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小说1984读后感2500字数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3    阅读:

小说1984读后感2500字数篇一
《1984读后感》

1984读后感

1984是一部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政治预言小说。本书作于1945年。主要描写了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状态。

1984不止是一个年代,而是一个的社会。让人窒息,压抑的,无自由的甚至无思想的(尽管是宣传思想言论自由)的社会。这个让我想起了独裁的纳粹,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的苏联,文革时的中国,以及红色的高棉,以及现今的朝鲜。而作者在1945年描写的景象就发生在了6,70年代的中国。

文中的描写群众没有了隐私,所有人都要接受一种叫电幕的东西的监视,无论是影像还是声音甚至是表情心跳。还有思想警察,一种控制人民思想的职业。这让我想道了红卫兵,思想警察是发现人们思想反叛的工具,然后有些人就会被消失。红卫兵好像是用自己特有的批斗游街等手段,共同点就是没有所谓的人权,没有证据,有的只是对人民思想的禁锢。任何人都不允许有邪见异端,一旦发现对就会别思想警察逮捕。文革时有禁书,有禁止的电影音乐,只有那几个枯燥的样板戏,歌曲也只是歌颂伟大的党。一旦违反就会被扣上什么右派,走资派,叛徒什么的帽子。书中的描写和文革惊人的相似。

我想这不是巧合,而是独裁统治的通病,大量的个人崇拜会让一个人走上神坛,会失去自我,失去方向。

WAR IS PEACE 战争是和平

FREEDOM IS SLAVERY 自由是奴役

IGNORANCE IS STRENGTH 无知是力量

战争是和平

文中设想是世界分为三个超级强国,实际的情况是世界走向了两极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进入长时间的敌对,世界走进冷战时代,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了从经济,科技,军事个方面的较量.文中这三个超级大国不时一国和另一国,联手打第三国.但不是进行疯狂的世界性的大战而是进行局部战争.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刚建国是中国和苏联签署中苏互助协定等一些列条约,苏联为了拉拢中国成为他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伙伴向中国提供大量的金钱,技术,军事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再亚太地区对美国进行牵制.然而在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关系从同志加兄弟变成了敌人,并批判苏联为修正主义,中美并在70年代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中美关系走进了蜜月期,对中国没有了技术封锁,并进行军售.三个国家一直在某个和某个联合对抗第三方.

自由是奴役

文中写道的社会通过各种手段对思想的禁锢,有思想警察之类的人物.还有某些奴役似的规定.没有自由的国度里,群众都是奴役,群众制造生产力服务的都是上层党员,有的人衣食丰富,大部分人都挣扎在生死线。(我想到了金爷爷)

“群众”在小说里被赋予“低人一等”,这便是等级社会,上层为内党和外党。群众一直“被”声称生活富裕、丰衣足食,但现实生活却是饥寒交迫。

无知即力量,

有了知识和科学的人不是内党党员就是将“被蒸发”的人,知识分子的下场都是死亡,与文革无异啊。

书中有一句话“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未来”,因为历史不可改,所以真理部改了一切书籍、报纸,“老大哥”的光辉业绩被不断提前,成就被涉及更多更广的领域,包括一切发明,比如飞机。

想知道“英社”如何一直“超额”完成一切计划经济的么?“经济”虽然一直未达标,“经济”不能改,那就改“计划”,把几年前的预计、预算、报纸、档案通通翻出来修改一下数字,以致达到“超额”。(没有人会质疑,因为有双重思想,下文介绍)。但后来我还发现,他们连“经济”都能改。 通过这书对文革和现代的一些思考稍微转转脑筋就可以发现,文革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革命有着近乎异曲同工的发生机制,相同的是,都是让民说话,给人民以充足的言论自由,给群众以批评权、监督权,所不同的是,文革时上街,而如今却是上网;文革时有组织机构,而互联网时代却是自然自发。

正如生产工具的变革会引起生产力的革命进而引发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一样,互联网这种技术工具的出现也对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场伟大的革命,它在将电脑连接起来的同时,也把人脑联系在一起,从而将人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活动变成了有机相连的整体的互动的活动,它造成了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从而为人类带来了一个伟大的智慧文明时代。

不仅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互联网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人类社会交往关系的伟大转变,它将孤立的分散的个人联系起来,并将他们组织成不同的人群,再将人群组织成真正的人民——它放大了群众的雪亮的眼睛,它使得老百姓的唾沫星子变成可以穿墙破壁的海啸,他使得老百姓的耳朵从天下知六百里扩展到六千里、六万里。

网络不是别的,网络就是坊间、就是民意汇聚之地,就是民心扎堆的场所,那些热帖下面,不正是人头攒动着的正在观看大字报和小字报的群众吗?可与文革时代的大字报和小字报不同,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了,每个人都可以写贴、发帖和顶贴,这不正是言论的自由吗?不正是人民群众用眼睛、嘴巴、鼠标和大脑参与社会管理的民主形式吗?

网络的人肉搜索就是一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行为,人们在以道德的名义,在进行违法的行为,这是一种侵犯人权和个人隐私的行为.现在必须要规范这种行为.

这书是对一种社会问题的预言,也是一种警示.

小说1984读后感2500字数篇二
《1984读后感》

《1984》读后感

这是一本让人很不舒服的书,初看到这本书的名称,很多人会被1984这些数字误导,其实书名非一个年份,更非是描写1984年发生的某些事,或者说仅是一个书名,并无其他用意。让人无比心寒,在这本书中,乔治奥威尔通过描写为读者铺出一卷社会的没落,政治的黑暗,而本书主人公史密斯就生活在这个恐怖压抑的社会背景下。

奥威尔描写的是在一种极权政治制度下人民的生活。而这能是我联系到很多,比如现在的我们。一九八四的伦敦,人民的思想与行为百分之百的受政府控制,满大街都贴着巨幅的领袖的照片。到处都是警告的标语"老大哥在监视你",私人家里也装有电眼与麦克风,个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咳嗽都逃不过思想警察的眼睛,连写个日记把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都会被抓去判死刑。这种控制,这种高压,僵化束缚民众的思维能力,最后只剩下一种思想,也是统治者需要人民只能有的思想: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奥威尔所描写的国度里,人民的思想被钳制,让人民失去了理智,失去反抗能力,失去了价值观,继而成为顺民,就像是被喝了迷魂药,他们已经丧失了灵魂,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活着,但悲哀的是自己却不知道,他们只会盲目的遵从。记得书中提到了仇恨周,是政府为了让人民仇恨其他外部势力而进行得宣传,而且是经常宣传,电幕上出现仇恨的标语,出现战争图画,播放仇恨歌曲,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矛盾,调低人民盲目的爱国热情,获得国内统治的和平。在奥威尔描写的时代,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人们的历史都被篡改,只留下统治者需要

留下的东西,这和我们也没多少区别。书写历史的权力是掌握在胜利者一方的,我们的执政党经历千辛万苦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他们就有权力书写历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为了教化人民,甚至可以编造历史,删掉历史,我们有特殊国情嘛,这都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只有顺从。

书中主人公温斯顿是一个具有"双重思想"的人,或许可以说是整个黑暗世界里的一盏小灯,他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可怕,极权者控制了一切,人民没有任何自由,却还每天被监视。温斯顿想反抗,并且找到了组织,但是执政者太强大了,而且人民还没有觉醒,这导致最后温斯顿还是放弃了反抗思想而转化为"正统思想"。个人在一个强大的体制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就像自焚者在围观干部前是何等的渺小,就像弱小的流动商贩被城管围着毒打,他们又是何等的无耐与绝望!

其实挺佩服作者的,因为他用想象力为我们献上了一场令人可怖的思想盛宴。这是一个令人生畏的世界,这里到处充斥着“思想警察”“电屏”“真理部”“仁爱部”“老大哥”“党的思想”„„无论是谁都生活在一个时时处处被人监视的处境中,这里没有秘密,没有和平,没有自由,没有亲情,没有家庭,这里只有老大哥,只有电屏,只有绝对的服从,只有不断变坏的物质条件,永不停止的战争和每分每秒都在被修改着的历史。作者再三强调“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最终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打着和平、自由、力量的旗号,然后把战争、奴役和无知带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党——这个

世界的统治者——用“老大哥”作为形象代言人,由内党党员进行指挥和控制,由外党党员卖命地运作着整个国家的各个机器,然后对所有人进行最为恐怖和彻底的思想控制和行动的限制,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依然随着党的情绪而起伏,在党的指挥棒下被动地挣扎,就像演绎了一场安静、绝望、令人窒息的皮影戏,幕前幕后有着截然不同的演员,那个世界的群众甚至是外党党员们都机械、麻木地过着自己那越来越糟糕的生活,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党吸取了前辈们的教训,总结了各时代统治者统治失败的教训,因而党通过这样一种“全新”的方式想要永久地、牢固地维护其统治。

显然,这是一个极权的社会,社会的主人不会是人民,相反,他们仅是一群“奴隶”罢,满足极权阶级的奴隶罢,这让我想起历史上的许多片段时期,譬如清朝的“文字狱”,“文革”,还有许多被极权笼罩的历史,中国的封建王朝,在思想上无非一个愚民策略,“三纲五常”对国人思想的束缚不可谓不大,就算是在今天依然可寻痕迹。而“文革”更是让人扼腕,四人帮糊里糊来,随意地整改历史,随意地判人入狱,“右派们”更深受其害,本来国家建设就需这一撮人,却被无情地扣上“右派”“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帽子,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使国家发展停滞不前。尤其“两个凡是”更是愚昧可笑。

《1984》不是一个年份,而是一个社会,一个令人窒息的、压抑的、无自由的甚至无思想(尽管宣传思想言论自由)的社会。 控制人的思想能够获得权力,控制人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用权力获取权力,直到权力至高无上。书中所提到的“英社”,便沉醉于这样一

种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权力,可以否定一切自然科学,可以否定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这权力,可以剥夺一个人的隐私,可以剥夺一个人的意志,可以剥夺一个人的存在,也可以剥夺一个人存在的证据。这权力,可以通过篡改记忆来改写过去,可以通过控制意识扭曲现在,可以通过冻结历史让未来永不存在。

通过主人公温斯顿的遭遇及其内心活动, 奥威尔肯定了人类对真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同时也指出了人类社会潜在的危险。如果温斯顿真是最后一个人类精神的守护者, 如果大家都听任极权主义的泛滥而不与之斗争, 那么大洋尼亚就是我们的明天, 温斯顿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温斯顿对奥布赖恩既信赖又失望的复杂心情生动地表述了作者对现代统治阶级的怀疑。他们似乎具有高度的智慧, 但他们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是人类的幸福和平, 或者是任何意义上的进步都不是。他们已将权力本身作为追求目标。他们随意改写历史, 对人民实行精神奴役。他们所设想的未来是“一只永远踩在人脸上的脚”奥威尔似乎在告诉我们这种对人性的践踏、对权力的追求已近乎疯狂。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在科技方面又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和平、幸福的未来依然遥远。回首本世纪, 人们可以轻松愉快地阅读《我们》和《美妙的新世界》, 但却无法以同样的心情阅读《1984》。它与现实太相似。对历史真相的掩盖, 甚至对历史的有意篡改,依然存在。八十多岁高龄的东史郎老人还在奔波, 为的是让其日本同胞能正视南京大屠杀这个显然的历史事实。对权力本身的追求、对人性的肆意践踏依然随处可见。年代初美国为了原油资源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实行了

空袭以及长期的经济封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悍然轰炸南斯拉夫, 并炸毁中国驻南使馆、炸死三名中国记者。他们这种恃强凌弱、侵犯他国主权、使无数无辜百姓遭殃的行径, 居然会得到许多政府的默许 和支持, 这无法不使人对人类的明天产生深刻的忧虑。 人民都希望在温斯顿梦寐以求的金色田野里徜徉, 静静地倾听小溪在其中轻轻地流淌, 都希望在画眉的尽情歌唱声中忘却自己的一切烦恼。但是严峻的国际形势使这些依然只是美好的愿望。

奥威尔1948年写的《1984》,当时的他,想象着共产主义极权政治下的社会百态。今天,1984年已经过去29年了,他的想象,或者说他的恐惧,很多都成了现实。我们亲历其中,一字一行地读来,仍然感觉到他天才思想的光芒。

小说1984读后感2500字数篇三
《《1984》读后感》

《1984》读后感

有的时候感触虽多却不能写得出越多的文字来表述的这种感觉确实令人讨厌,如是不得不要把这种触动你的神经的东西倾注你笔下,换上你自己的思想包装,也该让我删了写写了删反反复复,更何况是这本乔治•奥威尔的《1984》,似乎更让我有了视死如归的感觉。

首先让我心生佩服的是,这部作品是乔治•奥威尔走在人生中最后的那段无比艰辛的日子里完成的,虽然恶疾时刻摧残着他的身体,但是他的作品一点都不含糊,其中深邃的灵魂让人觉得他的睿智已化成冷峻的笔调勾画出后来的所有极权主义的统治的形式。时时吃紧的战事炮火连天伤及无数无辜的平民;随处可见的电幕遍布所有的角落,不时有警察巡逻队的直升机在空中掠过通过窗户窥探别人的生活,私人生活不再属于私人;所有人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稍微有所不妥都有可能招来让人闻风丧胆的思想警察。起初未读这本书之前,心里盘算着单看书名这应该会是一本很好的文学作品吧,谁知后来越看越不能自己投入了进去,随之而来的是一阵一阵的恐惧,让人神经绷紧,思维不由的随着主角人物温斯顿的每一个“出轨”动作由险化夷而尖锐地跳动。从一开始他在电幕的监视下,填满打倒老大哥反对党的笔记本,到他跟朱利亚算尽心思后在野外幽会,再最后他被思想警察带走关在那栋阴森的地下室积极地被改造手段凶残罪恶,没有流血的场面竟然会让我有着一种血淋淋的恐怖,这种恐怖一点都不亚于那些肢解人体,敲开脑袋生吃器官的恐怖片。改造思想,扼杀本性是一件庞大的、极其残忍的、全面的、灭绝人性的过程,在这里任何想象不到惨绝人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随时都会发生,或者说时时在进行着。

这种极权主义统治下的人民彷佛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一个一个没有任何思想的空瓶子,然后再由统治者统一发配唯一一种叫做麻木不仁的思想,没有理智不能反抗没有价值观,他们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要按照预定的程序一样舒畅地运行着。这使我联想到我们现在的教育状况,每个人像只僵尸,每天你不需要思考太多,不用思考除了书本外的其它的东西,只要知道死记硬背,背公式背答题模式背历史背政治,为了能考好试拿个好成绩,上个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一心把书念好为了以后的一个好生活,不可以乱想,不可拿青春赌明天。久而久之,我们也就懒得去思考,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许多问题即使有着切肤的体验也难有主动的思考,如一副皮囊行走,任由社会流流的冲刷,人云亦云,最终使自己变成曾经自己讨厌的人,散发令人寒栗的冷漠。

笛卡尔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我思故我在。总之不管是我思故我在还是现代哲学所认为的我在故我思,归根到底人的存在就必须与思考同在,没有独立的思考,人如猪有何区别,正如书里一直叫喊的“猪猡”一样么。暴力执政会命令你停止你思想的前进,扼杀进步的思想,但是显而易见那只是一时的喧嚣,一切终究会成为过眼云烟的,没有人或物能阻止和滞留思想的进步。唯心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可以永远消失,但是思维却永恒,思想可以翻朝复代,再不可一世的英雄草莽终究只能在史书中寻找。书中的温斯顿一直用他的方式从没间断暗暗地与这种极权主义抗争着,温斯顿在狱中受尽凌辱及催残,最后在“思想警察”大头子奥伯兰的思想攻势下意志土崩瓦解重获“新生”。在温斯顿“新生”后,他变得热爱老大哥,在那个黑暗社会里唯一一盏灯也逐渐熄灭,只留下“在遮荫的栗树下;我出卖了你,你出卖了我”。看似是温斯顿终于迎来了他渴望以久的子弹,带着对老大哥由衷的感激跟爱湮灭了,他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必定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即使没有成为殉道者被立为榜样在人们心目中传诵,但是谁也说不定或者可以想象在一个温斯顿之后,将会有另一个温斯顿,像《V for Vendetta》里的V,比温斯顿拥有更大的力量跟更强的智慧,就算是不择手段也要走向正义之路,在他的影响下警察局长芬奇也逐渐找回良知,千千万万的V也可以说是成功后的温斯顿走上街头向极权者说不,这就是独裁政府的注定下场。

现在的朝鲜社会,就是书中照搬的,一个活生生的“粘贴品”。无法想象如今自由和平追求光明为主题的世界中还有一处死角,这里的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物资极度匮乏,社会分

配制度不平衡,人们在生死线上挣扎。金将军政府把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演绎得淋漓尽致,声称用弹弓就可以把美国的飞机给打下来,愚昧无知。我并不能因此下结论说朝鲜人民不幸福,有个朝鲜大爷还说:我们的生活就象天堂一样,都是慈父领袖给我们带来的幸福„„。他们过得很单纯,真的很单纯,仅此而已。

小说1984读后感2500字数篇四
《《1984》读后感》

《1984》读后感

这本书读后的感受很复杂。1949年的小说预测到了中国文革。真的有些让人震惊。在震惊背后。更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政治的黑暗„„

奥威尔在《我为何写作》中说:“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1984》不是一个年份,而是一个社会,一个令人窒息的、压抑的、无自由的甚至无思想(尽管宣传思想言论自由)的社会。在主人翁生活的国家叫做“英社”即“英国社会主义”,在我看来这个恶心的国家是纳粹,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文革时的中国,红色高棉,以及当今的朝鲜的综合升级版。

作者写《1984》于1948年,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位先知,能预测到未来所有极权主义的所有统治情况。

在这个人与人没有真情实感的黑暗世界里,党统治着国家的任何一切,群众的一切将不再是隐私,群众以及所有党员都受到一种叫“电屏”的监控,无论是影像还是声音,甚至是表情及心跳,这种电屏无处不在,在家里,在单位,在路边小巷,甚至隐藏在一张海报之后。

任何人不允许邪见异端,一但发现,哪怕是在“老大哥”面前没有表现出崇拜感,或讲出“god”“freedom”“science”或“democracy”,都将“被蒸发”(原来“被”XX始于此) “老大哥”是谁?没人见过他的真身,但是他的头像被张贴得全国都是,在家、单位、大楼。路边、电屏里,巨大的“老大哥”以那八字胡子和炯炯有神杀人般气势的眼球注视你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的字眼贯穿全文。

真理部,一个与其名字完全相反的部门,一个制造谎言、篡改历史、伪造历史的宣传、统治部门有三句名言:

WAR IS PEACE

FREEDOM IS SLAVERY

IGNORANCE IS STRENGTH

战争即和平,党实际上没有与其他国战争,但在国内却一直制造战争的气氛,使人民处于一种战争疯狂状态(请参考纳粹,希特勒),在这种疯狂的状态下,一切异见人士都将被顺理成章地打为叛徒。间谍(我想到了Chairman Liu shaoqi),群众的生活物资将被“合法”征用(战时共产主义嘛),一切持反对思想将被洗清(斯大林爷爷万岁),人们在“老大哥”的领导下,互相检举、揭发,六亲不认,儿子女儿随时可能在你说梦话中向思想警察(下文解释)举报(文革!文革!文革!),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亲情、友情、爱情,,性爱生产被称为“对党的义务”(很像某国),人与人之间的称呼就是“同志”。

自由即奴役,没有自由的国度里,群众都是奴役,群众制造生产力服务的都是上层党员,有的人衣食丰富,大部分人都挣扎在生死线。(我想到了金爷爷)

无知即力量,有了知识和科学的人不是内党员就是将“被蒸发”的人,知识分子的下场都是死,与文革无异啊。

书中有一句话“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未来”,因为历史不可改,所以真理部改了一切书籍、报纸,“老大哥”的光辉业绩被不断提前,成就被涉及更多更广的领域,包括一切发明,比如飞机。想知道“英社”如何一直“超额”完成一切计划经济的么?“经济”虽然

一直未达标,“经济”不能改,那就改“计划”,把几年前的预计、预算、报纸、档案通通翻出来修改一下数字,以致达到“超额”。(没有人会质疑,因为有双重思想,下文介绍)。但后来我还发现,他们连“经济”都能改。

“群众”在小说里被赋予“低人一等”,这便是等级社会,上层为内党和外党。群众一直“被”声称生活富裕、丰衣足食,但现实生活却是饥寒交迫。(我想到了某国的GDP飞涨和国进民退)。

还有一些了让我恶心的政策和人民的思维方式。

“新语”,即发明新语言,毁灭旧词汇,目的是让“思想不纯洁”的人无词可用,以致无法表达其“荒谬”的观点,再被人民唾弃。没有旧词的英语将失去生机活力。

“思想警察”,就是揪出思想异端人士的特别警察,他们无处不在、无所不为,渗透在社会的每一角落,很可能一位老房子的老人就是。他们监视你,控制你,玩弄你,折磨你,改造你,蒸发你。可怕的“101牢房”,那里是你最恐怖的地方,你无法预料,你最怕什么,那里将出现什么。所有人在那里将被颠覆自己的思想,即使主人翁的思想再刚烈,在“101牢房”里,他背叛了他所爱的人,前面他受尽折磨也没表现出来。可见“101”之恐怖。

“双重思想”,这个词我难以解释,那么根据书中的例子,比如塞姆“被蒸发”了,人民会很正常地当他从来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一样,即他完全不存在!(你找不到一切资料和档案来证明他存在过,因为都被马上修改了)。如果你再次提及他,提及一个“不存在过”的人物,你将犯禁忌,你将被蒸发!双重思想会颠覆你的常识、认识、知识,最后会像主人翁从“He hated Big Brother.”转变为“He loved Big Brother”(最后被枪毙时)。

这就是老大哥,《1984》,它预言到了未来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小说1984读后感2500字数篇五
《1984 读后感》

小说1984读后感2500字数篇六
《《1984》读后感》

聚焦《1984》中人性的维持与破灭

徐梦佳(人文学院 中文2班)

摘要:本文指出虽然《1984》中描绘的未来社会确有不少当时的法西斯德国以及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的特征, 但作为世纪很有影响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 它所针对的实际上是各种形式的极权主义可能带来的恶果。其魅力在于它不仅昭示了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摧残, 而且通过主人公温斯顿的内心斗争以及他对历史和未来的思索, 展示了作者对生活意义、基本真理的探求。另外, 作者企图通过温斯顿对母爱、性爱的追求以及他对生命的热爱来唤醒读者对生活的热爱。

关键词:奥威尔 《1984》 极权主义 人性 母爱 性爱

一: 奥威尔与《1984》

提起乔治〃 奥威尔,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主要作品的政治性。发表于二战结束、冷战开始之际的《动物庄园》的确是通过动物寓言 形式讲述的政治寓言。它向许多西方人生动地再现了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国内的政治气氛以及一些重要政治事件, 引起了人们对苏联式共产主义的关注。

奥威尔的另一部代表作《1984》, 通常也被看作是一部政治性极强的作品, 尤其是一部反苏作品。的确, 奥威尔在西班牙内战中曾亲身经历了苏共对异己力量的迫害和打击。这极大地动摇了他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二战期间, 法西斯分子的残酷行径则使他认识到人类潜在的残忍以及对权力的欲望。另一方面, 他在参与新闻报导时一年所体会到的英国政府对舆论的操纵使他清

醒地看到政府控制大众传播媒介的危害性,即“ 限制人民的思想, 使文化贬值” 。

主人公温斯顿在“ 真理部” 的无聊工作与作者在的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作者本人是如何看待这部作品的呢?他明确表示“ 我最近这部小说的意图并非攻击社会主义或者英国工党我是工党的支持 者, 而是要揭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可能走上的邪路。这些可能性在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中已部分实现。他强调指出,在这部讽刺作品中他力图展现的是极权主义思想按照其内在逻辑所可能导致的结果。之所以将其背景设在英国, 正是为了说明“ 极权主义, 如果不与之斗争的话, 可能在任何地方泛滥。”

西方有些评论家也意识到了《1984》的普遍意义。黛安娜〃 特里林在刀记刃山乞上发表的一篇评论中写道《1984》的背景是伦教, 奥威尔先生的理论基础是玩争冈, 即新语中英国社会主义, 这说明奥威尔先生所想象的不仅是已经建立了独裁统治的俄国, 而且是工党统治的英国。事实上, 他很明确地指出,“ 到20世纪年代, 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的主流都是独裁主义的,任何新的政治理论, 不管它采用什么美名, 都会引向等级制度和对人民的严格控制。”我们必须认识到, 奥威尔要人们引以为戒的东西有其普遍性。

二:极权主义对温斯顿人性的摧残

奥威尔所描绘的大洋尼亚在生活细节上非常真实, 与二战后的伦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满目萧条, 日用品、食品奇缺, 街道上到处可见弹坑, 大多数建筑物破旧不堪尸但是,对读者以及对主人公温斯

顿来说, 物质生活的贫乏远不是最主要的。

这里的万恶之源乃是极权主义统治。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 由极少数人占人口总数的组成的内层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温斯顿所属的外层党人数较多, 其成员所做的只是机械的脑力劳动。其余的是占人口总数的无产者。由于他们愚昧无知, 对党的统治不会构成威胁, 因此, 党除了给他们输送一些低级淫秽作品作为麻醉剂外, 对他们基本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但是国家对党员却实行最严密的思想控制。高科技及电视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党员每时每刻都处于电视荧屏、盗听器和思想警察的监控之下。

这里没有法律, 但任何人在思想、言行上都得与党保持一致, 而且要总是显得高兴、很满足。人们随时可能因为脸部的某个被认为对党不忠的表情或梦中某个与党的思想不一致的吃语而被捕或被杀。即使是写日记这种小事温斯顿也需鼓起足够的勇气, 也会招致杀身之祸, 因为它表明你有与党不一致的想法。除了像柏森斯这样极其麻木愚鲁的人, 大部分人都整日提心吊胆。

历史不再是有案可查的客观事实。党可以根据当前的需要任意改变历史事实。基本的真理不复存在。所有的人都必须有双重思想, 能同时接受两种自相矛盾的观念, 无论它有多么荒唐。其典型为党的三大口号“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在博爱部, 尤其是其中的室, 各种原始的、现代的酷刑应有尽有。它们可以摧毁最坚强的异己分子的意志和信念。提起“室”, 政治犯们便会不寒而栗。

然而,《1984》决不是一本现代恐怖小说, 也不是一个政治宣传

工具。奥威尔是位使命感极强的作家, 其创作目的是为了改变生活。他具有正视不愉快事实的能力。作为一名人道主义者, 他认为“ 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我们的任务是使地球——我们惟一拥有的地球上的生活更有意义。”

《1984》描述了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摧残, 暗示了对世纪政府和政党的批评讽刺。更重要的是,通过主人公温斯顿的内心斗争以及他对历史和未来的思索, 这本书展示了作者对生活意义、基本真理的探求。相隔不到三十1984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对世界的前景, 对人的本性产生了深刻的悲观情绪。《1984》的结局看上去也恰好反映了这种悲观情绪。

内层党的代表人物奥布赖恩, 这个高度智慧与邪恶的统一体, 最终使温斯顿屈服了。但是这部著作的动人之处在于它不仅向人们警示了极权主义可能带来的恶果, 更在于作者通过描写温斯顿对母爱、性爱的追求, 以及他对生命的热爱, 企图唤醒读者对生活的热爱。正如莫顿在论及乌托邦的历史时所言“ 最初乌托邦是理想的化身。后来它逐渐变得复杂多样了, 甚至会成为一个很精巧的表达社会批评和讽刺的工具。但它永远是基于人们真正想得到的某种东西的。”《1984》也不例外。它以一种曲折的方式表达了主人公温斯顿以及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奥威尔设想1984时世界将处于一种动态稳定状态“ 战争即和平” 。二十五年来仅存的三个超级大国—大洋尼亚、欧雷细亚和东亚细亚—中的每一个国家都出于其自己的极权统治的需要, 常年不

断地与另外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结盟, 与另一国交战。由于三国的军事实力相当, 这种战争不会对任何一国构成任何实际威胁。正如书中的“ 反动教材”所言, 三国统治者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现代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耗机械产品,避免生活水平的提高, ” 因为, 世纪末以来 的科技发展己经证明, 大机器生产很容易造成财富的快速增长, 而“ 财富的全面增长显然会威胁等级社会制度, 甚至导致其毁灭。”维护等级制度, 或者说维护统治者自身的权利,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他们必须压制人民的本性“ 随着电视的发展以 及先进的用同一台仪器接收、发送信息的技术的应用, 个人生活已不再存在。”

党员处于二十四小时受监控状态。他们所有的信念、习惯、感情、内心态度, 甚至脸部表情都必须与党的要求一致, “党员不应拥有任何个人感情, 不应有激情的宣泄。”党提供的宣泄感情的渠道是每天的“ 两分钟僧恨” 以及憎恨周等活动—对敌对国的憎恨、对国内叛徒如戈德斯坦等的憎恨。人的本性是否能被完全压抑呢温斯顿的内心活动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答案。

三:温斯顿对母爱的怀念与肯定

年近四十的温斯顿是外层党的普通一员。他相貌平平, 身体状况一般, 工作兢兢业业, 与传统的叛逆者形象相去甚远。因此, 他的感受、经历应当说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经历多年的熏陶, 温斯顿对人类的许多感情已经麻木。

在小说开头, 他试图在日记写下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在思想混

小说1984读后感2500字数篇七
《1984的读后感》

A Book Report of 1984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at feeling you would have if you were living in a society full of totalitarianism? How many days could you bear if your life was under pervasive government surveillance and incessant public mind control? Day or days? George Orwell dramatizes such a situation in 1984, which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and then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ystopian novels in the world. The story is about a society ruled by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arty. It is a totalitarian government, not only controlling the actions of people but also their minds. Every home has a telescreen, a most important propaganda machine of the Party. It cannot be turned off and continuously plays patriotic songs and news. Moreover, it can also transmit images and voices from one's home to the Thought Police. It is a time when man has no rights to speak and no freedom to do or even to think anything he likes.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He is everywhere at all times.

Then about Winston Smith, 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book, is working in the Ministry of Truth, a department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propaganda and historical revisionism. What Winston does every day is to rewrite the newspaper articles so that the historical record is congruent with the current party ideology. Although Winston has his own opinions about the society, he cannot exchange his ideas with others because it is not allowed. It becomes a a more serious crime when he falls in love with his co-worker Julia and has sex with her. Later Winston is arrested and suffers a lot. What makes me really sad is the scene in the room 101,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of a criminal opposing the Party. Overcome by the horror and the terror, Winston betrays his love for his own survival and completely bows his head to the party.

I went through a range of emotions while watching this movie from comic in the beginning to disbelieving in the middle and to pure horror in the end. The story is supposed to be a satire on totalitarianism but the fun disappears once you consider if such a society is truly possible. Could this happen? Is Big Brother still sneaking up on us more and more, day by day?

The story also makes me have a deep thought about the reality. Actually, I think

something in the book is a reflection of the reality. For example, in the story, people and even the young children are encouraged to tell on traitors, including their parents, and close friends. This reminds me of things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At that time, people were also encouraged by the government to tell on traitors, which became the determinant of family instability. Many tragedies happened and the lives of an entail generation were badly influenced. Fortunately, at the end our leaders and government came to realize the mistakes and corrected their errors.

However, I think our country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Many people may also know this joke. It is said that a man called Jack, was the first time to China. On the first night in China, he called the hotel clerk,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TV in my room. All the channels are playing the same program." "Oh, sir, I forget to tell you it is 7 o'clock now and it is time for CCTV news." Although it is just a joke, many people and I do have the same question, is it necessary to broadcast CCTV news in all satellite televisions? Is it just like a way of propaganda as what happened in 1984? Moreover, the government also keeps a lot of information closed to the public who has the right to know the truth. And restrictions to Internet is very strict without very complete law legislation. I think the government should seek improvements , or I'm afraid that one day we may face the same situation as what has been described in 1984.

小说1984读后感2500字数篇八
《1984读后感》

读《1984》有感

工管1301 1131320127 郑丕昊【评分篇】 用几天时间读完了奥威尔的《1984》,小说大多部分我都是夜里躺在床上读完的,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他在1948年用一支笔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被极权主义笼罩的世界,其中的描写让我感到压抑,绝望,甚至窒息,读书的过程中常会庆幸自己还好没有生活在那样一个可怕的世界。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1984》,“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也许正是因为书中的世界对自由的抹杀,才让现实中的我们反思自由、珍惜自由。

书中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这里到处都是思想警察,电幕,老大哥,党的思想;这里没有秘密,没有和平,没有自由,没有亲情友情爱情,若说有爱的话,那也只能献给老大哥和党;这里唯有监视,服从,恶劣的物质条件,永无休止的战争,以及被刻意修改的历史。 主人公温斯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怀疑,收获爱情,最终却躲不过被抓住被洗脑,出卖爱人,出卖希望,悲惨死去的命运。或许。因为我现在是一个局外人,所以才能将话说得这么明白从容。倘若我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从小接受的是党洗脑般的教育,接受仇恨教育,那我也一定会像书中其他人一样觉得这样的生活并没什么不对,甚至满足于这样的生活。这样想来,倒是比温斯特可悲得多。

有三句口号从《1984》开头喊到结尾,“战争即和平,奴役即自由,无知即力量。”一开始读到这三句话我并不理解,明明是三组对立的词语,但凡有些常识的人都会觉得十分矛盾,这样的句子怎么在

书中反倒成为党统治人民的口号呢?但随着故事的开展,我也慢慢能够体会其中的含义。只有当国家处在战争中,统治阶级的统治才会稳定不受阻碍,只有当人民被奴役、控制起来,才敢给他们一定限度内的自由,只有人民愚昧无知,才会使统治者更有权力。这三句话放在如今也有一定道理。就像我,从小在学校接受爱国教育,在电视剧里在课堂上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我都会或多或少听到,国民党是反动派,是地主,是剥削人民的大坏蛋,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是人民的大英雄,那个时候,我甚至不知道国民党和共产党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毛主席原来只是尊称,其实他叫毛泽东。但是就像生理反应一样,提起国民党日本人,就会和敌人联系在一起,而说到共产党毛泽东,我就会联想到“伟大”之类的词语。但与书中不同的是,我处在一个思想较为自由,信息相对开放的环境,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我开始对小时候贴在脑子里的这些标签有了更深的认识。其实历史里没有绝对的黑,也没有绝对的白。就像一枚硬币,事物总是有正反面的。

可书中的人却只能一直接受同样的教育,他们不被允许也没有途径从外界获取客观的信息,因为早饭的人会被消除掉,对老大哥不利的历史会被篡改,在他们的世界中,老大哥就是英雄,党就是救世主,他们说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况且,书中的三个国家间战争不断,势必影响生产,那么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愚昧无知的他们又怎么有精力,有能力反思所处的环境,发现统治者的阴谋?因此,我们眼中的残忍、冷漠、恐怖的世界在书中人眼里可能本该如此,无需改变也无法改变,

其实,感受最深的还是奥威尔思想的前瞻性。他在1948年小说中描绘的情境,和之后我们国家的文革有着惊人的相似。那时人民也是处在水深火热中,全国弄虚作假之风盛行,社会黑白颠倒,科学成为无稽之谈,红卫兵成了迫害人民的先锋队,人民群众迷信荒诞,明辨事理之人挺身而出又惨遭批斗。到处张贴着毛主席的画像,百姓对他疯狂崇拜,狂热程度不亚于书中人对老大哥的追捧。如果说现在哪个国家像书中的大洋国,我第一个想到朝鲜。

很庆幸读到这样的书,即使现在的中国饱受诟病,但与书中相比,已经给予我们足够的思考自由。有了思想,人才会有灵性,有了思想,民族才会永不衰亡。同时我也对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有了一定的反思,可能因为小时候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对一些事情从未怀疑,以为教科书上说的就一定是对的。但教科书也是人编的啊。历史课成绩再好,死记硬背倒头来只是书呆子。有些事情需要思考,探索过后才会接近真相。不过接近了真相之后就一定好吗?现在我还回答不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