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盖特露德》读后感

编辑:lin13459411179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03    阅读:

《盖特露德》读后感

  近几天读完了赫尔曼·黑塞的《盖特露德》,这实在是一本可爱至极的书。

  每次读黑塞的作品,每次读到其中某一句话,某一段落,某一特定章节时,外界的时间好像就停止了,老人黑塞在我的世界里还没有消逝,他好像又活了过来,充满祥和与智慧,却又不失狡黠的眼睛望着我,把嘴慢慢地凑近我耳边向我低语,向我诉说着一切,在这一刻,我好像不自觉地就在心里默默地读出了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我分不清我的耳边到底是我的声音还是他的声音。我便感觉,我便十分固执地肯定,在这时的我和当时写下这伟大文字的他怀抱有相同的感情,这种共鸣超越了时间的界限,超越了空间的距离,将我和他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不分彼此。在这之后,他忽地又开始演奏音乐,我很肯定他是在拉小提琴而不是弹钢琴,小提琴演绎出地是不为外人所知的音乐,有那么一瞬间,我好像听到了那音乐的声音,听到了那田野的风声,而过后,一切又归于沉寂,消失的无影无踪,好像那小提琴拉出的本就是无声的音乐一般。而这时,我的大脑,我的心灵得到了最最真切的满足和充实。我擅自把这些时刻叫作永恒的瞬间,当方才看到他在此书中描绘这种瞬间并称其为创造性的瞬间时,我便带着激动的心情笑了。

  麦家曾经说,黑塞的作品不是人们一遍就可以读懂的。我不这么想,在这里并不是说我认为一遍就可以读懂黑塞,而是我们大可不必抱着一种研究的态度去读它,我想,若是人们按照知识类书籍编纂者的意愿像咀嚼一本教科书,一本字典,一本食谱一样去阅读黑塞的话,黑塞这个老小孩,必定会带着一种嘲讽与揶揄的目光看着我们这些读者,使我们羞愧地满面通红。而当我们怀揣一颗平静与闲适,却又不失敬畏的心去享受它们的时候,自能悟出其中真意。它们有时就像一杯下午茶,舒适惬意,有时就像一杯暖心的咖啡,让你倍感温暖,有时则像一首伤心的乐曲,让你不禁泪流满面,湿掉枕巾,但这时,它们又会忽的刮起一阵狂暴的燥热风,让你重拾生活的勇气,内心澎湃,永不平息!这样浪漫的书就应该我们带着这样浪漫,随意的心情去阅读,随手拿起一本就去翻阅,不管它有没有读过,读过几遍,并且去想象它所描绘的画面,去和作者在同一个环境下共同呼吸。

  如果要我评价黑塞的话,我任性地不把他看成是一个会写诗的作家,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想他肯定是一个会写文章的浪漫诗人,会写诗的音乐家,会演奏音乐的智者,最接近完人的觉者。究竟什么才是完人,功成名就?怎样才能达到完人这一境界,是效法某一学说,进行到极致?肯定不是。这一个问题,黑塞没有找到答案,杨绛先生没有找到答案,但我相信他是存在的,只是每一个人的途径各不相同,但最终达到的境界必然是完满和统一。在这里我就不敢提出我的意见与见解了。

  现在分享一些书中使我抑或感动至流泪,抑或是温暖到极致的语言。虽然将他们从整本书中抽离就会失去原本的感觉,但请允许我这样冒昧的做法吧。

  Ⅰ他像往常一样珍惜自己的美好时光,又开始以有节制的谨慎态度愉快地谈起话来,提醒我回忆往事,我很惊讶,因为所有的事,连那些极细微,极偶然、我认为他早已忘得干干净净的事,却仍然牢固地盘踞在他的记忆里。就连那个最初相聚的夜晚,我和他,玛丽昂,克朗采,还有其他一些人共度的晚会,甚至连我们当初的争吵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Ⅱ谁若丧失了这种当然的生活,就会在日常生活中竭力地探索,追求一瞬间的真实生活,这瞬间的闪光使他感到幸福,并且可以抹去一切集中了他全部意识和目标的思想中的时间感。人们把这一瞬间称为创造性的瞬间,因为从表面上看,它给创造者带来了和谐的感觉,还因为人们愿意接受这瞬间带来的一切,即使是非常偶然的东西。这就是神秘主义者称之为和上帝相联合的东西。也许这一瞬间的光过于明亮,因而使其他一切显得特别黑暗,也许这一瞬间带来了自由、魔术般的轻松和欢乐,因而使人们感到其他的生活特别沉重、低下和晦涩。我并不知道,我已把这一瞬间带到离思考和哲学不远的地方去了。不过我知道,如果存在极乐和乐园,就一定是这种瞬间的不受阻碍的持续,而如果人们能够通过痛苦所形成的烦恼和净化最后达到极乐,那么就没有人会逃避烦恼和痛苦。

  Ⅲ在那一大片栗树的黑暗的树梢之间是深蓝色的天幕,上面缀满了星星,它们在遥远的天边,无忧无虑地闪烁着冷峻的金光。这些星星肆无忌惮地眺望那些满是花蕾、花朵和疤痕的树木,向它们显示出生活的喜悦和痛苦,向它们指出巨大的生活意趣。蜉蝣成群结队地迎接死亡,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的光彩和华美,我熟视片刻后便懂得了什么是美好,懂得了就连我的生活和痛苦都是美好的。

  Ⅳ我相信,她回顾自己的春天就像回顾自己在一个遥远的、早年旅行时曾见过的山谷,而不是在一个业已失落的天堂里。

  Ⅴ在自然中并不存在善良和理智,可是在我们身上,在我们人的身上却存在,我们能够强于自然和命运,即或只是偶然的、只在某些时刻存在而已。我们能够互相接近,倘若发生不幸,彼此能互相理解,能够彼此相爱,也能够互相安慰着活下去。

  Ⅵ有一个人发明了个人主义,因为他不愿意自己的同时代的人受苦,而另一个人发明了社会主义,因为他单独一个人不能忍受。

  Ⅶ不管情况怎样,我的思想和想法没有丝毫改变。当音乐震动我的灵魂时,我不需要任何话语便理解了一切。感觉到在全部生活的深处是纯粹的和谐,并且深信在一切现象后面都隐藏着某种意义和美好的法则。尽管这是一种幻觉,我却陶醉其中。

  Ⅷ我常常去海边倾听大海的涛声,脑子里只想着许多年前青春时代做的事,怀着惊讶和恐惧想到悲哀、愚蠢而又纷乱的生活,爱情总是徒然无益,而那些自以为相处的很好的人,却让自己的命运附属于另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不可理解的命运,而他心甘情愿的用自己的这种命运去帮助别人,想要彼此接近,却又像在毫无意义的恐怖的噩梦里一样不可能接近。

  Ⅸ有时候我认为自己是懂得爱情的。我还在少年时代就曾狂热地迷恋过漂亮轻佻的丽蒂,因而认为自己已经认识了爱情。后来我第一次看见盖特露德时,感到爱情再度降临,觉得她就是能够解答我问题的人,也是对于我那些隐秘愿望给予安慰的人。但是痛苦又重新接踵而来,友谊和明朗变成了烦恼和阴暗,最后我终于失去了她,但是爱情仍停留不去,并永远存在,我明白,自从盖特露德停留在我心里之后,我再也不会怀着热情去追逐任何别的女人,再也不会渴求任何女人的亲吻了。

  Ⅹ人们可能挣钱,也可能争得荣誉和勋章,但是不能够争得幸福或者不幸,既不能为自己也不能为别人去争得。人们只能接受已经降临的事情,当然接受的方法可以完全各不相同。

  Ⅺ生活也就是从这种沉思冥想中独立出来,并且超越了它,因而遗留下通常所说的决心和思想,正是一种心灵上的和平宁静,才有助于承担不可思议的现实。至少我是这么接受的,正如我事后所想看到的那样,自从我顺从天命之后,自从我对自已的私人生活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之后,生活便处于比较柔和的状况中了。一切人们费尽心机而不能达到的事情,却时常出乎意料的自己降临。

  Ⅻ年轻人出于利己主义和独立的感情,他们会由于一个未遂的愿望而轻易捐生,但是谁会想到他的生命是和别的许多人的生活连在一起的呢,这些人是不允许他按照自己的欲望走得这么远的。

  青年时期是人生最艰难的时代,老年人大都比年轻人更为开朗和更为满足。父亲笑了,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老年人当然要说相反的话。不过你朋友说的也有点道理。我相信,人的一生中在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之间确实存在一道明显的界限。年轻人主张利己主义,老年人开始为别人而生活。我的意思是:年轻人的生活里有很多快乐,也有很多痛苦,因为他们只为自己而生活。对于他们,每一个希望和想法都是重要的,他们尽情享受每一种欢乐,可是也同时尝着每一种痛苦,而其中有些人,他们看到自己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便立刻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青春年少。大多数人却不一样,他们由此过渡到更多地为他人而活着的时期,这并非出于德行,而完全是自然形成的。大多数人是因为有了家庭。当他们有了孩子的时候,他们便很少考虑自己以及自己的愿望。另外一些人献身于官职、政治、艺术或者科学而忘却了自我。青年人贪玩,老年人爱工作。没有人是为了要孩子而结婚的,可是当他有了孩子,孩子们便能改变他,最后他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孩子们。与此相关联,青年人都很喜欢谈论死的问题,实际上却很少考虑到死。老年人则恰恰相反。年轻人想的是如何永远活下去,因此一切愿望和考虑总是围绕着自己转。而老年人则认为,结局就在前头,一个人为自己钻营,到头来终归是一场空,其结果是一无所有。因而他追求另一种永恒和信仰,他不愿意自己仅仅像一条虫子似地活着。他为妻子、孩子、事业、职务和祖国而奋斗,他懂得自己为了谁整日辛苦操劳,备受折磨,在这一点上你的朋友说得很对:一个人为他人而活,要比他只为自己而活要幸福些。

  • ·吃狼奶的羊读后感(共5篇)(2015-08-30)
  • ·兔王圆点点读后感(共8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 读后感(共3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读后感600字(共9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 读后感(共2篇)(2015-08-3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