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群山回唱读后感

编辑:ruan18650468816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20    阅读: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文档频道与你分享!

  群山回唱读后感

  【篇一】

  故事的尾声,两个帕丽喁喁私语,年轻的帕丽对姑姑说:“我常把我俩想象成两片树叶,从同一棵树上飘落,被风吹散,相隔数里,却仍然找得到深深纠缠的树根。”“对我来说,情况正好相反。”年老的帕丽扣住侄女的手说:“你说你能感到我的存在,我体会到的却只是一种缺失。一种没来由的模糊的疼痛。我就像一个病人,跟医生讲不清什么地方疼,只是觉得疼。”年老的帕丽的兄长、年轻的帕丽的父亲阿卜杜拉在躺椅上用胳膊肘撑起身体,揉揉眼睛,看着她俩。“你们这俩丫头在鼓捣啥?”他咧开嘴笑了。

  “神秘的命运/知晓每一粒尘埃的一生/让我们讲述我们的故事/有如一粒微尘”阿卜杜拉和帕丽小的时候,他们的爸爸萨布尔常常会给他们念鲁米的诗,但是他们更喜欢听爸爸讲故事,故事里有精灵和魔鬼,有贪婪的国王,也有聪明的农人。在他们看来,小小的村庄沙德巴格就是全世界,爸爸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粒尘埃。直到爸爸为了不让孩子再在冬天里冻死,而把帕丽卖给了喀布尔一个富裕的家庭做养女。临走的那天晚上,爸爸给阿卜杜拉讲了一个魔王进村的故事,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末了他说:“这是最好的选择。像所有已经过去的事情一样,随后它会过去的。它过去了。”

  纵使阿卜杜拉和帕丽百般不愿,他们还是被分开了,像微尘一般被吹落到天涯海角。直到五十多年后,命运让他们重逢。卡勒德•胡塞尼将和兄妹俩有关联的几人的故事串连起来讲给我们听,一粒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聚合在一起,散发出珍珠般的光彩。这是作者对小说技法更加圆融大胆的尝试,是古老的《一千零一夜》的讲故事传统和西方叙事手法的一次巧妙结合。多线索多视角的推进精确平稳,恰如一曲多声部的动人合唱,让我们再度沉迷。

  从没有哪本书像《群山回唱》一样让我如此清晰地看到人的本质——我们只是一块零碎的拼图,在我们身上,总有一个缺失的部分。如果没有其他的部分,我们永远感到自己是不完整的,就像在空荡荡的山谷中呐喊却没有回响。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其他的部分,让我们确定了自己与他人、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是他们教会了我们爱、责任与牺牲,是他们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是谁。

  就像故事中的帕丽终于找到了离散多年的哥哥阿卜杜拉,弥补了双方人生的缺口;帕丽兄妹的继母帕尔瓦娜和自己的孪生姐妹马苏玛,尽管有过嫉妒和伤害,双方还是为彼此互相牺牲和成全;兄妹俩的舅舅纳比,夹在对主人妻子的单相思和主人对他默默的同性之爱中,明白了爱和责任的真谛……牺牲,横亘在这些不尽相同的故事里的主题都是牺牲。如果你想要幸福,你必须首先要做好牺牲的觉悟。这就是关于幸福的残酷真理,它需要你用爱与责任来交换。然而,如果生命中有那么一个值得为之牺牲的人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故事中帕丽的养母妮拉是一个特例,一个美丽多情、才华横溢的女诗人,身心却承受着最严重的缺失。她不停地用爱情、香烟和酒精来填补自己的空缺,她甚至用帕丽来填补自己不能生育的空缺。然而她都失败了,因为她一直在索取爱,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先付出一些爱。她追逐幸福,却不断地从责任中逃离,直到逃无可逃。她始终是一块孤零零的拼图。

  我们也许都曾经孤身一人迷失在连绵的群山之中,但只要我们呐喊出声,群山间的回音会回应我们,连绵不绝。它们会填平我们的不安与忧惧,指引我们找到回家的路。我们不会孤单,我们不再孤单。

  【篇二】

  卡勒德.胡赛尼三本小说的最后一本,在字里行间找了若干回,才找到,抱着极大期待,但不是我的菜。看小说,我大约习惯了平铺直叙,情节中自有高潮起伏,但此小说不是。个中.人物分章节,虽然人物中都有关联,但要细细看下去才能领会。但觉得有些人物没有必要写的。通常读者只会关注主人公,就像追星的人只看明星,不关注为其伴舞的人。匆匆翻完,尚记着情节,速记下。

  阿卜杜拉妹妹帕丽被她们的后妈的哥哥纳比卖到他的主人家,主人居然爱纳比,纳比却爱着主妇,主妇后带帕丽离开阿富汗去巴黎过别样人生。纳比照顾主人到死。阿卜杜拉在阿富汗战争后从巴基斯坦到美国。纳比的邻居也去了美国与阿卜杜拉有一点小交集,但不知道彼此经历。纳比死后,联合国某组织的人住在他的房子里,此人从互联网找到帕丽,帕丽回阿富汗,找哥哥,没找到,又找同父异母的弟弟,没有找到,书中暗示此人已死。但帕丽后来找到阿卜杜拉,但阿卜杜拉已不认得她。 人物让人唏嘘,但时间稀释了国破家亡离愁别恨。书中出彩的是纳比的一些经历,最让人揪心的是一个叫罗诗的女孩一家惨死,凶手却是其伯父,为了财产。

  总之,此书较作者前两部,虽是同样的大背景,追风筝的人故事不多,背景便很突出。灿烂千阳也是因大背景让故事很合理。最后这部群山回唱大背景便不突出了。然人物又多,作者驾奴起来有些吃力,看者更吃力。甚至背景都没介绍,若非了解阿富汗的背景,一定觉得不太合理。

  怎么说呢,若用照片比喻,在同样的背景下,追风筝的人就像两个少年的合影,还不是全身合影,因而两人都很清楚。灿烂千阳则像一个家庭的合影,而群山回唱就是一个年级的毕业照。效果可想而知。

  最后,胡赛尼的书还是不错的,虽则只有三部,却可以了解一些身边国家的人物命运。阿富汗有幸出了胡赛尼,还好此人在美国,否则也不可能写下这样的故事。同样动荡的利比亚伊拉克却难有一本好小说来反映悲苦的民众了。

  【篇三】

  在阿富汗,一年所有的日子都只会在寒冷和炎热的极点之间徘徊,干旱是它恒久不变的协奏曲。虽然多山,却寻不着一点苍翠的痕迹。只有一道道表面光滑而坚硬的沟壑记载着岁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故事。卡勒德•胡赛尼,这片土地上一位杰出的作家,这本《群山回唱》便是他所撰写的一曲阿富汗关于家的歌谣。

  书里的家庭没能享受一千零一夜那些美丽故事的温馨。两个孩子记忆中生母的模样早已模糊。辛苦维持生活的父亲和继母又迫于贫穷,把家里的小妹妹帕丽在其舅舅的牵线搭桥下,卖给了无法生育的富裕人家。卖掉孩子的钱买来了预冬的食物,甚至还有村子里一般人家里难以见到的煤油和暖炉。一家人各自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很快,战争来了。苏联人、军阀、塔利班还有美国人接踵而至。国破家亡,人们不得不四处逃亡,流散,本来团圆的一家人,只能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互相寻找和思念。最后,用尽一生来寻找帕丽的哥哥在疾病的折磨下已经认不出自己眼前妹妹的模样。只有当初兄妹俩最喜欢的儿歌还留在他的口中,如同旧时在阿富汗的群山里那般回唱。

  无法相认固然遗憾,可这已经是足够好的结局了。一个离散了数十年的家庭最终得以在异国的土地上重聚。在分开的日子里,家族成员分别走上了几乎完全不同的道路,涉足于不同的阶级。一个人物,一个场景,没有主角和配角的区别。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生活的主角。场景也跟着切换,繁华的巴黎,安静祥和的加利福尼亚不停的在与战火中的喀布尔对比着。兄妹的思念、主仆的关切,表亲之间的羁绊以及战火中护士对孩子们许下的承诺与谎言、背叛和暴徒们疯狂的行径对比着。甚至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断的与这故事对比着。我们不禁为自己拥有温暖的家而庆幸。没有经历过战火,灼热的子弹撕开身体时的那份疼痛难以想象,也难以体会乱兵敲响大门时的无助和惊恐。可作为铁路人的我们也不得不经常品尝着与家人别离带来的痛楚。所以,当谈到家和亲情时,每个铁路职工的话语中都流露着相同的暖意。这份温暖帮助故事里的人们穿越了国界,迥异甚至冲突的文化和炮火纷飞的战场。这份温暖也帮助过我们,克服了许多未曾想像过的困难,坚守在各个岗位上。难免有时候,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会怀疑,觉得家里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觉得我们对于亲人们变的无足轻重。而这本书提醒了我们,家中的亲情和爱一直在群山间回响。

  • ·吃狼奶的羊读后感(共5篇)(2015-08-30)
  • ·兔王圆点点读后感(共8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 读后感(共3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读后感600字(共9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 读后感(共2篇)(2015-08-3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