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人有亡斧者阅读答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5    阅读:

人有亡斧者阅读答案篇一
《课外文言文阅读》

人有亡斧者阅读答案篇二
《【中考试题研究】中考语文每日必练【第27天】(含答案)》

2015中考语文每日必练 第27天

珍珠拾掇 平时积之 考时得之

一、多音字存盘

shù(数目)léi(累赘)数shǔ(数落) 累lěi(积累)

shuò(数见不鲜)lèi(劳累)

zhé(折磨)shuì(游说)折shé(折本) 说 shuō(说话)zhē(折腾)

cān(参加)sù(住宿)参cēn(参差) 宿xiǔ(半宿)

shēn(人参)xiù(星宿)

二、词语诠释

意 ①神情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怀疑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

④意旨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⑤主意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⑥意思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⑦打算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⑧内容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⑨意境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

易 ①容易 天下事有难易乎?

②改变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③交换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三、诗文克隆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幕遮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乡思泪。

武陵春

南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素材珍藏 源头活水 写作灵感

莫言的清醒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之前,对莫言获奖的传言飞扬的时候,莫言一直低调回应。获奖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说不激动那是在装蒜,心里还是高兴的,但也就是高兴。”“头脑清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热爱这块土地,感谢父老乡亲。”莫言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就曾说过,希望“10分钟就忘掉获奖这件事”。因为他深知,“得奖之后就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要是没有定力,就容易头脑发昏,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我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这不是他故作姿态的矫情,而恰恰是一种理智与清醒。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不少获奖的科学家、演员,获得过金牌的运动员,因为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忙于应酬,结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被淘汰出局,或被边缘化,黯然失色,很快就淡出人们视野,成了天际转瞬即逝的流星。

泰戈尔说:“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荣誉与奖励也是如此,我们希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的包袱背起来,背上它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

【素材解读】

面对辉煌过去,固然值得骄傲,值得欣喜。但如果整天躺在上面不可自拔、沾沾自喜的话是很可悲的。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是不会满足的,一定会不断开拓创造更多的业绩,荣誉榜上留下的将是一串串美丽的痕迹,它会印在人们的心里,成为永恒。

【适用话题】 成功 勤恳 保持理智与清醒 不居功自傲 理性对待荣誉

人有亡斧者阅读答案篇三
《阅读理解二 文言文阅读 教师用》

阅读理解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一、考点分析

文言文阅读在内容上一般都比较浅显,在命题上有以下特点:

1、选文 篇幅短小,浅显易懂,且选文大多是叙事类小故事,这类故事通常能给人以启示或表达某个道理。

2、题型 解释字词、翻译句子、理解篇章、把握主旨。具体如下:

第一题:解释加点词语。主要是诗词解释

第二题: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将文中的某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有的是给出4个选项,让考生选择正确的一项。

第三题:主观简答题——提问重点在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上,一般能够从语段中找到解答的语句。

第四题:主观简答题——多是对短文中的人物进行性格特点的概括,或就语段给人的启示或阅读后能从语段中得出什么道理提问。

二、对应题型解答技巧

在答题之前我们要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语段。不能初读一遍就匆忙答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你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后再开始做题目。

第一题:词语解释题

1 注重平时积累,从课内到课外。

许多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把你认为最恰当的词义代入句子中,结合句子以及语段内容进行整体理解,以确保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所做的是正确选择。

2 组词法

尝试给你不懂的文言实词用现代汉语组词,看看你能否通顺地放在句子中。若上下文意贯通,那组词后的词语就是这个文言实词的解释。当组词后大概意思是对的,但放到句子中有些别扭的时候,那么就回到原文看这个词在句子中是什么词性,根据词性再做适当调整,变换成合适的近义词,一般就可使句子前后通畅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组词法时首先要注意原词的词性,组成词语以后的新词要保持词性不变。

第二题:句子翻译题

题目要求翻译的句子中往往有一些关键词,这些词通常是一些实词,它们影响着句子的含义。而且,这些关键词也是阅卷老师评分的“分点”。翻译的时候对句子进行所谓的“拆分”,然后把这些翻译出来的词语再“整合”成一句通顺的话。

整合不是简单的加法,整后的句子要做到通顺流畅。我们可以将省略的部分补足,甚至可以添加以下辅助性词语让语句更合理通畅;有时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它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需要将它们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语序。

第三题:内容理解题

这类题答题要求分为两种:用文中的话表述;用自己的话表述。从提问内容看,所有题目都是针对故事中的情节或人物发问,目的是考查考生是不是读懂了故事。一旦考生对语段理解无误,回答这类问题基本上不存在难度。

回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上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先看清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若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表述,那么找到原句之后还要将原句转化为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表述出来。

第四题:主旨理解题

这一题通常选用课外阅读材料,大多为短小又有含义的故事,这类故事的情节或人物都能给人以一定的启示,读者能从中领悟生活或人生的道理。这一题就是针对语段给人的启示或读者读后领悟的道理进行发问。

这一题要在读懂语段的基础上完成,与内容理解不同的是这一题的答案不能从文章中找到。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到的文言文或写人或写事,有的还是寓意鲜明的寓言故事,这类文章涉及到的主题不外乎三种:为人的道理;处世的方式;科学哲理。

如何做这类题呢?除了读懂故事以外,在答题技巧上还要懂得抓细节。抓细节就是抓住故事的情节或人物的个性,从中总结出文章的主旨。

睿博练习

杀骆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④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 ① 选自《百喻经》。《百喻经》的全部名称为《百句譬喻经》。天竺僧人伽司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百个故事。②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③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④用:采纳。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首不得出( ) 语之曰 ( ) 而复破瓮( )

2、翻译下列句子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3、这个人的做法为什么被人耻笑?

答案:

1、头 说 又

2、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耻笑。 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

3、他白白杀死了骆驼,结果还是要打破瓮才能取出粮食,不加思考的听信别人的话,结果白白损失东西还未达到目的,所以会被人耻笑。

翻译: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他白白杀死了骆驼结果还是要打破瓮才能取出粮食,不加思考的听信别人的话,结果白白损失了东西还未达到目的,所以会被人耻笑。

历年真题

人有亡鈇者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鈇者也。

1、解释词语

鈇 ( ) 俄而( ) 掘( )

2、翻译句子: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鈇者也。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注释人有亡斧者:有个丢掉斧子的人。 亡:丢掉,丢失。

意:同"臆",估计,怀疑。 谷:山谷。

其:指代邻人之子。 窃:偷盗。

颜色:此指脸上的表情。 无为而不窃斧也:没有(一样)行为举止不像偷斧子的。 他日:另一天。 复:再。 无似窃斧者: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样子。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俄而:一会儿,不久。 视:看 皆:都 行:走

译文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

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启示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 不要多疑,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随便猜疑别人。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注释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 5.度(duó):测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词 【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 【读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声

【读音】宁:nìng 鼻音, 第四声 【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

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评点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1、补全成语:螳螂捕蝉,

2、这则寓言给人的启示是:

3、选段中的“其”分别指代什么?

4、解释句中画线的词。

欲取蝉: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5、你还知道哪些八字成语,请写出四个。

模拟练习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注释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

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②彘(zhì):猪。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④特:不过,只是。⑤戏耳:开玩笑罢了。⑥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⑦待:依赖。⑧子:你,对对方的尊称。⑨而:则,就。⑩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⑾烹(pēng):煮。

1、解释下列实词:

适: 止:

智: 欺:

2、翻译下列句子: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3、文章中曾子的言行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译文: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赏析

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反思

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有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也!

注释:(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3)则:但是(4)负:用背驮东西。(5)锤(chuí):槌子或棒子。(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7)遽(jù):立刻。(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1、解释文中的实词:

亡: 负:

恶: 悖:

2、翻译下列句子: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人有亡斧者阅读答案篇四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答题时间60分钟,总分共100分) 友情提醒:

同学们,下面你们将经历一次语文世界的“旅行”,也许你会有各种不同的体验,时而得心应手,时而一筹莫展,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但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请同学们注意:卷面要整洁,书写要美观。

一、基础知识:(48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字0.5分,共2分) ○1惩.罚( ) ○2桅.杆( ) ○3呜咽.( ) ○4嫌恶.

( ) 2、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汉字:(每字0.5分,共2分) ○

1霹lì ○

2精zhàn ○3qián

诚 ○

4chà异

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每字0.5分,共4分) ○1

心神往 ○

2人心脾 ○

3然大物 ○

4怀若谷

5躬尽瘁 ○6

义愤填 ○7心急如 ○

8用人贤

4、古诗文默写:【(1)至(5)题每题2分,(6)至(8)题每题4分,共

22分】

(1

)少小离家老大回,。

(2),家书抵万金。

(3

)孤帆远影碧空尽,

(4),明月何时照我还?

(5)出师未捷身先死,

(6)当与好朋友分别时,我最想吟诵的诗句是:(4分) (写出积累过的连续两句古诗名句,五言或七言均可)

(7)《论语》中孔子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4分)

(8)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讲究形式相对,意蕴隽永。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对联知识为下面一则上联对出下联。(4分)

上联:满园春色好 下联:

5、按要求变换句式:(每句2分,共10分)

(1) 李宁严肃地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第三

人称转述句)

(2)小河里的水向远方流去。(改为拟人句)

(3)暴风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遮天盖地地卷过来。(缩句)

(4)把“我们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改成反问句。

(5)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改成双重否定句)

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每句只许改动一处。)

(每句2分,共8分)

(1) 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2)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3)白城的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城市。

(4)王刚把故事讲得那么引人注目,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二、阅读。(52分)

(一) 文言文阅读。(10分)

人有亡斧者,意○

1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观其颜色○2,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3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4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注释】○

1意:认为,怀疑。○2颜色:容貌,神态。○3俄而:不久。 ○

4复:又,再。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人有亡.

斧者( ) (2)他日..

,复见其邻人之子( ) 2、丢失斧头的人最初是怎么认为的?后来是怎么认为的?(4分)

3、从亡斧者的身上我们应该明白怎样的道理呢?(4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38分)

少年,别成长

1北京奥运会的举重比赛中,龙清泉夺得金牌时,主持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他像是横空出世。”

2“横空出世”,这四个字用得真好。之前,我们都不知道他,他没有名气,没有辉煌战绩,甚至,我们没有在媒体的夺金点上看到他的名字。他是冷不丁冲出来的,然后一飞冲天。

3而他适合这四个字的原因是——他是少年。17岁,我们轻易就可以在他的笑容里看到一个少年的纯真和清澈,那是只有少年才有的。

4那一刻觉得,少年,真好。 ○

5随后,我们又看到了女子双人10米台跳水中的王鑫和陈若琳。两个女孩子,一个16岁,一个15岁。小巧的面庞,玲珑的身材,留着同样的短发,一跳一跃,如一对玲珑的姐妹花。胜利了,

不掩喜悦,一直笑。在新闻发布会上,王鑫说:“我很高兴,我觉得很幸福,一天前我刚过了16岁生日,这是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两个玲珑少年,就这样说着孩子气的话,然后依旧一直笑一直笑,像两个捡到了宝贝的孩子,让你看不到她们背后的艰辛。而在这样的笑容里,我们也确信,那些艰辛她们根本记不起来,她们是少年,还不懂得记取世间的辛苦。

6那一刻觉得,少年,真好。 ○

7泸州小伙邹凯也是刚刚20岁的年纪,是中国男子体操队年纪最小的队员,先拿了男子团体操金牌,随后又在自由体操比赛中拿下了自己的第二块金牌。这个绰号“邹小眯”的爱眯眼的小伙子,在获得团体操冠军后,面对记者的镜头很认真地说:“我要把这块金牌送给爸爸妈妈。”

8听不到一个冠军应有的豪言壮语,这个时候的他,心里最重要的人是爸爸妈妈。因为20岁的他还有着对父母纯真的依赖,并可以无所顾忌地把这种依赖表达出来。 ○

9那一刻觉得,少年,真好。 ○

10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不足17岁,在高手如林的一项项体操大赛中,平均年龄最小的她们为中国队赢得了中国女子体操团体赛的第一块金牌。面对辉煌战绩,她们没有像男子体操队取得胜利后那样拥抱在一起为胜利的艰辛而哭泣,她们也在拥抱,却一直抱在一起笑,甚至不忘面对镜头时摆出最上镜的笑容,然后还设计领奖的表情和姿势,像去做一场好玩的游戏。 赢,她们赢在能力,更赢在她们都是少年,不懂压力,无所畏惧。

11那一刻觉得,少年,真好。 ○12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两个女孩子带给我们巨大的惊喜——金牌银牌竟然同时被我国队员摘取。我想说的是获得了银牌的焦刘洋,据说比赛完就找不到她了,后来她跟记者坦白,她是忙着去跟明星们照相去了,一直都在追菲尔普斯„„用她的口气说:“哇,明星太多了!”

13画面中的她,并不在意自己的成绩,只为看到那么多明星而欢喜,好像对她来说,明星们才是更重要的事。这个时候的她,不过是个喜欢追星的孩子,幼稚而纯真,却更加显出她的可爱,因为,她还是少年。

14那一刻觉得,少年,真好。 ○158月17日的两场比赛中,有个小姑娘令我心疼,她就是程菲。先是在自己实力最强的跳马比赛——由她创造的“程菲跳”动作中意外跌倒,又在随后的自由体操比赛中上演了同样的一幕。比赛结束,她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伤心,在没有走出比赛场地时就已泪流满面。她的眼泪,让我心疼。其实,她真的有能力也有实力在这两个项目中夺金,我愿意相信让她失败的原因是她内心的沉重压力——她不允许自己失败,她只能成功。她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所有人的期待变成沉重的负荷压在她的心上。她不再单纯地为自己所喜欢的运动而战,她是在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战,她是在为金牌,为无数人的期待而战,她背负了太多的东西,所以,她败了。

16她败了,因为只有20岁的她,已经开始背负许多超越了心灵的负荷。

17程菲的眼泪让我想起8月9日失败后失声痛哭的杜丽和8月18日退出比赛神情黯然的刘翔。我清楚地看到忧伤和沉重,在那一刻淹没了他们曾经纯真的视线。我记得4年前,20岁的杜丽和21岁的刘翔夺取冠军后的笑容明媚而张扬,刘翔一跃跳上领奖台后挥舞手臂的骄傲动作也成为一个经典的画面。而比赛后他们又双双失踪,可靠的消息是,两人竟然都急着去治疗他们脸上的痘痘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脸上的痘痘和冠军的分量也许是一样的。那时候的他们,笑容轻松可爱,那时候的他们,还都是少年。

18而现在,责任的重负终于一点点压上他们的肩,让他们开始失去笑容和心灵的轻松。其实依然是美好的年龄,可是他们,没有了少年的轻松。

19多遗憾,他们已经不再是少年。 ○

20因对手失误而意外夺取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冠军的邱健在比赛结束的采访中说,要感谢祖国,感谢祖国的人民,感谢教练,感谢所有人给予他的支持,他说:“我不过是完成了胜利环节中最后的一环。”

21他的话,成熟大气,无懈可击,却总让我觉得,这样的话不如“把金牌送给妈妈”更令我感动。可是他也只能这样说吧。他必

须深思熟虑,必须顾全大局,因为33岁的他,早已经不再是少年。

22是啊,多遗憾,他已经不再是少年。 ○

23而我是多么喜欢少年,喜欢他们纯真的笑脸,喜欢他们纯真的语言,喜欢他们心无旁骛,喜欢他们无所顾忌„„所以少年啊,你们别成长,就算一定要成长,你们也要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要慢一点让喧嚣世界的气息蒙上你们清澈的眼。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每字0.5分,共2分) (1)允.许( ) (2)负荷. ( ) (3)喧嚣.( ) (4)给.

予 ( ) 2、结合文章内容,并根据你的理解,写出“横空出世”一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3、王鑫和陈若琳、邹凯、女子体操队队员、焦刘洋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有哪些?作者说“那一刻觉得,少年,真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少年到底好在哪里。(8分)

4、“而我是多么喜欢少年,喜欢他们纯真的笑脸,喜欢他们纯真的语言,喜欢他们心无旁骛,喜欢他们无所顾忌„„所以少年啊,你们别成长,就算一定要成长,你们也要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要慢一点让喧嚣世界的气息蒙上你们清澈的眼。”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5、文中反复咏叹的两句话分别是什么?文章前后两部分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6分)

6、作者遗憾他们不再是少年,举了哪几个例子?作者为什么替他们遗憾?(8分)

7、作者深情呼唤:“少年,别成长!”作为正在成长的少年,你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成长”与“别成长”的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7分)

(三)、名著阅读。(在横线上写出名著的名称,每个横线1分,共4分)小学六年里,我和四大名著有了亲密的接触,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让我刻骨铭心:例如《》中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中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林冲,《中机智勇敢、惩恶扬善的孙悟空,还有《》中高傲任性、聪颖纯真的林黛玉等,他们都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人物形象。

人有亡斧者阅读答案篇五
《阅读理解二 文言文阅读 学生用》

阅读理解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一、考点分析

文言文阅读在内容上一般都比较浅显,在命题上有以下特点:

1、选文 篇幅短小,浅显易懂,且选文大多是叙事类小故事,这类故事通常能给人以启示或表达某个道理。

2、题型 解释字词、翻译句子、理解篇章、把握主旨。具体如下:

第一题:解释加点词语。主要是诗词解释

第二题: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将文中的某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有的是给出4个选项,让考生选择正确的一项。

第三题:主观简答题——提问重点在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上,一般能够从语段中找到解答的语句。

第四题:主观简答题——多是对短文中的人物进行性格特点的概括,或就语段给人的启示或阅读后能从语段中得出什么道理提问。

二、对应题型解答技巧

在答题之前我们要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语段。不能初读一遍就匆忙答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你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后再开始做题目。

第一题:词语解释题

1 注重平时积累,从课内到课外。

许多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把你认为最恰当的词义代入句子中,结合句子以及语段内容进行整体理解,以确保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所做的是正确选择。

2 组词法

尝试给你不懂的文言实词用现代汉语组词,看看你能否通顺地放在句子中。若上下文意贯通,那组词后的词语就是这个文言实词的解释。当组词后大概意思是对的,但放到句子中有些别扭的时候,那么就回到原文看这个词在句子中是什么词性,根据词性再做适当调整,变换成合适的近义词,一般就可使句子前后通畅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组词法时首先要注意原词的词性,组成词语以后的新词要保持词性不变。

第二题:句子翻译题

题目要求翻译的句子中往往有一些关键词,这些词通常是一些实词,它们影响着句子的含义。而且,这些关键词也是阅卷老师评分的“分点”。翻译的时候对句子进行所谓的“拆分”,然后把这些翻译出来的词语再“整合”成一句通顺的话。

整合不是简单的加法,整后的句子要做到通顺流畅。我们可以将省略的部分补足,甚至可以添加以下辅助性词语让语句更合理通畅;有时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它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需要将它们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语序。

第三题:内容理解题

这类题答题要求分为两种:用文中的话表述;用自己的话表述。从提问内容看,所有题目都是针对故事中的情节或人物发问,目的是考查考生是不是读懂了故事。一旦考生对语段理解无误,回答这类问题基本上不存在难度。

回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上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先看清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若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表述,那么找到原句之后还要将原句转化为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表述出来。

第四题:主旨理解题

这一题通常选用课外阅读材料,大多为短小又有含义的故事,这类故事的情节或人物都能给人以一定的启示,读者能从中领悟生活或人生的道理。这一题就是针对语段给人的启示或读者读后领悟的道理进行发问。

这一题要在读懂语段的基础上完成,与内容理解不同的是这一题的答案不能从文章中找到。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到的文言文或写人或写事,有的还是寓意鲜明的寓言故事,这类文章涉及到的主题不外乎三种:为人的道理;处世的方式;科学哲理。

如何做这类题呢?除了读懂故事以外,在答题技巧上还要懂得抓细节。抓细节就是抓住故事的情节或人物的个性,从中总结出文章的主旨。

睿博练习

杀骆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④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 ① 选自《百喻经》。《百喻经》的全部名称为《百句譬喻经》。天竺僧人伽司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百个故事。②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③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④用:采纳。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首不得出( ) 语之曰 ( ) 而复破瓮( )

2、翻译下列句子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3、这个人的做法为什么被人耻笑?

历年真题

人有亡鈇者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鈇者也。

1、解释词语

鈇 ( ) 俄而( ) 掘( )

2、翻译句子: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鈇者也。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注释人有亡斧者:有个丢掉斧子的人。 亡:丢掉,丢失。

意:同"臆",估计,怀疑。 谷:山谷。

其:指代邻人之子。 窃:偷盗。

颜色:此指脸上的表情。 无为而不窃斧也:没有(一样)行为举止不像偷斧子的。 他日:另一天。 复:再。 无似窃斧者: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样子。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俄而:一会儿,不久。 视:看 皆:都 行:走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1、补全成语:螳螂捕蝉,

2、这则寓言给人的启示是:

3、选段中的“其”分别指代什么?

4、解释句中画线的词。

欲取蝉: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5、你还知道哪些八字成语,请写出四个。

模拟练习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注释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②彘(zhì):猪。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④特:不过,只是。⑤戏耳:开玩笑罢了。⑥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⑦待:依赖。⑧子:你,对对方的尊称。⑨而:则,就。⑩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⑾烹(pēng):煮。

1、解释下列实词:

适: 止:

智: 欺:

2、翻译下列句子: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3、文章中曾子的言行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也!

注释:(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3)则:但是(4)负:用背驮东西。(5)锤(chuí):槌子或棒子。(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7)遽(jù):立刻。(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1、解释文中的实词:

亡: 负:

恶: 悖:

2、翻译下列句子: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补充阅读

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惠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

注释:①负:背。②薪:柴。③释:放下。④藉:垫衬;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⑤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⑥顾州纲纪: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州纪纲,州府的主簿。纲纪:随从人员。⑦群下:部下,属员。⑧咸:都。⑨实:事实,真实的。⑩伏:通“服”,文中指趴在地上认罪。 遣:派,此处指打发。

译文:有背着盐的和背着柴的人,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回头看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于是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补充:(1)同释重担息(下)树荫(2)惠令人置羊皮在席上

阐述道理:①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多思考,多观察,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②人与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对待,不能贪图小利,让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不良的行为。③处理问题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常识、经验,再加之细心观察,以及善于思考。

人有亡斧者阅读答案篇六
《2013初一语文寒假作业》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2013年1月)

一、 复习背诵一至八单元每周一诗及第三单元《唐诗精华》各首。

补:背诵(初一下半学期的每周一诗共8首)

二、 整理《伤仲永》《周处》《小石潭记》《卖油翁》《核舟记》《口技(林嗣环)》《愚公移

山》七篇文言文。

要求:1、文学常识

2、重点词语解释20个 3、重点句子翻译4句 4、段意、中心 三、课外文言文启蒙读本:《62.人有亡斧者》《73.王羲之学书》《79.张元饲弃狗》《107.歧路亡羊》,《108.宋濂苦学》,128.《孟母断织》共六篇,全文翻译在书上,完成习题。

四、随笔:每周一记,记录寒假中那些有意义的事不少于450字。

那些事或愉快、或悲伤,凡是触动你心灵的事件都可以记录下来,这就是你成长的足迹。 五、阅读一本名著。男生看《三个火枪手》或《基督山伯爵》,女生看《傲慢与偏见》或《简·爱》,

写一段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不少于500字。开学写作文

注:第二、四、五项作业做在一本练习本上,新学期报到日上交所有作业。

附:初一下半学期的每周一诗共8首

绝句 春晚二首(其一) 宋 僧志南 宋 王令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宿甘露僧舍 浪淘沙 宋 曾公亮 唐 刘禹锡

枕中云气千峰近, 床底松声万壑哀。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人大江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偶题 宋 朱熹 至节即事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元 马臻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天街晓色瑞烟浓, 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 呼卢笑语自从容。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荷尽已无警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唐 王建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澄黄桔绿时。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报开学上交以下表格!

老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科学合理安排寒假时间,将书本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过

一个充实而又愉快的寒假!

祝贺你,你已经完成所有的作业啦!你可以轻松愉快地迎接新学期!

人有亡斧者阅读答案篇七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1分)

2、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1分)

3、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1分)

4、 _______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1分)

5、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1分)

6、《观沧海》中借助奇特的想像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7.《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思乡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当别人因不了解你而和你产生误解时,你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问题?请用《论语》中的话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10.《论语》中给你启发最大的阐述学习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逾越(yú) 镏金(liū) 逮捕(dǎi) 衣钵(bō)

B、欺侮(wǔ) 恣情(zì) 船舷(xián) 执拗(niù)

C、洞穴(xuâ) 驿路(yì) 酝酿(rǎng) 谛听(dì)

D、狭隘(ǎi) 矍铄(shuà) 称职(châng) 罅隙(xì)

1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你也是一位无言的谗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

U.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C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D.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B、这个山区的风景,对我很熟悉,能一一说出佳处来。

C、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正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D.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我国男女运动员夺得一共183枚金牌。

14.下列句中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是那样的高大雄伟,人站在它面前不过如芝麻粒儿,但人们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A.而山也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高大雄伟

B.而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而山却默默不语,因为它知道:衬托别人,奉献自己是光荣的

D.而山也因为给人类提供了大展雄姿的舞台而骄傲

二、阅读理解

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

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 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虬枝( ) 伫立( ) 绽开( ) 酒酿( ) .....

2、体会“花舱”满装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闪光的“河流”上“航行”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紫藤萝花繁茂、辉煌特点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所包含的哲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创造月亮

唐传奇当中,有这么三个小故事,叫做《纸月》、《取月》、《留月》。“纸月”的故事是讲有个人,能够剪个纸的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的怀里,没有月亮的时候照照;至于“留月”,是说第三个人,他把月亮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

我被这样的故事折服了。

自然惊叹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将一个围绕地球运行的冷冰冰的卫星想成了自我的襟袖之物;更加慨叹那不知名的作者“创造月亮”的非凡立意。由不得想,能够作出如此的想象的心,定然无比地澄清清明。那神异的心壤,承接了一寸月辉,即可生出一万个月亮。 叩问自己的心:你是不是经常犯“月亮缺乏症”?晦朔的日子,天上的月亮隐匿了,心中的月亮遂也跟着消亡。没有月亮的时候,光阴在身上过,竟有了鞭笞般的痛感。“不是我在过日子,而是日子在过我。”我沮丧地对朋友说。回忆着自己走在银辉中的模样,是那样的诗意安然,但今天的手却是绝难伸进昨天了。我够不着浴着清辉的自己。

我常常想,苦的东西每每被我们的口拒绝,抠的药,也聪明地穿起讨好的糖衣服。苦,攻不破我们的嘴,边来攻我们的心了。而我们的心,是那样的容易失守。苦,在我们的心里奔突,如鱼得水。可以诉人的苦少而又少,难以诉人。羞以诉人的苦多而又多。优与隐忧不由分说地抢占了我们的眉头和心头。夜来,只有枕头知道怀揣了心事的人是怎样地辗转难眠。世界陡然缩小,小到只剩下了你和你的烦恼。白天被忽略的痛,此刻被无限放大,心淹在苦海里,无可逃循。这时候,月亮在哪里?天空没有月亮,心空呢?

想没想过,剪个纸的月亮给自己照明?

创造一个月亮,恰是创造一种心情。痛苦来袭,我们习惯浩叹,习惯呼叫,我们不知道,其实自我的救赎往往来得更为便捷,更为有效。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个女孩掩埋在废墟下达八太之久,在那难熬的日日夜夜里,她不停地唱着一段段的“样板戏”,开始是高声唱,后来是低声唱,最后是心里唱。她终于幸存下来。她不就是那个剪个纸月亮给自己照明的人吗?劝慰着自己,鼓励着自己,向自己借光,偎在自己的怀里取暖。这样的人,上帝也会殷勤地赶来成全。

人的生命历程,说到底是心理历程。善于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剪除心中和阴翳,不叫它滋生,不叫它蔓延,给月亮一个升起的理由,给自己一个快乐的机缘,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

1.阅读①~③段,概括“我被这样的故事折服了”的原因。(3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点的“纸月亮”分别指什么?(4分)

第①段中的“纸月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段中的“纸月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创造月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面对痛苦“自我的救助往往来得更为便捷,更为有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窃斧(10分)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

动作、态度无为不窃斧也。俄而搰(hú)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视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

似窃斧者。

l‘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或词。(5分)

亡 ________________ 意________________ 颜色________________

言 ________________ 俄而________________

2.亡斧者亡斧时怎样看待邻人之子的?得斧之后又是怎样看待邻人之子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4分)

1.《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景阳冈打虎的是______________,在沂岭杀四虎的是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寻找真善美的过程,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具体的东西,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比如寻找心爱的物品,寻找失落的情感,寻找生活的快乐,寻找人生的坐标等,请以“寻找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语句通顺。

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1.B 12.A 13.C 14.C

一、(一)1.qlu zh0 zh6n 刚6ng (二)1.(1)想像奇妙 (2)立意非凡 (3)心无比澄澈清明2.用纸剪成月亮 劝慰、鼓励、支撑自己的精神力量 3.因为飞Ij造月亮飞巳让我们在失意的时候,用一种精神力量来引导自己乐观地面对生活,所以作者提倡要飞Ij造月亮”。4.面对困境,自己完全可以给自己以安慰、信心、鼓励,让自己从容地面对困境。这比别人的救助更迅速方便,更加有利于自己从困境中走出。 (三)1.丢失 猜想 脸上的神色说 不久 2.视其行步、颜色、言语、动作、态度无为不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三、1.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 2.武松 李逵

人有亡斧者阅读答案篇八
《小学文言文背诵大全阅读》

文言文背诵大全《小学文言文》阅读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 世说新语 政事》) 注释

1、候:。 2、履行:。 3、绥:。 4、孤:。

5、师:。 6、尝:。 7、卿:。 8、法:。

9、称:。 10、周公:。 11、周旋动静:

12、益敬:。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î,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注释

1、舍:。2、嬉:。3、所以:。4、处:。

5、复:。6、是:。7、焉:。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长者寡(13)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14)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15)无益(16),而又害之。

注释

1、闵(mǐn)。 2、长(zhǎng)3、揠(yà)4、5、 6、7、。

8、 9、 10、11、槁(gǎo)。

12。 13。14。 15。

16、益:。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cí)。2.3.卮(zhī)。

4.相谓:。5.请画地为蛇:。画地:。为蛇:。

6.引酒且饮之:。引:。7.蛇固无足:。固:。

8.子:。9.安能:。10.为:。 11.遂:

12.13.足(此句中的足)14.。

15.引:。16.且:。17.成:。18.余:。

19.足:。足:。 20.亡:。21.为:。

22.乃左手持卮:。 23.夺其卮曰:。24.遂饮其酒:。

25.终亡其酒:。 26、谓。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2.3.4.5.

6.。 7. 8.9.10.。

11.强(qiǎng):12.仕:13.啖:。14.并壳:

15.。16.17.18.19.。

20.短:21.席:。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注释

1、更:。2、闻已:。3、益:。4、所以:。5、缘: 。6、空: 。7、薄暮: 。 8、具: 。 9、口爽: 。

10、昔:。

父善游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ù)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注释

①善: 。②岂 。 ③这: 。 ④方引: 。方, 。⑤遽急: 。⑥以此任物: 。任, 。。任物: 。以: 。7 悖: 。⑧过于江上: 。⑨引: 。

10 之:代词,。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

1、者:。2、初:。3、入:。 4、执:。

2、5。6。 7。 8。 9、矣: 。 10、遂: 。11、计: 。12、而: 。13、老父(fǔ): 。14、圣人: 。15、何: 。16、中截: 。

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蘮。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注释

1、。2、3、。4、5、。

6、。7、8、毡 9、率。10、11、以为:。12、暴13、逐:14、遂:

15、天下无良猫也:。

16、鼠以故益暴:。

人有亡斧者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注释

1、人有亡斧者:。2、亡:。3、意:。4、谷:。

5、其:。6、窃:。7、颜色:。

8、无为而不窃斧也:。 9、他日:。

11、无似窃斧者:

12、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

13、俄而:。14、视:。15、皆:。 16、行:。

滥竽充数

齐宣王②使③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④请⑤为王吹竽,宣王说⑥之,廪食⑦以⑧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⑨立,好⑩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注释

⑪滥: 。竽: 。“滥竽” 。充数: 。

⑫齐宣王: 。⑬使: 。⑭ 南郭: 。处士: 。

⑮ 请: 。⑯说: 。⑰廪食(lǐn sì)以数百人: 。廪: 。食: 。以: 。⑱以: 。⑲湣王: 。⑳好∶ 。

(11)逃: 。(12)立: 。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⑴也。

注释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②彘(zhì):。

⑥非与戏: 。戏: 。⑦待: 。⑧子: 。

⑨而:。⑩非所以成教也:。⑴烹(pēng):。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也!

注释

(1)。(2)。(3)。

(4)。(5)锤(chuí)(6)况(huàng)(7)遽(jù)(8)悖(bèi):。 (9)恶。

杀骆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④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

1、瓮:。2、以为忧:。3、用:。

人有负盐负薪者

(后魏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①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②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③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惠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

注释

①负: 。②薪: 。③释: 。④藉: 。背: 。 ⑤惠: 。⑥顾州纲纪: 。州纪纲 。纲纪: 。

⑦群下: 。⑧咸: 。⑨实: 。⑩伏: 。 遣: 。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注释

1、曰:。 2、发鸠之山:。3、拓木:。4、状:。

5、乌:。6、文首:。文,同“。”

7、8、是9、10、

11、湮。

吴起守信

曩(昔)(13)吴起(17)出遇故(9)人,而止(12)之食(10)。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1)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2)人求(14)故人。故人来,方(3)与之(4)食。起之不食(19)以俟(5)者,恐(6)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11)若此,宜其能服(15)三军欤?欲(18)服三军,非信(8)不可(7)也! (16)

注释

1 2 3 4 5 俟(sì)。6 。789 。10 。11 。12 。13。1415。16 。17.。18.。

19.其:20.宜:。21.为: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ï)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郑: 2.欲:。

3.者: 。 4.先: 。 5.度(duï): 。 6.而: 。

7.置: 8.之: 9.其: 10.坐:“ 。” 。 11.至: 。12.之: 。 13.操: 。

14.已: 15.得:。 16.履: 17.乃:。

18.持: 19.度(dù):。 20.反:通假字,同“

21.市罢: 23.遂:。24.曰: 25.宁(nìng):。

26.无: 27.自信:。 28.以:

注意字词

【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 【读音】度:duï 多音字,第二声

【读音】宁:nìng 鼻音, 第四声 【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注释

1.词性活用现象:洞:。 隧。 犬:。

2.通假字“止”同“。”,只有。

3.一词多义:

人有亡斧者阅读答案篇九
小升初择校20篇文言文原文,翻译,释词,阅读理解》

小升初择校20篇文言文

1、《《陈元方侯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方言证古】

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泉〕老爸(父亲)、老母(母亲)。家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君(对他的尊称)

诗词鉴赏】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编者简介】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编者刘义庆(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如我们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2.《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注释:①舍: 家. ② 嬉: 游戏. 所以: 用来. ③处子: 安顿儿子的地

方. ④墓间之事: 指埋葬, 祭扫私人一类的事. ⑤贾人: 商贩. ⑥衒卖:沿街叫卖.⑦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

⑧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

3.《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归④,谓其人⑤曰:“今日病⑥矣,予⑦助苗长矣!”其子趋⑧而⑨往视之,苗则槁⑩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⑾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⑿无(13)益,而又害之。(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注释]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②长(zhǎng)——生长,成长。 ③揠(yà)——拔。

④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⑤其人——他家里的人。 ⑥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⑦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⑧趋——快走。 ⑨往——去,到..去。 ⑩槁(gǎo)——草木干枯。

⑾耘苗:给苗锄草 ⑿非徒——非但。徒,只是。 (13)益:好处。 4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注释]

①祠(cí)——春祭。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⑦遂——就。⑧亡——失去。

翻译:楚国有一家人,祭过了祖宗之後,便将一壶祭祀时用的酒,留给办事人员喝。办事人员很多,仅仅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有人提议让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画得好,就把这壶酒给他。大家都认为这办法很好。有一个人很快就把蛇画好了。这壶酒就归他所得。这时,他回头看别人,都没有画好,就得意扬扬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呀,等我再画上几只脚吧。”正在他画蛇脚的时候,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那人把酒壶夺了过去说:“蛇是没有脚的,你怎麽画上了脚?”说罢,就喝起酒来。

英文: 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5.《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缘箩山人集》)

注释: 1.并:连同。2.去:去除。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9.北人:北方人。10.以:用来。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一起吞下。 15.食:食用。 16.何:哪里。17.识:见过,见识

翻译: 北方有个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当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什么地方没有?”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寓意: 其寓意是讽刺那些不懂装懂的人。告诫人们: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省略成分: 我非不知。并壳者,(我)欲以(其)清热也。

6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之,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注释:①食:食物 ②闻已:听罢 ③益:增加 ④更:改变 ⑤空:空口 ⑥口爽:口味败坏 ⑦返是通假字,同反,反而的意思。

翻译: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了别人家里,主人便请他吃饭。这人觉得主人的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便加了些盐。加盐之后菜的味道鲜美,这人便想:“菜的味道鲜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便这样好吃,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这人真是愚蠢到了极点,便不要菜,只吃盐。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为盐所害。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7、 《父善游》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u)急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注释: 过于江上:经过江边。故:缘故 ; 善:擅长; 岂:难道 ; 这:的人; 方引:正带着,牵着。;方,正在。 遽急:立即。 以此任物:用这种观点来对待事物。任,对待。任物:对待事物。悖:违反常理,错误。 引:带着,抱着。

翻译: 有个人经过江边,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即使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 .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

含义:世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8、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初:起始; 执:握,持,拿; 亦:也; 俄:一会儿,不久; 矣:了,承接; 遂:就; 计:计谋,策略;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老父:年长的男人; 遂:就。

寓意:做事情不能记记根本目的是什么,否则再怎么做都只能是自作聪明,徒劳无益。

9、《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逐之,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注释:恶:厌恶。 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 餍:饱食。 以:用 腥膏:鱼和肥肉。 毡蘮(jì):毡子和毯子 且:既„„又„„ 率:大都。 畜:养。 以为:认为。 天下无良猫也: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鼠以故益暴:老鼠因此更加猖狂。

人有亡斧者阅读答案篇十
《第一节 文言实词》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