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阅读答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1    阅读: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阅读答案篇一
《2014上海市各区县初三语文一模官方权威版(含答案)之:闵行卷》

闵行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 (《观猎》)

2.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

4.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是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则是_______________。(2分)

7.对两首元曲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B.开头两句都撷取了六个名词来表现秋意。

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

D.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了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_,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言文有______(课文名)。(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3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这则寓言的主要描写对象是黔之驴,所以作者对驴详写。

B.这则寓言旨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外强中干的人物。

C.运用大量细节描写,表现了老虎一步步认清驴的过程。

D.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和“黔驴之技”。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包拯,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

①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鬻:卖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 赴调,知天长县 (2)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

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

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

13.“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4.本文表现了包拯 的品质。(3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9分)

要快也要慢

①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

②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争分夺秒”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③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 ”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

④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⑤ 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裹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⑥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第③~⑤段依次从(1)___________;(2)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论述的。(9分)

16.请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填写一个合适的词语( )(2分)

A.快马加鞭 B.只争朝夕 C.拔苗助长 D.南辕北辙

17.第④段有两句“慢慢走,欣赏呵!”含义有同有异,请简要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一段文字应该放在第几段之后?请阐述理由。(5分)

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一方,也就没有了另一方。快与慢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

①我特别钟爱衡山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衡山路来漫步,抑或拍些照片装点我的摄影簿。衡山路是从“上海西南的一颗明珠”———徐家汇开始,到淮海中路结束的,所以说衡山路等于连接着上海两个最繁华又最高档的商业区。一些有钱又悠闲的上海女子,往往逛了徐家汇的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等著名商场后,就到衡山路漫步休息,最后再逛完淮海中路。大部分有文化层次的外地游客,则往往先到徐家汇看看徐光启的墓,因为上海人徐光启不仅是个科学家,还当过一代宰相,他的墓地就在徐家汇南边;再去游览一下徐家汇天主堂,因为它是上海保存至今最老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然后再到衡山路漫步。我呢,去过徐家汇天主堂,也看过徐光启的墓,但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却是衡山路。

②这天,我是到衡山路去拍夜景的。

③我正在领馆广场前物色着镜头,突然身后传来清脆甜蜜的叫卖声:“先生,买枝花吧?”我回头一看,是两位十五六岁的少女,正笑吟吟地看着我。她们一手抱着一捆玫瑰,一手将其中的一枝玫瑰递到我的面前。两位少女都长得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得体,头上却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她们起劲地向我推销着玫瑰:“你看,多新鲜的玫瑰,买一枝吧?”“不。”我笑笑,举了举手里的照相机,歉意地摇摇头说,“我是来拍照的。”

④她们也不勉强,笑了笑,又叫卖着转向了别处。她们一会儿在咖啡馆门口等候顾客,一会儿又穿梭在露天酒吧。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她们就像两簇游动的鲜花,把衡山路的夜色点缀得更加迷人。我突然有点后悔起来:为什么不拍拍她们呢?也许这是一张更有意思的照片呢!可这时,那两个卖花少女已经消失在夜幕里……

⑤于是我又开始拍我的夜景———

⑥我拍了挂满盆花的围墙,拍了路边的油画长廊,拍了浪漫雅致的露天酒吧,拍了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餐厅……

⑦正当我拍完豪华温馨的“星期五餐厅”的时候,突然发现坐在豪华餐厅里两个少女竟是那么脸熟;再仔细一看,天哪,那两个悠悠喝着饮料的少女就是刚才向我推销玫瑰的卖花女,头上依然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

⑧这一发现,顿时就使我兴奋起来。我连忙走进去跟她们攀谈起来:“你们怎么像小孩似地戴着鲜花头饰?”“这样不是更加引人注目吗?”“你们的玫瑰花卖完了?”“卖完了”。“赚了多少钱?”“我赚了一百多。”“我赚了八十多”。两个少女争先恐后地向我报告着卖花的成果,就像学生向他们的老师报告自己的优秀成绩。我朝她们各自的桌面看了看,她们各点了一杯咖啡、一份冰淇淋和一些吃食。算一算价钱,按照“星期五餐厅”的高档收费,我估计,她们今天的卖花所得,已经所剩无几。

⑨我疑惑了,便问:“从报上获悉,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有个女中学生,靠课余卖花支撑起了一个发生了不幸而生活艰难的家。你们到衡山路卖花,难道也是为了贴补家用?……”“才不是呢!”那两个少女没听我说完就“咯咯咯”笑起来。也许是怕我误解了她们的卖花动机,笑完,她们竟tāotāo不绝地叙述起来:“卖花的目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纯粹是为了赚钱,而我们不是。我们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觉得衡山路很有味道,喜欢到这里来看看。但光是看看似乎缺少点深度,能够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才有意思呢?所以我们选择了卖花。我们到文化广场鲜花市场低价批发了一些玫瑰,然后到衡山路来高价出售,觉得非常有劲。我们一边卖花一边游览衡山路,赚了钱还可以找个有情调的地方消费消费。你看,这不是一举几得吗?” 她们说完,一口喝完咖啡,买单;然后出门拦了一辆出租车,潇洒地扬手而去……

⑩衡山路的夜景朦朦胧胧,神秘而迷人。看着出租车威风地远去,我不禁思绪万千:现今的中学生真不简单,卖花还卖出了这么多名堂!但是不管怎么说,她们的出现,确.....实使神秘而迷人的衡山路变得愈加幽雅温馨,愈加美丽可人!

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tāotāo不绝

20.第④段至第⑩段作者的心情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疑惑→_________的变化过程。(6分)

21.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人物的_________描写方法,表达效果是_________。(3分)

22.第⑩段“这么多名堂”具体指(1)_______;(2)_______;(3)_______。(6分)

23.对第⑩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

A.两个长得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的卖花少女与美丽的衡山路相得益彰。

B.两个重点中学学生的青春活泼、热情开朗衬托了衡山路的神秘迷人。

C.两个中学生对生活有独特的理解,并用行动参与其中让衡山路更有味道。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阅读答案篇二
《2014闵行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

闵行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坐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 (《观猎》)

2.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

4.__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 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则是________________。(2分)

7. 对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

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B.开头两句撷取了六个名词来表现秋意。

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

D.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了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言文有_______(课文名)。(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3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这则寓言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黔之驴,所以作者对驴详写。

B.这则寓言旨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外强中干的人物。

C.运用大量细节描写,表现老虎一步步认清驴的过程。

D.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和“黔驴之技”。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

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

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鬻:卖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赴调,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________________ ..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

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

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①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

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

13.“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4.本文表现了包拯 的品质。(3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9分)

要快也要慢

①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

②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③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不可“________”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

④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特举此例,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⑤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⑥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第③—⑤段依次从(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论述的。(9分)

16.请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填一个合适的词语( )(2分)

A.快马加鞭 B.只争朝夕 C.拔苗助长 D.南辕北辙

17.第④段有两句“慢慢走,欣赏呵!”含义有同有异,请简要阐述。(3分)

18.下面一段文字应该放在第几段之后?请阐述理由。(5分)

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一方,也就没有了另一方。快与慢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

①我特别钟爱衡山路。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衡山路来漫步,抑或拍些照片装点我的摄影簿。衡山路是从“上海西南的一颗明珠”———徐家汇开始,到淮海中路结束的,所以说衡山路等于连接着上海两个最繁华又最高档的商业区。一些有钱又悠闲的上海女子,往往逛

了徐家汇的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等著名商场后,就到衡山路漫步休息,最后再逛完淮海中路。大部分有文化层次的外地游客,则往往先到徐家汇看看徐光启的墓,因为上海人徐光启不仅是个科学家,还当过一代宰相,他的墓地就在徐家汇南边;再去游览一下徐家汇天主堂,因为它是上海保存至今最老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然后再到衡山路漫步。我呢,去过徐家汇天主堂,也看过徐光启的墓,但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却是衡山路。

②这天,我是到衡山路去拍夜景的。

③我正在领馆广场前物色着镜头,突然身后传来清脆甜蜜的叫卖声: “先生,买枝花吧?” 我回头一看,是两位十五六岁的少女,正笑吟吟地看着我。她们一手抱着一捆玫瑰,一手将其中的一枝玫瑰递到我的面前。两位少女都长得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得体,头上却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她们起劲地向我推销着玫瑰:“你看,多新鲜的玫瑰,买一枝吧?” “不。”我笑笑,举了举手里的照相机,歉意地摇摇头说,“我是来拍照的。”

④她们也不勉强,笑了笑,又叫卖着转向了别处。她们一会儿在咖啡馆门口等候顾客,一会儿又穿梭在露天酒吧。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她们就像两簇游动的鲜花,把衡山路的夜色点缀得更加迷人。我突然有点后悔起来:为什么不拍拍她们呢?也许这是一张更有意思的照片呢!可这时,那两个卖花少女已经消失在夜幕里……

⑤于是我又开始拍我的夜景———

⑥我拍了挂满盆花的围墙,拍了路边的油画长廊,拍了浪漫雅致的露天酒吧,拍了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餐厅……

⑦正当我拍完豪华温馨的“星期五餐厅”的时候,突然发现坐在豪华餐厅里喝着饮料的两个少女竟是那么脸熟;再仔细一看,天哪,那两个悠悠喝着饮料的少女就是刚才向我推销玫瑰的卖花女,头上依然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

⑧这一发现,顿时就使我兴奋起来。我连忙走进去跟她们攀谈起来: “你们怎么像小孩似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阅读答案篇三
《上海市闵行区2014年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

闵行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考一模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 (《观猎》)

2.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

4.__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 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则是________________。(2分)

7. 对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

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B.开头两句撷取了六个名词来表现秋意。

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

D.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了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言文有_______(课文名)。(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3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这则寓言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黔之驴,所以作者对驴详写。

B.这则寓言旨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外强中干的人物。

C.运用大量细节描写,表现老虎一步步认清驴的过程。

D.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和“黔驴之技”。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①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鬻:卖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赴调,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________________ ..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

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

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

13.“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4.本文表现了包拯 的品质。(3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9分)

要快也要慢

①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

②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③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不可“________”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 ④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

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特举此例,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⑤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⑥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第③—⑤段依次从(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论述的。(9分)

16.请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填一个合适的词语( )(2分)

A.快马加鞭 B.只争朝夕 C.拔苗助长 D.南辕北辙

17.第④段有两句“慢慢走,欣赏呵!”含义有同有异,请简要阐述。(3分)

18.下面一段文字应该放在第几段之后?请阐述理由。(5分)

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一方,也就没有了另一方。快与慢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 ①我特别钟爱衡山路。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衡山路来漫步,抑或拍些照片装点我的摄影簿。衡山路是从“上海西南的一颗明珠”———徐家汇开始,到淮海中路结束的,所以说衡山路等于连接着上海两个最繁华又最高档的商业区。一些有钱又悠闲的上海女子,往往逛了徐家汇的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等著名商场后,就到衡山路漫步休息,最后再逛完淮海中路。大部分有文化层次的外地游客,则往往先到徐家汇看看徐光启的墓,因为上海人徐光启不仅是个科学家,还当过一代宰相,他的墓地就在徐家汇南边;再去游览一下徐家汇天主堂,因为它是上海保存至今最老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然后再到衡山路漫步。我呢,去过徐家汇天主堂,也看过徐光启的墓,但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却是衡山路。

②这天,我是到衡山路去拍夜景的。

③我正在领馆广场前物色着镜头,突然身后传来清脆甜蜜的叫卖声: “先生,买枝花吧?” 我回头一看,是两位十五六岁的少女,正笑吟吟地看着我。她们一手抱着一捆玫瑰,一手将其中的一枝玫瑰递到我的面前。两位少女都长得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得体,头上却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她们起劲地向我推销着玫瑰:“你看,多新鲜的玫瑰,买一枝吧?” “不。”我笑笑,举了举手里的照相机,歉意地摇摇头说,“我是来拍照的。”

④她们也不勉强,笑了笑,又叫卖着转向了别处。她们一会儿在咖啡馆门口等候顾客,一会儿又穿梭在露天酒吧。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她们就像两簇游动的鲜花,把衡山路的夜色点缀

得更加迷人。我突然有点后悔起来:为什么不拍拍她们呢?也许这是一张更有意思的照片呢!可这时,那两个卖花少女已经消失在夜幕里„„

⑤丝于是我又开始拍我的夜景———

⑥我拍了挂满盆花的围墙,拍了路边的油画长廊,拍了浪漫雅致的露天酒吧,拍了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餐厅„„

⑦正当我拍完豪华温馨的“星期五餐厅”的时候,突然发现坐在豪华餐厅里喝着饮料的两个少女竟是那么脸熟;再仔细一看,天哪,那两个悠悠喝着饮料的少女就是刚才向我推销玫瑰的卖花女,头上依然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

⑧这一发现,顿时就使我兴奋起来。我连忙走进去跟她们攀谈起来: “你们怎么像小孩似地戴着鲜花头饰?”“这样不是更加引人注目吗?” “你们的玫瑰花卖完了?”“卖完了”。 “赚了多少钱?”“我赚了一百多。”“我赚了八十多”。 两个少女争先恐后地向我报告着卖花的成果,就像学生向他们的老师报告自己的优秀成绩。我朝她们各自的桌面看了看,她们各点了一杯咖啡、一份冰淇淋和一些吃食。算一算价钱,按照“星期五餐厅”的高档收费,我估计,她们今天的卖花所得,已经所剩无几。

⑨我疑惑了,我问:“从报上获悉,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有个女中学生,靠课余卖花支撑起了一个发生了不幸而生活艰难的家。你们到衡山路卖花,难道也是为了贴补家用?„„” “才不是呢!”那两个少女没听我说完就“咯咯咯”笑起来。 也许是怕我误解了她们的卖花动机,笑完,她们竟tāotāo不绝地叙述起来: “卖花的目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纯粹是为了赚钱,而我们不是。我们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我们觉得衡山路很有味道,喜欢到这里来看看。但光是看看似乎缺少点深度,能够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才有意思呢?所以我们选择了卖花。我们到文化广场鲜花市场低价批发了一些玫瑰,然后到衡山路来高价出售,觉得非常有劲。我们一边卖花一边游览衡山路,赚了钱还可以找个有情调的地方消费消费。你看,这不是一举几得吗?” 她们说完,一口喝完咖啡,买单;然后出门拦了一辆出租车,潇洒地扬手而去„„

⑩衡山路的夜景朦朦胧胧,神秘而迷人。看着出租车威风地远去,我不禁思绪万千: 现今的中学生真不简单,卖花还卖出了这么多名堂!但是不管怎么说,她们的出现,确实使神秘而.....

迷人的衡山路变得愈加幽雅温馨,愈加美丽可人!

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tāotāo不绝 ______________

20.第④段至第⑩段作者的心情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疑惑→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6分)

21.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任务的__________描写方法,表达效果__________。(3分)

22.第⑩段“这么多名堂”具体指(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6分) 23.对第⑩段划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

A.两个唱的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的买花少女与美丽的衡山路相得益彰。

B.两个重点中学学生的青春活泼、热情开朗衬托了衡山路的神秘迷人。

C.两个中学生对生活有独特的理解,并用行动参与其中让衡山路更有味道。

D.哼上路的异国情调、神秘迷人让原本就清秀的两个少女更加美丽可人。

三、综合运用能力(11分)

(一)阅读以下内容,完成24—25题(7分)

前些日子,江浙沪雾霾肆掠。有网友言:

江苏省宿迁市名:找不到家了,只能用卫星导航仪来找家。

上海市名:“魔都”变“雾都”,阿凡达要在上海拍吗?

杭州大学生:我已经看不到对床的室友,只因为昨晚没关阳台门。

南京的网友:早上我一拉开窗帘,还以为自己突发白内障。

杭州市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许仙站在“杭州断桥上”,却找不到白娘子。

24. 假设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话,下列哪一选项会成为现实?( )(3分)

A.宿迁市教委规定:学生必须带导航仪上学,以免迷路。

B.上海“魔都”变“雾都”,成为全球科幻影片拍摄基地。

C.南京的白内障患者越来越多,治疗白内障的医生大量“缺口”。

D.游人看不见杭州西湖的美景,游人减少,旅游业逐渐萧条。

25.你能像以上的网友一样,用一句话表达对雾霾的感受吗?不超过30字。(4分)

(二)按要求填空(4分)

26.“日”是象形字,本义指“太阳”,如“日出”;引申义是太阳东起西落的一段时间,即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再引申泛指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日”各义项的变化如下:

日,本义:太阳(如:日出)→引申义: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引申义: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请按以上事例填空:

气,本义:云气(空气)→引申义:________(如:气喘吁吁)→引申义:人的生命活力或精神状态(如: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7.题目:今夜无眠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阅读答案篇四
《2014年闵行区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卷

一、 文言文(39分)

(一) 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 。 (《观猎》)

2、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

4、 ,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

5、野芳发而幽香, 。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是 ,

《天净沙·秋思》则是 (2分)

7、对两首元曲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B开头两句都撷取了六个名词来表现秋意。

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

D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了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

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 ,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言文有

(课文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3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B

C

D

这则寓言的主要描写对象是黔之驴,所以作者对驴详写。 这则寓言旨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外强中干的人物。 运用大量细节描写,表现了老虎一步步认清驴的过程。 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和“黔驴之技”。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包拯,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

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1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

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

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

1鬻:卖 注释:○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赴调,知天长县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

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

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

13、“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4、本文表现了包拯 的品质。(3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9分) 要快也要慢

1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

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

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

2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 ○

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

“争分夺秒”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3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

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

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

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

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 ”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

4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

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

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

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

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

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

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

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5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 ○

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

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

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

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

“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

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6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 ○

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

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

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3-○5段依次从(1) ;(2) 两个方第○

面来论述的。(9分) 3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 )(2分) 16、请在第○A、快马加鞭 B、只争朝夕 C、拔苗助长 D、南辕北辙

4段有两句“慢慢走,欣赏阿!”含义有同有异,请简要阐述。(3分) 17、第○

18、下面一段文字应该放在第几段之后?请阐述理由。(5分)

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一方,

也就没有了另一方。快与慢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

该慢则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

①我特别钟爱衡山路。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衡山路来漫步,抑或拍些照片装点我

的摄影簿。衡山路是从“上海西南的一颗明珠”———徐家汇开始,到淮海中路结束的,所

以说衡山路等于连接着上海两个最繁华又最高档的商业区。一些有钱又悠闲的上海女子,往

往逛了徐家汇的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等著名商场后,就到衡山路漫步休息,最

后再逛完淮海中路。大部分有文化层次的外地游客,则往往先到徐家汇看看徐光启的墓,因

为上海人徐光启不仅是个科学家,还当过一代宰相,他的墓地就在徐家汇南边;再去游览一

下徐家汇天主堂,因为它是上海保存至今最老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然后再到衡山路漫步。

我呢,去过徐家汇天主堂,也看过徐光启的墓,但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却是衡山路。

②这天,我是到衡山路去拍夜景的。

③我正在领馆广场前物色着镜头,突然身后传来清脆甜蜜的叫卖声: “先生,买枝花

吧?”我回头一看,是两位十五六岁的少女,正笑吟吟地看着我。她们一手抱着一捆玫瑰,

一手将其中的一枝玫瑰递到我的面前。两位少女都长得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得体,头上却

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她们起劲地向我推销着玫瑰:“你看,

多新鲜的玫瑰,买一枝吧?” “不。”我笑笑,举了举手里的照相机,歉意地摇摇头说,“我

是来拍照的。”

④她们也不勉强,笑了笑,又叫卖着转向了别处。她们一会儿在咖啡馆门口等候顾客,

一会儿又穿梭在露天酒吧。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她们就像两簇游动的鲜花,把衡山路的夜色

点缀得更加迷人。我突然有点后悔起来:为什么不拍拍她们呢?也许这是一张更有意思的照

片呢!可这时,那两个卖花少女已经消失在夜幕里……

⑤于是我又开始拍我的夜景———

⑥我拍了挂满盆花的围墙,拍了路边的油画长廊,拍了浪漫雅致的露天酒吧,拍了充满

异国情调的音乐餐厅……

⑦正当我拍完豪华温馨的“星期五餐厅”的时候,突然发现坐在豪华餐厅里喝着饮料的

两个少女竟是那么脸熟;再仔细一看,天哪,那两个悠悠喝着饮料的少女就是刚才向我推销玫瑰的卖花女,头上依然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

⑧这一发现,顿时就使我兴奋起来。我连忙走进去跟她们攀谈起来:“你们怎么像小孩

似地戴着鲜花头饰?”“这样不是更加引人注目吗?” “你们的玫瑰花卖完了?”“卖完了”。“赚了多少钱?”“我赚了一百多。”“我赚了八十多”。 两个少女争先恐后地向我报告着卖花的成果,就像学生向他们的老师报告自己的优秀成绩。我朝她们各自的桌面看了看,她们各点了一杯咖啡、一份冰淇淋和一些吃食。算一算价钱,按照“星期五餐厅”的高档收费,我估计,她们今天的卖花所得,已经所剩无几。

⑨我疑惑了,我问:“从报上获悉,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有个女中学生,靠课余卖花支撑起

了一个发生了不幸而生活艰难的家。你们到衡山路卖花,难道也是为了贴补家用?……”“才不是呢!”那两个少女没听我说完就“咯咯咯”笑起来。也许是怕我误解了她们的卖花动机,笑完,她们竟tāotāo不绝地叙述起来:“卖花的目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纯粹是为了赚钱,而我们不是。我们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我们觉得衡山路很有味道,喜欢到这里来看看。但光是看看似乎缺少点深度,能够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才有意思呢?所以我们选择了卖花。我们到文化广场鲜花市场低价批发了一些玫瑰,然后到衡山路来高价出售,觉得非常有劲。我们一边卖花一边游览衡山路,赚了钱还可以找个有情调的地方消费消费。你看,这不是一举几得吗?” 她们说完,一口喝完咖啡,买单;然后出门拦了一辆出租车,潇洒地扬手而去……

⑩衡山路的夜景朦朦胧胧,神秘而迷人。看着出租车威风地远去,我不禁思绪万千:现

今的中学生真不简单,卖花还卖出了这么多名堂!但是不管怎么说,她们的出现,确实使神.....

秘而迷人的衡山路变得愈加幽雅温馨,愈加美丽可人!

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tāotāo不绝 ______________

20.第④段至第⑩段作者的心情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疑惑→___________的

变化过程。(6分)

21.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方法,表达效果_____ ____ _。(3分)

22.第⑩段“这么多名堂”具体指

(1) ;

(2) _;

(3) 。(6分)

23.对第⑩段划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

A.两个长得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的卖花少女与美丽的衡山路相得益彰。

B.两个重点中学学生的青春活泼、热情开朗衬托了衡山路的神秘迷人。

C.两个中学生对生活有独特的理解,并用行动参与其中让衡山路更有味道。

D.衡山路的异国情调、神秘迷人让原本就清秀的两个少女更加美丽可人。

三、综合运用能力(11分)

(一)阅读以下内容,完成24-25题(7分)

前些日子,江浙沪雾霾肆掠。有网友留言:

江苏省宿迁市名:找不到家了,只能用卫星导航仪来找家。

上海市名:“魔都”变“雾都”,阿凡达要在上海拍吗?

杭州大学生:我已经看不到对床的室友,只因为昨晚没关阳台门。

南京的网友:早上我一拉开窗帘,还以为自己突发白内障。

杭州市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许仙站在“杭州断桥上”,却找不到白娘子。

24. 假设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话,下列哪一选项会成为现实?( )(3分)

A.宿迁市教委规定:学生必须带导航仪上学,以免迷路。

B.上海“魔都”变“雾都”,成为全球科幻影片拍摄基地。

C.南京的白内障患者越来越多,治疗白内障的医生大量“缺口”。

D.游人看不见杭州西湖的美景,游人减少,旅游业逐渐萧条。

25.你能像以上的网友一样,用一句话表达对雾霾的感受吗?不超过30字。(4分)

(二)按要求填空(4分)

26. “日”是象形字,本义指“太阳”,如“日出”;引申义是太阳东起西落的一段时间,即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再引申泛指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日”各义项的变化如下:

日,本义:太阳(如:日出)→引申义: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引申义: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请按以上事例填空:

气,本义:云气(空气)→引申义:________(如:气喘吁吁)→引申义:人的生命活力或精神状态(如: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7、题目:今夜无眠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4年闵行初三一模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每空3分,共15分)

1.雪尽马蹄轻 2.夜阑卧听风吹雨 3.八百里分麾下炙

4.岸芷汀兰 5.佳木秀而繁阴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6.(1分)热爱 (1分)悲凉

7.(2分)c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8.(1分)柳宗元(1分)《捕蛇者说》、《小石潭记》(任选一篇即可)

9.(3分)可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驴,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10.(3分)A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阅读答案篇五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四中学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四中学2014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无答

案)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2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奇葩(pā) 惬意(qiè) 毛骨悚然(sù)

B. 儒家(rú) 堤坝(dī) 谆谆教诲(zhūn)

C. 瑰丽(guī) 栅栏(shān) 文采藻饰(zǎo)

D. 鞭挞(dǎ) 光碟(dié) 自由不羁(j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B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2013年8月开始,白银市全民动手,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B.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曾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C.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阅读经典,这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5. 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 合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 ②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③翁去千余载, 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 亭影不孤。

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 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 千变纵横识共源。

A. ①孟子 ②诸葛亮 ③欧阳修 ④ “三苏”

B. ①孔子 ②诸葛亮 ③欧阳修 ④ “三苏”

C. ①孟子 ②诸葛亮 ③范仲淹 ④ “三苏”

D. ①庄子 ②刘备 ③王安石 ④ “三苏

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古典名著的回目多对仗工整、内容丰富,且不同名著之间也可对仗。如:以《西游记》中的“黄狮精虚设钉钯宴”为上联,可用《红楼梦》中的“白玉钏亲尝莲叶羹”作下联。 现有一个上联: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说的是张飞饮酒,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又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并反劫三寨的故事。

1

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花和尚 唐三藏 野猪林 火焰山 路阻 败走 大闹

下联: 故事情节:

7.默写。(共8分,每空1分)

(1)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3)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6)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7)我们的古人,对头顶的那轮明月,有着无穷追问,寄托无限情怀。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坡在宋朝遥遥接起,“ ? 。”一停一接之间,保持两次追问。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醉翁亭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指法训练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饮少辄醉: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宴酣之乐: ④射者中,弈者胜:

9.下面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行者休于树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2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冬景的句子是(2分)

12.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三、现代文阅读。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 (13分)

①我特别钟爱衡山路。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衡山路来漫步,抑或拍些照片装点我的摄影簿。衡山路是从“上海西南的一颗明珠”——徐家汇开始,到淮海中路结束的,所以说衡山路等于连接着上海两个最繁华又最高档的商业区。一些有钱又悠闲的上海女子,往往逛了徐家汇的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等著名商场后,就到衡山路漫步休息,最后再逛完淮海中路。大部分有文化层次的外地游客,则往往先到徐家汇看看徐光启的墓,因为上海人徐光启不仅是个科学家,还当过一代宰相,他的墓地就在徐家汇南边;再去游览一下徐家汇天主堂,因为它是上海保存至今最老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然后再到衡山路漫步。我呢,去过徐家汇天主堂,也看过徐光启的墓,但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却是衡山路。

②这天,我是到衡山路去拍夜景的。

③我正在领馆广场前物色着镜头,突然身后传来清脆甜蜜的叫卖声:“先生,买枝花吧?”我回头一看,是两位十五六岁的少女,正笑吟吟地看着我。她们一手抱着一捆玫瑰,一手将其中的一枝玫瑰递到我的面前。两位少女都长得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得体,头上却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她们起劲地向我推销着玫瑰:“你看,多新鲜的玫瑰,买一枝吧?”“不。”我笑笑,举了举手里的照相机,歉意地摇摇头说,“我是来拍照的。”

④她们也不勉强,笑了笑,又叫卖着转向了别处。她们一会儿在咖啡馆门口等候顾客,一会儿又穿梭在露天酒吧。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她们就像两簇游动的鲜花,把衡山路的夜色点缀得更加迷人。我突然有点后悔起来:为什么不拍拍她们呢?也许这是一张更有意思的照片呢!可这时,那两个卖花少女已经消失在夜里„„

⑤于是我又开始拍我的夜景——

⑥我拍了挂满盆花的围墙,拍了路边的油画长廊,拍了浪漫雅致的露天酒吧,拍了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餐厅„„

⑦正当我拍完豪华温馨的“星期五餐厅”的时候,突然发现坐在豪华餐厅里喝着饮料的两个少 3

女竟是那么脸熟;再仔细一看,天哪,那两个悠悠喝着饮料的少女就是刚才向我推销玫瑰的卖花女,头上依然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

⑧这一发现,顿时就使我兴奋起来。我连忙走进去跟她们攀谈起来:“你们怎么像小孩似地戴着鲜花头饰?”“这样不是更加引人注目吗?”“你们的玫瑰花卖完了?”“卖完了”。“赚了多少钱?”“我赚了一百多。”“我赚了八十多”。两个少女争先恐后地向我报告着卖花的成果,就像学生向他们的老师报告自己的优秀成绩。我朝她们各自的桌面看了看,她们各点了一杯咖啡、一份冰淇淋和一些吃食。算一算价钱,按照“星期五餐厅”的高档收费,我估计,她们今天的卖花所得,已经所剩无几。

⑨我疑惑了,我问:“从报上获悉,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有个女中学生,靠课余卖花支撑起了一个发生了不幸而生活艰难的家。你们到衡山路卖花,难道也是为了贴补家用?„„”“才不是呢!”那两个少女没听我说完就“咯咯咯”笑起来。也许是怕我误解了她们的卖花动机,笑完,她们竟tāotāo不绝地叙述起来:“卖花的目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纯粹是为了赚钱,而我们不是。我们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我们觉得衡山路很有味道,喜欢到这里来看看。但光是看看似乎缺少点深度,能够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才有意思呢?所以我们选择了卖花。我们到文化广场鲜花市场低价批发了一些玫瑰,然后到衡山路来高价出售,觉得非常有劲。我们一边卖花一边游览衡山路,赚了钱还可以找个有情调的地方消费消费。你看,这不是一举几得吗?” 她们说完,一口喝完咖啡,买单;然后出门拦了一辆出租车,潇洒地扬手而去„„

⑩衡山路的夜景朦朦胧胧,神秘而迷人。看着出租车威风地远去,我不禁思绪万千: 现今的中学生真不简单,卖花还卖出了这么多名堂!但是不管怎么说,她们的出现,确实使神秘而迷人的衡山路变得愈加幽雅温馨,愈加美丽可人!

13.根据拼音写汉字

tāotāo不绝 ______________(1分)

14.第④段至第⑩段作者的心情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疑惑→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3分)

15.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人物的_________描写方法,体现了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16.第⑩段“这么多名堂”具体指(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分)

17.对第⑩段划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两个唱的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的卖花少女与美丽的衡山路相得益彰。

B.两个重点中学学生的青春活泼、热情开朗衬托了衡山路的神秘迷人。

C.两个中学生对生活有独特的理解,并用行动参与其中让衡山路更有味道。

D.衡山路的异国情调、神秘迷人让原本就清秀的两个少女更加美丽可人。

4

要快也要慢 (13分)

①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

②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③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不可“________”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

④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特举此例,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⑤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⑥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第③—⑤段依次从(1)____________ _;(2)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论述的。(4分)

5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阅读答案篇六
《2014年上海市闵行区一模语文试题》

闵行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坐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 (《观猎》)

2.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

4.__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 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

________________。(2分)

7. 对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

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B.开头两句撷取了六个名词来表现秋意。

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

D.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了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

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

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秋思》则是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言文有_______(课文名)。(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3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这则寓言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黔之驴,所以作者对驴详写。

B.这则寓言旨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外强中干的人物。

C.运用大量细节描写,表现老虎一步步认清驴的过程。

D.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和“黔驴之技”。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

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

而鬻①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

注释:①鬻:卖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赴调,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________________ ..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

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

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

13.“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4.本文表现了包拯 的品质。(3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9分)

要快也要慢

①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

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

②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

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

展变化。

③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

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

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不可“________”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

的经验之谈。

④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

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

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

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

谈到人生的情趣时,特举此例,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⑤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

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

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

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

“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⑥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

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

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第③—⑤段依次从(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两个

方面来论述的。(9分)

16.请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填一个合适的词语( )(2分)

A.快马加鞭 B.只争朝夕 C.拔苗助长 D.南辕北辙

17.第④段有两句“慢慢走,欣赏呵!”含义有同有异,请简要阐述。(3分)

18.下面一段文字应该放在第几段之后?请阐述理由。(5分)

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一方,也就没有了另一方。快

与慢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

①我特别钟爱衡山路。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衡山路来漫步,抑或拍些照片装点我的摄影簿。衡山路是

从“上海西南的一颗明珠”———徐家汇开始,到淮海中路结束的,所以说衡山路等于连接着上海两个最繁华又

最高档的商业区。一些有钱又悠闲的上海女子,往往逛了徐家汇的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等著名商场

后,就到衡山路漫步休息,最后再逛完淮海中路。大部分有文化层次的外地游客,则往往先到徐家汇看看徐光启的

墓,因为上海人徐光启不仅是个科学家,还当过一代宰相,他的墓地就在徐家汇南边;再去游览一下徐家汇天主堂,因为它是上海保存至今最老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然后再到衡山路漫步。我呢,去过徐家汇天主堂,也看过徐光启

的墓,但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却是衡山路。

②这天,我是到衡山路去拍夜景的。

③我正在领馆广场前物色着镜头,突然身后传来清脆甜蜜的叫卖声: “先生,买枝花吧?”

我回头一看,是两位十五六岁的少女,正笑吟吟地看着我。她们一手抱着一捆玫瑰,一手将其中的一枝玫瑰递到我

她们起劲地向我推销着玫瑰:“你看,多新鲜的玫瑰,买一枝吧?” “不。”我笑笑,举了举手里的照相机,歉意地

摇摇头说,“我是来拍照的。”

④她们也不勉强,笑了笑,又叫卖着转向了别处。她们一会儿在咖啡馆门口等候顾客,一会儿又穿梭在露天酒

吧。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她们就像两簇游动的鲜花,把衡山路的夜色点缀得更加迷人。我突然有点后悔起来:为什

么不拍拍她们呢?也许这是一张更有意思的照片呢!可这时,那两个卖花少女已经消失在夜幕里……

⑤丝于是我又开始拍我的夜景———

⑥我拍了挂满盆花的围墙,拍了路边的油画长廊,拍了浪漫雅致的露天酒吧,拍了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餐

厅……

⑦正当我拍完豪华温馨的“星期五餐厅”的时候,突然发现坐在豪华餐厅里喝着饮料的两个少女竟是那么脸

熟;再仔细一看,天哪,那两个悠悠喝着饮料的少女就是刚才向我推销玫瑰的卖花女,头上依然滑稽地戴着只有幼

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

⑧这一发现,顿时就使我兴奋起来。我连忙走进去跟她们攀谈起来: “你们怎么像小孩似地戴着鲜花头饰?”

“这样不是更加引人注目吗?” “你们的玫瑰花卖完了?”“卖完了”。

“赚了多少钱?”“我赚了一百多。”“我赚了八十多”。 两个少女争先恐后地向我报告着卖花的成果,就像学生向

他们的老师报告自己的优秀成绩。我朝她们各自的桌面看了看,她们各点了一杯咖啡、一份冰淇淋和一些吃食。算一算价钱,按照“星期五餐厅”的高档收费,我估计,她们今天的卖花所得,已经所剩无几。

⑨我疑惑了,我问:“从报上获悉,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有个女中学生,靠课余卖花支撑起了一个发生了不幸而

生活艰难的家。你们到衡山路卖花,难道也是为了贴补家用?……”

“才不是呢!”那两个少女没听我说完就“咯咯咯”笑起来。 也许是怕我误解了她们的卖花动机,笑完,她们竟

tāotāo不绝地叙述起来: “卖花的目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纯粹是为了赚钱,而我们不是。我们是一所重

点中学的学生,我们觉得衡山路很有味道,喜欢到这里来看看。但光是看看似乎缺少点深度,能够参与其中,成为

其中的一员才有意思呢?所以我们选择了卖花。我们到文化广场鲜花市场低价批发了一些玫瑰,然后到衡山路来

高价出售,觉得非常有劲。我们一边卖花一边游览衡山路,赚了钱还可以找个有情调的地方消费消费。你看,这不

是一举几得吗?” 她们说完,一口喝完咖啡,买单;然后出门拦了一辆出租车,潇洒地扬手而去……

⑩衡山路的夜景朦朦胧胧,神秘而迷人。看着出租车威风地远去,我不禁思绪万千: 现今的中学生真不简单,

卖花还卖出了这么多名堂!但是不管怎么说,她们的出现,确实使神秘而迷人的衡山路变得愈加幽雅温馨,愈加美.....

丽可人!

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tāotāo不绝 ______________

20.第④段至第⑩段作者的心情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疑惑→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6分)

21.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任务的__________描写方法,表达效果__________。(3分)

22.第⑩段“这么多名堂”具体指(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6分)

23.对第⑩段划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

A.两个唱的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的买花少女与美丽的衡山路相得益彰。

B.两个重点中学学生的青春活泼、热情开朗衬托了衡山路的神秘迷人。

C.两个中学生对生活有独特的理解,并用行动参与其中让衡山路更有味道。

D.哼上路的异国情调、神秘迷人让原本就清秀的两个少女更加美丽可人。

三、综合运用能力(11分)

(一)阅读以下内容,完成24—25题(7分)

江苏省宿迁市名:找不到家了,只能用卫星导航仪来找家。

上海市名:“魔都”变“雾都”,阿凡达要在上海拍吗?

杭州大学生:我已经看不到对床的室友,只因为昨晚没关阳台门。

南京的网友:早上我一拉开窗帘,还以为自己突发白内障。

杭州市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许仙站在“杭州断桥上”,却找不到白娘子。

24. 假设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话,下列哪一选项会成为现实?( )(3分)

A.宿迁市教委规定:学生必须带导航仪上学,以免迷路。

B.上海“魔都”变“雾都”,成为全球科幻影片拍摄基地。

C.南京的白内障患者越来越多,治疗白内障的医生大量“缺口”。

D.游人看不见杭州西湖的美景,游人减少,旅游业逐渐萧条。

25.你能像以上的网友一样,用一句话表达对雾霾的感受吗?不超过30字。(4分)

(二)按要求填空(4分)

26.“日”是象形字,本义指“太阳”,如“日出”;引申义是太阳东起西落的一段时间,即一天或每天,如“日

新月异”;再引申泛指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日”各义项的变化如下:

日,本义:太阳(如:日出)→引申义: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引申义:时间、光阴(如:日月

如梭)

请按以上事例填空:

气,本义:云气(空气)→引申义:________(如:气喘吁吁)→引申义:人的生命活力或精神状态(如:

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7.题目:今夜无眠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阅读答案篇七
《2014闵行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闵行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坐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 (《观猎》)

2.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

4.__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是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则是___________。(2分)

7.对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

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B.开头两句撷取了六个名词来表现秋意。

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

D.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了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言文有_______(课文名)。(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3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这则寓言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黔之驴,所以作者对驴详写。

B.这则寓言旨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外强中干的人物。

C.运用大量细节描写,表现老虎一步步认清驴的过程。

D.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和“黔驴之技”。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①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

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鬻:卖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赴调,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________________ .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

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

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

13.“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4.本文表现了包拯 的品质。(3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9分)

要快也要慢

①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

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

②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③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

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不可“________”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

④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特举此例,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⑤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⑥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

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第③—⑤段依次从(1) ;

(2) 两个方面来论述的。(9分)

16.请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填一个合适的词语( )(2分)

A.快马加鞭 B.只争朝夕 C.拔苗助长 D.南辕北辙

17.第④段有两句“慢慢走,欣赏呵!”含义有同有异,请简要阐述。(3分)

18.下面一段文字应该放在第几段之后?请阐述理由。(5分)

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一方,

也就没有了另一方。快与慢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

①我特别钟爱衡山路。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衡山路来漫步,抑或拍些照片装点

我的摄影簿。衡山路是从“上海西南的一颗明珠”——徐家汇开始,到淮海中路结束的,所以说衡山路等于连接着上海两个最繁华又最高档的商业区。一些有钱又悠闲的上海女子,往往逛了徐家汇的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等著名商场后,就到衡山路漫步休息,最后再逛完淮海中路。大部分有文化层次的外地游客,则往往先到徐家汇看看徐光启的墓,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