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圆明园的读后感(高段)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4    阅读:

圆明园的读后感(高段)篇一
《圆明园观后感》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雨果。

这是纪录片《圆明园》的开场白,用了雨果曾经描绘圆明园一段话,这足以看出圆明园的建筑的确是威严,壮观的。如此宏大,优美的建筑群令我想到了法国的凡尔赛宫以及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东宫。百年前的帝王们的宫殿都是如此的华丽,如此的奢侈,如此的令人感叹。

影片讲述了康雍乾爷孙三代的盛世故事,这个帝国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财富,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中国历代最鼎盛的时期。又纪录了装备刀剑弓箭和土炮土枪的三万多勇士,在顷刻间,被英法联军用连发枪炮覆灭。咸丰皇帝是如何在几乎在没有任何防御力的情况下,丢掉了大清和中国劳动人民的梦想结晶圆明园。随后是英法联军如何肆意地烧杀抢掠,能拿走的就拿,不能拿走的就全部毁掉,放火焚烧。按英法联军的随军牧师的纪录,放火烧掉圆明园纯粹是英法远征联军为了证明他们的远征胜利的辉煌成果。接下来的是中国人最黑暗的时代的来临,割地赔款,任人宰割。

看完影片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愤怒、惋惜、可悲、可恨,给人的感觉美的心醉、毁的心碎。

一个曾是繁华盛世的天朝,在顷刻间变成人间炼狱。是惋惜,是无奈,是天之不公,抑或谁之过?!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后来人深思的问题。

当乾隆在高歌清朝是天朝,国富民贵,风华正茂,物质精神文明都不缺的超级大国,不需要和西方蛮夷互通有无的轻率决定后,闭关自守,其继承者沉醉在如诗如歌,亦真亦幻,梦之国度里,骄傲自满,不思上进,这就早已埋下了火烧圆明园的恶果。

其实关键还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大清输就输在制度上了。在此之前国外列强们都完成了制度的变革而强大起来。可是我们从战国以来确立的封建制到了这时依然没有变革,这期间已经经过了两千多年! 所以我想关键的关键还是在思想上。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要促使社会变革必须要有思想做后盾。我们在春秋战果时期能由奴隶制社会变为封建之社会就得益于先秦诸子的思想的推动。西方的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也都有思想家的推动作用。然而大清

朝缺少的就是先进的思想!回顾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的帝国历史,我们的民族就没有产生新的思想新的制度。再好的思想一旦独尊也就变得僵化了。

在圆明园中有十二生肖的喷泉,原先是机器汲水的而乾隆帝却下令以后改为人工汲水。在乾隆看来科学是玩物丧志,皇室并不需要这个。英法联军在洗劼圆明园时发现圆明园内藏有英国使臣送给大清国大皇帝的英式武器,然而拥有先进武器的帝国却从来不曾想过要改进自己的武器装备。这些国防的科技宝物只是静静地躺在宝库里等待这个天朝帝王们有闲情逸致的时候来把玩下。帝国的思想真是僵化得可以了!

有人提议我们是否应该重建圆明园,我个人不支持这种做法,现存的圆明园遗址是永远的国耻纪念地,是世世代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对其修复会使历史文 物的教育价值荡然无存。 圆明园目前的主要价值,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我国宫廷建筑或皇家园林的辉煌,而是被侵略者焚毁后留下的耻辱,现在的遗址才具有真正的文物价值。如果有朝一日,要重建圆明园,请先把这笔费用放在国防科技的发展上,去发展更先进的国防技术,我们不想去侵略别人,至少可以保家卫国。只有能够在世界上拥有最强大的国防,才有资格拥有圆明园。否则多少的繁华只是一帘幽梦,然后再是噩梦。有再多的财富都会被强盗无情抢掠,摧毁。在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永远不能忘了国防的重要性。

姜军

084173918

机械自动化1班

圆明园的读后感(高段)篇二
《圆明园的观后感》

◎简 介有谁听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华彩的那段乐章?有谁见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宏丽的画卷?有谁亲身游历过那座精艳绝伦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历史不是从1860年开始的!圆明园不仅是一部中华的屈辱史,

圆明园应是让国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自1707年建园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他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

但记忆应该是完整的,而不留残缺的。

圆明园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为圆明园的历史填补空白。

还世人一个完整,真实的圆明园!

语言在这350公顷,三大主题园林区,百余处园林景观面前是苍白无力的

高清晰,数字化技术再现了圆明园从建园,扩建,被毁的历史全过程

绚丽的三维动画将一座恢弘壮阔的圆明园呈现,好似游历其中。

与真实演员相结合的拍摄手法,使影片更具真实性。

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圆明园的真实,不仅是重现了圆明园恢弘壮丽的建筑

同时他还向人们讲述圆明园鲜为人知的重要地位

及一个帝国,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欢笑和泪水。

圆明园不仅有着与故宫同样大小的占地面积,

在清政治的鼎盛时期,其地位比故宫更为重要!

在长达150年的存园历史中,

清,6位皇帝曾在此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寝。

皇室不为人知的亲缘相韧,后宫传奇,官宦相挣,同样构筑了圆明园的另一道风景有谁会知道? 圆明园曾经实现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天子的相聚,

有谁会知道?

圆明园的设计者就是当朝统治者。

圆明园在精艳绝伦的建筑背后,

有雍正的艺术情操和制国的雄心壮志。

有乾隆望为自大和对西方艺术科学的不屑一顾。

也许任凭我们的大脑如何联想,

都难在那满目沧遗、断壁残垣中,寻找300年前的伟大,

绚丽的华服只有在亲眼目睹后,才回赞叹她的完美,

圆明园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就再现了一件举世珍宝的绚丽多姿。

历史也将在这绚丽的洪流中更加的惊艳! 圆明园,饱含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强盛和迂腐软弱。美伦美幻的庭台楼阁在历史的倒影中烟消云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我们不能遗忘的光辉与屈辱。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昨晚,独自看了大型记录片〈圆明园〉,数字技术让这座我熟悉的废墟园林活了过来,精美绝妙、美仑美焕、叹为观止。

圆明园,这个词汇的音节从唇齿间吐出来时,我会有丝丝幸福的感觉,这个词汇牵引着的都是那么美好的记忆。

对于圆明园最初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印象比较深的是上初中时与叔叔、婶婶骑车去玩,那是一个美丽的秋日,阳光灿烂,天像高原的那么湛蓝,大水法和相关建筑废墟似乎被镀上一层金光,或许那时生命正被青春镀上一层金光?我们在大水法旁边的银杏树林、白桦林拍摄了许多照片。

上高中时,与最好的高中同学骑车从北京城东穿城骑到西北角的圆明园,那时是不收费的。记得我们在福海划船,我的船桨挑上一条大鱼到船上,我们俩哈哈大笑,开心极了。我们还考察了刘和珍君的墓地。一片荒草丛中,不远处居住着人家。

大学后,去圆明园就更频繁了,因为圆明园几乎是我所在学校的后花园。记得刚开学时,圆明园夜晚举办大型游园会,为了逃票,我们溜到西侧的小门,巧遇国旗班的帅哥和家属们,跟着混进去了。 大学四年,去圆明园次数就更多了,那里是恋爱的季节中最好的漫步场所。

工作后,去的次数就少多了,大概这十年中也就去了两、三次吧!后来,那里建造了许多新建筑,门票也越来越贵,多久不去了?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也有五年了吧?

絮絮叨叨地写下这些个人体验,是因为我对那里的荒凉已经熟悉,甚至颇为欣赏。但是从未想象过当初它辉煌的样子,面对那些湖水、断桥、残垣、荒草,想象不出它往日的荣耀与辉煌。正如面对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妇人,在她饱经沧桑的皱纹里,无从想象她年轻时“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风采一样。二十多年前看刘晓庆主演的〈火烧圆明园〉,也没有把电影中的场面和现实的废墟联结起来。 昨天晚上,〈圆明园〉让我看到了老妇人年轻时的风华绝代,受到很强烈的震撼。

这部片子以意大利人朗世宁的角度开始叙述,他是意大利传教士,到中国后希望康熙皇帝欣赏他的西洋油画手法,为了讨好皇上,他画了康熙的一个孙子,结果皇上看到后说:“这幅画中只是一个小孩,没有什么意境。”朗世宁花费了7年的时间,学习到中国绘画手法,开始了他为熙、雍、乾三朝服务50年的御用画师生涯。

圆明园在康熙生前是以畅春园为主体的帝王离宫。因为满人入关后不适应气候的炎热,紫禁城极不适合居住,康熙在因多湖而号称海淀的北京西北角修建了畅春园。在皇四子胤祯的精心安排下,康熙在畅春园西侧,圆明园前身的一个花园里,牡丹丛中,第一次看见了自己12岁的孙子弘历,他对弘历的聪慧大为欣赏,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解决了帝位归属问题。

因为这个情结,雍正、乾隆登基后,都不遗余力地大肆建造圆明园。尤其是乾隆期间,当时帝国的财富占据全球1/3,人口也占1/3,乾隆自视天朝大国,是全世界人效仿的榜样。他听说法国国王的凡尔赛宫有大水法,就命令朗世宁在整个园林的东部修建一座西洋园林,就要有大水法。

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园林修好了,在竣工那天,皇族人员和大臣们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惊叹不已。乾隆将这个园子送给了在平定准葛尔叛乱中极为有功的部落首领女儿香妃。几万人,辛勤劳动十几年,耗费国库的巨额财富,最后不过是帝国皇帝给自己的一个女人的礼物而已。

整部片子中多处使用了数码技术,还原了圆明园盛况时的原貌。

最后关于焚毁圆明园一段,影片也用了理性和客观的分析,不同以往的激愤。

从人类文明成果的角度,我痛惜这座园林的被毁灭。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座园林是中国2000年封建思想的集大成者,反映封建皇帝力图作为封建文人的审美情趣,搜罗全国的奇珍异宝,珍贵字画,囊括全国建筑园林形式,穷全国之力图一己之私欲,这座园林穷奢极欲是有违天地和谐的,也许命中注定它的毁灭?

在网上读到“爱琴海的家”博客中这样一段话:正如诗人保罗•瓦莱里吟过那样:“我们这些文明,如今皆知,都要消亡。”我们能接受亚历山大灯塔、罗德岛巨像在地震中消失、能接受空中花园在历史上的虚无飘渺、能接受宙斯神像在大火中瓦解,我们最终也能接受圆明园的毁灭。万事有始有终,是真理,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

我为了这个已荡然无存的建筑,辗转反侧了3个小时而不能入眠。

把圆明园称做建筑是不确切的,但是你说它是艺术品也同样很苍白。它是一个梦想,一个不可企及的但是真实存在过的幻境。比任何一个幻境都真实,比任何一个真实都幻境。

不论外国的传教士,当时的士兵,将军,还是伟大的雨果,他们关于圆明园的惊叹、回忆或者记述都是苍白无力的。没有人可以面对一件超过自己想象范围和修辞学范围的事物进行描述。

它,圆明园,也许实在过于辉煌和震撼,才不得不承受这样的结局。当一群肆意妄为的人,面对这样的事物,除了毁掉它,实在想不出任何办法可以平复内心那种迷茫和狂乱。他们动手烧毁的是一个相当于600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建筑群,对于这样的暴行和不文明举动,我想连下令烧园的狗日的额尔金自己都讲不出一个明确的理由,好去解释他自己的这个决定。

我无意去考究历史,关于当时外交或者时局,我也无心去谴责那些狗日的联军的行为,因为在今天这一切都是徒然的。

我只是想说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园林,中国古代建筑、审美、艺术的集大大大成者,没有了。在它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或者集团有财力和能力做这样一件事,之后同样也不会有了。这是全世界有机械作业之

前最伟大最顶尖最不可思议的建筑行为。

假使这个“所有园林建筑的最高范本”现在依然存在,只能说所有的其他被人传颂的建筑都会黯然几分。光是长春园西洋楼就可以让任何欧洲建筑本身自惭不已,而其千变万化的中国园林群体,则超越中国现存园林太多太多。故宫与之相比,实在太过朴素和冰冷,苏州园林与之相比,又显得过于儿科和市井。它不可思议的用建筑来实现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的意境,经过一个盛世皇朝一个多世纪的不间断实现,中间汇集了你所能想到世间最奢华的用材和最聪慧的智力,成就了这个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当然只用了三天它就销毁在一障烟雾之中。

其中心疼,何以用悲恸,谴责,幻想,怜惜,忿忿不平,瞠目结舌,无语凝咽等等词汇就可以释怀? 它不是也不应该作为我们反思历史的教材,这太残忍了。

忘记它吧,就当没有存在过,就像所有的童话和寓言,一切都没有存在过。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好过一点。

要不然,我们该要怎样的心痛呢。

P.S.关于影片,我尽管可以理解为导演故意保持冷静,只通过洋人之口来表述圆明园的实况和被毁的经历,但是对于里面民族遭遇的耻辱和烧毁圆明园的举止,没有表述任何的立场和愤慨,我依旧无法忍受。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批判的眼光来回望我们的近代史,不厌其烦的阐释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太可笑了。落后就会有被人欺负的危险,但是不代表落后就应该被挨打,难道反过来讲就是强大就可以欺负弱小。这是荒谬的和扭曲的价值观。我们一直以来似乎为了体现极好的修养和客观的世界观,而选择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看待我们自己那段不忍回首的历史,但那是错的。不管清朝后期如何腐败和没落,鸦片战争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可能抹去的耻辱和不公正待遇,那些人是我们的祖先,那些土是我们祖先的土,那些土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我们祖先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现在我们搞得好像事不关己一样批判自身,是不是演得有点过了。我们不能逃避我们的这个民族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演化、发展过来的,如果抛弃什么意识形态,社会结构不谈,这个民族经历的荣耀和屈辱都是连贯的,都是我们自身的。我20岁发达,30岁被人打,40岁翻身都是我的记忆,都是我的快乐和悲痛,而不因为40岁后我信佛了,硬生生把40岁前和40岁后瓜分开来。这是自欺欺人。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让人懂得进取而有礼,奋发而谦逊。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的和平,历史才不会重演。如果那一天我们强大到可以把白宫和凡尔赛宫毁了,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那么关于圆明园的记忆才有价值。

圆明园的读后感(高段)篇三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圆明园-中华名族的特殊记忆与历史的警示

圆明园——这个令全中国人都为之感慨而惋惜的名字,曾经的华夏民族至高无上的荣耀与近一个世纪集国人一切想象的艺术的结晶,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慨叹不绝……

圆明园,对于中国历史和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遗址公园,它,是历史的特殊记号,是一个民族由兴盛转向衰落的转折。无论如何,关于圆明园的那段历史是不能够被遗忘的。圆明园的建成标志着一个王朝的鼎盛,它的毁灭昭示着大清王朝不可逆转的败落,文明的玄机和历史的真相尽在其中!

圆明园,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它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树木多达数万株.然而,遗憾的是,经过法国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是的,“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它不像巴特农那样是举世无双的稀有作品,而是幻想造出的一个巨大模型,如果幻想可以有模型的话,请你想象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然而这么一座完美的园林建筑,最后还是逃脱不了被一把火烧毁的命运,不得不令人为之扼腕!究竟是什么让这座世界的瑰宝与世长辞,是什么使清王朝由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帝国堕落到了人见人欺,任人宰割的地步?是什么使清王朝看似无坚不摧的军事与财政基础在短短几十年间烟消云散?是什么使中华民族随后陷落如水深火热的险境之中?!观看完圆明园纪录片,通过资料的查阅与相关文章的剖析,我总结出如下几点原因,值得当今我国政府与每一个国民深省:

1、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由于闭关锁国,此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然而,我们知道,其实清王朝一开始并不是如此的封闭。从影片中我们看到,康熙皇帝对西学的不倦地学习,不断地用新思想补充自己,从圆明园中出现的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以及他委派一个外国的官员来负责圆明园的事等无一不体现了他的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作为一个帝王所应该有的气度。因此当时的清王朝在这样一位皇帝的带领下,一路平定准格尔和吴三桂的叛乱,带领着刚刚安定下来的清王朝走向发达的正轨。不过独裁统治和世袭的祖制注定了清王朝不可能一直由英明的皇帝通知下去,果不其然,在康熙皇帝去世之后,雍正皇帝登上了这个国家最高的权利舞台。他虽然是一个很努力的皇帝,电影中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他在圆明园内批改奏折直至次日,也能够看到他为了国家公务废寝忘食,可是他却并不相信西学。他摒弃了他父亲的良好习惯,对于西方的先进科技不屑一顾,以读古书以及下围棋为乐,虽然在当时这是典型的中国文人的形象,可是他不知,就在他羡慕文人潇洒的生活方式之时,西方的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西方的资本积累正在迅速地进行着,而清王朝,也逐渐地被人追上,甚至有被人甩远的趋势。在雍正皇帝过世之后,所谓“康乾盛世”的最后一位皇帝乾隆皇帝也即位了,他相比与他的父亲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于西方的科技更加地蔑视,以泱泱大国,“天朝”自居,而小觑天下的其他列强,而且也就是在他当朝的阶段,清王朝关闭了许多对外国的通商口岸,理由则是认为天朝无所不有,不需要同“蛮夷之国”进行通商!这是何等地夜郎

自大! 历史做出了残忍的但正确的抉择,他抛弃了他的宠儿——大清王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失误导致了痛失圆明园以及丧权割地的恶果!这个沉痛的教训不经警醒着我们的政府,我们个人,在做决断时要充分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策。

2、清王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人们对于美的渴望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点无可厚非,不过当无限的渴望配上无穷的权利与财力,那所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令人可怕的!在清朝统治中国的时间内,圆明园始终在不断地被扩建被拓宽。圆明园似乎化身成了一个财富的黑洞,不断地吸取着清王朝的财力,处在盛世时统治者可能还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一旦一有风吹草动,清王朝的财力便立马处于崩溃的边缘。当各个国家的大炮打进中国来的时候,当敌国的军队已经占领沈阳的时候,我们的统治者咸丰帝居然还在扩建圆明园!当无数的城池被敌国占领时,不知清王朝的统治者们内心是否有过一丝的后悔:如果不投入如此多的钱财在扩建圆明园上,如果将这些巨大的财富用在改装武器,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上,我泱泱大国,百万之众又怎么会被几个弹丸小国,数千军队打得如此狼狈不堪!其实不仅仅是清王朝统治者震惊外国军队的强大,外国的指挥官也同样十分不解:如此雄踞东方的大国,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拥有如此坚强意志的士兵的军队,他们的武器怎么会如此地古老,他们的衣甲怎么会如此的破旧。我们现在可能可以理解了,清王朝并不是不想抵抗,而是他们那时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去弥补在技术上的巨大差距,而最终的结果就是那血淋淋的火烧圆明园!对于当今物欲充斥的世界,我们每个人对财富的渴望日益强烈,然而,我们将自己的财富是否也如此的大肆挥霍,而未将其用在正途上。这沉痛的教训告诫我们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要保持理智,合理支配我们的资源,让物尽其用,达到其价值最大化。

3、清王朝内部政治的黑暗。其实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几个帝国能够独霸中国超过200多年的,这很大的程度上也与政治制度的溃败周期有着一定的关系。通常一个帝国建立伊始,它的制度总是最能满足当时的人民的需求,最能使当时的国家得到安定和团结,但是随着时光的变迁,岁月的漂移,原有的政治体制势必不可能适应现有的国家的情况,清王朝也不例外,铁马金戈的骑兵征服全中国他们做得很好,但是他们在征服之后却并没有对他们的政治制度进行过改革或者说他们不愿意改革。原因就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也就是那些八旗贵族,不愿意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失,而最高统治者皇帝也显然没有足够的勇气与贵族亲王们进行斗争,久而久之,内部的帮派也逐渐形成,一旦当朝的皇帝是一个无能之辈,那么他的统治权就岌岌可危,虎视一旁的其他权贵就会抢夺政权,而最终的结果无非是政局动荡,王朝的地位十分危险,若此时再有外国进攻,那帝国则必然将走上毁灭的道路。清王朝显然就是走了这条路,慈禧太后发动的辛酉政变宣告了“垂帘听政”的开始,也宣布着清王朝走向覆灭的倒计时。每个执政党在其建立之初都是本着为人民谋福利的出发点走的,然而在其壮大的同时,腐败的种子也渐渐萌芽。每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认识到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从建立之初就严抓党风党纪,组织纪律,将腐败扼杀在摇篮里!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悲剧是和清王朝的覆灭是密不可分的,而清王朝的灭亡其原因也不只是闭关锁国,骄奢淫逸和政治黑暗这几方面的因素。《圆明园》这部纪录片不仅仅反映了相对客观的史实,也同时带给了我们许多的思考与启迪。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太多太多,唯有铭记,方可珍惜;唯有深省,方可重生。

希望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个国民能够始终记住过去的创伤,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姿态,内修政事,外处国事,使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再次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学生姓名:钟颢

学号:41112242

专业:工商管理双语

圆明园的读后感(高段)篇四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放火焚烧,然后两个强盗平分赃物,手挽手,笑嘻嘻地一起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这两个贪得无厌、野蛮残暴的强盗就是法兰西和英吉利。

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用血汗、智慧和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建造而成的一座巨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是人民用想象里创造的一切,是如同月宫仙境一样的建筑。人们常这样说,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中国有圆明园。可就是这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无与伦比,称得上是亚洲剪影的皇家园林,竟在1860年10月6日被洗劫一空,又在三天三夜中化为一片灰烬!

作为一个中国人,读到这篇文章都禁不住要控诉那些不知羞耻的强盗,为何要去破坏我们的和平?为何要强行将原本不属于你们的东西占为己有?也会质问当时清政府为何如此腐败无能?为何当皇帝要丢下大清江山而不顾时没有一个人勇敢地站出来阻止?这一个个问号布满我们心中,事实证明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落后就要挨打!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不管弱者对不对,只要强者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会用尽一切手段让对方服从自己!然而,就是因为旧中国的落后贫穷,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们才不断受到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欺凌,任人宰割,真是百年国耻啊!

但在长期艰苦的情况下,团结一致、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作风已深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正是这种精神,我国的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蒸蒸日上,已赶上世界领先水平。

作为生活在今天和平幸福时代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为中国的强大而自豪,同时,我们要牢记过去的耻辱,忘记过去,就是毁灭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然,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未来的中国需要我们新一代来建设、描绘、拼搏,振兴中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就让我们大声喊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读后感(高段)篇五
《游圆明园有感》

工学院 交通08X XXX 080X0X01XX

秋日游圆明园有感

据说游圆明园最好的时节就是在秋季,于是在十月月末特意选了个不错的日子独游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后来的雍正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走进圆明园,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心忽然变得好静,仿佛这诺大的游园之中只有我一个人,脚下的落叶簌簌作响,路不宽,两侧是高嵩参天的大树,那粗壮的树干仿佛是在向我炫耀着它经历过的沧桑,不过这树也该是后栽的吧,当年的大树恐怕多已被烧成炭灰深埋在地下了。我按照路口的指路牌,先去看了这园中稀有的活物——黑天鹅,然后便沿着蜿蜒的小路不知方向的往前走。

走在路边,除了肆意疯涨的杂草,偶然在路边还能发现一些历史的痕迹。有大小各异的石头在路边横竖的躺着,那明显是经人精心加工过的断石,百余年前,它们有都是那座庭院中耀眼的梁柱呢?而如今却以这般残破的躯体横卧在杂草丛中。这公园貌似是没有工作人员修整过的,除了扫扫游客留下的旅行垃圾,树、草、桥,都按照它们喜欢的方式躺着、长着,给了人们一个最自然最真实的圆明园,这种萧条反而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无限的追思。

如果单单走在路上,好像路边的景色都一个样,我跟着另一队有导游的旅游团一起找到了复原的圆明园全景沙盘展厅,当然要看一看!走进黑漆漆的一间平房,一个好似古代战时军用地形图似的沙盘全景几乎覆盖了整间屋子,我不禁感叹了一句“我的天!”,因为这里所呈现的圆明园,与我刚刚亲眼所见的圆明园遗址,判若两地。我像是发掘了一处埋在地下千年的古物,感觉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就在这模型室外面的世界,曾经经历了怎样的一段无比骄傲的岁月,至高无上的皇权,让人顶礼膜拜的艺术瑰宝,值得所有世人追思、想象的峥嵘岁月,就这样,变成了我眼前的这般荒芜„我试图触摸这些灵物,这些我的先辈们的智慧的仿物,看着西洋石狮子、石翻尾鱼、青铜青铜十二生肖、大水法喷水就在我的掌间,然而实际上它们已经不复存

在。这历时三年耗资300万的真材实料的盛时全景,以一比一百五的比例用250多平方米精缩了史书中记诉的圆明园,可又能怎样呢?山林流水,亭台楼阁,毁灭的是我们的建筑,流失的是我们的财产,留下的,是中华儿女对历史的反思,和永远不变的尊严。

当年,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10月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勿忘国耻!历史,虽然都已远去,写进史书里的东西,我们都已无法改变,落后,必然挨打,圆明园的毁灭,我不得不承认这某种程度上讲,的确是一种必然,只不过,老外们选择的方式的确过于残忍,但也许,这般残忍的痛,才更能留给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血的教训,教我们勿忘耻辱,奋发图强。如今,尽管中国政府公开反对,尽管中国律师团、海外华人的律师团尽了自己的努力,然而,仍然无法改变记录着中国耻辱的“兔首鼠首”两件宝贵文物被拍卖,从而演绎了“百年前的耻辱,百年后的再度伤害”一幕。该做的努力中国人一定会去做,去挽回,但中国人不会报复,中国人不会纠结历史,中国人只会把痛记在心里,然后昂首挺胸,向着未来,更长更远的地方,坚定的走下去„

圆明园的读后感(高段)篇六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 圆明园非常的美丽,圆明园有一些名胜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有狮子林、平湖秋月、安澜园„„,而且里面的文物很多,很壮观。圆明园是专供皇帝、后妃游乐的。他们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内造了“买卖街”、“山乡村野”,“买卖街”上并没有真正的居民,而是皇宫的人扮演的,“山乡村野”并没有农夫居住的村落,而是模拟建造供皇帝、后妃享乐之用。我真想去圆明园游览一番啊!

然而,这美好的一切为什么会不复存在呢?又是谁下此毒手呢?这场浩劫正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所描述和抨击的一样:有一天,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抢劫,他们见物就抢,每个强盗都把口袋装得满满的,更可恶的是将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打得粉碎……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脏灭迹,掩盖罪行,竟下令火烧她,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从此变成了废墟……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为了使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国的欺压,我现在要刻苦学习科学知识,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国旗在空高高飘扬,永不垂下。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惋惜和心痛。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是在英法联军强盗、野兽般的洗劫后,园中的风景名胜、奇珍异宝和文化艺术藏品都所剩无几,只留下几根残柱孤独地立在冷冷的寒风中。中国人民一百五十一年的心血,历经了多少个世世代代的文化结晶就这样在英法联军的魔爪下毁于一旦,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野蛮的英法联军,是你们在1860年烧毁了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你们掠走了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你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我还知道在你们野蛮的国度里有这么一对世界罪人,那就是额尔金父子,他们不但烧毁了圆明园,而且之前还烧毁了希腊的巴特神农庙。法国着名的作家雨果曾给你们写过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的名字叫作圆明园。”如今,你们已把这个世界奇迹用以无比野蛮的方式销毁掉了,难道你们还不觉得可耻吗?你们终究会成为世界历史的罪人。

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我了解到圆明园见证了中国历代的辉煌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看着大屏幕上一幅幅画着圆明园昔日辉煌与成就的画面,再看看语文书上的残垣断壁和照片上的那几根残柱,总使我想起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回想汉唐时期我们的中国是多么强大啊,可是到了晚清,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侵略者在我们的领土上胡作非为,我真为我们那时的祖国感到无比的惋惜和痛心!

圆明园的读后感(高段)篇七
《纪录片”圆明园“感想》

归来池苑皆依旧

——对电影纪录片《圆明园》的感悟

对于《圆明园》的第一感觉,自然是被圆明园的宏伟壮美所折服,只有在地大物博、皇权高度集中的中国,才会建成这样比传说中的空中花园还要美丽的宫殿。可是现在,当那些残垣断壁展示着遗留的辉煌,当我们只能在外国博物馆才能看到那些属于中国的文化奇迹时,不禁感到中国文明的失落。

圆明园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园林,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呈现出特殊的地位和意义,这在于它修建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所经历的历史际遇。从纪录片中,可以把这种特殊总结成三个方面:浓郁的传统文化因素;特殊时代背景中的中西融合因素;所蕴含的沉重历史意义。

1.各种传统文化因素的结合

圆明园作为中国的皇家园林,自然是有极浓的传统本土因素和政治寓意。这是它所承载的文化之根本,同时也呈现出多种本土因素相融合的特色。 从精神内涵来看,圆明园总体上还是“依山傍水,天地人合一”的中国传统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在圆明园的烫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建筑上来看,圆明园的建筑是皇权和等级的象征,用一些特殊形式(如“万”、“田”字形的房屋),表达类似于“九州清晏”“江山永固”的政治寓意,这是中国建筑的特点之一。只是不同于故宫以红黄为色调的威严气势和封闭,圆明园是南方建筑的风格,灰白相间的瓦,充满诗情画意和人情味。还有个例子:在纪录片中,有一个镜头,出现了建筑学中的障景、透视设计,在一面被小屏风遮住了一半的矮墙上,中间有一个大大的菱形窗子,映出了后面的景物,这是典型的苏州园林风格,和《红楼梦》中对大观园的描写有些相似。可见圆明园建筑艺术的成熟。

2.中西合璧,别有风情

我们经常会看到出现在各种书中的圆明园断壁图中的一个白色石柱,那个就是带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在纪录片中也可以看到有一道米白色小型拱门,和17、18世纪欧洲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门前建筑很相像。中国传统建筑中对线条的应用不及西方,相对于传统的故宫,圆明园小巧优美的线条美独具特色。这是因为当时西方的一些艺术已经传入中国,并被中国人欣赏,还有西方的设计师参与圆明园的设计。

但是有个问题,圆明园的中西合璧之美,并不能完全代表中西文化的沟通,因为它只是是艺术和审美的相通,而不涉及科技和制度文化。恰恰相反,中国正在和世界拉开距离:中西本来就有较大的文化差异(郎世宁的画作被康熙认为没有意境,郎世宁则认为中国人不懂得欣赏光线美带来的真实感),封闭的封建农耕社会更是难以接受科技带来的文明。在开始时提到的郎世宁来中国时带来的天文望远镜,康熙对天文和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群臣的不以为然,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3.圆明园特殊的历史意义

假如在战争中被抢掠和烧毁的是故宫而不是圆明园,那么完整保留的圆明园现在只是一座宏伟的皇家园林,有着无数的奇珍异宝和文物,是文化、考古、建筑、艺术领域的宝藏,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但是,历史赋予了它一种特殊的现代意义,那就是,它所承受的灾难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和抗争史的见证。在其本身的意义之外,它更因为历史原因被重视。圆明园的重建,不仅是国人对待文化的态度,更是对待历史的态度。

今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代表的不只是一段辉煌文明史的遗迹,更是“落后就要挨打”的长鸣警钟,是每个中国人为富国强兵而奋斗的精神激励。如果今天的我们仅把圆明园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考古遗址和旅游胜地,也就失去了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对于圆明园独特的意义,就应该用独特的方式诠释。如果昔日的金碧辉煌和珠宝满目已经难以追回,那就让今日的清醒拯救这座蒙尘的园林。

1.圆明园开发现状

现在的圆明园已经开放,但是真正提供给公众的有意义的文化信息却很少。

2011年关于圆明园的新闻和主题旅游项目,除了四兽首,全是关于冬末的冰雪节、春季的踏青和夏季的荷花观赏。不难发现,这些都是很普通的旅游项目。中国有冰雪之城哈尔滨,有踏青圣地雾灵山,荷花更是多不胜数,正是这些毫无特色的所谓旅游项目,把圆明园由一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变成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公园。试问,这样的做法有何意义?!圆明园真正的意义何在?!

如果还是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中国圆明园辉煌于世300年,还有存在于今天的必要吗?

2.圆明园可做的重点项目

圆明园主要开发的方向应该是一些切合其自身特点,同时又有一定现实教育意义的项目,而不仅仅是娱乐活动。

(1)园林艺术的欣赏

圆明园的建筑艺术在中国的建筑史上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不仅是因为占地面积和山水景光,更在于它将威仪宏伟的皇家园林与小巧淡雅的南方园林艺术结合起来,还有中国少数民族和欧洲风格的建筑。

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这是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精髓和发展史的一个很好的渠道,虽然很多屋宇阁楼已经被毁,但是基本的构造还有一些,可以将其旅游项目向这方面靠拢。

(2)历史资料的了解

圆明园是自康熙以后,皇族的主要生活场所,保留着很多关于宫中生活、皇族礼节、满族风俗和朝政事务的遗迹,是了解清朝生活的一扇窗口。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也可以是一座小博物馆,让人们知道一些历史知识

(3)爱国主义教育

圆明园创建于曾经领先世界的中华文明,亦毁于曾经落后于世界的中华文明。在异国入侵时,中国将士英勇抵抗,但是终究不能抵挡西方的坚船利炮。这段历史是中国人的屈辱,被圆明园的残破永远记录在中国民族的文明史中。

关于圆明园,应该让中国人通过它了解清朝闭关锁国的落后、在列强侵略中受到的屈辱、反侵略战争中中国人的英勇抗争,反省当今的中国的现状,寻找强国之路。这才是圆明园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圆明园已经在中华历史中走了300年,以后还有更多的路要走。了解历史、善待历史,愿我们明日的圆明园——归来池苑皆依旧.

圆明园的读后感(高段)篇八
《游圆明园有感》

游圆明园有感

“当一切被风干,剩下的便只有干枯的记忆。当一切被遗忘,唯独历史留下的教训不能被遗忘。”这是我今天去圆明园游玩时所想到的一句话。

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余亩,。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有著名景群上百处。自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雍正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规模建设。到乾隆年间,清朝国力鼎盛,是圆明园建设的高潮,以倾国之力,空前的规模扩建圆明园,以后又经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续建,5个皇帝前后经过151年将其建成。役使无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意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可是,就是这么花费150多年建造的一座庞大的皇家园林,竟然在短短3天内毁于一炬!每念及此,我都会从内心痛恨当年的侵略者!很到咬牙切齿!可是很有有什么用呢,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的发生了。。。

我们首先来到绮春园,这里的景色的确很美丽:有清澈的湖水,水中长着青青的荷叶和粉红色的荷花,湖对面是茂密的树林,园中到处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使我感到仿佛走进了童话般的仙境。处身于这样的美景之中,仿佛可以忘记一切痛苦与不快。

走过绮春园,路过佛海,大约走了两公里,我们来到了西洋楼遗址,这是我们重点游览的景点。但到了这里,却让我大吃一惊:这里并没有传说中的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更不见什么珍贵的历史文物,而全是一片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我知道,现在这里的一切是谁的“作品”,刚才愉悦的心情顿时消失,荡然无存,一种伤感顿时涌上了心头,游玩的心情已不复存在。当年如此金碧辉煌,如此玲珑剔透,现在就只剩残垣断壁,试问哪个国人看过之后不会痛心疾首,以前只是通过文字对圆明园有所了解,可是现在身临其境时,又有了与以往所不同的感觉。“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所有的奇珍异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掠走,笨重文物就用马车搬走,实在运不走的,就随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中学课文大约是这么写的,只怪那时我们中国太落后,所以受到外国人的侵略和欺侮、、、

最值得说的便是海晏堂,它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阶前有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正是我国的十二个属相),每昼夜依次辍流喷水,各一时辰(2小时),正午时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俗称"水力钟"。这种用十二生肖代替西方裸体雕像的精心设计,实在是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一件杰作。不过这都是过去的情景了,现在兽首已经都不在了, 1860年万恶的英法联军和1900年更邪恶的八国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这两次已经将圆明园一扫而空了,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饱,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

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O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

这是圆明园之殇,也是国之殇,每当读到这些文字,心里都在滴血,不知道这次我是以怎样的勇气把这些写下来的。

圆明园的读后感(高段)篇九
《《圆明园》读后感(推荐)》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的心中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悲痛。

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

历史已经过去了,但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我们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一个5000年的文明古国,我们必须跟上世界的潮流,掌握先进的科技能力,建设强大的国防,这样才不会被欺负,才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学好文化知识,长大后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

圆明园的读后感(高段)篇十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火烧圆明园》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想,当可恶的八国联军即将把这座万园之园的烧毁时,清朝政府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人站起来奋起反抗呢?

从影片中,我了解到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它是人类最宏伟﹑最壮观﹑收藏最多奇珍异宝的园林。圆明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精致的的楼台亭阁,还有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令我引以为荣……可这一切都不存在了。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火烧圆明园事件,他们疯狂的掠夺园里的珍贵瓷器﹑珠宝玉器﹑经典书卷,甚至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这些赃品,为了销毁罪证,他们用一把大火把圆明园烧了整整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看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对这群帝国列强咬牙切齿!现在,我们看到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大石柱孤零零的躺在那里了。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所有炎黄子孙都为此感到痛心。

为什么帝国列强敢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科技、历史的国度上,这样肆无忌惮的践踏、破坏?为什么我们的祖国这样软弱?我觉得,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我们国家科学技术落后,国家贫穷,民不聊生。而外国人有洋枪洋炮,清政府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以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是多么的可恨可悲啊!

看看过去,想想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中华民族像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东方,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外国人再不敢侵略我们了,这还不归功于我们的党,我们所有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吗?虽然我们强大了,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我们更应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拼搏﹑奋斗,更应该不停的发展科学技术。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不忘国耻,长大后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出一份力量!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