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诺贝尔传读后感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08    阅读:

篇一:《诺贝尔传 读书笔记》

《六角丛书·中外名人传记:诺贝尔》读书笔记

493班 冯杰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奖金创始人,“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共获专利355项。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饰的宝石。 ——Nobel 人生经历 1833年 1岁 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破产。

1840年 7岁 父亲伊马奴耶鲁将家小留在故乡,而到俄国圣彼得堡找工作。 1841年 8岁 进入斯德哥尔摩圣雅各布校上小学。

1842年 9岁 父亲工厂的生意兴隆,全家迁到圣彼得堡。意大利圣雷莫诺贝尔旧居 1843年 10岁 父亲发明的鱼雷受到俄国政府的重视,获颁奖励金三千卢布。弟弟耶米尔诞生。

1850年 17岁 为研究化学,而留学美国,师从著名的瑞典工程师约翰·埃里逊。 1852年 19岁 在巴黎深爱他的少女去世,而怀着悲伤的心情回到圣彼得堡。 1853年 20岁 父获俄皇颁授奖牌。因积劳成疾而到德国的埃格温泉养病。

1854年 21岁英国、法国、土耳其、澳大利亚的联合军对俄战争开始。(克里米亚战争)。伊马奴耶鲁所发明的鱼雷,被埋设在芬兰湾。被西宁、特拉普两博士鼓励做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

- 1 -

1856年 23岁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兵败,因此使父亲的工厂陷入困境。

1857年 24岁 因发明气体计量仪得到首项专利。

1858年 25岁 为筹措父亲的事业资金而去伦敦。

1859年 26岁 父亲事业失败,双亲带着弟弟耶米尔回到斯德哥尔摩。

1860年 27岁 一边与二哥鲁特伊喜在转售的工厂中工作,一边从事硝化甘油炸药的研究。这一年冬天,生了场大病。

1863年 30岁 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用的雷管。十月,得到硝化甘油炸药的专利,跟父亲在斯德哥尔摩办厂。

1864年 31岁 硝化甘油工厂爆炸,弟耶米尔惨死。因此取缔炸药愈严密,以致关闭瑞典工厂,而在德国建厂。十月,成立硝化甘油炸药公司。

1865年 32岁诺贝尔传读后感

3月 组建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

6月 组建德国诺贝尔公司。

11月 在克鲁梅尔建硝化甘油工厂。

1866年 33岁 硝化甘油爆炸事件不断在世界各地发生,因此各地争相取缔,硝化甘油公司陷入困境。

发明了性能安全的达纳炸药(黄色炸药)。

1867年 34岁 五月,获得英国的炸药专利,从这一年开始,年产量为十一吨。新的诺贝尔雷管发明成功。

1867年 35岁 从美国开始,在欧洲各地开设诺贝尔公司,炸药事业鼎盛。跟父亲同时获得瑞典科学研究院的莱斯特蒂特金质奖章。

1870年 37岁 克鲁伯火药工厂爆炸,造成重大损失。普法战争开始,炸药初显威力。 1871年 38岁 在英国创办炸药公司。法国也允许制造炸药,而和保罗·鲍合作创业。 1872年 39岁 父伊马奴耶鲁病故。

1873年 40岁 定居巴黎。 大哥罗贝尔特在巴库发现油田。

1875年 42岁 发明胶炸并获专利。

1876年 43岁

夏 聘请贝莎女士(190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担任秘书兼管家。诺贝尔传读后感

秋 雇用斯陀夫人(19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843—1914年)为秘书,之后逐渐热衷于和平运动。诺贝尔传读后感

与卖花女索菲亚结识。

1878年 45岁 完成可塑炸药。五月,加入哥哥们的石油事业,

1879年 46岁 成立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

1884年 51岁 被推荐为伦敦皇家协会、巴黎技术协会、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 1886年 53岁 诺贝尔炸药托拉斯有限公司开始营业。

1887年 54岁 发明无烟炸弹“巴黎斯提”。

1889年 56岁 母亲安莉耶特在故乡斯德哥尔摩去世。

1891年 58岁 受法国人迫害,而离开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意大利圣利摩,在当地创立研究所。

1893年 60岁 成为瑞典芜普撒勒大学的荣誉教授,讲授哲学。

1895年 62岁 于十一月二十七日立下遗嘱,诺贝尔奖因此产生。

1896年 63岁 十二月十日的晚上,在圣利摩的米欧尼德庄永眠。

1901年 逝世后五年 十二月十日依照诺贝尔的遗嘱,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诺贝尔颁奖典礼。

- 2 -

研发过程中所遇问题

1.硝化甘油被吸附。(黑火药中含有具有吸附性的木炭。)

2.用的导火线无法点燃硝化甘油。

3.所用引爆火药太多,无法实际使用。

4.如何使大剂量的硝化甘油受到加热或敲击。

5.硝化甘油炸弹的安全问题。

6.专利的侵权问题。

7.需要一种新的吸附剂。(硅藻土)

8.政府政策的限制。

9.价格比不过黑火药。

10.人们的谣言。

11.黑火药的引火装置不理想。(雷管)

12.给地工厂各自为政。

13.硅藻土的副作用.(1.降低爆炸力2.甘油的泄露)

14.吸附剂的吸水性。

15.黑火药的适应性。

阅读感受

成功的要素

在19世纪末世界科技蓬勃发展,科学家亦是众多,而将科学研究与商业经营都走到巅峰,我想那个时代里,诺贝尔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那他是如何走到众人的前面的呢?诺贝尔传读后感

诺贝尔一生名誉双收,一生共获专利355项一生治理于火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生物学,电化学,工程学等领域也均有杰出成就,他以巴黎为基地,在欧美等五大洲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火药帝国;他个人多才多艺,精通五国语言,善于品读诗歌,也擅长写诗和剧本;他关心亲人,在圣诞节时候每位家庭成员都能收到他送来的礼物;他死后设立起的诺贝尔奖更是使他声誉大振,也为世界鼓励了科技、和平、文学等方面的发展。

可这位伟人是如何成功的呢?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和姐姐讨论过诺贝尔的人生,我提到他是卖军火发的家,挣下的家业,可这是我姐姐问我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卖,于是我开始想这个人是如何成功的呢?

先说一下他的亲友团:他的父亲是俄国的一位军火商人,靠卖军火在俄国打下了一片江山,还获得了俄国的一枚金质奖章,他富有创新精神这对诺贝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包括将硝化甘油商品化的想法也是由他提出的。诺贝尔的母亲富有情趣,坚韧勤劳,并成为了诺贝尔的诗歌启蒙老师,他的两位兄长也继承了老诺贝尔的经营才能,他们在诺贝尔的公司中打理着大部分事务,使得诺贝尔能腾出时间来全心搞研究。诺贝尔在俄国的时候他父亲给他请的家庭教师也是他日后的挚友,俄国化学家齐格,正是齐格将硝化甘油带入到了诺贝尔的生活中去。这些就是一般人没有的家学师承,通过这些诺贝尔就走到了众人的前面。

再说说诺贝尔的个人才能,如果诺贝尔自己不努力,他也就是个西方版“方仲永”,诺贝尔小的时候体弱多病,这使得他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能够用双手去触摸、去探究世 - 3 -

界,这也造就了诺贝尔用大脑去思考的习惯,此外诺贝尔坚韧不拔,并对世事不太在意,这使得他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中去,甚至几天都不走出实验室一步,他对事物总是有着细致的观察,总是能够透彻的对一件事有全面的分析。

有了这些,还不足以成就一位享誉全球的大科学家、大实业家。顶多能成就一位有点名气的化学家,在化学书上某个没有人会注意到的角落中留个名,这里还有一些特殊的时代因素。

19世纪末法德大战一触即发,双方互相比拼军备竞争;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利,欧洲各国分分合合,互相竞争。此时各国都先后发现了黑火药的弊端,首当其冲的便是黑火药威力小的问题,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而黑火药的时代已经过去,即使再聪明的化学家也再无法使黑火药有质的飞跃。因此诺贝尔在发明硝化甘油炸弹之后将它迅速投资商业化,并得到飞速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黑火药威力小,诺贝尔发明了达纳炸药,黑火药燃烧时烟雾大,诺贝尔发明了胶炸,时代的需求成为了诺贝尔成功的一块基石。

可只有这就够了吗?还远远不够,诺贝尔的成功还有一部分要归功与他的敌人:因为法国科学家阿贝尔教授发明了火棉,并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排挤诺贝尔的甘油炸弹,即使在质量上火棉远不如甘油炸弹,这促使诺贝尔把甘油炸弹向更实用的方向发展,而火棉也在日后诺贝尔发明达纳炸药提供了灵感,而阿贝尔教授在日后侵犯诺贝尔的专利权案中也促使诺贝尔向世界其他地方发展公司。因为黑火药的适应性和历史性使得民众很难快速的改变思想,这使得诺贝尔不得不不断的发展甘油炸弹,使甘油炸弹最终成为了时代的主流。诺贝尔发明了无烟炸弹后,法国政府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科学家的利益,不惜颠倒黑白,迫使诺贝尔向处法国外的其他国家发展。正是有这些敌人、对手诺贝尔才得以缔造自己庞大的火药帝国。

超凡的家承师学,完善的自身人格,动乱的时代,具有威胁性的敌人,由于有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诺贝尔的成功既是偶然,又是必然,由于在那种环境下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以此成功,这是一种偶然。必然在于诺贝尔有着这样的成功因素,无论放在何时何地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吧。

- 4 -

篇二:《诺贝尔读后感》

读《诺贝尔》有感

说起我喜欢的一篇课文,那就要数第21课《诺贝尔》了。这篇课文从诺贝尔的研究过程中间接地告诉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持之以恒才能做好。这句话既是这篇课文的特点又是我喜欢这篇课文的原因。

我记得这篇课文有一句话重点介绍了全文——就是那句“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也就是说,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毕生孜孜不倦地再钻研、研究。这个句子让我理解到了诺贝尔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的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一句就是“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的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但我从这句话里体会到,那巨大的爆炸声不但震撼着大地,也震撼着诺贝尔的心!因为在此时此刻也证明诺贝尔他终于成功了。那滚滚浓烟就是为他的成功所放出的烟花!而我更从那句“成功了!成功了!”的声音中听出:他又为人民做出了一个巨大的贡献——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仔细的想一想,如果我们能像诺贝尔一样有着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做不成的呢?假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就此作罢,换做是你你会甘心那样就放弃吗?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深有体会,做事不能轻易放弃,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或许,我没有诺贝尔那么聪明;或许,我没有诺贝尔那么勇敢;或许,我没有诺贝尔那么伟大,但我一定会向诺贝尔学习,

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一心为民,我们就会向成功迈进一大步。到了那时候,成功终究是会属于我们的。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必须获得它——成功。

篇三:《诺贝尔的故事读后感》

诺贝尔的故事读后感

诺贝尔的>故事>读后感(一)

我一直认为诺贝尔是个有钱人,有一大笔钱,是个慈善家。我一直这样片面的认识诺贝尔,但却不知他艰难的一生,当我读完这本书,才真正认识了他。

诺贝尔跟他的父亲都研究火药,当战争来临,他们赚了一笔钱,开了一家工厂。可火药毕竟是危险的的东西,几次爆炸死了人。这让人民不安和反对,把他们轰出了国,但他仍不放弃去了法国,得到了拿破仑三世的支持,但几次失误爆炸,又被他们逐出法国。他们先后又去了许多国家但都没人敢要他。最终实力强的美国要了他们。在研制火药时又一次爆炸,炸死了他的许多亲人。随后,父亲离世,他们发誓要研制出安全火药。几年后,安全药终于安全出炉,他大赚了一笔,将钱给了科学界。

他的事迹是如此的艰辛、曲折,如果是我们,估计有一次爆炸我们就放弃了,怎么可能经受住这么多的打击呢!谁能有这么强的毅力,这样坚定的决心!面对一次次巨大的打击和损失,一般人很难坚持下去。因为他和我们不同,所以他成功了,有了一大笔款项。换作是我们,可能会大把大把的挥霍享受过天堂一样的生活。可他却没有这样去做,除了给母亲一部分外,其他全部捐给了科学界做实验,捐给那些有贡献的人,从此他的名字响彻世界。

啊!伟大而又无私的科学家诺贝尔,通过这本书我认识了真正的你——一位全身心给了科学的科学家。

诺贝尔——向您致敬!

诺贝尔的故事读后感(二)

暑假里,我看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名人故事《诺贝尔》。我知道,你肯定想说:'诺贝尔是一个奖,为什么是名人呢?'下面我就给你讲讲,我讲完你就知道答案了。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诺贝尔的妈妈生了三个孩子,大哥叫罗伯特,二哥叫路德维希,诺贝尔是老三,他从小身体就很弱,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长大,非常聪明。

诺贝尔不贪玩,从小就爱学习,后来,诺贝尔同父亲侨居俄国。诺贝尔青年时代赴欧美求学,最后回到了父亲俄国的厂里工作,开始研究炸药,他研究了一种雷管的引爆。1884 年,诺贝尔加入了瑞典皇家科学会、伦敦皇家学会、巴黎土木工程师学会。诺贝尔一生未娶妻生子,没有固定的住所,大部分都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停歇。诺贝尔还发明了一种威力更大的达纳炸药,但在实验中炸死了5 人,包括他的亲弟弟。两个哥哥因得疾病而死去了。诺贝尔为发明无烟炸药,常年呆在实验室里,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发明了无烟炸药。最终因疲劳过度得了脑於血,1896 年12 月12 日,在意大利>孤独地辞世。

因为诺贝尔为科学做了很大的贡献,所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诺贝尔奖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大奖。

我给你们讲了这个名人故事,消除你心中的疑问了吧!读了一本名人传记,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之旅,打开了一扇启迪成长的智慧之门,希望我们多读名人故事。

诺贝尔的故事读后感(三)

当我读到:不料在一次实验中,不幸的事件生了,实验室和工厂全部被炸毁,还炸死了五个人,诺贝尔的弟弟当场被炸死,父亲炸成重伤,从此半身不遂,再也不能伴诺贝尔参加试验。在沉重的打击下,他并未灰心丧气,决心制服'爆发油'的易爆性造福人类。为了避免伤害实验周围的人,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在朋友的资助下,租了一只大船在梅拉伦湖上,经过四年几百次的艰苦而危险的实验,就在硅藻甘炸药试爆的最后一次,他亲自点燃导火剂,仔细观察各种变化,当炸药爆炸声巨响之后,人们惊吼:诺贝尔完了!可他顽强地从弥漫的烟雾中爬起来,满身鲜血淋淋,他忘掉了疼痛,振臂高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终于在1816年的>秋天,成功地研制了硅藻甘油炸药。之后,诺贝尔又经过13年的研究,终于在1880年又发明了无烟炸药一三硝基甲苯(又名TNT)对工业、>交通运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诺贝尔的一生是光荣而伟大的一生,是不疲倦、勇于奉献、努力学习和工作的一生。

诺贝尔对研究一丝不苟,这个特点值得我学习。因为我学数学不是很认真,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学习了,回家又忘记了,没及时进行复习,导致考试成绩没有提高。我应该向诺贝尔学习,学习他孜孜不倦的精神。

篇四:《诺贝尔传读后感》

妈妈在网上买了一本书,叫做<诺贝尔传>,于是这本书就让我爱不释手。手捧此书,我狼吞虎咽般吞噬着书里的精华。

少年时代的诺贝尔勤奋好学,成年之后致力于发明事业,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达纳炸药、炸胶,此外,还获得了355项其他技术发明专业。诺贝尔一生中积累了巨额财富,他将这些钱通过设立诺贝尔基金,无私地献给了促进世界和平、科学、文学发展事业。诺贝尔传读后感。进百年来,诺贝尔奖金对世界科学、文学的发展和社会进行了深远的影响。

诺贝尔是一个孤独的发明家,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和平与安宁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但这从来没有实现过。在他的一生中,他一次又一次地经受着巨大的折磨和无情的打击。诺贝尔用他的头脑思索着,用他那勤奋的工作态度尝试着,诺贝尔先生他那执着、勤奋、好学的精神令我非常敬佩。诺贝尔传读后感。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向诺贝尔先生学习,学习他那勇敢面对的精神。


诺贝尔传读后感(二)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么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还把自己的遗产捐赠给科学事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最高的科学大奖??诺贝尔奖。

主要讲了诺贝尔的爸爸是研究炸药的,诺贝尔也因受影响。他在硝化甘油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在欧美等五大洲20多个国家开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有巨大财富,他虽然生产炸药,但诺贝尔热爱和平。他生产炸药主要用于工业生产。

诺贝尔对别人是有求必应,把很多财富都捐给了慈善事业,他对邻人的慈爱,并不仅限于金钱和财物,有时他也会给予忠告,有时则以是,诚挚的友谊来支援,他把一大笔财产用于了慈善事业。

诺贝尔为了创造出硝化甘油,经历了无数的失败,甚至埃米尔他的弟弟为研究炸药献出了生命。但诺贝尔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做了下来。我们学习遇到一点困难就低头,难道这比做炸药还难吗?

我们要学习诺贝尔的这种精神,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要学习他的乐于助人,坚持不懈回报社会的博爱精神。


诺贝尔传读后感(三)

诺贝尔,瑞典人,19世纪的伟大科学家。

他一生十分传奇,拥有无数的发明专利,同时也是一个实业家。而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对炸药的研究,以及诺贝尔奖

他出生时就遇上父亲破产,生活十分艰苦。7岁时父亲又将家小留在故乡,到9岁时父亲工厂的生意兴隆,全家迁到俄国,这是生活才开始好转10岁父亲发明的鱼雷受到俄国政府的重视,同时这也更加加深了他对炸药的兴趣。17岁的他为研究化学,而留学美国,两年后回到俄国。20岁父亲获的俄皇颁授的奖牌。同时因积劳成疾而到德国的埃格温泉养病。父亲的成就是诺贝尔一生的动力1856年父亲的工厂陷入困境。因此他在25岁时前方伦敦,但在一年后破产了,他们又回到了德国。从30岁起,诺贝尔开始发明炸药。三十岁之前的穷苦,父亲的激励,不断的学习为他传奇的一生奠定了基础

他拥有着科学家们共有的努力,对科学的执着以及牺牲奉献。()因为研究炸药,许多人包括他的弟弟都由于事故而死,但他依然坚持了下来。为了尝试生产炸药,他甚至只能在海上成立?船上化工厂?。

他的一生经历中充满着矛盾:他的目的是以改进采矿和道路修筑等和平时期工业,但他却看到炸药被用作战争武器以杀伤人类;他与人相处时兴致勃勃,但私下却郁郁寡欢;他认为?我不配成名,而且我也不爱成名?但他确实名誉世界的人。他为了科学付出了一生心血,又为了人类捐出巨款设立诺贝尔奖。

他为后人留下的话中?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雕琢的宝石。??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好处总要比坏处多。??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是后人对科学执着追求中的动力与原则,也是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人们称呼诺贝尔为?热爱和平的炸药大王?。他在科学研究上的研究与爱因斯坦有些相似。都是极度热爱和平的人道主义者,都厌恶战争,都热爱科学,也都更加的促进了战争。爱因斯坦在后半生中为人类的和平与慈善事业而奔走,诺贝尔则为人类的物理、化学、生理、医学、文学、和平在死后贡献了毕生积蓄。

在我眼中诺贝尔成功源于他的好奇,他的不断反复研究,他的刻苦钻研书本知识,他无畏的探索未知与危险。他的成功,起源于对炸弹偶尔的一次好奇,成功于一生的钻研与努力。

而诺贝尔留给我们的众多品质中,淡泊名利,为科学贡献一生而不为谋取半点私利人们值得借鉴一生的原则。

篇五:《沈从文自传读后感》

沈从文先生的自传通过叙述描写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使我对湘西那个远离喧嚣远离繁杂的地方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对沈从文先生生活的时代有了更厚的感悟。

湘西是个民风淳朴介于自然与空灵间的美丽的地方。看沈从文先生的自传我的感触挺深的,觉得看他的文章就像是在一口古朴的井里取水一样,清清淡淡甜甜,没有可以雕饰的华丽的辞藻,平平淡朴实的语言用心的勾勒着湘西边城这个美丽的地方。他的文字就像温润的甘泉,自然流淌没有波澜,但是每一股清流都缓缓流淌入人心肺。沈从文自传读后感。那美丽的地方那淳朴的人们一直都向一幅不可触及的画在我的脑中出现。

边城的宁静让我沉浸,那悠长悠长的古韵让我不觉去领略和感受。沈从文先生的童年快乐无忧,他在湘西这个地方度过了自己美好的童年。?除此以外路上无处不是莓类同野生的樱桃,大道旁边无处不是甜滋滋的枇杷,无处不可得到充饥果腹的山果野莓。口渴时无处不是可以低头下去喝的泉水。至于茶油树上长的茶青,则一年四季都可以随意采吃,不犯任何忌讳。即或者任何东西都没得吃,我们还是依然十分高兴。沈从文自传读后感。?说真的,边城的宁静中却暗涌着最黑暗却又无可奈何的因素,落后的思想对生命的无视、无一不刺激着我们的内心。人总是矛盾的。沈从文的矛盾更是有几分必然。在某种意义上,他对昔日湘西的整个向往之情,都是被他与北平文化生活的接触所激引起来的。当他决意用现代小说的形式来抒发这种感情的时候,他就已经注定要陷入那行为和情感之间的矛盾了。除非他真正实践他在一篇小说集序言中宣布的计划,重新回到那个湘西土著军队的司书的位置上去,他就不要想摆脱这个矛盾。有人说沈先生不管他在笔下如何挑剔都市,赞美湘西,甚至引申出一种对整个现代文明的怀疑和否定判断,他实际上却是湘西社会的逆子,他千里迢迢从湘西来到北平,此后虽也辗转迁流,却一直安心于城市的生活。作为作家的沈从文,他始终是一个嘈杂都市里的居民,而并非沅水岸边的隐士。

不管他人如何评价,看了沈从文先生的自传我只想认为沈先生的童年经历是我们心向往之的,他后来的人生之路也是他自己努力得到的。永远都应得到尊重。


沈从文自传读后感(二)

沈从文,1918年小学毕业后,离家到土著军队当兵,闯荡江湖,从社会现实人生这本大书中。汲取既古老原始又曲折地跃动着时代脉搏的文化滋养。1923年,受五四运动余波的影响到北京,认识了郁达夫、徐志摩等现代文化名流,从而走上了文学道路。此后,他?从边城走向世界?,以其对文学史的独特贡献,在身后树起一座不倒的丰碑。

提起笔,思绪乱飞,却不知如何下笔。喜欢从文,喜欢他笔下淳朴的湘西,喜欢他笔下的翠翠,却不曾了解过他。带着疑问,带着荣幸,带着感动,才发现那感觉是感慨、惊异。

沈从文小的时候特别顽劣,上私塾逃学是家常便饭。后来父母给他换到了远一点的学校,去学校的路上,他拐着弯儿走很多远路,就是为了看路上的风景。铁匠铺打铁的,杀牛的,编竹篮子的,只要有人的地方,他都要停下看一看。

我从没想过,一代文豪小时候居然是天天逃课,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文豪居然是小学文凭,初中都没毕业。

尽管许多的举动让我不解,让我诧异,可是我不得不说我非常羡慕他。至少多年以后,至少当自己垂老回忆童年时,那些记忆值得回忆,那些过去值得留恋,我想这也是一种幸福吧!不像我们,童年的回忆只与学校、作业有关。为了考上大学,我们放弃了本属于我们的自由,本属于我们的天真,本属于我们的好奇,本属于我们的童年、少年、青年,可是如今呢?上了大学,我们却没得到什么。

<从文自传>,在介绍自己的一生,不如说他在说一个普通人如何成为一个诗人、作家。从文之所以有日后的成就,我想这与他的童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他的兴趣,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逃课,他爱家乡的山,他爱家乡的水,他爱家乡的一切,他的童年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兴趣。

童年过后,他没在学校读过书,他的思想没有限制,也正是如此,成就了他的精华!


沈从文自传读后感(三)

沈从文小的时候特别顽劣。上私塾逃学是家常便饭,后来父母给他换到了远一点的学校,去学校的路上,他拐着弯儿走很多远路,就是为了看路上的光景。铁匠铺打铁的,杀牛的,织竹篮子的,只要有人的地方,他都要停下看一看,甚至路过牢狱处,从杀人的地方走过去,要是看到没有收的尸体,他都要捡起石头来砸一下或者用木棍子去戳几下。他喜欢下雨天,因为可以不穿鞋子,走路时专门走水坑,看到河里有人捞东西,他也要停下看好一会儿,逃课去野外捉蟋蟀,在巷子里跟人打架??总之,只要不学习,干什么都行。

很羡慕他每天不学习,逮到机会就去野外玩。他跟伙伴们出去,有时能逛一大天,身无分文,却饿不着。看看他们是如何过的吧:?间或谁一个人身上有一两枚铜元,就到卖狗肉摊边去割一块狗肉,蘸些盐水,平均分来吃。或者无意中谁一个在人丛中碰着了一位亲长,被问到:?吃过点心吗??大家正饿着,互相望了一会儿,羞羞怯怯的一笑。那人知道情形了,便说:?这成吗?不喝一杯还算赶场吗??到后自然就被拉到狗肉摊边去,切一斤两斤肥狗肉,分割成几大块,各人来那么一块,蘸了盐水往嘴上送。机会不好不曾碰到这么一个慷慨的亲戚,我们也依然不会瘪了肚皮回家。沿路有无数人家的桃树、李树,果实全把树枝压得弯弯的,等待我们去为它们减除一分负担,还有多少黄泥田里,红萝卜大得如小猪头,没有我们去吃它,赞美他,便始终委屈在那深土里!除此以外路边上无处不是莓类同野生樱桃,大道旁无处不是甜滋滋的地枇杷,无处不可得到充饥果腹的山果野莓。口渴时无处不可以随意低下头去喝水。至于茶油树上长的茶莓,则长年四季都可以随意采吃,不犯任何忌讳。即或任何东西没得吃,我们还是依然十分高兴。()就为的是乡场中那一派空气,一阵声音,一分颜色,以及在每一处每一项生意人身上发出那一股不同臭味,就够使我们觉得满意!我们用各样器官能吃了那么多东西,即使不再用口来吃喝,也很够了。?

沈从文小的时候还学会了掷骰子赌钱,他经常用母亲让他买菜的钱在大街上跟乞丐们赌,赌赢了,把钱买了吃的分给伙伴们,输了,没钱买菜,或者少买了菜,回家便免不了一顿臭揍。家中人觉得他给家人丢了颜面,因此在亲戚中他的地位似乎就低了些。可他全然不顾,而且从那里学了许多下流野话,和赌博术语,他从没后悔难过,他自己说,?只是当十五年后,我能够用我各方面的经验写点故事时,这些粗话野话,却给了我许多帮助,增加了故事中人物的色彩和生命。?看看也确实如此,如果非他亲身经历过,见过,听过,不会把文章内容、人物风景写得那么贴切自然,栩栩如生。

沈从文年少直到青年时读书都很少,小时候在外面野,大点了进了军队,成天跟着队伍跑,见过各色各样的人,社会这本大书所教给他的,远远超过他在学校所学,他以后的成就也得意于这本大书。现在想想我们老师说的那话真是有道理:见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确如此,见多了,经历多了,明白领会的多了,人的思想也会跟着变,这些见识和思想对日后自己的发展不是毫无用处的。

看看沈从文小时候的经历,再看看现在孩子们的生活,真替他们感到委屈、遗憾。等他们将来回忆童年的时候,除了大堆的作业,无数的辅导班,不知道记忆中还会留下什么?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