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源 > 高考信息 >

2013年徐汇区中考一模卷语文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2    阅读:

2013年徐汇区中考一模卷语文篇一:2013徐汇一模初三语文卷及答案

2012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年级语文学科

考试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50分) 2013.1

请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 文言文(共42分)

(一) 默写(18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2.草枯鹰眼疾,(《观猎》)

3.昨夜江边春水生,。(《观书有感》)

4.,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6.四十而不惑,(《孔孟论学》)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词中的“麾下”是指2分)

8.以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词中大量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战争生活的喜爱之情。

B.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与前面抒发的豪情壮志形成了强烈的落差。

C.本词与“尚思为国戍轮台”一样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D. 本词与陆游的《诉衷情》一样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愤慨、无奈之情。

(三)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9.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两狼之并驱如故”体现出狼贪婪的本性。

B.“目似瞑,意暇甚”传神地刻画出狼狡猾的形象。

C.屠户发现了狼的诡计,于是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

D.本文结局说明了像狼这样的狡猾的恶人终将失败的道理。

(四)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苜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吾乃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注释】①济阴:郡名,贾人:商人。 ②浮苜:水中浮草。 ③巨室:世家大族。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号焉 (2)向许百金 ..

13.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打渔者(用船)载着他上了岸,就向(他)要十两金。

B.打渔者(用船)载着他上了岸,(他)就给了十两金。

C.打渔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就向(他)要十两金。

D.打渔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他)就给了十两金。

14.贾人在求救时对渔者的承诺是:“(用原文回答)(2分)

15.本文表现出贾人(3分)

二、 现代文(共48分) ③①②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闲话膏方

周端

①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

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膏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身与疗疾相结合,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中医特种保健品,乃我国传统医药学之瑰宝。

②膏方有着悠久历史。我国现存最早医方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考古发现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膏方的记载,如肪膏、脂膏、彘膏等,所治病症多为外伤。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保存11个方,其中包括2个膏方。

③唐宋时期,朝廷开始重视并组织编写医方药书,使中医膏方的加工和应用逐渐发展。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膏方制剂有水煎去渣,取汁,浓缩及内服的特征。明清时期,中医膏方上至宫廷御用下至民间,纷纷用于滋补养生,促进膏方完善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数量大大增加,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④近代, 。如《张聿青医案》非常强调要针对病人的体质与病因,因人、因病而施,这种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又如《丁甘仁医案》中列举了大量使用膏方的案例,几乎每个案例都有对服用膏方者的具体体质和病因的分析,配方也更加复杂和细致。

⑤膏方的作用涵盖补虚和疗疾两方面。其药物组方有别于单纯“强身健体”的方法,也有别于一般“补品”,强调根据个体差异立法组方,合理配伍扶正药与祛邪药之间的比例和轻重,讲究“固本清源,攻守适宜”,“阴平阳秘,以衡为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⑥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要求增加;而生活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使亚健康状态者增多。疾病谱改变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这些因素让膏方在现代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⑦目前,开展膏方工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各地膏方节、膏方论坛开展得有声有色,膏方培训班举办越来越好,出版膏方专著越来越多。现代膏方发展速度惊人,尤其在南方地区,膏方为广大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如江苏、上海等地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11年上海使用膏方近30万料。

⑧膏方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国内膏方市场一哄而上的现象令人担忧。有些医院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一味追求膏方数量及门诊量,不惜牺牲膏方质量。 ..

⑨此外,目前膏方开方医师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各级部门专家培训不到位,能开好膏方的专家明显不足。而膏方的生产也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以至膏方的生产良莠不齐,一些专家甚至表示,现在膏方的合格率不会超过50%。

⑩为使膏方健康有序发展,要□□制定出《膏方应用规范》、《膏方生产监督规范》等

一系列标准。各地区应□□建立医院及开膏方的医生准入制度,建立加工单位准入制,□□加强膏方生产各环节监督,□□开展专家培训,对开方医生规范考核。

(摘自文汇报 有删改)

16.根据第①段内容,膏方的制作方法是: 。(3分)

17.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根据此段内容,横线上填写的句子应该是下面的第 句,理由是 。(5分)

(1)膏方的配方更加复杂而细致 (2)膏方的配方更注重针对性

18.第⑧段中加点词“有些”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

19.第⑩段四处□□中依次应该填入的词语是 (3分)

A. 尽快 逐步 严格 广泛 B. 严格 尽快 全面 逐步

C. 立即 全面 尽快 广泛 D. 严格 全面 逐步 尽快

20.文章第②-⑨段依次介绍了膏方的历史、。(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忆外婆

——一张照片勾起的回忆

石海红

①这张照片摄于两年前,玄武湖边,一排粗壮的柳树下,远远的长凳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位老人,背有些佝偻,双手背在身后,轻轻地捶打着腰背。好熟悉的身影!当时我一边下意识地举起相机、按下快门,一边又向前走了几步。 ②是了,这位金陵老人的装束,与我外婆当年的样子何其相似!短发用黑色铅丝做成的发箍箍着,纹丝不乱,身上也是穿着这种洗得有些发白的卡其布衣服,脚下是双白底黑面的布鞋……

③外婆过世已快二十个年头了……

④小时候生活在外婆家,总不见她有空闲的时候,忙完家务,手上不是织着毛衣,就是纳着鞋底。

⑤那时的我,最盼望的是新年,因为远在青海和云南插队的舅舅们回来探亲时,外婆又要炒喷香的鱼松、做各种好吃的饭菜了。

⑥那时的我觉得鱼松就是世上最好的美食了。把洗净后切成小段的带鱼放入油锅,炸

至金黄松脆,然后再用小火在铁锅中不断翻炒,鱼块散成像现磨咖啡那样的小颗粒,鱼松就基本制成了。出锅冷却之后,装到玻璃瓶中,那是给两个舅舅探亲假结束后回乡下准备的,每人两瓶,够他们在缺少荤腥的乡下吃大半个月了。当然制作过程中,我也总能揩油吃到不少。那时的我哪里知道,一瓶鱼松需要多少条带鱼,多少下翻炒才能做成啊!只觉得那种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只觉得锅铲在铁锅中翻炒的当当声,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⑦舅舅们探亲的半个月间,家里始终弥漫着这样的好味道、好声音。等舅舅们走了,偶尔会听到外婆一边揉着肩膀,一边跟外公聊家常:“两个孩子又黑又瘦,像猴子一样……红烧带鱼,要买3角5分一斤的大带鱼;炒鱼松,就不必买大的贵的鱼,买8分钱一斤的小鱼就行了,省下的钱,就能给孩子们多买点大白兔奶糖带下乡去……”

⑧后来从母亲那里知道,那时的政策,一家中只要有一个孩子插队农村,其他的兄弟姐妹就不必下乡了。18岁的大舅舅插队青海,16岁的小舅舅本不必下乡的,哪里知道要求上进的小舅舅,从家中偷出户口本,坚决要求去了云南。外婆从未因此数落过小舅舅,倒是..

每次送走舅舅们,就听她在我们面前念叨:都两天了,火车该到昆明了,得换长途汽车了……该下汽车了……也该走到队上了……

⑨那时,我们住的徐家汇附近还是大片的农田。每到夏天的清晨或傍晚,外婆总爱带着我在田间散步。外婆时常停下来看农民担水浇地、挑粪施肥,还爱跟我说“那两个大桶,该有百十来斤吧?”我总嫌她走得慢,早就一蹦一跳跑到前面追蜻蜓去了。现在想来,一定是对千里之外两个儿子的牵挂让她迈不开步!想到孩子们瘦弱稚嫩的肩膀也要挑起上百斤重的担子,心里的那份不舍与惦记,是到了我自己做母亲时才真正懂的。

⑩不要说我们表姐妹表兄弟几个是外婆带大的,就连我孩子两岁前的衣服鞋帽,也是闲不住的外婆给张罗的。婴托班的那些年轻妈妈们,经常善意地嘲笑我儿子“穿得像个小古董”,她们哪里知道那是年近八旬的太外婆为曾外孙一针一线手工缝成的!外婆说,孩子小,误食了纽扣之类的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是穿布条绳结的斜襟衣服好。

11那时的外婆,年事已高,做事已不似当年那样麻利,折磨她多年的胃病,让她的背○

有些佝偻了……多方求医,难挽沉疴,初夏时节,外婆终于不必再为儿孙们操心了……

12遵她遗愿,儿女们把她葬在了她的老家。 ○

13爱我的外婆去了,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我居然不能确切地说出她老人家的生卒年月!○ 14隔着十多米的距离,看着那位素不相识的金陵老人的背影,我似乎听到她的叹息之○

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我,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她才找到个无人之处歇一歇。我打消了走到正面仔细打量她的念头,默默地对自己说:回沪后和孩子聊聊我的外婆,说说我的遗憾吧。 ..

2013年徐汇区中考一模卷语文篇二:2013上海市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1

2

3

4

5

2013年徐汇区中考一模卷语文篇三:徐汇区2013-2014学年语文一模中考卷及答案

2013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年级语文学科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4。1

请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2。,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如梦令》)

4。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5。至若春和景明,,上下天光……(范仲淹《岳阳楼记》)

6。,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2分)

8。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

B。“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

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

D。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9。本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3分)

11。从全文来看,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最根本原因是(3分)

A。“邑人”纷纷用钱财讨取仲永的诗作。

B。“其父”为了利益拉着仲永四处拜访。

C。仲永自己缺乏不断努力的学习精神。

D。仲永没有机会得到良好的后天教育。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除夕,市米潞河①。主人问客何来,曰:“陈太守。”“是湘潭陈公邪?”曰:“然。”曰:“是廉吏,安用钱为?”还其值,问寓何所。次日,门外车槛槛②,馈米十石,书一函,称:“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

【注释】①潞河:地名,今河北通县东。②槛槛:车子行走的声音。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入:(2)还其值还: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地用钱呢?

B。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C。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地用钱呢?

D。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14。文中主人用“还其值”、“”的行为来表达他对陈恪勤的敬重。(2分)

15。信函中“公宜以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体现了主人期望陈恪勤要。(填自己的话)(3分)

二、现代文(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雾霾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

②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轻雾。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光的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浑浊,并导致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④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时的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⑤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出的废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⑥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附着在水滴上,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雾一周不散,烟尘

废气在低空聚积,期间有4700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雾散后,还有8000多人因雾死亡。“雾都劫难”震惊世界,人们将伦敦雾灾列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这是显性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雾霾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⑦雾霾天应减少开窗,减少外出,外出时避免骑车,戴正规合格的口罩、多食清肺润肺食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此法既能减少由温室气体引发的空中水汽,又能减少空气中的凝结核,从而达到控制雾霾频发的现象。这方面伦敦做出了榜样: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在“减排消尘”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见成效,原来每年有几十个雾霾天,现已降至5天,世界着名的“雾都”已名不副实。

16。第⑦段中“名不副实”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指和不相符。(2分)

17。第④段的“常常”能否去掉?请阐述理由。(3分)

18。第⑥段划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其作用是。(3分)

19。根据文章第①-④段内容,结合下列两张图表,判断徐汇区12月5日、6日、13日的天气,将相应选项填在横线上:(6分)

12月5日12月6日12月13日

A。雾天B。霾天C。雾霾天

20.本文⑤-⑦段依次说明了:、雾霾的危害、。其说明顺序是(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十三岁男孩的忧伤

玲珑

①桑岩和同学去爬山,出了点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医院治疗。

②这是桑岩长这么大,第一次因伤住院,看望的人络绎不,带着各种营养品和水果。我和老公也轮流值班陪着他,每天想办法给他做可口的饭菜。

③家境富足,这个时候更想让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顾。

④那天中午,我开了车带着煲好的冬瓜排骨汤赶到医院时,病房里静悄悄的,桑岩旁边的病床空空荡荡,只有桑岩在,老公在我快到时赶回去处理公事了。

⑤我把冒着热气的排骨盛出来,这是桑岩从小最爱吃的,每天都吃不厌。但这次,他却没有表现出我熟悉的热情来,只是看了一眼,然后说:“妈,以后你别给我送饭了,我想吃医院的饭菜。”“怎么了?”我有些诧异,“医院的饭菜做得那么粗糙,哪有家里的可口?”

⑥桑岩却并不回答我,又说:“你也别让那么多叔叔阿姨带着东西来看我了,好吗?”

⑦我有些愣怔,看着他——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⑧我轻轻问他:“告诉妈妈,为什么呀?”

⑨桑岩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指指旁边的床位:“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哥哥心里难受。”

⑩桑岩旁边的床位,有个比他大两三岁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岩为什么会这么说,于是我问:“哥哥为什么会难过?”

○11“因为……”桑岩说,“你知道吗?他没有妈妈,他爸爸在工地上班,没有时间照顾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轮流来陪他,但是没有人给他带好吃的,他只能吃医院的饭。妈妈你看,他的柜子里面都是空的,连一盒牛奶都没有,可是你们什么都给我买,他看了,心里一定会难受的。以后我和他一起吃医院的饭,我陪着他,他就不难过了……”

○12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软起来,因为这个十三岁男孩的善良——这些天,我只顾着他,心疼他的伤,担心着他的恢复,全力以赴地照顾他,却忽视了他旁边那个受伤的少年和他的处境、他的感受。我忽视了我们对桑岩如此丰富的宠爱,会让同样在病痛中孤单的男孩更加孤单,或者会自卑、伤感……桑岩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这样的感受。

○13可是,我还是不忍心因此委屈儿子。于是我说:“那以后我多做一些,你和那个哥哥一起吃好吗?你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分一些给哥哥……”

○14“不好。”桑岩打断我,“妈妈,这样他会觉得我们是可怜他,我不想那样做,如果是我,我也不会要别人可怜。妈,你就让我吃医院的饭吧,挺好的。”

2013年徐汇区中考一模卷语文篇四:2014上海市各区县初三语文一模官方权威版(含答案)之:徐汇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年级语文学科

(考试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50分) 2014.1

请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 文言文(共42分)

(一) 默写(18分)

1. 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2. ,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如梦令》)

4.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7. 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 。(2分)

8.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

B. “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

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

D.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9.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3分) .11.从全文来看,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最根本原因是 (3分) ...

A.“邑人”纷纷用钱财讨取仲永的诗作。

B.“其父”为了利益拉着仲永四处拜访。

C. 仲永自己缺乏不断努力的学习精神。

D. 仲永没有机会得到良好的后天教育。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12分)

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除夕,市米潞河。主人问客何来,曰:“陈太守。”“是湘潭陈公邪?”.

曰:“然。”曰:“是廉吏,安用钱为?”还其值,问寓何所。次日,门外车槛槛,馈米十石,书.

一函,称:“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

【注释】①潞河:地名,今河北通县东。 ②槛槛:车子行走的声音。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 入: (2)还其值 还: ..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地用钱呢?

B.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C.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地用钱呢?

D.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②①

14.

2分)

15.信函中“公宜以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体现了主人期望陈恪勤要 。(填自己的话)(3分)

二、 现代文(共48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雾霾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

②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轻雾。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光的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浑浊,并导致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④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

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时的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⑤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出的废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⑥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附着在水滴上,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雾一周不散,烟尘废气在低空聚积,期间有4700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雾散后,还有8000多人因雾死亡。“雾都劫难”震惊世界,人们将伦敦雾灾列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这是显性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雾霾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⑦雾霾天应减少开窗,减少外出,外出时避免骑车,戴正规合格的口罩、多食清肺润肺食品。

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此法既能减少由温室气体引发的空中水汽,又能减少空气中的凝结核,从而达到控制雾霾频发的现象。这方面伦敦做出了榜样: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在“减排消尘”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见成效,原来每年有几十个雾霾天,现已降至5天,世界著名的“雾都”已名不副实。

16.第⑦段中“名不副实”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指 和 不相符。(2分)

17.第④段的“常常”能否去掉?请阐述理由。 (3分)

18.第⑥段划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列数字,其作用是 。(3分)

19.根据文章第①-④段内容,结合下列两张图表,判断徐汇区12月5日、6日、13日的天气,将相应选项填在横线上:(6分)

12月5日 12月6日 12月13日

A.雾天 B. 霾天 C. 雾霾天

20.本文⑤-

其说明顺序是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十三岁男孩的忧伤

玲珑

①桑岩和同学去爬山,出了点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医院治疗。

公也轮流值班陪着他,每天想办法给他做可口的饭菜。

③家境富足,这个时候更想让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顾。

④那天中午,我开了车带着煲好的冬瓜排骨汤赶到医院时,病房里静悄悄的,桑岩旁边的病床空空荡荡,只有桑岩在,老公在我快到时赶回去处理公事了。

⑤我把冒着热气的排骨盛出来,这是桑岩从小最爱吃的,每天都吃不厌。但这次,他却没有表现出我熟悉的热情来,只是看了一眼,然后说:“妈,以后你别给我送饭了,我想吃医院的饭菜。”“怎么了?”我有些诧异,“医院的饭菜做得那么粗糙,哪有家里的可口?”

⑥桑岩却并不回答我,又说:“你也别让那么多叔叔阿姨带着东西来看我了,好吗?”

⑦我有些愣怔,看着他——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⑧我轻轻问他:“告诉妈妈,为什么呀?”

⑨桑岩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指指旁边的床位:“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哥哥心里难受。”

⑩桑岩旁边的床位,有个比他大两三岁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岩为什么会这么说,于是我问:“哥哥为什么会难过?”

○“因为……”桑岩说,“你知道吗?他没有妈妈,他爸爸在工地上班,没有时间照顾他,工11

地上的人有空就轮流来陪他,但是没有人给他带好吃的,他只能吃医院的饭。妈妈你看,他的柜子里面都是空的,连一盒牛奶都没有,可是你们什么都给我买,他看了,心里一定会难受的。以后我和他一起吃医院的饭,我陪着他,他就不难过了……”

○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软起来,因为这个十三岁男孩的善良——这些天,我只顾着他,心疼他的12

伤,担心着他的恢复,全力以赴地照顾他,却忽视了他旁边那个受伤的少年和他的处境、他的感受。我忽视了我们对桑岩如此丰富的宠爱,会让同样在病痛中孤单的男孩更加孤单,或者会自卑、伤感……桑岩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这样的感受。

○可是,我还是不忍心因此委屈儿子。于是我说:“那以后我多做一些,你和那个哥哥一起吃13

好吗?你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分一些给哥哥……”

○“不好。”桑岩打断我,“妈妈,这样他会觉得我们是可怜他,我不想那样做,如果是我,14

我也不会要别人可怜。妈,你就让我吃医院的饭吧,挺好的。”

○我的视线忽然就模糊了,然后,我伸出手轻轻拥抱了儿子。我很惭愧,我在这一刻看到了我15

的自私和狭隘,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男孩。

○桑岩还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谙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善良就是 16

2013年徐汇区中考一模卷语文篇五:2015年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2014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5.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3.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暮云平。 (《观猎》王维)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范仲淹)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2分)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上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欧阳修。(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地乐趣。

C.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本文与《小石潭记》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心境。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4题(8分)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③,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引试④日,

衣襕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说,大称赏,擢景优等。时

人为之语曰:“柳开 ,不如张景一书。”

【注释】①柳开:北宋人。②任气:任性气盛。③主司:主考官。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④引试:

面试。⑤襕(1án):古代的服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柳开少好任气( ) (2)主司说(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欲以此骇众取名。

13.根据文意,在文末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文意通顺。(1分)

柳开 ,不如张景一书。

14.文中柳开的任性气盛和张景的 形成强烈的反差,具体表现在两人应举举动上的差异,柳

开是“ ”,而张景是“ ”。(4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不要空喊读书

①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为什么会有空喊的呢?

②空喊读书的,可能有几种人:第一种人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坐不住,安不下心,读不下

去,但是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第二种人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读下

去,就会变成读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第三种人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

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找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多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成天叫喊要读

书,实际上却没有读。

③对这三种人还要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以帮助。

④最难办的是懒病太深的人。这怎么办呢?惟一的办法是要促使他痛下决心,勤学苦读。虽然不必采

取什么“以锥刺股”那样的办法,但是,也要有相当的发愤之心,否则是一事无成的。而只要真的勤学苦读

了。那末,有时候才能可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苏东坡读书过目不忘,然而他在翰林院读《阿旁宫赋》

时,反复读到四更天。旁人觉得他过于辛苦,他却不觉倦意。乐在其中。王羲之的书法名扬天下,这与他

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密不可分。

⑤( ),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他也许会想到:那么,现在能不

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对人脑用注射针之类,对人脑进行注射来代替读书呢?到那

时候,打一针或者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部书。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能培养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

和专门人才,岂不妙哉!

⑥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⑦是不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又会被批评为读死书呢?绝不会的。我们主要反对读死书主要是

指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并非说:认真读书都是读死书。其实,有许多人根本还没有读什么书,完全说

不上什么读死书或者读活书的问题。

⑧有人老爱高谈阔论。什么事也没有做起,先要谈论个不休。有人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

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如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

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时间,放在老老实实的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

⑨一句话,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你觉得自己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

关的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

书,掌握好多知识。舍此以外,别无路子可走。

(有删改)

15.下面最适合填入第⑤段括号中的一项是( )。(2分)

A.所以 B.可是 C.总之 D.于是

16.阅读第②段,作者针对 、 和 这三种人提出了“不要空喊读书”。

(6分)

17.第④段中使用王羲之的事例是否恰当?阐明你的理由。(3分)

18.以下文字放在文章的第 段和第 段之间最合适,理由是 。(4分)

至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定决心坐下来,很快就能养成习惯,这种人的毛病最轻,最好治。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22分)

我是吴宓教授

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抄了满

满一黑板,详细写着参考书、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代等。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

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

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钱穆经常看见他埋..

头备课,抄写小纸条。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mù半是嫉妒地抱

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

⑤他像一座钟。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

整齐。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当晚,宿舍熄灯

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

心吧。”这才过关。

⑥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 这些学

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李赋宁……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⑦比起课堂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

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BBS

上,不久前一个女学生略带羡慕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

替她们找来凳子坐。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名字,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名字多美。”

全班大笑。

⑨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但他却很

舍得请学生吃饭。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

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

⑩学生李廷先最难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而钱钟书也把老师课堂上的风

采学了几分。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从东南大学,到

西南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吴宓“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的一生”。

⑾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

到陕西老家①,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

可以讲课。”

⑿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

(有删改)

(注释)①彼时正值文革期间,吴宓成为了大罪人,受尽苦难。病重有残疾,只得回家养病。

20.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羡 mù( )

21.根据文章内容,第③段加点词语“潇洒”在文中具体指 。(3分)

22.文章第⑤段“他像一座钟”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 。(4分)

23.第⑧段中说“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将“类似的故事”概括

在下列横线上。(6分)

(1)

(2)

(3)

24.文章第④、⑥、⑩段都整段写到学生对吴宓的回忆或评价,是否是多余?请说明理由。(4分)

25.联系全文,以下对第⑫段划线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宓弥留之际的呼喊表达了他内心对教育事业的渴望之情。

B.“据说”表明是传闻,用传闻留下悬念,暗示吴宓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2013年徐汇区中考一模卷语文篇六:上海市徐汇区2013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

2012学年徐汇区高三语文一模题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5分)

孔子赞赏的中庸

骆玉明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道德,并感叹着一至德在人群中久久不见了。孔子揭示了中庸的至德性,但对什么是中庸存而不论,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 《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说: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能够将其赎回来,可以从政府领取所费的金钱。子贡有一次从外面赎回了一些人,他是富豪,不在乎那些钱,或许也觉计较那些钱有损于自己的清德,于是就推让不受。这本来可以理解为高尚的行为吧,却遭到孔子的批评。因为普通人并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让他们自己掏腰包赎人,政府给钱也不要,他们会感到为难,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却因为子贡的“高风亮节”,在实质上遭到了破坏。更严重的是,这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

孔子对子贡的批评,包含了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思考:道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维护某种公众利益,如果脱离实际的可能去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足以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中国前几十年很努力地宣扬“无私”的理念,“文革”中更发展到戏剧化的程度,结果是人人演戏,可信的道德就在这种表演中消失了。

《论语》中有一段对话也值得一说。有位“叶公”告诉孔子:他的家乡有个做父亲的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就去告发,大家都认为他很正直。孔子针锋相对地说:我们那里对正直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们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其中。在孔子看来,亲情是人类的天性,维护亲情也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相互告发,其带来的伦理损害要远远大于偷羊之类错误行为所带来的伦理损害。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就是:“妻子怎能告发她的丈夫呢?儿子怎能告发他的父亲呢?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罪恶的法律。为了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而人性正是风纪的泉源。”

孔子对“父子相隐”的意见历来有很多争议,它牵涉到法律与伦理的一些根本的问题。现代更有人严厉批评这是以亲情破坏法制。从社会和法律角度来说,父亲偷羊儿子去告发他,属于正直的行为。偷羊犯法,社会成员理应出于维护公义得得需要,不论亲疏都应加以坦白,中国自古就有“大义灭亲”之说。问题是“大义”必须大到超过亲情的必要,所以孔子谈论“正直”的道理,取的是“攮羊”这样的例子。“文革”年代官方鼓励人民相互揭发,芝麻绿豆、扯屁撒谎皆往“大义”上靠,弄到夫妻都不敢讲真话,这时想到“父子相隐”,会明白它的道理了吧。

宋代朱熹曾说:“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孔子本人掌握的就是时中的行为标准。《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经过蒲地去卫国都城,当地有公叔氏发动叛乱,阻止孔子去卫,大概是怕对自己有所不利。于是孔子答应和他们立下盟誓,离开蒲以后不去卫。结果才出东门,孔子就下令车子向卫驰去。子贡疑惑地问:这不是背盟了吗?孔子淡然一笑,洒脱得很:受要挟订下的盟誓,不管用的。

孔子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人把他看作“圣人”,但他一点儿也没觉得自己有“圣人”气。这不是谦虚,而是老夫子处理事情的态度,大抵是从常情常理出发,并没有什么超凡出众、惊世骇俗的地方。哲学家冯友兰曾把“极高明而道中庸”自题为座右铭,期望像孔夫子那样,有超常人的思考,又不背离常人的生活,中间的“而”正是统一这种对立的桥梁。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要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已非易事,而身体力行之则更难。时至今日、天,“中庸”仍“民鲜能久矣”,孔子赞赏的“中庸”,就像上文叙述的三个故事那样,其实不过是,并不像后人阐释的那么玄乎。

1.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况且 所以B.而 那么C.况且 尽管D.而 因为

2.孔子谈论“正直”的道理,为什么取的是“攘羊”这样的例子?(2分)

3.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A.“文革”宣扬的“无私”理念与“中庸”倡导的“至德”不同。

B.朱熹以“随时以处中”来阐释“中庸”,接近孔子赞赏的“中庸”。

C.孟德斯鸠的话抨击法律破坏了人性,证明了“父子相隐”的合法性。

D.“中庸”被孔子视为“至德”,因没有具体阐释让后人把握困难。

E.“中庸”因其“极高明”,除孔子外普通人理解难身体力行更难。

4. 概括“孔子赞赏的中庸”几个要点,补充在第段画线空白处。(3分)

5. 第段中《史记》记载的孔子行为是否“背盟”?阐述你的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6-11题(22分)

此地甚好

1935年6月18日清晨,秋白起床后,换上了洗净的黑色对襟衫、白裤、黑袜、黑布鞋。梳洗毕,安然步出牢门,前往中山公园拍遗照。当天的《大公报》报道:“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见菲菜四碟,美酒一瓮,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酒半,言道:“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与世长辞,为真快乐。”饮毕,高唱《国际歌》,徐步至罗汉岭刑场,择一空地盘膝而坐,向行刑者示意道:此地甚好。”

今天,站在罗汉岭瞿秋白雕像前,凝视那张清瘦的脸,我问秋白:“此地”,果真“甚好”?

秋白当年的囚室在长汀博物馆内,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此地原是明清两代汀州府的试院,院中古柏两棵,苍翠凌云,古桂两株,时送清香。敌人把秋白囚禁在这里的一个偏僻角落,是为了看管方便。但历史的巧合却寓意深远,一个才情兼具的书生,与雅韵悠悠的古代试院结缘,免不了情思泉涌:“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月亮的光也比从前更光明了。”对秋白而言,“此地”果真“甚好”。

囚室约7平方米的地盘,一张矮木床,一张两斗桌。局促于逼仄的牢房,秋白却说是“大休息”;翻翻《阿Q正传》,吟诵些诗词,刻了六七十个印章——他是个篆刻高手,又咳着血断断续续写下数万字的《多余的话》——既然是“多余的话”,又“何必说”?--当生命兀然得以这般终结,须袒露闭锁在困苦和抑郁中的一切,“能够乱谈几句,心上也就痛快了。”

就这昏暗的油灯,这个自称“脆弱的二元人物”提起了笔,“我确实一个最怯懦的婆婆妈妈的书生”,参加革命后思想还在动摇,还残留着士大夫缙绅思想,更为“多余”的是,他居然水对火热的革命生活感到厌倦之极,在革命的熔炉里一直在演戏,承认自己的政治生活就是一场滑稽剧„„因犯了“路线错误”被撤销最高领导人职务,在革命阵营中成了“过街老鼠”,使本已处于自责中的他更觉得自己“过时”了:“现在我已经完全被解除了武

装,被拉出了队伍,只剩下我自己了„„”

!留下这一堆“多余的话”,如明晃晃的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剔开,赤裸裸地摆在世人面前:粗读,是把懦弱披露出来的坦荡;细读,是用悲情掩藏对信仰的迷茫,为后人撂下浮想联翩蓄笔;绝命书日后成了这个“叛徒”“晚节不忠”的铁证,坟墓被摧毁,妻女受迫害,直至1980年才结束清算,平反昭雪„„秋白,“此地”果真“甚好”?

确实是“婆婆妈妈”,这一提起笔来就停不下来;“如果我还有可能支配我的躯壳,我愿意把它给医学校的解剖室。”“很可笑的”以为这副多年肺病的“躯壳”还有谁需要。秋白,毕竟是书生!

汀江如锦,月色朦胧。秋白盘腿坐在汀州试院的囚室内,想看他的之华和独伊。在被关押的115天,他几乎每个晚上都梦见她们。“我留恋什么,我最亲爱的人,我曾经依傍着她度过了这十年的生命。”囚室阴湿,秋白常穿那件黑色的对襟衫,还有黑线袜和黑布鞋,都是爱妻杨之华给他置办的—几十年后,正是凭对襟衫的两粒黑扣子才辨认出瞿秋白的尸骨—秋白想起自己曾对之华的一句誓言:“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白华之秋’刻成三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斯时斯地,了却夙愿,甚好。

还有瞿独伊,我可爱的女儿,远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好几年没见到她,也不知怎么样了?入狱后,瞿秋白将自己准备要写的文章列了一个目录,其中有一个题目就叫做《独伊》。独伊不是瞿秋白的亲生女儿,却被他视如己出,独伊习惯称秋白“好爸爸”。他会怎样写自己的女儿呢?独伊无法知道,但她永远记住了好爸爸“婆婆妈妈”的话:“我还留恋什么?这美丽世界的欣欣向荣的儿童,我的女儿,以及一切幸福的孩子们。我替他们祝福。”

17日晚,参谋长宋希濂出于师生情面对秋白再作一次劝降,遂邀秋白一起饮酒。席间,宋拿出蒋介石的处决密令给秋白看,并称如能自首,当再电请南京收回成命。秋白同往日一样沉静,答曰:“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至此,宋知此事已不可挽回。但秋白提了两个要求,一是不能跪着死,二是不要打自己的头。

“我这滑稽剧是要闭幕了。”

第二天清晨,秋白起床,梳洗,坐在桌前,点烟。喝茶,吟诗,毕竟是书生,习惯性的提起笔:“眼底云烟过尽时,我正逍遥处,此非词谶,乃狱中言志耳。”搁笔,36岁的秋白,黯然步出牢房„„

站在罗汉岭瞿秋白雕像前,耳旁萦绕着秋白走向刑场的歌声,心头涌起《多余的话》开篇诗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揣想,秋白走出那间低矮囚室时,是如何畅舒一口气,感叹这方灵魂净池,这方山川风物„„

此地甚好!

【注】《国际歌》:歌词是由瞿秋白翻译成中文。处引句:均出自瞿秋白的《多余的话》。

6. 第段引用《大公报》报道的用意是(3分)

7. 辨析第段与第段两处“婆婆妈妈”的含义(2分)

8. 第段画线句与第段秋白在《多余的话》中的“自我揭短”看似相悖,对此加以评析。(3分)

9. 下列对文中引用《多余的话》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第段引句,秋白对关押自己的囚室周边环境表达了欣赏和赞美。

B.第段引句揭示,宣泄困苦时秋白《多余的话》的写作动机之一。

C.第段引句中的“拉”字刻画出秋白被赶出革命队伍的惶惑与无奈。

D.第段引句秋白意识到多年肺病的“躯壳”有医学价值并愿意捐献。

E.第段引句中的“依傍”表现秋白对妻子杨之华的依赖、不舍之深情。

F.第段引用开篇句表明秋白内心的孤独,无人能理解秋白的忧愁与追求。

10.简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11.联系全文,鉴赏“此地甚好”作为标题及结尾句的妙处。(5分)

(三)默写。【任选6空填写,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

12.(1) ,阴晴众壑殊。(王维《终南山》)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3)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大行不顾细谨, 。(司马迁《史记》)

(5)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譬如平地, ,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7)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香雾云鬟湿, 。(杜甫《月夜》)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苏轼时任水曹郎黄州团练副使,领取的薪俸用朝廷造酒后废弃的压酒囊折抵。

13.首联中“为口忙”有双关义,即(2分)

14.“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简析颔联两句中的第五字。(3分)

15.本诗通过议论来表达情怀,从这一角度赏析。(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7分)

王彦章画像记

欧阳修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

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述公之事。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公之攻德胜也,初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及破南城,果三日。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庄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

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犹以名其寺,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画已百余年矣,完之复可百年。然公之不泯者,不系乎画之存不存也。而予尤区区如此者,盖其希慕之至焉耳。读其书,尚想乎其人;况得拜其像,识其面目,不忍见其坏也。画既完,因书予所得者于后,而归其人,使藏之。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不能备述公之事

1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求于滑人 吾子淹久于敝邑

B.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 臣所以供养无主

C.盖其希慕之至焉耳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D.又得公画像而拜焉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18.用“/”给第段画曲线部分断句。(2分)

初 受 命 于 帝 前 期 以 三 日 破 敌 梁 之 将 相 闻 者 皆 窃 笑。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2分)

然公之不泯者,不系乎画之存不存也。(3分)

20.文章通过哪两件事来刻画王彦章的“良将”形象?(2分)

21.本文与《伶官传序》写作背景相同,概述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画意

2013年徐汇区中考一模卷语文篇七:上海市徐汇区2014年中考语文一模(即期末)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2014年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2. ,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如梦令》)

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5.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 )

卖炭翁(唐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

B.“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

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

D.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百姓的同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9.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11.从全文看,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最根本原因是 (3分)

A.“邑人”纷纷用钱财讨取仲永的诗作。

B.“其父”文了利益拉着仲永四处拜访。

C.仲永自己缺乏不断努力学习的精神。

D.仲永没有机会得到良好的后天教育。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①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除夕市米潞河,主人问:“客何来?”曰:“陈太守。”“是湘潭陈公.

邪?”曰:“然。”曰:“是廉吏,安用钱为?”还其值,问寓何所。次日门外车槛槛馈米十石,.

书一函,称:“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节终始,毋失天下望。”

【注释】①潞河:地名,今河北通县东。②槛槛:车子行走的声音。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 入: (2)还其值 还: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的用钱呢?

B.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C.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的用钱呢?

D.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14.文中主人用“还其值”、“ ”的行为来表达他对陈恪勤的敬重。(2分)

15.信函中“公宜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体现了主人期望陈恪勤要 。(填自己的话)(3分)

二、现代文(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雾霾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

②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水平能能见度在1000-10000米时则被称为轻雾。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光的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并导致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④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

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是少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⑤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出的废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⑥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在水滴上,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雾一周不散,烟尘废气 在低空聚积,期间有4700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雾散后,还有8000多人因雾死亡,“雾都劫难”震惊世界,人们将伦敦雾灾列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这是显性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雾霾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⑦雾霾天应减少开窗,减少外出,外出时避免骑车,戴正规合格的口罩、多食清肺润肺食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此法既能减少由温室气体引发的空中水汽,又能减少空中的凝结核,从而达到控制雾霾频发的现象。这方面伦敦做出了榜样: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在“减排消尘”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见成效,原来每年有几十个雾霾天,现已降至5天,世界著名的“雾都”已名不副实。

16.第⑦段中“名不副实”一词在文中具体含义是指 和 不相符。(2分)

17.第④段中“常常”一词能否去掉?请阐述理由。

18.第⑥段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列数字,其作用是 (3分)

19.根据文章第①至④段内容,结合下列两张图表,判断徐汇区12月5日、6日、13日的天气,将

相应的选项填在横线上。(6分)

12月5日 12月6日 12月13日

A.雾天 B.霾天 C.雾霾天

20.本文⑤至⑦段依次说明了: 、雾霾的危害、 。其说明顺序是 。(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十三岁男孩的忧伤

玲珑

①儿子桑岩和同学去爬山,出了点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医院治疗。 ②这是桑岩长这么大,第一次因受伤住院,看望的人络绎不jüé,带着各种营养品和水果。我和老公每天也轮流值班陪着他,每天想办法给他做可口的饭菜。

③家境富足,这个时候更想让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顾。 ④那天中午,我开了车带着从家里煲的冬瓜排骨汤赶到医院时,病房里静悄悄的,桑岩旁边的病床空空荡荡的,只有桑岩在,老公在我快到时赶回公司去处理工作了。

⑤我把冒着热气的排骨盛出来,这是桑岩从小最爱吃的,每天都吃不厌。但这次,他却并没有表现出我熟悉的热情来,只是看了一眼,然后说:“妈,以后你别给我送饭了,我想吃医院的饭菜。”“怎么了?”我有些诧异,“医院的饭菜怎么会可口呢?做得那么粗糙简单。”

⑥桑岩却并不回答我,又说:“你也别让那么多叔叔阿姨带着东西来看我了,好吗?” ⑦我有些愣怔,看着他——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⑧我轻轻问他:“告诉妈妈,为什么呀?”

⑨桑岩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指指旁边的床位:“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哥哥心里难受。”

⑩桑岩旁边的床位,有个比桑岩大两三岁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岩为什么会这么说。于是我问:“哥哥为什么会难过?”

11“因为„„”桑岩说,“你知道吗?他没有妈妈,他爸爸在工地上班,都没有时间照顾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轮流来陪他,但是没有人给他带好吃的,他只能吃医院的饭。妈妈你看,他的柜子里面都是空的,连一盒牛奶都没有,可是你们什么都给我买,他看了,心里一定会难受的。以后我和他一起吃医院的饭,我陪着他,他就不难过了„„”

12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软起来,因这个十三岁男孩的善良——这些天,我只顾着他,心疼着他的伤,担心着他的恢复,全力以赴地照顾他,却忽视了他旁边那个跟着父亲在工地上受伤的少年,忽视了他的处境、他的感受。我忽视了我们对桑岩如此丰富的宠爱,会让同样在病痛中孤单的男孩更加孤单,或者会自卑、伤感„„桑岩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这样的感受。

13可是,我还是不愿意为此委屈儿子。于是我说:“那以后我多做一些,你和那个哥哥一起吃好吗? 你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分一些给哥哥„„”

14“不好。”桑岩打断我,“妈妈,这样他会觉得我们是可怜他,我不想那样做,如果是我,我也不会要别人可怜。妈,你就让我吃医院的饭吧,挺好的。”

15我的视线忽然就模糊了,然后,我伸出手轻轻拥抱了儿子。我很惭愧,我在这一刻看到了我

的爱是多么自私和狭隘,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男孩。

16桑岩还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谙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善良就是

17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成全他的善良呢!

21.根据拼音写汉字。

络绎不jüé (2分)

22.第④段划线句是 描写,作用是 (4分)

23.文中桑岩的言行导致“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是 —— —— 。(每空填两个字)。(6分)

24.文章第⑦12、15段反复提到“十三岁男孩”,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其作用。(4分)

25.结合全文来看,下列句子最不适合填在第16段的横线上的一项是( )(4分)

A.不在病痛面前炫耀健康,不在贫穷面前显示富有。

B.在一顿简陋的饭菜面前,隐藏碗中的美味和丰盛。

C.关注细节体察别人感受,将心比心给人一份尊重。

D.乐善好施甘于奉献自己,一腔热忱乐于成全他人。

26.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80字左右)(8分)

(1)第二天开饭时,邻床哥哥发现桑岩和他一样在吃医院的饭,他会怎么想?请以第一人称写一段邻床哥哥的心理描写。

(2)读了这篇文章,有人认为桑岩改吃医院的饭照顾到了邻床哥哥的自尊,也有人认为桑岩的行为反而可能更伤害邻床哥哥的自尊。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我选做 题

三、写作(60分)

27.请以“原来是这样”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1.落日故人情

2.草枯鹰眼疾

3.浓睡不消残酒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波澜不惊

6.伛偻提携

(二)

7.赶着走

8. B

(三)

9.宋 王安石

10.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11.D

(四)

12.进入 归还

13.D

14.馈米十石

15.始终廉洁

(一)

16.由雾霾天多而得名的“雾都” 现在少雾霾而清洁的天气状况

17.不能;“常常”的意思是通常,大多数情况,雾和霾大多数情况下相伴出现,实际中也有雾和霾不同时出现的情况,这里在范围上作了限制,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举例子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雾霾在不知不觉地危害着人的健康

19.A C B

20.雾霾的成因 雾霾的预防 逻辑顺序

(二)

21.绝

22.环境 营造安静的氛围,为下文桑岩和妈妈的谈话的情节作铺垫。

23.诧异 感动 惭愧

24.结构:贯穿全文的线索,呼应标题;内容:写出一个十三岁男孩的忧伤源于他的善良,强调了一个未成年人对善良的感知胜于成年人,突出了善良就是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的中心。

25.D

26.略

思路点拨:

1.“原来”“这样”说明事情的结果或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转变。或写人记事突出结果的转变,或对生活、社会、人生的认识的转变。

2.写清转变前后的事或认识,重点在于如何转变,过程要具体。

2013年徐汇区中考一模卷语文篇八: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3.1

化 学 部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i-28 Cl-35.5 Na-23 K-39 Ca-40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1.酸雨危害大,酸雨的形成与排放某种气体有关,该气体是 ( ) A.CO2 B.SO2 C.O3 D.CO

2.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的化合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 ( ) A.+5 B.+3 C.-4 D.-3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气

4.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海水 C.可口可乐 D.冰水共存物 5.物质的命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 A.氯化钙 CaCl2 B. 硫酸钠 Na2SO3 C.氧化铁 FeO D. 氢氧化钡 BaOH 6.矿泉水中含有钙、镁、钾、钠,这里的钙、镁、钾、钠指 ( ) 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7. 探究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B. C. D.

8.生命离不开空气。关于空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始终不变的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C.空气是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9.过氧乙酸(C2H4O3)溶液可用作公用场所的消毒。过氧乙酸属于 (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化合物 D.单质

10. 一些食品的近似pH如下:番茄4.0~4.4;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苹果 B.番茄汁属酸性食品

1

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食品 D.苹果汁酸性比牛奶强 11. 把下列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的是

A.氧气

B.氢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 )

1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单质的下列用途与这一性质有关的是 ( ) A. 用碳素笔书写重要文件和资料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 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D.用石墨为主要原料制铅笔芯

13.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

A.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红色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15. 为除去CaCO3粉末中混有少量Ca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热 B.溶解后过滤 C.加适量稀盐酸 D.加适量稀硫酸 16.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O2和O4都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O4分子由4个氧元素组成 C.一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 D.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17.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有多种,你认为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 C.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森林着火时开辟隔离带 D.炒菜油锅着火时用水浇灭

18.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9.对金刚石和石墨的有关认识中,错误的是

A.组成元素种类相同

C.性质不同是构成原子的种类不同

20.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A.都产生发光放热现象

C.都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 )

B.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物质 D.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

B.都发生了氧化反应 D.都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1.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右图所示。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2

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C.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22.火箭用的燃料燃烧时,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R+2CO2+4H2O,则R的化学式为( )

A. N2 B. NO C. NO2 D. N2H4

2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 (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击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 D.天气闷热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24.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 )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

D.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时,有KCl晶体析出

25.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C.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原子构成的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6.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o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to1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o2C,

两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C.温度小于to1C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D.将to2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o3C,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27.水在通电情况下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 A.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可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 B.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跟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与跟负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跟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与跟负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8

28.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质量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单位是g/mol 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式量,单位是mol C.物质的量就是6.02×1023个微粒的质量,单位是g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

29.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 B.1mol SiO2中含有1molO2 C.1.5mol SiO23

2中含有18.06×10个氧原子 D.1mol SiO2的质量是60g/mol

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 3

30.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 A.无论如何改变氧气的起始量,均有X生成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表中a的值为5.6 二、填空题(共40分)

31.化学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金属铁,其元素的符号为 ; (2)家用天燃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3)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生石灰、熟石灰大量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写出石灰石转化为纯度比较高的CaCO3的化学方程式 、 、 。

3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吸附池中,用于除去臭味和色素的主要物质是 。Cl2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实验室制Cl2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MnCl2+ Cl2+2H2O,该反应中做氧化剂的物质是

33.谷氨酸(分子式:C5H9NO4)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也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有 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3.01×1023个谷氨酸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14.7g谷氨酸中含 个谷氨酸分子。

34.根据右表所给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 (2)20℃时,向50g水中加入15.8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

(3)20℃时,向100g水加入40g硝酸钾,要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4)如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2)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使小烧杯中有的固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A.冰 B.生石灰 C.水 D.食盐水 35.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4

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⑴ 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的颜色为 色,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 。 ⑵ 图2中的火焰的颜色为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 ,其目的为 。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的颜色为 色,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原因是 。

36.一氧化碳是良好的还原剂,常用于金属的冶炼。右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 ,实验中可观察到A、B处的现象是 、 ;操作时应先 ,再 ,目的 ;装置最右边要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_。

37.“低碳”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

(1)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右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②从图可知,在一定条件下,某些无机物和有机物间 (填“能”或“不能”)相互转化; ③水在光照与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为氢气,写出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与态度,下列做法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监测空气质量 B.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垃圾分类回收  D.汽车使用尾气净化装置,降低有害气体排放 (2)科技小组同学设计了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如右图所示.该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填化学式,下同),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三、简答题(共30分)

38.海洋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为原料,还可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纳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

海水晒盐是物理变化,包含蒸发、_________等过程, 蒸发需要的仪器除铁架台、铁圈、酒精灯外,还需要 、 ;操作a的名称是 ,适用于分离 __________。 39.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重要方法和手段。 (1)A、B二个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请回答:

5

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3年徐汇区中考一模卷语文篇九:上海市徐汇区2015年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徐汇区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 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5.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 、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3、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暮云平。 (《观猎》王维)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范仲淹)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2分)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

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

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

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上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欧阳修。(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地乐趣。

C、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本文与《小石潭记》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心境。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4题(8分)

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③,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引试

④日,衣襕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说,大称赏,

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 ,不如张景一书。”

【注释】①柳开:北宋人。②任气:任性气盛。③主司:主考官。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

④引试:面试。⑤襕(1án):古代的服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柳开少好任气( ) (2)主司说(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欲以此骇众取名。

13、根据文意,在文末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文意通顺。(1分)

14、文中柳开的任性气盛和张景的形成强烈的反差,具体表现在两人应举举动

上的差异,柳开是“ ”,而张景是“ ”。

(4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不要空喊读书

①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为什么会有空喊的呢?

②空喊读书的,可能有几种人:第一种人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坐不住,安不下心,

读不下去,但是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第二种人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

从头到尾读下去,就会变成读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第三种人因为

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找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多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

多知识,所以成天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

③对这三种人还要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以帮助。

④最难办的是懒病太深的人。这怎么办呢?惟一的办法是要促使他痛下决心,勤学苦读。虽然

不必采取什么“以锥刺股”那样的办法,但是,也要有相当的发愤之心,否则是一事无成的。而只

要真的勤学苦读了。那末,有时候才能可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苏东坡读书过目不忘,然而他在翰林院读《阿旁宫赋》时,反复读到四更天。旁人觉得他过于辛苦,他却不觉倦意。乐在其中。

王羲之的书法名扬天下,这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密不可分。

⑤( ),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他也许会想到:那么,现在

能不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对人脑用注射针之类,对人脑进行注射来代替读

书呢?到那时候,打一针或者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部书。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能培养成

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岂不妙哉!

⑥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⑦是不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又会被批评为读死书呢?绝不会的。我们主要反对读死书

主要是指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并非说:认真读书都是读死书。其实,有许多人根本还没有读什

么书,完全说不上什么读死书或者读活书的问题。

⑧有人老爱高谈阔论。什么事也没有做起,先要谈论个不休。有人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

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如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

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时间,放在老老实实的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

益不浅。

⑨一句话,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你觉得自己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日积月累,

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好多知识。舍此以外,别无路子可走。

(有删改)

15、下面最适合填入第⑤段括号中的一项是( )。(2分)

A、所以 B、可是 C、总之 D、于是

16、阅读第②段,作者针对、和这三种人提出了“不要空

喊读书”。(6分)

17、第④段中使用王羲之的事例是否恰当?阐明你的理由。(3分)

18、以下文字放在文章的第段和第

4分)

至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定决心坐下来,很快就能养成习惯,这种人的毛病最轻,最好治。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22分)

我是吴宓教授

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抄

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写着参考书、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代等。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

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

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

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钱穆经常看..

见他埋头备课,抄写小纸条。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mù半是嫉

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

⑤他像一座钟。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

的一样整齐。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当

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

“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这才过关。

⑥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

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李赋宁……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

度不那么出名。

⑦比起课堂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

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

开道路。

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

BBS上,不久前一个女学生略带羡慕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

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名字,情不自禁地

说:“这个名字多美。”全班大笑。

⑨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但

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

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

⑩学生李廷先最难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而钱钟书也把老师课

堂上的风采学了几分。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

从东南大学,到西南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吴宓“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

也划过了他的一生”。

⑪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

宓回到陕西老家①,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

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⑫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

(有删改)

(注释)①彼时正值文革期间,吴宓成为了大罪人,受尽苦难。病重有残疾,只得回家养病。

20、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羡 mù( )

21、根据文章内容,第③段加点词语“潇洒”在文中具体指 3分)

22、文章第⑤段“他像一座钟”一句运用了 4分)

23、第⑧段中说“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将“类似的故

事”概括在下列横线上。(6分)

(1)

(2)

(3)

24、文章第④、⑥、⑩段都整段写到学生对吴宓的回忆或评价,是否是多余?请说明理由。(4分)

25、联系全文,以下对第⑫段划线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宓弥留之际的呼喊表达了他内心对教育事业的渴望之情。

B、“据说”表明是传闻,用传闻留下悬念,暗示吴宓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C、吴宓弥留之际反复强调“我是吴宓教授”体现了他对于无法从事教学的不甘。

D、作者用该句作文全文的结尾,表达了他对于吴宓的同情之心。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6—27题(11分)

本书简介: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国首档汉字听写教育类电视节目,影响巨大。本系列图书根据该节

目撰写,约请国内著名汉字专家、文化学者担当顾问,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词库中,收录

2013年徐汇区中考一模卷语文篇十:2010徐汇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徐汇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满分 150分

一、 文言文(共43分)



(一) 默写(18分)

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吕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

4.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

6. ,千里暮云平。(《观猎》)



(二) 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7——8题(4分)

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7.曲中“断肠人”指的是 (2分)



8.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2分)

A.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B.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 C.“天净沙”是这首曲地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D.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 

(三)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9分)

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9.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世人尊称其为 ,孟子的成就也得益于他的母亲,

 (仅限四字)等故事成为孟母教子的传世美谈。(4分)

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句子。(3分)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11.孟子这段话对齐宣王提出的告诫是: (2分)



(四)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①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战国策•燕策》)

【注释】①箝:同“钳”。

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赵且伐燕( ) (2)今日不雨( )



13.以下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个动物不肯放弃,捕鱼的人得利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B.两个动物不肯相互放弃,捕鱼的人看到并且把它们捉住了。

C.两个动物不肯放弃,捕鱼的人得到并且把它们捉住了。

D.两个动物不肯相互放弃,捕鱼的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

14.从这个故事看,惠王对苏代的话欣然认同,除了王自身善于纳谏之外,也需要苏代 。(2分)



15.惠王最终认同了苏代的见解,停止伐燕,是因为他明白了

 (3分)



二、 现代文(共47分)

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2分)



海洋中也有沙漠

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沙漠。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海洋中同样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地带。

②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这些海洋低氧区、海洋缺氧区被称为海洋中的“沙漠”。

③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年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 ④科学家认为: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研究早已表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水温升高,而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会有所下降。研究证明,这种现象与海水温度日益升高有密切关系。在0摄氏度的时候,1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l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摄氏度,l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毫升。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

报告显示: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2摄氏度到0.04摄氏度。

⑤海水升温还使不同水层屏障现象更加恶化,水层的屏障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由于没有上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以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全球气候变暖甚至使海洋洋流发生变化,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⑥海洋沙漠地带不断增长,正逐渐威胁着地球的健康。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洋沙漠面积的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后果。随着海洋沙漠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往别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的竞争。



16.文章第②段把海洋中的低氧区、缺氧区称之为“海洋沙漠”,这里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4分)



17.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 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2摄氏度到0.04摄氏度”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全球气候变暖甚至使海洋洋流发生变化,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 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18.第④段的主要说明海水温度升高致使海洋沙漠面积扩大,而该段中的画线句主要说明的是海洋沙漠面积扩大导致海水温度升高。该画线句是否应该删去?说说理由。(3分)







19.导致海洋沙漠化的根本原因是 ;相关原因是海水升温引起的 和 。(6分)



20.作者在文中忧虑海洋沙漠化正威胁着地球的健康,概括地说,地球因此而面临的健康威胁有:(1) ;(2)

 (6分)

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25分)



话说父亲

王安忆

①从小就知道,父亲是一个话剧导演。然而对于父亲的事业,我可说是很少了解。

②再没有比父亲更不会做人的人了,他甚至连一些最常用的寒xuān( )絮语都没有掌握,比如,他与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见面时,那叔叔说:“你一点没老。”他则回答道:“你的头发怎么都没了?”弄得十分扫兴。见面的套话没有掌握,告别的套话也没有。它毫不顾及别人会说什么,别人对他留有什么印象。他是只须自己就能证明得了自己,只须自己这一个证明的。可说是十分的自信。比起世上太多的终年终月为别人的观瞻营造一个自己的生活,是要轻松,却也多了一种别样的艰难。

③父亲哲学里,很少“但是”“然而”这样可将语意表达得七回八折的转折用语,他是一根赌场通到了底,既不给人转弯,也不给自己留下转弯的余地。在一个障碍极多的世界上,它便很难顺利了。幸而它是十分的逍遥,才没有觉着太多的委屈。

④姑母与叔叔每年一次地来国内看望我们全家,见面时很激动,分手了,则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父亲和他们在一起总有一种寂寞的感觉。有一次,他对妈妈说过这样一段话,意思是,在他们面前,他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他这一生,只有两桩事业,一是革命,一是艺术,而在他们笃守的钱的面前,这两桩事业都失了位置,这也是它至今不愿去他们那儿看看的最大原因。他是宁在此地委屈,也不愿去彼地寂寞的。这方土地,是他种植他革命与艺术这两桩事业的土地,无论与它是多不协调,却也分离不开了。

⑤奇怪的是,像他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有着惊人的人缘。1978年他的胆囊炎大发作,除却手术别无他路。人艺的男演员们便自发排了班次,两小时一班地轮流看护,准时准刻,从不曾有过误点的事情。这是极罕见的一支看护队伍,即便是在显赫的高干病房,大约也难有这种挚诚至深的对待,令我们久久难以忘怀。我能看出人们真诚地爱他。因他对人的爱也是真心流露。他不会勉强自己去爱什么,可是如他要爱,却也无法勉强他不爱。我们虽不知道他对演员们是如何,可从演员们对他,却可看出他的对待。俗话说人心换人心。我们经常听到演员们以他的素材演编的喜剧,比如,喝了药水之后,发现瓶上所书:服前摇晃,于是便拼命地晃肚子;还比如,将给妈妈的信投到“人民检举箱”等等,诸如此类,刻画了一个糊里糊涂的父亲。因他对人率真,人对他也率真;因他对人不拘格局,人对他则也不拘格局。他活得轻松,人们与他也处得轻松。即便在他不很得意的时候,他的身边也没缺少过朋友。他似是在人外,却颇得人缘;似是在世外,则又很积极。只是多了一种超然以应付人事与世事的变故。所以,他倒也活得比谁都自在。

⑥父亲腹中是没有一点点春秋三国,只迷住一本与世无争的书。他最大的娱乐,也是最大的功课,便是读书,中文的,或者外文的,戏剧的,或文学的,个个种种。书也为他开辟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在那里,他最是自由而幸福,他的智慧可运用得点滴不漏。

⑦因了以上的这一切,他在离休以后的日子里,便不像许多老人那样,觉得失了依傍而恍恍然,怅怅然,他依然如故,生活得充实而有兴味。他走的是一条由出世①而入世②,由不做人而做人的道路。所以,他总能自在而逍遥。  (有删改)

【注释】①出世:超脱人世,摆脱世事的束缚。 ②入世:投身到社会里。 

21.根据第②段中的拼音正确书写汉字。(2分)

寒xuān( )



22.文章第②段说父亲自信地活着;第③段体现了父亲逍遥得活着;阅读第④段,若要用两个字概括,可以说父亲 活着。(3分)



23.文章第⑤段说父亲有“惊人的人缘”,概括地说,体现在:(6分) (1)

(2)



24.第⑦段画线句中的“依傍”隐含着的意思是 “恍恍然”“怅怅然”这样的词语在句中起的作用是



 (6分)



25.文章第⑤段说喜剧中的父亲是“糊里糊涂”的,在生活中父亲是怎样的呢?阅读全文谈谈你的感受,80字左右。(8分)



三、 写作(共60分)

26.以“新春又临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请不要在文中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

答案:

一、 文言文(42分)

(一) 默写(18分)

1.随君直到夜郎西

2.月上柳梢头

3.一点飞鸿影下

4.八百里分麾下炙

5.千载谁堪伯仲间

6.回看射雕处

(二) 诗词理解(4分)

7.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这里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8.B

(三) 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9.亚圣 孟母三迁 孟母断织

10.(如果)一天晒它,十天冻它,没有能够生长的

11.凡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四) 课外文言阅读(12分)

12.(1)讨伐、进攻 (2)下雨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高考加油短句干净
  • 高考励志语录短句干净
  • 高考最近很火的励志句子
  • 2024年高考冲刺口号句子
  • 经典鼓励高考祝福语文案
  • 适合发朋友圈的高考文案说说
  • 2024年关于高考的朋友圈文案精选
  • 2024年最新高考冲刺励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