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答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30    阅读:

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答案篇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练习题(附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默写全首词

二、巩固练习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称“三苏”。他的词属于______派。

2、词萌芽于_____(填朝代名),形成于____朝,盛行于________,最初称为“______”或“________”,也有人把它称为“___________”。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词中“太守”指________;“孙郎”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

4、本词上片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片言志,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5、在词中作者运用冯唐的典故,用意是( )

A.希望君王听从己见,废除新法。

B.希望君王能重新启用他,赋予大任。

C.希望运用冯唐的力量,让打猎更顺利。

D.希望君王能够将冯唐派遣至己处。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开头三句, 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上片中“千骑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粗犷、豪放;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婉约、纤柔。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作者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8、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出猎的壮阔场面。

B.“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词人渴望摆脱政治窘境,为国效力的心情。

D.“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9、全词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答案:

二、巩固练习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称“三苏”。他的词属于______派。宋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韩(韩愈)柳(柳宗元)加欧阳(欧阳修),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并曾(曾巩)王(王安石)。

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带一王。

2、词萌芽于_____(填朝代名),形成于____朝,盛行于________,最初称为“______”或“________”,也有人把它称为“___________”。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南朝 唐代 宋代 曲词 曲子词 诗余 小令、中调、长调

3、词中“太守”指________;“孙郎”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

作者自己 作者自己

4、本词上片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片言志,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

5、在词中作者运用冯唐的典故,用意是( B)

A.希望君王听从己见,废除新法。

B.希望君王能重新启用他,赋予大任。

C.希望运用冯唐的力量,让打猎更顺利。

D.希望君王能够将冯唐派遣至己处。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B )

A.词的上片开头三句, 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上片中“千骑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粗犷、豪放;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婉约、纤柔。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作者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8、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出猎的壮阔场面。

B.“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词人渴望摆脱政治窘境,为国效力的心情。

D.“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9、全词抒发了作者____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者____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答案篇二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题(2005-2011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2.

3. 湖北孝感2008江城子密州出猎

4.

5.

6.

7.

8. 新疆省乌鲁木齐2010江城子密州出猎

9.

10.

11.

12.

河南2005江城子密州出猎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2分)

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答案: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 (共2分)

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共2分)

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

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

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

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

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

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5.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才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 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

调婉约、纤柔。

7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 。

8派。

9、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狂”?

10、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11、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立功业)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C 表达了自己愿效命朝廷的愿望。4、D 李清照的作品语言清丽,词风婉约,不属于豪放派。5、倾城 6、B 7、亲射虎,看孙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8、豪放9、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10、表达了作者要亲赴边疆,抵御外侵,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11、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湖北孝感2008江城子密州出猎

6.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 ,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 。

7.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6、壮观场面 报国情怀 7、B

湖北年荆州2008江城子密州出猎

①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 ;下阕重在 。

②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①叙事(描写) 抒情 (2分)

②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决心

四川资阳2007江城子密州出猎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

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1、C 2、C

江苏盐城2009江城子密州出猎

7、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8、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8、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4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湖南长沙2010江城子密州出猎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文后各题。(共18分)

(一)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同。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13.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1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13.(2分,每空l分)词牌名 题目

14.(3分)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新疆省乌鲁木齐2010江城子密州出猎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这首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C.诗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诗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

【答案】C

甘肃天水2011江城子密州出猎vs东栏梨花

【甲】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1.【甲】请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重在____,下片重在 。(2分)

22.【乙】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2分)

23.【甲】诗中的“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选什么意思?(2分

24.【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苏轼一生著述丰富、风格各异,你再写两句他其它作品中的名句。(4分)

21.叙事(描写)(写出其中一项即可)抒情

22.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23.“亲射虎”在这里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1分)“遣玛唐”在这里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1分)

24.【甲】词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1.5分)【乙】诗流露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暂、美景易逝的思想盛情。(1.5分)示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1分)

四川达州2011江城子

(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17——18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7.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18.C(2分)

四川眉山2011江城子

12.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

词中的哪一句(1分)

(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 ,“为报倾城”体

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 。(2分)

(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

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

12.(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或“千骑卷平岗”);(2)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体现的态度: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

辽宁沈阳2011江城子

7、对《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7、B

三十二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答案篇三
《上海语文七年级下《江城子.密州出猎》练习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常识填空

1本词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姓名),字 ________ ,

号 ,与父 、弟 合称“三苏”。

2.““

二.注释:老夫聊( )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 ),千骑( )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 )开张,鬓微

霜( ),又何妨?会(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三.译句

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2、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四.阅读理解

1、词中“太守”是指“孙郎”这里是指。

2、本词上片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刻画了词人举止神态之;下

片言志,由实而虚,抒写了词人 豪情壮志。

3,充分表现了作者的“。

4、“”一句表达了作者保卫边疆打击敌人的豪情壮志。

5

五.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起句中的“狂”字贯穿了全篇,统摄了全词。 B.表达了作者希望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的愿望。

C.体现了词人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的形象。 D.抒发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壮志

和豪迈气概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锦帽”两句描绘了词人带领将士出猎的壮阔场面。

B.“酒酣”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

C.“持节”两句表达了词人渴望得到朝廷信任的心情。

D.“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描写了作者一次冬猎的情景。 B词的下片写出了词人向朝廷请战的

豪情。

C词的上片作者自喻孙权,下片自比冯唐。 D.整首词感情纵横奔放,充满阳刚之

美。

4.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B“千骑卷平冈”中的“卷”既表现了出猎的场景之壮观,也表现了出猎者对朝廷的挑战。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典故表明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迫切心愿。 D这首词通过一个“狂”字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场面热烈,下片写请战,气概豪迈。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常识填空

1本词选自《东坡乐府》,作者是宋朝代文学家苏轼(姓名),字 子瞻 ,号东坡居士,与父 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

2.”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注释

老夫聊(姑且)发少年狂(狂傲),左牵黄(黄犬),右擎苍(苍鹰),锦帽貂裘(随从将士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此指作者自己),亲射虎,看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指)。酒酣胸胆尚(更)开张,鬓微霜(白),又何妨?会(会当,将要)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星名,这里隐指西夏)。

三.译句

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2、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随从将士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卷向平坦的山冈。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为了答谢全城出动的百姓的情意,我也要展示像孙权射虎一样不平凡的身手。

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我酒意正浓,心高胆壮,即使鬓边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遣冯唐拿着符节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那时我定当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的侵略。

四.阅读理解

1

2、本词上片写景,;下片言志,由实而虚,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祖国豪情壮志。

3、整首词通过出猎的雄姿,出猎的场面、阵营,出猎的豪情,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狂”。

4、“”一句表达了作者保卫边疆打击敌人的豪情壮志。

5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五.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起句中的“狂”字贯穿了全篇,统摄了全词。

B.表达了作者希望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

C.体现了词人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的形象。

D.抒发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锦帽”两句描绘了词人带领将士出猎的壮阔场面。

B.“酒酣”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

C.“持节”两句表达了词人渴望得到朝廷信任的心情。

D.“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词的上片描写了作者一次冬猎的情景。

B.词的下片写出了词人向朝廷请战的豪情。

C.词的上片作者自喻孙权,下片自比冯唐。

D.整首词感情纵横奔放,充满阳刚之美。

4.下列不正确的是( B )

A“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B“千骑卷平冈”中的“卷”既表现了出猎的场景之壮观,也表现了出猎者对朝廷的挑战。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典故表明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迫切心愿。 D这首词通过一个“狂”字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场面热烈,下片写请战,气概豪迈。

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答案篇四
《《江城子_密州出猎》中考试题整理及答案》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试题整理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05 河南省

一、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共4分)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2分)

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自贡市2004年

二、(10分)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完成4—5题。

4.翻译下面的文字。(2分)

①左牵黄,右擎苍

译文: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着苍鹰。

②胸胆尚开张

译文: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2分)

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2007 四川资阳市

三、读下边一首词,完成4-5题。

4.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四、读下面的词,完成1—4题。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__________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

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1分)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1分)

(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B )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2004 连云港)

五、诗歌欣赏(4分)

7.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后面问题。)(4分,每小题2分) ①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一问1分,)

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这首词把打猎习武与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联系起来,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六、(2005 仙桃市)(3分)

6.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1分)

7.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

言格调婉约、纤柔。

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答案篇五
《《江城子 密州出猎》理解》

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答案篇六
《《江城子.密州出猎》试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主旨:路程经过过程描写密州出去打猎的宏大壮观的排场的描写, 表达笔者渴求重用、报效国家的感情。

2、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排场?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次众多、气氛热闹的打猎排场。虽鬓已微霜却大志勃勃、威武豪迈、欲保家卫国、交战沙场、满腔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

3、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笔者怎样的思惟感情? 援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辞。抒发了笔者要报效国家,体贴国家命运的爱国感情。

4、这首词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何日遣冯唐'一典故中,笔者把自己比作魏尚要像孙郎(孙权,这是笔者自喻)那样子建功立业。

5、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

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参考答案:C

6、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B

7、①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 ,下阕重在

②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射杀西北来犯的敌人(西夏)

8、(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为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

(2)画线的句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参考答案: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答案篇七
《江城子__密州出猎历年中考题》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2分)

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答案: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 (共2分)

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共2分)

5.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

7、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 。

8、从词风上看,本词属于派。

9、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狂”?

10、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11、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立功业)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C 表达了自己愿效命朝廷的愿望。4、D 李清照的作品语言清丽,词风婉约,不属于豪放派。5、倾城 6、B 7、亲射虎,看孙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8、豪放9、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10、表达了作者要亲赴边疆,抵御外侵,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11、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湖北孝感2008江城子密州出猎

6.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 ,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 。

6、壮观场面 报国情怀 7、B

湖北年荆州2008江城子密州出猎

①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 ;下阕重在 。

②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①叙事(描写) 抒情 (2分)

②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决心

江苏盐城2009江城子密州出猎

7、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8、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8、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4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湖南长沙2010江城子密州出猎

13.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1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1

13.(2分,每空l分)词牌名 题目

14.(3分)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新疆省乌鲁木齐2010江城子密州出猎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

17.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18.C(2分)

1.上阕写景,描写了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7、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 。

8、从词风上看,本词属于

9、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狂”?

10、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11、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三十二江城子 密州出猎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立功业)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C 表达了自己愿效命朝廷的愿望。4、D 李清照的作品语言清丽,词风婉约,不属于豪放派。5、倾城 6、B 7、亲射虎,看孙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8、豪放9、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10、表达了作者要亲赴边疆,抵御外侵,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11、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2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推心置腹造句

下一篇: 蜀相赏析答案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