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教师写的读后感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6    阅读:

教师写的读后感(一)
《《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读后感》

《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读后感

假期中我拜读了《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这本书。统观全书,本书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实用。这是本书最大的特点。以前见到的这类书,往往居高临下,很有些理论,读时觉得头头是道,读后还是一片茫然。这本书不是这样,他既重视从理论上阐述如何撰写教育论文,更重视联系写作实际谈问题。既有方法的教授,又有案例示范与点评,还有写作常见问题与处理。对每一个写作问题都举出实例进行阐述,读者既能够从理论上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又能够从实例中学会怎样做;既能够从正面例证中吸取经验,又能够从反例中接受教训„„

特别是对如何写“教育随笔”这一章的内容个人印象特别深刻,感触最深。随笔是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一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形式。借事说理:作者要着力描写一个事件,不用太多的语言去发议论,做点评,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文章的结尾有个简单的点题就可以了。读者通过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夹叙夹议:作者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边叙述一边评论。也可以是把事件先叙述完,再做评论。随笔是最适合教师创作使用的一种形式。

写教育随笔有很多好处。1.能真实地记录身边世界。如果你要问我:你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我也不知怎样回答。写教育随笔,就不会再像过去一样让我们的老师只留下模糊的记忆,我们不能让过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淡出这个美丽的世界。2.用教育随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为要写,所以要阅读;因为要写,所以要去做;因为要写,所以要思考。写作,是一种拉动自己读,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为教师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3.通过教育随笔,让每个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

教育随笔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随手:随笔中涉及

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就像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你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你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你受到震动。随便:随笔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你有所触动,不说不快,你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你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随心:文章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随笔是笔要随脑,随笔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学生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写好随笔,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随笔。

教师写的读后感(二)
《新教师 读后感》

《新教师》读后感

假期里,我读了《新教师》一书,读后获益匪浅。

《新教师》一书,脱胎自《中国教师报》“总编七日谈”专栏。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兴,则国家兴。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呼唤新教师的诞生!新教师助推中国教育变革。近年来,《中国教师报》不遗余力地倡导并发现“新教师”,汇聚教育变革的力量。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新教师?怎么才能成为新教师?新教师身上肩负着什么使命„„答案就在本书中。

她以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时性的内容供我学习、吸收,为我更好地善待学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

正如我们常说的,一个社会是否有文化,首先看学校是否有文化,一个学校是否有文化,首先看校长是否有文化,而一个孩子是否有文化,得看家长和老师是否有文化。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当文化有了生命,有了主体,文化就不仅仅是写在纸面上的两个字,而有了更为深远、厚重、灵动的含义。《新教师》一书让我更热爱学生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它对学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导性的文章告诉我,教师必须主动地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长、不是以现在而是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

“新教师一定不是甘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一定不是以爱的名义侵占学生世界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单纯的自我牺牲的奉献者,一定不是因循守旧、忙于贩卖二手知识的人,一定不是一个时时处处唯理论刻舟求剑的人,一定不是漠视学生课堂生命状态的人,一定不是眼睛里只有知识的人,一定不是总抱怨体制和机制

的人。”

借着这段话,我想写写我对新教师理解,作为我本篇读后感的结束:

新教师一定是一个爱新事物爱创造的人,新教师一定是一个为了人而非塑造人的人,新教师一定是一个会把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的人,新教师一定是一个会直面问题和疑惑、会思会想会问的人,新教师一定是一个关注学生课堂生命状态的人,新教师一定是一个眼里有每一个学生的人,新教师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

我愿做这样一名新教师。无论是知识还是理念都要与时俱进,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的汲取新文化、新思想,时时保持一颗求知的心态,去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为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教师写的读后感(三)
《《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读后感 2015》

《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读后感

新田中心小学 刘承锋

暑期中认真阅读了由田宏忠主编的《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其中教育反思这一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从教育反思的含义、特点、如何撰写、意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一公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也说明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之大。文中有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充分阐述了教育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下面将结合我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教学反思的理解:

一、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二、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三、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说:“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的有心人。”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时时做一个有心人。

教师写的读后感(四)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个教师,更应该以书为友,促进自己的专业长大。今年冷假,学校安排我们读一本书:《做卓越的教师》。

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卓越教师的“兵法全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第一辑的开篇絮语中,作者谈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渴看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纵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大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不能让自己的学生胸中布满雄心和壮志,那么,这将是最失败的教育!”真是语出惊人!原来我一直以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呢。作者***远瞩看教育,给我们指出了教育的终纵目标和最高境界。是啊!作为教师假如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很难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

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要做卓越的教师。如何做卓越的教师?作者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进行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如开发潜能,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博览群书、加强研究等。其中对我思想触及最大的是第二项修炼“爱我所选终不悔”。 回想自己从教20年的经历,固然有过跳槽的动机,也曾多次抱怨工作的辛劳,但我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岗位,而且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凭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啊!既然不能“选我所爱”,那就干脆“爱我所选”,由于“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是一种不仅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内在的尊严与欢乐的职业。”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直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结束。

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作者用轻松活泼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融进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如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有: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学会开心地工作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天天重复着很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假如我们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往研究,往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欢快!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欢快的!”的内涵。

当然欢快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开心的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精神及其丰富的人,他们才能成为幸福的人”。作为教师,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适当的休闲和积极的运动以外,恐怕只有读书能使我们最开心和最充实了。作者告诉我们:“读一本好书,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人只有一生,但只有一生是不够的,我们要在优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再活十次,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读书使我们今天比昨天更有聪明,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我们的境界进步了,我们的胸怀宽广了,我们能不开心和幸福吗?

当然,本书中还有一些部分专门叙写如何做会育人的班主任,如何做会当家长的教师等等,时间关系,我还没有认真阅读,但其中的一些出色语言我已摘录如下,以便以后细细品味:

“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须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长大的必要条件。”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东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假如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长大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有同行说:“读《做卓越的教师》,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又极其有演讲水平的朋友的演讲,一会儿***澎湃,一会儿娓娓细语,一会儿谆谆教诲,一会儿促膝谈心。”希看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这次“全校同读一本书”的机会,好好研读,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不断促进自己的健康长大。

享受教育,开心工作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

假期里,我阅读了《做卓越的老师》一书,读来让人有种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的观点通俗而又深刻,既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也让我的境界得到升华。该书探讨了如何营造我们的幸福人生?如何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关键是培养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专业心态,即人生态度,具体表现为: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

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要有精神空间,教师应享受生活,学会做自己的主人,为自己而教,要有宽容精神,为沉重的负担找到良好的理由,何不玩一玩,要学会欣赏缺憾等等。如今的老师,不仅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各级各类的检查验收,还要承受学校内部各项指标的量化考核,在学校每天像个上了弦的陀螺,钻研教材,备课、上课,改作业,补差,回到家又忙着照顾家庭,哪有什么快乐和幸福可言!可是我要说的是快乐是自找的,幸福是自己争取的。只要你带着一颗善良、美丽的平常心,就会发现世界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

每一天,我们都想让自己有所成就,每一天,我们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首先,要心怀感恩。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们吃得很好;有阴影陪我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感恩过量的电子邮件,因

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记和想着我。”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你会被学生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你也会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所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教师,一定是时常面带笑容,挺直腰板,给学生们力量与信心的教师。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其次,要心怀阳光。从内心由衷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内心中蕴积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才可能自发地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也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教育的职业。教师不仅在传授知识,而且还在育人,培养身心健康的新人,培养知感恩、会奉献的幸福学生。而培养幸福学生的源头在于幸福的老师。“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教师的微笑有多少,学生心里的阳光就有多少。拥有阳光心态,我们的心每天都会开出一朵花,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学生,

再次,要心怀诚意。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该如何去做!如果在生活中是一个苟且的人,干什么都心不在焉的人,在工作中是不会表现出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等这些品质。“假若你是一个能唤起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学而不厌的人,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你不仅会成为一个好的教师,也能胜任许多其他的工作。相反,如果你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一个贫庸和贫乏的人,不仅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教师,能胜任的工作可能是少之又少。若一个人有问题,做出的事就会有问题。”其实,说到底,幸福就是一种心态,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就是自己的一念之差。有句话叫做:开心过一天,不开心还是过一天。那我们为何不开开心心过每一天呢?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正如书中说到的:“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当我们面对困难或

挫折的时候,如何看待,就决定了你幸福与否,很多时候,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你就会觉得天空不再那样昏暗,社会不再那样不公平,你也拥有阳光般的人生。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享受课堂、享受学生、享受生活,享受教育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吧!

走向卓越

---------读《做卓越的教师》

暑假期间,学校布置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要求每一个老师,利用暑假读一读彭兴顺老师的《做卓越的教师》这一本书。当这本书发到手中后,没有迫不及待想阅读的心情,随手扔在办公桌上。因为,首先,刚放假想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其次,对作者彭兴顺一无所知,在这几年的教育行业中,远不及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名字的响亮,所以,就没有把他当做一回事,还有,《做一卓越月的教师》,与其说是一本书,一本著作,还不如说就是一本小册子,没有华丽的封面设计,没有精致的装帧,这样一本其貌不扬的小册子值得读吗?由于这样的心情作祟,所以,就一直把它扔在了一边。但学校有任务,要求开学时每人交一篇500字的读后感,所以,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利用休息期间,读完了这本书,还是给我带来了许多惊喜和感触。

在这书中,彭兴顺老师以演讲的方式,以鲜活的事例、深沉的思考,用生动流畅的文字把如何做一名卓越的教师诠释得淋漓尽致。行文舒展洒脱地叙述的八项专题,涵盖了教师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研修组织、家庭教育、魅力师训等,细细拜读,更是受益匪浅。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人 间词话》中指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坚忍不拔的奋斗历程。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功到自然成的收获季节。那么,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不懈追求的教师而言,要想独具魅力、走向卓越,我认为,也要经历三重不同境界的修炼与锻造。

第一种境界:追求高超的教学艺术。既然我们选择做一名教育工作者,那么教书首先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了。我们得要求自己一定要把书教好。把书教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我们所教的课程,爱上学习,而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现在的学生普遍厌学,觉得所学的知识没用,只是为了应付高考,于是学习变得没有了动力,我们的课堂也就没有了吸引力,因此,作为一个老师,要不断地博览群书,以书为友,同时也要善于借鉴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征服学生。

第二种境界:阳光的心态。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灵魂是高尚的,纯洁的,向上的,健康的,有追求的。只有灵魂高尚的教师才能去拯救学生的灵魂。所以,一定要保持好阳光心态。学会阳光思考,开心工作,开心生活,我们的阳光,我们的笑容不仅对我们很重要,对我们的学生更重要,那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递,更是一种信心的传递。这样对学生不仅是一种温暖,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暗示,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也许我们也会从阳光的心态中,体会到做老师的幸福。

第三种境界:爱心与同情心。我们是教师,是人师,是大师,我们就得拥有大爱,因为只有爱才能拯救人类。曾有位小偷,在寒冷的冬夜潜入一个僧人家中准备行窃时,僧人在黑暗中发现了他,但僧人没有作 声,他怕吓坏了来者,默默地关注着这一切。可僧人是精神高人,家中一无所有,小偷最终一无所获地准备离开时,僧人站了起来,拿起他的袍子,披到了小偷身 上,并且充满关怀地说:“天冷了,小心着凉。”小偷羞愧地无地自容,夺路而逃。可第二天大师发现门口整齐地放着一件袍子。僧人笑了,他知道他又普度了一个众生。当我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时,我们就会用伟大而无私 的爱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用最大的同情心 去理解每一个学生,用耐心去教育感化每一个学生。

当然有时候学生们确实会让我们暂时失望,使我们失去耐心,甚至暴跳如雷。这时我们需要冷静, 要知道使人动怒是因为人的大脑中释放了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当然这种化学物质很快就会消失,只要我们学会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冲动是魔鬼,很快我们就会平静下来。学会原谅学生,宽容学生,最终用爱心去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度过生命中的难关,使他最终走上正道。

爱是有力量的,有了爱,我们的工作会变得越来越轻松。

追求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做魅力教师,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愿我们经过专业成长的三重历练,能逐步形成魅力、走向卓越、再建辉煌!

另一点体会便是活到老,学到老。学无之境。人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我,才能不断创新!

教师写的读后感(五)
《做一名好老师读后感》

《做一名好老师》读后感

 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做一名好老师》这本书,捧读这本书时,说实话,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教书已经20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只到捧读李镇西老师的《作一名好老师》,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贯穿全书的,是一个“爱”字:“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P26);“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我也很爱学生,尤其爱那些眼睛清纯透亮的学生,那些心地善良、积极向上、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沟通合作的学生。可我对学生的爱还没有达到他那样的境界,还没有达到向学生“还债”的程度。李镇西在书中,反复强调他的学生请他吃什么东西,或在毕业多年后给他写信、寄贺卡、打电话,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对一个老师来说,都是极大的安慰,也是教师价值的体现,更是教师非常在乎的东西。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爱,真的不求回报吗?”很多人,包括父母、老师、恋人们在发表爱的宣言时,都会强调:“我爱你,我不期望从你那得到什么!”事实上,当子女忤逆,当学生忘本,当情人反目时,凡正常人都会有悔不当初的感觉,对对方都有许多怨恨,对人生也会生出许多悲观、痛楚的幽怨。因此成功的爱的教育,不仅是老师爱学生,更应是“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养成一种爱的素养,将“小爱”发展成“大爱”,将“独爱”发展成“众爱”,在这些爱中,当然也包括“爱的回报”!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也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 ,但一个老

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由于所教学科的特殊性,只有初三初四有化学,所以所教的初三学生我感觉是整个初中最难管的一个年纪,教每一级,开始还可以,教一段时间就没有耐心了,没有耐心,也就失去了信心,致使让学生感觉老师没有爱心。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感觉耐心是不能缺少的,要对学生有信心,有爱心,要把学生自己的孩子一样。 真的,跟李老师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孩子的顽劣和松散,尤其是反复不定时,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知道是真的原谅我,还是纯洁无瑕的心根本就不会去多想,回应我的都是真诚的笑脸。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试问自己;对于一个责备或是训斥过自己的人,既不是父母又不是兄长,你能这样去宽容和包容吗?可这些孩子们能做到。他们眼中没有丝毫的杂质,透出的都是单纯、坦诚。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奋、乐观向上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兴趣广泛、身怀特长、善于协调、精于应变的学生

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工作的也踏实认真。但读完李老师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渐趋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心与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让我明白: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还需要更多的磨练,更多的学习,更多的理性思维,更多的积极探索„„

教师写的读后感(六)
《教师写读书笔记_如何是_好_》

视野搜索

2010年第9期(总第105期)

教师写读书笔记,如何是“好”?

江苏省铜山县张集实验小学刘琪

现在上级教学科研部门都要求教师要写读书笔

记,一是为了让教师多读书、多学习、多写作,为推动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服务;二是通过教师写读书笔记这种方式,逐步为提高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服务。面对上级的硬性要求,教师应该怎样面对才能写好读书笔记,达到促进和提高自我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目的,而不是依靠上级教学科研管理部门或学校管理者做出的硬性要求呢?

一、不为凑数量,而要重质量

教师每天除了要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作业、处理教育教学偶发事件等,剩下的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微乎其微了,再加上现在的小学教师多以女性群体为主体,她们还要照顾自己的子女、丈夫的日常生活,所以每天仅剩的空闲时间就更少了。面对上级教学科研部门和学校提出的教师要写好读书笔记的硬性要求:不仅要写好读书笔记,按时完成上交的数量,还要注重摘抄和读书感悟的比例分配,不能只有摘抄没有感悟,也不能只有感悟没有摘抄,而要求每一篇读书笔记的摘抄和感悟都要有。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教师的读书笔记,还要把检查的结果纳入到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中。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必然导致很多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或学校布置的读书笔记任务,东一篇西一篇,或在一本书中挑挑拣拣,凑个数量,只要保证数量够且按时上交了,就大可放心了,有时候自认为“差一点也没关系,反正都这样,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持有这样的观点和想法的教师不在少数。也正因为此,很大一部分教师都这样想、这样认为,从而造成了教师写读书笔记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的恶性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还是“老一套”,教师既不情愿也不公然反对,只是“为了摘抄而摘抄”、“为了感悟而感悟”。教师写读书笔记,质量才是第一位的,这个质量就是教师在读书和写读书笔记中要用心体悟作者语言的流畅、文字的个性魅力和文章的谋篇布局及结构,从而促进自我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在量变中实现质的变化。

二、不重外在形式,而重内涵品质

我们发现,一些“讲究美”、“有个性”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喜欢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题目的文字变成了艺术字,变得个性十足了;摘抄的内容加上了波浪线,变得内容凸显了;给“读书感悟”专门画了一个彩色边框,变得一目了然了……给观者一种清新、亮丽的美好感觉,也使得教师读书笔记的摘抄和感悟分辨得十分清楚,便于检查者进行检查。这些外在的装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迷惑”检查者的眼睛,得到比较高的检查分数或优秀的等第。但我们往深层次看就会发现,很多教师的读书笔记太过于注重外在的装饰和形式化,却忽略了写读书笔记需要注重内涵品质、为专业化成长服务、提升文化素养积淀的应有之义。教师写读书笔记需要把主要精力和心力用在不断积累和提升自我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上,重视自我内涵品质的提升和读书经验的累积,以达到真正以读书、写读书笔记促提高的目的。教师要想写好读书笔记,除了按照上级教学科研部门要求的去做,有专门的读书笔记记录本,我们也可以在所读的书上做笔记,边读边写,读到心通之处就在旁边相应的空白之处写出自己的思考或记录下自己的问题。这样读中有思,思中再读,读思结合,带着问题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相比之下教师可能会更喜欢这种“自由”式的阅读和写读书笔记的形式。教师写读书笔记不管是何种形式,都是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内心冲突,化作为提升我们的内涵品质而写作的真正动力。

三、不要面面俱到,而要读到心到

教师写读书笔记,不可能什么书都读、什么杂志都看、什么文章都抄,而要有所选择、有所辨别,“读经典之书,读经典美文,写随心之文”。也就是说,我们教师需要多读一些对自我专业成长有帮助的经典的教育教学专著。教师读一些教育教学专著或教育教学刊物上的美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启迪教师的心智、开启教师的智慧、润泽教师的生命、提升教师的素养、提高教师的能力、开阔教师的眼界、澄明教师的心境,也就是要做到读书和写读书笔记的和谐统一,即读到心到。教师只读书、不写作,则无法实现从读到写的行为转变,达到从外化到内化的心理过程,教师的读书就会变成泛泛而读,教师的写作就会变成泛泛而写,有时候是空洞无物,有时候是言行不一,也有时候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或学校要求完成的读书和写读书笔记的任务,带有一定的被迫性和应付性色彩。而教师要想通过写读书笔记提高自己的读书和写作能力,就要做到在读书时是一个“有心人”,读到好的语言词藻,读到作者独到的富有见地的真知灼见,读到教育教学名家富有深刻内涵的名言警句,能够引起我们心理共鸣的、带给我们思想启发的书籍或文章,都要孕育于心,化为我们心中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强大的成长动力,以促进自我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教师写读书笔记,如何是“好”?不在于我们应该怎么做、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关键在于我们应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只要我们摆正了教师写读书笔记的心理位置和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够写好读书笔记,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77

教师写的读后感(七)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

-

-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挤出时间读点书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偶尔遭遇好书。一个人与一本书之间,冥冥中有一种缘份。读书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

在临近放假时,我校一改以往的期末工作总结变为每个教师读一本好书交流读后感或介绍多本好书的形式,以读书为一个点来总结自己的收获。虽然每个人短短的3分钟,但从交流中老师们相互学习,介绍一些自己学来的经验;在读书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每一位老师的性格和品味,这也是其它活动所不能获得的。

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各种题材,从各个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在长达3小时的交流中受益匪浅。有读教学经验方面的书籍,如郭佳莹老师的《魏书生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唐蓉老师的《给教师的建议》,还有读习惯方面的石磊老师的《好习惯好成绩》胡晋英老师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李志香老师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崔焕英老师的《细节决定成败》等等,更不乏有丰富多样的特色题材,《谁动了我的奶酪》、《天涯故事》、《十面埋伏》《智慧行囊》、《三国演义》、《论语心得》等,人人读一本书,汇集成了书籍的海洋。

最后李校长的总结更让人回味无穷,读书的女人最美;读书的时候是一个人的狂欢,是一种孤独;读书是最好的美容保健;读书可以涵养自身,可以扩充知识。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赶快行动起来吧,在读书中不知不觉地成长,不断地提高!

民-主评议党员小结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敬爱的党组织:P自从被探索新机制,适应新形势强力推行部门市委组织部:P截止20敬爱的党组织:P自从被公安系统优秀党员事迹:PP同志在中央维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项汇报会上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自查从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到被吸收为创先争优促发展演讲稿P同志,30岁,2006年入党,20一、总体思路、整改原则和主要任务是全省重点防洪县市之一,防汛任务十党员教师争先创优演讲稿地税员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市教育局机关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冬训动员大会上的发言稿2012年党员思想汇报同志们:刚才,XXX宣读了全镇。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

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转载自百分网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童年读后感100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