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编辑:zhangyanq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5    阅读:

  2009年12月于娟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病中日记,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并发出"买车买房买不来健康"的感叹,引起网友关注和众多媒体热议。于娟于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众多网友在网上进行追悼。一个年轻生命,在生死的边缘,用生命写下病中日记。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为大家整理的《此生未完成》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我是奔着励志或情怀小说读的。《此生未完成》,看题目必定是人生苦短,不必悲春伤秋,长吁短叹,必定有活出自己精彩的励志段落,看完会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读着读着,我却好像变成了安静的聆听者,有一个人絮絮的在你身边讲着她的经历,不悲不伤,不起不伏。读着读着,心情就慢慢沉了下去,那个絮絮的人,讲着自己的事,纠着别人的心。《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癌症的痛苦不是常人能体会,就算我亲眼见过,也没有作者的细细道来这样触动,我看在眼里却抓不到它的具体形态,我现在抓到了,却又看到了在这苦痛背后的,世间百态。

  关于看病

  “倘若我真的排队等到3个星期,那么现在我的新坟已生绿草了。”

  作者于娟的老公光头通过挪威使馆上班的乔乔找到了肖医生,把时间从等三星期提前到后天。如此,又通过朋友小宋找医生,后又打电话给政要红人梁老师帮忙随便哪里能住院一夜。“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用时找不到。”当光头四处找人,托复旦人文的院长彭老师都无可奈何的时候,又找到了作者挪威留学的师兄老邱,终于进了瑞金医院环境恶劣的急症。此间痛苦,对于一个癌症晚期病患来说,无疑是常人无法忍受的。当光头终于找到J医生,直至瑞金医院20楼病房的时候,我想即使是痛苦的刚刚开始,作者那时候的心情也是仿佛所有病痛都瞬间消失那样的欢欣雀跃了。

  世间多少癌症病人,没有乔乔,没有小宋,没有老邱,不认识政要红人,不认识复旦院长,不认识J医生。这时候的人到用时方恨少是多么绝望。所以,有没有钱看病那是后话,轮不轮得到看病,居然才是首先要解决的。忍受着病痛的那些人,揣着全家一辈子的血汗甚至举债累累的积蓄,想要拼命送出去,却最终只能新坟生绿草。

  关于药品。《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这物件神奇不仅仅是说它威力无比,超过了一支千元以上的美国日本所有的进口药,而是神奇在它只有0.14人民币。它太便宜,所以医生不开,医院不卖,药房不售。”

  “今天你有没有960?”960是价格,很多病人吐到不行就会忍痛在医院买这种美国进口自费药。然后很多时候不是所有人都有效的。光头的师母得的肠癌,吐得非常厉害,开始什么止吐药都不管用。师母的女儿是美国的医学博士,她找到了一种大家都很难知道的神奇止吐针,它止住了师母翻江倒海的吐,它只有0.14元人民币。

  然而,一般人找不到这种药。有多少人家里有个美国医学博士,或者懂医学的。大多数人能得到的只有2.5万一支的赫塞汀,3200一包小豆奶大小的泽泰,960块的止吐针。0.14元人民币这样的价格,本身就是一个逆天的存在,无关它是否有效,无关它是否救命。

  关于人性

  “此后的日子,我们开始呕吐,杨神医说,对的对的,就要这样吐,这样反应证明药物有效,是好事啊。过了几天,我们开始吐白沫,杨神医说这是癌细胞,好事好事呀。再过几天,金伯伯和刘姐姐开始咳血,李忽悠说,很好很好这是体内的残血。”

  于娟是博士。杨神医是无证校医。一方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方有泯灭的人性良知。黄山上,无良骗子无疑在病人生命的最后一刻,再撒上一把痛苦千万倍的伤口盐。世间就是这么不公平,这些人安逸的活着,善良的人遭受苦痛。记得我婆婆生前,是肠癌。在快要灯枯油净之时,公公几经碾转托人找来了一个神医。公公恭敬的请他帮忙诊断一下,那个神医看了一眼婆婆,说了几句宽慰的话,就拿出一盒“神药”,天花乱坠的推销了起来。公公和婆婆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深信不疑。最终公公以高价买下了那盒“神药”。是的,我并没有阻止。现在想来,也许那时候我是没有判断力的,就算我站在一旁深深疑惑,就算家里已经负债累累,我也不会阻止公公高价买下“神药”,因为那时的婆婆对生命又有了希望,重新燃起了斗志。骗子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吧。

  关于环境

  “我真正体会到空气污染是07年从挪威回国,在北京下飞机的那一瞬间,突然感觉眼睛很酸,喉咙发堵,岗布的话犹然在耳。”

  这个问题太大,大到一个环境经济学的博士都难以分析。因此我更无法分析,只能说

  这不仅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每一个人的问题。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要保护。

  关于正能量。《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我们看到了于娟的坚强,于娟积极的人生态度,她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不忘回馈社会的精神。我们生存的社会还不够完美,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改变些什么。于娟给了我们正能量,我们要循着这个步伐,继续走下去,一部分人的力量是薄弱的,还需要很多的人,更多的人。弘扬社会美德,铲除社会垃圾。这样我们生存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作者:殷婵娟

  • ·小学作文:水浒第一回读后感(3篇)(2015-07-13)
  • ·小学作文:《笑猫日记》读后感(2015-07-17)
  • ·作文夏落的网6篇200个读后感(2015-07-17)
  •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作文3篇(2015-07-17)
  • ·《城南旧事》读后感 800字(2015-07-20)
  • ·《忠诚与背叛》读后感 800字3篇(2015-07-21)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