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茫无涯际的反义词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7    阅读:

茫无涯际的反义词篇一
《高一、2职高语文半期试卷》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高一职高班语文半期试卷

满分: 100分 姓名:

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间.隔 挑拨离间. B.陵.墓 三棱.镜 C.恶.心 残暴凶恶. D.醒豁. 管辖. 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①-②题。(4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①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错别字: 改正: 错别字: 改正: ②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___”画出,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组是:( )(3分)

A.忍俊不禁(含笑) 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 B.情郁于中(聚集) 肆虐(非常执着地做事情) C.茫无涯际(边)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D.含辛茹苦(吃) 颤栗(形容因害怕而发抖的样子) 4.在下面句中空格里选填合适的词语:(3分) ①我走了,我不能总看着你那________的面容。

②这“喳喳”的声音,伴着她轻轻哼的“的笃”调,让人感到_____和寂寞。

③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_______,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备选词语:惨淡 凄恻 凄婉

5.下面句中划线部分不是“检查”的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认真地检查产品的质量。 B.专家们仔细地检查防“非”措施的落实情况。 C.一到学校我们就互相检查体温。 D.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检查认真而细致。 6.词语感情色彩不同的是( )

A. 勤奋 纯洁 谦逊 勇敢 B. 卑鄙 怯懦 渺小 傲慢 C.怂恿 愚蠢 吹捧 武断 D. 勾结 巨大 伟岸 平凡 7.下列作者、作品及其年代配对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 朱自清——背影——现代 B. 陶渊明——桃花源记——东晋 C. 叶圣陶——中国石拱桥——现代 D. 刘禹锡——陋室铭——唐代

8.下列句子中没有反义词的一组是( )(3分)

A.人人都说她冷酷,对别人漠不关心,但我觉得她挺热情的。 B.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悲哀。

C.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什么玩艺! D.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希望茫远罢了。

9.期中考试,小明成绩滑坡,心里很难过,班主任老师想找他谈话。下面四种说话,效果最理想的是( )(2分)

1

A、你怎么搞的,考成这个样子!往后怎么办还会有希望么? B、你这次是考得不理想,你难过我理解。但不能灰心,我相信下次你会考好的。

C、考坏了,难过有什么用呀,好好的反省一下。

D、你这次考不好,早在我预料之中,这叫自作自受,还难过什么!不

好好反省省,下次会更糟。

10.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关联词是:(3分) 游牧民族 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 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他们 失去了这个沃野, 失去了生存的依据。

A、只要 就 如果 就 B、只有 才 因为 所以 C、如果 就 只要 就 D、如果 就 因为 所以11.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语言很不规范化,请恢复下列成语的本来面目。(2分)

(1)默默无蚊(蚊香广告) ( ) (2)一明惊人(眼病治疗仪广告) ( )

12.“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条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请仿照这段话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方法,描写秋天景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共28分)

(一)(14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买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伤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出能表明上文所写内容的小标题,将序号填入括号( )(1分) A、父子情 B、父亲的背影 C惜别 D买橘送别

2、文中用哪些词语具体的写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 A、抱了橘子 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 B、两手攀 两脚缩 身子微倾 C、蹒跚的走 慢慢探身 穿过铁道 D、蹒跚 探身 爬上 3、选段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境惨淡,父亲老景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 C、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D、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4、“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与之相应的句子是 。这泪水,前者是 之泪,后者是 之泪。 (3分) 5、“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两个“怕”字含义不同,前者是“怕” ,后者是“怕” 。(2分) 6、选文详细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种理解,请选出两项正确的( )(2分)

2

A、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突出“父亲”的形象。 B、这段描写说明父亲对儿子特别溺爱,不大放心。 C、背影反映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D“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

E、背影深刻的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特深。 7、“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4分)

(甲)永定河上的泸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桥组成,每个石拱桥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桥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底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乙)我看到一条横江索桥。桥很高,桥索由麻绳、竹篾编成。跨上去,桥身就猛烈摆动,越犹豫摆动就越大。在这样高的饿地方偷看桥下会神志慌乱,但这是索桥,到处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惊吓,后是惊叹,脚下的江流,从那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返顾的决绝势头,夹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受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估计它是从雪山赶来的吧。但是再从桥的另一边看,它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

1.甲、乙两文都是写桥,但文体不同,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是_____________;两文侧重点也不同,甲文重点是_____________,乙文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甲、乙两文都写到水的猛烈,但目的不同,甲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而乙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文写水的语言风格也不同,甲文语言________________,乙文语言_______________。(4分)

3.指出甲、乙两文分别运用的表达方法。(2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甲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作文(40分)

题目:《家庭给我的________________》

家庭给我们的有爱,有温暖,有教益,可能还会有烦恼和痛苦„„你在哪个方面的感触最深,就写哪个方面。请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情的叙述,写一篇记叙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求:①将题目真充完整再作文;②不少于600字。

3

茫无涯际的反义词篇二
《初中成语》

7101

千姿百态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为七上〗

7101

潜移默化

【潜移默化】◆潜:暗中,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为七上〗

7101

危言耸听

【危言耸听】◆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为七上〗【辨析】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7102

半明半昧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朦胧。昧:朦胧;明:明亮。〖繁七上〗

7102

摇摇欲坠

【摇摇欲坠】★摇摇:摇晃;欲:将要;坠:掉下来。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了或垮下来。〖繁七上〗

7104

踌躇不决

【踌躇不决】◆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安七上〗

7104

理所当然

【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安七上〗

7104

旁若无人

【旁若无人】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安七上〗

7104

刨根究底

【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问事问根本,看事看内在。〖安七上〗

7104

瘦骨嶙峋

【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安七上〗

7104

说长道短

【说长道短】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安七上〗

7104

死乞白赖

【死乞白赖】◆形容为了达到目的,没完没了地纠缠。〖安七上〗

7104

熙来攘往

【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安七上〗

7104

显而易见

【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安七上〗

7104

心甘情愿

【心甘情愿】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安七上〗

7104

锱铢必较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极小的差别也不放过,在极其细微的差别中决出胜负。很少的钱也要计较。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近义词:斤斤计较。反义词:虚怀若谷。〖安七上〗

7105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寓七上〗

7105

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寓七上〗

7106

滚瓜烂熟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对知识掌握得透彻明白。〖往七上〗

7106

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往七上〗

7106

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往七上〗

7106

搜索枯肠

【搜索枯肠】◆搜索:搜查、仔细寻找;枯肠:比喻才思枯窘。形容写作思路贫乏而极力冥思苦想竭力思考的样子。〖往七上〗

7106

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旷:心情开阔。怡:快乐,愉快。形容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表示心情美好。〖往七上〗

7106

鸦雀无声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往七上〗

7106

眼花缭乱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往七上〗

7106

油然而生

【油然而生】★形容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往七上〗

7106

谆谆教导

【谆谆教导】谆谆:深情教诲、耐心引导的样子、耐心地教导。恳切、耐心地教导。〖往七上〗

7106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往七上〗

〖错例〗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中考一轮·5〗

7107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幼七上〗

7107

庞然大物

【庞然大物】◆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幼七上〗

7107

怡然自得

【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幼七上〗

7108

白驹过隙

【白驹过隙】◆隙:缝隙。驹:少壮的马。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十七上〗

〖错例〗刘翔奔跑的速度确实快,犹如离弦之箭,白驹过隙,第一个冲过了终点。〖早读课本·9〗〖语意不合,强调速度之快〗

7108

不系之舟

【不系之舟】◆自由行驶的小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无拘无束的身躯。〖十七上〗

7108

苍白无力

【苍白无力】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十七上〗

7108

弹指一瞬

【弹指一瞬】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指,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十七上〗

7108

茫然若失

【茫然若失】★若有所失而不知所以的样子。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十七上〗

7108

蓦然回首

【蓦然回首】蓦然:不经心地,突然。不经心地,突然回想起。也引申为忽然发现,忽然明白,顿时悟透;表示一下子回头或突然回头,不经意回头的意思。经历过的事情,再次在脑海里显现。〖十七上〗

7108

目不转睛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十七上〗

7108

似曾相识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十七上〗

7108

谈笑风生

【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生:产生。风:风趣。谈:谈话。〖十七上〗

7108

亭亭玉立

【亭亭玉立】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或姿态。形容女子身材美好或花木等形体挺拔多姿。〖十七上〗

7108

通幽曲径

【通幽曲径】★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通往幽深之处的弯曲小路。〖十七上〗

7108

委于我心

【委于我心】◆储积在我心中。〖十七上〗

7108

无忧无虑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形容心情安然自得。 无:没有。忧:担忧,忧愁。虑:顾虑,忧虑。〖十七上〗

7108

小心翼翼

【小心翼翼】★翼翼:恭敬谨慎样子。原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后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十七上〗

7108

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十七上〗

7108

稚气十足

茫无涯际的反义词篇三
《苏教版七年级第五单元字词归纳整理(带释义)》

第五单元字词归纳整理

一、给字词注音

1、 祈( )祷 2、规律( )3、粗糙( )4、折( )扣 5、倔( )强( )6、不屑( )

7、卷帙( ) 8、滑稽( ) 9、哄( )笑 10、思维模( )式 11、孜( )孜不倦

12、汲( )取 13、机械( ) 14、锲( )而不舍 15、稀薄( )16、广漠( )

17、闪烁( ) 18、汹( )涌 19、炫( )目 20、灼( )热 21、鸟喙( )

22、钳( )子 23、千万蔽( )地 24、旬( )日 25、大穰( ) 26、梵( )天寺

27、贻( )赠 28、讫( )29、弥( )束( ) 30、胠( )箧( )

二、听写下列字词

1、 祈祷 2、悬挂 3、寂静 4、漫不经心 5、惊扰 6、惊讶 7、节奏 8、袭击 9、规律

10、咕哝 11、耸肩 12、脉搏 13、权威 14、心不在焉 15、粗糙 16、敏锐 17、妥协

18、默默无闻 19、不折不扣 20、倔强 21、一劳永逸 22、等因奉此 23、狂妄 24、制裁

25、灵魂 26、人所共知 27、赫赫英名 28、不屑 29、年薪 30、嘲笑 31、狗血喷头

32、天高地厚 33、卷帙 34、锡块 35、滑稽 36、威胁 37、付诸行动 38、下降 39、愚笨

40、揭穿 41、丝绒 42、吵嚷 43、兴高采烈 44、大吃一惊 45、窃窃私语 46、恭喜

47、思维模式 48、根深蒂固 49、行之有效 50、止步不前 51、放弃 52、路径 53、依赖

54、要素 55、孜孜不倦 56、汲取 57、渊博 58、一事无成 59、素材 60、关键 61、机械

62、持之以恒 63、葡萄 64、压榨 65、自言自语 66、不言而喻 67、轻而易举 68、推敲

69、锲而不舍 70、茫无涯际 71、恒星 72、汹涌 73、广漠 74、接触 75、熔解 76、闪烁

77、萤火虫 78、稀薄 79、骨骼 80、炫目 81、灼热 82、庞大 83、独一无二 84、辽阔

85、浮游 86、阻碍 87、隔开 88、淹没 89、微不足道 90、光斑 91、秘密 92、足不出户

93、纺锤 94、宇宙 95、鸟喙

1

三、解释词语:

1、等因奉此:děng yīn fèng cǐ

【解释】:等因:旧公文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上文;奉此:用以引起重心所在的下文。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示例】:我们对于上级的文件绝不能~一番就完事大吉。

【近义词】:官样文章、例行公事

【反义词】:照章办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根深蒂固:gēn shēn dì gù

【解释】: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出自】:《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示例】:但我总还想对于~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将来有万一之希望。 ◎鲁迅《两地书·十一》

【近义词】:坚不可摧、积重难返

【反义词】:摇摇欲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基础牢固

3、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自】:《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示例】:他长年累月~地工作。

4、汲取:jí qǔ

基本解释

[derive;draw]∶吸取

汲取教训

2

[absorb]∶吸收

汲取养分

详细解释

A:指取水。

清 陈维崧 《解语花·咏美人捧茶和王元美》词:“粧楼小倚,阑干外,汲取春流浅试。” 郭沫若 《瓶·献诗》:“我便踱往 西子湖 边,汲取了清洁的湖水一瓶。”

B:引申为吸取,吸收。

竺可桢 《十年的综合考察》:“群众中有丰富的生产上的各种经验,我们认真学习和汲取,加以提高,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刘白羽 《对诗的希望》:“文学从人民中间汲取了自己的生命。”

5、一事无成:yī shì wú chãng

【解释】: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出自】: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示例】:员乃投镜于地,痛哭曰:“~,双鬓已斑,天乎,天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6、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ãng

【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自】: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示例】:学习要锲而不舍,~,就能取得好成绩。

【近义词】: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反义词】:一暴十寒、半途而废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表示长久不变

7、不言而喻:bù yán ãr yù

【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自】:《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

3

体,四体不言而喻。”

【示例】: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

【近义词】:显而易见、无庸赘述

【反义词】:扑朔迷离、模棱两可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很明显

8、推敲:tuī qiāo

基本解释

[weigh; deliberate] 斟酌字句。亦泛指对事情的反复考虑

推敲字句

详细解释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贾忤旨》:“﹝ 贾岛 ﹞忽一日於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 岛 似不见。时 韩吏部 愈 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 岛 但手势未已。俄为官者推下驴,拥至尹前, 岛 方觉悟。顾问欲责之。

岛 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衝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 韩 立马良久思之,谓 岛 曰:‘作敲字佳矣。’”后因以“推敲”指斟酌字句。亦泛谓对事情的反复考虑。 宋 张孝祥 《念奴娇·再用韵呈朱丈》词:“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 明 徐渭 《过陈守经留饭海棠树下赋得夜雨剪春韭》:“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投轩》:“你的北来意费推敲,一封书信无名号。” 吴组缃 《山洪》二:“ 三官 认真的沉着脸,觉得这话值得推敲。”

9、锲而不舍:qiâ ãr bù shě

【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示例】:夫固谓一人~,则行美于本性矣。 ◎章炳麟《菌说》

【近义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

【反义词】:半途而废、知难而退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4

10、茫无涯际:máng wú yá jì

【解释】:辽阔浩渺而无边际。亦作“茫无边际”。

【出自】:瞿秋白《〈饿乡纪程〉跋》:“如今幸而见着心海中的灯塔,虽然只赤光一线,依微隐约,总算能勉强辨得出茫无涯际的前程。”

【示例】:这是一座孤零零立在大海当中的小岛,四面是~的海水和天空。 ◎郑文光《夜渔记》

5

茫无涯际的反义词篇四
《初二语文下册单元训练(五)》

初二语文下册单元训练(五)

(第三单元测验)

(完成40分钟,满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溯(sù) 劫难(jié) 供给(gěi) B.遗骸(hé) 山麓(lù) 粗糙(cāo) ......

C.参天(cān)糠麸(fū) 龟裂(jūn) D.褶皱(zě) 根系(xì) 沟壑(hè) ......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B.只有当他们来到南极之后,才惊奇地发现,这里很可能蕴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键性

因素。

C.南极地区积雪量的多少,与中国长江流域的梅雨多少及东北地区的夏季低温有着明显的

对映关系。

D.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璧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滩碎石块。

3.选择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组( )

A.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

不胜防。(防不胜防:要防备的太多,防备不过来。) ...

B.对于一般人来说,南极的气候确实是令人谈虎色变。(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

连脸色都变了。)

C.然而气象学家们却是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实验室。(喜出望外:....

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D.人们开始摸到了气候变化规律的一点蛛丝马迹。(蛛丝马迹:比喻查究事情根源的很明显....

的线索。 )

4.选词填空,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1)不过人是靠劳动获得食物的,能够用各种方式 植物,使它更好地为人服务。

(2)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 对岩石的破坏。

(3)南极海水的 ,则与赤道附近的海温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的变幻密切相关。

(4)1802年3月,德国医生奥伯斯在 谷神星时,又偶然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智神

星。

(5)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 普通的二氧化硅。

A.获取 停止 增长 观看 进化 B.种植 抛弃 减少 观察 变化

C.改进 进行 融化 远望 转变 D.改造 放弃 消长 观测 转化

5.对下列句子划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认识、适应和利用气候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动宾短语)

B.太阳将赤道附近的海水加热以后,从大洋表层流向两极。(主干)

C.在星空中,小行星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动着。(两个“在”都是介词)

D.岩石生成以后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样子。(这不是否定句)

6.指出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A.表引用 B.表强调 C.表特殊称谓 D.表讽刺否定)

(1)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 )

(2)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个方面来的“攻击”。 ( )

(3)从“死”的石头上,人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 )

(4)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做

“石炭化”的时代的特征。 ( )

7.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2)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级”。

8. 分析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 ( )

②环境监测还有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农副产品监测以及食品监测等。 ( )

③传染病菌侵犯人体的主要途径有三种:病从口人、病从鼻人、创伤感染。( )

④冰对来自于太阳的能量的反射率约是水的5~16倍。 ( )

9.默写高士其的《时间伯伯》。

10.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说明文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一般只采用平实说明。( )

②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中,也可以有描写。( )

③阿西莫夫的两篇科普说明文语言简明平实,是事理说明文。( )

④《时间的脚印》是以逻辑顺序为说明顺序的事理说明文,语言生动有趣。( )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

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

(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它们既能构成躯体,又能在呼吸时被氧化

而放出能量。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②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③ 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

长的需要。

④ 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

植物来生活。

1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一项,把序号填在横线上。(6分)

上面的文段选自《。联系全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说明A.实

物 B.事理)的说明文,它是按照 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12.文段中加点的四个词,按词义范围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食物 物质 碳水化合物 淀粉 B.淀粉 碳水化合物 物质 食物

C.淀粉 碳水化合物 食物 物质 C.碳水化合物 淀粉 物质 食物

13.文段中,有四处用了“它们”,写出它们各指代的是什么?(4分)

① ② ③ ④

14.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3分)

15.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在下面四个方框之间标出三条连线,显示生物躯体的组成、能量的

供应和其他二者的关系。(3分) ①

16、“所有”、“大部分”表示的是( )。(3分)

A.范围 B.程度 C.估量 D.大小

17 )。(3分)

A.生动活泼 B.简洁明了 C.具体形象 D.准确周密

(二)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

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

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3 000℃。即使是最

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也会熔化,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

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18.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什么内容?下列四个答案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 B.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C.每一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 D.每一颗恒星的热度都非常高。

19.这段文字主要用了 、 和 三种说明方法。(3分)

20.“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一句中,若去掉“绝大多数”,句意有了怎样的

变化?答: (3分)

21.能将“表面温度至少有3 000℃”换成“表面温度在3 000℃左右”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 (3分)

22.指出文中两个表转折的关联词,简要说明转折所表达的内容。(6分)

第一个: 。

第二个: 。

23.文中“广漠”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4分)

(三)

根据国际惯例,一颗小行星被发现之后,先临时编号。从计算得到的轨道参数,预报它

下次运行到地球附近时的位置,在不同的年代里有三次以上能根据预报观测到它时,才给予

正式编号。同时,发现者获得小行星命名权。1964年10月至11月间发现,而于1977年编

号命名的1802号“张衡”、1888号“祖冲之”、1972号“一行”、2012号“郭守敬”

等小行星,都属于这种情况。

24.上文段介绍的主要内容是 (3分)

25.上文段的说明顺序是 (2分)

26.文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2分)

27.写出下列我国两个科学家主要的发明创造。(4分)

①张衡:

②祖冲之:

三、作文

以“怎样查新华字典”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说明文,要求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等的

说明方法。

答案:一、1.C 2.C 3.D 4.D 5.C 6.(1)A、(2)C、(3)D、(4)B 7.(1)

拟人,说“笨重的石块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写出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

这样写,增强了事物(沙砾)的主动性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 (2)比喻,把南极

比作“暴风雪之家”,形象地说明了这里刮暴风雪是很平常的事。 8.①打比方、②举例子、

③分类别、④作比较 9.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

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10.①×②√③√④√ 二、(一)11.食物从何处来、B、C、 12.D

13.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②水和矿物质盐类、③绿色植物、④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 14.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 15.①——③、①——④、②——④

16.A 17.D (二)18.D 19.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20.“绝大多数”表示占大部分,但不是全部,,若去掉它,则成了看得见的星星都是恒星,这与实际不符合。

21.不行,“至少”表示温度不低于3000℃,或许更高,“左右”则表示或低或高与3000℃,两者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22.第一个:“但”,表明大多数恒星看上去是冷的,实际是“火热的太阳”、“大火球”,温度极高。第二个:“可是”,表明恒星的实际状态是“火热的太阳”,人们却往往把它当做萤火虫,揭示宇宙的无比辽阔。 23.茫无涯际、狭小 24.介绍小行星的编号规定和命名方法。 25.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26.举例子 27.张衡发明了演示天象的浑天仪和测验地震的候风地动仪。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

茫无涯际的反义词篇五
《四年级上学期汉语教案第十六课》

1

2

3

4

5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