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荣氏百年》读后感

编辑:lin13459411179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9    阅读:

《荣氏百年》读后感

  这本书介绍了中国近现代第一商业家族荣家五代核心成员的主要经历。荣家祖居无锡,在当地是名门望族,从明代起承祖训不科举入仕,以耕读、船运、经商为业。太平天国时期遭遇兵乱,家中男丁死伤无数,近乎灭族,只有荣熙泰在上海学徒得以幸免。后来投靠在广东为官的亲戚,做了三水县的税务局小干部。后来荣熙泰回家养病,病愈后带领两个儿子荣宗敬和荣德生在上海创立广生钱庄。可惜因操劳过度,钱庄开业仅一年就病逝了,留下一条经商遗训:固守稳健,谨慎行事,绝不投机。荣宗敬两兄弟都是从14岁就在上海的钱庄里做学徒,对钱庄生意极为精熟。在父亲逝世后,两兄弟兢兢业业,在经营好钱庄的同时逐步涉入实业,并最终成为面粉大王和纺织大王,产能分别占到当时全国产量的接近一半,成为国内民族资本家之首,这中间几番沉浮,间杂着与国民党政府的斗智斗勇,一步步走来可谓惊心动魄。

  新中国的建立让大部分荣家人都携资产远走海外,只有荣德生和儿子荣毅仁留在了国内,彼时年轻有为的荣毅仁已经成为家族企业的核心掌控者,在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平稳过渡后,荣毅仁逐渐看清形势,将家族产业拿出来进行公私合营,并最终成为了国有资产。而荣毅仁也开始进入仕途,历任上海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位,为新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年文革,荣毅仁夫妇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幸亏有周总理的保护才没有丢了性命。文革一结束,邓小平、叶剑英和王震联合提名荣毅仁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并准备组建一个部委由其主持工作。是年,荣毅仁已经60多岁了。荣毅仁拒绝了当官,选择了组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来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做贡献。中信是全资国企,但在筹建期,因国家没钱,很大一部分资金都是荣毅仁自掏腰包干起来的。为了快速的把中信公司做起来,荣毅仁在公司成立之初的十年内夜以继日的工作,呕心沥血,奋不顾身。新成立的中信公司成为了当时封闭的中国与国际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为国家引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外国企业。公司资产也从79年注册时的1亿元到2012年的3.5万亿元,增长了3.5万倍。1993年荣毅仁当选国家副主席。

  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26岁前一直过着公子哥的生活,文革十年期间下放到边远地区的水电站工作,吃尽各种苦头,后来才调回北京一家机电研究所。78年荣毅仁复出,荣智健不想承父荫,于是远走香港,靠着父亲在香港荣氏家族企业里历年累积的股息600万港元起家,通过与叔伯兄弟的合作两年内完成了10倍的增长。然后去到美国,又是用两年的时间再次实现10倍增长。之后荣智健回到香港进入中信香港公司,又是带着中信香港几年内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百倍的资产增值,直至2009年因澳元套期保值合约亏损事件引咎辞职退出中信。

  荣智健的三个儿女现在都在中信泰富(中信香港最大的子公司),而且都进入了决策层,可以说荣家依然主导着中信香港的日常运营。

  这本书并没有对荣氏家族的传承做深入的剖析,但纵观历代荣家子弟出色的经商才华,我们不难发现其家族传承的独到之处。我个人总结一个优秀的家族给儿孙传承的财富有以下几点:

  1、自信。认为自己具备优秀商人的基因,有能力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

  2、价值观。志向远大,成大事、创大业的价值取向。

  3、格局。耳濡目染经商经典案例,能够从产业、资本高度进行商业分析与运作。

  4、资源。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人脉资源,都是贫寒家庭出身的孩子所无法比拟的。

  • ·吃狼奶的羊读后感(共5篇)(2015-08-30)
  • ·兔王圆点点读后感(共8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 读后感(共3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读后感600字(共9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 读后感(共2篇)(2015-08-3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