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2    阅读: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篇一:第18课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

《绿色蝈蝈》学案 清潭中学七年级语文组

目标

1.了解法布尔及《昆虫的故事》的有关常识。 2.速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体会其作用。 4.感受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一、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也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他靠自学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 2.了解《昆虫的故事》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 二、整体感知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扰乱( ) 狩猎( ) 哀号( ) 喧嚣( ) 喑哑( ) 莴苣( ) 静谧( ) 篡夺( ) 劫掠( ) 酷爱( ) 妒忌( ) 窸窣作响( ) 吮取( ) 惊慌失措( )津津有味( ) 毫不犹豫( ) 喙( ) 篝火( )螽斯( ) 窃窃私语( ) 更胜一筹( ) 嗉( )囊( )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更胜一筹: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

(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篡夺:

3.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思路提示:像《绿色蝈蝈》这类介绍昆虫或动物活动的文章,通常会写哪些内容呢?一般情况下会从(1)形态特征 (2)生活习性——吃、住、行、鸣叫、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等、(3)种类及分布等方面来写。

三、探究赏析 (一)深入理解

1.文章是怎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的?

2.细读文章第3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绿色蝈蝈的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

3.细读第5段,作者是如何将蝈蝈的捕食特点写的惟妙惟肖?试举例说明。 4.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否不相吻合?

(二)语言品味

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由于善于描写,并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请仔细阅读后,画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说一说它抓住了蝈蝈的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示例: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地窸窣作响。

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见到蝈蝈声音的独具韵味。

四、积累迁移

1.选择一种动物,仿照下面的句子,对其进行描写。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仿写:

2.本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它被称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你怎样看呢?学习本文后,谈谈本文有哪些写作经验可供借鉴。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二、1.扰(rǎo) 狩猎(shòu ) 哀号(āi háo) 喧嚣(xuān xiāo) 喑哑(yīn yǎ) 莴苣(wō jù) 静谧(mì) 篡夺(cuàn ) 劫掠(jiã lüâ) 酷爱(kù) 妒忌(dù jì) 窸窣作响(xī sū) 吮取(shǔn) 惊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ò) 津津有味(jīn jīn) 毫不犹豫(yóu yù) 喙(huì) 篝火(gōu) 螽斯(zhōng)

窃窃私语(qiâ) 更胜一筹(chóu) 嗉(sù)囊(náng)

2.(1)更胜一筹:指技艺或技能比较起来,比别人更好一些。 (2)津津有味:形容兴味浓厚。 (3)篡夺:用非法手段夺取。

3.写了声音、外形、食性、居住等方面的内容。

三、(一)1.文章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第2段写蝉在夜间不再鸣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

2.角度提示:(1)比喻法变陌生为熟悉。“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 (2)大量使用与音乐有关的名词和形容词,准确地再现了多姿多彩的虫鸣世界。 如尖锐、喑哑、清脆、金属碰撞、柔和等等。

3.思路提示:“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用拟人手法把蝈蝈捕蝉的形象,以及蝉逃跑时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作者将蝈蝈捕蝉比作是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再加上蝉的惊慌失措的反衬,突出了蝈蝈的敏捷和勇敢;动词连串使用,突出了蝈蝈这个进攻者的锐不可当之势和被进攻者的懦弱。 如“咬、跳、追捕”等。

4.作者从第4段开始写蝈蝈的食物习性,以科学的态度、准确的语言再现了一个昆虫的生活,它喜爱吃蝉的肚子,它喜爱吃甜食,它还吃昆虫、青草,这一切都告诉了读者一个事实:蝈蝈是一个杂食动物。这是一个生物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他观察着,试验着,为我们打开了我们所不了解昆虫世界。作者以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蝈蝈的食物,并不是写它的残忍贪婪,而是要再现活灵活现的蝈蝈,这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并不矛盾。

(二)例:1.“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做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比喻生动贴切,突出了蝈蝈喜吃甜食的特性;

2.“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把蝈蝈比喻为“蝉的屠夫”,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蝈蝈的食性。

3.“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和睦”一词把蝈蝈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蝈蝈的生活习性。

四、1.长颈鹿非常优美,它穿一件黄底白点的皮大衣,身材高挑,举止端庄优雅,长长的脖颈高高抬起,微微前伸,就像一位贵妇人。

2.本文没有丝毫机械呆板的介绍,自始至终让人读来饶有兴趣。作者大量运用衬托、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副活灵活现的“人与昆虫交流”的画面,语言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篇二:绿色蝈蝈导学案和答案

23《绿色蝈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

(3)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用快速阅读法归纳课文内容。

(2)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方法】

朗读法、研讨点拨法。

【知识链接】

比较显示法,就是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被比较者的特点鲜明突出,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一种手法。

作比较是通过与另一事物的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在通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

自主学习

1、自学课文两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2、运用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篝( )火 喧嚣( ) 窸窣( ) ( ) ....

静谧( ) 篡( )夺 螽( )斯 ...

莴苣( ) 低劣( ) 大颚( ) ....

嗉( )素 姊( )妹 喑( )哑 ...

鸟喙( ) .

3、理解词语:

喧嚣:

喑哑:

静谧:

篡夺:

4、本文是____________国著名的__________学家, ________________写的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中有成千上万种昆虫,他们有的叫声清脆悦耳,可它们子是什么样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你了解吗?让我跟随著名昆虫学家布尔来了解蝈蝈吧!(板题)

二、检查预习。

三、快速读课文:

你从阅读课文过程,了解到了蝈蝈的哪些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叫:

习性

食物:

四、你觉得作者是怎样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的,结合课文来理解。(观察、实验)

五、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优美,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1、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说说好在哪里?

2、课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拟人、对比)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跟随法布尔了解了蝈蝈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感受了法布尔语言的优美和对大自然中昆虫的喜爱之情,希望大家能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自我检测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蝙蝠的自述

田元富

我有一个怪僻的名字叫“蝙蝠”。论长相自然比不上花枝招展的孔雀,但内心却是美好的。人们把我们划分在翼手目这个家族里。您和我或许似曾相识,但对我们并不一定熟知。那么,今天我就来个自我介绍吧!

我们通常出生在“知了”声声呜叫的夏季。当我降临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时,我的身体十分虚弱,身上仅仅穿件单薄的黑色衣衫。为了谋求生存,我紧紧拥在母亲的怀中,吮吸着甘甜的乳汁,浙渐成长。即使在母亲出外劳作时,我也依然偎依在母亲的怀抱中,饱览自然界的无限风光,享受那不尽的母爱。

成年后我就离开了慈祥的母亲。我的生话是非常艰苦而且孤独的,只能把岩穴、树洞或屋檐的空隙作为我白天的栖身之所。然而,只要一到傍晚,整个夜空便成了我的乐园。在那横无际涯的乐园中,我尽情地捕食那些与人类为敌的蚊子、苍蝇等小昆虫。它们是我的主要食粮,只要它们一触及我这宽宽的嘴巴就休想逃命了。

哦,我还想把我的绝技告诉您。我捕捉害虫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我能在短暂的几秒钟内猎获一只飞虫,这是其他捕虫同行们所望尘莫及的,也是我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因此,劳动虽然艰辛,我也乐而为之,为自己,也为人类。

另外,我还想告诉您一,氛秘密。我的视力根弱,不管离我多近的东西我都不易发现它。然而我的听力极为敏锐,它可以弥补我的视力的不足。当我展翅高飞的时候,喉内能发出一种超声波,当这种特殊的声波遇到昆虫或其他障碍物时,它就迅速返回,我根据耳朵接收到的情报,就能够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昆虫的方位及距离。于是我就轻装出发,直奔目标,瞬间便可以凯旋。人们常

常把我这种探测物体目标的方式叫做“回声定位”。这一点也是我的同行们所望尘莫及的。

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想拜托您。在我刚刚懂事时,我的母亲就告诉我,很早以前人们说我们的祖辈非常狡猾,说什么在一次兽类和鸟类的战争中,我们的祖辈既不表明自己是鸟类,又不表明自己是兽类,哪一方胜利了就到哪一方去。后来鸟类和兽类和好了,便都不愿意收留我们的祖辈,甚至还说我们整个家族的成员是因为害羞才只在晚上出来活动。这真使我不能再容忍了。作为朋友,请您一定向人们解释清楚,希望人们不要再用那种冷漠的眼光看待我们了!当然,我们也在奋发努力,决心用自己这颗赤诚的心去照亮那些不明真相者的双眼,使人们重新认识我们一愿为人类作;氖贡献,愿与人类成为友好相处的朋友。

1.文章以“自述”的方式介绍蝙蝠的知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2.文章通过蝙蝠的“自述”,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蝙蝠的知识?

3.蝙蝠是依靠什么来探测目标的?请你简述其中的原理。

4.文章中有两次提到“望尘莫及”这一成语,请解释它的意思,并说说文章中引用这一成语在于说明什么?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篇三:绿色蝈蝈导学案

18.《绿色蝈蝈》导学案

【导学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去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

3.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生动传神的语言。

【文体资料 】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根据说明语言的特点,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属生动性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 、 、 等。

【自主学习】

1.猜一猜: 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 )

头插野鸡毛,身穿滚龙袍,一旦遇敌人,作战呱呱叫。( )

2.读一读:篝火( ) jié( )掠 shòu猎( ) 喧嚣( ) yīn哑( ) 静谧( )窸窣( ) 螽斯( ) 吮吸( )

3.记一记:法布尔(1823——1915), 国作家,昆虫学家。《 》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文艺性很强的文学著作。鲁迅曾称其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4.初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5.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大声地读一读。

【合作探究】

1.想一想: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课文第①②段用 的方法引出这一说明对象的,并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内容。

2.找一找: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3.本文中作者不断地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请找出这些称呼,并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这样的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4.文中多处使用拟人、比喻的修辞,请在第③、第④段中找出2例,并试着说说这个句子的妙处。(我赏析的句子是---,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方法,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5.第五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提示: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

【拓展延伸】(可选做一题)

1.编一编 要求:根据蝈蝈的外形、食性特征;编四句、每句字数一样;语言生动、简洁。

2.比一比 把课文与下面一段话作比较,看看它们的语言特点有什么不同。 《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

【我的收获】理一理: 绿色蝈蝈

观察昆虫,引出

外形特征: 声音:

习性食性:

居住:

这篇科学 文,妙趣横生。作者观察细致,文笔细腻生动,文中的蝈蝈活灵活现,令人喜爱。从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 ,对自然的陶醉与痴迷。

【课后学一学】法布尔及《昆虫记》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从小迷上大自然中的花鸟草虫。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

几经周折,历尽艰辛,数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住所——

“荒石园”里完成了《昆虫记》。《昆虫记》是以大量科学

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不仅详尽地记录着

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不妨把《昆虫记》

当作法布尔的自传的旁证材料。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篇四:七年级语文上册 23 绿色蝈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3 绿色蝈蝈

目标呈现

1学习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述文章内容。

(2)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感知内容、品味佳句。

(3)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重点难点:

培养阅读能力及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一、预习热身

3了解法布尔及作品《昆虫记》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出生于法国一户普通农民之家。从小迷恋大自然。通过

自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著作《昆虫记》,1880年后的35年里一直在“荒石

园”中从事昆虫学研究工作,1915年11月去世,留有《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万字。

4了解《昆虫的故事》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

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

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5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又称知识小品。它是一种科学普及性的短小精悍的短文,融科学知识于文章中,

使读者长知识,广见闻。本文就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

自主学习

1、预习内容与要求

(1)读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找出来注音,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整理出来,读一读,写一

写。

(2)把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来,查阅工具书,写出它们的意思。

(3)预习自测

A.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扰乱( ) 狩猎( ) 哀号( ) 喧嚣( ) .....

喑哑( ) 莴苣( ) 静谧( ) 篡夺( ) ......

劫掠( ) 酷爱( ) 妒忌( ) 窸窣作响( ) ......

吮取( ) 惊慌失措( ) 津津有味( ) 嗉( ) .....

毫不犹豫( ) 窃窃私语( ) 更胜一筹( ) .....

B.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更胜一筹: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

(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篡夺:

2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名称:

生活环境:

叫声特征:

外形特征:

食物习性: 生活习

性:

二、活动探究

1深入理解文章

(1)文章是怎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绿色蝈蝈的?

(2)细读文章第3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绿色蝈蝈的声音的呢?

(3)细读第5段,作者是如何将蝈蝈的捕食特点写的惟妙惟肖?试举例说明。

(4)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

否不相吻合?

2品味语言——说一说

《昆虫记》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一出版即风行世界,不但为小读者喜爱,成年读

者也啧啧称赞。你能从文中体会到这一点吗,总的来说是体现在使用修辞方法和运用优美的词语。请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一读,选出你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并说说为什

么喜欢。

请用这样的形式来交流:“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因为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法:学生阅读思考,先组内交流,然后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3对蝈蝈的称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些不同的称呼?有什么好处?

4文中介绍事物时用了什么方法(对比,拟人),举例说明

三、盘点提升

1.亲近大自然,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宽阔、诗意。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昆虫鸣叫,听听你的昆虫朋友在向你诉说什么,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

2.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四、我的收获 学完本课后,你的收获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1、

2、

3、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篇五:《绿色蝈蝈》导学案

《绿色蝈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生速读课文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创造性地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重点)

3、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学习难点)

一、基础修行,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科学小品,又称知识小品。它是一种科学普及性的短小精悍的短文,融科学知识于文章中,使读者长知识,广见闻。本文就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 《绿色蝈蝈》的作者是 国界 》,他用毕生的精力写了一部《 昆虫记 》,而且为了写这部著作,在荒石园度过了最后的35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窸窣( ) 静谧( ) 篡( )夺 吮( )取 .....

蝉喙( ) gōu( )火 shòu( )猎 jiã( )掠 .

贪lán( ) 和mù( ) 喧嚣( ) 扰( )乱 ...

毫不犹豫( ) 更胜一筹( ) 津津有味( ) .....

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

更胜一筹: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

津津有味:

(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

篡夺:

4、我还不理解的字词。

二、探寻脉落,整体驾驭

5、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6、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三、语言赏析,深层审美

7、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

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8、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

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形象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对昆虫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学生再读课文,自由质疑,四人一组讨论:

“我喜欢 (文中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因

为 。”

9、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否不相吻合?

四、写法论道,哲思启迪

10、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哪些方法(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借鉴?

五、情感体验,抒写心扉

1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动物,结合自己平时对它们的了解,看看它们有

哪些特点?并试着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口头介绍它们的某个特点。

12、亲近大自然,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宽阔、诗意。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昆虫

的鸣叫,听听你的昆虫朋友在向你诉说什么,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

六、检测练习,展示反馈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______燕子又

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

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2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于的身躯呈流线型,○

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③燕于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是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节选自吴莫印《燕子》有改动)

1、解释文中加粗成语的含义。

妇孺皆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段①的空缺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

A.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

B.堪称是动物大家庭中最善于飞行的成员。

C堪称是动物大家庭中飞翔技能最高的成员之一。

D.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3、阅读语段②,简述“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的原因。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 歌手

入笼喂养的蝈蝈——“我”笼里的囚犯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

(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8、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言之成理即可。

9、作者从第4段开始写蝈蝈的食物习性,以科学的态度、准确的语言再现了一个昆虫的生活,它喜爱吃蝉的肚子,它喜爱吃甜食,它还吃昆虫、青草,这一切都告诉了读者一个事实:蝈蝈是一个杂食动物。这是一个生物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他观察着,试验着,为我们打开了我们所不了解昆虫世界。作者以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蝈蝈的食物,并不是写它的残忍贪婪,而是要再现活灵活现的蝈蝈,这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并不矛盾。

10、 蝈蝈——蝉(叫声)

对比 蝈蝈——鹰(捕食)突出特征

蝈蝈——螳螂(食性)

拟人

酷爱甜食”、“宽容”、“妒忌”

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11、参考文段:长颈鹿非常优美,它穿一件黄底白点的皮大衣,身材高挑,举止端庄优雅,长长的脖颈高高抬起,微微前伸,就像一位贵妇人。

12、略

13、(1)妇女与孩子都知道。 不也是很快乐吗?

(2)A

(3)身体呈流线型;翅膀既窄又长;尾巴长;身子轻。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篇六:《绿色蝈蝈》导学案及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导学案

【目标导航】:

⒈ 快速阅读,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提高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⒉ 揣摩、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并领会其作用。 ⒊ 学习法布尔仔细观察、细心揣摩的探索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快速阅读,抓住事物的显性特征。

学习难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抓住小动物的特征并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

法布尔,法国散文家、昆虫学家。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在农村打短工,抽暇自学,曾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当小学教师多年。他经常细心观察昆虫的生活,将观察所得详细的记录下来,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陆续写成10大卷《昆虫记》(1879-1907)。这部用简洁、朴素、生动的文笔写成的观察昆虫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是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散文的集结。它之所以成为世界闻名的著作而流传于后世,主要在于它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动物。

《昆虫记》头几卷问世后,法布尔成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热爱的科学文艺作家。后被提升为中学教师。晚年退隐乡村,仔细观察自然界,继续描写昆虫生态。他的故居和实验室现在已经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自学导航】

⒈ 参考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篝.火( ) 狩.猎( ) 喧嚣.( ) 窸窣..( ) 喑.哑( )静谧.( ) 篡.夺( ) 匀称.( ) 螽.斯( ) 莴苣..( ) 逃窜.( ) 劫掠..( ) 嗉.囊( ) 喙.( ) 扰.乱( )下颚.( ) 弱.肉强食( ) 更胜一筹.( ) 惊慌失措.

( ) ⒉ 参考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喧嚣: 喑哑: 窸窣: 静谧: 篡夺: 劫掠: 行径: 弱肉强食: 更胜一筹 ⒊ 初读理解

⑴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称呼蝈蝈为 ;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称呼蝈蝈为 ; 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呼蝈蝈

为 。

⑵ 阅读4-11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蝈蝈不喜欢吃 ,喜欢吃 ,尤其是 ,经常捕 吃,当没有沾糖的蝉肉时,它毫不犹豫的接受 ,酷爱 ,如 、 、 ,也存在着 的现象,当它们拥有共同食物时,它们会 的进食。 ⑶ 尝试用以下方法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寻找法(直接在段中寻找中心句或中心词)

取舍法(留取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

归并法(把无主次之分的几个意思归纳合并起来)

⒋ 预习课文时,你对文章内容和写法产生哪些疑问,请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

⒈ 绿色蝈蝈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⒉ 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⒊ 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

样写有什么效果?

品味语言:

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段,仔细品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课堂质疑:

你在预习时产生的疑问都解决了吗?你还有新的问题吗?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看看它们的外形有哪些特点?并试着用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方法口头介绍。 布置作业:

1、课后进一步完善课堂上的小练笔,写成一篇介绍蜻蜓的小品文。(可以查找资料了解蜻蜓的习性)

2、课外选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中的文章,做好摘录笔记,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外形特点“这种昆虫„„轻盈如纱” 教学目标:⒈ 快速阅读,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提高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这是对蝈蝈外形的具体描述,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它的外形特征(提示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

⒉ 揣摩、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并领会其作用。 ⒉ 展示问题二: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⒊ 学习法布尔仔细观察、细心揣摩的探索创新精神。 第③段介绍了蝈蝈哪方面的习性?(叫声)

教学重点:快速阅读,抓住事物的显性特征。 蝈蝈的叫声有什么特点?请听——(播放视频)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抓住小动物的特征并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的方法。 蝈蝈种类很多,叫声各异,我们听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种。读一读描写叫声的语句,画出关键词, 教学过程: 体会叫声的特点。(丰富) 一、导入: 伴着美妙的《森林狂想曲》,我们欣赏了一组精美的昆虫图片,同学们一定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不想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学习第四单元就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培养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刚才在欣赏图片时,老师就发现同学们兴趣高涨,思维活跃,现在让我们再做个思维体操——猜个谜语吧。 “绿色盔甲跳远将,翅膀一动歌嘹亮。自古以来就命苦,抓进牢笼把歌唱。” 说说看,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猜出来的?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根据谜面中讲的特点及自己平时的观察)导入太长,这些可否删掉?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走进昆虫世界,展开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去探寻绿色蝈蝈的奥秘。(板书:绿色蝈蝈)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练习快速默读课文,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昆虫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 ⒈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检查字词,对于存在的问题,组内合作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⒉ 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合作探究: 通过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预习的特别认真,课文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对文章的内容或写法你一定也产生了很多疑问吧,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本,深入探究,一一解开我们心中的疑问。 我们对介绍昆虫的文章并不陌生,想一想,生物书上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昆虫的?法布尔又是怎样介绍蝈蝈的? ㈠ 速读全文,独立探究下面的问题,并做好圈点批注。(课件出示问题) ⒈ 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⒉ 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⒊ 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 有什么效果? 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个人探究结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㈡ 小组展示 ⒈ 展示问题一

蝈蝈这个昆虫“音乐家”中的佼佼者,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在童年时代,

我们为了能时时欣赏蝈蝈的歌唱,把蝈蝈关进笼子里,挂在屋檐下,听着他响亮的叫声,仿佛身处大自然中,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看来我们的蝈蝈朋友也给同学们带来了欢乐,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既然

如此,我们也给蝈蝈朋友送一个大礼包,送点什么呢?我们先留个悬念。 第⑤-⑩段介绍蝈蝈哪方面的习性?(食性)

关于食性特点,我们在预习时已经完成了一部分,相信一定难不倒你们。老师把这个问题增加点难度,搞个有奖创意征集:小组合作为蝈蝈做顿营养大餐,这就是我们为蝈蝈朋友送的大礼包(提示:结合预案,联系课文5——10段内容)各组合作设计一份食谱写在题板上,比一比哪个组设计的食谱营养最丰富,让蝈蝈最满意。(有奖品哟) 小组一起展示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教师评价:同学们设计的食谱荤素搭配,外带一点甜品,既科学又营养,蝈蝈一定会吃的很开心,听——我们的朋友正在用歌声来感谢大家呢。这就是它给大家的奖励。 第11段介绍蝈蝈哪方面的习性?(居住) 小结:对蝈蝈的外形和习性,我们已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两方面的特征。 学生概括 ⒊ 展示问题三: 教师:蝈蝈外形漂亮,既是歌唱家,又是美食家。我们称它“美食家”是因为它贪吃、会吃,在课文中作者也不断变换对蝈蝈的称呼,在什么情况下都用了什么称呼?请结合预案初读理解的⑴题来回答。

追问: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联系我们刚才对它的称呼去思考(蝈蝈朋友、美食家)。 明确答案:鲜明的表达蝈蝈的特点,给人印象深刻;语言生动形象;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追问:在家里,妈妈怎么称呼你?宝宝?贝贝?不同的称呼让你感受到—— 四、品味赏析 通过对人称的理解,我们初步体会到文章在语言方面的特点。在《辞海》中也有对蝈蝈的介绍,读一读,比较一下,它们在笔法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这体现了说明文在语言上的两种风格:一是平实,一是生动。同样是介绍蝈蝈,《辞海》里的蝈蝈是静态的、生硬的、冰冷的,而本文中的蝈蝈是灵动的,有活力的。法国剧作家罗斯丹评价法布尔“文学家一般的抒写”既然是文学家一般的抒写,就让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要求:浏览全文,找出一个你最喜欢的词、句或段,大声朗读,仔细品味、赏析。 全班交流,教师指导:从修辞和用词等角度赏析,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小结:同学们读的仔细,赏的细腻。法布尔用他的生花妙笔把蝈蝈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之跃然纸上,我们在赏析的过程中,既掌握了品读的方法,又学会了用生动的语言介绍昆虫的方法。 五、课堂质疑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预习时产生的疑问都解决了吗?你还有什么问题?刚才是老师引导大家学,下面老师把时间教给大家,大胆质疑,挑战权威,把你对文章内容、写法等方面的疑问提出来。

同学们的疑问,我们无法在课内一一解决,别着急,解决疑问的方法有很多,熟读课文,答案就在课文中,只要你认真读一定能找到它,你还可以和同学合作探究或向老师请教。 六、拓展延伸

作者喜欢蝈蝈,把它写的有声有色,有情感,有灵性,让我们也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它,总结一下,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你学会介绍昆虫的方法了吗?

学生总结

(⒈ 有科学探索精神,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⒉ 抓住外形、习性等方面的特点介绍。⒊ 用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地描述。)

教师: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介绍昆虫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牛刀小试,运用学到的方法描写蜻蜓的外形,可以模仿文中描写蝈蝈外形的句子。仔细观看视频,谁有灵感谁先说。

学生口头描述

点评:同学们笔下的蜻蜓是那么灵动、可爱,宛若飞入凡间的精灵。可见,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描写昆虫外形的金钥匙,那就是—— 七、布置作业

相信同学们还有许多精彩的片段,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 ⒈ 课后进一步完善课堂上的小练笔,写成一篇介绍蜻蜓的小品文。(可以查找资料了解蜻蜓的习

性)

2、课外选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中的文章,做好摘录笔记,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八、总结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堂上我们不但学到了方法,还丰富了知识,我们首先要感谢谁?

是的,我们要感谢法布尔,他仔细观察,细心揣摩,不断探索,用生动形象的笔触为我们奉献了一部“昆虫的史诗”——《昆虫记》,把我们带入了美妙的昆虫世界,展开了我们今天这次美妙的探索之旅。这次旅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学习法布尔的科学探索精神,学会观察,用心揣摩,继续我们的学习探索之旅,去发现自然界更多的奥秘!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篇七:《绿色蝈蝈》 导学案 (3)

《绿色蝈蝈》学习要点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吗?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关于作者:

法布尔:法国作家、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在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那里一起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迫于生计不得不出门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后来自学考取了师范学校,毕业后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晚年详细观察栖息于农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并将研究所得,陆续写成《昆虫记》十卷。除此之外,主要著作还有《自然科学编年史》、《荒石园》等。

课文《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一、整体感知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感知文章内容: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篝火 gōu 狩猎 shòu 窸窣 xī sū 喑哑 yīn 静谧 mì 气氛 fēn 篡夺 cuàn 螽斯 zhōng 莴苣 wō jù 嗉囊 sù

喙 huì 吮取 shǔn 撇开 piē 低劣 liâ 妒忌 dù jì

2、多音多义字:

似:① sì 扎:①zhā 作:①zuō 挣:①zhēng

②shì ②zhá ②zuò ②zhâng

③zā

3、辨析形似字的字音和字形:

①扰和拢 ②喑和暗 ③焚和婪 ④喙、缘和椽

4、词语: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

惊惶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悬殊:相差很远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5、关于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2)“我”在观察昆虫,用蝉的休息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

第二部分(3)描写户外听到的蝈蝈的叫声。

第三部分(4—11)“我”对金属笼中的蝈蝈的观察,着重介绍蝈蝈的食性。

二、重点研读:

第一部分:这部分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蝈蝈,而是写自己在别人欢庆国庆的日子里,自己却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可见作者对他所热爱的事业是多么执著!搞科学研究需要这样的精神。接着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

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

第二部分:作者开始介绍蝈蝈,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写它的歌声,这些描述都表现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开始写蝈蝈的食物习性。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为了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不仅到野外去观察,还捉了许多养在家里,这就是他的实验室。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先用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接下来,作者写蝈蝈的食物,把蝈蝈和螽斯比较来写,它们都不太喜欢吃莴苣叶子,这使“我”遇到了“麻烦”,这样的写法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读来非常亲切自然。后来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迷——捕蝉为食。第七自然段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第八、九、十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最后一段写蝈蝈彼此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本文没有丝毫机械呆板的介绍,自始至终饶有兴趣。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界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等。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1、文艺笔调。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

2、生动传神的语言。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尽量生动感人。比如“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等。

3、拟人手法的运用。例如“蝈蝈在窃窃自语”“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处在一起”等都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中 考 解 析

1、(浙江省温州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支《明天会更好》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

B.语言是否通顺是评定好文章的标准之一。

C.通过刻苦学习,使他的成绩有了提高。

D.由于老师平时经常对他关心、鼓励,所以他半年来进步很快。

【考点】:辨析病句

【分析】:答案为D项。A句中定语“这支”和中心语“歌声”搭配不当,可以将“这支”删去;B句“是否通顺”与“评定好文章的标准”,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改为“语言通顺是评定好文章的标准之一”;C句是成分残缺,句中“刻苦学习”作介词“通过”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导致本句主语残缺,可以把“通过”删去,也可以将“使”删去。

2、(广东省广州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B.他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考点】:辨析病句

【分析】:答案为B项。A句语序颠倒,正常的语序应该是“请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C句主语残缺,可以将“从„„中„„”删去;D句不符合逻辑,句中前后两个分句应是递进关系,应把句中的两个分句互换位置,改为“他的作文不但居全班之冠,而且常常在全校冒尖”。

3、(江苏省淮安市)没有语病的是( )

A.我昨天参观了这个画展是很有特色的。

B.我们坚信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C.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刘校长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报告。

D.两天来,艺术家们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婀娜多姿的身影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考点】:辨析病句

【分析】:答案为B项。A句中助词“了”使用不当,应改为“的”,“这个”是近指代词,根据句意“昨天参观”,应改为远指代词“那个”。C句不符合逻辑,应是先“听取”再“讨论”。D句主语和谓语不搭配,“婀娜多姿的身影”可以“浮现”,但“悦耳动听的歌声”却与“浮现”不搭配。

《绿色蝈蝈》课外拓展

关于法布尔的《昆虫记》

《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文艺性很强的文学著作。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更有意义。'法布尔写《昆虫记》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关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最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正是这种对于生活的尊重与热爱的敬畏之情,给这部普普通通的科学著作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篇八:绿色蝈蝈教案,导学案

《绿色蝈蝈》导学案(教师用)

课型:新授课 备课人:强彦菊

学习目标:

1、 积累字词,培养流畅快速地默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的素质。

2、通过找喜欢的句子说一说的方法,从拟人、比喻、对比的修辞角度品味科学小品文生动的语言特点。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者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和热爱动物的情感

学习重点:积累字词,筛选主要信息。品味科学小品文生动的语言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科学精神,培养观察习惯。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时记录正确答案。

课前准备:记录本,听写纸

学习过程:

一、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2分钟)

1、欣赏图片,提问昆虫名字进入新课。2、明确学习目标。3、明确评价机制。

二、 学法引领,新知探究(预设32分钟)

新知探究一:了解文学常识,解决疑难字词

学生自读文学常识 ,加横线的内容要求记住。

作者简介: 1823--1915)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那里一起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迫于生计不得不出门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后来自学考取了师范学校,毕业后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晚年详细观察栖息于农垦地中的各种昆虫,陆续写成《昆虫记》十卷。主要著作还有《自然科学编年史》、《荒石园》等。 《昆虫记》又叫《昆虫的故事》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文艺性很强的文学著作。它不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且以人性关照虫性,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制。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5-6分钟),注意要求:

(1)标上段落序号。(2)跟看注释,给文中生字标上读音;把疑难字词画出来。

(3)自学不会的先对学再小组交流,扫清阅读障碍。

3、试一试,给加点字注音。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1) 喑哑( ) 静谧( ) 螽斯( ) 莴苣( )( ) .....

嗉囊( ) 大颚( ) 喙 ( ) ...

(2)篝火( ) 狩猎( ) 喧嚣( ) 窸窣( )( ) .....

气氛( ) 篡夺( ) 匀称( ) 劫掠( )( ) .....

哀号( ) 撇开( ) 妒忌( ) 俘虏( )( ) .....

和睦( ) 吮( )取 更胜一筹( ) 惊慌失措( ) ....

还有不会读的字词写下来:如 姊妹 螳螂

4、根据下面的释义写四字短语

⑴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⑵异常有力而又高大的东西。 ⑶害怕慌张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⑷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请一人答文学常识填空。请一组背读第(1)组字词,2-5组出一名同学把没有注释的字词读音写在黑板上。6组答第4题。出示幻灯片,对题,挑错。

新知探究二:筛选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 快速浏览课文, 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然后小组交流,班内展示,互纠补充。

1、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绿色蝈蝈这种昆虫?重点写了哪个方面?

叫声、外表、食性、居住,重点写食性。

2、追问:各个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样的?(提示:在文中找出关键词句)

叫声:窃窃自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喑哑 尖锐 急促 清脆 柔和

外表: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你觉得写得好吗?你想补充一些吗?

食性:昆虫,如蝉、金龟子;水果,如梨、葡萄、西瓜;青草;同类的尸体。 居住:和睦共居

3、蝈蝈最喜欢吃什么?法布尔是如何研究这一问题的?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蝈蝈最喜欢吃蝉的肚子。作者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实验—进一步验证的线索进行研究。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严谨实证的科学精神。

新知探究三:品味语言,赏析语句

跳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小组合作,再班内展示。

赏析:“我喜欢 段 (语句),这一句(或几句)用了 的写法,写出了绿色蝈蝈 。”

第11段:“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突出了蝈蝈和睦相处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你能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感情吗?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对蝈蝈的喜爱。

三、课堂小结(预设1分钟)

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用框架图或知识树等形式进行总结。

四、达标测评(15分)(预设3分钟)请在纸上写答案。

1、课文选自 。(2分)

2、看幻灯片按要求给划线字注音。(13分)

五、评价反思(1分钟)

1本节课你得了多少分?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六、布置作业:(1分钟)

1、课下阅读《昆虫记》

2、请同学们观察研究一种小动物,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如运用拟人比喻等写法)写一写它的外表和习性。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篇九:绿色蝈蝈导学案

绿 色 蝈 蝈 导 学 案

一、 预习闯关

1、 文学常识

法布尔,———国著名———家。本文选

自《 》。

2、 给下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静谧( ) 狩( )猎

喧( )嚣( ) 喑( )哑

莴( )苣( ) 螽( )斯 喙 ( )

gōu ( )火 cuàn( )夺

xī ( ) sū( ) 嗉náng( )

更胜一chóu ( ) 开táng( )破肚

3、 辨明词义

请将划横线的文字替换成成语

(1)、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蝈蝈在窃窃自语。( )

(2)、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

(3)、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 )

(4)、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问题。

填写蝈蝈档案

姓名:绿色蝈蝈

声音:

外形:

食物:

居住方式:

三、 写作妙招

1、 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征来说明。

2、 写说明文,还要在语言的运用上下功夫,为了使语言生动、形象,可以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融入说明中。

四、 片段仿写训练

看图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答案

一、预习闯关

1、 文学常识

法国、昆虫学家 、《昆虫的故事》

2、给下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gōu shòu xuānxiāo yīnyǎ

篝火 狩猎 喧 嚣 喑哑

mì cuàn xīsū zhōng

静谧 篡夺 窸窣 螽

Wōjù sù náng huì â

莴 苣 嗉 囊 喙 大颚

chóu táng

更胜一筹 开膛破肚

3、辨明词义

弱肉强食

庞然大物

惊慌失措

津津有味

二、 整体感知

声音:窃窃自语、喑哑、连续不断 尖锐、急促、清脆、柔和

外形:浑身嫩绿,侧有淡白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大翼轻盈如纱

食物:蝉、甜水果、金龟子、青草…… 居住方式:群居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篇十:七年级语文上册 23 绿色蝈蝈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3 绿色蝈蝈

如果你的弟弟或妹妹对蟑螂很感兴趣,你要如何才能满足他(她)的求知欲而不用去抓你家里养的那些恶心的“小强”?如果你家里多了一只蟋蟀,你如何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向弟弟或妹妹解释它是如何唱歌的?如果你弟弟或妹妹对蟋蟀的构造很感兴趣,你又如何以文学的美去将它们描述清楚?如果他(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那你干脆把一本书丢给他(她),我估计他(她)看完后,这辈子都不会再问你有关昆虫的问题,相反他(她)却会考你:“萤火虫吃什么?”确实,萤火虫吃什么?以前总以为它们跟仙女一样是吃花上的露水长大的,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它竟也如此残忍„„这本书就是著名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

1.通过阅读了解绿色蝈蝈的形态、习性,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主要内容。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小动物。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一定听过知了歌唱,蟋蟀鸣叫,看过蜘蛛辛勤织网,蚂蚁满载而归吧。这些昆虫,它们是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也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今天,我们要跟随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去倾听蝈蝈的歌声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狩猎(shòu) 哀号(háo) 号角(hào) 喧嚣(xiāo) 喑哑(yīn yǎ ) 静谧(mì) .......篡夺(cuàn) 劫掠(jiã) 窸窣(xīsū ) 更胜一筹(chóu ) 篝火(gōu) 喙(huì) .......

妒忌(dù jì) 大颚(â) 钳子(qián) 酷爱(kù) 盔甲(kuī) 莴苣(wōjù) ........螽斯(zhōng) 嗉囊(náng)姊妹(zǐ) 吮吸(shǔn) 贪婪(lán ) .....

2.解释下列词语。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静谧:安静。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窸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悬殊:相差很远。

酷爱:非常爱好。

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

妒忌: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3.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近代杰出的昆虫学家,著名科普读物作家。他用大半生

的时间和精力写成十大卷《昆虫记》。这是一部介绍昆虫生活情态的书。在书中,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昆虫世界的秘密。因此,他被人们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文章,思考下面问题。

1.理清课文结构。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2):用蝉的叫声引出“绿色蝈蝈”。

第二部分(3):描写绿色蝈蝈的叫声。

第三部分(4—11):主要介绍绿色蝈蝈的食性。

2.文中介绍了“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

【交流点拨】声音特征:喑哑、尖锐、急促、清脆、柔和。

形体特征:漂亮、嫩绿、身材优美、苗条匀称。

食物习性:水果、肉类、青草,尤爱捕蝉。

3.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夜间捕蝉的蝈蝈——狂热的狩猎者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

入笼喂养的蝈蝈——笼里的囚犯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

这样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二)语言品析

认真赏析下列句子,试做简要分析。

1.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交流点拨】这个句子运用拟人手法写蝈蝈,流露出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

2.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交流点拨】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

3.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

【交流点拨】“麻烦”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

4.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交流点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蝈蝈食蝉时的动作。

(三)写法探究

1.本文在说明蝈蝈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交流点拨】(1)作比较:

如:将绿色蝈蝈的叫声与蝉的叫声做作比较;将绿色蝈蝈与螽斯作比较;将绿色蝈蝈与鹰作比较;将绿色蝈蝈与螳螂作比较。

作用:既能使读者了解其他昆虫的习性,又能突出蝈蝈的习性。突出了绿色蝈蝈的习性,说明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2)打比方:

如:①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

的清脆响声„„

②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使文章更有趣味性。

(3)举例子:

如:①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②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作用: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绿色蝈蝈的饮食习性。

2.文章的开头并没有写“绿色蝈蝈”,是如何引出来的?你觉得这样写好么?

【交流点拨】先写叫声——黑夜中的法布尔要确定自己身边有蝈蝈存在,首先是听到了蝈蝈的叫声,而不是看到了蝈蝈。所以,先写蝈蝈的叫声符合逻辑,使文章的走势显得自然而得体。

四、板书设计 声音特征:喑哑、尖锐、急促、清脆、柔和

特征、习性形体特征:漂亮、嫩绿、身材优美、苗条匀称

食物习性:水果、肉类、青草,尤爱捕蝉

狂热的狩猎者:夜间捕蝉的蝈蝈

绿色蝈蝈夜晚的艺术家:入夜鸣唱的蝈蝈

拟人我笼里的囚犯:入笼喂养的蝈蝈

蝉的屠夫:饱餐蝉肉的蝈蝈

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猫、狗、青蛙、鸟等动物,结合自己平时对它们的了解,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并试着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口头介绍它们的某个特点。

【交流】夏夜,无论周围多么喧闹,你总能听到空旷的田野里青蛙在呱呱聚会。你听,有一只青蛙在发言,那是头领在宣布聚会的主题;俄而又有两三只青蛙在讲话,那是在讨论,在商议;继而蛙声大噪,群哇齐鸣,那是在表决,在宣誓。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