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读李清照有感800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1    阅读:

篇一:《读李清照诗词有感》

追寻你,我心中的女神

--李清照

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 10化本3班 郭晓红 2010364313

我追寻易安的足迹,追寻那个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的身影,追寻那个才情过人的、婉约清丽的闺阁少女的倩影,追寻那个终日凝眉、柔肠愁结的思妇的背影,追寻那个颠沛流离、晚年凄凉的落魄红颜。

读李清照有感800字

她风姿绰约的一生,她香如兰芷的慧心,她婉约清丽的词章,无数次让我感动让我唏嘘让我迷失。我以心的维度仰视她清丽瘦削的背影,倾听她渐行渐远的蹙音,俯身捧起历史长河沉淀的瑰宝,以此来纪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纪念那远逝的女神。读李清照有感800字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我走进那个书香飘逸的庭院,探头窥见正值豆蔻年华的易安。一个绣面芙蓉、情窦初开的美少女,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然后对着袅袅沈香发痴,她娇憨、濡慕、害羞,她怀春、痴缠、憧憬,少女的情思付与半笺娇恨,月移花影约重来。忽的,院中出现一位青衣少年,她不禁心慌,未语脸先红,急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我站在她身后,见她目送消失在宅门拐角处的背影。此时,我仿佛闻到了幸福的味道。读李清照有感800字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读李清照有感800字

18岁,人生的花季,李清照出嫁了,门当户对,情投意合,才子佳人,美偶天成,他们一样地酷爱金石,一样地喜欢诗词,郎著《金石录》,妻写《金石序》,妻写锦心词,郎作秀口吟,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使新妇的幸福从心里溢出来。蜜里调油,夫唱妇随,李清照让幸福变成了浓浓淡淡的墨香。携手春游,“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小别痴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读李清照有感800字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见两人携手漫步庭院小径中,我望天微笑,幸福的氤氲散落一地。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的绿肥红瘦,看见一位婉约清丽妙龄女子泛舟湖上,误入莲花深处,桨声冷冷,“惊起一滩鸥鹭”,是易安。此时的她双颊微红,高唱“兴尽晚回舟”,双桨轻摇,向莲花更深处漫溯。我站在她身后,目送这位沉醉不知归路,薄汗轻衣透的女子,默默祝福。我远眺,藕荷连天,江月满星辉。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伫立在烟波浩淼的江边,望江楼上,那个终日凝眸、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说还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 与明诚共看庭前花开花落,望空中云卷云舒后,留给你的,却只剩下无尽的等待。明诚踏上了充满荆棘的仕途之路,远去了,留下你,独守空房,终日伏于案台上暸望。等到了秋风又起,等到了雁儿南飞,等到了一轮明月又悬挂相思楼头,却等不到,等不到明诚的一封信,等不到那一个风花雪夜般的传奇„„纵有横世才情,身为女子,易安却更加希望与丈夫朝夕相对,比翼双飞,无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红颜渐老易安多少次独坐幽落冷清的院落,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失落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满地黄花堆积的深院中,目送这个千古丽人。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停留在西子湖畔旁,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她使着孤舟独桨渐行渐远,载不动满江愁绪,是易安。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李清照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渐入暮年,她守着孤清的院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帮助她驱赶走落寞,但关闭柴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青灯黄卷,踽踽孤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读李清照有感800字

我不忍卒读她的《漱玉词》。她代表了一个高度,“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所有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她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佳作珍品。” 掩卷,止不住两行清泪。

我徜徉在蓑草连天的野外,看尽征鸿,怎奈梧桐更兼细雨,心中易安的形象愈加明显。风中的梧桐颤抖着深深的寒意,低泣着岁月的沧桑。我似乎听见易安“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的低吟,看见晚来风急中,易安斟上三杯两盏淡酒独酌。我能拂去葡萄枝上的落叶,拂不去你心中荡起的尘埃;我能抚平黄土上朔风奔过的痕迹,抚不平人事变迁、韶华飞逝在你额上刻下的确记良印呵。我不知多想走近你,将海棠花拾起,扮靓你的容颜,但是故人不在。 追寻你,我心中的女神。你作为诗者,你的诗已震撼了我的灵魂,我追随你,寻找你遗留的足印;你作为歌者,你的嗓音已涤荡了我的心灵,我追随你,寻找你遗落的音符。

篇二:《读《李清照》有感》

读《李清照》有感

李清照是宋王朝南渡前后的女词人。即使在那个词人辈出、人才济济的年代里,她也不失为一个特殊的大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读了《李清照》,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位女词人在过渡年代里的悲欢离合,她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失国之痛、丧夫之悲、哀哀欲绝的真实感情。

作为一个女作家,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了一个妇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在数千年男子霸占文坛、描写妇女的作品也多处于男子之手的时代里,他的作品可谓异军突起,给文坛增添了一丛琪花瑶草,因而更增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用寥寥数语,表达了清照惜花的心情,在暮春时期,作为少女的作者,在雨疏风骤的天气里自然关心花卉的情况,同时也向世人描述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只能呆在家中,无聊之中种些花卉,整日与花为伴,经历了一夜春风雨后的变化,担心花卉的生长情况,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这样,本词形象的表达了当时妇女的生活状况,写的无限凄婉,又含蓄委婉,被诸多有影响的大家称赞其情意真切。

读李清照有感800字

在我看来李清照对文学的热爱超过了她的生命,李清照的父母都有文学修养,受家庭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与赵明诚结婚后更是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不困苦的生活,坚持着她的文学创作,但是金兵入主中原后,宋室南

迁,她带着很少的东西,随难民流落江南,背井离乡,漂流异地,多年来收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祸不单行,不久,丈夫又犯病死去,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她的希望成为幻影。这时,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诟病,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助,呼告无门,贫困悲苦,流徒漂泊,最后寂寞的死在江南。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写出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丈夫外出使她感觉孤独无助,丈夫不在,闺居无趣,要出游以消遣,但是只有独自一人上船,“独”字深刻的表达了她的无助和孤寂,仍然在怀念着丈夫,看到天空的大雁飞过,联想到大雁传书,不由的自问,云中的雁给谁寄来了信呢?表达了她希望是给自己,深夜仍无法入睡,可看出她对丈夫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终于我还是体会到了爱的无奈,和无奈中的幸福,这种相思之愁是没法消除的,才把它从眉头撵下去,它又到心头上来了,同样才把它从心头撵开,它又到眉头上去了,这自然的相思之愁被她展现的淋漓尽致,写的及为形象,令我感到心痛,深深的替她惋惜。

汪苏泷曾经有一首歌叫《李清照》,更是总结了她一生的经历,让我为之感叹,那凄迷的生活也让我为之心痛,烟锁秦楼,细雨把酒黄

昏后,海棠花是否一旧,声声慢心事谁知否,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一旧,这才下眉头,却又上心头,谁念我终日凝眸,帘卷着西风,惊醒旧梦,人比黄花瘦,一字一句,写出了她经历的情感之路,又有谁不为之感动呢!

从少女的天真娇憨,少妇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到失国之痛、丧夫之痛、悼亡孤寂、念亲怀乡、哀哀欲绝的情感,她的悲剧间接体现了历史的悲剧,让人心痛、惋惜。

篇三:《读《李清照》有感》

教育科学学院经典阅读

读书心得

题 目: 读《旷世才女李清照》有感 学院班级: 教科学院 2012级4班

学 号: 20121242004 姓 名: 李 霞

日 期: 2015年3月10日

联系电话: 15708321970

读《旷世才女李清照》有感

她是一朵旷世奇葩,她是一朵惊世玫瑰。在那样的社会里,有一个女子能诗词歌赋,低吟浅唱,貌美如花,言谈优雅,时而小家碧玉,时而豪爽似男儿风。怪不得赢得了赵明诚的君心暗许,颜垯的默默守候,就连皇帝也曾有过少许爱慕之意。她是一个幸福的人,然而她也是一个不幸的人。

清照是一个幸运的人,一个幸福的人。她遇上了一个万里挑一的赵明诚,叫了一辈子“清妹”叫出了他对她的款款柔情,护她周全护了一辈子。他从没阻碍她的才华横溢、独异思想,而是和她一起品诗论词,醉酒当歌,谈天说地,遨游名家大作,共赏金石碑帖。他们一生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和睦,夫唱妇随。曾经也有许多挫折屏障横在他们面前,但在那封建思想当道,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有一个守候着对方的爱人已是无可多求的了。虽说他没能陪她白头到老,她晚景凄凉,他们没能儿孙满堂,他们的毕生心血最后几乎化为乌有。但他们的记忆永存,他们的美好铭刻,他们的故事永传。后人都知道,赵明诚只有一个李易安,李易安只有一个赵明诚。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简直是无稽之谈,清照彻底证明了它的荒谬。女子也可饱读诗书、知人经视,巾帼不让须眉。在那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众人麻木时,一个弱女子吟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爱国深情;在那颠沛流离的逃途中,一个弱女子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金王爷的丰衣足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女子!可是,她注定是个不幸的人,生存在了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生活在了那三纲五常的封建思想,怎么样都拼不赢那万恶的封建。纵使她的才华千古绝代,纵使她的诗词众人仰慕;但她毕竟是女子,也有那么多人都不看好她,从她的诗词到她的思想都不看好。她终是不得善终,书中最后小女孩孙娘说:“才藻实非女子之事”是对她一生的彻底诋毁。怎一个愁字了得喻示她所有的哀愁及几近绝望。

细看易安居士的一生,虽不及她文采的万分之一却觉得自己骨子里和她有那么些相似。我也希望有一心人,不求风花雪月,不求香车宝马;只求共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共享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共尝人间烟火,生活的味道。我也是和易安居士一样,倔强固执,牛脾气的人,有时候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儿时,妈妈曾让我跪上一整天,我也不愿承认那莫须有的错误。我也看不惯一些人情世故,有些愤世嫉俗,为了我的开心颜,决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可我更幸运,我生活在了可以开怀畅谈的现实社会。那种女子不如儿郎的昧观早已不复存在,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说出自己的观点

看法,可以大胆追求奔向前方。

或许同姓了一个“李”字,从小就喜欢李清照,她的词恬淡清新,读起来沁人心脾。但现在真幸运,可以了解她更多。她不仅是一个旷世才女,也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伟大的女人。

篇四:《读狼王梦有感800字》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狼王梦,看完后我受益匪浅。

公狼黑桑想当狼王,和母狼紫岚一起推翻狼王,可这天黑桑不幸死于野猪口中。紫岚生了5只小狼,一只在初生时,在冰冷的洪水里冻死了,紫岚给大儿子取名黑仔,二儿子蓝魂儿,三儿子双毛,女儿媚媚。因为黑仔像当年的黑桑,所以紫岚宠爱它,想让它来完成黑桑的遗愿,可它却表现出了狼没有的满足感,母狼紫岚的一生是痛苦的,为了使儿子当上狼王,不惜一切代价,至自己的生命。她的不顾一切使它葬送了自己的命,这种品性不是我们该学的,这样害人也害己,当然它的3个儿子也很可怜,不是说它们死的惨,而是它们只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而生,是它们母亲操纵着它们的命运,不能按自己的愿望及生活方式,不能像别的狼自由自在。媚媚是其中幸运的,她是自由的,到最后这个家庭只有她一人能够活下来。

题目取为"狼王梦",我想是因为这不是现实,而是一个"梦"吧。读狼王梦有感800字。最后狼仔也是在睡梦中,与前面相互照应,那么狼仔中是否有一个能成为狼王呢?我只希望,而不是强迫,希望媚媚能懂此理。这里巧设悬念,让我感到意犹未尽。


读狼王梦有感800字(二)

在看这本书前,我一直以为狼是一种凶猛而,残忍,有六亲不认的动物,可自从读了沈石溪写的<狼王梦>这本书之后,让我对狼有了全新的认识。一方面,我很佩服狼的机智,勇敢,有毅力;另一方面,令我吃惊的是,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狼都是在靠自己的本事捕猎,靠它的牙和爪。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都觉得狼不是什么好东西,它嗜血,野蛮,弱肉强食,不可一世,天生贪婪,高傲,有种强烈的优越感,有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气概。让人觉得那么不亲切,那么可怕。但她有错吗?他只是为了生存啊,因为没有人会可怜狼,会施舍狼,他就只能靠自己,这就是它的生存之道。现在,我非常喜欢狼,不单单是喜欢,还很敬佩他。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匹叫紫岚的母狼一心想让自己的狼儿夺取王位,这是他的梦想,也是黑桑一生努力的目标。她不顾一切,千方百计,竭尽全力,虽然希望一次次变成失望,孩子一个个死去,但它没有灰心,因为她是一匹优秀的狼,所以她至死而不悔。我喜欢紫岚,是因为我被它伟大而强烈的母爱感动;我又不喜欢紫岚,是因为它为了一个当狼王的梦想,把孩子一个个推向了绝路,这未免也有些残忍了。

<狼王梦>中有很多地方写到了深沉的母子之爱,其中有着无间的亲情和温柔,显示出一种母性的光芒,这种亲情不仅迷人也迷狼。可是在狼的世界里却表现为无奈的残忍,甚至是一种致命的毒素。文中有一段我印象最深的:"它把全部母性的温柔都凝集在舌尖上,来回舔着蓝魂儿潮湿的颈窝,钟情而又慈祥,蓝魂儿被浓烈的母爱陶醉了,狼嘴发出呜呜惬意的叫声;突然间,紫岚一口咬断了蓝魂儿的喉管,动作干净利索,只听得咔嗒一生脆响,蓝魂儿的颈窝里迸溅出一汪滚烫的狼血,脑袋便咕咚栽倒在地里,气绝身亡了。"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两眼泪水,既可怜小狼蓝魂儿,又为母狼紫岚痛失爱子感到悲哀,同时我也觉得人好自私啊,为了一己私利,毁掉他人生存的权利。好霸道。书中的"狼道"是作者描写的重点。母狼紫岚,在必要时,可以吃掉自己的狼儿;或者为了不让孩子受猎人们的折磨和屈辱,维护"狼道"的尊严,可以一口咬断孩子的喉管,无论如何也要留全尸;甚至眼睁睁地看着爱子在搏斗撕杀中受伤、死去,被饥饿的狼群咬成碎片,也不伸出援手。狼儿们长大后,不必像我们人类说的"礼道"、"孝道"等来回报父母,反而要奴役它们,甚至可以杀掉他们。因为据"狼道"来说,敢于咬死父母的狼才可以成为顶天立地的狼王。


读狼王梦有感800字(三)

<狼王梦>是一部以自然主义观点写的动物小说。它以尕玛尔草原和日曲卡雪山为背景,讲述了母狼紫岚如何培育三只小狼成为狼王的经过,把在大自然挣扎求生存的狼,及因求生存而发展出来的"狼道",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广袤的尕玛尔草原上,一场飞砂走石的大暴雨中,失去了伴侣的狼妈妈紫岚在与猪狗的厮杀搏斗中艰难产下了四只小狼崽。紫岚为了把其中的三只公狼崽培育成狼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紫岚没有成功,最终抱憾离开世界。

书中的"狼道"是作者描写的重点。母狼紫岚,在必要时,可以吃掉自己的狼儿;或者为了不让孩子受猎人们的折磨和屈辱,维护"狼道"的尊严,可以一口咬断孩子的喉管,无论如何也要留全尸;甚至眼睁睁地看着爱子在搏斗撕杀中受伤、死去,被饥饿的狼群咬成碎片,也不伸出援手。狼儿们长大后,不必像我们人类说的"礼道"、"孝道"等来回报父母,反而要奴役它们,甚至可以杀掉他们。()因为据"狼道"来说,敢于咬死父母的狼才可以成为顶天立地的狼王。

用我们的"人道"来说,"狼道"也未免太残忍了,但动物也是讲感情的,哪怕是十恶不赦的狼。紫岚为了自己的儿女,可以放弃自己的婚姻,不再寻找新伴侣,到了生命的最后为儿女而与狡猾可怕的鹰中之王大金雕玉石俱焚,表现出母亲至高至大的一面,这一点无异于们人类。

作者很擅长说故事,情节紧揍,环环相扣,绝无冷场。例如一开始,紫岚的生产,便是在大白狗的追逐下完成的。之后他运用关于狼的知识,把狼充满挫折的成长描写得十分精彩,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而且他在情节的处理上谨守客观原则,没有加入人类的温情喧宾夺主,构建了一个荡气回肠、震撼天地的狼的精神世界。

<狼王梦>让我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了狼,它不是<小红帽>里那可恶的狼外婆,也不是鬼故事作恶多端的"狼精",而是大自然的英雄豪杰,是一种非常智慧的动物。听啊,那凄厉苍凉的狼嚎,唱响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篇五:《读家有感800字》

家,一个爱、温暖、避风港的象征,但在巴金笔下的这个旧社会中的家却是恶魔、监狱、刽子手。

小说中,有很多情节让我感到悲愤,感到惋惜,感到痛心!但我暗暗为自己庆幸,因为吃人的封建礼制已被前人埋葬,我应当感谢他们。在无数的可怜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后,一些可爱的勇敢的人奋起而攻之,打碎了,幻灭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从前饱含女子血泪的旧路我们不会重蹈,这是最大的幸运!

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梅、琴、鸣凤、瑞钰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结果。梅,三兄弟的性格大不相同。作为大哥的觉新样貌清秀,品学兼优,本有着大好的前程与美满的梦,但在吃人的封建礼制面前他不敢背负不孝的罪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着别人难以明了的苦衷,博得长辈们表面上的暂时的友好对待,但他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失去了所爱的梅,失去了贤惠的妻子,失去了无数个反抗的机会,甚至还做过封建礼教的刽子手,逼二弟觉民完婚,但最后,他有了一点觉悟了,他终于帮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这个可怕的?家?;觉民拥有进步思想,但不坚定,他是处在守旧与进步之间,然而,就是这样,他凭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帮助,赢得了琴??一个进步的充满自信的新女性;觉慧,不但拥有进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坚定,他带着一个单纯的信仰,不放弃,向目标大步走去,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有一丝遗憾,觉慧的反抗为他赢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终于摆脱了这个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为了事业失去了爱情,牺牲了一个原本美好的生命。高老爷的封建思想、整个社会制度、整个迷信夺取了多少人年轻的生命!

?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我会和巴金一样记住:青春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岁月中,我们充满了激情,我们的心里洋溢着爱!那么就让它作为我鼓舞自己的源泉吧!


读家有感800字(二)

有一天,我闲着没事儿干,就把书橱里的书翻箱倒柜地整理了一遍。刚整理到一半,忽然翻出来了一本名著??巴金先生写的<家>。我连忙捧起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这本书里面讲了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个大家庭。读家有感800字。在这个大家庭里,不论什么事都得由年纪最大的爷爷决定;不论什么人都得听爷爷的命令。爷爷的话其实基本上都是错误的,因此让好多人结了错误的配偶,走上了错误的前程。于是,爷爷的两个孙子??觉民和觉慧公然起来反抗他。另外,不但在这个大家族里,时时有悲剧发生,大街上还兵荒马乱。在最危急的时刻,家人们逃的逃,散的散,只顾保全自己的生命;把那些无法出走的人留在家中。最后,老太爷又去世了。终于,觉慧实在受不了这抑郁的气氛,在朋友们和哥哥们的帮助,偷偷坐船去了上海??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一个家庭,却由此反映了整个社会的面貌与气象。那时,长辈压迫晚辈,使他们不能够如愿以偿地奔向自己的婚姻与前程,故而突出了昏暗的社会风气。那时,古老的大家族还有不少丫环,车夫等仆人来服务。他们可以把这些仆人送给他们的朋友,也可以让女仆们作其他老爷的小老婆。这真是太残酷了。

这个大家族因为老太爷的?统治?,渐渐地走向衰落:老太爷的儿子背着家人另立门户,被老太爷发现后,便命令他无比羞愧地当着全家人的面打自己的双颊??没想到他竟然服从了,可他仍是屡教不改,不久后又跑到了新家;老太爷又叫觉民跟另一个富家女结婚,可觉民早已喜欢上了他姑母家的那个小姐,于是他就反叛,在弟弟觉慧的帮助和掩护下藏到了朋友家,直到老太爷临死的那一天才露面??多么黑暗的家庭统治呀!

现在的社会,已经把封建社会的社会风貌大大改变了;儿女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独立成家立业,美满地结婚生子。这样的社会,长辈与晚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长辈尊重晚辈,晚辈孝敬长辈,晚辈长大成人后,还能有更好的未来。古代的封建社会与现代的新社会相比较,差异有多大啊!


读家有感800字(三)

这两天都在看巴金的<家>,没事翻来看看,也摘抄了不少。说来惭愧,要不是今天要写读后感,可能这本书还得再陪我几天。为了这篇读后感,我可是煞费苦心,早上老早起来了,刚睁开第一只眼就开始看了,还有半本呢,今天必须完成。

言归正传,<家>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我看的第一部巴金的书。总的来讲,本书还是挺具有特色的。

<家>一书是写在中国社会剧烈大变革时期一代青年走过的历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然而,他们所走的人生道路有所不同。

小说中的人物有许多,其中有的及其专横,高老太爷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高老太爷是巴金笔下个性鲜明,内涵丰富复杂而又富于立体感的封建家庭统治者形象。他可以随意给人定罪,胡作非为。他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和封建道德的化身,是典型的封建势力的捍卫者。

小说自来就由矛盾构成,和高老太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觉慧是作者竭力塑造的形象。巴金在他的序中这样写到:?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想,看到了社会的弊端。同时,他敢于反抗,并且最终冲出了那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的束缚,乘着不停东流的绿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巴金笔下的<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动荡的社会。在封建社会日趋瓦解的时代,有些人选择了固守,然而大部分人,选择了顺着时代潮流的方向。封建社会是黑暗的,所以书中闪耀着的青春的色彩,自然成了一个亮点。

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乌云?,但它永远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辉。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迸发出应有的水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