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灿烂千阳读后感三篇

编辑:huantt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31    阅读:

  《灿烂千阳》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二本小说,出版之前即获得极大关注,2007年5月22日在美国首发,上市仅一周销量就突破100万册,赢得评论界一致好评,被很多评论家赞誉为“超越《追风筝的人》的伟大作品”。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灿烂千阳读后感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 灿烂千阳读后感

  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

  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这段诗歌节选自17世纪著名诗人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赛依伯的诗《喀布尔》。胡塞尼就是用了这首诗里的一句"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作为他第二本畅销小说的题目《灿烂千阳》。在诗歌里,灿烂的太阳是用来比喻美丽的喀布尔的妇女,正如小说里那些可怜可爱可敬的阿富汗的女人们。

  私生女玛丽雅姆在十五岁那年,为了更贴近父亲的生活,不顾母亲的阻止,执意离开她们生活的泥屋,去山下父亲的家等待父亲。但是父亲打发司机将她送回,而在家门口,她的母亲娜娜因为女儿的离开而绝望地吊死在树上。这给了对父亲还抱有幻想的玛丽亚姆近乎于死亡的打击,她终于懂了母亲所说的父亲的虚伪。在被接去父亲家没几天,父亲的几个妻子就将她嫁给喀布尔的一个老鳏夫拉希德,而她的父亲在这事情上的懦弱,让她至死不能谅解。在与老丈夫生活的十几年,玛丽雅姆怀了很多次孩子,但都不幸流产,这让粗暴的近乎是野兽的丈夫对她进行了为所欲为的虐待。玛丽亚姆以为她的生活就将如此黑暗的过去,一生不得光明。就连十五岁前父亲的探视和陪伴都是伤害她的回忆,那是辜负母亲的不能饶恕的折磨。直到莱拉出现。

  莱拉是玛丽亚姆和拉希德的邻居,一个比玛丽亚姆小十几岁的小女孩。在阿富汗的战火中美丽的她失去了疼爱自己的双亲,又在拉希德的谎言下,以为失去了爱人。因为怀了爱人的孩子,不得不嫁给拉希德这个可悲可恨的男人。两个女人不但要经受战火带来的不安和困苦,还要忍受拉希德这个男人的虐待,还要总是陷在对往事的悔恨对爱人的思念当中。玛丽亚姆对莱拉从一开始的敌视,到被莱拉从拉希德的毒打下拯救,她从心里慢慢接受了莱拉这个纯真的女孩,她给予她一个母亲般的爱护。当拉希德对莱拉进行伤害的时候,她挺身而出将拉希德打死,并全力维护莱拉,让她与爱人离开是非之地,寻找他们的幸福。玛丽亚姆用生命换取莱拉的幸福,这在玛丽亚姆来说可能是简单,很正常,因为她觉得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莱拉和她的儿女们给予的,她平静接受死亡。

  胡塞尼的小说总是这样,用最残酷的情节,来展现人性的美好,在血腥的过程后,给读者一个带着眼泪微笑的结局。玛丽亚姆的父亲给玛丽亚姆留下一封忏悔的信,这让读者在为玛丽亚姆悲戚的时候稍感安慰。玛丽亚姆和莱拉是彼此的灿烂太阳,在困苦的生活里给予彼此慰藉,依靠。女性的伟大在两个卑微的命如蝼蚁的女人身上象阳光一样辐照着读者的心。给予,永远是得到幸福最好的途径。

  一定要找来《灿烂千阳》一读。好久没读小说了。

  篇二 灿烂千阳读后感

  去年寒假在家读完了《追风筝的人》,现在读完了《灿烂千阳》,感觉两个故事都令人震撼,让人深思。我想,没有什么能比战争更加给人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的胜利远远比不上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悲痛。或许我们会在各种电影的感染下,对英雄充满敬佩和向往,但是,真正面临和经历过战争的人相比,电影描述的任不够真实。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又是何等的深重啊。没有食物,疾病蔓延,残疾,死亡,冷酷,凶暴,阴险……随战争一起滋长。能避免战乱,实属不容易。人的贪婪和野心无时无刻不不助燃着战火。战争中受苦的人,他们能活下来,是万分艰难的。和平只有经历战争的人再懂得其珍贵。

  在读《灿烂千阳》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人性在灾难面前则会尽显,求生的本能会使人们干出疯狂的事来。世界越来越动荡,大国强国的人民的美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是建立在他国人民的生命上。放眼望去,由战争,可以进一步深挖人性,看到的是血腥的自然法则和人性道德的共存。弱肉强食的同时又存在帮助弱者的力量。没有这力量,人类与野兽的距离也就不明显了。这力量的根源,是一种爱,我们可以谓之“博爱”。

  我们可以自己问问自己,是否具有博爱之心。看完这两本书,我先想到战争,随后又考虑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灾难中,又思考人的本性,作者也将人的本性在两本书中一一展现。思考人性,又进一步想到了人类的前进道路。由此,想到的是如何拯救人类自我毁灭的方法,因为,不论多么文明的国家,都会有从盛转衰。人类的盛衰在于自己的认识。这是取决于人类整体而不是少数智慧者。因此,我很想知道人类本身与战争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与自己今后所面对的毁灭之间的关系。人类自身具有毁灭自我的性质,就是说,人类的毁灭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作为关系密切。但是,人类仍然具有其它生物所没有的特性,人类能反省,会改正,能学习,能吸取教训,能有智慧的思考。我相信,人的好品质与恶性是有一样强大的力量,能让人存活下去。因为人类仍然有好的本性,能让其获得不可小视的力量,从而生存下去。或许,人类会毁灭,但不会消失。人的恶劣行径的确与日俱增,人人都是有自私的一面,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矛盾。我想,要思考出这些东西的根本需要花很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我是很愿意去思考,想弄明白宇宙,人,生物,以及世间的种种奥妙。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这的确是事实,但我觉得,努力去试试,肯定会有点进展的。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思考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或许能改变人的思想,起到好的引导,这也是有可能的。书籍还是很好的,这个时代,书籍所起的作用,没有减少,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其他形式的事物出现,让人们的认知和理解有了增强和提高。我们需要思想火花的碰撞。越多的交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进步,可以改善人的思想,得到更多的智慧结晶。批评和包容,使我们更应该学习的品质。而现在,批评似乎多于包容,这需要平衡。和谐,是共存知道,但绝不是解决人类自身问题的良方,和谐能解决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问题,缓和人与人的矛盾,但不能真正完成指引的使命,但我们的确需要先做到和谐,这是必须做的。

  篇三 灿烂千阳读后感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光明似乎不舍昼夜地在我们身边流淌,或幸福地包裹着我们,或欢欣地在我们身旁腾跃,或就在你的掌心凝眸注视着你。许多人视若无睹,因为光明仿佛如此地廉价和唾手可得。然而,对于在过去30年的岁月里经霜沥雨的阿富汗妇女而言,光明是奢侈的,它永远在“屋顶之上”,在“墙壁之后”,近在咫尺地于睡梦中,远在天边地于现实里。这样令人心痛的生活,日复一日地摧残着她们的心灵,她们怀疑、愤怒、委屈、恐惧、自卑,她们逆来顺受、心存希望、孤注一掷……

  胡赛尼在《灿烂千阳》里展示了阿富汗30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因爱得救的极其动人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国家的悲剧史,不如说是一个国家女性的心灵发展史。

  其中之一是私生女玛丽雅姆,有钱的父亲与其女佣所生下的孩子。私生女,这就是她一出生就被贴上的标签,是走在大街上会被扔石头的那种小孩。十五岁的生日愿望仅仅是想去父亲的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而这个愿望让她失去了一切。父亲没有如约来接她,她违背母亲的意愿下山去寻父亲,而他不肯见她,她在外面等了一夜,被送回家的时候发现了已自杀身亡的母亲。随后几天内被父亲的其他妻子迅速嫁掉。嫁给喀布尔四十多岁的鞋匠拉希德。十五岁的纯真少女,眨眼间,失去了父亲,失去了母亲,失去了童年,失去了一生。初嫁之时,玛丽雅姆还算幸福,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至少偶尔还能得到丈夫的温情,但是连续七次流产之后他所能面对的只有丈夫那不知何时会降落在她头上的恐怖暴力。

  而莱拉,则是小说的另一个女主人公。她有一个相对幸福的家庭,更重要的是,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那是邻居塔里克。他可以挥舞着自己的一条假腿像骑士一样为自己的公主莱拉去作战。在战争中塔里克全家逃亡,临行前塔里克和莱拉偷尝禁果,他请求她嫁给他并和他一起走。但她拒绝了,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她不能自私地逃跑,尽管她很想那么做。

  战火越烧越旺,莱拉父母也准备举家搬迁。就在搬运行李的时候,一枚火箭弹瞬间就让她父母双亡无家可归了。重伤中玛丽雅姆和拉希德救了她。拉希德垂涎她的美貌并无耻地买通了别人来告诉她塔里克已死的假消息,而她在发现自己有了身孕之后别无选择必须嫁给拉希德,那是塔里克的一部分。

  就这样,两个不幸的女人生活在了同一个屋檐下,从一开始的水火不容,到后来的如母女般相濡以沫。到最后玛丽雅姆为了莱拉和塔里克的幸福,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却毁灭了她一生的举动——杀死拉希德,而自己遭到塔利班的枪毙。

  读完小说,真不敢想象在今天的世界上,还存在这样的角落,没有生活在那里,真是我们的幸运,当满大街的女生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时候,阿富汗妇女出门还要穿着布卡(布卡由一件完整的外套组成,它在背后拖到地面,前面的长度到臀部或上面一点,眼睛的地方有一张网纱或格子,是一种盖住全身的面纱);我们随时可以出门,而阿富汗女人出门必须要男人陪伴,否则要被惩罚;我们自由恋爱,而阿富汗女孩十五六岁就会被嫁给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而且,她可能是他的第二个,第三个,甚至第四个老婆。我们在家可以当家作主,而阿富汗妇女在家承担所有家务,还要随时接受抡过来的拳头。这就是阿富汗,一个女性在其中苦苦挣扎的封闭民族,一个饱经战争之苦不能给人安全感的民族。平常,你可能会对现实产生种种不满,但是读完《灿烂千阳》,你就会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

  • ·灿烂千阳读后感(2015-11-02)
  • ·灿烂千阳读后感400字(2016-02-27)
  • ·灿烂千阳读后感3篇(2017-03-02)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