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技能 论文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1    阅读:

地理教学技能 论文篇一: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地理技能的学和教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地理技能的学和教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将有何新的内容,三言两语很难说清,请先读一读下面引言中的三段文字。一、引言1995年第3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就中学地理教材的看法答中学生问: "中学地理教材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科学的进步......我希望中学教材有更多的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提高环境意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995年第10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研究员的《面对21世纪的地理学》 一文,其中提及地理学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指导,朝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互补等目标前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并指出在今后15年中,地理学应高举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为解决中国的一些问题贡献出特别的力量。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当然要顺应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潮流--"教会学生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两应两不应的要求:(1)受教育者不应死背大量知识内容,而应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 应用能力。(2)受教育者不应被要求什么都知道,而应知道如何寻求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如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指导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教会学生吸收信息、运用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组织的能力。综上所述,对照新编高中地理教学大纲(1997年试用、2000年全国通用)规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包括知识要求、智能训练要求与思想教育要求),它将作为编写新教材的依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由此可见,21世纪初期,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可列出下列图式:(附图 {图})对上图说明如下:二、人地关系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也曾强调以"人地关系"为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然而实际上教材中的反 映显得枯燥,不着实际,或者泛泛而论,缺少生命力。曾任国际地理学会主席的怀特撰文说:"由于忽视了人地关系的总体把握,地理学失却了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全球问题的机会"。看来,整个地理学界都存在着人地关系思想如何具体贯彻的问题。最近我国新编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试图在此问题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力求在地理教学上对人地关系的结合点能有所突破,这意味着充分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智力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德育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学一点,用一点,从而显示出地理知识的生命力。三、可持续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也提出:" 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目前,世界各国针对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努力寻找一条如何实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因素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细观这五个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正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就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主旋律,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四、高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1)生态可持续发展、(2)经济可持续发展、(3)社会可持续发展、(4)人口可持续发展、(5)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据此,剖析高中新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三、二、一4个字。所谓"四",乃指教学大纲第一至第四单元,以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等四大环境取 代了传统的四大圈层知识体系,构建一个新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知识体系,这成为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 一个显著特点。它们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阐明四大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领域的生存空间和多样化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或破坏浪费,并正在为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总之,这四部分知识的本质,是在探讨什么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怎样才是生态的可持 续发展。所谓"三",指新大纲第五至第八单元,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人类的旅游活动等,这四个单元涉及的知识,基本上是讨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概况,一方面侧 重"人与物"的共同发展,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旨在研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另一方面,也谈到" 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二",指新大纲第九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和第十单元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两大问题存在着联动关系,造成全球性的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片面追求单一性目 的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苦果,也就是生态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不可持续发展酿成的后果。如果这些问题能获得很好地解决,那么,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都可以朝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第九、第十单元还是全书的归纳和总结,

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确什么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而呼唤全球直至个人共同努力,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所谓"一",即指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自始至终皆以人地关系为指导思想。五、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指高中文科学生二三年级必选课程。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考试内容。高二年级地理选修课,是以专题形式探讨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文化与文化景观、领土与国力等人文地理内容,重点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突出社会可持续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对于精神文明建设 所起的重要作用。高三年级地理选修课,属于区域地理研究范畴。从空间维度考察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全球各地区-各国家-各省、市-各县、乡镇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均有不同,各自的区位优势也有差别,因 而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和步骤就会因地而异,各具特色。大纲以中国作为区域地理案例,了解中国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以及在区域国土整治和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兼论发展观的演变(二)人类历史是一部发展史,在每一个历史进程中,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进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和深度就会不断扩大和加深,导致"发展"的内涵愈来愈加丰富,人 们的发展观也随之而不断地变化。一、发展观的演变1.产业革命前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活在纯自然环境中,采野果,打野兽,人们的生活、生存主要靠适应一定的地理环境;而自然环境本身则靠系统内部的平衡以及靠系统本身的功能调节来维持稳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人类选择了较优越的自然环境从事生产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满足人类最低的生活需求,加之农牧业本身的生存性与农牧业产品的可再生性,能使生态与生产实现自然循环。所以,人与自然 、环境的发展总体上是协调的。那时,还没有现代工业、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不大,并不危及环境容纳、清 除这种代谢产物的能力。2.产业革命后--20世纪50年代以后50年代,很多大国迈向现代工业发展阶段,人们唯一追求的是尽快实现工业化,认为环境是一种"公共 财富",是一种特殊商品,它能够供每个人消费,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得和享用,只从短期利益着想,尽可能 去多占用一些公共资源,多生产一些产品,认为:只要经济增

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能满足人类生活的较高要求 ,就叫做"发展"。这种经济奇迹掩盖了资源的耗减和"三废"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根本没有考虑环境资源是 有限的,更意识不到环境的管理与保护问题。甲厂排放废物,乙厂也在排放,谁也不愿多花钱去清除治理环境 的污染物。60~70年代,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大规模地兴建了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 工业,现代农业也广泛使用增加型技术,如发展石油农业,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地膜等。此时,人类虽已进 入现代化社会,但同时也进入环境严重污染的时代。大气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觉察到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换来的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而且也认识到环境资源并不是无限供给的 .于是不得不着手污染后的治理工作(即先污染、后治理)。导致人们误认为经济增长加治理污染就等于发展,并未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质量下降,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直到1972年,联合国斯 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才将"发展"看作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过程。80年代,人们进而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多过快地增长,直接增加了环境 压力;二是植根于社会经济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经过众多的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潜心 研究,才促进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个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解决好环境问题要求把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从相反(掠夺式开采环境资源)转变为相成(既保证人类需要,又保护环境质量)方向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也称为布伦特兰委员会),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我 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90年代,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上,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 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公认,也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里约宣言"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这一定义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提醒人们注意: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主观要求和有目的的活动,不能削弱人类未来生存条件的基础,贻害后代人的生活质量。如果说这一定义还有欠缺之处,那就是应当把空间维度也提到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所

以,1995年1 1月2日国际保护联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等三 组织在一份特别报告中又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努力,国际的、地区间的、国家级的、省级的以及最基层的。其成功与否则取决于这一战略与当地的实施机制及自然环境结合的程度。"这样,可持续 发展的空间维度就有了"质的规定性",即:1.部门持续发展 例如,工业持续发展、农业持续发展、交通、住宅持续发展等等。2.区域持续发展 例如,区域间的、国家的、地区的、城市乡村的持续发展。3.全球的持续发展这样,把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发展战略密切地结合了起来。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其特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可持续发展观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或实施持续发展的几个具体原则:1.系统性 一般将持续发展系统看作是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5个子系统有机的组合状态和协调发展的运作过程。可持续发展既然是由5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就必定会产生整体功能。2.和谐性 从表层状态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和谐协调发展;从深层次思考,可持续发展将促使人类的观念,从单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化为" 与自然界协同发展。"以求人与自然互惠共生。3.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注重公平性原则,它包含:① 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优先考虑缩小贫富差距,给全体人民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②代际间的公平- -指明任何一代对环境、对资源都不能处于优先或绝对支配地位,要留给子孙后代以同样的公平利用资源和环 境的能力和权利。③地区间的公平--既要满足本国、本地区人群的基本需求,又不对他国、他地区人群满足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4.持续性 强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便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意味着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必须在后续时段中,使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至少不能低于目前的水平。可更新资源要使其增殖、再生;不可更新资源要能找到替代资源。5.渐变性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达到统一,这是一个发展过程,由传统发展模式转化为持续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发

地理教学技能 论文篇二:如何撰写地理教学论文

如何撰写地理教学论文

一、什么是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从字面上讲,就是专门论述地理教学方面的文章。地理教学论文有长有短,内容各异,但是不是所有研讨地理教学的文章都可以称作“论文”呢?下面,我们先以两篇加强地图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文章为例,进行一些比较和分析。

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如何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的初步技能》。

该文先用两段文字,简要地阐述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接着就转入正题,说明:“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掌握阅读、运用地图的初步技能,谈几点体会。” 谈到的体会主要有三点:一是从看懂地图入手,使学生掌握阅读地图的一般方法,其中特别谈到了要使学生掌握好定方向、量距离、辨高低和识图例这四个方面的技 能;二是在理解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运用地图的技能,关于这个问题,文章只作了一些解释,说明这样做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具体阐述应当怎样使学生在理解地图的过程中增强阅读和运用地图的技能;三是通过填绘地图的练习,提高学生阅读、运用地图的技能,其中具体介绍了在指导学生进行填图练习和绘制示意图练习两方面的做法。

另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训练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分析图象的能力》。该文内容分四个部分:第

一、研究目的;第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第三、 能力指标和训练方法;第四、研究结果和体会。在谈到研究目的时,该文首先简要阐明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阶段进行读图、绘图和分析图象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调动和启迪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 培养其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逐级提高他们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从地图上独立获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在研究对象和方法方面,文章简要地指出,研究对象为高二、高三文科班和初一、二年级共210 人;研究方法主要为(课堂)观察法和调查法(问卷调查和谈话调查),再加上测试方法。在能力指标和训练方法部分,文章分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具体阐述了地图 训练的能力指标和训练方法。初中阶段的指标是:①了解并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具有在地图上定方向、识比例、量距离、辨高低、知图例、会注记、画剖面等初步能力; ②在地图上确定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即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邻位置的能力;③在地图上确定各种地理事物的性状、分布及其所反映出的地理特征的能力;④ 通过分析不同地图的内容,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以及地理事物简单成因的能力;⑤绘制简单的轮廓图、分布图、示意图的能力。训练方 法可采取描图彩绘法;读各类图法和绘简略图法等。高中阶段的指标是:①从地图中理解、分析和掌握地理概念的能力;②从地图中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演变,并 掌握其规律的能力;③从地图上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对比阐明地理特征与成因的能力;④分析地图对某一地理事物进行评价的能力;⑤绘制地理略图、示意 图、模式图、统计图等的能力。训练方法可采取读图分析法、识图评价法和绘图理解法等。在研究结果和体会部分,该文首先用统计表的方式,将经过一年训练的实 验班与非实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并做了分析。最后,文章总结了几点体会:①读图、绘图、分析图象能力的训练要注意目的性,加强计划性;②读图、 绘图、分析图象能力的训练,要注意过程的规范化与程序化;③读图、绘图、分析图象能力的培养训练,要注意调动、启迪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培养分 析、判断、推理和综合的能力。

从上面两篇文章的对比情况来看,虽然是内容非常相近的研究课题,然而写出的文章质量却相差甚远。两篇文章的共性,除了研究课题基本相同以外,还有一点就是都有教改实践,都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两篇文章的差别主要有三点:第一是文章的针对性。前一篇文章的针对

性不够强,只是从地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个一般道理出发而采取措施,而后一篇文章则是根据自己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掌握地图技能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而提出研究课题,制订具体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然也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此可见,针对性强不强,常常是直接影响教改文章的目的性和效果;第二是教改实验的层次和计划性。前一篇文章的教改实验缺乏层次,安排也不够具体,缺乏计划性,而后一篇文章则针对初高中学生的不同条件和问题,制订了不同层次的能力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措施也比较 具体,计划性较强;第三是实验效果的检查分析,前一篇文章只强调了做法,而缺乏效果的检查分析,后一篇文章则很重视效果的检查,不仅有定性分析,而且有详实的定量对比分析,因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综上所述,两篇文章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前一篇文章基本上还是属于教师教改实践经验的纪实性文章,缺乏在教育理论和现代地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教改实践经验进行必要的分析与升华,因此严格说来,还不能算是一篇地理教学论文,是一篇教学经验总结的文章。而后一篇文章则是一篇典型的地理教学改革实验论文,它对于问题的提出,教改实验的理论依据,教改实验的目标,实验的内容、方法与步骤,实验的效果和体会,都作了比较清楚明确的阐述。所以,这是处于两个不同层次的 地理教学文章。如果我们在地理教

改实验论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加强对实验效果的分析,突出那些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经验和体会,并上升到地理教学法和地理教育学的理论上去,那么就会写出更高层次的地理教学和教育论文。

所谓地理教学论文,就是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现代地理学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地理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对于地理教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与实际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并对其普遍性规律所做的科学总结。

二、撰写地理教学论文的方法、步骤和需注意的问题

地理教学论文是地理教学改革的成果,是经验的总结。因而,撰写论文要同地理教改实验结合起来,把它作为完成整个教改实验课题的一个环节,最后出成果的环节。如果我们从完成一个地理教学改革实验课题这个整体的角度来看,撰写一篇地理教学论文,需要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选好研究课题

既然地理教学论文是地理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那么选好研究课题,便是搞好教学改革研究和写好地理教学论文的起点和基础;选题的好坏和恰当与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常常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教学论文的质量。

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一般可包括基础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两大

地理教学技能 论文篇三: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技能的学和教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地理技能的学和教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将有何新的内容,三言两语很难说清,请先读一读下面引言中的三段文字。

一、引言

1995年第3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就中学地理教材的看法答中学生问: “中学地理教材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科学的进步„„我希望中学教材有更多的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提高环境意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995年第10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研究员的《面对21世纪的地理学》 一文,其中提及地理学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指导,朝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互补等目标前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并指出在今后15年中,地理学应高举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为解决中国的一些问题贡献出特别的力量。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当然要顺应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潮流——“教会学生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两应两不应的要求:(1)受教育者不应死背大量知识内容,而应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 应用能力。(2)受教育者不应被要求什么都知道,而应知道如何寻求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如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指导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教会学生吸收信息、运用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组织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照新编高中地理教学大纲(1997年试用、2000年全国通用)规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包括知识要求、智能训练要求与思想教育要求),它将作为编写新教材的依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由此可见,21世纪初期,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可列出下列图式: (附图 {图})

对上图说明如下:

二、人地关系

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也曾强调以“人地关系”为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然而实际上教材中的反 映显得枯燥,不着实际,或者泛泛而论,缺少生命力。曾任国际地理学会主席的怀特撰文说:“由于忽视了人地关系的总体把握,地理学失却了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全球问题的机会”。看来,整个地理学界都存在着人地关系思想如何具体贯彻的问题。最近我国新编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试图在此问题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力求在地理教学上对人地关系的结合点能有所突破,这意味着充分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智力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德育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学一点,用一点,从而显示出地理知识的生命力。

三、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也提出:“ 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目前,世界各国针对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努力寻找一条如何实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因素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细观这五个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正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就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主旋律,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四、高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1)生态可持续发展、(2)经济可持续发展、(3)社会可持续发展、(4)人口可持续发展、(5)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据此,剖析高中新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三、二、一4个字。

所谓“四”,乃指教学大纲第一至第四单元,以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等四大环境取 代了传统的四大圈层知识体系,构建一个新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知识体系,这成为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 一个显著特点。它们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阐明四大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领域的生存空间和多样化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或破坏浪费,并正在为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总之,这四部分知识的本质,是在探讨什么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怎样才是生态的可持 续发展。

所谓“三”,指新大纲第五至第八单元,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人类的旅游活动等,这四个单元涉及的知识,基本上是讨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概况,一方面侧 重“人与物”的共同发展,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旨在研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另一方面,也谈到“ 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二”,指新大纲第九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和第十单元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两大问题存在着联动关系,造成全球性的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片面追求单一性目 的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苦果,也就是生态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不可持续发展酿成的后果。如果这些问题能获得很好地解决,那么,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都可以朝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九、第十单元还是全书的归纳和总结,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确什么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而呼唤全球直至个人共同努力,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所谓“一”,即指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自始至终皆以人地关系为指导思想。

五、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指高中文科学生二三年级必选课程。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考试内容。

高二年级地理选修课,是以专题形式探讨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文化与文化景观、领土与国力等人文地理内容,重点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突出社会可持续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对于精神文明建设 所起的重要作用。

高三年级地理选修课,属于区域地理研究范畴。从空间维度考察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全球各地区—各国家—各省、市—各县、乡镇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均有不同,各自的区位优势也有差别,因 而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和步骤就会因地而异,各具特色。

大纲以中国作为区域地理案例,了解中国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以及在区域国土整治和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兼论发展观的演变(二)

人类历史是一部发展史,在每一个历史进程中,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进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和深度就会不断扩大和加深,导致“发展”的内涵愈来愈加丰富,人 们的发展观也随之而不断地变化。

一、发展观的演变

1.产业革命前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活在纯自然环境中,采野果,打野兽,人们的生活、生存主要靠适应一定的地理环境;而自然环境本身则靠系统内部的平衡以及靠系统本身的功能调节来维持稳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人类选择了较优越的自然环境从事生产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满足人类最低的生活需求,加之农牧业本身的生存性与农牧业产品的可再生性,能使生态与

生产实现自然循环。所以,人与自然 、环境的发展总体上是协调的。那时,还没有现代工业、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不大,并不危及环境容纳、清 除这种代谢产物的能力。

2.产业革命后——20世纪50年代以后

50年代,很多大国迈向现代工业发展阶段,人们唯一追求的是尽快实现工业化,认为环境是一种“公共 财富”,是一种特殊商品,它能够供每个人消费,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得和享用,只从短期利益着想,尽可能 去多占用一些公共资源,多生产一些产品,认为:只要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能满足人类生活的较高要求 ,就叫做“发展”。这种经济奇迹掩盖了资源的耗减和“三废”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根本没有考虑环境资源是 有限的,更意识不到环境的管理与保护问题。甲厂排放废物,乙厂也在排放,谁也不愿多花钱去清除治理环境 的污染物。

60~70年代,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大规模地兴建了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 工业,现代农业也广泛使用增加型技术,如发展石油农业,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地膜等。此时,人类虽已进 入现代化社会,但同时也进入环境严重污染的时代。大气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觉察到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换来的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而且也认识到环境资源并不是无限供给的 .于是不得不着手污染后的治理工作(即先污染、后治理)。导致人们误认为经济增长加治理污染就等于发展,并未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质量下降,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直到1972年,联合国斯 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才将“发展”看作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过程。

80年代,人们进而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多过快地增长,直接增加了环境 压力;二是植根于社会经济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经过众多的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潜心 研究,才促进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个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解决好环境问题要求把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从相反(掠夺式开采环境资源)转变为相成(既保证人类需要,又保护环境质量)方向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也称为布伦特兰委员会),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我 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90年代,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上,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 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公认,也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里约宣言”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

这一定义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提醒人们注意: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主观要求和有目的的活动,不能削弱人类未来生存条件的基础,贻害后代人的生活质量。

如果说这一定义还有欠缺之处,那就是应当把空间维度也提到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所以,1995年1 1月2日国际保护联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等三 组织在一份特别报告中又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努力,国际的、地区间的、国家级的、省级的以及最基层的。其成功与否则取决于这一战略与当地的实施机制及自然环境结合的程度。”这样,可持续 发展的空间维度就有了“质的规定性”,即:

1.部门持续发展 例如,工业持续发展、农业持续发展、交通、住宅持续发展等等。

2.区域持续发展 例如,区域间的、国家的、地区的、城市乡村的持续发展。

3.全球的持续发展

这样,把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发展战略密切地结合了起来。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其特征

“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可持续发展观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或实施持续发展的几个具体原则:

1.系统性 一般将持续发展系统看作是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5个子系统有机的组合状态和协调发展的运作过程。可持续发展既然是由5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就必定会产生整体功能。

2.和谐性 从表层状态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和谐协调发展;从深层次思考,可持续发展将促使人类的观念,从单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化为“ 与自然界协同发展。”以求人与自然互惠共生。

3.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注重公平性原则,它包含:① 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优先考虑缩小贫富差距,给全体人民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②代际间的公平— —指明任何一代对环境、对资源都不能处于优先或绝对支配地位,要留给子孙后代以同样的公平利用资源和环 境的能力和权利。③地区间的公平——既要满足本国、本地区人群的基本需求,又不对他国、他地区人群满足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4.持续性 强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便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意味着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必须在后续时段中,使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至少不能低于目前的水平。可更新资源要使其增殖、再生;不可更新资源要能找到替代资源。

5.渐变性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达到统一,这是一个发展过程,由传统发展模式转化为持续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活消费模式,这更需要一个渐变过程。所以,持续发展是渐进的,但必须是不间断的、高效的质的变化。

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行动纲领,涉及每个人的利益、后代人的利益。所以,需要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关心,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很广,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发展、区域持续发展等等。以下将分别加以阐述。

[附注] 本文及以下连载文稿,主要参阅《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国家科委科技司、山东师大、山东资源与环境学会主办)杂志上刊载各位学者、专家的论文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论点、资料,进行整理汇编而成,特致谢意。

生态可持续发展(三)

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范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即研究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寻求改善环境、造福人民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昌盛地向前发展。

一、人类生态环境

1.主体 人类(活动)

2.环境要素 环境资源既包括土地、水、矿物、生物等自然资源,也包括生存空间、容纳污染物能力的资源、充足的阳光以及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幽美的风景等(在日本,把后三者称为社会的最高财富)。

3.环境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①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②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

4.人类与环境 二者的相互关系图示为:

(附图 {图})

分析上表,得出以下结论:人类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是需求与供应关系、排放与纳污关系、改善与被改善关系,这些关系最终都涉及到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问题。

5.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阀值(或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阀值)。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从环境对人类活动提供的物质、能量的限度方面加以衡量。有学者将它表示为: 人类经济活动(载荷现量)/环境承载力

此值>1,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索取,大于环境对经济活动的支持度,环境已严重超载。

此值=1,表明环境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

此值<1,表明尚未满负荷,允许进一步发展。

这里不能不提到环境承载力还具有“可调节性”特征,它可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发生变化。例如,跨流 域调水,可使缺水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提高;滥伐森林也能使该地区承载力下降。

由此说明:提高环境承载力和调整人类经济发展行为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两条基本途径。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环境系统(或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取决于其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流量等级和节律。它与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包括突发事件的出现)有关,更多地受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的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即上述人类经济活动/环境承载力≤1),既能满 、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加之,生态系统又能通过 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 ,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反之,人类的干预程度超过资源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阀值(即超过承受极限或上述公式的值>1时),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不再能起作用。于是,系统内的营养物质循环、生物小循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都受到严重的障碍,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处于破坏状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面临着自然界的惩罚,这种恶性发展,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恶化、生态失调、对持续发展的挑战

近些年来,全球面临的四大问题已对人类生存条件构成了现实和长远的、直接和间接的、地区和全球的威胁。这四大问题的威胁是:

1.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 地球的气温在过去100年中上升了0.4~0.5C,导致海平面上升10 ~15厘米,致使沿海城市、港湾、工业区、农田,将可能面临“没顶之灾”,生物自身的生长节奏也被严重 打乱,甚至出现部分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2.臭氧层损耗及氟氯烃污染问题 臭氧层被称为“人类核保护伞”。1995年10月10日的一次观 察,南半球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已达两个欧洲大小,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报告不无忧虑地指出:南极臭氧空洞 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它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生物物种的灭绝,地球 上2/3的农作物会减产。据统计,大气圈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皮肤癌病例将增加10万人。

3.生物多样性锐减及森林死亡 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指出:整个地球环境现已全面恶化,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有150~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全球森林以每年46 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这意味着“大自然总调度室”将失去作用,森林“基因宝库”也将不复存在。

4.资源空心化、生态失调 地球上的资源数量有限,自从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社会以来,在

地理教学技能 论文篇四: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我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新课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协作下通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等学习方式,去获取知识和认知总结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能最真切的体验知识、感悟知识,才能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是我们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被动学习的深刻反思和教育本质的回归,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科学需要创新,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新教材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从插图的设计上、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途径1:导课激趣

导言是一堂课或一个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导言应有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功能的宽度、表达的精度、色彩的亮度,要完成这种要求,就必须用浓厚的兴趣来支撑。教育家布卢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兴趣,因此教师用将要在课堂上呈现的材料吸引学生,导言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途径2:情境激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的知识,从知识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发展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是我们现有知识所不能解决的,以这样的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上的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使学生既感到熟悉而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当学生的心

理活动已处于“愤”和“悱”的阶段时,对他们进行启发、诱导,进而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为什么用红色表示停止、禁止,用绿色表示安静与安全,用黄色表示有危险呢?在学习完日界线的教学内容后,我立即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对双胞胎,由于她们出生的地点稍有变化,姐姐比妹妹后出生,可能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都在思考,都在比划,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途径3:活动激趣

让地理知识走近学生,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效用,而且学生参与活动的成功感会进一步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完《地球的运动》一节后,我请同学说出自己的生日,然后描述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运动方向,昼夜长短的情况以及变化趋势。通过这项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及时巩固了学习内容。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兴趣是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动手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现象来自己画示意图,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所阅读的东西变成表象,然后将头脑中的表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学生要把语言描述变成表象,就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这种加工,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而是要改动对这些信息的知觉,把自己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产生一个理解。很显然,学生画图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画出的示意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例如,在讲《地球公转与季节》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再根据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现象,在白纸上画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然后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学生的作图,找出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能力,加深了印象。

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导学法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途径1:学会提炼规律

在高中地理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地质演变规律、城市演变规律等,如果能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或演变方面的规律提炼,则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途径2:学会学法总结

要善于对习题进行归类分析,细心揣摩答题思路,精心总结解题规律,认真解剖思维障碍,从而能够得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从中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超越。

四、启发思维方式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还能够对地理思维能力和各种地理思维方式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并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则能够促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问题,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发现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得到很快得提高,进而还有助于学生逐步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五、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

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其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地理认知结构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然而这种思维对学生来讲是极为有益的,可以说这种地理认知结构的建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这一结构的建立过程就是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能够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在每一单元学完以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逐步实现知识向技能化、能力化发展,并加强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能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由“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品质的飞跃,学生不待老师教而能自学是最成功的教育。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学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把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主要目标。我们应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真正解决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理念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地理教学技能 论文篇五:地理教学优秀论文

非选择生的高考地理备考

-------浅谈地理备考非智力因素.

贾文清

现代科学证明:人际间的总体智商水平相差并不大,但其表现形式却各不相同。有表现在绘画上的,也有表现在音乐上的;有侧重于体育方面的,也有擅长于文化知识(在此仅指中学各科知识)学习的…… 文化学习之智商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就读学校的等级。

中学的二、三类校,因国家投入少,硬件条件差等因素,导致录取新生时,没有选择生源的余地,故称之为非选择生。非选择生的文化学习智商普遍偏低,要想让他们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考入自己理想的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除充分挖掘其智力因素外,还应在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

现行高考大多采用“3+X”小综合模式,一般情况下,非选择生中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多参加理综考试,自觉学不好数理化的人,才不得不参加文综考试。文综各科中只有地理是文理兼科,其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需要考生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非常丰富的空间想象力,而此等能力却正是文科非选择生所欠缺的。这就需要地理教师更加重视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开发与运用,以弥补智力因素之不足,进而帮助学生做好高考地理备考工作。具体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学生心理,确立奋斗目标

学生升入高三后,不管以前对地理持何种看法,本人基础如何,

他都希望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自己的地理成绩有大幅提高,能顺利地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因此这时候的学生是充满希望的,但同时也有诸多顾虑,自己能学好吗?怎么学呀等等问题时刻在他们心里萦绕着,这一阶段需要教师及时把握住学生心理,消除其畏学怕难的思想障碍,使其确立起自己在地理学科上的奋斗目标。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例如,上好高三的第一节地理课就很重要。在高三地理启始课上,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备考的不同阶段与环节;了解自己将学些什么,怎么去学,这样学之后就会收获怎样的学习效果;还要向学生介绍地理高考试卷结构,并通过分析其难易度结构(容易题占 30 %,中等难度题占 50 %,难题占 20 %,即使是一类校的学生,那20%也不是容易拿的,所以我们要抓好基础,不追难题,力争不丢分,少丢分,争取拿下 80% ,学习地理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比学习政治、历史难,但到最后往往是地理能拿高分。这样的介绍会使学生明确复习方向,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树立信心。一节成功的启始课,往往会决定学生开始阶段的精神状态甚至影响其整个备考过程。有学生在课后写的对地理学习的想法和要求中说:“通过老师的介绍,心里觉得很亮堂,也有了信心,即使困难重重,也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我们会成功的”。

二.加强多方勾通、增进师生友情

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影响甚大。要使高三地理备考工作进展顺利,最终取得理想的高考结果,需要教师富有爱心和耐心,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以逐步增进师生友情,达到师生

关系融洽的理想境界。要实现师生关系融洽,进行多方面勾通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括与学生家长的勾通、与班主任的勾通、与其他科任教师的勾通,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直接勾通。与学生勾通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要依据不同的境况区别对待。例如: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长期的地理学习挫折,使他们不敢面对老师,学习地理的信心也很不容易树立,因此在开学之初,就要尽快找这些同学谈话,了解他们学不好地理的原因;升入高三后有什么想法和目标,准备怎么去做;了解他们家距学校的远近,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并主动表示要给他补课,随时欢迎他来问问题等。这样的拉家常就拉近了师生距离,对教师提出的地理学习要求,学生往往会很配合。因此,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给予他们真诚的帮助,对其树立学习信心是非常必要的。

若是高三新接班,师生之间尽快了解、勾通尤显重要。教师不妨做点简要坦诚的自我介绍,以使学生尽早了解自己。请看本人曾利用投影片做过的一次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我很老,但童心未泯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我很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每一个学生。 我对学生都一视同仁。 我对学生的示爱方式——严格要求。 地理教师——贾文清

2004/8/22。

虽然是第一节课,且教师还未曾开口一言,学生却给予了非常热烈的掌声,并把微笑都送给了我,把信任的目光都投向了我。心灵相通了,后续的工作就好做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教师向学生敞开了胸襟,将爱以恰当的方式无私的奉献给他们,学生回报你的就一定是纯真的友情、百分的信任。这种信任能使其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跟着你做好高考地理备考工作,向着既定目标奋进。

三.指导学习方法、掌握应答技巧

非选择生之所以学习成绩差,除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不当和不谙答题技巧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

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既有与其它学科的相同相通之处,也有其自己的特色。与其它学科的相同相通之方法本文不多赘述,在此只谈学习地理最常用的“比较法”和地理学科独具特色的“图文联系法”。“比较法”是学习地理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对地理数据、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区域进行比较(如两种气候类型对比、英日对比、中印对比、中美对比等),找出它们的异同。通过比较,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有助于对所学的地理知识形成鲜明而准确的印象。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同时地图、图表、图片中亦储存和传递着大量的地理信息,教师应指导学生重视对地图、图表、图片等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和判断,从中获得地理感性知识,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联系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要让学生将图文联系起来,使其养成读文必看图的良

好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其图文转换能力。习惯运用图文联系的方法学习地理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地理。

现行高考地理试题的题型主要有两类:选择题和综合题。这两类题学生因非智力因素而失分的情况都很多,因此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非智力答题技巧,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1.选择答题四字诀:读、理、写、查。

读,既读懂题目,尤其要读懂题干;理,是要理出对答题有用的信息,并理出所考的知识点有哪些;写,是要及时把有用信息标注出来;查,即要在每做完一题后,换个角度审察一遍题,以确保正确率。 例如:读图1“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1-3题;若阴影部分为5月21日,非阴影部分为5月22日,判断4-5题:

1.甲地日出时间

A. 甲地比乙地晚

B. 甲地比乙地早

C. 甲地与乙地同为9点日出

D. 甲地8点日出

2.如果甲、乙在同一纬线上,则甲地位于乙地

A.正西方 B、东南方

C、正东方 D、西南方 3.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进入汛期 B、美国硅谷进入雨季

C.北海市正午旗杆影子朝南 D、华北平原的农民正在播种小麦

4.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21时 D、3时

5.北京时间为

A.21日8时 B、22日8时 C、21日20时 D、22日20时

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所给境况、题干和图。读所设境况、题干和图可知,本题主要是通过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考察地球与地图知识。进一步读题枝,可以理出考察的知识点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

阳高度的变化、时区、区时计算、日界线、方向、水文、气候、农时

地理教学技能 论文篇六: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

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组织与设计浅析

摘要:近年来,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地理课外实践课开展的意义、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认识不足。在组织与设计课外活动课方面还缺少经验。本文对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的重要性、目标、计划的设计和活动方式的组织及实践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地理课外实践、组织、设计。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的内容丰富,形式也具有多样性,课外实践课的开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课应有目标,要有计划,实践课的设计与组织也应根据不同的主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组织方式。 1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开设的意义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学生在课外主动的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进行调查、观察、测量等。在中学各门课程中,地理学科实践内容最丰富。其重要作用和意义有一下几个方面。

1.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外实践课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对于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而言,地理课外实践课具有生动、真实、灵活多样的特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中学地理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课堂

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但是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例如:观察月相的变化,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只能在课外实践课中才能完成。

1.3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任何知识都源于实践,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其重要性是显然的,由于它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因此实践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

2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

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是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目的的设想。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无实践的方向,就达不到实践活动的意义。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指明了方向,是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2.1知识目标设计

与地理课堂教学一样,首先要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中注意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知识目标教师不一定要跟学生加以明确,但是教师在指导实践活

动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知识目标的设计一般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2.1.1目标要符合中学生的知识层次

在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知识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符合学生现在的知识层次、思维方式。着重在于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2.1.2目标应具有可达性

对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设计具有可达性或独立完成性很重要,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实践任务,自己总结出实践活动的结论。

2.2能力目标的设计

在地理课外实践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地理课外活动实践课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注意一下两个方面。

2.2.1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在实践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理解独立自主地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除了实践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外,最主要的就是让他们在实践中动手动独立思考、参加实践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管理、评价等全过程。通过实践活动运用理论、深化知识、提高技能、增长才干,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实践课的主体。

2.2.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实践课的指导者。教师应当在实践中给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在指导中不能点破答案,只能启发诱导,从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加以辅导。但注意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能打击学生的信心、越俎代庖、包办代替等。

2.3思想教育目标

思想教育是地理课外实践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积极进取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评价能力,树立开放、竞争、创新的观念。

在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确定后还要注重计划拟定,要有详细的计划设计。

3地理课外实践课的计划拟定

对地理课外实践课的计划拟定一般应包括实践内容拟定、日期拟定、路线拟定、地点拟定等。

3.1实践内容的拟定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内容丰富,但就取材及实际可操作性一定要慎重考虑,可实践的内容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

3.1.1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

科学性要求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应是正确的,活动的形式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知识性是指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能给学生一定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收获。

3.1.2实践内容具有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地理课外实践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趣味和吸引力。地理实践活动想要学生积极的自愿主动的参加,没有趣味性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学生参加了,其积极性也不会持久。

3.1.3地理课外实践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

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具有可操作性,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实践内容过于抽象,即不具有可观察性、可测量性等实践过程,那么实践中就难以进行,例如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大气的影响,我们就很难在短时间观察出结果,那么就不能作为实践课的内容。另外有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虽然具有可操作性,但当地的条件又不具备的,在时间上、费用上等方面也难以作为地理课外实践课的内容的,这样的也不能作为实践课的内容。总之选择实践内容要立足实际,有的放矢。

3.2地理课外实践课的时间拟定

时间的拟定直接影响到地理课外实践课的效果,在时间的拟定上应与实践内容相符合。例如:测量正午太阳高度,就应该选择天气晴朗且在正午12时左右,如果选择多云天气会影响观测的准确度。观察星座应该在月暗的日期,观察瀑布应在丰水期,观察大潮应选择 农历的初一或十五等等。总之时间的选择上要注意与实践内容相符,因事制时。

3.3地点的拟定

根据实践内容不同,选择的地点也不同,地点的选择也相当重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对实践活动的地点选择应因

地理教学技能 论文篇七:高中地理教学论文《浅谈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摘 要】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在教学中通过利用典型的教学案例,从过程、方法、思维素材的积累等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

【关键词】地理思维 逻辑思维 素材库 培养途径 培养方法

地理学科的综合能力可以概括为五项:地理学习能力、地理研究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测试能力。其中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能力的核心,而地理思维能力主要借助地理测试能力(即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储备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来展现。

地理思维是指人脑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由表及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调整自身学习习惯,独立自主地学习地理,提高自己的地理应用能力。在深刻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当前环境问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构建地理思维训练素材库

1.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

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让学生得到思维的锻炼和发展,并掌握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思维技巧与方法,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如玻璃温室和大棚的保温原理和大气的保温原理是一样的吗?不同在哪里?当然,在学习教材知识时,思考无处不在,我们要充分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要注意教材知识的拓展、延伸。

2.利用日常生活、生产中事物构建思维素材

只有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兴趣。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常是进行独立创造思维的,他们有很大的创造思维的潜力,有待于我们挖掘和培养。如在学习气候和我国雨带的移动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总结本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本地区的降水集中的时间等。

3.借助各种媒体信息中搜集思维素材

社会发展的问题,无非就是我们如何生存得更好的问题,这种问题人人关心。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利用这种问题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思维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平时注意新闻、报纸、网络等传媒中与地理有关的信息。如新闻报道:8月份,我国甘肃舟曲现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我们可以借此让学生根据新闻报道思考泥石流的危害、成因及该地的所处的干湿地区,还可以让学生回顾我国雨带的移动等相关知识。

4.注意跨学科思维素材的整合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如数学、物理的等。我们通过利用跨学科知识的思维方式来探究地理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的习惯。如在复习《必修一》第一章时,我们会碰到经度、纬度的概念,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画出二面角、线面角,从而加深对概念的把握。在学习大气运动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的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

二、地理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1.重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

思维常以丰富的表象作为活动基础,特别是形象思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扩大知识面。见多方能识广,在不断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联系、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中,思维就不断活跃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如我国地势、地形对我国河流、气候有什么影响?学生必须对我国地形、地势、气候等特点有清晰的认识才能解决之一问题。这种探究过程伴随着思维活动的进行,思维活动就必须借助自身已有的基本地理知识来完成。

2.让学生对观察对象获得足够的认识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局限,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没有足够的认识,因为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它们。我们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地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思维素材,并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形成认识上质的飞跃。如平原和高原有何不同?不妨让学生观察平原与高原景观图片再作比较。学生发现平原上绿油油的,水好像要渗出来,感到地势(海拔)很低;站在高原上伸手可以摘下云彩,感到地势(海拔)很高,因而从直觉上感知了平原和高原的差异。

3.注意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教师提出的问题新颖、独特,并具有挑战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如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

教学中教师借助北方的井越挖越深的漫画,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问题不可能有统一标准的答案,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习惯,教师要给以正确地引导。

教师通过语言传递的信息尽量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为什么),减少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描述。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并有表述自己见解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如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回答,而不必直接讲述地理事实。通过这种途径,我们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适度对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1.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相互联系进行思维

知识间总有纵向、横向、多向或多层次等多种联系,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导学生建立思维线索。要尽可能运用思维技巧,把若干地理概念或事物巧妙地联系,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还可采用演示、讨论、竞赛、演讲、自学等,反复训练,逐步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掌握了思维方法,知道如何去想,知道从哪去想。

纵向思维就是顺着自己的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连续考虑,探根求源。教学上的主要表现就是教师向学生连续性地提问,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每一个问题就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阶梯,多个问题就形成一个问题链,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的理性认识,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例如:讲授“地中海气候”,引导

学生在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时,可向学生分别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哪些地区?(2)为什么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3)具体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4)这样的气候条件发育什么样的植被?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的思考步步逼进、层层深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横向思维就是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去思考与之类似、相关的问题的一种方式。横向思维的连续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实现思维的“迁移”。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说法,正是这各种“迁移”的体现。在横向思维中,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求同和求异。求同,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的共同点,从不同的现象中寻找所包含的共同本质和规律。例如: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等,虽降水的形式不同,但其产生降水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暖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其中水汽冷却凝结所致。求异,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分析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往往带着强烈的创造精神的思维。例如:英国与日本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差异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知道环境和经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很明显,求异思维给学生带来的思维空间远远超过求同思维,它有利于思维更好地发展。

2.按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行思维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也是如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这种规律。如我国五、六十年代对“北大荒”的开发,使它变成了“北大仓”这一现象,我们如何去

地理教学技能 论文篇八: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策略

刘清

杨寨中学

2007 6

浅谈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策略

论文提要: 在地理复习中,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要注意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联系和沟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某一地理事实为材料,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对拓宽地理课程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及行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正文:为适应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有利于21世纪人才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对中考高考进行了重大改革。当今世界,知识飞速发展,学科间横向联系、相互渗透越加紧密。知识面狭窄的单领域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可能走得很远,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国家教育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行中考科目改革,设置“综合科目”考试。文理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往往以“问题立意”,其试题必然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却又融合各科知识,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整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地理学科而言,综合性本来就是本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所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又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必然与其它学科之间有不少相互渗透、交叉之处。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

在地理课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感到有些困惑,本文将就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及教学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一、立足地理本学科教学,注重打好“双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能力

文理综合考试虽然不是考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而是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能力的考查,但仍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地理复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建立以章或单元的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如对于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加工,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要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过这"五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能力。

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应当立足本学科教学,应把好自己的"门"(即教好自己所教的学科),同时也要串串"门"(使政、史、地三学

科相互交流、渗透),以形成全方位、立体的时空观的教学模式。

立足本学科教学时,应注重夯实学生的"双基"。 考试虽然明显地反映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但是在复习教学中千万不能因此而忽视基础知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真正弄懂、吃透。该拓宽的要拓宽,该加深的要加深。要形成地理知识的系统网络,纲举目张,只有系统了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才能运用自如。

二、重点复习系统地理知识,适当拓宽和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文理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往往以“问题立意”,其试题必然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却又融合各科知识,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整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地理学科而言,综合性本来就是本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所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又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必然与其它学科之间有不少相互渗透、交叉之处。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地理复习中,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要注意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联系和沟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某一地理事实为材料,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地图教学,掌握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考地理必定要考“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也是高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因此,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所以,在地理复习中,必须要加强地图知识的教学,要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提高读图能力。平时的教学要注重运用各种地图,如各种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区域图、柱状图、地理模式图等讲解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教会学生判读各种地图的方法,如等值线图,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震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首先要看清数值大小的递变方向,然后再根据等值线的凸出方向判读高低;又如区域图,最重要的是正确识别图示地区是什么地方?这就要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等去加以识别。教会学生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图文转换的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填图、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如经常引导学生及时将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和新闻事件落实在地图上,通过读图获取与自然、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自然地理因素及交通、资源、经济活动等地理信息,并用这些信息联系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等,提高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四. 立足单科, 关注学科间的综合,强化综合意识,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

我们在地理复习中,应该立足本学科,强化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综合,适当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立足本学科,就是要按照中学地

地理教学技能 论文篇九:地理教学论文

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学地理教学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武正亮 040906200098)

中文摘要: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舞台,它对人类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了让人类能与自然和谐并存,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当今风靡全球的热门话题.教育影响一代人的思想,所以地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需将可持续发展渗透在教学之中.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文关键词: 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提高、环保意识

引言:

目前,全球变化导致对地球表层系统的研究蓬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人类关系研究得到共识,高技术、新方法的引进,为把地理学及地理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方向.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是地球人的共同问题,是责无旁贷的.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极其重要的.

正文: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强化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使地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居重要地位。

目前,从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来看,人类对自身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识仍很缺乏。长期以来,人类只顾为自身的生存和局部的、近期的利益而向环境索取,而导致环境的恶化。这是人类的环境意识淡薄的表现。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和消费数量庞大的国家,要使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走向协调、持久的发展道路,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首要的任务是对全体公民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让全体公民都能理解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自觉变革或支持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参与环境保护。全体公民环境意识的强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走向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所在。

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这支未来持续发展参与者大军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中学地理教育对促进公众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相对于基础教育其他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它使学生具有21世纪建设人才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意识、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1992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呼吁各国重视地理教育,并对地理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策略等作出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其意义就在于此。为此我们建议,中学地理教育应受到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使其在21世纪这一历史转折时期有效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建设作出贡献。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要把握住发展机遇,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和任务,面向21世纪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需要,调整和改善地理教育的功能。

二、中学地理教育要适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中学地理教育要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即培养《中国21世纪议程》的参与者。这就需要我们从适应参与《议程》诸项任务的角度,重新审视和修定地理学科的德育和智育目标。同时,还要依据《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对地理教育的统一要求,使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世界接轨。

1.德育目标

德育的任务在于发展与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目的是使人的个体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相适应,并最终促进社会发展。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要面向21世纪,就要使学生树立新观念、新道德、新价值、新态度和新行动,以此做为理解、支持、参与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和行动的思想基础和自觉意识。这些新的德育内容主要有:

(1)树立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要使学生对周围环境质量及人地关系引起兴趣和关注,正确判断和评价人地关系现状和趋势,并能自觉调控自身行为使之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树立环境伦理道德观,学会识辨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中的美或丑的行为并自觉给以正确导向。以身作则,倡导绿色文明行为。

(2)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环境作为资源是有价值的。其价值的含义:一是指环境对人类这一主体在物质、精神、文化、情感、美学、经济诸方面的满足程度,另一方面是指为使环境价值得以保持和提高,必须对环境有一定的经济投入,使环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另外,环境是具有所有权的。为此,应用法律、政策、经济手段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管理和制裁。

(3)树立新的经济发展观。要让学生懂得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认识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毁灭资源为代价。要在不降低环境质量、不破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不减少未来收入的基础上创造经济利益。落后国家和地区要摆脱贫困,应走发展清洁生产、生态经济的致富之路。

(4)树立新的全球观。要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要加强全球合作,建立一系列新的、公正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全球伙伴联系。要认识当代人对自身生产和消费的合理制约和正确导向是对后代人的一种负责和公平,以实现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

(5)增强自觉参与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社会的发展战略。它几乎涉及所有的学科领域和产业部门,必须依靠全体公民、社会团体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公众、团体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将决定持续发展的进程。要使学生增加自觉参与的意识。

2.智育目标

按照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般观点,智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人的一般认识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新的智育观认为:智育是培养个体后天的习得能力。认为智力是由结构化的陈述性知识,经练习达到熟练的技能和在遇到新问题时适当应用认知策略的能力三种成分构成的。在这里我们不去细究智育的概念,只想明确中学地理教育的智育目标面对21世纪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尤其要明确为使学生成人后有效参与《中国21世纪议程》,在智育方面有哪些重要任务。

智育的任务是由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三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任务的完成过程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有穿插、有依赖,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统一的认识过程。

在学习地理知识方面,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则,中学地理教育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对德育和智育有价值的地理知识。如与人类活动联系密切的地球表层知识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重要的地理信息。这些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解决人地关系矛盾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强化环境意识。在地理技能训练方面,不仅要训练学生在课堂利用文字、数字、图表和地图等地理信息资料获得知识或表达知识的技能,还要训练学生直接从社会、自然的实践大课堂中获得地理知识信息并准确表述它们的能力。如测量、统计、调查、绘制等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地理技能。

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和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应用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是21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一是学会学习,成人后继续完成终身教育;二是学会应用,就国家或地方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发表见解、提出方案,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1.增加新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为适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在地理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地理观念以及新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内容。这些新的地理观念和信息,可参考《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以及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些内容的增补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

2.减轻知识学习的负担,加强地理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观认为,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第一位的任务。因为接受知识是一个终身过程。随着知识的高速增长,使学生具备各种学习过程所需要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学地理教育也应把地理能力的培养视为中

心任务。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即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总和。培养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地理能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地理自学能力,包括地理阅读、地理图解、地理信息分析、处理及地理思维能力等;二是地理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地理调查、地理评价、地理判断和地理预测等。能力培养与单纯传授知识不同,它必须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有意识的训练,使地理技能和地理知识加以综合利用才能完成。所以为加强能力培养,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做如下调整:

(1)适当压缩一般描述性知识,对必要的地理感性知识可用录像教材的形式表现,或编入补充教材等作为选学内容。必修内容要加强理性知识,表现形式要图文并茂,多运用数学、统计图表,使地理信息定量化、科学化。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开发。

(2)教学内容多引进国内外社会生产和区域发展建设的实例,供学生分析、评价和判断。同时扩大实用性强的地理知识的比例。强化学生的地理应用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应用能力。

(3)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对重要的地理原理和知识加强理解和运用。

3.系统地理要强化人地关系,突出学科的应用性特色。

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改革必须走出为学知识而学知识的误区,同时也要避免在知识上面面俱到。在人地关系的教育上应改变重说教、轻能力的现状。避免只是从消极方面对人类活动加以限制,而要从积极的角度指出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的方向。

为此,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两条原则:一是强化人地关系,使学生懂得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预测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以正确地调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的活动方式,二是突出地理应用的特色,使学生明确所学各类地理系统及要素性质,物能的流动和转化,演变和发展规律的意义,并掌握利用、改造和保护各类地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及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方式和途

地理教学技能 论文篇十:地理教学论本科毕业论文

学科分类号(二级)88017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西畴法斗乡初中生地理学习

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职称(学历) 讲师(研究生)

西畴法斗乡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学习动机是为唤起与维持学生学习的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教师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中学地理学习动机对于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直接推动他们学习地理的内部动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利用自我价值论、成败归因论等教育心理学理论,对西畴法斗乡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地理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法斗乡 1 学习动机概述

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而言就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推动力,最能反映学生学习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

卡芬顿(Cavington)的自我价值论在理论取向上,从学习动机“负面”着眼,企图探讨“有些学生为什么不肯努力学习?”卡芬顿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成功的经验会带给人自我价值感,多次经历之后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自然成了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机。当成功难以追求时个体会改以逃避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随年级而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学习动机降低了的原因。自我价值论发现的学习动机问题显示了教育的反效果,即学生的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减低。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被认为是解释学习动机最有系统的理论。韦纳认为,学生通常将学业成就的成败(如考试)归为六个原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和外部环境。同时可以按照因素性质,将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因素来源(个人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稳定性(稳定与不稳定),能控制性(可控制与不可控制)。

地理学习动机与语文学习动机、英语学习动机、数学学习动机等只存在目标指向上的不同,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地理学习动机实质上就是“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动机”的缩略语而已。

2 法斗乡初中学生的地理认知

2.1法斗乡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背景

研究地理学习动机,首先要了解该阶段学生的地理认知特点,而地理认知风格又与地理学习背景密切相关。对于地理学习,其环境背景、课程背景是形成初中生地理认知风格的关键。

2.1.1法斗乡初中学生地理学习的环境背景

Ferrair等人分析,认知风格类型受遗传的影响,但类型的倾向性明显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这种影响最早是来自父母亲的示范作用以及他们对儿童与外部物理及社会环境的特定的相互作用的奖励。通过这种奖励的强化,儿童逐步习惯了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这种特定的行为模式逐步影响到儿童对特定情境的解释和对他人的反应,即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认知风格。对于影响学生地理认知风格的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因素就是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同时地理环境也影响着地理学科的学习。

法斗乡属文山州西畴县,该地山峦起伏,地形复杂,主要以山地为主,少数民族以壮族、苗族居多,经济以农业为主。地区内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特点,一方面为地理学习提供了充实的教学资源,但由于多山、矿产资源不足等制约,另一方面又对地理学习与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交通不畅导致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变少,学习地理成为可有可无的过程,又如经济落后导致教师待遇偏低,进而影响到地理教师素质等。 2.1.2法斗乡初中学生地理学习的课程背景

新课标的实施,强调地理与生活联系,“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的需要,重建学生生活,让地理课程从纯科学出来,回到学生生活世界。

目前,法斗乡地理教材为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紧密联系新课标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已经有所体现,但死记硬背,缺乏学习动机仍然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

2.2法斗乡初中学生的地理认知特点

分析法斗乡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主要参照拉埃丁的整体—分析、言语—表象双维度认知理论。

分析型这类学生,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能独立自觉地学习,在感知时,很少兼顾背景因素,而是就事论事,倾向于以自己独立的标准来觉察、判断地理事物,善于区分、辨别相似的、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偏爱自然地理,对某些具体的地理事物、规律、成因理解、记忆较深,但往往把握不住地理事物的整体性;整体型这类学生,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受外在动机支配,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在感知时,充分考虑背景因素,注重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对地理事物间的层次、相互关联把握得较好,但对地理事物的具体内容、细节分析得不够清楚,不擅于从纷繁复杂的地理情境中区分地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偏爱人文地理。

言语型的学习者在文本形式的信息表征中存在学习优势,对语义性材料的回忆成绩比表象型者好;表象型学习者在图像形式的信息表征中存在学习优势,对形象性材料的回忆成绩比言语型者好。

通过法斗乡初中生地理学习背景以及上述认知理论的综合解析,整体型与分析型的区分并不是很明显。在相关测试中,对整体有一定的把握,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容易出现纰漏,学习比较被动,这表现出了整体型的有关特点;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又缺乏全面思考,不注重地理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这表现出了分析型的有关特点。总体来说,法斗乡初中学生偏向整体型稍多。

从言语—表象维度来看,在新课程标准强调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的背景下,法斗乡初中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对图形图像有较好的理解,由此可以反映很多学生在理解能力上存在缺陷,不会通过图像归纳总结其中包含的地理信息,而仅仅停留在结论性的文本中。 3 法斗乡初中学生地理课学习动机调查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方法

本调查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内心,广泛收集资料,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课堂观察与总结;通过访谈,旨在了解数据背后的一般原因,并从问卷之外的视角发现和思考问题。

3.1.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确定西畴县法斗中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同学为调查对象,由于每个年级班级数量不一致,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发放问卷。其中七年级发放问卷58份,八年级发放问卷54份,九年级发放问卷45份,总共发放问卷157份,收回问卷157份,剔除无效问卷之后,保留有效问卷138份,有效率为87.9%。除调查问卷外,还对每个年级共3名同学做了访谈调查。在138份有效问卷中,男生81人,女生57人。此外,少数民族学生有12人,占8.7%。 3.1.3 问卷编制

通过阅读有关学习动机研究文献,对一些较系统的问卷资料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而成。

第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进行测题编制。第一部分测题为地理学习动机因素结构量表,涵盖求知进取、应用价值、回报社会、追求荣耀四个维度。第二部分为影响地理学习动机的因素问卷,包括了以下五项因素:(1)个人认识,如兴趣爱好、对知识价值的认识、职业选择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归因方式等;(2)教师因素,如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态度、班主任的态度等;(3)教科书因素;(4)学习结果,主要是考试成绩和归因方式;(5)家庭和社会环境,如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社会舆论环境等。其中,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遇到成功和失败时归因情况的研究,以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为依据,包括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学习方法、教师水平、运气等6个因素,采用多选题的形式。

第二,确定测题采用自陈形式。学生在每一测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与自己看法最接近的选项。对学习动机特征的测试采用五点式量表,依次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符合”、“不符合”、“很不符合”,反映因素最高水平的答案5 分,依次递减,最低水平的答案1 分,每一因素的最初设计题量为6—10 题,对影响因素部分的测试以多项选择题为主。 3.2 学习动机调查 3.2.1 调查过程

本研究以团体施测为主。八年级和九年级的问卷委托各班班主任,按照统一指导测试。七年级由笔者指导测试,利用地理课堂时间,答完一份问卷的时间大约15分钟。

访谈以问卷测试中数据极端的特例为依据,每个班抽取一名学生,利用晚自习前的活动时间进行。 3.2.2 调查结果分析 3.2.2.1 信度与效度评价

因素分析:对量表问卷利用SPSS19.0采取KMO检定和球形检定,KMO值为0.802,Barlett球形检定呈现显著(详见表1),表明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

表1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利用主成分法、正交旋转法对相关因素进行探索,并经过碎石检验(详见图1),表明问卷存在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正好符合问卷设计时囊括的求知进取、应用价值、回报社会、追求荣耀四个维度(具体数据见表2)。

图1 碎石检验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