是无限的循环,废墟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圆形废墟表明了循环的毫无意义!笔者的看法是,假如你永生,你就不能理解循环的意义,博尔赫斯在《圆形废

里所描述的一个套一个的梦中之人,正如在巴别墟》

图书馆里查阅资料时需要的一本接一本的书籍,那—90—

《永生》里面获得永生的荷马的无限种无限的形式和

属于同一类。

2.无限延展的博尔赫斯及其创作

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这样评价博尔赫斯的

“回答了当代小说的深刻需要创作,认为他的叙述

———对技巧的事实加以承认的需要”。博尔赫斯是后

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思想和叙述方式在全世界引发了一场新的创作浪潮。从中国来说,先锋文学

孙甘露、格非等众多作家的创作都受其影作家余华、

响。

博尔赫斯因为他的创作同样获得了永生(虽然这样的永生是作者并不希望的),我们从博尔赫斯的作品中不断攫取新的理念和价值,也可以获得永生(博尔赫斯的概念里,这是循环的永生)。

博尔赫斯的迷宫创作就好像是把无数的镜子有序或无序地摆放在一起,让它们相互照耀,幻化出扑朔迷离的虚像。这些无穷无尽的、相互交织的虚像就是瞬时与永恒、有限与无限、梦想与现实等等的象征,我们阅读他的作品就如同走进了镜子的迷宫,被无数的像困扰的同时,也看见了自己在镜子中的方方面面。

博尔赫斯因独特的世界观和以幻想为特征的文学世界,让我们生活的现实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不断地审视世界和自身,认识到智慧的美丽和精神的高贵。借用博尔赫斯的口吻来说,我们是先祖的过去,是他们生命的延续,后代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一部分,这样循环着的永生的人类都能体会到博尔赫斯这位文学大家带给世间的思索。

博尔赫斯的创作将文学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连接,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大师,他由深邃的思考带来的迷宫般的叙述方式,“表明了他比一般的后现代

[6]

主义作家更有理论深度和原创性”,很多模仿博尔赫斯的作家,可能获得了叙述技巧上的成功,却达不到博尔赫斯般思想的深邃。就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家而言,博尔赫斯对他们创作的影响也是在无限延展的。

参考文献:

[1]陈林群.迷宫中的博尔赫斯[J].河北学刊,1997,(06):

64.

(小说卷)[M].王永[2][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文集

年,译.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3]余华.博尔赫斯的现实[J].读书,1988,(05):106.[4]张素玫,祈晓冰.博尔赫斯的叙事游戏———《交叉小径的

花园》解读[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3,(04):36.[5]陈平.智者的心灵———博尔赫斯文学透视[J].江苏社

会科学,1999,(03):146-148.

[6]王钦峰.释博尔赫斯“无穷的后退”[J].外国文学评论,

2002,(01):97.

沙之书想表达什么主题篇四
《《骑桶者》教案》

《骑桶者》教案

2013-1-16

一、导入新课:

博尔赫斯借助“想象和虚构”为我们描绘了一本神奇的“沙之书”,表现了人们在“无限而又神秘的事物”面前的无所适从。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借助“想象和虚构”来完成的杰作——《骑桶者》(板书),看看作者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他又想借助这个故事表现现代人怎样的处境。

二、相关介绍:

1、关于作者: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现代派小说”的鼻祖,“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心中的苦闷。代表作:长篇《城堡》《审判》《美国》(均未完篇),短篇《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小说特点:善于运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这种个人生存状态也被看作是“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

2、关于背景: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骑桶者》写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

三、内容探究:

问1: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一下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明确:穷得买不起煤的“我”,骑着煤桶飞到煤店向老板赊煤,结果非但没赊到,反而被老板娘用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 问2:你觉得小说中哪些情节属于“想象和虚构”的?

明确:骑着煤桶悬浮、飞翔,被扇到冰山区域。

齐读小说的第一段。

问3:“我”为什么要去赊煤?(注意:找到相关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明确:1、穷困的生活处境——煤全部烧光了,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只得去找煤店老板乞讨残剩的咖啡和煤炭;

2、冷酷的外界环境——四周是挥之不去的冷酷(冷酷的火炉,冷酷的屋子,冷酷的天空),没有丝毫温暖;3、强烈的求生欲望——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

问4:“我”为什么要骑着煤桶前去赊煤?

明确:要注意“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是承上文而来,前后构成因果关系。原因有两点:1、骑桶速度快。我骑着桶去是能够快点赊到煤,迫切想要逃离寒冷。2、能博得同情。能够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若得不到施舍,就只能冻死家中,这样就能获得同情,得到施舍。

问5:小说中的老板娘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注意:面对“我”的请求,老板娘的表现)

明确:煤店老板娘是一个金钱至上、缺乏爱心的女老板形象。比如,“我”求她赊煤,她却装作没听见,平静地织毛衣,舒服地取暖;老板起身想看个究竟,老板娘将他拉住,怕他又献爱心;来到大门外,明明看见了我,却对老板说“什么也没看到”;解下围裙,将“我”扇走,还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对“我”挥手。(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问6:“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几句意味深长,结尾想表达什么内涵?

明确:“就这样”中的“这样”指的是“我”被老板娘冷酷无情地扇走。本身“我”就是在严寒和饥饿中濒临死亡的绝境,而“冰山区域”更为荒凉和冷酷,“我”最终的命运不言而喻,当然是“永远消失,不复再见”了。这几句话表明,人世间最后一点温情(老板因为“十诫”而仅存的一点同情心)变得荡然无存,“我”善意的想象和期望在金钱、利益至上的冰冷现实面前彻底破灭了。

问7:谁能概括一下这篇小说的思想主题?

明确:《骑桶者》借助“想象和虚构”,讲述了“我”骑着煤桶到煤店赊煤而被驱赶的故事,流露出对穷愁潦倒的下层人的同情和对自私无情的有产者的批判。

课堂总结:在这物欲横流、缺少温情的人世间,卑微者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飞翔”只是一个美丽的“虚构”,而它留给读者的却是无尽的思索。卡夫卡这个真实的谎言告诉我们:现实是荒诞的,人生是真实的!

沙之书想表达什么主题篇五
《高中语文《牲畜林》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

沙之书想表达什么主题篇六
《小说教学如何突破知识瓶颈_张阳成》

教学感言

本版主持/筱菀

小说教学如何突破知识瓶颈

筅张阳成

一、小说鉴赏教学所面临的知识困境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这一过程中小说理论也随之丰富起来。到了20世纪,各种创作流派更是异彩纷呈,小说理论也更加深入和细化。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鉴赏的理论知识却相当匮乏。除了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要真实地再现典型斯》中提到的

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知识了。王荣生老师《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也曾提在

到:“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理论红红火火的同时,文学鉴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含量却相当的贫乏,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几乎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师范院校都开设了一些与小说鉴赏有关的选修课与必修课,但对于许多长期执教于中学一线的教师而言,小说鉴赏方面的很多知识都是陌生的、模棱两可的。

新课程改革之后,小说欣赏成为选修模块之一,专家学者也开发了一些课程资源。在这些课程设置中,都潜在地要求教师掌握较全面的小说鉴赏知识。以曹文轩的《外国小说欣赏》为例,他“叙述”在教材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场景”“主题”“人物”“情节”“情感”“虚构”等八个单“结构”

元,以小说欣赏的基本要素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相应

的知识储备,中学教师将难以驾驭教学过程。

与课程要求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一矛盾,将极大地影响新课程的推行。

二、中学教师所需要的“小说”知识

“小说”知识的更面对现状,

新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师需要哪些小说知识呢?为构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李海林教授在《言语教学论》中曾提出构建“语文学”的理念。他认为语文学作为一个关于言语的知识体系,由原理学科、分相学科、边缘学科和应用学科四部分组成。这其中涉及到的学科有十三门之多,其中语用学被确定为语文教学的原理学科。

对于小说教学来说,语用学知识同样是基础知识。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素中,作者通过作品向读者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作品成为作者与读者进行交际的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小说看作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语用学正是研究在一定语境中所进行的言语行为所产生的意义。因此,从小说作为言语作品的角度而言,语用学知识应成为小说教学的基础知识。目前关于语用学的定义非常多,Levinson曾列出了近十个语用学的定义,虽然学者们的表述各不相同,但“有两个概念是

十分基本的,是任何一种定义都无法不涉及的:一个是意义“它所研究的不是抽象text)”,

的、游离于语境之外的意义,而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何兆熊《新出来的具体的意义”

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普通读者接触的外国小说一般都是汉译小说,翻译者以传话人的身份代表作者与读者进行沟通,传话人虽然存在误传的可能性,但翻译之后的作品并不改变其作为言语作品的特性,即不改变小说文本作为交际话语的特性。因而,语用学也适用于外国小说的赏析。如海明威在《桥边的老人》的叙述中明显违背了格莱斯提出的交际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原则”,没有告诉我们老人的婚姻、家庭等状况,说话人(作者)的这种有意省略,需要我们听话人进行分析,探讨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的这种叙述是想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他所要表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上,同时也想借此表达他的小说观———小说文本所提供的是无限想象的空间。雨果在《炮兽》中把大炮看作是“有灵魂的”,并以“炮兽”称之。作者所说的话与现实相矛盾,这种对话方式违背了“质量原则”,而正是通过这种有意的违背,我们才充分感受到了脱链的大炮如《在桥魔鬼一般的破坏能力。伯尔

这样看来,教师的知识储备(meaning),另一个是语境(con-

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在这四要(读者)对说话人的言语结合语境

24语文教学通讯2008.10/A

本版主持/筱菀

教学感言

边》中的“我”一再强调自己是一“不可靠的人”,有意地贬低自个

己,这违背了“礼貌原则”,而结合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看出,这实“我”想表达对现实际上是叙述者

的不满,是对无意义的生活的反抗。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小说教学中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语用学的一些知识(只是没有将其归入语用学的范畴),如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对修辞手法的探讨,等等。而学习语用学知识,则有利于提高我们把握小说语言的自觉性和敏感性。

语用学知识适宜于理解任何言语作品,但小说作为文学作品有其存在的特殊性。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雅柯布森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就小说而言“,文学性”主要是通过作者的叙述实现的。作者对小说叙述技巧的巧妙运用,造成了小说独特的审美效果。但是叙述人称的选择、叙述视角的转换、叙述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对虚构的理解等这些叙述技巧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是比较陌生或不甚了然的。如果没有叙述学知识作基础,我们对于20世纪以来的许多作品就会缺少应有的审美能力,如卡夫卡、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福克纳、海明威、残雪、余华等人的作品。即便是19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或中国的古典小说,如果缺少必要的叙述学知识,也会失去很多阅读的乐趣。如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所涉及的叙述技巧。我们在教学中一般会提及这篇小说结尾的巧妙,但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巧妙的结尾,则需要叙述学的知识——这是因为在小说后半来解决—

部分作者是采用苏艾这一人物的眼光来完成叙述的,这使得贝尔曼作画这一事实在最后才为读者所知,这就是叙述学理论中所提

及的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

上面主要是从小说的交际性和文学性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师在小说教学中所应了解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没有这些知识的支撑,小说教学就无法成为自觉的、具备科学性的、经得起学术检验的教学过程。

三、小说知识在操作层面上的意义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知识的习得是为能力的提高服务的,中学教师掌握一定的小说知识可以为准确解读文本奠定基础。我们对小说的解读具有特殊性,对小说主题、人物等方面的理解不存在唯一确定性,小说文本作为一个“召唤结构”,具有“不及物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学生所读出来的那“哈姆雷特”是哈姆雷千奇百怪的

特而不是李尔王甚至贾宝玉呢?也就是说,我们如何避免不当的误读呢?如在《清兵卫与葫芦》中,可能有学生会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父母不应该干涉孩子的爱好。表面上看,小说叙述的是大人与孩子的某种矛盾,但这是否是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所在?从文本的内部语境来看,作者详细描写了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包括从他把老头的脑袋当葫芦、对葫芦的精心收拾到向老婆婆买葫芦等。我们作为小说叙述的倾听者,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的是人最初的喜好,这种喜好是植根于孩子内心深处的,是一个孩子无功利的审美追求,是纯粹诗性的追求。然而在这种追求中,作者又安排了成人世界不明就里的围攻,父亲的不高兴、客人的不屑、教员的气愤,这些与清兵卫的坚守形成了对峙。在对峙中,作者完成了叙述,也完成了主题的表述。最后,他的“葫芦”被消灭了。在这里,葫芦是一种象征,美的象征、

追求的象征。作者想表达的是诗性追求与世俗偏见的矛盾。再从文本的外部语境来看,本文发表在1913年,当时日本国内充斥着军国主义和功利主义气氛,作者本人对美和人道主义的追求显得微不足道,这正与清兵卫的处境相似。通过对文本的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以及故事情节的梳理,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明白追求、对峙、隔绝等是这篇小说主题的关键词。小说知识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产生不当误读提供了相应的理据。

当然,中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实践者,其学习探讨理论知识的目的完全不同于相应学科的专家学者。与专家学者相比较,中学语文教师所充当的角色相当于科普员,他们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只是让学生初步掌握鉴赏小说这样一种文学作品的知识,而不是引领学生深入到这一学科研究的前沿。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有时候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将小说知识与具体文本较好地结合起《白象似的群山》为来。以海明威

例,小说叙述了一男一女在有限的空间、一小段时间之中的对话,小说突兀地开始,又戛然而止。对于这样的经典文本,我们即便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也不一定能充分领会这篇小说的魅力。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花了近十页的篇幅讨论这篇小说,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无限阐释的文本。通过米兰·昆德拉的阐释,我们才真切感受到了海明威“冰山原则”的魅力所在。又如在学习《外国小说欣赏》时,鉴赏蒲宁的散文化小《安东诺夫卡苹果》、博尔赫斯说

《沙之书》等经典篇的哲理性小说

章,对中学教师而言,也存在一定难度,需要专门的解读者和研究者予以解读点拨。

(浙江湖州中学;313000)

2008.10/A

语文教学通讯

25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