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国史读后感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18    阅读:

《国史概要读后感》
国史读后感 第一篇

历史,在变革中发展

----读《国史纲要》感变革对历史的推动

近来,读了樊树志先生的《国史纲要》,对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读史,的确可以使人眼界开阔,思考良多。特别是《国史纲要》这本书,它对中国古代史的陈述,起自史前时代迄至清代,以全新的方式,简洁明了的风格,将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当我看完这本书后,依然无法抹去脑海中关于历史的一幕幕场景:或是那三皇五帝的传说,或是那大漠长烟,战火连天的汉时匈奴„„然而,这一幅幅画面辗转交替,却在我的脑海中形成这样一个结论。历史,正是由一场场变革而组成,而文明,也是在变革中得以产生。

中华文明的确立,是中华思想由“大同之世”到“小唐之世”的变革。夏的建立,确立了中华文明,而同时,禹移交王位时,传子而不传贤的做法让“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可以说,在夏之前,人们心中向往,并渴望建立的是一个不分彼此,没有争斗的和谐而温馨的社会图景。但自从禹建立夏王朝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兮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利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也许,有人会问,这也是社会的进步?“天下为公”难道不如“天下为家”?但是细细想来,在古代社会,真正的“大同”又怎么可能有确立并长久的发展,尊重历史就是尊重历史的内在规律,而在那个远古的时代,伴随社会的发展,伴随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国家机器的诞生,“家天下”的夏王朝的出现,更成了一种必要,成了推动历史发展,文明进步的必需品。

春秋时代的战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种历史的进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从成王,唐王,昭王,穆王到共王,出现了太平盛世,以后逐渐衰落。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逃亡,朝政申请诸侯共管,再后来,周王迁都,周也渐渐失去控制四方诸侯的力量,进入了一个动乱时期,即春秋时期。春秋时代的列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而是西周国家瓦解后的残余。而春秋时代的列国争霸,从本质上讲,也只是诸侯争当周王的代替品,争当中心或中央。于是,有人便提出了“春秋无义战”的观点,但在我看来,事实却并非如此,“春秋无义战”的观点完全是片面的。正如《国史纲要》书中所写:“春秋无义战”的观点产生的原因是它没有摆脱周天子的立场,争霸并非坏事,而是好事,争霸的结果,一方面国家形态由西周瓦解后出现的不完整功能、结构,转变为完整的主权国家;另一方面国家形态摆脱了血缘组织的残余,转变为领土国家。这是历史的重大发展和进步。况且,不得不提到的是:乱世出英雄!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股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漏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这无形的引发了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而这场百家争鸣中涌现出的人们无疑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直到现在。所以,春秋的战乱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历史上的一块宝藏。【国史读后感】

另外,战国社会的翻天覆地的法制变化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件大事。春秋末期“君子”陵夷,政权易手,先前的封建秩序早已荡然无存,社会结构的变化引起政治制度、经济体制、观念形态方面的相应变化,继春秋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大变动时期,春秋时代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已经烟消云散,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而消失了,新的阶层取而代之,战国时代各国新兴的统治者,无不关注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威,这一时代,纵横捭阖,波谲云诡,兼并战争

不断,各国必须集中一切力量为生存而奋斗。于是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的大变动,纷纷进行变法。魏国任用李俚为相国,搜集各国现行法律,编成《法经》,而赵国的改革,则是在“选能举贤,任官使能”,“节约俭用,察度功德”的同时,“以仁义,约以王道”。而楚国的吴起则是针对楚国官场的歪风邪气,大力整顿,而这也使楚国迅速强盛,成效卓著,同时在秦国,商鞅也发动了两次变法,使秦国一跃而成为强国。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振兴了自己的国家,更是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步。

秦的大一统,一场充满暴力的统一活动,为中国历史开创了新纪元,秦昭王时代的统一战争是残酷无比的。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白起大胜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公元前297年鄢之战,白起引水灌城,淹死楚国军民数十万;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白起大胜赵、魏联军,斩首十五万;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主力四十五万。正如孟子所说“杀人盈野”、“杀人盈城”,但是其直接后果是严重削弱了这些国家的战斗力,奠定了此后秦国取得统一战争胜利的基础。终于,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陆续灭亡了燕、赵、韩、魏、楚、齐六国。从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

秦的统一是重大的变革,而秦覆灭的过程更是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一笔。公元前209年,担任屯长的陈胜、吴广一行九百人被征发到渔阳屯戍,行至蓟县大泽乡遇上几天的滂沱大雨,无法按期抵达渔阳,按律将处死刑。于是陈胜、吴广铤而走险,揭竿而起。这次起义虽然没有胜利,但也带来了农民起义的曙光。不久,项羽、刘邦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在真生了西楚霸王项羽后,刘邦称帝,建立了汉。这种称帝的方式,既不同于以前的传位,也不同于秦的统一,完全是以叛乱的形式夺权,是一种新形式。

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看到了一场又一场的变革,有的是政治制度上的改进,有的是思想文化上的繁荣,也有法制的变化,文明的转变,这些变化目的不同,形态各异,但无疑都将历史沿着一个方向推进。而那个方向,则是前进。

读《国史纲要》,我看见了历史,而这历史中,我看到最多的则是变革,变则通,相信正是有了变革,才有了历史的丰富多彩。

10102130224【国史读后感】

孙珊

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国史概要读后感》
国史读后感 第二篇

国史概要读后感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培根在《论读书》中如是说着。可见读懂历史的作用举足轻重。

这个暑假的历史书单上推荐了几本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历史著作,《中国大历史》之前寒假时已大致看了一遍,便想着选择其他的书来看,所以把这些书从图书馆借来都大致浏览了一下。《万历五十年》以它的气势磅礴的,富有神秘色彩的标题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然而这部煌煌8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仅仅是记叙了万历王朝五十载的朝野兴亡,阐述了明清鼎盛之际社会矛盾和文化纠葛的复杂而尖锐,沧桑之变,似在瞬间,在想要了解和通晓中国历史上并不尽人意。于是便举白旗投降。所以我最终选定了樊树志先生的《国史概要》。

翻开书的目录就发现这本书不同于其他历史教科书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政治、经济、文化顺序的古板模式,它从史前时期一直叙述到清朝末年,也别出心裁的在前言中提出了几个有趣的观点。而后采取了很多小标题,分设专题,推陈出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虽然限于篇幅短小,文章言简意赅,但是每一个小标题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看似独立但却环环相扣。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自由选择,而不必拘泥于书本的顺序,真正做到了随意阅读。 除了结构方面,在行文流水的刻画中,我认为樊树志先生的《国史概要》另一大特点就是它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寥寥数字然而却也能够平铺直叙,将一件件故事娓娓道来,平易近人,简洁明了。并不是像《中国大历史》中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提出了极其严密和细微的思考与论证。总体给我的感觉有点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几个单纯意象的简单组合,便巧妙地将苍凉悲凉的景色,沧桑郁郁的人生展现在字里行间。《国史概要》也是这样,它的笔触精炼,却道出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以其精密的逻辑纹理吸引读者的眼球,严谨中却不乏趣味性。

从内容上来说,《国史概要》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述,起自史前时期迄至清代,内容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发展史模式,而是展现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以此作为国史主线,演绎出新意。

这本书属于普及性质的,以短小篇幅给人以概览,所以叫做概要,行文内容基本属于灌输讲述式,没有特定深入的研究,没有长篇大论,细致入微的论述。所以我认为这本书作为一本历史爱好者读物十分有帮助,非常具有系统性的概括和总结,可以大致了解到整个中国历史,也没有突出的不足,这是《国史概要》最突出的优点。另外比起《剑桥中国史》那样的鸿篇巨制,和《中国通史》,《上下五千年》等版本众多,从小就耳濡目染的这些史书来说,这本书更适合在现在阅读。

说历史,是对历史书写者是良知的考验,而对后人来说,历史的阅读者是判断力的严峻考验。历史,能在多大程度上忠实历史事件本身,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事实真相,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取决于撰写者个人的学术良知。而本书的作者让我觉得能够以比较客观的视角来叙述。

在读了樊树志先生的《国史纲要》,感觉对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读史,的确可以使人眼界开阔,思考良多。特别是《国史纲要》这本书,它对中国古代史的陈述,起自史前时代迄至清代,以全新的方式,简洁明了的风格,将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当我看完这本书后,依然无法抹去脑海中关于历史的一幕幕场景:或是那三皇五帝的传说,或是那大漠长烟,战火连天的汉时匈奴等。然而,这一幅幅画面辗转交替,却在我的脑海中形成这样一个结论。历史,正是由一场场变革而组成,而文明,也是在变革中得以产生。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看到了一场又一场的变革,有的是政治制度上的改进,有的是思想文化上的繁荣,也有法制的变化,文明的转变,这些变化目的不同,形态各异,但无疑都将历史沿着一个方向推进。而那个方向,则是前进,是发展,是进步。

中华文明的确立,是中华思想由“大同之世”到“小唐之世”的变革。夏朝的建立,正式确立了中华文明的起源,而同时,禹移交王位时,传子而不传贤的做法让“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可以这么说,在夏之前,人们心中向往,并渴望建立的是一个不分彼此,没有争斗的和谐而温馨的社会图景。伴随社会的发展,伴随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国家机器的诞生,“家天下”的夏王朝的出现,更成了一种必要,成了推动历史发展,文明进步的必需品。

【国史读后感】

春秋时代的战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种历史的进步。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振兴了自己的国家,更是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步。 秦的大一统,一场充满暴力的统一活动,为中国历史开创了新纪元,秦昭王时代的统一战争是残酷无比的,包括后来的商鞅变法亦是如此。但也由此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这样的奇迹。【国史读后感】

秦王朝的统一是历史上一次浓墨重彩的重大的变革,而秦的覆灭的过程更是历史上有印象深刻,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笔。

【国史读后感】

读《国史纲要》,我看见了历史,而这历史中,我看到最多的则是变革,社会在变,国家在变,制度在变,人民在变,历史长河中,我们无数次经历着变革,变则通,我相信正是因为有了变革,才有了历史的丰富多彩。

高二五班 苏美允 4号

《国史大纲读后感》
国史读后感 第三篇

【国史读后感】

国史大纲读后感

《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力求通贯,便于读者明嘹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本书成于艰苦的抗战年代,作者的忧患之情跃然纸上,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作用。著者钱穆(1895.7.30-1990.8.30)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江苏无锡人,原名恩,字宾四,民元改名穆。先生家世贫苦,幼时丧父,中学毕业即无力求学,以自学名家。原任中小学教师,1930年后执教于高等学府,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大学等校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其代表著作有:《刘向歆父子年谱》、《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学私言》、《朱子新学案》、《中国学术通义》、《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等。著者毕生著书70余种,约1400万字。著者在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 《国史大纲》的《引论》甚为重要,表达了著者的文化观、历史观与方法论。他指出,研究历史,撰写中国通史的目的在于:(1)能将我国民族以往文化演进的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的人们提供所必要的知识。(2)应能在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今中国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的人所必备参考。前者在于积极的求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的源泉,为全部历史所由推动之精神所寄;后者在于消极地指出民族最近病痛的征候,为改进当前方案所本。这是钱穆撰写此书的主旨。 著者以独特的眼光注意把握时代的变迁,如战国学术思想的变动,秦汉政治制度的变动,三国魏晋社会经济的变动等。近代史学诸流派在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和社会经济三方面研究的结论大体上是:在政治上,秦以来的历史是专制黑暗的历史;在文化上,秦汉以后两千年,文化思想停滞不前,没有进步,或把当前的病态归罪于孔子、老子;在社会经济上,中国秦汉以后的社会经济是落后的。钱穆的通史研究在立论的标准上反对以一知半解的西方史知识为依据,主张深入理解本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个性与特性。他又以整体与动态的方法,把国史看作是一不断变动的历程。他认为,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学术思想是发展变化着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政治制度而言,综观国史,政治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封建(分封)统一到郡县的统一(这在秦汉完成),由宗室外戚等人组成的政府演变为士人政府这自西汉中叶以后到东汉完成),由士族门第再度变为科举竞选(这在隋唐两代完成),考试和选举成为维持中国历代政府纲纪的两大骨干。钱穆十分注意中国行政官吏选拔制度、士在文治政府中的地位、政治权力与四民社会的关系。就学术思想而言,秦以后学术,不仅从宗教势力下脱离,也从政治势力下独立,渊源于晚周先秦,递衍至秦汉隋唐,一脉相承,历久不衰。北宋学术的兴起,实际上是先秦以后第二次平民社会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新气象。就经济而言,秦汉以后的进步表现在经济地域的逐渐扩大,而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政治建设逐渐平等相伴而行,尽管在历史上快慢不同,但大趋势是在和平中向前发展。钱穆也分析了阻碍中国历史发展的“病态”。如中唐以后的社会是一个平铺散漫的社会,政治仍为一

种和平大一统的政治,王室高高在上,社会与政府之间的相隔太远,容易招致王室与政府的骄纵与专擅。又如社会无豪强巨富,虽日趋于平等,然而贫无赈,弱无保,其事不能全部依赖于政府,而民间又苦于不能自振。再如政府与民间沟通在于科举,科举为官后出现腐败等。这都是中唐以后的病态。宋儒讲学主要是针对这种种病态而发。然而宋以后不能自救,中国政治进一步遭到损害。明代废除宰相,尊君权,以及清朝统治,皆背离了传统士人政治、文治政府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中的病态。挽救这些病态则需要一种“更生”。这种更生是国家民族内部自身一种新生命力的发舒与成长。钱穆认为,我民族数百世血液浇灌、精肉培壅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充满了生机,不仅能挽救自身病态,而且能回应西方文化挑战,争取光辉的前途。另外,钱穆先生还针对中国的民主进行了评判。有人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没有民主,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生活在专制之中,但是先生不是这样人为的,因为在封建社会中,民主也是存在的,只是不如现在这样透明和开放而已。毕竟,在同时代的各国之中,中国的封建社会还是很民主的。在中世纪的各个西方国家中,很大的一部分国家是家族世袭制,相对来说,那更加没有民主了。只是在近代,西方的国家踩在其他国家的肩膀上,才积累了财富,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政策。中国在封建社会之中,科举制度是民主的很大的代名词。科举制度是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参加的,我们姑且不论这种科举制度的好坏,但是这种制度确实给了寒门子弟登入仕途的道路,影响深远。

《国史大纲》至少在五个方面作出了开创性建树:其一,标志着钱穆史学体系的形成,使他从20世纪上半期居于主流的以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为代表的“新考据学派”中突围出来,实现了他从疑古到信古、从考据到义理、从历史研究到文化研究、从考史到著史的历史性转变。其二,钱穆第一次明确地把文化、民族与历史三者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历史就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展开和演进,研究历史的目的不但要厘清历史事实,更重要的要弄清事实后面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进而形成自己既有别于新考据学派,又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型历史观,成为二十世纪文化民族主义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三,钱穆从强调文化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基础出发,对新考据学派所持的史学观进行了批评,集中彰显了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这对抗战期间以史为鉴,从民族的记忆中找回自尊和自信,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唤醒沉睡的国魂,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四,作为一部章节体兼顾纲目体的通史著作,突破了传统史学著作只重政治制度的纲目体例,全方位展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全貌,鲜活了历史事实,还原了历史真相,这种全新的著史方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治史人。其五,以史学为路标拓展新儒家思想,既突出儒学精髓,又接扬春秋传统,与以哲学思想为路径的梁漱溟、熊十力等现代新儒家交相辉映,建立了一柱擎天的新儒家史学。

总之,先生的思想,发人深思。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