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苏教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语文学习与评价答案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2    阅读:

苏教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语文学习与评价答案篇一:七年级语文上册 看云识天气同步训练 苏教版

看云识天气同步测控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峰峦(luán) 琉璃(li) ..

鱼鳞(lín) 绸幕(mò) ..

B.预兆(zhào) 弥漫(màn) ..

均匀(yǔn) 降临(jiàng) ..

C.霎间(shà) 轻盈(yíng) ..

笼罩(lǒng) 朦胧(méng lóng) ...

D.凸起(tū) 模糊(mó) ..

顷刻(qīng) 进袭(xī)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姿态 崩蹋 倾盆 圆弧

B.绸幕 征照 峰峦 晴朗

C.必竟 连绵 茏罩 鱼鳞

D.点缀 描摹 轰隆 弥漫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

②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

③卷云在聚集着

④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⑤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

⑥天气就将转阴

⑦这种云叫卷层云

A.⑤③④①②⑦⑥

B.⑤③①④⑦②⑥

C.①②③④⑤⑦⑥

D.⑤⑥①②③④⑦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一句是( )

A.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C.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D.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5.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物候的谚语,相信你一定搜集了很多。拿出你的生活经验和聪明才智,来完成几个选择题。

(1)燕子低飞 预告:A.要落雨 B.天太凉

(2)蚂蚁垒窝 预告:A.气温高 B.要落雨

(3)雨中闻蝉叫 预告:A.晴天到 B.晴难到

6.语言要准确生动,需要经过不断的锤炼。《看云识天气》在编写过程中,曾作过多次修改。试比较下面的原句和改句,找出改动的地方,从准确生动的角度说说改动之后的优点。

(1)原句:还有的像山,像水,像棉花,像薄纱„„

改句: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2)原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根本不能看见,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改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10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7.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8.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

序号

(1)

(2)

(3)

(4) 云名 华 虹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里红外紫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彩色圆弧 天气征兆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9.选文中作者引用谚语旨在说明什么?

10.看云识天气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样的作用?

(二)(2007甘肃兰州中考,16~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秋末晚菘

傅丽清

①古人称蔬菜好吃,常夸“初春早韭,秋末晚菘”。《本草纲目》解释道:“菘性凌冬晚

凋,有松之操,故曰菘,俗谓白菜。”霜降以后,白菜味道最鲜,故赞美“秋末晚菘”。

②野生白菜属十字花科,原是远古人类的采集植物之一。世界上栽种白菜最早的是中国,在距今五六千年的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就出土了瓮藏的白菜种子。大白菜,则是我国祖先培育出来的北方优良的“结球白菜”变种。

③鲁迅先生的早期作品里,曾描写过挂在杭州水果店里的“胶菜”,那就是大白菜。因以胶东所产品质最好,故称“胶菜”。鲁人夸说的“泰山三宝”,其中第一宝即为白菜。鲁迅迁居北京后,在他小说里出现的大白菜,就堆成一座小金字塔,点缀了这座古城普通人家的冬日风景。

④真是“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外,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等成分;并且产量高,每亩万斤以上,还耐贮存,价廉物美,是冬令蔬菜中老百姓餐桌上的佼佼者。北京人包饺子,涮锅子,做芥末墩儿,都少不了它。白石老人生前爱吃大白菜,也爱画大白菜,并题道:“牡丹为花之魁,荔枝为果之龙,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南方人到了北方,常起“莼鲈之思”;北方人到了外地,也会生“菘鲷注之想”吧!那年,我们几个北京人在斯德哥尔摩,突然对祖国的白菜害起相思来了,到中国餐馆定了一份烧白菜。第二天一上桌,如风卷残云,首先把一盘白菜吃了个底儿朝天。可是价钱令人咋舌,超过了一盘烹大虾;而且还是好客的女店主,亲自上市场去采购来的哩!

注:鲷,即山东所产肉味鲜美的加吉鱼。

11.请各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大意。

12.第④段写了白菜的哪些优点?请分条说明。

13.请写出第④段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

二、综合性学习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 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 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我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幕”应读“mù”;B项,“匀”应读“yún”;D项,“袭”应读“xí”。

2.答案:D

解析:A项,“蹋”应为“塌”;B项,“照”应为“兆”;C项,“必”应为“毕”,

“茏”应为“笼”。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D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答案:(1)A (2)B (3)A

6.答案:(1)句改动的地方有:山——峰峦,水——河流,棉花——雄狮,薄纱——奔马。原句和修改句虽然都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但就准确生动而言,却有差距。山、水的概念太宽泛,不及峰峦、河流的概念准确,形象具体。棉花、薄纱有形而无生命,不及雄狮、奔马具有动态特点,更能突出云彩的形象,更生动,且准确地写出了云变幻飘动的实况。

(2)句改动的地方是:根本不能看见——都躲藏了起来。修改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原句更准确,更生动形象。

7. 答案:说明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

8.(1)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的周围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2)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可能转晴;由大变小,可能转阴雨

(3)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东虹轰隆西虹雨

(4)霞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9.这是经过人民群众实践检验了的,是生活经验的总结。

10.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答案:11.(1)秋末的白菜因好吃而得到赞美。(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种和培育白菜的国家。(3)白菜以山东所产最好。(4)百菜不如白菜。

12.(1)营养丰富;(2)产量高;(3)耐贮存;(4)价廉物美。

13.解析:本段举了白石老人对白菜的喜爱、几个北京人在外国吃白菜的例子;将白菜与牡丹、荔枝比较,当属作比较。

答案:举例子、作比较。

14.答案:(1)洋节在中国风行,成为时尚,但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2)示例一:应该摒弃。我们不可沉醉于过洋节,应该大力弘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应该在多元文化的大潮中丢失了自我。示例二:应该保留。我们主张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过自己的节日,但我们也应该接纳、包容西方文化,这样才有利于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苏教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语文学习与评价答案篇二:七年级语文上册 看云识天气同步训练 苏教版

  看云识天气同步测控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峰峦(luán)    琉璃(li)  鱼鳞(lín)   绸幕(mò)  B.预兆(zhào)   弥漫(màn)  均匀(yǔn)   降临(jiàng)  C.霎间(shà)   轻盈(yíng)  笼罩(lǒng)   朦胧(méng lóng)  D.凸起(tū)   模糊(mó)  顷刻(qīng)   进袭(xī)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姿态    崩蹋    倾盆    圆弧  B.绸幕    征照    峰峦    晴朗  C.必竟    连绵    茏罩    鱼鳞  D.点缀    描摹    轰隆    弥漫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   ②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   ③卷云在聚集着   ④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⑤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   ⑥天气就将转阴   ⑦这种云叫卷层云  A.⑤③④①②⑦⑥  B.⑤③①④⑦②⑥  C.①②③④⑤⑦⑥  D.⑤⑥①②③④⑦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一句是(  )  A.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C.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D.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5.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物候的谚语,相信你一定搜集了很多。拿出你的生活经验和聪明才智,来完成几个选择题。  (1)燕子低飞  预告:A.要落雨    B.天太凉  (2)蚂蚁垒窝  预告:A.气温高    B.要落雨  (3)雨中闻蝉叫 预告:A.晴天到    B.晴难到  6.语言要准确生动,需要经过不断的锤炼。《看云识天气》在编写过程中,曾作过多次修改。试比较下面的原句和改句,找出改动的地方,从准确生动的角度说说改动之后的优点。  (1)原句:还有的像山,像水,像棉花,像薄纱......  改句: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2)原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根本不能看见,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改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10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

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7.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8.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序号云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1)里红外紫(2)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3)虹彩色圆弧(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9.选文中作者引用谚语旨在说明什么?  10.看云识天气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样的作用?    (二)(2007甘肃兰州中考,16~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秋末晚菘  傅丽清  ①古人称蔬菜好吃,常夸"初春早韭,秋末晚菘"。《本草纲目》解释道:"菘性凌冬晚凋,有松之操,故曰菘,俗谓白菜。"霜降以后,白菜味道最鲜,故赞美"秋末晚菘"。  ②野生白菜属十字花科,原是远古人类的采集植物之一。世界上栽种白菜最早的是中国,在距今五六千年的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就出土了瓮藏的白菜种子。大白菜,则是我国祖先培育出来的北方优良的"结球白菜"变种。  ③鲁迅先生的早期作品里,曾描写过挂在杭州水果店里的"胶菜",那就是大白菜。因以胶东所产品质最好,故称"胶菜"。鲁人夸说的"泰山三宝",其中第一宝即为白菜。鲁迅迁居北京后,在他小说里出现的大白菜,就堆成一座小金字塔,点缀了这座古城普通人家的冬

日风景。  ④真是"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外,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等成分;并且产量高,每亩万斤以上,还耐贮存,价廉物美,是冬令蔬菜中老百姓餐桌上的佼佼者。北京人包饺子,涮锅子,做芥末墩儿,都少不了它。白石老人生前爱吃大白菜,也爱画大白菜,并题道:"牡丹为花之魁,荔枝为果之龙,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南方人到了北方,常起"莼鲈之思";北方人到了外地,也会生"菘鲷注之想"吧!那年,我们几个北京人在斯德哥尔摩,突然对祖国的白菜害起相思来了,到中国餐馆定了一份烧白菜。第二天一上桌,如风卷残云,首先把一盘白菜吃了个底儿朝天。可是价钱令人咋舌,超过了一盘烹大虾;而且还是好客的女店主,亲自上市场去采购来的哩!  注:鲷,即山东所产肉味鲜美的加吉鱼。  11.请各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大意。  12.第④段写了白菜的哪些优点?请分条说明。  13.请写出第④段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  二、综合性学习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 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 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我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幕"应读"mù";B项,"匀"应读"yún";D项,"袭"应读"xí"。  2.答案:D  解析:A项,"蹋"应为"塌";B项,"照"应为"兆";C项,"必"应为"毕","茏"应为"笼"。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D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答案:(1)A (2)B (3)A  6.答案:(1)句改动的地方有:山--峰峦,水--河流,棉花--雄狮,薄纱--奔马。原句和修改句虽然都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但就准确生动而言,却有差距。

山、水的概念太宽泛,不及峰峦、河流的概念准确,形象具体。棉花、薄纱有形而无生命,不及雄狮、奔马具有动态特点,更能突出云彩的形象,更生动,且准确地写出了云变幻飘动的实况。  (2)句改动的地方是:根本不能看见--都躲藏了起来。修改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原句更准确,更生动形象。  7. 答案:说明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  8.(1)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的周围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2)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可能转晴;由大变小,可能转阴雨   (3)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东虹轰隆西虹雨   (4)霞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9.这是经过人民群众实践检验了的,是生活经验的总结。  10.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答案:11.(1)秋末的白菜因好吃而得到赞美。(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种和培育白菜的国家。(3)白菜以山东所产最好。(4)百菜不如白菜。  12.(1)营养丰富;(2)产量高;(3)耐贮存;(4)价廉物美。  13.解析:本段举了白石老人对白菜的喜爱、几个北京人在外国吃白菜的例子;将白菜与牡丹、荔枝比较,当属作比较。  答案:举例子、作比较。  14.答案:(1)洋节在中国风行,成为时尚,但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2)示例一:应该摒弃。我们不可沉醉于过洋节,应该大力弘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应该在多元文化的大潮中丢失了自我。示例二:应该保留。我们主张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过自己的节日,但我们也应该接纳、包容西方文化,这样才有利于中国的进步与发展。1爱心 用心 专心

苏教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语文学习与评价答案篇三:七年级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导学案及答案

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及文章的思路。 2.运用比喻的妙处以及相关说明方法的学习。 3.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教学难点:

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知识链接】

一、 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三、说明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 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四、说明方法。

1、举例子: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2、分类别: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作用:将„(对象)分成哪几类,具体解说了„(对象的特征),从而达到条理清楚,准确说明的作用。

3、列数字:作用:用精确的数字说明了„(对象),突出了„(对象的特征),使读者一目了然,起到了准确说明的作用。也有一些说明文用了大量的概数、约数,也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作比较: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深刻的印象。作用:通过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的特征),易于读者的理解。 5、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或事理下定义。作用:用科学的语言给„(对象)下定义,揭示了„(对象)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对„(对象)有明确的认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对象的特征)。

7、列图表: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图例,如产品结构图等。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主要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

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事物说得更具体、生动、形象。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10、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更具体,更形象,可以引资料说明。

【自主学习】

(1)生难字:给划线字注音。

) 绸幕( ) 弥漫( ) 峰峦( )

) ) )( ) (2)释义:

崩塌: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弥漫: 征兆:

【课内探究】

1、讨论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 1 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 2~6 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 7 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2.思考。

(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 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

(2)文章体裁是?运用了什么顺序?

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3)天气晴朗的云有什么特点?阴雨雪风的天气,云有什么特点? 答: 轻、高、薄; 低、厚、密。

(4)第一段中,结构是怎样的?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形态?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特征?

答:总分总的结构,姿态万千总写云的形态,变化无常总写云的特征。 (5)文中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找出全文中心句)?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6)“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4.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很多,在文中找出例子来。 打比方:(l)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5)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分类别:(1)第二段把云的形态分为薄云和低而厚密的云。 (2)第三段把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4种。

(3)第四、五段把低而厚密的云分为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4种。 (4)第六段专门介绍云的光彩,分为晕、华、虹、霞4种。 下定义:在太阳和月亮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很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作诠释: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那最轻盈、站的最高的云,叫卷云。

摹状貌: 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会带来冰冰雹或者龙卷风。

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列数字: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

作比较: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引用: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5、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作用是?举例说明,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要注意什么? 本文中比喻的作用:一是知识性,如“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的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这里的比喻分别说明了卷云和卷积云的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读者理解,比如:还有的像峰峦,像刚川,像雄狮,像奔马„„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要注意:喻体能够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理。

【谚语积累】

棉花云,雨快临。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收麦。

【我的收获】

苏教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语文学习与评价答案篇四:七年级课文《看云识天气》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完成下面两题。

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

2.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参考答案:

1.这道题检查学生把握中心句的能力。中心句是“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解题思路是:本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云的千姿万态,最后一句话总结,点明中心,后面的文字是对它的具体说明。

2.云的种类繁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设计表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云的种类,从而更加清楚地理解课文。解答这道题的思路是,先把云分成两大类:按照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的云和雨雪天气的云;再按照云的光彩分为四种。列表如下:

1 晴天云简表

2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3 云的光彩简表

二、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在形式上还应该是排比句)。

参考答案: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解答此题主要靠想像和联想。从形状入手,既考虑静态,又考虑动态。

三、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开展活动。

1.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天内,每天抽个时间,练习看云识天气,判断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轮流发布天气预报,看谁预报得准确。

2.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在课外搜集一些(可以查阅资料或向有经验的长辈请教),分类积累。

此题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答案从略。

苏教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语文学习与评价答案篇五:七年级语文上练习及答案:看云识天气练习题(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看云识天气练习题(2)

[学法导引]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如何看云识别天气的方法的科普文。作者凭自己多年的观察体验,抓住“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一特征,先从总体上指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可以看云识天气;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不同的云上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最后指出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及局限性。阅读本文使我们从中学到许多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学习此类文章,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资料(包括图片、影像等),加深对看云知识和

天气知识的了解,并识记一些有关天气方面的谚语,学以致用,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观象的习惯。还可以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巩固复习以比喻为主的修辞手法,体会这一修辞手法的妙处;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掌握和运用比喻修辞的写法。

[典型例析]

例题: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十分准确。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体会其表达效果。

⑴、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 (一定 有时 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⑵、出现了高层云, (一定 有时 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下雪。

⑶、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 (一定 有时 往往)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⑷、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 (相当 一般 一定)的限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说明语言的理解感悟,应反复诵读加以品味。

说明文的语言最基本的特点是准确,这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在课文结尾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要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科学的天气预报”。这两句话就严密地照应了前文多处使用的“往往”、“常常”、“有时”、“一定”、

“一般”、“可能”等一类词语,把“看天识天气”的事理作了修饰、限制,起到了准确表达的作用,更好地突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参考答案:⑴常常 ⑵往往 ⑶有时 ⑷一定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余正确的一项是 ( )

A、峰峦(lán) 预兆(zhào) 一霎时(shà)

B、鱼鳞(líng) 绫纱(lín) 匀称(chân)

C、弥漫(mí) 日晕(yùn) 谚语(yàn)

D、薄云(bò) 轻盈(yíng) 崩塌(bēng)

二、为下列各词分别再写出两个同义词。

1、隐没( )( ) 2、阴森( )( )

3、预兆( )( ) 4、推测( )( )

三、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是 ( )

1、高积云排列很匀称,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2、他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默中苏醒过来。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四、将下列句子有序地理顺后填在下面的方格里。

1、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2、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3、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4、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5、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6、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7、出现晚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明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正确的句序是:

五、仿照第一自然段的结构及所用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一、C 二、1.隐蔽 隐藏 2、阴沉 阴暗(昏暗) 3、前兆 先兆(预示) 4、猜测 猜想(揣摩)

三、C 四、句序:2、1、6、5、3、7、4、五、略

苏教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语文学习与评价答案篇六:七年级上册课文《看云识天气》阅读答案

七年级上册课文《看云识天气》阅读答案

《看云识天气》

第一部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4分)

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⑵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

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3分)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3、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3分)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4分)

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⑷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5、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4分)

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

6、下面四句中哪句语言风格不同,简要说明。(3分)

⑴“华”的颜色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⑵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⑶在太阳和月亮周围,有时会产生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⑷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4分) ⑴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⑵请举出一个与这句名言相符的事实来。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⑴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⑵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8、第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9、第一段的结构形式是。(3分)

10、第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3分)

11、第一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3分)

12、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3分)

13、第二段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3分)

A、断定B、推定C、推测D、猜想

14、第二段②处应填的颜色是,③处应填的颜色是。(2分)

15、第二段④处填天气状况是,⑤处填天气状况是。(4分)

16、“……是大风雨的征兆”中“征兆”的意思是。(3分)

17、第二段文字第一句话的作用是()(3分)

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8、第二段文字采用了的说明方法。(3分)

19、第二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2分)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20、《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3分)

(二)

白银的妙用

人类发现和使用银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了。我国考古学者从近年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当中就发现镶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银铜”,从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银器已经十分精美,在古代银的最大用处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价--货币。

银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公元前三百多年,希腊王国皇帝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时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大多数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但是皇帝和军官却很少染疾,这个谜直到现代才被解开。原来皇旁和军官们的餐具都是用银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锡制造的。

银在水中能分解出极微量的银离子,这种银离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十分惊人,十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净化1千克水。

普通的抗生素仅能杀死六种不同的病原体,而含银的抗生素则能杀死650种以上的病原体。所以,人类在两千年前就知道用银片作外科手术的良药,用银煮水治病,银遇到硫化物、砒霜等有毒物质,表面会很快变黑,我国古代法医就懂得用“银针验尸法”来测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帮助破了不少谋杀案件。

银的这种特性如果加以利用,可以预防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及某些大地震前,地面均有可能渗出含硫的气体,这种气体会使银器的表面很快变成黑色,从而显示出火山将要爆发,大的地震将要来临的某种征兆。

银还是一种可为人类食用的金属,在我国和印度均有银箔包裹食品和药丸服用的记载。同时银还是某些生物的食物。据我国古籍《天香楼外史》记载:古时有一个妇人藏了150两私银。有一天她开箱查看藏银,银竟不翼而飞,妇人大吃一惊,怀疑被人盗走,一时弄得全家人心惶惶,后来再开箱寻找,只见一大堆白蚁正团团集在一起,吃着残存的银粒,妇人一气之下把白蚁投入炉中,以解心头之恨,“火烧蚁死,白银复生”,一称恰好150两。

21、文中写了白银的妙用有哪些:(3分)

22、文中最能体现白银杀菌能力很强的2个句子是:(3分)

23、文中加点的“这种特性”指的是:(3分)

2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3分)

25、找出文段中阐释希腊士兵染疾死亡的真正原因。(4分)

26、写出末段的中心句,并说明此段的支撑方式。(3分)

(三)

地球的外衣--大气

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层空气好像地球的外衣,在科学上叫大气层。

大气层非常厚,在靠近海面的地方十分稠密,越往高越稀薄,在海拔6到7公里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就减少了一半;在500公里的高度,大气已经十分稀薄。

大气层可以分成好几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特点。

紧贴地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11公里,这一层的空气最稠密,总重量占全部大气重量的四分之三还要多。在这一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每升高一公里,温度差产多下降摄氏六点五度,低处热,热空气就往上升;高处冷,冷空气就往下降,这就形成了对流,所以这层空气叫对流层。

苏教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语文学习与评价答案篇七: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及答案 看云识天气练习题(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看云识天气练习题(7)

第一部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4分)

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⑵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

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3分)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

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3、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3分)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4分)

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

⑷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

5、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4分) 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

6、下面四句中哪句语言风格不同,简要说明。(3分)

⑴“华”的颜色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⑵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⑶在太阳和月亮周围,有时会产生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⑷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4分)

⑴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⑵请举出一个与这句名言相符的事实来。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⑴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

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⑵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8、第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9、第一段的结构形式是 。(3分)

10、第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3分)

11、第一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3分)

12、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3分)

13、第二段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 )(3分)

A、断定 B、推定 C、推测 D、猜想

14、第二段②处应填的颜色是 ,③处应填的颜色是 。(2分)

15、第二段④处填天气状况是 ,⑤处填天气状况是 。(4分)

16、“„„是大风雨的征兆”中“征兆”的意思是 。(3分)

17、第二段文字第一句话的作用是( )(3分)

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8、第二段文字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3分)

19、第二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0、《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3分)

(二) 白银的妙用

人类发现和使用银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了。我国考古学者从近年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当中就发现镶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银铜”,从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银器已经十分精美,在古代银的最大用处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价——货币。

银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公元前三百多年,希腊王国皇帝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时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大多数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但是皇帝和军官却很少染疾,这个谜直到现代才被解开。原来皇旁和军官们的餐具都是用银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锡制造的。 银在水中能分解出极微量的银离子,这种银离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十分惊人,十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净化 1 千克水。

普通的抗生素仅能杀死六种不同的病原体,而含银的抗生素则能杀死 650 种以上的病原体。所以,人类在两千年前就知道用银片作外科手术的良药,用银煮水治病,银遇到硫化物、砒霜等有毒物质,表面会很快变黑,我国古代法医就懂得用“银针验尸法”来测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帮助破了不少谋杀案件。

银的这种特性如果加以利用,可以预防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及某些大地震前,地面

均有可能渗出含硫的气体,这种气体会使银器的表面很快变成黑色,从而显示出火山将要爆发,大的地震将要来临的某种征兆。

银还是一种可为人类食用的金属,在我国和印度均有银箔包裹食品和药丸服用的记载。同时银还是某些生物的食物。据我国古籍《天香楼外史》记载:古时有一个妇人藏了 150 两私银。有一天她开箱查看藏银,银竟不翼而飞,妇人大吃一惊,怀疑被人盗走,一时弄得全家人心惶惶,后来再开箱寻找,只见一大堆白蚁正团团集在一起,吃着残存的银粒,妇人一气之下把白蚁投入炉中,以解心头之恨,“火烧蚁死,白银复生”,一称恰好 150 两。

21、文中写了白银的妙用有哪些:(3分)

22、文中最能体现白银杀菌能力很强的2个句子是:(3分)

23、文中加点的“这种特性”指的是:(3分)

2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3分)

25、找出文段中阐释希腊士兵染疾死亡的真正原因。(4分)

26、写出末段的中心句,并说明此段的支撑方式。(3分)

(三)

地球的外衣——大气

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层空气好像地球的外衣,在科学上叫大气层。

大气层非常厚,在靠近海面的地方十分稠密,越往高越稀薄,在海拔6到7公里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就减少了一半;在500公里的高度,大气已经十分稀薄。

大气层可以分成好几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特点。

紧贴地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11公里,这一层的空气最稠密,总重量占全部大气重量的四分之三还要多。在这一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每升高一公里,温度差产多下降摄氏六点五度,低处热,热空气就往上升;高处冷,冷空气就往下降,这就形成了对流,所以这层空气叫对流层。

苏教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语文学习与评价答案篇八: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看云识天气练习题(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看云识天气练习题(9)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带点的字注音。

点缀( ) 轻盈( ) 绫纱( )

冰雹( ) 圆弧( ) 谚语( )

弥漫( ) 晕圈( ) 峰峦( )

2.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1)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

(4)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 )

3.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 )

①天空渐渐出现了一层薄云,②卷层云慢慢向前推进,③卷云聚集着,④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⑤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⑥天气就要转阴。⑦这种云叫卷层云。

A.⑤③④①②⑦⑥ B.⑤③①④⑦②⑥

C.①②③④⑤⑦⑥ D.⑤⑥①②③④⑦

4.辨析同义词含义,选择恰当的填入句中空白处。

(1)那最 (轻快 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2)卷云丝丝缕缕地 (飘浮 起伏)着。

(3)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 (清楚 清晰)。

(4)云能够帮助我们 (识别 辨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5.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6.体会一下如果删去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它的意思和原意有什么不同?

(1)往往要下雨

(2)有时会带来冰雹

(3)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7.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你在课外搜集,并把搜集的佳句写在下面。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8.这段文字连用8个比喻来说明云的形态变化之多,它紧扣哪两个字来写的?

9.最后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用一句话回答。

10.在文中画出本段中心句。

11.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写一组排比、比喻的句子。

参考答案:

一、1.zhuì yínɡ línɡ báo hú yàn mí yùn luán

2.(1)下定义 (2)打比方 (3)引用、作诠释 (4)摹状貌

3.B

4.(1)轻盈 (2)飘浮 (3)清晰 (4)识别

5.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6.如果去掉,话就说得绝对了,反而变得不准确了,因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是有一定限度的。

7.燕子低飞,蛇过道;盐坛出水,烟叶潮;大雨不久就来到。早上有雾,中午晒铺。

二、(一)8.万千。 9.紧扣文题揭示中心。

10.第一句 11.略

苏教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语文学习与评价答案篇九:初一语文看云识天气0[人教版]

苏教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语文学习与评价答案篇十:语文 七年级上册17《看云识天气》

17 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 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③ 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④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我布置了一个作业 ,要求大家了解今天的天气情况。那么,谁能告诉我今天的天气情况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对,通过天气预报我们能够准确知道某天的天气情况。但是大家想过没有,现在正值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旅游季节,假如你正在外地旅游,身边没有天气预报,为了避免被雨水淋湿的尴尬,你该怎么办呢?今天,让我教给大家一招识别天气的方法:看云识天气,我们将会受益无穷。

板书课题 :看云识天气 二、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中的字词。 注音:

燚yí 霎shà 刹chà(那) 晕yùn(圈) 盈yíng 解释下列词语。

峦:又小又尖的山或连着的山。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 轻盈:轻巧优美。 姿态万千:姿态多种多样。 弥漫;布满。

2、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 3、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a.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全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c.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 (从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中选其一) 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三、研读赏析

1、 教师导学: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可以遵循规律,即: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 2、出示表格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准确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

教师指导: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种。

晴天云彩简表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彩识天气简表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种说明方法相结合使用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寓准确于生动中,是这篇说明文的特点,作者用了大量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等,同时还用了拟人、排比、引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的过程 1.复习提问。

(1)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时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简介说明方法并举例

打比方、引用、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画图表、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作诠释 a.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都是晴朗天气的征兆;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是阴雨风雪的征兆,光彩包括晕、华、虹、霞。这些是什么说明方法? 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一句是什么说明方法?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天气晴朗的云有什么特点?阴雨雪风的天气,云有什么特点? 轻、高、薄; 低、厚、密。

(4)第一段中,结构是怎样的?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形态?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特征? 答:总分总的结构,姿态万千总写云的形态,变化无常总写云的特征。 2.分析本文寓准确于生动的语言特点,研究讨论以下问题。

(1)文中用了大量的打比方,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要注意什么? 作用:一是知识性,如“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的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这里的打比方分别说明了卷云和卷积云的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读者理解,比如: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注意:喻体能够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理。

(2)比较下边的原句和改句,找出改动的地方,从准确生动的角度说说改动之处的优点。 ①原句:还有的像山、像水、像棉花…… 改句: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

山—峰峦,水—河川,棉花—雄狮,原句和修改句虽然都用了比喻,但就准确、生动而言,却有差距。山、水的概念太广泛,不及峰峦、河川的概念准确、形象具体,棉花、薄纱,有形而无生命,不及雄狮奔马,具有动态特点,更能突出云彩的形象,更能生动。准确的写出云块变幻、飘动的实况。

②原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根本不能看见,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改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云块密密层

层地布满了。根本不能看见——都躲藏了起来。修改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比原句既准确又生动形象。 ③原句:从种种不同的云中,我们能识别天气的变化。

改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修改句运用了比喻,把云比成“招牌”,使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更明确、更形象化了。原句只能说明两者有关系,但不能准确说明关系的性质。 ④原句: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气候。 改句: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改“气候”为“天气”,原句“气候”用词不准确,因为“气候”一般是指较大地区里较长时间的气候情况,“天气”是指较小地区和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从天上的挂的云能识别的是一天或数天较短时间的气候情况,所以以用“天气”为宜。

3.生动的语言不仅是因为使用了比喻以及动态描摹事物,还有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的多种修辞的使用,在文中找出例子来体会作用。 (1)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比喻、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2)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间笼罩得很阴森。

对比,能使人们对事物获得深刻的认识和鲜明的印象。

(3)站得高的云,叫卷云。……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拟人,使被说明的对象具体生动形象。 (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对比、引用,引用谚语可简洁、通俗地说明有关问题。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使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楚,开头指出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接着再详细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这一部分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依次写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这些象征天气晴朗的云的位置、形态特点以及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依次说明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阴雨风雪预兆的形态特点以及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然后就云上的光彩现象——晕、华、虹、霞与天气的关系作了简要的说明。文章结尾,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目的及局限性。强调依靠科学的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文章不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