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青岛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1    阅读:

青岛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篇一:2016-2017年新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名校精品资料)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五(1)班上课时,我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得出两种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让学生比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接着让学生自学得出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最后出示例1让学生观察比较解方程与求未知数X的解题过程有什么异同?让学生了解解方程的步骤。本节课从课堂效果上来看,不错,因为这个班的数学成绩向来是不错的,课堂习惯比较好,学生的思维清晰,会说。

而在五(6)班上课时,我考虑这堂课的概念多,“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而且学生容易混淆。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概念的教学想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新旧知识(求未知数x)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重点考虑的是方程意义的教学。方程意义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后继的学习和发展,注重知识的渗透,如:近期的“用字母表示数”“用方程解应用题”、远期的解较复杂方程或方程组时用到的“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集合”知识等。

这次,我在处理教材时,删繁就简,让学生做“分类游戏”:

① 按自己的标准把下列各式分类:

8+9 20+5=25 17-11=6 6+3<11

学生在分类中感知“等式”的意义。

② 进一步分类探讨:

6÷3=2 4×5=20 5>4 x+4=9

激疑“x+4=9” 归于哪类?能说明理由吗?那么,

2a=18;x=2呢?让学生在分类探索中理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在“分类”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进行分类,在学生“不同标准”的分类中,分析感知“方程的意义”,同时,分类思想也渗透于教学中。因为

我觉得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已不再由教师指令性语言来主宰,把选择分类的权利留给学生,无疑是关注学生个性的表现。可课堂效果却不是很好,学生课堂的习惯很不好,不敢说,或者是不知如何表述,或者是表述的不准确,课堂比较安静,课后我不断的反思:两个班的教法一个是比较传统的,而另一个是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根据新课标来设计的,为什么反而前者的效果好些呢?我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课堂思维过程的训练有待加强,数学课堂也应该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在说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学会自主探索,学得主动,学得投入。

这堂课上完,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教学时间不够,知识巩固的时间太少。上课时我看了表,方程意义的教学的练习足足用了35分钟。“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教学因为练习时间不足,而不到位。课后我一直想:这35分钟花得是否值得?怎样处理知识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关系?……还有方程意义教学时天平的演示,一直是我在演示,学生在看,学生的自主性不够,这是我教学设计时就有的困惑,但如果让分小组学生自己操作,教学时间会更加不够。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这些问题还有待考虑。

青岛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篇二:2016-2017年新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名校精品资料)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五(1)班上课时,我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得出两种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让学生比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接着让学生自学得出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最后出示例1让学生观察比较解方程与求未知数X的解题过程有什么异同?让学生了解解方程的步骤。本节课从课堂效果上来看,不错,因为这个班的数学成绩向来是不错的,课堂习惯比较好,学生的思维清晰,会说。

而在五(6)班上课时,我考虑这堂课的概念多,“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而且学生容易混淆。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概念的教学想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新旧知识(求未知数x)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重点考虑的是方程意义的教学。方程意义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后继的学习和发展,注重知识的渗透,如:近期的“用字母表示数”“用方程解应用题”、远期的解较复杂方程或方程组时用到的“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集合”知识等。

这次,我在处理教材时,删繁就简,让学生做“分类游戏”:

① 按自己的标准把下列各式分类:

8+9 20+5=25 17-11=6 6+3<11 学生在分类中感知“等式”的意义。

② 进一步分类探讨:

6÷3=2 4×5=20 5>4 x+4=9

激疑“x+4=9” 归于哪类?能说明理由吗?那么, 2a=18;x=2呢?让学生在分类探索中理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在“分类”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进行分类,在学生“不同标准”的分类中,分析感知“方程的意义”,同时,分类思想也渗透于教学中。因为 我觉得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已不再由教师指令性语言来主宰,把选择分类的权利留给学生,无疑是关注学生个性的表现。可课堂效果却不是很好,学生课堂的习惯很不好,不敢说,或者是不知如何表述,或者是表述的不准确,课堂比较安静,课后我不断的反思:两个班的教法一个是比较传统的,而另一个是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根据新课标来设计的,为什么反而前者的效果好些呢?我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课堂思维过程的训练有待加强,数学课堂也应该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在说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学会自主探索,学得主动,学得投入。

这堂课上完,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教学时间不够,知识巩固的时间太少。上课时我看了表,方程意义的教学的练习足足用了35分钟。“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教学因为练习时间不足,而不到位。课后我一直想:这35分钟花得是否值得?怎样处理知识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关系?„„还有方程意义教学时天平的演示,一直是我在演示,学生在看,学生的自主性不够,这是我教学设计时就有的困惑,但如果让分小组学生自己操作,教学

时间会更加不够。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这些问题还有待考虑。

青岛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篇三: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解方程》教学反思

数学二组 陈艳江

本节课对于我自高效课堂实施以来,我觉得是最好的一节课。特别是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学生的解题方法都是我课前没有预料到的。从课上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前积极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探讨,从而形成正确的结果。有几个小组表现的非常好,例如:王鑫蕊那个小组,当组内的成员不能正确解释问题时,她在前面加以补充,是问题得到完善;再如刘晓超提出的另外的解法,100×4+4x=150×4这种解法是他自己想出来的,班里的其他同学都不能理解解题的方法,在这时我及时给以帮助,使学生明白了解题的道理。当教师质疑时,平时表现不好的蒋涛提出了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即乘5、乘6行吗?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纷纷举手提问。还有薛新宇同学在汇报时说:“我是小组里的汇报员,我来汇报我们组的学习结果”。这些都是我以前课堂中从未出现的。

不足之处:教师缺乏激情,学生兴趣很浓,而教师却缺少鼓励性和激发性。再就是当学生质疑刘晓超的解法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讨论,然后再结合学生的讨论给以指导。这样就显得课堂的完美性了。

青岛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篇四:简易方程教学设想和反思

简易方程教学设想和反思

一、教学设想

简易方程(二)的学习是在第八册解简易方程(一)的基础上学习的。从解ax=b类的方程,到解ax±bx=c的方程,重点是解决一个转化问题。而这一个内容的学习也为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作好技能上的准备。

新课标提出,计算教学应大幅度降低其难度,那么作为教师就应着力考虑如何在降低纯粹计算技能方面的要求后,在解决问题,发展思维,情感体验诸方面去培养与训练学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着力想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挖掘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与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愉快。

对于解答ax±bx=c这类方程的关键是转化,解方程的过程已不再是本节课的重点。要解决转化,学生原有的一个数的几倍的说法,以及几个几加减几个几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是能自己解决的。在教学中设计“读出这个方程,但不能把X读出来”这样一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能自然地想到转化后的方程,从而解决新问题。

2、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努力促使学生学会思维。

数学素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待我们教师去挖掘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恰如其分的训练。一是注重学生语言表达,使之思维有条理,科学准确地表述。二是注重思维的多样性,不仅有正向的还有逆向的。三是注重思维的整体性,也就是让学生善于从整体及本质上把握某类知识的特征。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课程标准提出三大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材中贯穿两条线,一条是数学知识的明线,另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暗线。这一条暗线——数学思想方法正是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而我们在教学中又恰恰是容易忽视的。在本节课中可渗透“符号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方法”、“转换思想方法”、“结构思想方法”等。

二、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本册的第八单元。

板书:方程

师:谁来回忆一下什么叫方程?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师:很好!隔了这么长时间,还记得这么清楚。下面请大家判断卡片上的是不是方程。

出示卡片:3x=75和1.8+2x=30。学生判断生,师在方程前板书“简易”。 师:“简易”是什么意思?

生:简易就是简单容易。

师:你这个解释真不错。那么刚才卡片上的两个方程的解请大家选择。

(1)x=25 x=15 (2)x=28.2 x=14.1

学生口答选择。

师:求方程解的过程我们称为解方程。今天我们学第一小节“解简易方程”。

师板书“1、解简易方程”

师:老师挑选一个又简单又容易的内容让大家来学,你们有没有信心学好? 生:有!

师:不过,你们别大意!谁能从简单的知识中学到不简单的知识才叫本事!

(二)新授

师:老师写一个等式,大家判断一下是不是方程?请说明理由。

师板书:2x+4x=246

生:这是方程,因为它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

师:那我们就把这题作为今天的例1吧。谁来读一下这个方程?

生:2x加4x等于246。

师:我刚才看到这位学生愣了一下,我知道,你心中是不是想这个要求太低了,也太小看我们东山实小的学生了。下面老师加上一点限制,要求读出这个方程,但不能读出x来,又要表达出这个方程的意思。请每人独立思考1分钟。 学生静静思考,稍顷,有人在窃窃私语。

师:接下来请同桌的几人交流一下,看看大家的读法是否统一。

师:现在谁来贡献自己的思维成果?

生1:2个多少加4个多少等于246。

生2:2个方框加4个方框等于246。

生3:一个数的2倍加上一个数的4倍,等于246。

师组织学生辨论,学生积极性高涨,在辨论中明白生3的读法比较好。师板书:一个数的2倍加上一个数的4倍,等于246。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一个数”,后面的“一个数”可用什么词来代替? 生:可用“它”来代替。

师:那请你来读一读。

生:一个数的2倍加上它的4倍等于246。

师:谢谢你,这样读起来是不是顺多了?

师:一个数的2倍加上它的4倍也就是„„”

生:可以读得更简洁一些是“一个数的6倍等于246。”

师板书:一个数的6倍等于246

师:那么也就是方程“2x+4x=246”可以转化成什么样的方程呢?

生:6x=246

师板书6x=246

师:同学们,不管怎样复杂的方程,我们总是能运用学过的一些性质,把方程转化成为我们已经熟悉的形式,怪不得课题是简易方程(二)呢。

师在(二)与(一)中板书“转化”。

师:谁来解这个方程?

生口答,师板演。

师:接下来我们来测验一下每位同学的记忆力,老师读两句话,请你用自己喜欢

的方式记下来,准备好了开始。

(1)一个数的9倍减去它的3倍,差是246。

(2)一个数乘1.9与4.1的和,积是246。

教师读完后,有部分学生还没有记下来,教师通过展示学生的记录,有“一个数的6倍等于246”有“9x-3x=246”等,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用方程来记的优越——简洁。并知道还有许多方程能转化成6x=246。

师:那怎么知道x=41是原方程的解呢?

生:检验啊!

生口答,师板演。(略)

(三)巩固

1、师:说出下列方程转化的第一步。

(1)12x-5x=112, (2)3.5x+2.5x=96

(3)4x-x=24, (4)5x+2=22

老师用卡片逐道出示。当进行到第4小题时,有部分学生转化成了7x=22。 师:有谁知道造成错误的原因?

生:可能没看清题目。

师:我们容易受到习惯的影响,所以在练习中我们一定要看清题目。

2、师:看来,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是由简单的事物变化而来的。现在我们能不能把3x=75这个方程变成比较复杂的方程呢?

青岛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篇五:青岛版 五年级 简易方程教案 先学后教

第四单元 信息窗1—简易方程 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篇六: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简易方程说课稿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简易方程说课稿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预初第二学期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中第一节课的内容。是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接触过方程,了解了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并在前一章刚学过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的基础上,本节课将带领学生继续学习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内容。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的意义,建立方程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用尝试检验法来求解,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

综上分析及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⒈会运用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运用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⒉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方程,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⒊体会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尝试检验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2. 移项法则及方程解的检验.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在概念教学设计中,注意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开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方程模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归纳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和天平演示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极力倡导了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创设情境,使数学回到生活,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情境中的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学生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后,理解学习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能力。

三、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为: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观察归纳,建构新知——交流对话,自我探索—— 理解性质,应用巩固——总结反思,布置作业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时,学生通常会更主动。所以,我设计如下问题:

请你运用已学的知识,根据下列问题中的条件,分别列出方程:

⑴ 奥运冠军朱启南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最后两枪的平均成绩为10.4环,其中第10枪(即最后一枪)的成绩为10.1环,问第9枪的成绩是多少环?

设第9枪的成绩为x环,可列出方程 。

⑵ 国庆期间,“时代广场”搞促销活动,小颖的姐姐买了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问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

设这件衣服的原价为x元,可列出方程 。

⑶ 有一棵树,刚移栽时,树高为2m,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m,几年后树高为5m?

设x年后树高为5m,可列出方程 。

⑷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足球分赛场---秦皇岛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其足球场的周长为344米,长和宽之差为36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x米,则长为(x+36)米,可列出方程 。

【通过丰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模型化的过程、加深对建立方程这个数学模型意义的理解和体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观察归纳,建构新知:

观察你所列的方程,这些方程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先鼓励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在原有方程概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观察、归纳自我建构新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有困难可提示:上述所列的方程中,方程的两边都是__式,只含有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__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我国古代称未知数为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叫做一元方程。)

在学生对概念有了初步的印象后,紧接着给出几个式子让学生判断,为的是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对概念的认识。练习有梯度、有层次。最后总结提出:要成为一元一次方程需要几个条件?

(三)交流对话,自主探索

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⑴ 5x=0; ⑵ y2=4+y;

⑶ 3m+2=1-m; ⑷ x-=-;

⑸ xy=1.

2. 你能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吗?

(让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其他学生帮忙纠正)

3. 追问:你能否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使它的解是t=-2?

这里的追问把练习提高一个层次,给学生一个创造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全面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等概念。

课前诊测:

解方程:

(1)2x = - 14 (2) -3x = - 9

(3)2x +17 = 19 (4) 5 = 3x - 4

(让学生思考解法,只要合理均以鼓励。)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如果方程比较复杂,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探索更好的解法

回顾并归纳等式的两个性质

⒈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⒉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说明:课本指出:“在小学我们还学过等式的两个性质”,但目前小学生尚未学过或未正式学过等式的两个性质。所以在此对等式的性质先作一番介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天平实验观察、思考、分析天平和等式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掌握等式性质。(具体、形象)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对教材进行处理。

(四)理解性质,应用巩固

实验:天平秤

慧眼识金:练习:

例题示范:例1 解方程: X-7=5 例2:解方程: 7X=5X-4

(学生已经用其他方法求解过这两个方程,这里是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教师再加以引导。)

强化练习:填空、解方程

练习:解方程:5x+2=7x-8

例3解下列方程: 8-2x=9-4x.

补充练习:

(教学时,首先应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求解这两个方程,并从中体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然后提问学生:你是怎样解方程的?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其他解法吗?从中让学生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根据是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变形成“x=a(a为已知数)”的形式。并引导学生回顾检验的方法,鼓励他们养成检验的习惯)

例题由浅到深,学生易掌握。对(2)有难度,可加提示:为了使含未知数的项都集中到等式的左边,应对方程做怎样的变形?依据是什么?为了使常数项集中到等式的右边,又应对方程作怎样的变形?依据是什么?渗透化归的思想。

(五)总结反思,布置作业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另外你有什么感触或疑惑?

总结理清知识脉络,强化重点,内化知识,培养能力。

作业的设计采用分层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五、设计说明:

著名的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与其说数学,倒不如说学习‘数学化’。方程就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个重要模型。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重点突出了“建模思想”。首先设置了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情境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这些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经历实际问题数学化并归纳引出一元一次方程。

对六年级学生来说,从具体数的运算到字母参与运算,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一次大飞跃;从有理数并进行计算到列方程并求解,又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一次重大飞跃。因此,在教学中要走小步子,起点要低一些,不能操之过急。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列方程,以及在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时设置梯度如:例1并且在例2的(2)中做了适当的提示(问题串)。

设计中对教材的处理:1、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判断,我是分开练习,并且还增加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障碍。2、根据对学生原有知识的分析,增加了等式性质的介绍,特别是利用天平使学生比较形象地掌握等式性质,为进一步解方程做好准备。

6.3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1)

• 教学目标:

1.会运用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运用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2.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方程,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体会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尝试检验法.

•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2. 移项法则及方程解的检验.

• 请你运用已学的知识,根据下列问题中的条件,分别列出方程:

⑴ 奥运冠军朱启南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最后两枪的平均成绩为10.4环,其中第10枪(即最后一枪)的成绩为10.1环,问第9枪的成绩是多少环?

设第9枪的成绩为x环,可列出方程。

⑵ 国庆期间,“时代广场”搞促销活动,小颖的姐姐买了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问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

设这件衣服的原价为x元,可列出方程。

⑶ 有一棵树,刚移栽时,树高为2m,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m,几年后树高为5m? 设x年后树高为5m,可列出方程。

⑷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足球分赛场---秦皇岛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其足球场的周长为344米,长和宽之差为36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x米,则长为(x+36)米,可列出方程。 观察你所列的方程,这些方程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基本概念:

我们把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通常化简后,

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 (a≠0 )

( 其中x是未知数, a, b是已知数,并且a≠0 )

练习(口答):

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_. ① 4x--7 ② 5y–3=2y+1

③ 2x+y=2y-1 ④ 6x²--x=35

⑤ 2x²--x+3=8+2x²

课前诊测:

解方程:

(1)2x = - 14 (2) -3x = - 9

(3)2x +17 = 19 (4) 5 = 3x - 4

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

• 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所

得结果仍是等式.

• 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

是等式.

问:把左盘外的7个苹果放回左盘中,在右盘里同时放入7个苹果,天平平衡吗? 讲述:运用等式性质1把方程7X=6X-4

变形为:7X-6X=-4 即

7X-4

7X

如图,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你能由图列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吗?

4x=3x+50

4x—3x=3x+50—3x

x=50

一般地,把方程中的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移项应注意什么?

慧眼识金

下面的变形是移项吗?

(1)从x+5=7, (2)从5x=2x-4,

青岛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篇七:青岛版五年级数学_简易方程课件

青岛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篇八: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贺俊海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们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五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一定难度。我认真思考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字母表示数部分的目标要求,注意到在原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应用要求上,怎样“注重、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十分重要。所以我设计了试图让学生充分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的教学环节。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先播放了a b c字母歌,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境进入学习新课之中,同时也为学习新知读写字母作了复习和铺垫。接着,让学生通过找规律等活动,感觉字母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时,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某一个运算定律,比一比谁写得快,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体验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表示有很大的优越性,使学生体会到了字母的简明美。

本节课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当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学生还不习惯用省写的形式来书写。

2、不会用字母公式来计算物体的周长和面积。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要要体现生活化,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教学按照情景创设—“玩跷跷板”引出“平衡”、组织学生实践“称重”体验“天平平衡”理解“等式”含义、多媒体课件演示“平衡”—“不平衡”—“平衡”理解方程的意义、多层次练习、课堂总结评价五个主要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亲身体验,师生、生生之间讨论交流建立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判断、辨析、表述、讲述等练习方式巩固理解概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本教材通过等式的性质解答方程,这一方法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可教材编排却避开了a-x=b和 c÷x=d的类型。而学生在以后的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列出上面两种方程,需不需要补充?我决定还是把这两种类型的解法教给学生。如45-x=23可以两边同时加x,转化成45=23+x,让学生把它再换成23+x=45基本的形式。36÷x=9的两边同时乘x,变成36=9×x,也换成9×x=36的基本形式。让学生理解同样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答方程,这两种形式也可以解答。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新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列方程之前先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数量关系,比如: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单价×数量=总价等,一来是铺垫,二来是让学生更体会到数学中文字蕴含的等量关系其实都来源于我们生活的一些常识,没什么特别难明白的,多结合生活实例想想就很容易理解了。而只要找准等量关系,方程就能列出来了。

二、引导学生想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方程,就是教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个等式可以变形成另一个等式,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等式,让学生明白方程是不唯一的,但是都是代表文字中蕴含等量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些方法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的。并强调解出方程后要进行检验,虽不要求写在本子上或卷子上,但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长期要求下去,就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

三、采取一题多变的列式能突显方程解法的优越性及其与算术解法的区别,体现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从整体上领悟两种解法的特点、区别及弄清怎样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选择解法。

比如:比较A、B两题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A: 上海浦东中银大厦的总高度为258米,比上海国际饭店高的3倍还高24米,上海国际饭店高多少米?

B: 上海浦东中银大厦的总高度为258米,上海国际饭店的高度比它的3倍还高24米,上海国际饭店高多少米?

(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求几倍数的题目是顺向思维,适合用算术法;求一倍数的题目是逆向思维,适合用方程法。)

在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解题方法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教会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做到灵活解题、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青岛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篇九: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篇十: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归纳总结

四、简易方程 归纳总结

1、方程的意义

不等式 例: x-3<6

x÷8>12

12+20=32

不含未知数 54÷6=9

等式 x+5=7

8-n=6

含有未知数 3y=12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10÷m=2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方程的类型

3、解方程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